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药理学与合理用药
时辰药理学选择最佳服药时间

依据时辰药理学选择最佳服药时间时辰药理学( chronopharmacology)又称时间药理学,起源于20 世纪50 年代,为近年来在研究上取得迅速发展的一门边缘学科,属于药理学的范畴,也是时间生物学(chronobi-ology)的一个分支。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很多药物的作用和毒性、不良反应与人体的生物节律(生物钟)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
同一活性药物的同等剂量可因给药时间不同,作用和疗效也不一样。
而药师运用时辰药理学知识来制定合理的给药方案,按时辰规律给药可减少盲目性,准确及时地将药物送达病灶,使给药时间与人体生理节律同步,使用药更加科学、有效、安全、经济、具有极为重要的实际价值。
1依据时辰药理学选择最佳服药时间的意义根据药物特点及人体生物节律,合理运用时辰药理学,选择最佳服药时间,可达到以下效果: ①顺应人体生物节律的变化,充分调动人体积极的免疫和抗病因素; ②增强药物疗效,或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峰浓度; ③减少和规避药品不良反应;④降低给药剂量; ⑤促进合理用药,节约医药资源; ⑥提高用药的依从性。
2 依据时辰药理学选择最佳服药时间的药物2.1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在生理状况下,皮质激素分泌呈昼夜节律性,即每日上午6~8点为分泌最高峰,随后逐渐下降,午夜12 点分泌最低。
每日上午7~8 点给药,可产生两个有利影响: 给予外源性皮质激素时,正值生理分泌高峰,对肾上腺皮质功能影响较小;外源性激素药峰时间与内分泌高峰时间重叠,产生药效协同作用,可以减轻对丘脑-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的反馈抑制,不良反应小。
2.2口服营养药人参、鹿茸制剂、蜂乳以及其他一些对胃肠刺激小的滋补药宜空腹服用,达到小肠部位时不受食物影响,吸收快,疗效显著。
2.3抗组胺药早晨7 点时人体免疫系统功能最强,对病毒或易致过敏药物的侵袭的抵抗力最强; 抗组胺药对免疫系统的抑制作用与此对应,凌晨时作用减弱。
以赛庚啶为例,如19 点用药,其对变态反应的抑制作用仅持续6~8 h,但7 点给药则可持续15~17 h,因此赛庚啶合理的用药方法应该是早晨服药,并可在间隔较长时间后,到临睡前再服用第2 次药。
运用时间药理学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 ] 罗 卫 芳 . 承 气 汤 的 时 间 药 理 学 【]中 药 药 理 与 I 5 大 J. 临床 ,
19 1 ( : 9 5, 1 3) 7.
[ 】 俞 丽 霞 , 建 华 , 震 , . 柴 胡 汤 利 胆 作 用 与 剂 量 6 杨 陈 等 大
及 时 辰 的 关 系 [ ] 浙 江 中 医 学 院 学 报 , 0 0, 4( ): J. 20 2 4
测 定 法观 察正 常 小 鼠排 便 的昼 夜 变化 及 择 时应 用大 承 气
汤对 小 鼠泻下作 用 的 影响 。 果表 明 : 常 小 鼠排便 存在 结 正 着 明显 的 昼夜 节律 , 在酉 (8:0 、 (4:0 、 ( : 0 、 且 1 0 )子 2 0 )卯 6 0 ) 午 (2 0 ) 个 时 辰 分 别 用 大 承 气 汤 (2 g() 小 鼠灌 1 :0 四 2 ,g给 I 胃, 引起 小 鼠泻 下 的作用 以卯 时最 强 , 与其 他各 时辰 给药 组 比较 差 异 有统 计 学 意 义 _。用 大柴 胡 汤 对 胆囊 的利 胆 5 】 作 用 进行 了时 间药 效 学 的研 究 ,对 2 例 胸 胁苦 满 患者 于 0 午 、 、 、 、 时 口服小 柴 胡 汤 后 , 囊 的 收缩 率 、 酉 卯 亥 巳 胆 扩 张率 表 明 : 胆 作用 在 子 时 与 午 时 , 时与 卯 时 , 时 与 利 酉 亥 巳时 的差 异有 统 计学 意 义( P<00 )子 、 、 时优 于 午 、 .1 ; 酉 亥 卯、 巳时 l。祖 国医 学理 论 从 《黄帝 内经 》以前 就对 时 间 6 】 药 效学 问 题 引起 了注 意 ,对 许 多 药物 的 服用 时 间有 明确 的论 述 , “ 服 参 芪 ”、“ 用六 味 ”等 , 究 表 明 这些 如 晨 夕 研
时辰药理学与临床合理用药

机体节律性影响药物吸收
Summary 不同时间点或时间段给药,药物Tmax、Cmax和 AUC不同,产生的药效亦就不同。
二、机体昼夜节律对药物分布的影响
Question 影响药物分布的因素有哪些?
◎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
◎组织器官的血流量
昼夜节律性
◎体液pH值及药物的解离度
◎药物与组织的亲和力
◎体内屏障
Question 1.白天和夜间哪个时间易发生出血性卒中,哪个
时间易发生缺血性卒中(脑血栓)? 2.根据高血压的用药原则,你认为对原发性高 血压,应在何时应用降压药最好?为什么?
降血压药
§降血压药应用方案 Question 大多数原发性高血压患抗者高血压药采用每天清晨一 采用清晨一次顿服,可有次效顿控服制, 其血目压的的是高什峰么。? 如效果不满意,下午仍有①高②峰出现,可以约下午 14:00时再加服1片。
相反; ➢ 鼠脑内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峰值都出现在夜
间。
13
血液,尿液、唾液成分的昼夜节律 血糖的特点是昼低夜高、胰岛素浓度在明期较低 而胰高血糖素浓度在明期较高; 游离脂肪酸含量在明期较高; 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具有晨高夜低的特点;
14
血液,尿液、唾液成分的昼夜节律 总蛋白质、尿酸、血清钾具有昼高夜低的特点, 尿素氮、甘油三脂、无机鳞、血清淀粉酶和碱性 磷酸酶则具有夜高昼低的特点; 尿中电解质中的钠、钾、磷酸盐和肌酐等谷值在 4:00~8:00,而峰值在正午到傍晚。
传统观念:药物强度与药物剂量或浓度呈正比
洋地黄:夜间用药较白天用药,敏感性高40倍 普萘洛尔:14:00用药作用最明显(Cmax和AUC最 高) 青霉素皮试:反应峰值23:32
时辰药效学
例 ◎夜间和白天服用同剂量的洋地黄类药物 机体对药物的敏感性:夜间≈白天的40倍 ◎14:00给予普萘洛尔:脉搏和BP下降最明显 2:00给予普萘洛尔:脉搏和BP下降微弱
时间药理学.

机体节律性对药物代谢的影响
动物实验已报告药物代谢酶有昼夜节律性。 环己巴比妥(依维本)引起的睡眠持续时间在 肝脏代谢酶活性最低的时间段(明期)最长, 酶活性最高时间段(暗期)最短,与人睡眠持 续时间和药物动态结果相一致。
此外,此类药物代谢活性的昼夜节律性大概
与肾上腺皮质激素的节律性相关联。
维持6~8h。
给药时间与疗效有密切关系。
2
度冷丁
早晨6:00时肌注,比晚上18:00时~23:00时
肌注的药物吸收率高出3.5倍。
6:00时肌注药物的半衰期为6.46h±1.97h、总清 除率为605±236ml/min。 18:00时~23:00时肌注药物的半衰期为 3.46h±0.8h、总清除率为1029±226ml/min。 药物动力学也随“生物节律”发生周期性变化。
17
第3节 时间药理学的实际应用
在实际药物治疗中应用时间药理学的知识来 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的治疗方法称为时 间治疗(chronotherapy);这个研究领域叫时 间治疗学(chronotherapeutics)。
近年的研究表明人体的一些病理现象也呈昼
夜节律性变化,药物如果能影响这种昼夜节
药物的感受性随“生物节律”发生周期性变化。
4
第1节 时间药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几个概念
时间药理学(chronopharmacology,时辰药理
学) 生物周期性(bioperiodicity ) 近日节律性(昼夜节律)、近年节律性
5
Chronopharmacology:研究药物的
体内过程和药物效应与机体生物周 期的相互关系的科学。
14
某些抗肿瘤药的血药浓度,即使以一定的速 度持续静注,也表现出明显的昼夜节律性。
时间药理学

summary
• 掌握时辰药理学和生物周期的概念; • 掌握药物代谢和药物效应的时间因素; • 熟悉时间治疗法在药物治疗中的作用; • 熟悉常用药物治疗的时间节律性; • 熟悉时间药理学在抗高血压、糖尿病、风
胰岛素
➢ 糖尿病人在空腹时的血糖和尿糖都有 昼夜节律性,在早晨有一峰值,而非 糖尿病人则无此节律性。
➢ 胰岛素的降血糖作用,不论对健康人 或糖尿病人都有昼夜节律性,即在凌 晨4时对胰岛素最敏感,低剂量给药可 获效果。
➢胰岛素的降血糖作用,对于正常人或糖尿 病人来说,上午10时降血糖作用较下午强。
心肌缺血、室性心律失常、急性心绞痛和心脏 猝死的发病呈现昼夜节律变化,发作高峰时间 均在上午6:00-12:00
不稳定型心绞痛发作峰时间为6:00-12:00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发作峰时间为10:0011:00
阿司匹林: 早晨服用在上午时间段内血浆药物浓 度更高,对治疗缺血性心脏病有效
心力衰竭
➢ 心力衰竭病人对洋地黄、地高辛和西地兰等 强心苷类药物的敏感性以凌晨4时最高,比 其他时间给药的疗效约高40倍。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
二、褪黑激素
化学名:N-乙酰-5-甲氧色胺。 褪黑激素是由位于第三脑室后壁的松果体 (Pineal Body或Pineal Gland)分泌出来 的激素。
松果体是人体的生物周期节律及生物钟 (biochronometer)的调控中心和起搏点。
皮质激素分泌高峰在8点 结论:皮质激素类药物按一日剂量分两次用药 (午前一次剂量占全天量的3/4-2/3),此方案 不仅优于传统的等量多次用药,也优于一日一次 用药。
时辰药理学选择最佳服药时间

依据时辰药理学选择最佳服药时间时辰药理学( chronopharmacology)又称时间药理学,起源于20 世纪50 年代,为近年来在研究上取得迅速发展的一门边缘学科,属于药理学的范畴,也是时间生物学(chronobi-ology)的一个分支。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很多药物的作用和毒性、不良反应与人体的生物节律(生物钟)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
同一活性药物的同等剂量可因给药时间不同,作用和疗效也不一样。
而药师运用时辰药理学知识来制定合理的给药方案,按时辰规律给药可减少盲目性,准确及时地将药物送达病灶,使给药时间与人体生理节律同步,使用药更加科学、有效、安全、经济、具有极为重要的实际价值。
1依据时辰药理学选择最佳服药时间的意义根据药物特点及人体生物节律,合理运用时辰药理学,选择最佳服药时间,可达到以下效果: ①顺应人体生物节律的变化,充分调动人体积极的免疫和抗病因素; ②增强药物疗效,或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峰浓度; ③减少和规避药品不良反应;④降低给药剂量; ⑤促进合理用药,节约医药资源; ⑥提高用药的依从性。
2 依据时辰药理学选择最佳服药时间的药物2.1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在生理状况下,皮质激素分泌呈昼夜节律性,即每日上午 6~8点为分泌最高峰,随后逐渐下降,午夜 12 点分泌最低。
每日上午7~8 点给药,可产生两个有利影响: 给予外源性皮质激素时,正值生理分泌高峰,对肾上腺皮质功能影响较小;外源性激素药峰时间与内分泌高峰时间重叠,产生药效协同作用,可以减轻对丘脑-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的反馈抑制,不良反应小。
2.2口服营养药人参、鹿茸制剂、蜂乳以及其他一些对胃肠刺激小的滋补药宜空腹服用,达到小肠部位时不受食物影响,吸收快,疗效显著。
2.3抗组胺药早晨7 点时人体免疫系统功能最强,对病毒或易致过敏药物的侵袭的抵抗力最强; 抗组胺药对免疫系统的抑制作用与此对应,凌晨时作用减弱。
以赛庚啶为例,如 19 点用药,其对变态反应的抑制作用仅持续 6~8 h,但 7 点给药则可持续 15~17 h,因此赛庚啶合理的用药方法应该是早晨服药,并可在间隔较长时间后,到临睡前再服用第 2 次药。
结合中医经络理论和西医时间药理学探讨家禽用药时间

体吸收和利用主要和糖等有很大关 系。 任何生命体都
是 为能量 来活 着 的 。血糖 的特点 是昼低 夜高 ; 岛素 胰
有 降糖 作 用 , 在上 午 ( 峰值 时 间 为 1 ) 0时 的降 糖 作用
今 日畜 牧 兽 医0 0 第 3期 21 0年
禽业 导 航
1^,gm s o ^n. x z. r n^ z cn
上腺 皮质 系统 的反 馈 抑制 而 减 少 肾 上腺 皮 质功 能 下
降 , 至皮质 萎缩 的不 良后 果 。而一 般家禽 这 个 阶段 甚
死亡 较 高主要 是此 时机 体对 毒素 比较 敏感 的原 因 。 此 时适 当使 用皮 质 激 素 或者 消 炎镇 痛 药 物来 抗 毒 素还
十二 经脉 内流 动不 息 , 循环 灌注 , 布 于全 身 内外 分
_分密 切 的关 系。 我 国中 医哲 学 主张 天人合 一 , 卜 而 认 为人是 大 自然 的组 成部 分 ,人 的生 活 习惯应 该 符合 自然 规律 。 把人 的脏腑 在 1 时辰 中的兴 衰 2个 联 系起来 看 , 环环 相扣 , 分有 序 。《 帝 内经 》 十 黄 提
胃经 旺 , 有利 于消化 。现代 医学 认 为免疫 和酶 活
是 有意 义 的。 并且 此 时机体 为 空腹 , 还未饮 食 , 此时 服
用 药有 利于药 物 的迅速 吸 收 , 高临 床疗效 。 而且在 提 这 个 阶段 对一 些 营 养 补充 保 健 类药 物 应该 是 最 佳使 用 时刻 , 其次 是针 对肠 道疾 病 的药物 。
3巳时 ( 9点 至 1 1点 )
1 , zm s o ^ v g z. m M c
E mal x y 1 6c r — i rms @ 2 . n : j o
时间药理学

(七)解热镇痛药Leabharlann 抗风湿药的用药 解热镇痛药、 时间
水杨酸、阿司匹林早上服用维持时间长疗效好 吲哚美辛,7:00服用起效快,血药浓度波动 大,维持时间短,19:00服用起效慢,血药 浓度平稳,维持时间长,不良反应低。 一般服用时间:夜间或早晨疼痛严重者晚上服, 下午或晚上疼痛严重者早晨或中午服用,疗效 最佳;一般在痛前4-8h服用疗效最理想。
首先掌握血压的节律波动是“两高一低”9:00-10: 00最高,16:00-19:00第二高峰,18:00开始缓慢 下降至次日2:-3:00最低。过高过低都会发生威胁。 了解一般降压药的药动学特征:0.5h开始作用2-3h达 峰。 给药方案:使药物达峰与血压达峰同步化。(7:00, 14:00),轻度高血压禁晚上服用,中重度高血压应 服白天剂量的1/3。但胍乙啶上午剂量要小,下午剂量 要大。
(八)抗生素的服用时间
1、氨基糖类抗生素避免在14:00服用此时肾毒性最 大。 2、青霉素每日皮试有昼夜节律性;7:00-11:00阳 性最低,23:00最高,所以夜间皮试要警惕过敏性休 克发生。 3、多数抗生素吸收有节律性:易受食物影响,最好 在饭前服用,生物利用度高。 4、抗TB药,早上一次给药比多次给药疗效好。
一、生物节律
定义: 定义:生物的许多行为和生理现象有周期波动性。是有规律的波动性。 生理性的生物节律:BP(9:00-10:00,谷3:00)T(15:00-18: 生理性的生物节律 00) 病理性的生物节律: 病理性的生物节律: 夜晚高峰: 夜晚高峰:胆绞痛、偏头痛 凌晨高峰: 凌晨高峰:类风湿(峰为要天亮时)、脑栓塞(3:00峰,13:00谷) 下午高峰: 下午高峰:骨性膝关节炎、病毒性发热(15:00-22:00) 上午高峰: 上午高峰:心绞痛(0:00-6:00最少,6:00以后增多,10:00-11: 00最多)、细菌性发热(5:00-12:00) 总之研究人体生理和病理节律可改变药物治疗学的某些观点, 总之研究人体生理和病理节律可改变药物治疗学的某些观点,并可为临床 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机体节律性对药物代谢的影响
➢ 环己巴比妥:引起的睡眠持续时间在肝脏代谢酶活 性最低的时间段(明期)最长,酶活性最高时间段 (暗期)最短,与人睡眠持续时间和药物动态结果相 一致。
➢ 此类药物代谢活性的昼夜节律性也与肾上腺皮质激 素的节律性相关联。
➢ 某些抗肿瘤药的血药浓度,即使以一定的速度持续 静注,也表现出明显的昼夜节律性。
➢ 由于这类药物的代谢主要在肝脏,故推测血药浓度 的节律性变化与肝脏代谢的昼夜节律性有关。
14
四、机体昼夜节律性对药物排泄的影响
尿的pH有昼夜节律性 ➢ 水杨酸、阿司匹林等依赖尿的pH从尿排
泄的药物,其排泄也存在昼夜节律。 ➢ 庆大霉素的排泄也存在昼夜节律。
15
五、机体节律性对重复多次给药时药动学的影响 ➢ 一次给药时机体节律性对药物动态产生
➢ 阿司匹林对心肌梗死昼夜节律的影响: 隔日服用对6时~9时的心梗发作有明显疗效, 对其他时段的作用弱。
19
心血管药物
抗高血压药物对血压昼夜节律的影响 受体阻断药和受体阻断药对血压的昼夜节律无明显
影响 、受体阻断药拉贝洛尔,每日三次给药时,可降低
24小时的收缩压;如每日6时一次给药时,可减弱血压 昼夜节律的振幅 硝苯地平可抑制血压的昼夜节律 维拉帕米可抑制心率的昼夜节律
30
药物毒性的昼夜节律
➢ 茶碱对小鼠的毒性,在夜间最小而在白昼 (12~16时)最大。
➢ 毒毛旋花子素K对豚鼠、小鼠的毒性以深夜 和凌晨时最大。
➢ 书中一般记载的普萘洛尔半数致死量的数值 (小鼠腹腔注射为125mg/b),只有在11时进 行才是正确的,而偏离此时间用药,毒性都 较大。
31
昼夜节律的毒性改变还受近年节律的影响。 ➢ E600(对氧磷)的毒性在六月份最大而在九
17
时间药理学的临床应用
➢ 在实际药物治疗中应用时间药理学的知识来 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的治疗方法称为时 间治疗,这个研究领域叫时间治疗学。
➢ 近年的研究表明人体的一些病理现象也呈昼 夜节律性变化,药物如果能影响这种昼夜节 律,就可以减轻疾病的发病率,因此具有重 要的临床意义。
18
心血管药物
➢ 硝苯地平对心肌缺血昼夜节律的影响: 对纠正6时~12时的心肌缺血作用强, 对纠正21时~24时的心肌缺血作用弱。
➢ 如皮质激素用量过大,对促皮质激素释放的抑制 可持续2d,至第三个周期方能恢复正常节律。
胰岛素
➢ 糖尿病人在空腹时的血糖和尿糖都有昼夜节 律性,在早晨有一峰值,而非糖尿病人则无 此节律性。
➢ 胰岛素的降血糖作用,不论对健康人或糖尿 病人都有昼夜节律性,即在凌晨4时对胰岛 素最敏感,低剂量给药可获效果。
➢ 茶碱类药物白天吸收较快,而晚间吸收较慢。 根据这一特点,也可采取日低夜高的给药剂 量。
23
糖皮质激素
➢ 在血浆中皮质激素的自然峰值时(早晨7~8时)一 次给药,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的影响 比通常的平均分为3~4次的给药方法轻得多。
➢ 如果在远离峰值时的夜间给药,则严重抑制促皮 质激素的释放。而使其在第二天仍处于很低的水 平。
➢ 应将用药的时间分配与用药的剂量看成是同 样重要的因素。
33
34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5
➢ 胰岛素的降血糖作用,对于正常人或糖尿病 人,上午10时降血糖作用较下午强。
➢ 尽管如此,糖尿病人在早晨的用量还需增加 ,因糖尿病人的致糖尿因子的昼夜节律在早 晨也有一峰值(早晨糖耐量试验最差),而且 其作用增强的程度较胰岛素更大。
26
抗肿瘤药物
➢ 正常组织的细胞周期存在着日周期节律性。 ➢ 人骨髓细胞的DNA合成在8-20时最多,0一4
7
时间药理学的研究内容
➢ 1.研究机体生物节律对药物作用或药物体内过程的 影响,称为时间药动学。
➢ 2.研究药物在机体生物节律的影响下对机体的作用, 称为时间药效学。
8
时间药理学对药动学的影响
9
一、机体节律性对药物吸收的影响
一些药物的吸收、生物利用度随着给药时间 的不同而发生相应的变化。 9:00与21:00口服氨茶碱的血药浓度比较,尽 管AUC和t1/2相同,但9:00时的tmax短;Cmax高
的影响在反复给药、血药浓度已达坪时 同样表现出来。 ➢ 例:丙戊酸钠
16
时间药理学对药效学的影响
机体节律性不只对药动学方面有影响,对药物的效 果、毒性也有影响。 ➢ 胆固醇合成酶系统夜间合成增加;甲基戊二酰辅
酶A还原酶抑制剂可抑制胆固醇的合成,药物效 应也体现出相应的昼夜节律; ➢ 黎明前肾上腺素和cAMP浓度低下,哮喘发作加 重;晚饭后一次给予茶碱缓释剂,可明显减轻哮 喘的夜间发作。
10
二、机体昼夜节律性对药物分布、蛋白结合的影响
血浆中蛋白具有昼夜节律性,因而对于血浆蛋白结合率
高的药物,药物动态、药效也有可能产生昼夜节律性。
9时与21时口服地西泮的血药浓度比较:9时的Cmax高; tmax短。 ➢ 禁食状态下给药仍然存在这种差异
➢在静脉注射给药时,仍然表现出这种差异
提示:这种变化与血浆蛋白含量的节律变化有关,即与
概述
基本概念
时间药理学(chronopharmacology,时辰药理学) : 是研究药物与生物的内源性周期节律变化关系的科 学。
生物周期性(bioperiodicity ):机体的功能状态 随时间推移所呈现的规律性变化,包括近日节律 ( 昼夜节律,circadian rhythm)和近年节律
月份最小。 ➢ 在作半数致死量测定时,应注明何年何月何
日何时所作,不同的数值可能毒性相同,相 同的数值可能毒性并不相同。
32
小结
➢ 生物周期性如同神经、循环、内分泌系统 一样,对机体有着客观的、广泛的影响。
➢ 生物周期性在药理学方面、对药物疗效的评 定,机制的阐明,特别是合理应用(提高疗 效却降低毒性)有重大意义。
时最少。 ➢ 人的直肠上皮细胞DNA合成在白天较多,夜
间较少。
27
➢ 不同类型的肿瘤对化学药物有特定的时间敏感性 ,即在一天中的某一时刻相同剂量的药物可以杀 灭的肿瘤细胞数要比其他时刻更多。
➢ 正常人体组织对化学药物毒性的耐受程度也存在 着时间差异性。
➢ 掌握和利用肿瘤与机体对药物反映的时间规律, 可以获得最优化的治疗方案。
心血管药物
➢ 心力衰竭病人对洋地黄、地高辛和西地兰等 强心苷类药物的敏感性以凌晨4时最高,比 其他时间给药的疗效约高40倍。
➢ 还发现暴风雨和气压低时,人体对强心苷的 敏感性显著增强。
➢ 如在早晨或遇有暴风雨时注射强心苷应减少 剂量,否则易出现毒性反应。
22
抗哮喘药物
➢ β2受体激动剂可采取晨低夜高的给药方法, 有利于药物在清晨呼吸道阻力增加时达到较 高血药浓度。
心血管药物
人的血压在24h内起伏不定,呈“二高一低”的 状态波动。即上午9~10时,下午16~19时最高, 从晚上18时起呈缓慢下降趋势,至次日凌晨2~3 时最低。
一般降压药的作用是在服药后0.5h 出现,2~3h 达峰。
高血压病人应将服药时间由传统的每日3次改为 上午7时和下午14时两次为宜,使药物作用达峰 时间正好与血压波动的两个高峰期同步化,产生 最好的降压效应。
28
抗结核药
➢ 结核杆菌需靠高药物浓度来杀灭或抑制其繁 殖生长,而并非长期维持某以血液浓度。
➢ 所以异烟肼、利福平和乙胺丁醇等抗结核药 物,应以上午一次顿服为佳,此即“冲击疗法” 。
29
抗贫血药
富马酸亚铁、硫酸亚铁等含铁补血剂,于晚8 时服用最佳,因此时的吸收率比早晨8时要高 一倍左右,且可延长疗效达3~4倍。
5
口服药物→ 药物临床效果:
6
➢ 有形制剂(如片剂、颗粒剂等)崩解,溶解成溶液的过程— 药剂学相
➢ 成为溶液状态的药物吸收人血,分布到作用部位的过程— 药动学相
➢ 到达作用部位的药物与受体结合,出现药理作用的过程— 药效学相
➢ 药理作用出现后,与其他各因素相互影响,产生临床效果 的过程——药物治疗学相
时间药理学与临床合理用药
2020/8/3
1
➢ 吗啡——15:00 给药镇痛作用最弱 21:00 给药镇痛作用最强。
➢ 赛赓定——抗组胺作用在7:00给药,疗 效可持续15~17h, 19:00给药则只能维持6~8h。
给药时间与疗效有密切关系
2
哌替啶 ➢ 早晨6:00肌注,比晚上18:00~23:00肌注的
血浆中蛋白含量的昼夜节律相关。
(地西泮的血浆蛋白结合率为99%)
11
三、机体节律性对药物代谢的影响
动物实验已报告药物代谢酶有昼夜节律性。 肝脏酶的活性具有昼夜节律性 ➢ 肝脏酶活性低时,药物代谢慢,作用维持时间长 ➢ 肝脏酶活性高时,药物代谢快,作用维持时间短
肾上腺皮质激素的昼夜节律性也会影响药物代谢 (晨后高午后低)
➢ 青霉素——皮试每日节律为,阳性反应率在7:00~11 :00最低,23:00最高。
➢ 胰岛素——糖尿病病人对胰岛素的敏感时间在4:00左 右,若此时给予最低用量,可获得满意的疗效。
➢ 强心甙——心脏病人对强心甙的敏感性以4:00时为最 高,比其他时间用药高出40倍。
药物的感受性随“生物节律”发生周期性变化 4
药物吸收率高出3.5倍。 ➢ 6:00肌注药物的半衰期为6.46h±1.97h、总清除
率为605±236ml/min。 ➢ 18:00~23:00肌注药物的半衰期为3.46h±0.8h、
总清除率为1029±226ml/min。
药物动力学随“生物节律”发生周期性变化
3
➢ 消炎痛——19:00服药的达峰时间比7:00服药的达峰 时间延长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