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备种猪的饲养管理

合集下载

后备猪饲养管理要点

后备猪饲养管理要点

后备猪饲养管理要点后备猪饲养管理要点摘要:介绍了后备猪饲养管理要点,主要包括:引种管理;后备猪饲养管理;促发情措施;疾病预防与淘汰等关键词:后备猪;饲养;管理;基础母猪在后备阶段饲养管理的好坏不仅影响其一胎的生产成绩,而且会延续很长时间,甚至会影响其一生的生产状况。

因此,提高后备猪生产管理是保持猪场保持较高生产成绩的关键。

一、引种管理1、体型方面:后备猪要求体质健壮,除本身无遗传疾患外,还应审查确定其祖先或同胞亦无疾患。

体型外貌具有相应品种的体型特征,应有足够的乳头数,且乳头排列整齐,无瞎乳头,副乳头。

繁殖性能方面:繁殖性能是后备母猪非常重要的性状,后备母猪应选自产仔数多,哺乳率高,断奶体重大的高产母猪后代。

同时应具有良好的外生殖器,配前有正常的发情周期,而且发情特征明显。

2、进苗前准备工作:进猪前空栏冲洗消毒,保证空栏时间达到7天以上。

空栏消毒选用烧碱、卫可、消特灵等。

冬季进猪前应提前一天对猪舍进行预温,以防应激状态下各种疾病发生。

3、、进猪后的当餐不喂料,亦不能马上冲水,但要保证饮水(饮水中添加Vc、强力拜固舒等抗应激药物,冬季使用姜糖水),第二餐喂正常料量的1/3料,第三餐喂正常料量的2/3料,第四餐可自由采食。

种猪转入后,隔离舍全群湿拌料。

4、、刚引进的后备母猪在饲料中添加一些抗应激药物,如Vc、多维、拜固舒等,同时根据引入猪的健康状况,进行中草药(如鱼腥草、清肺散、穿心莲、三珍散等)保健以提高后备母猪的抵抗力。

二、后备母猪饲养管理1、引进的后备猪,按照其出生日期和批次建立档案(非档案卡)。

按照免疫程序要求,做好后备猪的常规免疫工作,何时免疫何种疫苗、何时保健何种药物应挂牌至相应栏位,做好标示化管理。

2、后备猪6月龄(体重不达标的猪只可延长至7月龄)前分餐自由采食313料,一日4餐;6.5-7.5月龄(体重不达标、膘情稍差的为7-8月龄)限饲2.0kg/头/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之后根据情期制定优限饲(限饲:发情定立后,限料8-10天,2.0kg;优饲:配前攻料10-12天,4.5kg以上)计划,并制作标示牌悬挂于相应栏处。

后备母猪的饲喂管理要点

后备母猪的饲喂管理要点

后备母猪是猪场生产的源头和开端,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也是猪场饲养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后备猪从被选中的那一天开始,该怎么饲养,怎样才能让后备猪在身体成长的过程中,变成合格的可以用来配种繁育的母猪,这是每个猪场必须要面对的。

同时,也往往是猪场很难
从上表可以看出,后备猪在100kg之前,可以按照商品猪的标准进行饲养,当体重达到100kg以后,后备猪也接近6月龄,此时应该对后备猪进行隔离驯化。

与商品肥猪料的营养比例相比,后备猪料的可代谢能含量更低,是商品肥猪料的四分之一;增加了饲料中钙的水平,是商品肥猪料的两倍。

除了营养的保证以外,后备猪的饲喂过程中还应当注意:
1、后备猪按照正常饲喂,其体重与日龄之间的关系是比较稳定的,如果到了一定的日龄,体重没有达标,与正常后备猪相比,体型偏小,则说明其存在问题(生理缺陷或疾病),不适合做后备猪;
2、猪场以背膘作为衡量后备猪是否达到配种标准时,一般父母代的后备猪配种前P2点背膘厚度应当达到16-18mm,祖代和曾祖代的后备猪P2点背膘厚度应达到14-16mm;
3、后备猪在达到100kg之后,开始每天进行诱情,并且记录每一头后备猪第一次发情和第二次发情的时间,判断后备猪发情是否正常。

后备猪的饲养与管理要点

后备猪的饲养与管理要点

后备猪的饲养与管理要点
后备猪的饲养与管理要点
随着人们对生猪肉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种猪饲养业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在繁育健康的生猪肉方面,后备猪的饲养和管理极为重要。

下面将讨
论关于后备猪的饲养和管理要点,希望对种猪饲养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1. 饲料
后备猪饮食的营养和平衡是至关重要的。

饲料应当多样化,包括蛋白质、粗纤维、能量、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多种营养物质。

必须保证质量
优良的饲料供应,避免使用过期的或变质的食物。

此外,适当地添加
饲料增效剂,如酸化剂或抗生素,也是有必要的。

2. 环境
后备猪的生长环境需要保持清洁卫生,确保室内温度适宜,自然采光
和空气流通性能良好。

正确的温度调节有利于后备猪的生长和肥育,
同时,要保证静态和动态洒水。

3. 定期检查和治疗
后备猪的健康检查是让它们保持健康和强壮的重要前提。

有必要定期
对其进行身体检查,例如皮毛、粪便、眼睛、耳朵、口腔和牙齿等区域。

同时,定期进行预防性疫苗注射和仔猪断乳注射。

4. 充足空间
后备猪需要充足的空间来快乐地生活。

对于每个后备猪,其应有足够
的空间以及恰当的饮用水和饲料分配。

由于后备猪需要进行日常运动,因此其生活空间不应太小。

这对于后续种猪的生产和销售很重要。

总之,种猪饲养业需要严格遵循上述饲养和管理要点。

只有正确的饲
养和管理有助于后备猪的健康和生产增长,保证生猪肉的质量,推动
种猪饲养业的快速发展。

如何饲养后备种母猪

如何饲养后备种母猪

如何饲养后备种母猪对于后备母猪,建议从小就着手进行饲养管理。

今天店铺就来给大家讲讲后备种母猪的饲养管理方法。

后备种母猪管理:合理的饲喂一般5月龄~6月龄前自由采食,而在5月龄~6月龄以后应适当限饲,一般每天2.8公斤左右,具体视猪群的膘情而定,每天饲喂2次~3次。

要求在6月龄时,体重达90公斤;到达8月龄配种年龄时,体重达120公斤~130公斤。

初配时若后备母猪体重过大,可能会引起繁殖障碍或造成产仔少的情况;体重过小,会影响自身的正常生长发育,特别是生殖系统的发育,分娩时容易引起难产,且会影响产仔后的泌乳能力,缩短母猪的可利用年限。

因此,后备母猪饲养应保障日粮中能量和蛋白质的量及合适比例,重视矿物质、维生素和必需氨基酸的补充,并根据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及时调整日粮营养水平。

配种前10天~14天实行短期优饲,一般可增加产仔数2头左右。

配种结束后应立即降低饲养水平,否则,易导致胚胎死亡数增加。

后备种母猪管理:加大运动量适当运动对于后备母猪的生长发育非常重要。

一方面,可促进后备母猪肌肉和骨骼生长发育,提高体质状况,抵御各种疾病;另一方面,可避免后备母猪过于肥胖,促进其性活动的正常进行,避免难产和异常发情情况的出现。

建议在猪舍附近建造足够面积的运动场,并设置饮水设备,供给其运动过程中的水分损耗。

加强后备母猪的运动量有两种方式:诱情法,每天早晨让公猪诱情母猪,使其在运动场相互追逐、自由运动;强迫式,对那些过肥母猪,每天必须要保证有1小时左右的运动量。

后备种母猪管理:坚持小群饲养后备母猪生长到6月龄、体重达到90公斤以上,就可转入配种妊娠后备区饲养,饲养密度要合理控制,建议根据猪体重大小比例划分成各个小群饲养。

合理控制饲养密度,一方面,有利于后备母猪的生长发育;另一方面,可减少因为拥挤而产生的各种恶癖。

具体饲养密度标准参照如下:采用群养方式是每栏4头~6头;在带有室外运动场的栏内饲养,饲养面积不少于2平方米/头;饲养30天~45天后体重达到115公斤,7月龄以上转入配种区参加配种。

后备猪饲养管理制度

后备猪饲养管理制度

后备猪饲养管理制度一、后备猪的选种1. 品种选择:选择适合当地气候环境和生产条件的品种,如大白、杜洛克、皮特兰、绰国猪等。

2. 年龄选择:选种后备猪的年龄在6-10个月之间为宜,以确保生长发育正常,适宜入舍繁殖。

二、饲养环境管理1. 圈舍条件:确保后备猪的圈舍干净、通风、明亮,圈舍面积和通风采光条件要符合标准,保证后备猪有足够的活动空间。

2. 温度管理:控制好圈舍内的温度,避免过热或过冷,避免影响后备猪的生长发育和繁殖效果。

3. 饮水管理:保证后备猪有足够的清洁饮水,水质要干净卫生,定时更换,避免水槽积水滋生细菌和病毒。

三、饲料营养管理1. 饲料选择:选择成分均衡、高营养价值的饲料,包括谷物、豆粕、蛋白粉等,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进行合理配比。

2. 饲喂方法:按照成猪日粮标准,定时定量饲喂后备猪,避免过度饲喂或饥饿,保证后备猪的生长和发育。

3. 补充添加剂:根据后备猪的生长发育情况,适量添加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提高后备猪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四、疫病防控管理1. 疫苗接种:按照疫病防疫规定,定期给后备猪接种疫苗,提高后备猪的免疫力,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2. 疾病监测:定期对后备猪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疾病和异常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保证后备猪的健康状态。

3. 环境消毒:保持圈舍和饲料器具的清洁卫生,定期进行环境消毒,避免细菌和病毒的滋生传播。

五、繁殖管理1. 繁殖配种:根据后备猪的生长发育情况和繁殖计划,选择最佳的配种时间和种猪进行配种,提高后代品质和数量。

2. 怀孕期管理:怀孕后备猪要给予适当的营养和护理,保证胎儿的正常发育,避免流产和胎儿畸形。

3. 分娩护理:分娩前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和护理,保证后备猪顺利产下健康的仔猪,减少产后并发症的发生。

总结:建立科学合理的后备猪饲养管理制度,对于提高繁殖效果和种猪质量至关重要。

培养专业人员,定期进行培训和学习,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技术,保证后备猪的健康成长和繁殖效果,为养猪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猪场后备种猪如何管理猪场后备种猪管理关键

猪场后备种猪如何管理猪场后备种猪管理关键

猪场后备种猪如何管理猪场后备种猪管理关键种猪是整个养猪行业生产的根基,它的生存对整个生猪整个业都是根本。

而猪场来说种猪就是一个猪场的收益的根本。

发生率好的原种配种之后的产仔多仔猪死亡率低,仔猪生长快少生病这样的猪场毕竟赚钱了。

那么猪场安梳尔种猪如何管理?猪场后备种猪管理关。

种猪是猪场的主要盈利第一手来源,它的生存整条影响着整个生猪产业链。

如果说种猪是一个猪场的基础,那么后备种猪就是一个养鸡场的未来。

所以合理选种,科学饲养种猪不仅是养猪生产的关键,还是不断提高猪场的经济效益的关键。

下面为大家介绍几种后备种猪的饲养注意事项。

一、合理生产与淘汰合理弗泽莱县生产是维持猪场正常的生产秩序,栏舍周转频率以及工作人员稳定工作量栏舍的硕果仅存保障。

所以猪场在补充后备种猪时要适时、适量和适重,不可打破猪场的正常试运行。

后备种猪每月淘汰数均,也要合理计算。

二、后备种猪的选择关于后备种猪的选择有两种模式:1.自繁自养模式:即繁殖场方式的基础上,将出生仔猪从分娩、保育、生长、育肥饲养到肥猪出栏的全程阶段饲养管理模式。

2.引种模式:主要是通过外购引进种猪的情况。

猪场后备种猪如何管理?猪场后备种猪管理关键三、后备种猪的饲养行政管理关于后备种猪的饲养主要让它具备最好的繁殖性能和最长巴克夏猪的使用年限,而不是使其生长的很快,当然后备原种也是需要具备生长快速的潜能。

所以在喂养种猪时,要注意考虑营养物质的比例平衡。

例如:矿物质、维生素、微量元素等物质的补充。

另外日粮也要根据季节、母猪生理时期和管理水平饲料营养发展水平来调节。

四、猪舍环境管理猪场内要保持尽量的温度、湿度、以及光照,猪舍通风气流速度也要尽量保持在0.5~1.5m/s。

每天菜园还要还要注意清洁和打扫,另外每周针对后备种猪灭菌1~2次,有利于消灭猪舍空气中的病原及病原微生物,可以保证猪舍的空气质量。

五、种猪的预防保健后备种猪在饲养期间要最少进行一次驱虫处理,清除猪内外的寄生虫。

后备种猪的管理制度

后备种猪的管理制度

后备种猪的管理制度一、前言后备种猪的管理对于养殖场的发展至关重要,良好的管理制度能够提高种猪的产率和质量,保证养猪业的稳定发展。

本文旨在探讨后备种猪的管理制度,包括环境管理、饲养管理、疫病防控、遗传保护等方面,帮助养殖场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

二、环境管理1. 猪舍设计猪舍的设计应考虑通风、隔离和保温等因素,确保后备种猪的舒适度和健康性。

猪舍应坚固耐用,保持干燥清洁,定期消毒,避免细菌和病毒的传播。

2. 猪舍温度后备种猪对温度要求较高,猪舍内应保持适宜的温度,避免过热或过冷对种猪的影响。

夏季可采取降温措施,冬季要及时加温保暖。

3. 猪舍通风通风是保证后备种猪健康的重要因素,猪舍内应保持良好的通风环境,避免氨气和二氧化碳超标对种猪的影响。

4. 猪舍卫生猪舍卫生是防止疾病传播的重要措施,定期清洁猪舍,更换寝具,消毒猪舍设施,保持猪舍环境干净整洁。

三、饲养管理1. 饲料配制后备种猪的饲料应科学合理,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多种营养成分,以满足种猪的生长和发育需求。

2. 饲料喂养饲料喂养应定时定量,避免过量或不足对种猪的影响,保持饲料的新鲜度和质量,提高种猪的生长速度和体重。

3. 饮水管理后备种猪的饮水量应充足,保持水源干净卫生,定期清洗水槽和水管,避免细菌和病毒的传播。

4. 喂养标准制定科学的喂养标准,根据种猪的生长阶段和需求,调整饲料配方和饲养方案,最大限度地提高种猪的生产能力和效益。

四、疫病防控1. 疫苗接种定期接种疫苗是保证后备种猪健康的重要措施,根据季节和生长阶段的不同,制定科学的疫苗接种计划,提高种猪的免疫力。

2. 疫病防治定期体检后备种猪,及时发现疾病并进行治疗,加强猪舍和设施的消毒,隔离患病猪只,预防疾病传播,保证种猪的健康和安全。

3. 疫病监测建立疫病监测制度,定期检测后备种猪的健康状况,及时排查和控制疾病的传播,确保养殖场的安全和稳定。

五、遗传保护1. 遗传选择通过选择高产高质的种猪进行繁殖,提高种猪的遗传质量和遗传稳定性,保证后代的品质和产量。

后备猪培育的管理措施

后备猪培育的管理措施

后备猪培育的管理措施一、前言后备猪是指未来用于生产的母猪,其健康和生长发育对于养殖场的经济效益至关重要。

因此,如何科学合理地管理后备猪,提高其生产性能和生产效益,是每个养殖场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二、选种与配种1. 选种选种是后备猪培育中最关键的环节之一。

选择优良的母猪作为后备猪,可以有效地提高养殖场的经济效益。

(1)选取品种优良、遗传背景好、生长发育快、抗病能力强的母猪作为后备猪;(2)注意选取健康无异常情况、无严重遗传缺陷的母猪;(3)在选取过程中要结合自身养殖场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

2. 配种配种是保证后代品质优良的重要手段。

在配种过程中,应该根据后代目标确定配种方案,并注意以下几点:(1)选择与母猪品质相近或更好的公猪进行配种;(2)注意公母猪的血缘关系,避免近亲繁殖;(3)注意配种时间和方法,确保配种成功率。

三、饲养管理1. 饲料管理合理的饲料管理是后备猪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

在饲料管理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根据后备猪生长发育阶段和体重进行科学合理的饲喂;(2)选择营养全面、成分均衡的饲料,避免单一饲料造成营养不良;(3)定期检测饲料质量,确保饲料无异味、无霉变等情况。

2. 环境管理良好的环境条件是保证后备猪健康生长的重要因素。

在环境管理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保持舒适的温度和湿度,避免过度寒冷或过度潮湿对后备猪造成影响;(2)定期清洁消毒猪舍和设施设备,避免细菌滋生和传播;(3)提供清洁、新鲜的水源和空气流通。

3. 疾病防控疾病防控是后备猪管理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在疾病防控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定期进行体检和免疫注射,保证后备猪身体健康;(2)避免交叉感染和传播,保持环境卫生;(3)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避免病情扩散。

四、生产性能检测生产性能检测是评价后备猪品质和生产效益的重要手段。

在生产性能检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建立完善的数据记录系统,记录后备猪的生长发育情况、饲料消耗量等信息;(2)定期进行体重、胎次、乳量等指标的检测和分析;(3)根据检测结果进行合理调整和改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1/18
28
乏情母猪的处理
1. 在饲料中添加多维预防因缺乏维生 素引起的乏情 2. 刺激: 饿 合栏 运输应激 与发情母猪关一起
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
后备母猪饲养管理中的常见问题



不发情 配种难 产仔率低 泌乳差 断奶后间情期延长 淘汰率高 使用年限短
2016/1/18
2
造成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

选种的误区 配种过早 营养设置不合理 饲养管理不当
2016/1/18
3
好母猪



产仔率高 泌乳性能好 体型好 廋肉率高 有吗?
2016/1/18
12
后备母猪的营养





60㎏体重以后使用怀孕母猪预混料 能量:ME3050kcal/㎏左右 赖氨酸0· 8 %(粗蛋白16· 5--17﹪) 钙:0· 95﹪.有效磷:0· 3--0· 35﹪(总磷: 0· 8%) 由于肥育料含磷和维生素特别是与繁殖有关的 维生素偏低,60㎏以后不要使用大猪料或继续 使用中猪料,否则,会引起初情期的延迟或不 发情 有研究证明,后备母猪饲料中缺磷,母猪4-5 胎后骨内钙和磷的水平偏低,使用年限变短, 淘汰率增高
2016/1/18
6
后备母猪的初配

210--240日令 120--130㎏体重 15--18㎜背膘 第二或第三次发情
2016/1/18
7
初配体重和背膘厚对母猪 前五胎生产成绩的影响
体重(㎏)背膘厚度(㎜)累计产仔数 117 14.6 51
126
136 146
15.8
17.7 21.7
13
2016/1/18
后备母猪的营养


过早限饲会减少钙、磷的摄入 导致蹄病和腿病的发生 蛋白质和能量的摄入不足将延 迟发情
2016/1/18
14
饲喂量



100㎏以前采用自由采食或适当控 制,100㎏以后每日喂2· 5㎏左右 第一次发情以后的第7天开始补饲 催情,每天喂3--3· 5㎏以刺激排卵, 配种后再降到每天2㎏左右 总之,喂料量应由母猪的体型来决 定,以维持良好的种用体况为标准
57
57 60
157
166
2016/1/18
22.2
25.3
52
52
8
后备母猪的诱情


不同的品种、饲养环境、营 养都会影响后备母猪的初情 期。 诱发初情是后备母猪管理的 重要环节。
2016/1/18
9
后备母猪诱情的具体做法




从165日令起每天与成熟公猪接 触半小时 采用群饲,每栏5—10头,饲养 密度1· 5—2㎡/头 青年母猪与发情母猪在一起也 可以刺激小母猪提前发情 小母猪在初情前不能与公猪连 续饲养在一起
2016/1/18
4
选留后备母猪时应注意的问题


符合该品种特性 骨架结构好、四肢强壮 有效乳头6对以上、肚脐以 前有3对以上 体长、腹深 外阴大小适中 后躯较丰满
2016/1/18
5
后备母猪的配种管理

后备母猪的初配日令、体重 将影响第一胎以及以后各胎 的生产成绩(产仔数、产活 仔数)
具体做法: 从第四周开始(此时疫苗已产生免疫 力),将原有猪群的淘汰老母猪并入 后备母猪栏或将胎衣浸水24小时后给 后备母猪喝(约一周)。以使后备母 猪通过自然接种对原有猪群的病源微 生物产生免疫力 这种接触应在隔离区进行。
2016/1/18
25
后备母猪的适应

在适应阶段应随时观察猪群, 并在适应阶段在饲料中添加 治疗量药物(同上)7-10天
2016/1/18
15
种猪膘情
2016/1/18
16
后备母猪的管理还应 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光照和通风 饲料要新鲜,注意喂料方法, 确保猪群的整齐度 饮水:要保证充分、清洁的饮 水
2016/1/18
17
后备母猪的管理程序 (从外面引进后备母猪)



为了提高生产水平,进行品种 改良,避免不了从外面引种 引种的同时,也存在引进疾病 的风险 如何降低引种的风险,是猪场 兽医的职责
2016/1/18
18
后备母猪管理程序



外面引进种猪应隔离观察6-8 周 远离原有猪群并饲养在清洗消 毒过的空栏 最好由专人饲养
2016/1/18
19
后备母猪管理程序 (第一阶段)



此阶段为隔离、适应阶段(一周) 目的是减少运输、环境、营养、合群等应激,主 要表现如:下痢、咳嗽等 注射长效广谱抗生素(如得米先等),也可要求 种猪场在起运前注射 在饲料中添加治疗量的广谱抗生素(如支原净 100ppm+金霉素300ppm. /T料。利高霉素。氟甲 砜霉素等)等连续使用7—10天,以净化一些细菌 性病源
2016/1/18
22
驱虫:

在与原有猪群合群并栏前应驱除 体内外寄生虫
2016/1/18
23
后备母猪的管理程序
适应: 由于各个猪场的微生物环境不一 样,都有其特异性微生物,引进 后备母猪的适应尤为重要。 从某种意义上说,后备母猪的 适应决定引种的成败
2016/1/18
24
后备母猪的适应(三—五周)
2016/1/18
20
后备母猪管理程序(第二阶段)
此阶段为免疫、驱虫阶段(二周) 必须要注射的疫苗: 猪瘟 五号病 伪狂犬 注意了解种猪场的免疫状况

2016/1/18
21
根据当地疫病流行情况 有选择地注射以下疫苗



细小病毒(配种前5周、3周二次) 日本乙脑(春天注射) 萎缩性鼻炎 丹 毒 肺 疫 喘气病苗 链球菌苗等
2016/1/18
26
后备母猪的管理程序
合群: 经6-8周的隔离观察,如果后备母猪健康 无病就可考虑与原有猪群合群,达到日 令的开始诱情,达到体重并已第二次发 情可以配种 在合群以前应对后备母猪再进行一次挑 选,对于不符合种用标准的淘汰
2016/1/18
27
不发情后备母猪的处理


青年母猪的初情期在160—200日令 超过240日令、体重超过140㎏不发 情的母猪为乏情 要减少乏情母猪,首先要加强后备母 猪的营养和管理
10
2016/1/18
注意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由于青年母猪发情期短,确 认发情后应立即配种或人工 受精,若可能的话12小时后 复配一次
2016/1/18
11
后备母猪的营养


后备母猪不要求生长太快,主要 使其在配种时有一个良好的种用 体况以获得最佳的繁殖性能和使 用年限 在营养设置时应充分考虑钙、磷 比例,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平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