(优质医学)经桡动脉主动脉弓及全脑血管造影术流程
经桡动脉主动脉弓及全脑血管造影术流程

泥鳅导丝置于髂动脉水平 经泥鳅导丝交换SIM2导管
保定市脑血管病医院︱介入诊疗科
Baoding Cerebral Vascular Disease Hospital
超选左侧颈总动脉、正位成像
保定市脑血管病医院︱介入诊疗科
Baoding Cerebral Vascular Disease Hospital
桡动脉触诊定位、局部麻醉
保定市脑血管病医院︱介入诊疗科
Baoding Cerebral Vascular Disease Hospital
穿刺桡动脉
保定市脑血管病医院︱介入诊疗科
Baoding Cerebral Vascular Disease Hospital
破皮
保定市脑血管病医院︱介入诊疗科
Baoding Cerebral Vascular Disease Hospital
小结
血管造影术是血管介入的基础,是介入医生的基本技能。 但血管造影术仍然有3%~5%的并发症发生率,主要有穿刺点 血肿、动静脉瘘、假性动脉瘤形成、血管痉挛、医源性动脉夹 层形成、以及造影剂肾病等。主要由于术者对患者的适应症、 禁忌症把握不严,血管解剖变异认识不足以及器械掌握不熟练 所致。所以一名合格的介入医生,需要扎实的解剖与临床知识 的基本功和手术经验的积累。 经桡动脉主动脉弓+全脑血管造影术是近两年来由于经验 性的突破以及器材的改进得以实施的新术式,有别于常规股动 脉入路具有:损伤小、出血少、路径短、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卧床时间缩短或无需卧床等优点,极大的降低了常规股动脉入 路长时间制动导致的DVT、PE的发生。患者的接受度较高、 在临床工作中值得推广。
保定市脑血管病医院︱介入诊疗科
Baoding Cerebral Vascular Disease Hospital
脑血管造影术

脑血管造影术:是一种有创的影像检查技术,是指在动脉穿刺置鞘后,然后在
导引线的指引下,将导管插入颈内外动脉、椎动脉等对应的血管中,然后注射含有碘的 造影剂,经过脑血管造影机的高速连续拍摄和处理,从而清楚的看到大脑中血管的结构, 明确血管的形态,进而确定患者脑血管疾病,是一种较为高级的脑血管的诊断与治疗手 段,也是临床上对脑血管病变患者检查的“金标准”。
双侧股动脉穿刺区域碘伏消毒2遍。 范围:上界为脐平面,下界为大腿下1/3处,外 消 毒 侧界为腋中线延长线,内侧界为大腿内侧中线。
首先消毒穿刺处,最后消毒会阴部。 麻醉 以利多卡因在皮肤穿刺点(外口)和股动脉穿刺点(内口)两侧逐层漫润麻醉。
手术过程
股动脉穿刺置鞘操作要点:
在外口做一与腹股沟方向大致平行的2~3mm皮肤切口,右手拇指和食 指持血管穿刺针,针与皮面成30°~45°,缓慢进针,针尖接近股动脉时 穿 可感到搏动感,若为单壁穿刺,继续推送穿刺针至穿透前壁,尾端鲜红色 刺 动脉血持续搏动性涌出为穿刺成功;若使用透壁穿刺法,则穿透血管前后
拔鞘后手工按压仍是封闭股动脉穿刺点的最主要方法。
按压时,手指着力点位于股动脉穿刺内口或其近端,同时注意暴露外口, 以便观察有无活动性出血。按压时间一般为10~20min,解除压力后 确认外口无渗血,才可将无菌敷料置于内口上,以弹力绷带交叉加压包 扎,继续沙袋压迫穿刺点6~8h。压迫过程中定时观察敷料是否干燥, 伤口有无渗血肿胀,以及足背动脉的搏动情况,以便及早发现出血等并 发症并及时处理。
禁忌症
①碘造影剂过敏或不能而耐受; ②介入器材过敏; ③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 ④穿刺点局部感染; ⑤并发脑疝。 特殊情况可经过各方讨论,知情同意采取个体化处理。
术前准备
全脑血管造影术(DSA)操作规程1

全脑血管造影术(DSA) 操作规程一、术前准备1、体位:病人取仰卧,调整头位适宜,固定上肢,双腿稍分开并外展,接监护导联。
2、消毒:0.05%碘伏双侧腹股沟区消毒,上界平脐,下界大腿上1/3 处,外界为腋中线,内界大腿内侧。
以穿刺点为中心向周围消毒两遍。
3、铺无菌单:由脐部至会阴铺第1块手术巾,第2块手术巾在穿刺点上方并与第 1 块垂直,第3、4 块手术巾与第1、 2 块成45 度角暴露右、左穿刺点。
4、无菌套覆盖影像增强器、操作面板和遮挡板。
5、穿手术衣,戴无菌手套,生理盐水冲洗手套,铺大手术单。
6、冲洗与抽吸:肝素盐水冲洗穿刺针、动脉鞘、泥鳅导丝、猪尾管,浸透J 形导丝。
7、连接:冲洗管、Y 形阀、三通。
8、抽吸:2%利多卡因,9、抽吸:造影剂并接高压连接管。
二、穿刺置鞘优先右侧股动脉穿刺,以右侧腹股沟与股动脉交界处沿股动脉向下1〜1.5cm为穿刺点,局麻后穿刺股动脉,穿刺针成角30〜45 °喷血良好后插入J形导丝(注意:必要时透视了解导丝位置),置入动脉鞘,撤出导丝,注射器抽吸肝素盐水,连接动脉鞘侧管并回抽,回血良好时注入肝素盐水,接冲洗管30 滴/min 左右持续冲洗。
三、肝素化置鞘成功后即刻肝素化,首剂:体重kg x 2/3 =肝素量mg,1h 后给首剂1/2 量,以后再1h 给上次剂量的1/2 ,减至10mg 时,则每小时给10mg。
四、造影术1 、主动脉弓造影:①连接猪尾管与Y 形阀,泥鳅导丝插入猪尾管导丝不出头,猪尾管进入动脉鞘后进导丝20cm 左右,透视下将猪尾管置于升主动脉。
②摆体位:左侧斜30〜45度(一般年龄越大斜度越大),上缘到牙齿平面,造影剂20〜25ml/秒,总量25〜30ml,压力700pa 投照③插入泥鍬导丝,展开猪尾管头端,撤出猪尾管2、颈总动脉造影①肝素水浸泡造影管,接Y 阀,冲洗管腔,进泥鳅导丝,导丝不出头,造影管头进动脉鞘后进导丝20cm 左右,透视下达升主动脉弓,导丝撤到导管内,翻转导管头回撤,弹入无名动脉(或左颈内动脉),固定导管,撤出导丝,做路径图,路径图下将导丝置合适位置,沿导丝上导管达颈总动脉起始部。
全脑血管造影术(DSA)操作规程

全脑血管造影术(DSA)操作规程一、术前准备1、体位:病人取仰卧,调整头位适宜,固定上肢,双腿稍分开并外展,接监护导联。
2、消毒:0。
05%碘伏双侧腹股沟区消毒,上界平脐,下界大腿上1/3处,外界为腋中线,内界大腿内侧。
以穿刺点为中心向周围消毒两遍、3、铺无菌单:由脐部至会阴铺第1块手术巾,第2块手术巾在穿刺点上方并与第1块垂直,第3、4块手术巾与第1、2块成45度角暴露右、左穿刺点。
4、无菌套覆盖影像增强器、操作面板与遮挡板、5、穿手术衣,戴无菌手套,生理盐水冲洗手套,铺大手术单。
6、冲洗与抽吸:肝素盐水冲洗穿刺针、动脉鞘、泥鳅导丝、猪尾管,浸透J形导丝。
7、连接:冲洗管、Y形阀、三通。
8、抽吸:2%利多卡因,9、抽吸:造影剂并接高压连接管。
二、穿刺置鞘优先右侧股动脉穿刺,以右侧腹股沟与股动脉交界处沿股动脉向下1~1、5cm为穿刺点,局麻后穿刺股动脉,穿刺针成角30~45 °喷血良好后插入J形导丝(注意:必要时透视了解导丝位置),置入动脉鞘,撤出导丝,注射器抽吸肝素盐水,连接动脉鞘侧管并回抽,回血良好时注入肝素盐水,接冲洗管30滴/min左右持续冲洗。
三、肝素化置鞘成功后即刻肝素化,首剂:体重kg×2/3=肝素量mg,1h后给首剂1/2量,以后再1h给上次剂量得1/2,减至10mg时,则每小时给10mg。
四、造影术1、主动脉弓造影:①连接猪尾管与Y形阀,泥鳅导丝插入猪尾管导丝不出头,猪尾管进入动脉鞘后进导丝20cm左右,透视下将猪尾管置于升主动脉。
②摆体位:左侧斜30~45度(一般年龄越大斜度越大),上缘到牙齿平面,造影剂20~25ml/秒,总量25~30ml,压力700pa投照③插入泥鳅导丝,展开猪尾管头端,撤出猪尾管2、颈总动脉造影①肝素水浸泡造影管,接Y阀,冲洗管腔,进泥鳅导丝,导丝不出头,造影管头进动脉鞘后进导丝20cm左右,透视下达升主动脉弓,导丝撤到导管内,翻转导管头回撤,弹入无名动脉(或左颈内动脉),固定导管,撤出导丝,做路径图,路径图下将导丝置合适位置,沿导丝上导管达颈总动脉起始部、②摆体位:标准侧位,上缘到眶下线水平,第三颈椎位于屏幕正中,一般造影剂5ml/秒,总量7mL,压力300Pa,投照,如发现血管重叠或病变显示不好,可右侧斜适当角度(一般45度)再次投照。
(新)经桡动脉入路全脑血管造影术知识详解(医学健康行业讲座教学培训课件)

(医学健康行业讲座教学培训课件)
术 区 体 位 摆 放 及 消 毒
(医学健康行业讲座教学培训课件)
穿刺技巧-“The is the best ”
• 穿刺点的选择:桡动脉搏动最强点 • 左手三指法指示桡动脉走形,作为进针方向 • 局麻:两步法 • 尽量一针见血,避免血管痉挛
(医学健康行业讲座教学培训课件)
Thanks
(医学健康行业讲座教学培训课件)
共有并发症
• 穿刺部位出血、血肿及假性动脉瘤 • 动静脉瘘 • 动脉夹层、动脉血栓、闭塞和穿刺动脉远端栓塞
(医学健康行业讲座教学培训课件)
桡动脉途径相关独有并发症
• 桡动脉 特点:超声测定直径:平均2.60±0.41 mm, 82%病
人适合5F鞘管。
• 注意:老龄、高血压患者桡动脉迂曲,无名动脉与主动
(医学健康行业讲座教学培训课件)
穿刺技巧
• 腕部垫高,腕关节处于过伸状态 • 穿刺者左手指轻放于患者桡动脉搏动最强处,指示患者桡动脉的走
行方向。避免按压过度,会造成桡动脉远端的血流受阻,人为增加 了穿刺的难度。
• 进针角度一般30~45°,但对于血管较粗或较硬者,进针角度应稍
大;而对于血管较细者进针角度应略小;
• 严重痉挛导致鞘管或导管无法拔出——避免强行,应该在病人充分放
松后延迟拔。
• 血肿:桡动脉破裂血肿导致前臂挤压综合征,发生率低,但未及时
减压处理,可终身致残。
(医学健康行业讲座教学培训课件)
前臂筋膜综合征
• 在肢体骨和筋膜形成的间隔区内,各种原因造成组织压上升,致血管
受压,血液循环障碍,肌肉、神经组织严重供血不足,发生缺血坏死, 最终导致 些组织功能损害,由此而产生的一系列症候群,统称为筋 膜间隔区综合征。
脑血管造影实施方案及流程

脑血管造影实施方案及流程英文回答:Cerebral angiography, also known as cerebral arteriography or cerebral angiogram, is a diagnostic procedure used to visualize the blood vessels in the brain. It is often performed to evaluate the blood flow and detect abnormalities such as aneurysms,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s (AVMs), or blockages in the blood vessels.The procedure involves the injection of a contrast dye into the blood vessels, which helps to highlight the blood vessels on X-ray images. Here is a step-by-step guide to the process of cerebral angiography:1. Preparation: Before the procedure, I will be asked to remove any jewelry or metal objects and change into a hospital gown. I will also be required to fast for a few hours before the procedure.2. Placement of an intravenous (IV) line: A nurse will insert a small needle into a vein in my arm or hand to administer medications and fluids during the procedure.3. Local anesthesia: The area where the catheter will be inserted, usually the groin or wrist, will be cleaned and numbed with a local anesthetic.4. Insertion of the catheter: A thin, flexible tube called a catheter will be guided through the blood vessels to reach the area of interest in the brain. This is done under the guidance of X-ray imaging.5. Injection of contrast dye: Once the catheter is in place, the contrast dye will be injected into the blood vessels. I may feel a warm sensation or a metallic taste in my mouth as the dye is injected.6. X-ray imaging: As the dye flows through the blood vessels, X-ray images will be taken to visualize the blood vessels and detect any abnormalities. I may be asked to hold my breath for a few seconds during the imaging.7. Catheter removal and compression: Once the imagingis complete, the catheter will be removed, and pressurewill be applied to the insertion site to prevent bleeding.A bandage or compression device may be applied to the site.8. Recovery: After the procedure, I will be taken to a recovery area where I will be monitored for any complications. I may be required to lie flat for a fewhours to minimize the risk of bleeding.It is important to note that cerebral angiography is an invasive procedure and carries some risks, such as bleeding, infection, or allergic reactions to the contrast dye. However, these risks are generally rare.中文回答:脑血管造影,又称脑动脉造影或脑血管造影,是一种用于可视化大脑血管的诊断性检查。
全脑血管造影术

并发症
1.穿刺部位的血肿 2.动脉和静脉的痉挛 3.血栓形成或栓塞 4.动静脉畸形破裂出血 5.脑出血
右侧大脑中动脉狭窄
右侧颈内动脉狭窄
左侧椎动脉狭窄
左侧大脑中动脉闭塞
左侧颈内动脉交通段动脉瘤
3D显示左侧颈内动脉巨大动脉瘤
颅内动静脉畸形(AVM)
颈动脉海绵窦瘘(CCF )
烟雾病(Moyamoya病)
For your attention… …
发现皮下血肿应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以防皮下血肿体积太大压迫股动脉造成下肢缺血?患肢制动24h穿刺侧严密观察肢体的血运情况注意观察穿刺肢体的皮肤温度颜色和功能情况24h后如无特殊情况可去除加压后包扎下床适当活动观察足背动脉搏动情况?术后微泵输注尼莫地平可以预防脑血管痉挛的发生术后护理二?预防下肢血栓形成卧床期间应每2h给予按摩一次穿刺侧肢体或予以气压治疗?严格执行三不准不准翻身做起抬腿密察生命体征言?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和语言运动功能的变化及时发现颅内压增高脑血管痉挛动脉瘤破裂动静脉畸形破裂出血等情况发生?多饮水促进造影剂的排出4h内饮1000ml
卒中四高 (高发病、高致残、高致死、高复发率)
近年来我国流行病学资料显示,脑血管病在全死因顺位中都呈现 明显前移的趋势,成为我国人口致残的主要原因,导致死亡的头 号杀手。全国每年新发脑卒中患者约200万人;每年死于脑卒中 的患者约150万人;存活的患者人数(包括已痊愈者)600~700 万。据统计,在存活的脑血管病患者中,约有四分之三不同程度 地丧失劳动能力,其中重度致残者约占40%。 预计到2030年,我国60岁以上的人口将达到3亿以上。而脑血管 病首次发病者约有2/3是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 因此,预计脑血管病近期在我国还会继续上升,造成的危害也将 日趋严重。所以进一步加大防治力度,尽快降低卒中的发病率和 死亡率,已成为当前一项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
脑血管造影操作规范

脑血管造影操作规范脑血管造影(Cerebral angiography)是一种通过对颈内动脉或椎动脉进行造影检查,来评估颅内血管的形态、灌注和病变的检查技术。
它在脑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提高检查效果,需遵守一系列的操作规范。
1.术前准备:(1)了解患者病史,包括过敏史、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等情况。
(2)术前准确获取患者的常规检查结果,如血常规、血凝等指标。
(3)在检查前指导患者不吃食物、止饮水。
(4)将患者转移到专门的检查室,并做好标记。
2.仪器准备:(1)检查所需的设备,如X光透视机、造影导管、造影剂。
(2)确保设备的正常操作,如透视机的灵敏度和显示清晰度。
(3)准备充分的造影剂,避免过期或受损。
3.麻醉与镇痛:(1)根据患者情况选择适当的麻醉和镇痛方法,包括全身麻醉、静脉镇痛等。
(2)确保麻醉和镇痛药物的质量和用量准确,注意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
4.导管插入:(1)消毒导管插入部位,确保消毒剂作用时间足够。
(2)根据患者情况和检查需要选择导管类型和规格。
5.造影剂注射:(1)根据患者情况和需要,选择合适的造影剂,如碘酸盐类造影剂。
(2)注射前进行过敏试验和阴性结果后再进行注射。
(3)注射速度和剂量要根据患者情况和需要进行调整。
6.X光透视和影像采集:(1)在注射造影剂后,即刻进行X光透视,记录造影剂的流动情况。
(2)根据需要采集静态或动态图像,以评估血管的形态和病变。
(3)透视机参数的选择要根据具体情况和需要进行调整,以获得清晰的影像。
7.检查结束:(1)造影结束后,迅速停止药物的给予。
(2)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并根据需要进行处理和抢救。
(3)将患者转回病房,观察并记录监测结果,关注是否有并发症的出现。
8.并发症和处理:(1)在造影过程中,可能发生并发症,如过敏反应、心血管事件、脑缺血等。
(2)及时处理和抢救,包括给予抗过敏药物、解除血管狭窄等。
在进行脑血管造影之前,医务人员应充分了解患者的病史和检查结果,做到术前准备充分,并在术中严格遵守操作规范,保证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
有创血压监测、经静脉 或动脉鞘给药调整血压
16
组合导管、导丝导入
17
桡动脉导丝、 导管叠次通过
18
肱动脉导丝、 导管叠次通过
19
腋动脉导丝、 导管叠次通过
20
猪尾导管到位,C壁 角度调整选取视野
21
高压注射器接药
22
主动脉弓高压注射器造影
23
泥鳅导丝置于髂动脉水平 经泥鳅导丝交换SIM2导管
经桡动脉主动脉弓及全脑血管 造影术流程
1
器材准备
2
器材准备
3
辅助设备检查
4
术中用药准备
5
患者就位、过床
6
术者穿戴防护服
7
8
桡、腹股区消毒、铺巾
9
术中器械组装肝素盐水冲洗
10
嘱患者腿部置于合适位置 与患者沟通消除紧张情绪
11
桡动脉触诊定位、局部麻醉
12
穿刺桡动脉
13
破皮
14
置鞘、冲洗
35
小结
血管造影术是血管介入的基础,是介入医生的基本技能。 但血管造影术仍然有3%~5%的并发症发生率,主要有穿刺点 血肿、动静脉瘘、假性动脉瘤形成、血管痉挛、医源性动脉夹 层形成、以及造影剂肾病等。主要由于术者对患者的适应症、 禁忌症把握不严,血管解剖变异认识不足以及器械掌握不熟练 所致。所以一名合格的介入医生,需要扎实的解剖与临床知识 的基本功和手术经验的积累。
24
超选左侧颈总动脉、正位成像
25
机头倾斜90°左侧颈总动脉成像
26
超选左侧锁骨下动脉
27
左侧椎动脉侧位像
28
超选右侧颈总动脉
29
右侧颈总动脉3D造影
30
3D后处理图像
31
超选右侧锁骨下动脉
32
右侧椎动脉侧位成像
33
导入导丝、撤除导管 桡动脉压迫止血器固定
34
拔除鞘管、旋紧止血器 手术结束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