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填埋场可行性研究报告
垃圾填埋场可行性报告

篇一:垃圾填埋场可行性报告第一章总论1.1 项目名称及主管单位项目名称:市垃圾处理场项目性质:新建建设地点:市桥头镇紫阳林场猪场作业区西侧建设单位:市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主管单位:市人民政府编制单位:1.2建设单位简介1、项目法人简介市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于2008年10月29日经工商部门批准设立,注册资本为5000万元人民币,由市土地收购储备中心和市交通基础实施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分别出资4760万元和240万元作为公司两个股东组建。
公司现有员工5人,均具有中高级专业技术职称。
公司在去年完成验资、注册登记、市直行政事业单位土地、房产清理登记等工作的基础上,今年重点加快了对市直行政事业单位土地、房产的移交、过户工作,目前,全市科局一级单位的土地、房产移交工作已基本结束,移交的土地面积611647平方米、房产面积111180平方米。
其中对已经过户并办理新证的园区22号地块、原田野饲料厂、市政府大院以及食堂四宗土地的国有土地使用证(228338平方米,约343亩)交评估机构进行评估。
通过评估城投公司的有效资产预计将达到10亿元人民币以上。
2、法人代表简介1.3编制依据和主要资料1.3.1主要法律法规及标准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主席令第22号;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主席令第23号;3、《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主席令第98号;4、《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5、《生活垃圾填埋场环境监测技术要求》gb/t18772-2002;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7、《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1993;8、《城镇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2008;9、《工业企业厂界噪声限值》gb12348-2008;10、《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17-2004;11、《城市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12、关于发布《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通知建城[2000]120号;13、《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cjj27-2005;14、《聚乙烯(pe)土工膜防渗工程技术规范》sl/t231-1998;15、《生活垃圾中转站技术规范》cjj47-2006;16、《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17、《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标[2001]101号;18、《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防渗系统工程技术规范》cjj113-200719、国家发改委及有关部门关于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深度的规定。
xx垃圾填埋场可行性研究报告

xx垃圾填埋场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背景垃圾填埋场是一种常见的废弃物处理方式,通常用于处理生活垃圾、建筑废弃物等固体废弃物。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增长,废弃物产生量不断增加,垃圾处理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
本报告旨在对xx地区建设垃圾填埋场的可行性进行分析,为地方政府提供决策依据。
二、项目概况1. 项目地点:xx地区2. 项目规模:面积约xx平方公里3. 项目内容:建设垃圾填埋场,用于处理城市生活垃圾、建筑废弃物等固体废弃物4. 项目期限:xx年三、市场需求分析1. 垃圾处理需求:随着城市生活水平的提高,废弃物产生量不断增加,垃圾处理需求日益迫切。
2. 环保政策支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环保政策,鼓励发展清洁能源和循环经济,加大对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的支持。
3. 技术创新推动:垃圾处理技术不断创新,填埋场设施建设成本逐渐降低,推动了垃圾处理产业的发展。
四、可行性分析1. 技术可行性:当前的垃圾处理技术已经相对成熟,填埋场建设技术成熟稳定,具有较高的可行性。
2. 经济可行性:填埋场建设成本相对较低,具有较高的经济可行性。
同时,填埋场的运营成本也相对较低,可以实现盈利。
3. 社会可行性:垃圾填埋场的建设可以有效解决城市废弃物处理难题,改善市容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社会可行性。
五、风险与对策1. 环境风险:垃圾填埋场可能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需要加强环保监管,做好污染治理工作。
2. 安全风险:填埋场容易引发火灾和爆炸等安全事故,需要加强安全管理,做好风险预防工作。
3. 社会风险:填埋场可能会引发居民抗议和诉讼等社会风险,需要做好社会稳定工作,加强沟通和协调。
六、项目实施方案1. 填埋场选址:选择远离居民区和水源地的适宜地块建设填埋场。
2. 填埋场设计:合理规划填埋场布局,确保安全、高效运营。
3. 垃圾分类处理:提倡居民垃圾分类,减少填埋场废弃物量。
4. 环保治理:加强填埋场环保监管,做好环境污染治理工作。
垃圾填埋场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垃圾填埋场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背景和目标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垃圾产量也在不断增加。
因此,建设新的垃圾填埋场成为当务之急,以解决垃圾处理问题。
本项目的目标是建设一个现代化的垃圾填埋场,能够有效处理垃圾,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二、市场需求分析目前,城市垃圾处理的主要方式是填埋。
垃圾填埋场是垃圾处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由于现有的填埋场数量有限,正在被逐渐填满。
因此,建设新的垃圾填埋场以满足市场需求是迫切的。
三、技术可行性分析建设垃圾填埋场需要一定的技术支持。
技术可行性分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环境影响评估:应对垃圾填埋场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评估,并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2.垃圾处理技术:选择合适的垃圾处理技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并提高垃圾处理效率。
3.土地利用规划:进行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确保垃圾填埋场的建设和垃圾处理运营的可持续性。
四、经济可行性分析经济可行性分析是评估项目是否具有经济效益的重要依据。
这里的经济可行性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建设成本:分析建设垃圾填埋场的成本,包括土地购买、建设设备、运营管理等方面的费用。
2.运营收入:评估垃圾填埋场的运营收入,如垃圾处置费用等。
3.投资回收期:计算投资回收期,评估项目的投资回报率。
五、社会可行性分析社会可行性分析主要考虑项目对社会的影响和贡献。
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垃圾处理问题:解决垃圾处理问题,保护环境,维护人民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2.就业机会:建设垃圾填埋场将创造很多就业机会,提供稳定的职业发展。
3.公众参与:在建设垃圾填埋场过程中,应充分尊重公众参与权利,听取公众的意见和建议,确保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六、风险和对策分析任何项目都伴随着一定的风险,垃圾填埋场工程项目也不例外。
根据前期的调查和分析,我们认为可能存在的风险主要包括:1.环境风险:建设垃圾填埋场可能对周围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需要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来减少对环境的损害。
垃圾填埋场封闭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垃圾填埋场封闭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 项目背景垃圾填埋场是一种传统的垃圾处理方式,但其存在严重的环境问题和污染风险。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可行性研究报告旨在探讨垃圾填埋场封闭改造项目的可行性。
2. 项目目标本项目的目标是将现有的垃圾填埋场进行封闭改造,以减少环境污染和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通过改造,将垃圾填埋场转化为可持续利用的资源。
3. 可行性研究方法为了评估该项目的可行性,我们将采用以下方法进行研究:- 调查垃圾填埋场现状和环境影响- 研究国内外类似封闭改造项目的实施情况和效果- 分析封闭改造项目的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可行性4. 可行性研究结果经过对现有垃圾填埋场的调查和分析,我们发现以下结果:- 垃圾填埋场存在环境污染的问题,例如地下水和土壤污染- 类似封闭改造项目在国内外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封闭改造项目的技术可行性较高,可以采用套管封闭、垃圾渗沥液处理等技术手段- 封闭改造项目的经济可行性需要进一步评估,包括投资成本、运营成本和回报预测等方面5. 可行性研究建议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进一步开展环境评估,以更全面地了解垃圾填埋场的环境影响- 建立封闭改造项目的技术指南和操作规范,以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 进行经济评估,评估项目的投资回报和可行性- 制定具体的项目推进计划和时间表,确保项目按计划实施6. 结论本可行性研究报告评估了垃圾填埋场封闭改造项目的可行性。
封闭改造项目有望解决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并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然而,项目的详细可行性仍需要经过进一步的研究和评估。
为了确保项目的成功实施,我们建议进一步开展环境评估和经济评估,并制定具体的项目推进计划。
垃圾填埋场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

垃圾填埋场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一、项目背景和目标垃圾填埋场是一种常见的垃圾处理方式,主要利用土地资源将垃圾掩埋,目标是有效处理大量垃圾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本可行性研究将对建设垃圾填埋场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包括市场需求、环境影响、经济效益等方面的考虑。
二、市场需求分析1.垃圾处理需求: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垃圾处理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根据统计数据,我国每年产生的垃圾数量呈逐年增长的趋势,因此市场对垃圾填埋场的需求会持续存在。
2.垃圾填埋行业竞争情况:当前市场上存在一定数量的垃圾填埋场,但在需求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市场上仍存在一定的需求缺口。
此外,由于垃圾填埋行业的准入门槛较高,新进入者少,因此行业内竞争相对较低。
三、环境影响评估1.土地使用和生态影响:建设垃圾填埋场需要大量土地资源,对土地生态环境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在选址过程中,应尽量选择无农作物产出、无生态价值的地区,以减少对土地生态的破坏。
2.地下水和大气环境影响:垃圾填埋过程中产生的渗滤液有可能对地下水产生污染,同时温室气体的产生也会对大气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因此,在建设垃圾填埋场时需要合理规划渗滤液处理设施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以保护地下水和大气环境的健康。
四、经济效益分析1.建设投资:垃圾填埋场的建设投资包括土地购置、设施建设和成品料生产等方面。
据初步估计,建设一个中型垃圾填埋场的建设投资约为X万元。
3.运营成本:垃圾填埋场的运营成本主要包括人工费用、设备维修与更新费用、能源费用等。
初步估计,年运营成本为X万元。
4.毛利润和净利润:根据运营收入和运营成本的数据,垃圾填埋场的年毛利润为X万元,净利润为X万元。
五、风险分析和对策1.市场需求波动:垃圾填埋场的市场需求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经济发展、政策变化等。
因此,在项目前期应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制定应对不同市场情况的策略。
2.环境监管风险:垃圾填埋场的建设和运营受到环境保护部门的监管,如果无法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可能会导致停工整改、罚款等风险。
垃圾填埋场可行性研究报告

垃圾填埋场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概述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和人口的增加,生活垃圾的产生量也日益增多。
为了实现垃圾的合理处理和环境保护,建设一座垃圾填埋场成为了必要的选择。
本可行性研究报告旨在对建设垃圾填埋场的可行性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估。
二、项目背景(一)城市垃圾产生现状目前,城市每天产生的垃圾量不断攀升,现有的垃圾处理方式已经难以满足需求,垃圾堆积问题日益严重,对城市环境和居民健康构成了威胁。
(二)现有处理方式的局限性现有的垃圾处理方式主要包括焚烧和简单填埋,但焚烧存在空气污染等问题,而简单填埋容易造成土壤和地下水污染。
三、项目选址(一)选址原则1、距离城市有一定距离,避免对居民生活造成直接影响。
2、地质条件稳定,能够承受垃圾填埋的压力。
3、不在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环境敏感区域。
(二)选址方案经过综合考虑,初步选定了位于城市郊区的_____地块作为垃圾填埋场的建设地点。
该地块具备上述选址原则所要求的条件。
四、项目建设规模(一)预计垃圾产生量根据城市人口增长趋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预计未来_____年内城市垃圾产生量将持续增加。
(二)填埋场容量根据预计垃圾产生量,设计填埋场的总容量为_____立方米,能够满足城市未来_____年的垃圾处理需求。
五、填埋工艺(一)分层填埋将垃圾按照一定的厚度分层填埋,每层填埋完成后进行压实和覆盖。
(二)防渗处理采用先进的防渗技术,防止垃圾渗滤液污染土壤和地下水。
(三)气体收集与处理设置气体收集系统,对垃圾填埋产生的甲烷等气体进行收集和处理,用于发电或其他用途。
六、环境保护措施(一)渗滤液处理建设渗滤液处理设施,确保处理后的水质达到排放标准。
(二)废气处理通过气体收集和处理系统,减少废气排放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三)生态恢复在填埋场封场后,进行生态恢复工作,种植植被,恢复土地的生态功能。
七、项目投资估算(一)建设投资包括土地购置、填埋场建设、设备采购等方面的费用,预计总投资为_____万元。
垃圾填埋场可行性研究报告

垃圾填埋场可行性研究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垃圾产生量逐年增加,如何处理垃圾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垃圾填埋场是目前常见的一种处理垃圾的方式之一,其主要通过将垃圾覆盖埋在地下,通过压实和发酵以达到垃圾减量和固化的目的。
然而,垃圾填埋场也存在一些问题,如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等,因此需要进行可行性研究以评估垃圾填埋场的适用性和可行性。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垃圾填埋场的可行性,包括环境可行性、经济可行性和社会可行性等方面,为决策者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从而更好地解决垃圾处理问题。
三、研究方法1.收集并分析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国内外垃圾填埋场的发展现状和问题;2.考察已建立的垃圾填埋场,了解其运行情况和效果;3.进行实地调查,对潜在垃圾填埋场的地理环境、水资源和土壤等进行详细调查和分析;4.开展环境影响评价,评估垃圾填埋场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和可能引发的问题;5.进行经济成本和效益分析,考量垃圾填埋场建设和运营的投入产出比;6.开展社会可行性调研,了解公众对垃圾填埋场的态度和参与程度。
四、研究结论根据对研究方法的实施和数据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垃圾填埋场在垃圾处理中具有一定的可行性,能够实现垃圾减量和固化处理;2.垃圾填埋场对环境可能产生一定的污染,需要加强环境保护措施以及科学选址;3.垃圾填埋场的建设和运营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但在经济上可行;4.公众对垃圾填埋场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需要加强宣传教育和信息公开。
五、建议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以下建议:1.加强垃圾减量和分类处理,减少对垃圾填埋场的依赖;2.加强垃圾填埋场的环境保护措施,选择科学合理的填埋场址;3.建立健全的垃圾填埋场管理制度,提高垃圾填埋场运营的效率和质量;4.加强公众宣传教育,增强公众对垃圾处理的参与和理解。
六、研究限制本研究存在一定的限制,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数据的获取和分析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2.实地调查范围和研究对象的选取可能不够全面和代表性;3.对垃圾填埋场的总体评估可能受到个体差异和主观因素的影响。
固废填埋场可行性研究报告

固废填埋场可行性研究报告一、研究背景固废填埋场是处置城市生活垃圾和工业固废的主要手段之一,通过将固废堆积在地下垫层中,实现对固废的有效处理和处置。
然而,由于填埋场对环境和土地资源的影响较大,因此在选择和建设填埋场时需要进行详细的可行性研究,以保证填埋场的合理性和可持续性。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对固废填埋场的可行性进行深入分析,包括对地质环境、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为填埋场的选择和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三、研究内容1. 地质环境评估地质环境是选择填埋场位置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
本研究将对填埋场位置周围的地质结构、水文地质条件等进行调查和评估,以确保填埋场的地质环境安全性。
2. 生态环境评估填埋场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本研究将对填埋场周围的生态系统进行调查和评估,包括对植被、野生动物等方面进行综合考量,以确保填埋场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尽可能降到最低。
3. 社会经济评估填埋场建设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也是重要考虑因素之一。
本研究将对填埋场建设对周边居民、农民、企业等方面的影响进行评估,以确保填埋场建设符合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4. 填埋场技术方案研究填埋场的技术方案对填埋场的效率和安全性有着重要影响。
本研究将对填埋场设计、建设和运营中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和评估,以确保填埋场的技术方案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
四、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实地调查、文献资料收集、专家咨询等方法,对固废填埋场的可行性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和分析。
五、研究成果预期本研究将提出固废填埋场的可行性评估报告,包括对填埋场选址、建设技术、环境影响等方面的详细分析和评价,并提出建设填埋场的建议和措施。
六、研究意义本研究的成果将为固废填埋场的选择和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有助于保护环境和土地资源,促进城市固废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可持续发展。
七、研究进度安排本研究计划在12个月内完成,具体进度安排如下:第1-2个月:文献资料收集和整理第3-4个月:实地调查和样品采集第5-8个月:数据分析和研究第9-10个月:填埋场建设方案研究第11-12个月:报告撰写和终期评估八、研究预算本研究的预算为XX万元,具体预算安排如下:1. 实地调查和样品采集:XX万元2. 数据分析和研究:XX万元3. 报告撰写和终期评估:XX万元4. 其他支出:XX万元九、研究团队本研究由XX大学XX研究院承担,将组建一支由XX教授和XX博士等专家学者组成的研究团队,负责全面开展研究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县xx片区垃圾填埋场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 概述项目名称及实施单位1.1.1 项目名称项目名称:xx县xx片区垃圾填埋场工程项目1.1.2 项目主管单位与建设实施单位项目主管单位:xx县规划建设局xx县规划建设局是xx县负责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的主管单位,政府确定由该局负责项目前期工作。
建设实施单位:由项目所在地政府成立专门的项目建设班子1.1.3 建设地点建设地点:xx县凤垟乡洲路村大仔坪山湾。
编制依据1.2.1 法律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84年颁布,1996年修改);(3)《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4年版;(4)《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8年修订,2004年第二次修正);(5)《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年11月;(6)《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87)国环字第002号文;(7)《污水处理设施保护管理条例》1989年11月。
1.2.2 文件依据(1)《xx县xx片区垃圾填埋场1:1000地形图》;(2)《xx县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3)《xx县环境卫生专项规划》(2003-2020年)(4)设计任务委托书;(5)xx县规划建设局提供的其他资料规范和标准1.3.1 设计采用的主要标准(1)《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设部,2001;(2)《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1997;(3)《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4)《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5)《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6)《防洪标准》GB50201-1994。
1.3.2 设计采用的主要规范(1)《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17-2004;(2)《生活垃圾填埋场环境监测技术规范》CJ/T3037-1995;(3)《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规范》SL44-93;(4)《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87(1997年版)。
(5)《浆砌石坝设计规范》SL25-1991;(6)《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GB50290-1998;(7)《聚乙烯(PE)土工膜防渗工程技术规范》SL/T231-98;(8)《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9)《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0-1995;编制原则(1)执行国家关于环境保护的政策,符合国家的有关法规、规范及标准。
(2)在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采取全面规划,科学实施的原则,使工程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既保护环境,又最大程度地发挥工程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3)合理确定工程的服务范围和处理规模。
(4)坚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采取适宜的工程措施,即要有效地保护好环境,又能做到节省工程投资。
(5)采用近期与远期结合的方针,充分考虑工程分期实施的可行性、经济性和合理性。
(6)妥善解决垃圾处理过程中所产生的渗沥液、填埋气、恶臭和蚊蝇等,避免产生二次污染,确保环境质量不受破坏。
编制目的(1)从xx县的实际状况着手,研究建设垃圾填埋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2)通过对现有各种资料的分析,确定xx县xx垃圾填埋场的场址、填埋工艺,渗沥液处理工艺,填埋气体处理工艺的经济技术比较,以获得技术可靠、运行合理、经济实用的方案,为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科学依据。
(3)进行工程投资估算,并进行工程经济分析,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编制内容xx县xx垃圾填埋场工程的设计范围包括场内垃圾填埋区设施建设、渗沥液处理设施、供电、给排水、道路、通讯及进场道路、管理用房、污水输送管线等的设计、并提出环境保护措施和初步投资估算。
项目概况1.7.1项目概况拟建的xx县xx垃圾填埋场位于,距城区约50km的凤垟乡洲路村大仔坪山湾。
该工程包括填埋库区、渗沥液处理站、管理区、进场道路及配套设施等。
项目总占地约64388m,填埋区容积约万m3 运行期间平均处理量吨/日;渗沥液处理能力47.6 m3/d。
工程总投资为万元,预计2012年投入运行,2032年填满封场。
1.7.2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表1-12. 基础资料及项目建设必要性xx县概况2.1.1 地理位置xx位于浙江最南端,与福建交界。
在温州市西南部山区,界于北纬27°17′36″-27°48′34″,东经119°37′09″-120°14′56″,东邻苍南,南与西南毗邻景宁、庆元与福建的福鼎、拓荣、福安、寿宁,东北接文成、平阳。
县域东西长61.65km,南北宽56.55km,面积约㎡,距省城杭州526km、距温州207km。
2.1.2 社会经济发展概况xx县辖11镇、25乡:罗阳镇、百丈镇、泗溪镇、雅阳镇、仕阳镇、三魁镇、xx镇、彭溪镇、龟湖镇、西旸镇、司前畲族镇;包垟乡、新浦乡、九峰乡、柳峰乡、松垟乡、东溪乡、雪溪乡、仙稔乡、南院乡、岭北乡、黄桥乡、碑排乡、峰门乡、翁山乡、联云乡、凤垟乡、横坑乡、峰文乡、月湖乡、垟溪乡、大安乡、洲岭乡、下洪乡、万排乡、竹里畲族乡,11个居民区、295个行政村改革开放以来,xx县的经济社会稳步发展,实现了由温饱向小康迈进的历史性跨越,2007年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7亿元,财政总收入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亿元。
基础设施建设和投资环境也有了较大改善。
市政建设力度加大,城市化步伐不断加快。
xx正着力打造“全国生态示范区”。
自然条件2.2.1 地形地貌xx县地处洞宫山脉东南翼,以中山、丘陵地貌为主,溪谷纵横、在地势高竣,地形复杂。
地势由西,逐渐向东倾斜,地貌类型以山地为主,其次为丘陵,平原较少,山地与丘陵占县域面积的%,江河湖泊占%,平原占% 。
境内有飞云江、莒江及其泰溪、仕阳溪、东溪、雅阳溪等,洞宫山是瓯江水系与闽江、飞云江和交溪的分水岭。
各河流两岸地形陡峻,江溪源短流急,河床切割较深,水位暴涨暴落,属山溪性河流,由于落差大,水力资源蕴藏丰富。
珊溪水库是境内最大的人工湖泊。
2.2.2 气象属中亚热带海洋季风气候,总的特点是:冬夏较长,春秋较短,日照充足,雨量丰富,夏季炎热,静风频率高。
极端最高气温37°C,极端最低气温-10.5°C,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5.9°C,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为5.7°C,年平均气温16°C。
常年平均降雨量为2008.8毫米,降水特点是雨量丰富,时空分布悬殊极大,季节分布不均,呈双峰型分布。
历年平均日照数为1716小时,年日照百分率39%,平均相对湿度83%2.3xx县xx片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2008年xx片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垃圾收运及处理规划简介2.4.1 垃圾收运体系规划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以及人民群众对环境质量要求的提高,城市环境卫生工作越来越显得重要。
尤其对垃圾的收集、运输、排放和处理,要求做到装载密封化,运输机械化,处理无害化。
根据国家城市建设的技术标准、环卫产业政策和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市的要求,从本市实际情况出发,提出对本市废弃物得收运处置对策。
总的方向是垃圾分类、袋装、定时、定点倾倒;收集运输密闭化、处理无害化、资源化。
在具体实施上应分阶段、分地区、分步骤进行。
2.4.1.1 垃圾收集(1)生活垃圾分类、袋装收集、回收利用。
生活垃圾逐步实施分类、袋装化处理,集中至垃圾收集点。
未分类垃圾及不可回收垃圾经中转站压缩处理,运至垃圾填埋场进行卫生填埋;可回收垃圾由垃圾回收处理场进行回收处理。
(2)城市粪便收运处置逐步纳入城镇污水处理系统,实现运输密闭化、机械化、排放管道化、处理无害化。
对新建的公厕、单位和住宅的粪便池必须建造净化池,处理后达到污水排放标准再排入城镇污水系统,逐步提高粪便资源的综合利用率。
(3)一般工业垃圾逐步提高回收利用率,无害部分集中运送至垃圾填埋场进行卫生填埋。
(4)其他废弃物建筑垃圾统一调度、统一管理,各建设、施工单位清运或调剂互补。
医疗垃圾经焚烧处理达到无害化标准后运送到特种垃圾填埋场进行卫生填埋。
电池等固体危险废弃物分类收集后送至指定机构处理。
2.4.1.2 垃圾收运(1)垃圾收运方式将逐步淘汰人力手拉车,改用微型机动垃圾车收集,提高垃圾收运的机械化程度。
(2)垃圾收运以美化环境、减少运路、因地制宜为原则。
2.4.1.3 垃圾收集设施设置(1)生活垃圾收集设施建设应以方便居民生活、便于收运作业、具有可操作性为基本原则。
(2)供居民使用的生活垃圾收集容器和垃圾收集点的位置要固定,即应符合方便居民和不影响市容、镇容等要求,又要利于垃圾的分类收集和机械化运输。
(3)本着布局合理的原则,逐年改造现有转运站为密封式、现代化机械程度高的压缩式转运站,杜绝在垃圾收运过程中产生二次污染。
2.4.1.4 垃圾转运规划根据《xx县域环境卫生设计专项规划》(2006-2020年),到2010年xx 将建设镇(乡)所在地生活垃圾中转站各一个。
拟按片区设置垃圾填埋场,进行垃圾无害化处理。
2.4.2 垃圾处理规划根据《xx县域环境卫生设计专项规划》(2006-2020年),未来五年xx 县将分片区建设垃圾填埋场3座。
其布局如下:仕阳镇、彭溪镇、xx镇。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x x县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随着xx县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相应的垃圾产量将大幅度增加。
如果采取系统的总体规划、有计划的科学实施、切实有效的措施,将提高xx 县垃圾处理整体水平,从而可持续保持环境质量,提高投资环境及对外形象,有利于对外招商引资,促进经济腾飞。
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的要求、城市发展的长远利益,为xx县创建高标准全国生态示范县与清洁卫生城市打下基础,成为xx县经济建设可持续性发展的最基本保证。
(2)实施“生态立县、工业强县、旅游兴县、开放活县”战略的重要保证县委县政府在新的历史时期,极为重视生态环境建设,提出了实施“生态立县、工业强县、旅游兴县、开放活县”的战略目标,努力建设一个环境更加优美,生态旅游更具魅力的新xx。
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保护生态环境,建设山青水秀的生态乡村、天蓝地绿的生态城镇、宜居宜游宜发展的生态xx,建成国家级生态县。
生态立县已形成共识,也取得了显著成效。
但是生态环境质量不容乐观,现有的城市卫生基础设施难以适应新一轮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同时简单的垃圾处理对环境造成巨大的危害,尽快建设新的垃圾填埋场,是建设生态县的需要。
(3)城乡一体化处理垃圾的需要xx县xx垃圾填埋场项目的建设,将把该片区大部分乡镇的生活垃圾纳入统一的城乡垃圾处理系统,每年可消纳处置片区内各乡镇生活垃圾,切实保护片区的生态环境。
由此可见,该项目是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重要举措,可优化整合城乡各种资源,做到设施高效利用,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强化城乡空间联系,加快形成城乡配套、相互融合的基础设施;城乡居民享受同等公共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