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婚恋观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恋爱观调查工作报告(精选3篇)

关于大学生恋爱观调查工作报告(精选3篇)关于大学生恋爱观调查篇1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婚恋观也发生着改变,而恋爱问题已经成为大学生最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在高校,大学生恋爱几乎成为了每一个大学生的“必修课”,其普遍性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和个体原因。
但大学生往往在恋爱心理的发展要滞后于生理的成长,在恋爱方面往往遇到挫折,进而导致个人心理健康问题。
对大学生进行适当的恋爱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念,是高校立德树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学生、恋爱观、教育调研背景及意义调研背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多元文化的交织,人们的婚恋观也发生了很大改变。
而大学也不再是安宁的“象牙塔”,社会婚恋观的多元化冲击着大学校园的莘莘学子,青春年少的大学生心智逐渐成熟,在社会环境的渲染下,在大学期间谈恋爱成为了大学生的“必修课”。
高校自由,开放的整体环境为大学生谈恋爱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很多同学在大学中都有过恋爱经历。
与中国传统的道德观相比,“90后”大学生对于爱情、婚姻有着自己独立的见解,希望按照自己的心愿寻找到自己的终身伴侣。
然而,当代大学生恋爱心理的发展要滞后于生理发展,大部分学生还不能够深入理解恋爱和婚姻,这就使得大学生的恋爱像不成熟的青果一样,青翠诱人但却苦涩。
一些大学生因为失恋或者无法追求到心仪的对象,产生了厌学、人际交往困难、个人情绪容易焦虑失落等不良现象,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因此,高校的教育者和管理者,应该更加关注大学生的恋爱情况,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帮助恋爱受困的同学走出恋爱的困境。
天津大学在大学生恋爱观培养上走在了全国高校的前列,广泛开展了各种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交友联谊活动,比如“玫瑰园”“单身派对”等。
同时在第二课堂开设“恋爱课”,帮助同学树立正确的恋爱观,避免因为恋爱引发心理疾病。
调研意义太雷班第五小组于10月4日正式成立,随后本次调研活动也正式启动。
大学生恋爱婚姻观调查报告

大学生恋爱婚姻观调查报告汇报人:2024-01-07•引言•大学生恋爱观现状•大学生婚姻观现状目录•大学生恋爱婚姻观的影响因素•对大学生恋爱婚姻观的引导建议•结论01引言调查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多元化,大学生的恋爱婚姻观念也在发生变化。
为了深入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恋爱婚姻观,我们进行了这次调查。
大学生作为社会未来的主要力量,他们的恋爱婚姻观念对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调查目的了解大学生对于恋爱和婚姻的看法和态度。
分析大学生恋爱婚姻观念的特点和影响因素。
为相关机构和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以更好地引导大学生的恋爱和婚姻观念。
02大学生恋爱观现状寻找人生伴侣大多数大学生认为恋爱是寻找人生伴侣的重要途径,希望通过恋爱了解自己和对方,为未来的婚姻打下基础。
情感需求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渴望得到情感上的满足,希望通过恋爱得到关心、支持和陪伴。
社交压力部分大学生受到社会和周围环境的影响,认为恋爱是证明自身魅力和价值的一种方式。
03随缘自然也有部分大学生持有随缘的态度,不强求恋爱,顺其自然地发展感情。
01开放积极多数大学生持有开放、积极的态度,认为恋爱是美好的经历,能够丰富人生体验。
02谨慎认真一些大学生在选择恋爱对象时较为谨慎,注重对方的品质、性格和价值观,希望建立稳定的恋爱关系。
大多数大学生认为在恋爱中应当忠诚专一,对伴侣保持诚实和尊重。
忠诚专一共同成长家庭观念大学生普遍认为恋爱双方应当共同成长,互相支持、鼓励和帮助。
部分大学生在恋爱中表现出较强的家庭观念,希望与伴侣共同规划未来,包括婚姻和家庭生活。
030201恋爱中的责任意识03大学生婚姻观现状部分大学生仍认为婚姻是人生必经之路,是家庭和社会的责任;而另一部分则认为婚姻不再是人生必须,持自由选择的观念。
传统观念与现代观念共存多数大学生认为婚姻应以深厚的感情为基础,而不是物质条件或外界压力。
重视情感基础多数大学生期望婚姻生活应充满幸福和快乐,对婚姻质量有较高期望。
大学生恋爱观调查报告(精选12篇)

大学生恋爱观调查报告篇1一、关于大学期间的恋爱在本次调查中,70%的同学都认为大学生的恋爱是不可靠的。
只有30%的同学肯定了大学生恋爱的可靠性。
说明同学们认真思考了大学恋爱的问题,认为身处大学校园的我们很多方面还不够成熟,并不能很好的维持一份稳定的感情,不能够很好的以婚姻为目的去经营一段感情,也没有足够坚实的基础去承担对另一人的责任,因此,认为大学恋爱并不是十分可靠的。
但是,调查结果显示,仅有32%的同学对大学生恋爱持反对态度。
而15%的同学完全赞成,另有7%的同学认为应该对其因势利导,剩余30%的同学认为对于这个问题应该听其自然。
说明同学们对大学恋爱还是充满期待的,希望能在大学时期体验爱情的喜悦。
对于恋爱的最佳年龄阶段这个问题,58%的同学都认为大学时代是恋爱的最佳时期。
的确,大学中的我们已经不再幼稚,我们也有自己的情感需求,也希望有一个特别的人来分享我们的喜怒哀乐。
这种想法当然是无可厚非的,但要建立在不影响我们正常的学习生活的基础之上。
二、关于恋爱的动机和目的在大学生恋爱的主要动机的问题中,30%的同学是为了寻求精神寄托,36%的同学是为了摆脱寂寞,17%的同学是为了寻觅结婚对象,7%的同学是为了寻找学习的动力,剩余10%的同学是为了享受其中的乐趣。
为了寻求精神寄托而恋爱的同学,并没有找准自己在大学中的正确方向,有追求,有理想的同学是不会把精神寄托都放在恋爱方面的。
而为了摆脱寂寞而恋爱的同学是对自己和他人不负责任的。
仅仅因为寂寞孤独而投入一段感情,要怎样保证这份感情的真挚和纯洁。
为了寻觅结婚对象的同学仅占不到五分之一的比例,表明大学生的恋爱多不是以结婚为目标的,大学生恋爱过程中有很多不确定性和许多变数,很难保证大学中的恋爱对象就是今后的结婚对象,事实也告诉我们很少一部分大学中的情侣最终能够走进婚姻的殿堂。
对于于大学生恋爱的目的,34%的同学选择了满足心理需要,41%的同学选择了享受这个过程,4%的同学选择了满足生理需要,13%的同学选择了为了毕业后建立家庭,剩下8%的同学选择了随大流。
大学生婚恋观调查报告

大学生婚恋观调查报告大学生婚恋观调查报告4篇在人们素养不断提高的今天,报告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报告具有语言陈述性的特点。
一起来参考报告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学生婚恋观调查报告,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学生婚恋观调查报告1实践主题:关于当代青年婚恋观的调查研究实践时间:20xx年7月7日—8月15日实践地点:河北省石家庄市裕华区裕翔街河北科技大学校园及其周边地区,以及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平乐镇上古村调研人员:XXX一、实践背景及意义爱情,多么美好的尤物;爱情,人类永恒的话题。
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到“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从作家才子到浪漫诗人,人间处处皆留下了无尽的吟咏和感叹。
当代青年,或追求爱情,全力以赴;或卿卿我我,两情相悦;或身陷囹圄,奋不顾身。
当代青年,或勤恳耕耘,养家糊口;或家庭和睦,儿女绕膝;或四分五裂,身心俱疲婚恋观就是异性之间在生理、心理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下互相倾慕和培养爱情过程以至于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思想观念。
爱情作为人的一种不可或缺的情感,在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份真挚、美好的爱情能够激励人的进步、促进人各方面的发展。
当代青年的爱情敏感、浪漫,又具有一定的社会性,比如恋爱消费、婚前性行为及同居等。
本次调研将当代青年的恋爱与婚姻相结合,积极探讨他们对正确婚恋观的感知,以期引导他们客观、冷静、正确地审视自己的恋爱状况,培养积极、健康恋爱观念,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和人生观。
二、问卷分析与总结本次调查问卷共发放了50份一共回收了42份,回收率达到了84﹪,经过此次调查问卷我发现:多数女生比较矜持,把爱深藏,而男生却勇于表达真情;半数左右的人表示不轻易爱一个人,且对恋爱的对象要求普遍高:男生比女生更注重恋人的外貌,女生则更注重内在修养和家庭经济背景,但以恋人品行为主要依据。
1、当代青年对爱情的认识在大部分青年心中,爱情依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他们仍然期待纯洁爱情的到来,甚至值得用一生去等待。
当代大学生婚恋观的调查报告

当代大学生婚恋观的调查报告大学生恋爱观调查报告篇一我们就在校大学生恋爱观做了调查,此次调查为全校范围内的大学生,调查不分年级,调查方法为随机调查,调查全程历时一个星期,受调查对象共计八十五人,部分受调查对象接受的是纸质问卷调查,另外一部分受调查对象接受的是电子稿问卷调查。
针对调查所整理的数据,我做了如下的分析:有约87%的受调查者对恋爱的理解是“是为了选择终生伴侣,是婚姻的前奏,是以共同生活为目的的”,而认为恋爱是“是为了排解空虚和寂寞,没有过多考虑将来”和“是为将来的事业做跳板”以及“不必考虑太多,跟着感觉走就行”的比例极少。
大学生目前的恋爱状况为“正在恋爱”与“曾经有过恋爱”的比例分别为“43%”与“32%”,而另一部分的受调查者的恋爱状况出于“观望”和“不准备恋爱”。
在“是否喜欢并愿意与异性交往”这个问题上,分别有“63%”和“32”的受调查者认为“非常喜欢并愿意”和“愿意正常交往”而另外三项“谈不上喜欢但也不厌恶与异性交往”、“害羞,不太愿意”、“不喜欢也不愿意”所占的比例很少。
大学生们正处在青春期,难免会有好感的人遇到,在受调查者中,有“33%”的人会大胆主动追求,“10%”的人会有所暗示,而“25”的人则觉得不好意思,静观而已,其他人则会更可能会在追求我的人中考虑或者是不大看好感情。
在现在这么开放的时代,我们的大学生对恋爱的看法也许比以前更加大胆了,这也就有了“67%”有过主动(直接或间接方式)向异性提出建立恋爱关系的经历的这种景象,而另外33%为什么不主动追求,也许由他们自己的原因。
大学中的恋爱,现在已经成为许多人的一种大学经历“67”的受调查者认为大学期间的恋爱是一段真挚的感情,是人生不可或缺的宝贵经历,“21”的人抱着顺其自然,不能强求的态度,另外极少数的人将恋爱当作游戏或者目前对恋爱没概念。
有人说,恋爱是大学的一门必修课,而事实情况却是“33%”的人以前谈过,现在单身,另外“33”的人从未谈恋爱,若出现理想之中的恋人,会主动谈一场,剩下三分之一的人以学业事业为重,大学期间不谈恋爱。
大学生婚恋观调查报告三篇

大学生婚恋观调查报告三篇如果说人的心是湖水,那么爱情对有些人像风,拂过湖面也曾泛起波光涟漪,但最终什么也没有留下;对有些人则像一枚石子,永远地沉在湖底深处。
520作文网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的大学生婚恋观调查报告,供大家参考选择。
大学生婚恋观调查报告1爱情,是亘古不变的美好话题。
爱情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生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对当代大学生亦是如此。
本文从大学生的恋爱观出发,立足调查问卷,以当代大学生恋爱观为主题,用真实的数据,分析大学生对于恋爱这一话题的独特见解。
探究大学生的恋爱行为和恋爱心理。
本次调查目的是了解大学生恋爱观,引导他们正确审视,积极面对恋爱状况,从而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合理的恋爱观。
爱情,多么美好的话题。
从古时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到现在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从文人墨客到平民百姓,人间处处留下了无数首对爱情歌颂的乐曲和咏叹的诗篇。
而当代大学生风华正茂,对美好爱情也是充满憧憬和向往。
然而,不同的大学生对于恋爱的看法也截然不同,也就是恋爱观不一样。
用哲理来介绍,恋爱观,就是异性之间在生理,心理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下互相倾慕和培养爱情观念的过程。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开放。
在当代,大学生校园恋爱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且我国对于大学生婚姻也不做要求,这使得大学生恋爱也更加合法,更为普及。
青春期的热血和激情,也促使他们更迫切的希望找到另一半,享受甜蜜的爱情。
然而,爱情固然美好,如果不理性的对待,也会产生不良的后果。
在一些敏感话题上,如:恋爱时的每月花费是否会影响正常开销;恋爱中AA制消费是否会影响两人的感情;异地恋能否坚持等等。
由于还没有个体经济独立的基础,这些矛盾也在日常生活中日益突出。
那么,如何理性地对待爱情消费,正确处理两人之间的关系呢?为此,我们小组对在校大学生的恋爱情况进行调查,通过网上发布调查问卷,随机抽取大一至大四在校生进行问卷填写,本次调查,通过问卷形式从而对当代大学生对于恋爱的行为和心理有了一个全面细致的了解,通过探讨大学生恋爱特点,以及形成的原因和造成的影响,引导大学生客观,冷静,正确的审视自己的恋爱情况,树立积极,健康的恋爱观念,促使大学生树立科学的恋爱观和人生观。
当代大学生的婚恋观的调查报告(最终五篇)

当代大学生的婚恋观的调查报告(最终五篇)第一篇:当代大学生的婚恋观的调查报告当代大学生的婚恋观的调查报告——化材系1106班进入大学,使我们向社会更靠近,脱离高中学习压力的我们,渴望一段美丽的爱情。
对于处在成熟与懵懂的我们,对恋爱与婚姻又有何看法?现在我就做一份简单的问卷调查。
这是一份完全匿名的调查,不会泄露您的隐私,请您放心!也望您能认真填写!谢谢您的配合!您的性别:女()男()1、请问您觉得大学生一定要谈恋爱吗?()A、一定要,大家都长大了B、不一定要,现在学习还是主要的C、随缘,遇到就谈2、请问您赞同“不以结婚为目的的恋爱都是耍流氓”吗?()A、赞同B、不赞同C、不知道3、请问您觉得恋爱和结婚要一样性格的人吗?()A、要B、不要C、随缘4、请问您是否愿意一直陪着TA,无论是贫穷还是富有?()A、愿意,只有一起经历过风浪,才算真正的感情B、不愿意,本来找个人就是享受的,干吗要陪TA痛苦C、随缘,遇到对的就坚持5、请问您是否一定要找一个处?()A、必须的,无法接受自己不是TA的第一个B、不一定,只要TA 真心对我好C、随缘6、请问您觉得结婚一定要通过双方父母的同意吗?()A、必须的,结婚是大事B、不要。
结婚是自己的事C、不知道7、请问您觉得婚后的财产归谁管?()A、女方B、男方C、双方共同管理8、请问您支持“闪婚”吗?()A、支持,遇到合适的有何不可B、不支持,风险太高了C、随缘9、现在很流行“高富帅”“白富美”,请问您一定要这种吗?()A、一定要B、不一定C、不知道10、请问您择偶的条件是什么?()A、长相B、家庭背景C、品格D、自己喜欢就好11、请问您希望现在谈恋爱吗?为什么?()A、希望。
排解寂寞B、不希望。
没意思C、无所谓12、如果婚恋和工作、学习发生冲突,您会怎么选择?()A、选择工作、学习,机会错过就难了B、选择婚恋,毕竟遇到一个人是缘C、不知道,还没有遇到这问题13、如果感情成熟了,请问您打算什么时候结婚?()A、在大学时候B、大学毕业以后C、工作稳定以后14、请问您认为恋爱和婚姻是什么关系?()A、完全两码事B、恋爱是婚姻的前提C、可以婚后恋15、请问您觉得婚前婚后可以一直保持和睦吗?()A、可以,事在人为B、不可以,在一起总会有摩擦C、现在不清楚16、在恋爱和婚姻中,请问您是否愿意为对方而改变?()A、愿意,本来两个人就要互相磨合B、不愿意,我喜欢我是我的活着C、不清楚再次谢谢您的配合!2013年4月25日星期四第二篇:关于当代大学生婚恋观的调查报告关于当代大学生婚恋观的调查报告目录摘要…………………………………………………………………………………一、调查背景及概况……………………………………………………………(一)调查目的…………………………………………………………………(二)调查对象…………………………………………………………………(三)调查时间和方法…………………………………………………………(四)问卷回收情况……………………………………………………………(五)样本背景…………………………………………………………………二、大学生婚恋观调查及结果分析……………………………………………(一)当代大学生基本恋爱状况………………………………………………(二)当代大学生的婚姻观……………………………………………………(三)婚姻与家庭的联系………………………………………………………三、心得与总结………………………………………………………………… 1 1 1 1 1 1 2 2 3 5 6附录…………………………………………………………………………………关于当代大学生婚恋观的调查报告【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政治体制改革,以及多元文化的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正发生着变化,尤其是传统婚姻观念与西方开放的性文化的冲突,影响了新一代人们的婚恋观,主要体现在婚恋观念、择偶标准、婚姻形式等方面。
大学生恋爱观调研报告3篇

大学生恋爱观调研报告大学生恋爱观调研报告3篇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报告的用途越来越大,报告具有语言陈述性的特点。
我们应当如何写报告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学生恋爱观调研报告,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学生恋爱观调研报告1一、关于大学期间的恋爱在本次调查中,70%的同学都认为大学生的恋爱是不可靠的。
只有30%的同学肯定了大学生恋爱的可靠性。
说明同学们认真思考了大学恋爱的问题,认为身处大学校园的我们很多方面还不够成熟,并不能很好的维持一份稳定的感情,不能够很好的以婚姻为目的去经营一段感情,也没有足够坚实的基础去承担对另一人的责任,因此,认为大学恋爱并不是十分可靠的。
但是,调查结果显示,仅有32%的同学对大学生恋爱持反对态度。
而15%的同学完全赞成,另有7%的同学认为应该对其因势利导,剩余30%的同学认为对于这个问题应该听其自然。
说明同学们对大学恋爱还是充满期待的,希望能在大学时期体验爱情的喜悦。
对于恋爱的最佳年龄阶段这个问题,58%的同学都认为大学时代是恋爱的最佳时期。
的确,大学中的我们已经不再幼稚,我们也有自己的情感需求,也希望有一个特别的人来分享我们的喜怒哀乐。
这种想法当然是无可厚非的,但要建立在不影响我们正常的学习生活的基础之上。
二、关于恋爱的动机和目的在大学生恋爱的主要动机的问题中,30%的同学是为了寻求精神寄托,36%的同学是为了摆脱寂寞,17%的同学是为了寻觅结婚对象,7%的同学是为了寻找学习的动力,剩余10%的同学是为了享受其中的乐趣。
为了寻求精神寄托而恋爱的同学,并没有找准自己在大学中的正确方向,有追求,有理想的同学是不会把精神寄托都放在恋爱方面的。
而为了摆脱寂寞而恋爱的同学是对自己和他人不负责任的`。
仅仅因为寂寞孤独而投入一段感情,要怎样保证这份感情的真挚和纯洁。
为了寻觅结婚对象的同学仅占不到五分之一的比例,表明大学生的恋爱多不是以结婚为目标的,大学生恋爱过程中有很多不确定性和许多变数,很难保证大学中的恋爱对象就是今后的结婚对象,事实也告诉我们很少一部分大学中的情侣最终能够走进婚姻的殿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一、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3)二、调查方法及过程 (4)三、分析与结论 (5)(一). 当代大学生的恋爱现状与分析 (6)(二)、当代大学生对婚姻的认识和预期 (19)(三)、社会多元化之下大学生婚恋观的表现 (25)四、多面着手,促进大学生正确婚恋观的形成 (26)参考文献 (32)大学生婚恋观调查报告杨薇【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08考古】摘要:婚恋观是人生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考察社会变化的主要角度之一。
作为时代弄潮儿的大学生,我们的婚恋观不仅折射出自身人生价值取向的基本特征,而且从某种程度上说,它直接预示着中国未来社会婚姻家庭的发展趋势。
因此,研究当代大学生的婚恋观,是转型期大学生价值取向及其整合对策研究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大学生婚恋观调查与发现建议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的和谐程度直接关系着社会的稳定与发展,特别对于我们中国来说,要建设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想一切应该由建设好社会主义和谐家庭开始。
也许,对于大部分的大学生来说,现在一切的努力只是为我们以后能拥有一个很好的家庭,然后很好的生活积累下充足的物质资本。
然而,在这我们忽视了一个问题,我们目标的实现还需要我们现在开始积累丰富的精神资本,那就是正确婚恋观念的养成。
考虑至此,我觉得对大学生的婚恋观念的调查研究是切合我们文化人类学课程的一个比较有意义的课题,所以就身边的同学开展了调查与分析研究。
一、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所谓的婚恋观是人们价值观在婚姻、恋爱问题上的体现。
1.背景: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生活日趋复杂化和多元化,致使人们的价值观随之发生变化。
价值判断的多元性和行为观念的多元化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以往的婚恋价值评判体系和婚恋行为的相对稳定性。
大学校园是社会多元化的集中体现,大学生的思想观念集中地体现了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的发展方向。
2.目的:通过调查,初步了解大学生的婚恋观念——从恋爱动机、选择恋爱对象时考虑的因素、恋爱途径、对待恋爱的态度、对失恋的态度等方面来分析大学生的恋爱观及其影响因素。
——从结婚动机、择偶标准、理想的家庭模式、事业和家庭的关系、在校结婚等方面来分析大学生的婚姻观及其影响因素。
——从对同性恋、同性恋婚姻、网恋、网婚、婚外情等非常规婚恋形式的看法来分析大学生在多元社会中表现出来的婚恋观发综合以上的分析得出结论,根据相关问题提出可行性的意见,并找出可供解决的方法。
3.意义:婚恋观是人生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考察社会变化的主要角度之一。
作为时代弄潮儿的大学生,我们的婚恋观不仅折射出大学生人生价值取向的基本特征,而且某种程度上可预示着中国未来社会婚姻家庭的发展趋势。
因此,研究当代大学生的婚恋观,是社会转型期大学生价值取向及其整合对策研究的重要内容。
同时,恋爱、婚姻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工作密切相关。
正确了解婚恋观,是大学生身心健康和成长的现实需要。
二、调查方法及过程首先,调查对象向是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全体在校本科生。
其次,采用的调查方法是一般的调研方法与文化人类学的调查方法相结合。
即采用问卷调查了解大体的情况,兼以参与式观察的方法,贯穿于平时生活,有意识的进行了解;另外在选择个案,进行访谈调查,深入、全面地了解其内心的真实想法,为问卷调查的结果做一个整体的评估;最后,利用文献检索与利用的方法查找相关资料,为得出的结论提供理论性支持。
问卷调查:——问卷设计:大体分成基本信息了解、对爱情观的认识、对婚姻观的考虑、对其他社会客观存在的看法(包括同性恋、婚外恋、网婚、网恋、大学生同居等)。
——问卷分发:共制作“大学生婚恋观调查问卷”80份,每个年级抽样20份,男生10份,女生10份。
在正式分发之前,发出5份(不计入问卷总数)进行试探性调查,目的在于根据大家在填写问卷时的反应修改问卷设计,从而增加问卷的合理性和信息量。
——问卷统计:分类统计加整体统计的方法,注重多个角度的资料整合。
如同性别、同年级、同地域(城市、农村)的分类统计等。
——问卷分析:从点到面,平行交叉的分析方法,即单题分析到整合分析,单线分析加交叉的对比分析,最后得出结论。
访谈调查:选择个案,进行深入的交流和了解(一般选择自己的朋友,这样交流可以减少难度,增加访谈的可信度);参与式观察:注重平时对身边人的了解,收集平时大家交谈过程中透露出来的信息。
再结合问卷调查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文献检索与利用:利用身边的网络资源,查找相关的研究成果和理论依据。
最后,就是完成调查报告,制作课堂讲稿。
三、分析与结论针对当代大学生对婚恋观的认识和大学生婚恋观念的现状,笔者就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全体在校本科生展开调查。
共制作“大学生婚恋观调查问卷”80份,每个年级抽样20份,男生10份,女生10份,最后共收回有效问卷79份,问卷有效率为98.75%。
最后利用这79份有效问卷进行分析、研究。
(一). 当代大学生的恋爱现状与分析1.恋爱是大学生活里的客观存在据问卷分析,在我们的大学校园里,恋爱是同学们感情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
同时,从分类统计的角度来看,当代大学生的恋爱状况在每个年级及在性别等方面均特点。
如下分析:您的恋爱状况()A从未恋爱过,也未考虑恋爱B已考虑恋爱,但未开始C恋爱中D以前恋爱过,现在没有图1【大学生恋爱现状统计图】据统计,31.6%的同学正在谈恋爱,56.9%左右的同学有过恋爱经历,22.8%左右的同学渴望恋爱,只有约20.3%的同学目前为止“从未恋爱过,也未曾考虑恋爱”。
这说明,在大学里恋爱的普遍性是客观存在的,大体上来说它可算是我们这个阶段的孩子的一种心理共性。
然而,从不同年级、不同性别、不同地域(城镇和农村)来看,还存在个中差别。
1.1 .大学生恋爱现状的各年级差异图2【大学生恋爱现状分年级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相关数据显示,在我们的大学校园中,大一的学生在恋爱这方面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即便他们很渴望恋爱也很想尝试,但也不会轻易迈出一步,这需要机遇和挑战,总的来说就是时机不成熟,我们相信“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地点,做适当的事儿,才是最好的选择”;二到大三时期是大学生活中的“恋爱高峰期”,由于051015202530354045大一大二大三大四从未恋爱过,也未曾考虑已考虑,但未开始恋爱中以前恋爱过,现在没有大家心理、生理的逐渐成熟,对恋爱有了真正的认识,于是乎就恋爱了;大四阶段是大家“分手的危险期”,这方面的压力来自于对自身前途的担忧,大家宁愿花更多的时间为工作、为考研血拼,而不愿再为爱情的琐事烦心。
在此阶段,很少能坚持下来的爱情一般都是真爱,恋爱双方对感情相当坚定,值得称赞。
在我们的大学校园里,“从未恋爱过,也未曾考虑”大一到大四,逐渐减少。
大一的孩子一般年龄阅历不足,对恋爱这方面考虑不多,并且恋爱经历不丰富这是很普遍的;大二到大三,“从未恋爱过”的人数逐渐减少,到了大四阶段,几乎只有很少很少的人从来没有过恋爱经历及未考虑过恋爱。
这表明大学生在这个阶段心理生理的成熟,情感的需要致使恋爱趋势加强;大一到大三,“已考虑恋爱,但未开始”的人数比例迅速下降。
大一的孩子渴望恋爱的心理很突出,这可能是由于刚刚逃离了高考的噩梦,大家渴望心理的暂时放松,抑或是情窦初开,好奇心的驱使。
但我觉得这并不能表示他们真正的了解“爱情”,懂得“爱情”。
大二到大三,或许大家是真的有所了解了,或者真的懂了,所以大家慢慢也就考虑去恋爱了,所以大家慢慢的就恋爱了,或是恋爱分手了的就“看透了”,不想去恋爱了,很少很少的人就准备放下感情,为工作,为考研开始打拼。
所以大家此时的“恋爱渴望度”就有所降低。
到了大四,基本就保持了一个近16%左右的低平衡状态,大家的恋爱渐渐稳定了,或者大部分是花在了找工作和考研的人生规划上,无暇顾及恋爱。
从四个年级来看,大一的孩子“恋爱中”的人数占据着较低的指数,这是由于刚刚步入大学,的需要一个缓冲的阶段,即他们对环境的适应度决定了他们的恋爱状况。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高中时恋爱双方由于各自考上了自己理想的大学而分道扬镳了。
然而,不要担心,从他们的“恋爱渴望度”来看,他们的潜力是巨大的。
大二到大三,大家都成熟了,认识也加强了,对环境也比较了解了,所以普遍都恋爱了,其中大二是恋爱的一个高潮期。
到了大三到大四的阶段“恋爱中”的比例在逐渐降低,特别是大四阶段很多人都不再处于恋爱的状态了,这主要是因为大三下学期到整个大四阶段,就业压力和考研压力给大家带来了巨大的心理负担,大家没时间、没精力来恋爱了。
这具体表现为在此时,大家的分手率是很高的。
特别是对于大四来说,由于毕业后家庭地区的差异或工作选择的差异致使很多情侣不得不在似曾圆满的爱情上画上了句号,甚是可怜。
只有少部分人能为爱情不顾一切,或只有很少的人不用考虑地域差异,且爱情事业双丰收。
“以前恋爱过,现在没有”的人数比例在大一的时间段所占比例很小,这表明大一的孩子虽然对恋爱充满了好奇,但恋爱也是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的;大二到大三,“以前恋爱过,但现在没有”的人数有所增加但基本处于稳定状态,这与上述“大二大三时大学时间恋爱的高峰期”的分析是异曲同工的;大四的时候,大家很多都由于各种原因和压力分手,这与“大四阶段是大学的分手期”是紧密相连的。
1.2 .大学生恋爱现状的性别差异图3【大学生恋爱现状分性别统计图】按性别统计来看,在当代的大学校园里男女生的恋爱性状和恋爱的心理都存在很大的差异性。
总的来说,男生的恋爱渴望度要强于女生,但女生的恋爱经历较之男生相对丰富,也就是说女生恋爱的成功率超过了男生。
从“恋爱中”的人数比例就可看出,女生为72%,男生仅占28%。
此外,对于大一的孩子来说,男生“考虑过恋爱,并曾恋爱过”的经历稍稍多于女生,我认为这是由于高中时期,在学校和家长一般不提01020304050607080从未恋爱过,也未曾考虑已考虑,但未开始恋爱中以前恋爱过,但现在没有倡孩子早恋的形势下,女生相对内敛、沉静的普遍性格趋向使然。
大学给了我们一个恋爱自由的环境,所以到了大学,很多女生更容易在全新的环境中释放。
从“已考虑,但未开始”的统计来看,男生所占的比例是女生的一倍左右。
这说明,大学期间男生的“恋爱渴望度”远远强于女生,这主要受生理及心理差异的影响,似乎也有一点当今社会男女比例不协调的因素。
“以前恋爱过,但现在没有”的人数来看,女生略多于男生,这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女生的恋爱经历多于男生,二是在大学生活中女生的恋爱不稳定因素大,即表现为“分手率”高。
如果说大学之前的恋爱算早恋的话,我们通常认为早恋对女生的伤害比男生严重,而到了大学期间,似乎很多的哥们儿都很难从“单相思”、“失恋”的阴影中走出来,之前就有身边的同学谈到过“我一个同学失恋了,据说在宿舍躺了三个月”、“一个xx高校男生,由于失恋自杀了”等等的惊悚消息及亲眼目睹了一个男生追一个女生三年未果的抑郁寡欢之像……相对于男生来说,女生对待失恋就淡然得多了,即很容易从时过境迁中恢复元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