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辰药理学
时辰药理学

时间药理学(chronopharmacology)又称时辰药理学, 是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研究近年来得到迅速发展的一门边缘学科,它属于药理学的范畴,也是时间生物学(chronobiology)的一个分支。
主要包括两方面:(1)充分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不良反应;(2)探讨常用药物和新药影响生物节律的药动学作用。
经研究证实,很多药物的作用与人们的生物节律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
同一种药物同等剂量因给药时间不同,作用也不一样。
运用时间药理学知识制定合理的给药方案,对提高药物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和药物用量具有很重要的临床价值。
3.1 需早上或上午使用的药物3.1.1 糖皮质激素人体激素分泌呈昼夜节律性变化,分泌的峰值在早晨7~8时,将1天的剂量于上午7~8时给药或隔日早晨1次给药,可减轻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的反馈抑制,减轻肾上腺皮质功能下降,甚至皮质萎缩的严重后果,从而使连续服用激素而产生的副作用降到最低点。
风湿性关节炎和类风湿关节炎病人的关节肿胀,僵直和握力下降等症状,以早晨最为严重;此时人体的免疫反应最强,最好在凌晨4~5点钟服用激素。
3.1.2 抗高血压药人的血压在1天24小时中大多数呈“两峰一谷”的状态波动,即9~11时、16~18时最高,从18时起开始缓慢下降,至次日凌晨2~3时最低。
故出血性中风多发生于白天,而缺血性中风多发生于夜间。
高血压患者以7时和14时2次服药为宜,使药物作用达峰时间正好与血压自然波动的两个高峰期吻合,1天服用1次的控释制剂多在7时给药。
α受体阻滞剂如特拉唑嗪、多沙唑嗪因会引起体位性低血压,故常在睡前给药。
3.1.3抗心绞痛药心绞痛发作的昼夜节律高峰为上午6~12小时,而治疗心绞痛药物的疗效也存在昼夜节律性。
钙拮抗剂、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在上午使用,可明显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缺血,下午服用的作用强度不如前者。
所以心绞痛患者最好早晨醒来时马上服用抗心绞痛药。
时辰药理学的应用

药物服用的适宜时间
目录
Contents
时辰药理学概述
影响时辰药理因素
药餐或睡前服用 疗效更好。 血浆药物峰浓度与达峰时间(2 ~ 3h)与脂肪合成 的峰时同步; 羟甲基戌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可抑制胆固醇的 合成,药物效应也体现出相应的昼夜节律;夜间服用 效果好。 药品不良反应较小。但如与贝丁酸类(主要是吉非 贝齐)联合治疗混合型高脂血症,为避免肝酶CYP3A4 、CYP2A8、CYP2A19的竞争性相互作用产生肝酶代 谢、横纹肌溶解和肌痛等不良反应。应早、晚或间日 交替服用。
目录
Contents
时辰药理学概述
影响时辰药理因素
二、血脂调节药
体内的脂肪约66 %在体内合成,仅33%。源于食 物。虽然几乎所有器官均可合成胆固醇,但主要场所 是在肝脏和小肠。70%~ 80%胆固醇由肝脏合成,因 此,肝合成的胆固醇是形成高脂血症的主要原因。 肝合成胆固醇主要在夜间进行,合成高峰在凌晨2 ~ 3 时; (1)胆固醇合成酶系统在夜间合成增加 (2)雄,雌激素于夜间分泌增加,促进三酰甘油酯升 高,使肝脏分泌低密度脂蛋白速度加快; (3)α -唾液淀粉酶活性最高
Contents 时辰药理学概
时辰药理学的分类:
1.时辰药动学(chronopharcokinetics) 主要阐明药物的生物利用度、血药浓度、吸收、代谢与排 泄等过程中的昼夜节律性变化。根据已阐明昼夜节律,设计 更为合理的用药方法. 2.时辰药效学(chronopharmacodynamics) 主要阐明人体对药物的效应,包括作用(副作用)不良反 应及其所呈现周期性的节律变化,具体表现为时间效应性或 时间能(chronergy)的差别,而时间效应性与时间药动学 和时间感受性有一定关系。
时辰药理学

睡眠时最佳;阿霉素早晨给药毒性低而疗效好; 多西他赛在上午8时给药较为安全有效
24
六、解热镇痛抗炎药
➢ 吲哚美辛上午七时口服可获得最高血药浓度, 达峰时间也较其它快
➢ 阿司匹林在早晨服药的生物利用度较晚上大
七、强心苷类
➢ 心律衰竭患者对西地兰、地高辛和洋地黄等 强心苷类药物的敏感性以凌晨4时最高,比其 他时间给药的疗效高约40倍。
➢ 地高辛于上午8-10时服用,血浆峰浓度稍低, 但生物利用度和效应最大;下午2-4时服用, 则血浆峰浓度高而生物利用度低,所以上午 服用不仅能增加疗效,而且能减低其毒性作 用
激素的分泌午夜入睡前最少,清晨觉醒后达
到峰值;人体催乳素分泌量夜间睡眠时明显
多于白天觉醒时。
免疫和酶活性具有昼夜节律;摄食和饮水具 有昼夜节律;月经具有月节律,机体机能活 动则具有年节律等。
给药时间与疗效有密切关系
➢ 吗啡15:00时给药镇痛作用最弱,21:00 时给药镇痛作用最强
➢ 赛赓定的抗组织胺作用在7:00时给药, 疗效可持续15~17h,而19:00时给药则 只能维持6~8h
※ 时辰药理学的临床应用
➢ 传统用药方案:等剂量多次给药 ➢ 药动学、药效学、毒性都有节律性 ➢ 药效最好、毒性最低 ➢ 时间治疗学
18
一、肾上腺皮质激素
全日量早8点给药优于等量多次给药 先多后少优于一日一次给药方案
➢ 二胰、岛素抗的糖降尿血病糖药作用,不论对健康人或糖尿
病人都有昼夜节律性,即在凌晨4时对胰岛 素最敏感,上午作用较下午强,尽管如此, 糖尿病患者在早晨的用量还需增加,因为至 糖尿病因子的昼夜节律也有一峰值(早晨糖 耐量试验最差)
时辰药理学

按照时辰药理学选择最佳给药时间文字大中小 日期: 2010-8-27 16:21:27 来源:本站传统的用药方案是将全天的剂量等分成几次服用,这种等分法是建立在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以及药物作用在一昼夜的时间内恒定不变的,而时辰药理学则是根据机体的节律性变化来确定最佳的给药时间与剂量,准确及时地将药物送达病灶,使给药时间与人体生理节律同步,使用药更加科学、有效、安全、经济。
一、需早上或上午服用的药物1.糖皮质激素人体内激素的分泌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分泌的峰值在早晨7-8时,将一天的剂量于上午7-8时给予或隔日早晨1次给予,可减轻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的反馈抑制,减轻肾上腺皮质功能下降,甚至皮质萎缩的严重后果。
2.抗高血压药人的血压在一天之中不是恒定不变的,大多数呈“双峰一谷”的状态波动,即上午9-11时,下午16-18时最高,从晚上18时起呈下降趋势,至次日凌晨2-3时最低,尤其是老年高血压病人,这种“双峰一谷”的波动节律更为显著。
所以,出血性中风多发生于白天,而缺血性中风多发生于夜间。
为有效平稳控制血压,峰前给药降压效果最好!一日仅服一次的长效抗高血压药,如氨氯地平,左旋氨氯地平,依那普利,拉西地平,缬沙坦,复方利血平氨苯喋啶等,以晨7时为最佳服药时间,对“双峰一谷”者如每日服用2次,则以晨7时和下午14时为好。
一般高血压患者不宜再睡前和夜间服用抗高血压药,以避免血压在夜间睡眠中过低,导致组织灌溉不足而诱发缺血性脑卒中,尤其是老年人。
3.抗心绞痛药心绞痛发作的昼夜节律高峰为上午6-12时,故心绞痛者最好在晨起时或起床后马上服用。
4.利尿药氢氯噻嗪在早上7时服用,不良反应最少;呋喃苯胺酸于上午10时服用,作用最强。
5.抗肿瘤药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具有不同的生物节律。
肿瘤细胞在上午10时生长旺盛,第二个生长小高峰在22-23时,而正常细胞则是下午16时生长最快,因此,在正常细胞不作快速分裂时给予化疗,最佳时间是上午10时或午夜22-23时,此时,对肿瘤细胞的杀伤力最高,对正常细胞受损率最低。
时辰药理学与临床合理用药(一)

时辰药理学与临床合理用药(一)引言概述:时辰药理学与临床合理用药是现代医学领域中的重要研究方向。
它研究了药物在人体内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以及不同时间对药物作用的影响,并在临床应用中指导合理用药。
本文将从时辰药理学的基本概念出发,进一步阐述其在临床合理用药中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一、时辰药理学的基本概念1. 时辰药理学的定义与发展历程2. 时辰药理学的研究内容3. 时辰药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4. 时辰药理学与个体差异的关系5. 时辰药理学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前景二、不同时间对药物作用的影响1. 晨型药理学与夜型药理学的差异2. 昼夜节律对药物代谢的影响3. 时辰对药物吸收、分布和排泄的影响4. 时辰对药物作用机制的影响5. 不同时间点用药的风险评估及临床指导意义三、合理用药的时辰调整原则1. 药物在人体内的时辰分布规律2. 不同药物类别的时辰调整原则3. 基于疾病特点的时辰用药策略4. 考虑饮食影响的时辰调整建议5. 不同人群的时辰用药个性化指导四、时辰药理学与治疗效果的关系1. 不同时间点用药的治疗效果对比2. 利用时辰药理学优化疗效的实践经验3. 时辰药理学对副作用的影响及规避策略4. 不同时间点给药对药物耐药性的影响5. 时辰药理学与临床指南的关联性及应用前景五、总结时辰药理学与临床合理用药是现代医学研究的重要方向,深入了解药物在人体内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合理调整用药时辰对于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时辰药理学有望为个体化治疗、精准用药提供更有效的指导,为医学进步和患者福祉做出贡献。
文末总结:本文从时辰药理学的基本概念出发,介绍了不同时间对药物作用的影响,并探讨了合理用药的时辰调整原则。
此外,还探讨了时辰药理学与治疗效果的关系,并总结了时辰药理学在临床应用中的前景。
时辰药理学的研究和应用有助于提高药物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为个体化治疗和精准用药提供更加科学的指导。
时辰药理学和合理用药护理课件

协同医生调整方案
根据观察结果,护理人员可与医生共 同调整给药方案,使药物治疗更加精 准、有效。
结合时辰药理学与合理用药护理的实践案例
案例一
某糖尿病患者,根据时辰药理学 理论,在合适的时间服用降糖药,
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减少并发症 发生。
案例二
一名高血压患者,通过护理人员 的合理用药指导,选择合适的时 间服用降压药,取得良好的血压
中药时辰疗法在临床中的应用
中药时辰疗法是指根据人体的生物钟和中药的时辰药 理特性,选择合适的用药时间和方法,以达到最佳疗 效和最小副作用的治疗方法。
在临床实践中,中药时辰疗法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 的治疗。例如,对于一些慢性疾病,可以根据人体的 生物钟规律,选择在特定的时间段给药,以提高疗效。 对于一些急性疾病,可以根据病情需要,适当调整给 药时间和剂量,以达到快速缓解症状的目的。此外, 中药时辰疗法还可以结合其他治疗方法,如针灸、推 拿等,以提高治疗效果。
时辰药理学和合理用药护理 课件
目 录
• 时辰药理学概述 • 时辰药理学与合理用药护理的关系 • 不同时辰的用药护理特点 • 时辰药理学在临床用药护理中的应用 • 时辰药理学与中药的合理使用 • 时辰药理学的发展前景与展望
contents
01 时辰药理学概述
时辰药理学的定义
总结词
时辰药理学是一门研究药物作用 时间与治疗效果之间关系的科学。
老年人
针对老年人的肝肾功能减退和多种慢 性疾病的特点,制定个体化的用药方 案,并加强用药监护和不良反应的监测。
针对不同体质患者的用药护理
肥胖患者
关注药物的剂量和剂型,选择适合肥胖患者的药物剂型和剂量,并加强用药监 护,防止药物过量或不足。
肝肾功能不全患者
时辰药理学

磺脲类降血糖药宜餐前30min服用,当餐后 血糖升高时,该类药物的血浓度正好达峰。 甲苯磺丁脲的T1/2以8时给药较长,服药 0.5h的降血糖幅度明显大于18时给药者 [14]。 双胍类药物宜餐后服用,有利于刺激外周组 织利用胰岛素。 阿卡波糖宜餐中服,可抑制食物中糖的吸收。
2.13 利尿药
时辰药理学与临床 合理用药
陈捷
定义:
时辰药理学(chronopharmacology)是 研究药物作用与机体昼夜节律相互关系的 一门学科。 人和其他生物一样,存在着有规律地循环 往复的周期性运动,即“生物节律”。人 体的基础代谢、体温变化、血糖含量和激 素分泌等功能都是呈规律性节律变化的, 这种变化会直接影响药物的吸收、分布和 代谢等。
2.2 抗高血压药
人的血压在1天之中大多数呈“两峰一谷” 的波动状态,即9~11时、16~18时最高, 从18时起呈缓慢下降趋势,至次日凌晨2~3 时最低,老年高血压患者这种节律尤为显著。 一般降压药物的作用是在服药后0.5h出 现,2~3h达峰。因此,高血压病人应将服药 时间由传统的1d3次改为上午7时和下午14 时两次为宜。而轻度高血压病患者切忌在 晚上入睡前服药,中、重度病人入睡前也只 能服白天量的1/3。
2.12 降血糖药
糖尿病人在空腹时的血糖和尿糖都有昼夜 节律性,在早晨有一峰值(即黎明现象),非糖 尿病人无此节律性。 胰岛素的降血糖作用,不论对正常或糖尿病 人都有昼夜节律,即在凌晨4时对胰岛素最 敏感,尽管如此,糖尿病人在早晨的用量还需 增加,因其致糖尿因子的昼夜节律在早晨也 有一峰值(早晨糖耐量试验最差),而且其作 用增加的程度较胰岛素更大。
运用时辰药理学知识设计最佳给药方案,就 可以更有效地提高疗效,减轻毒副作用,对临 床合理用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时辰药理学

时辰药理学时辰药理学又称时间药理学,它是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研究的边沿科学。
近年来世界各国开展了广泛的药理效应、药物动力学和不良反应与时间周期性变化规律(生物节律)关系的研究,并获得迅速地发展。
经研究证实很多药物的作用与人的“生物节律”有极其密切的关系。
同等剂量药物因给药时间不同,作用迥异。
如吗啡15:00时给药镇痛作用最弱,21:00时给药镇痛作用最强。
氨茶碱对大鼠的利尿作用14:00时~8:00时最强(尿量增加123%),8:00时~14:00时最弱(尿量仅增加0.4%),2:00时~8:00时其利尿作用介于中间(尿量增加65.8%)。
赛赓定的抗组织胺作用在7:00时给药,疗效可持续15~17h,而19:00时给药则只能维持6~8h,说明了给药时间与疗效有密切关系,度冷丁早晨6:00时肌注,比晚上18:00时~23:00时肌注的药物吸收率高出3.5倍,6:00时肌注药物的半衰期为6.46h±1.97h、总清除率为605±236ml/min,18:00时~23:00时肌注药物的半衰期为 3.46h±0.8h、总清除率为1029±226ml/min,表明6:00时用药的效果明显优于18:00时~23:00时。
充分显示药物动力学也随“生物节律”发生周期性变化;消炎痛19:00时服药的达峰时间比7:00时服药的达峰时间延长40%。
青霉素皮试每日节律为,阳性反应率在7:00时~11:00时最低,23:00时最高。
糖尿病病人对胰岛素的敏感时间在4:00时左右,若此时给于最低用量,可获得满意的疗效。
心脏病人对强心甙的敏感性以4:00时为最高,比其他时用药高出40倍。
研究还发现“强新甙”的毒性在暴风雨时及气压低时会增加。
显示药物的感受性亦随“生物节律”发生周期性变化。
同等剂量的药物在24h中的某一时刻的感受性极弱,甚至完全没有感受性,但在某一时刻却有明显的反应;药物的毒性也是如此,研究结果表明,每种药物毒性的强弱也不是恒定的,而是随着昼夜时辰呈现出周期性波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皮质激素类药物最佳服药时间
人体糖皮质激素分泌的昼夜节律支配着人体许多生理功能,人体自身的 激素分泌高峰期是在清晨,所以在清晨口服激素可以做大限度降低其副 作用,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氢化考地松、地塞米松、倍他 米松、促皮质素等)后突然停药发生的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可引起严 重的后果。因此,若必须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时,应采用早晨78时一次给药或隔日早晨一次给药的方法。这样可以减少肾上腺皮质功 能下降甚至皮质萎缩的不良后果。若在午夜给予糖皮质激素,即使剂量 很小,次日肾上腺皮质分泌的生理高峰也可受到明显抑制。
隔日疗法将两天药量并为1次,于隔日早晨6:00-8:00给予。能更有效 地减少毒副作用和对HPA轴功能的抑制。只适用半衰期短的强的松。 半衰期长的难以达到隔日给药的效果。
抗菌药物的最佳给药时间
病原菌繁殖的时间节律性与抗菌药物的杀菌作用密切相 关,药物在体内分布的时间节律性也直接影响药物的疗 效及其对机体的毒性。多数抗菌药物的吸收均受食物的 影响,空腹服用吸收迅速,生物利用度高,药物通过 胃时不被食物稀释,达峰快,疗效好。因此,选择合适 的给药时间可以提高抗菌药物的疗效,减少不良反应。
质子泵抑制剂可抑制胃酸分泌,服药后2-5小时达到峰值, 常在早晨空腹服药,如需2次的则在20时加服1次。
另有研究发现:夜间血压平均下降幅度不足10%或下降幅度超过20 %,对心、脑、肾靶器官受损的机会及严重程度会明显增加
对夜间血压下降不足10%者,可采用长效制剂每晚1次顿服,必要时 还可加用一种短效降压药物;
对于夜间血压下降超过30%者,则应避免在晚上服用短效速效降压 药物,而早晨1次顿服长效制剂效果可能更为理想;
时辰节是各种生物的基本特征
人体的时辰节律变化具体体现在细胞的新生与衰亡,兴奋与抑制以及 不同时辰的代谢变化情况等。而细胞的这些节律变化又根据系统、组 织和器官的不同而不同步。如大脑细胞处于兴奋状态时,其他系统(如 消化系统)则处于相对抑制状态。当消化系统处于兴奋状态时,同样其 他系统正处于相对抑制状态。
时间生理
生物的睡眠、觉醒、体温、呼吸、排便等几十种生理活动都是按生物钟 的节律变化的。如:
自然分娩多在早晨5-7时; 死亡多在上午6-10时; 上午10时左右注意力最好,记忆效率高; 午后2时生物钟处于低潮而易困倦; 体温最高常是下午3-6时; 收缩压最高峰是下午3-6时; 痛觉最不敏感是上午,最敏感是下午; 晚上10时后身体各功能处于低潮等。
一次给药法:每日总药量于早晨6:00-8:00时一次给予。常用半衰期短 的强的松。早晨机体分泌糖皮质激素水平最高,此时给药对HPA轴功 能的抑制作用比午后给药小两倍多。
不等量二次给药法:将一日剂量分两次给药,第一次用全量的3/4, 于早晨8:00给药,第二次用全量的1/4,于15:30给药。效果好,副作 用也小。
消化系统药物的最佳给药时间
人体胃酸分泌从中午开始缓慢上升,至20时左右急剧升高, 22时达到高峰。
消化系统药物大多在餐前服用,如促胃肠动力药多潘立酮、 莫沙比利;胃肠解痉药阿托品、溴丙胺太林;助消化药多酶 片、乳酸菌素;胃粘膜保护剂如硫糖铝、胶体果胶铋、洁维 乐,空腹服用可使药物充分作用于胃粘膜,但需注意的是这 类药需在酸性条件下才能与胃粘膜表面的粘蛋白络合形成一 层保护膜,与制酸药合用时,应间隔1小时服用。
给药周期; 给药频率; 特定时间给药; 顺应趋势给药。
给药周期:许多疾病都呈周期性,如周期性发热,周期 性腹泻等,利用这个特点参照药物起效维效时间等因素 及时给药可以达到事半功成的效果。
给药频率:有时同样药物治疗某种疾病,必须调节2次 以上的给药时间间隔,使更加切合病情的轻重缓急,即 可取得佳效。
应用
下面主要分块介绍一下几点: 抗肿瘤药物时辰药理学; 中药时辰药理学; 心血管时辰药理学; 其他(激素,抗菌药,消化系统药)
抗肿瘤药物时辰药理学
肿瘤细胞的生长高峰是上午10时,第二个生长小 高峰是22-23时,正常细胞的生长小高峰是下午 16时。因此肿瘤患者最佳化疗时间应选择在上午 或晚上进行。同时,肿瘤细胞对化学药物也具有 特定的时间敏感性,所以应设定与个体生物钟相 配的药给予抗肿瘤药物。
时辰药理学
概念
时辰药理学(Chrono.pharmacology),简称CPh,又称时间药理学,是研 究药物治疗效果如何依据生物的时间选择和内源性周期节律而变化的科 学。它是是时间生物学和药理学的分枝学科。
经研究证实很多药物的作用与人“生物节律”有极其密切的关系。同一 种药物同等剂量因给药时间不同,作用也不一样。运用时间药理学知识 制定合理的给药方案,对提高药物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和药物用量具有 很重要的临床价值。
心血管药时辰药理学
高血压药物的最佳服药时间 心绞痛药物的最佳服药时间 高脂血症药物的最佳服药时间
高血压药物的最佳服药时间
正常人血压日间高于夜间,日夜血压波动较大。尤其是收 缩压,在凌晨2:00—3:00时处于低谷,以后呈上升趋势, 约上午8:00-9:00时达到第一峰值,下午5:00-6:00时可略 高,此为第二峰值.之后缓慢下降。大多数轻、中度高血 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波动曲线与正常人类似,但血压波动 幅度也较大。老年高血压、重度高血压、有明显靶器官损 害者,血压昼夜波动幅度减少或消失。
实施降压的时辰治疗关键在于掌握患者的血压时辰节律差 异,做到用药个性化。治疗高血压的药物最好是在二个血 压高峰30分钟之前给药。可使药物吸收之后在血中的浓度 高峰与血压高峰相遇,从而在峰值期内控制血压,提高抗 高血压药物的降压效果。一般晚上临睡前不宜服用降压药, 以免引起夜间血压过低而增加缺血性脑卒中的机会。
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抗病毒药伐昔洛 韦等,肠溶片均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空腹用药,以使药物快速进入肠道;
利福平、乙胺丁醇、异烟肼等抗结核药物以早晨餐前1次顿服疗效最 好;
在14时给予庆大霉素,与其他时间相比,其肾内血药浓度最高,肾毒 性最强,故应避免在此时用药。青霉素皮试阴性率在7-11时最低,23 时最高,所以在夜间做皮试,要警惕发生过敏性休克的可能。
夜间血压下降幅度在10%-20%者,可根据上述方案酌情处理。
心绞痛药物的最佳服药时间
心绞痛的发作与高血压一样也有昼夜节律,从调查资料发现慢性稳定 型心胶痛从晚上12点到早上6点时发作次数最少,早上6点以后增多, 上午10-11点为发作高峰。不稳定型心胶痛的发作高峰也集中在上午612点之间。所以冶疗心绞痛的药物血峰浓度最好是与发病高峰相遇, 从而在峰值期内预防心绞痛的发生,提高药物冶疗心绞痛的效果,除 个别情况外。建议患者一天一次的口服抗心绞痛药也是早上服为宜: 如硝甘油、拜心同、潘生丁等。
由于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的变化存在着时辰节律,所以用药也应服从 这个规律,这就是时辰药理学所要研究的范围。
正常人的体温、血压、心率、尿量、基础代谢以及激素的 分泌,血糖的浓度都是呈规律性节律变化的,这种变化会 直接影响药物的吸收,分布和代谢以及消除和降低药物所 产生的效应和毒副作用。可见,生理上的时辰变化对临床 用药的疗效是有直接影响的。按时辰药理学用药,可最大 限度的发挥药物效应和避免更多的药物毒副作用,给临床 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起效时间差异:冰片麝香服用1-2分钟便可发挥作用,桑叶 银花之类服用2-4小时起作用,当归黄芩类则4-6小时才起 效
采收时间对药效的影响:中药的各个生长发育期,其根茎 叶花实各个部分所含成分的量相差悬殊,药效的强弱也不 同。例如:莲的采收时间不同,其有效成分含量就有变化。
中药煎煮的时效性
药性气味有厚薄之分,阴阳之别,药质有刚柔之异,服 后有走表走里,入脏入腑之不同,因而煎药时应根据这 些特点掌握火候时间。如:
铂制剂和5-氟尿嘧啶联合应用时,16时给予铂制剂,4时 使用5-氟尿嘧啶,可提高50%的疗效,减少50%的不良反 应。这主要是因为肾脏对铂的排泄在傍晚达峰值,16时给 予铂制剂可以减少肾毒性;另一方面,5-氟尿嘧啶代谢酶 的活性在夜间较高,直肠黏膜上皮细胞和骨髓细胞在夜间 不活跃,这样可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特定时间给药:许多疾病只须或必须在某个特定时间给药, 才能发挥最大效能,减轻毒副作用。如治疗疟疾必须在每次 发作前2小时服,安神剂则应在睡前服用。
顺应趋势给药:人体气血脏腑功能活动具有时序特征,而人 体病理也有相应的变化趋势,呈现季节时辰的变化形式。旦 时阳气初生,气血趋外散于四肢肌表,故外感和四肢皮肤等 病位在表的疾病宜在清晨服药;午后暮夜则阳气内藏,阴气 隆盛,气血趋里输布内脏组织,故肝胆肾等病位在里的疾病 宜在午后暮夜服药。
高脂血症药物的最佳服药时间
人的血浆脂质浓度和胆固醇的合成也有昼夜节律变化,大多数人体 内胆固醇合成和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峰均在深夜并持续到早晨,羟甲 戊二酰辅酶A (HMG-CoA)是人体内合成胆固醇的一种重要辅酶,它活 性也有明显的昼夜节律性,黄昏前慢慢上升,深夜达到峰值,随后 慢慢下降,整个白天保持较低水平。因此降血酯药晚上睡前服用可 以使药物的血药浓度高峰与胆固醇合成高峰相遇,更好地发挥药物 的作用。如HMG-CoA还原酶抑制药他汀类:普伐他汀、辛伐他汀、洛 伐他汀、阿托伐他钙、都应晚上服用,才能使药物能达到最佳的疗 效。
苏叶、薄荷味薄质轻,藿香、佩兰芳香走窜都应避免久 煎不使香气挥散损效;
若黄精、麦冬味厚滋腻,龟板、鳖甲质地坚硬则应文火 慢煎,使成分充分溶出药力完全。
中药服药的时效性
机体对药物的感受性可随时间的差异而改变,因此选取最 佳的给药时间以顺应人体阴阳消长规律,脏腑功能节奏, 病理演变趋势的日月时辰。可从四方面考虑:
时间生物学
时间生物学是研究生物体内与时间有关的周期性现象,或曰这些现象的 时间机制的一门学科。时间生物学认为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好比一座钟, 都是按照自己的规律不由自主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