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经济学导论(马国霞)精讲共50页

合集下载

空间经济学文献课件

空间经济学文献课件
(垂直联系模型)
学习交流PPT
42
第二类模型可以称之为线性模型,放弃柯布- 道格拉斯型 效用函数和不变替代弹性效用函数以及“冰山”型运输 成本假设,利用准线性二次效用函数及线性运输成本, 并把这种假设与第一类不同模型结合起来,从而摆脱了 困扰核心-边缘模型的非线性关系。
尽管对于任何国家或地区而言,经济变量在时间上的变化 是连续的过程,但经济变量在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都是不 连续的。
学习交流PPT
20
2、经济活动的空间非均衡内生解释
经济活动在空间上的非均匀分布是普遍的现象: 自然条件(自然资源、自然环境等)及要素禀赋的空间差 异是一个重要原因,却不足以解释现实中的区域经济差 异问题,具有相同或相似自然条件的区域,在经济活动 强度和密度方面却可以存在很大差异。
学习交流PPT
39
第一类空间经济学模型主要包括:
1、克鲁格曼(1991)的核心-边缘模型(CP模型); 2、马丁和罗格斯(1995)的自由资本模型(FC模型); 3、奥塔维诺(2001)、福斯里德(1999)、福斯里德和奥塔 维诺(2003)等发展起来的自由企业家模型(FE模型)。
(要素流动模型)
空间经济非连续和突发性的块状经济特征说明:区域之 间必然存在某种非均衡力。
非均衡力
聚集力
本地市场效应 价格指数效应
分散力 市场拥挤效应
学习交流PPT
28
● 本地市场效应(home market effect):垄断型企业选择市 场规模较大的区位进行生产并向规模较小的市场出售其产品 的行为。亦称市场接近效应(market access effect)或后向联 系(backward linkages )。
学习交流PPT
9

空间计量经济学分析(共70张PPT)

空间计量经济学分析(共70张PPT)
空间计量经济学简介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Spatial Econometrics
*
1
Topics
• 空间计量经济学的基础 • 空间滞后模型计量分析 • 空间误差模型计量分析 •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分析 • 空间计量经济分析软件包:GeoDa/ArcGIS
*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2
Definition
• 简单地说,空间计量经济学(Spatial Econometrics)就是空间经济的计量。
即:是以空间经济理论和地理空间数据为基础,以建立、检验和运 用经济计量模型为核心,运用数学、统计学方法与计算机技术对经 济活动的相互作用(空间自相关spatial dependence)和空间结构( 空间异质性spatial heterogeneity)问题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空间经济 活动或经济关系数量规律的一门经济学学科。
• Inverse distance weights matrices
0
W=
1
(d )2 2 ,1 1
(d )2 3 ,1 1
(d )2 4 ,1
1 (d )2
1,2
0
1 (d )2
3,2
1 (d )2
4,2
1 (d )2
1,3
1 (d )2
2 ,3
0
1 (d )2
4 ,3
1 (d )2
1,4
1 (d )2
• 在区域经济管理研究中,将空间效应因素引入,一般要用空间权值 矩阵(Weights Matrix)来表达空间相互作用。
• 对位置的量化一般依据“距离”而定:空间距离和经济距离
*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精编】第1章-空间经济现象及其理论渊源PPT课件

【精编】第1章-空间经济现象及其理论渊源PPT课件

一、空间经济思想的演化
(从经济学方法论探讨空间经济学长期未能融入主流经 济学的原因)
1、空间经济学被主流经济学忽视的事实和原因
空间经济学长期被忽视的事实: 长期以来,空间(或区位)未进入经济学的研究视野 (经济学对空间和区位是视而不见、不闻不问),这是 一个不争的事实!
“现在主流经济学中几乎没有任何空间分析”;
1985
西部
1990 中部
1995 东部
1999
长三角(16市)
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地理上由上海、江苏南部、浙江东北部 组成,包括16个地级以上的城市: 上海 江苏8市:南京、镇江、苏州、无锡、常州、扬州、泰州、 南通 浙江7市:杭州、宁波、湖州、嘉兴、舟山、绍兴、台州
长三角地区以占全国1%的土地和不到1/10的人口,创造了 1/5的生产总值和1/3的外贸出口,吸引了全国2/5的外资, 成为中国经济强有力的增长引擎。
“经济学家们也因为知道无法把空间因素模型化,而 不去研究经济的空间方面的问题”
——保罗·克鲁格漫《发展、地理学与经济地理》 pp37。
二、空间经济研究回归主流的努力
1、第一次回归努力:50年代由艾萨德领导(失败)
“第一次将空间纳入经济学的重大努力发生在50年代,由 著名的沃尔特·艾萨德领导。……他在他的巨著《区位和 空间经济学》中给自己下的目标——把空间问题带入经 济理论的核心,却从未实现。”
“为什么有的思想被人们接受,而有的却被拒之门外呢? 答案对于局外人也许有些神秘,但对从事经济学研究的 人而言却再明显不过了,那就是只有可以模型化的思想 才会得到垂青。”
——保罗·克鲁格漫《发展、地理学与经济地理》pp6。
说明: 1、国内经济学界关于模型化争论; 2、经济学发展与中国的科学精神。

第1章 《空间计量经济学》导论

第1章 《空间计量经济学》导论

4.2 带有常数项空间自回归模型外生化过程详解
空间自回归 模型外生化过程:
矩阵可逆性的无穷序列表述: ( I n W ) 1 =I n +W + 2W 2 + 3W 3 + 空间自回归模型的无穷序列表示: y (I n +W + 2W 2 + 3W 3 + )n (I n +W + 2W 2 + 3W 3 + ) =n +Wn + 2W 2n + 3W 3n + + +W + 2W 2 + 3W 3 + 无穷序列的简化: 令abs( ) 1,W q ( n q 0)均为常数项向量, 则,n +Wn + 2W 2n + 3W 3n + = y 1 n 1-
(0,0.1) (0.1,0.2) (0.2,0.3)
3.1 空间依赖关系的数学描述
地区 i, j, k 之间的空间依赖关系:
yi ai , j y j ai ,k yk X i i , i ~ N (0, 2 ) y j a j ,i yi a j ,k yk X j j , j ~ N (0, 2 ) yk ak ,i yi ak , j y j X k k , k ~ N (0, 2 )
空间滞后 项向量
案例中,空间滞后项向量,实际上 是与地区变量具有一阶近邻关系的 地区观察值的简单平均值。
3.4 空间依赖强度判定的莫兰散点图
标量参数 :样本观察值空间依赖的强度,表示观察值对所有空间依
赖关系的平均依赖水平。
如果Wy可逆,则 y(Wy)1 (Wy)1。

《空间经济学》课件

《空间经济学》课件
《空间经济学》PPT 课件
xx年xx月xx日
• 空间经济学的定义与背景 • 空间经济学的核心理论 • 空间经济学在实践中的应用 • 空间经济学的前沿研究 • 空间经济学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发
展方向 • 案例分析
目录
01
空间经济学的定义与背景
定义
空间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空间经济活动 和现象的学科,主要探讨地理空间因 素对经济发展和区域差异的影响。
详细描述
空间均衡理论为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提供了重 要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通过分析不同区 域的发展条件、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空间 均衡理论可以帮助政策制定者制定出符合区 域特点的发展战略,推动区域经济的均衡和
可持续发展。
03
空间经济学在实践中的应 用
城市规划与区域发展
要点一
城市规划
空间经济学在城市规划中主要应用于土地利用、交通规划 、城市增长边界等方面。通过研究土地利用的演变和影响 因素,可以更好地指导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政策。
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领域包括产业集聚、区域发展、城市经济等,为解决 现实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空间计量经济学的研究
1
空间计量经济学是空间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主要研究空间数据的计量和分析方法。
2
空间计量经济学的发展为空间经济学的研究提供 了更加科学和严谨的方法论基础。
3
空间计量经济学的研究领域包括空间相关性、空 间异质性、空间权重矩阵等,为解决现实问题提 供了更加精确的计量工具。
产业转移的空间经济效应
分析产业转移对转出地和承接地经济发展的影响,探讨产业转移过 程中的空间经济效应。
产业转移的政策与策略
研究政府在产业转移中的政策选择和策略制定,提出促进产业合理 转移的政策建议。

空间经济学ppt课件

空间经济学ppt课件

1.1传统空间经济学的主要内容
经济活动空间聚集
• 普雷德在1966年提出基础-乘数模型 • 哈里斯在1954年提出市场潜力概念 •
不过,传统的关联效应和传统的空间经济 学理论都无法回答一些关键性问题,其中 最棘手的问题是竞争和定价问题。
1.1传统空间经济学的主要内容
要求最低限度的工厂规模 单个企业层面上存在规模收益递增 企业间竞争不是完全竞争
• 其次,可以用来研究城市土地利用问题,最早从事此种研 究的就是阿隆索(1964),认为城市中商业活动的土地 利用模式可以由杜能模式来决定,只不过中心商务区取代 了城市中心,不同的企业取代了不同的农产品。在杜能的 模型中,人口相对集中在外生给出的城市,这意味着市场 需求是非均匀的,因此当存在农产品运输成本的情况下, 经济活动的空间布局必然表现出从城市中心到外围的差异 性。
空间经济学的概念
新经济地理学(也称空间经济学)
• 把被主流经济学长期忽视的空间维度纳入 到一般均衡分析框架中,研究经济活动的 空间分布规律,解释现实中存在的不同规 模、不同形式的生产活动空间集中机制, 并通过这种机制的分析探讨经济增长规律 与途径。
• 《收益递增和经济地理》 ——保罗·克鲁格曼,1991
规模收益不变但存在运输成本,或 任何人(企业)都在本地解决(生产)所 者规模收益递增且存在运输成本 需的消费品(或投入品),不会输入任何
消费品(或投入品)
规模收益递增但不存在运输成本 所有的经济活动都集中在某一特定区位上
规模收益可变但不存在运输成本 存在运输成本且规模收益递增
所有经济活动都在本地不变规模水平上进 行,但无法确定各种,将出现一组土地利用类型和农业 集约化程度随离城市中心距离的增加而变化的同心圆圈,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杜能环”。

第一讲 经济学导论PPT课件

第一讲 经济学导论PPT课件

2008.9
24
• “每一个人……既不打算促进公共的利益, 也不知道自己在什么程度上促进那种利 益, ……他们盘算的也只是他自己的利益。 在这种场合下,像在其他许多场合一样,他 受着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导,去尽力达到一 个并非他本意要达到的目的。 ……他追求自 己的利益,往往使他能比在真正出于本意的 情况下更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利益。”
2008.9
30
精打细算几近抠门
• 她的办公室不足十平米,既无红木家具,也 无豪华摆设,复写纸多开了几张都会被她无 情地检查出来,请客吃饭连菜谱都要亲自过 问,生怕有人趁机铺张浪费。生活俭朴低调。
• 资源配置方式:计划配置和市场配置。
2008.9
20
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区别
• 决策机制不同:
计划/中央集中决策;
市场/企业独立分散决策。
• 协调机制不同:
计划/垂直、权力协调;
市场/水平、价格协调。
• 激励机制不同:
计划/集体主义、精神激励;
市场/个人主义、物质激励。
2008.9
21
• 资源的有效配置:
在成本一定的情况下,收益达到最 大;或在收益一定的情况下,成本 降到最小。
• 从资源稀缺性假设得出经济学的研 究对象:
• 所以,经济学就是研究稀缺资源有 效配置问题的学问。
2008.9
22
经济学的效率原则
• 资源的有效配置问题,体现的就是效率原则。
• 效率:是指最有效地利用经济资源。
• 判断一项经济活动是否有效率的标准:如果 一项经济活动在不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情况 下,能使至少一个人的境况变好,那么这项 经济活动是可取的。**如果某种状态的改变, 在不使任何人的境况变好的情况下,至少使 一个人的境况变坏,表明当前状态是最有效 率的,已经达到了效率最优。——这就是帕 累托标准。

经济学第讲经济学导论

经济学第讲经济学导论
(1)叙述法(口述法) (2)列表法(算术表示法) (3)图形法(几何表示法) (4)模型法(代数表示法)
四、市场经济的运行
1.经济学的市场循环流动模型
消费者的 产品需求
消费
行为 家庭
产品市场 产品的价格
决定
$
生产者的 产品供给
生产 行为
企业
消费者的 要素供给
要素的价格 决定
要素市场
劳动,土地, 资本,管理
❖ 经济学产生于资源的稀缺性及由此引起的选 择的需要。没有稀缺性就没有经济学。
❖ 1.资源的种类 ❖ (1)自由资源 ❖ (2)经济资源(劳动L 、资本 K、土地N 、企业家
才能 E)
❖ 2.经济资源的稀缺性 ❖ (1)欲望:不足之感,求足之愿。 ❖ (2)欲望的特点:多种多样,无穷无尽。
人的欲望(需求)是无限的
划分不同市场结构的依据是: 根据市场上竞争和垄断的程度
研究对象:是个别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居民户、厂商) 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 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看不见的手) 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研究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
(2)宏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研究对象是整个经济。(政府行为)
研究一个国家 整体经济的运 行
及政府运用经 济政策来影响 整体经济等宏 观经济问题。
❖ (2)生产可能性曲线
❖ 稀缺性导致选择,但选择是否有效,可用生 产可能性曲线来衡量。


·C
A
· B
黄油
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经济学组成
微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国际经济学
研究国内经济问题 国家之间的经济问题
(1)微观经济学 :研究企业、家庭和单个市场等微观供求行 为与价格之间关系的经济科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