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 道路绿化 植物配置

合集下载

论述园林建设中道路绿化植物配置

论述园林建设中道路绿化植物配置

论述园林建设中道路绿化植物配置摘要: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不断发现的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条件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对城市生存环境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

园林绿化作为近年来的热门项目,深受人们喜爱。

使其逐渐成为了城市建设的核心内容。

本文就针对如何使园林道路绿色植物规划更高效、更符合城市居民生活需求这一问题,做一个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园林建设;植物配置;绿化;道路绿化植物配置是城市园林建设中的重点工程。

城市发展的快慢除了人均生产总值及人均消费总值的考量外,城市园林建设也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

1、道路绿化植物配置在园林建设中的重要性城市道路绿化植物的配置好坏对提高城市整体的可观赏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道路绿化植物的合理配置能够提升城市的形象。

其作为城市的一大亮点,会给外来人员留下深刻的印象,提高城市在全国范围内的好感度。

其次,道路绿化植物的配置还能够提高城市的空气质量,合理的配置道路两旁的植物,不仅可以使绿植充分吸收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同时某些植物所释放出的能量还是天然的空气过滤器,可以大大缓解城市污染严重的状况。

最后,道路绿化植物的配置合理化可以缓解城市居民紧张烦躁的情绪。

随着全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现,城市居民的生活、工作节奏也越来越快,这就导致了人们或多或少地都会存在一些情绪紧张的问题。

因此,如果园林绿化建设中,能够合理地配置道路绿化植物,就会使人们在上下班的途中充分感受到道路两旁美丽的绿色风景,自然而然就会使自己的内心得以舒展,情绪也就跟着放松下来[1]。

2、园林建设道路绿化植物配置的原则道路绿化植物配置是城市建设发展中必要的手段和措施。

在城市道路绿化植物配置中,首先要遵循的原则是结合当地的地理环境因素和土质环境、光照因素等,合理地选择适合的植物进行配置。

其次要根据城市道路绿化植物的配置地点不同来选择。

例如:在城市相对较为宽广,人流量较大的道路两旁,就要选择一些干净、挺拔的植物类型。

但是如果人流量特别多的道路上,切记选择的植物不要过于密集。

论市政道路绿化中的植物配置

论市政道路绿化中的植物配置

论市政道路绿化中的植物配置市政道路绿化是城市景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植物配置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正确的植物配置可以美化城市环境,改善空气质量,增强市民的生活品质。

本文将对市政道路绿化中的植物配置进行探讨,以期为城市绿化建设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一、选择适宜的植物种类市政道路绿化植物的选择应该充分考虑城市的气候特点、土壤状况和空间限制等因素。

在炎热多雨的南方城市,可以选择热带雨林植物,如榕树、银杏等。

在气候寒冷的北方城市,可以选择耐寒的树木,如松树、柳树等。

还需要考虑植物的成活率和抗污染能力,选择对于城市环境比较适宜的植物种类。

二、根据道路环境进行植物配置市政道路的环境形态各异,有的是宽阔的大道,有的是狭窄的小街。

我们在进行植物配置时,需要根据不同的道路环境进行合理的规划。

对于宽阔的大道,可以选择高大挺拔的乔木和灌木,增添整体气势。

对于狭窄的小街,可以选择矮小丰茂的灌木和地被植物,使道路两旁更加绿荫蔽日,增加交通安全性。

三、注重植物的季节性变化市政道路绿化植物配置时,需要考虑到植物的季节性变化。

在春季,可以选择开花植物,如樱花、桃花等,增添道路的生机和活力。

在夏季,可以选择树种丰茂的植物,如梧桐、榕树等,增加行人的遮荫。

在秋季,可以选择叶色艳丽的植物,如枫树、银杏等,增加道路的景色。

在冬季,可以选择坚挺耐寒的树木,如松树、柳树等,使道路焕发冬日的生机。

四、合理利用植物配置改善环境市政道路绿化植物配置还可以利用植物的特性改善道路周边的环境。

可以选择具有净化空气和减少噪音的植物种类,如银杏、丁香等,改善道路的空气质量和环境噪音。

还可以利用植物的根系来保持土壤的稳定,减少道路旁边的土壤侵蚀和滑坡等现象。

五、避免选择有毒或者易过敏的植物种类在市政道路绿化植物配置时,需要避免选择有毒或者易过敏的植物种类。

一些植物的花粉、叶子或果实可能会引起市民的过敏反应,影响市民的生活。

一些有毒的植物可能会对周围的环境和生物造成伤害。

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及植物配置分析

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及植物配置分析

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及植物配置分析摘要:道路绿化是城市道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改善整个城市的生态环境具有积极意义。

在城市道路绿化设计过程中,需合理配置植物,注重植物生态特性和场地环境,加强植物的定期养护,保证城市道路绿化的景观效果,对提升城市形象具有积极意义。

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及植物配置。

关键词:园林景观;城市道路;植物配置中图分类号:S68文献标识码:A引言在当前的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中,一定要重视对植物的合理化配置,选择优质和色彩鲜明的植物,对道路景观整体结构进行优化,明确道路园林景观设计和植物配置的关键原则,优化整体布局。

同时要加强对规则式手法和多层次综合手法的合理应用,改善道路周围环境,提高整体设计的美感,创造出更具有地域特色的景观。

1城市道路绿化建设城市道路分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4个等级,道路绿化建设要满足其相应的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

城市道路绿化是城市中有生命的公共基础设施,是主要以植物为载体的人工造景。

城市道路绿化建设是一个全过程、多方位的建设活动,涉及设计、施工、管养阶段,而接受绿化行政审批、建设监管等行政干预,又需要多部门、多专业统一协调,受诸多因素制约;但通过各参建单位、管理单位等的共同努力,可以减少道路建设中影响绿化的不利因素,为道路绿化植物创造合理的生长空间并可持续发展,更好地服务于道路功能[1]。

2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及植物配置措施道路绿化作为城市道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净化空气、调节气候、减弱噪音、增加湿度、美化环境,能增加城市吸引力,维护城市可持续性发展及和谐发展;城市物质文化水平和精神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体现着现代人追求和向往的生态园林式绿化宜居环境。

因此,城市道路绿化的生态规划,对城市环境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2.1绿色城市交通系统低碳交通设计的核心是注重公共交通,鼓励慢行出行。

以TOD为导向,优化交通,实现紧凑功能布局。

对我国的一些城市,有较大出行要求的如大学城、工业园区、商务办公区等,地方政府也可引进以长距离大运量轨道和快速公交系统作为对外交通方式,以实现城市跨地域间的人口点对点的大规模快速运送。

分析城市道路绿化植物配置与选择

分析城市道路绿化植物配置与选择

分析城市道路绿化植物的配置与选择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加快了城镇化建设步伐,交通建设作为现代化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尤其对于城市道路而言,绿化植物对于美化城市环境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不仅要慎重选择绿化植物品种,还要合理配置,从而实现建设和谐、美丽城市的目标。

关键词:城市道路;绿化植物;配置;选择近年来,我国加快了现代化城市建设步伐,带动了城市道路的发展,与此同时,绿化建设受到人们高度的关注与重视。

绿化建设作为我国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美化环境、净化空气、消除噪音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反映着一个城市文明和文化内涵。

在这种背景之下,我们要投入充足的精力和资金,加大绿化植物的种植力度,这要求我们除了要根据城市规划布局和发展特点,选择适宜当地种植的绿化植物以外,还必须合理配置,这不仅是城市建设的需要,也是我国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一、我国城市绿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植物种类不够丰富事实上,在道路绿化方面,植物种类非常之多,然而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应用于道路绿化的植物少之又少。

例如,部分地区的公路两侧几乎采用同一品种绿化植物,这不仅会削弱景观效果,而且极易导致严重病虫害现象,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最终无法得到保证。

2.色彩过于单调毫无疑问,对于道路绿化景观而言,主要是通过植物色彩得以体现的。

从目前大多数道路绿化情况来看,植物色彩过于单调是普遍存在的问题,根本无法取得较好的视觉效果,绿化植物的美化功能更是大打折扣。

3.乡土植物奇缺关于乡土植物,主要来源于本土,资源非常丰富,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和抗性,在道路建设中,应当大力推广。

然而根据道路绿化规划情况来看,更注重引进新的绿化植物品种,却忽略了乡土植物,可想而知,这些植物在适应性上明显弱于乡土植物,极易在成长的过程中“夭折”,不仅如此,无法将当地特点体现出来。

二、城市道路绿化植物的选择1.合理选择绿化植物品种(1)选择富有当地特色的乡土树种。

因地制宜是选择绿化树种时必须遵守的原则,而选择乡土树种是体现地方特点和文化内涵的有效途径。

城市道路绿化树种的选择和配置

城市道路绿化树种的选择和配置

城市道路绿化树种的选择和配置本文从道路绿化的原则,树种的选择和植物的配置方式探讨了不同类型道路的植物配置方式,供广大绿化工作者参考。

城市道路绿化是道路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园林系统的重要组成要素,也是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

它直接形成城市的面貌、道路空间的性格、市民的交往环境,为居民日常生活体验提供长期的视觉形态审美客体,乃至成为城市文化的组成部分。

本文从城市道路绿化的作用,植物的选择和配置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一些见解。

1、道路绿化的功能作用1.1交通组织及安全功能绿化具有分隔空间的功能,在车行道之间、人行道与车行道之间等处绿化,分隔道路平面,引导、控制人流和车流、组织交通,保证行车速度,提高行车安全性。

同时可以利用树木进行视线引导,有助于加强道路的轮廓、连续和方向性。

另外中央分隔带的绿化可阻挡对行车辆的眩光及防止汽车闯过中央分隔带驶入对向车道,保证行车安全。

1.2生态美化功能在道路两旁栽植绿色植物可以降低污染、阻隔噪音,植物可以降解有机、无机污染物,净化小气候,并且吸收强光、反射光对行人及驾驶员的辐射。

道路种植时采用由乔木群落向小乔木群落、灌木群落、草坪过渡的形式,形成立体层次感,起到良好的防护作用和景观效果。

2、道路绿化的原则2.1安全性原则在道路绿化设计过程中,安全性是非常重要的。

例如在进行城市道路的分车绿带的植物栽植时,为了保证司机视线的通畅,中间分车绿带中不宜种植高大乔木,而以低矮花灌木配以草坪、花卉的种植方式为主,也可以适量增加常绿植物,以避免眩光。

另外,对于路侧新栽植的树木,或原来路旁既有的树木,应考虑其密度,保证合理的种植株距,预留适当的眺望空间,以减少驾驶员的压迫感,并给驾驶员和乘客提供浏览沿途风光的视觉空间。

2.2生物多样性原则在城市绿化道路中,单一的追求数量不考虑植物的多样性以及生态效应的做法已经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要求。

现代城市道路绿化应强调以植物造景为主,使用乔木、灌木与地被、草皮相结合的立体复层次绿化形式,提高绿化植物种类组成的多样性。

城市道路绿化植物的选择与配置原则

城市道路绿化植物的选择与配置原则

城市道路绿化植物的选择与配置原则摘要:我国绿化植物涉及到相当多的种类与资源,以人为本是开展绿化设计工作时必须严格遵循的原则,并实现对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

在一个空间内配置植物需要满足主次分明以及疏落有致这一需求,将树形高低、大小以及落叶或者常绿等作为依据进行配置。

在配置多种树种时,不仅要注意保护每一种树固有的特性,同时还要注意突出主题。

利用平均分配的原则,开展合理的选择与配置工作,为人们提供更为良好的居住环境。

关键词:城市道路;绿化植物;配置原则从现代化城市角度来说,城市道路绿化不仅是改善城市环境的方式之一,也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与质量。

绿化工程不仅作为城市建设项目存在于城市当中,也是城市建设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内容。

所以在开展城市建设时,必须提高对道路绿化工作的重视程度,利用科学的方式与手段,开展合理的设计施工工作,通过正确选择城市道路绿化植物的方式,满足合理配置绿化植物这一需求,实现对城市环境的有效改善。

一、科学选择道路绿化植物1.因地制宜因地制宜地选择适种性植物是道路绿化的首要原则。

不同城市的气候、土壤条件、道路环境不同,选择植物的最基本条件是易于存活,易于栽种移植,绿化效果持久。

优先选择能体现城市风貌的市花市树和乡土品种,乡土品种在长期的种植过程中已完全适应当地的环境和土壤特征,易于存活,生长习性已被掌握易于养护和繁殖,且可节省绿化费用,体现地域特色,是道路绿化的首先材料。

2.注重环保美化环境、净化空气,是开展道路绿化的最终目标。

注意在进行道路绿化时,一定要避免植物成为新的污染源,因此,要从环境保护着手,开展绿化植物的选择工作,同时,绿化植物要满足不会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这一需求,吸附灰尘,消除噪音以及净化空气等,都是绿色植物可起到的主要作用。

在生态环境改善方面有一定的价值。

3.安全第一在道路功能当中,绿化起着相当重要的辅助作用。

在开展绿化工作的同时,要保障道路交通的安全性不会受到破坏。

谈谈城市道路绿化植物的配置

谈谈城市道路绿化植物的配置
2 . 城 市道 路 绿 带 的植 物 配置 2 . 1 分车带的植物配置。分车带是指车行道之 间可 以绿化 的 分隔 带 , 其 位 于上 下 行机 动 车 道之 间的 为 中 间分 车绿 带 , 位 于 机动 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之间或 同方 向机动车道之间的两侧分车绿带 。
路 桥 工程
谈 谈 城 市道 路 绿 化植 物 的配 置
周 秀 丽 ( 南宁经济技 术开发 区园林管理局 , 广 西 南宁 5 3 0 0 3 1 )
要, 城 市道 路 绿 化 , 是 城 市 园林 绿 地 系统 的 重要 组 成 部 分 , 也 是 城 市 文 明 的 重要 标 志 之 一 。 街 道 绿 化 作 为城 市 的 “ 脸 面” , 体 现 一 个 城 市 的 绿 化水平 , 为进一 步加 强城 市道路 景观绿 地建设 , 规范绿地植物配置 , 改善绿地植物种植结构 , 丰 富城 市景观 , 充分发挥绿地 生态功能 。本文结合 多年
的工作经验 , 简单的 阐述关键词 7 城市道路 绿化工程植物配置
随着城市建 设飞跃 发展 , 城 市道路也逐渐增多 , 便形成 了各 头或者车辆拐弯处不宜配植妨碍视线的乔灌木 , 只 能种植草皮、 花 种与道路相关的绿带 。也有将行道树、 林荫道 与防护林带共 同联 卉 及一 些 低矮 灌 木 。 成绿色走廊。因此在每一条道路设计时都应考虑将其建设成为有 2 . 2 人行道的植物配置 。指人行道与车行道之间种植行道树 特色的道路和景观带 , 这景观带 的形成是与绿化植物 的巧妙配置 的绿带。其 功能主要为行人蔽荫 , 同时能起到美化街道 、 降尘 、 降 是 分不 开 的。 噪 减少 污 染 的作 用 。例 如 有 中 国绿城 之 称 的南 宁 喜欢 在 人行 道 上 1 . 城市道路的植物配置类型 用冠大荫浓的扁桃 、 秋枫、 香樟等树种 。种植行道树其苗木 的胸 城市道路 的植物配置首先应考虑交通安全 , 有效地协助组织 径 : 快长树不得小于 5 c m , 慢长树不宜小于 8 c m ; 在行人道较宽 , 行 人流的集 散, 同时发挥道路绿化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丰富城市 人不多或有绿带隔离的防护设施的路段, 行道树 下可 以种植灌木 景观 中的作用。城市道路绿化, 不仅美化环境, 同时也避免了司机 和 地被 植 物 , 减少 黄 土 裸 露 , 形 成 连 续 不 断 的绿 化 带 , 提 高 防护 功 的驾车疲劳, 提高安全 。城市道路植物配置设计主要有两类: 整齐 能; 在行人多的路段 , 行道树绿带不能连续种植时 , 行道树之间宜 式行道树类 型; 自然式园林道路的布置。 采用透气性路面铺装 , 树池上宜覆盖池箅子。 1 . 1 整齐 式园林行道树 。此种类型 , 植物配置形式有 。 ( 1 ) 乔 2 . 3 路侧绿带植物配置在道路侧方 , 布设在人行 道边缘至道 木为主、 配 以草坪: 高大的乔木不仅遮 阴效果好 , 还会使人感到雄 路红线之 间的绿带路侧绿化 。应根据相邻用地性质、 防护和景观 伟壮观, 但较单调 。 ( 2 ) 乔木和灌木: 既可增加景观和季 相的变化 , 要求进 行设计 , 并应保持在路段内的连续与完整的景观效果。路 又具有节奏感和韵律感 ; ( 3 ) 常绿乔木配 以花卉、 灌木 、 草坪 、 绿篱 侧绿带宽度 大于8 m 时, 可设计成开放式绿地。开放式绿地 中, 绿 ( 或色块) : 这种形式 既可 四季常青 , 又有季相变化, 是 目前应用较 化 用地 面 积 不 得 小 于该 段 绿 化 总面 积 的 7 0 % 。从 广义 上 讲 路 侧 绿 多的形式; 若条件允许可 多行布置 , 既可增加绿化面积 , 提高绿化 带也包括建筑物基础绿带 。由于绿带宽度不一 , 因此, 植物配植各 水平 , 又可大大减少噪音, 这也是将来发展的方 向和潮流 异。路侧绿带 国内华南地区常见用异叶爬山虎 、 珊瑚藤等藤本植 1 . 2自然式园林道路的配置 。 自然式 园林道路 的植物配置 : 物作墙面垂直绿化, 用直立 的小花紫薇、 双荚黄槐等植于墙前作为 种植时不成行列式 , 以反映 自然界植物群落 自然之美, 花卉布置 以 分隔; 如绿带宽些, 则以此绿色屏障作为背景, 前面配植花灌木、 宿 花丛、 花群为主 , 不用模纹花坛。树木配植以孤立树、 树丛、 树林为 根花卉及草坪, 但在外缘常用绿篱分隔 , 以防行人践踏破坏。绿带 主, 不用规则修剪的绿篱, 以自然 的树丛、 树群、 树带来区划和组织 宽度超过 l O e r 者, 可用 自然式园林道路的布 置或规则 的林带式配 园林空问。树木整形不作建筑鸟兽等体 形模拟 , 而 以模拟 自然界 植 , 既 可 方便 居 民 自由出 入林 荫 带散 步 休 息 , 又 有 效 防止 和减 少 车 苍老的大树为主。对花木 的选择标准: 一讲姿美, 二讲色美; 三讲 辆废气 、 噪音对居民的危害。例如南宁市的五象大道延长线( 银海 体态美; 四讲昧香 。在繁忙的道路两侧设置 自然式的园林道路即 路 口至壮锦路口段) 人行道外两侧 的绿化带宽度为 2 0 m , 植物配置 林荫路 ( 具有一定宽度又与街道平行的带状绿地 , 其作用与街头绿 采用乔灌草相结合的方式 , 植物品种多样化, 形成了较好的植物群 地相似 , 有 时可起 ̄ J J d , 游园的作用) , 尤其是居民分布相对较密集 落 。这样只有把路侧绿带和建筑物基础绿带的统一才 能形成和谐 的一侧, 既可方便居民 自由出入林荫带散步休息 ( 不必穿过交通繁 的道 路 两侧 绿化 景 观 。 忙的街道) , 又有效防止和减少车辆废气、 噪音对居 民的危害, 这种 2 . 4 交通 岛绿地植物配置 。交通岛绿地 , 可绿化 的交通 岛用 形式在各个城市较 为普遍 。 地 。交通 岛绿 地分 为中心岛绿地、 导向岛绿地和 立体交 叉绿 岛。

城市道路绿化植物配置原则与方法

城市道路绿化植物配置原则与方法

城市道路绿化植物配置原则与方法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城市绿化方面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城市绿化代表着整个城市的形象,也在环保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还可以增加人们休息和休闲的场所。

因此,在进行城市道路绿化中,各种植物的选择一定要符合科学,体现出植物学、景观学和生态学的特点,还要考虑的城市的气候和地理位置进行合理的选择和搭配,表现出本土的文化和特色。

关键词:城市道路;绿化植物;配置原则;方法1导言现代城市道路绿化景观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了城市道路的形象,进一步决定了城市的品位。

现代城市道路的绿化景观不但缓解了城市的环境污染,也提升了广大群众的生活质量和水平。

目前,现代城市对于道路绿化成为了我国城市建设的重要一部分,城市道路的绿化给广大群众呈现了一个不一样的城市面貌,凸显了城市的发展水平。

所以,对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要进行合理设计。

2城市道路园林绿化景观植物配置原则分析2.1实用性原则城市的道路景观是城市发展的缩影,因此在不同的道路设计上要突出其功能和特色,根据道路交通情况进行科学规划,突出实用性。

在繁华的主干道上,植被应以笔直的杨树,柳树和国槐为主,夏天起到遮荫纳凉的效果。

道路两侧以花灌木,彩叶植物,观赏性花卉进行色彩和高度的搭配,起到缓减视觉疲劳和美化的作用。

而老城区道路两旁的植物通过加强养护,并重新规划种植密度,利用花箱种植各色的花卉,使其更好体现人文道路景观作用。

2.2因地制宜原则城市道路景观是城市建设体系组成部分,在规划设计上要根据地形,环境,人文趋向等因素,因地制宜地利用当地植物资源,进行合理结构配置和组合。

如环境条件差的地段要尽量选用适应能力强,成活率高的乡土树种。

而快速路景观设计除合理植物结构,色彩组合配置外,还要考虑景观整体上的流线性,便于驾驶人员交通视线。

2.3可持续发展原则城市的道路景观设计中应树立长远观念,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

在道路景观绿化设计上要立足当前,同时要考虑到经济效益和生态价值,既要实现短期的显著改观,也要统筹兼顾植物景观的长期生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道路道路绿化植物配置
简介:道路绿化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息息相关,其优劣直接影响到人们对一个城市的评价。

对于设计来说,无论在设计哪种类型的道路植物配置都要遵循生态学原理,充分挖掘城市丰富的文化内涵,为市民创造人性化的生活工作环境而努力。

关键字:道路绿化植物配置干道
道路绿化是道路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园林系统的重要组成要素,它直接形成城市的面貌、道路空间的性格、市民的交往环境,为居民日常生活体验提供长期的视觉形态审美客体,乃至成为城市文化的组成部分。

道路绿化的类型
道路绿化的类型具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仅指城市干道的绿化,广义上则包括城市干道、居住区、公园绿地和附属单位等各种类型绿地中的道路绿化。

本文拟从广义的层面上分析城市道路绿化中的植物配置。

城市干道的植物配置
城市干道具有实现交通、组织街景、改善小气候的三大功能,并以丰富的景观效果、多样的绿地形式和多变的季相色彩影响着城市景观空间和景观视线。

城市干道分为一般城市干道、景观游憩型干道、
防护型干道、高速公路、高架道路等类型。

各种类型城市干道的绿化设计都应该在遵循生态学原理的基础上,根据美学特征和人的行为游憩学原理来进行植物配置,体现各自的特色。

(1)景观游憩型干道的植物配置
景观游憩型干道的植物配置应兼顾其观赏和游憩功能,从人的需求出发,兼顾植物群落的自然性和系统性来设计可供游人参与游赏的道路。

有“城市林荫道”之称的肇嘉浜路中间有宽21米的绿化带,种植了大量的香樟、雪松、水杉、女贞等高大的乔木,林下配置了各种灌木和花草,同时绿地内设置了游憩步道,其间点缀各种雕塑和园林小品,发挥其观赏和休闲功能。

(2)防护型干道的植物配置
道路与街道两侧的高层建筑形成了城市大气下垫面内的狭长低谷,不利于汽车尾气的排放,直接危害两侧的行人和建筑内的居民,对人的危害相当严重。

基于隔离防护主导功能的道路绿化主要发挥其隔离有害有毒气体、噪音的功能,兼顾观赏功能。

绿化设计选择具有耐污染、抗污染、滞尘、吸收噪音的植物,如雪松、圆柏、桂花、珊瑚树、夹竹桃等,采用由乔木群落向小乔木群落、灌木群落、草坪过渡的形式,形成立体层次感,起到良好的防护作用和景观效果。

(3)高速公路的植物配置
良好的高速公路植物配置可以减轻驾驶员的疲劳,丰富的植物景观也为旅客带来了轻松愉快的旅途。

高速公路的绿化由中央隔离带绿化、边坡绿化和互通绿化组成。

中央隔离带内一般不成行种植乔木,避免投影到车道上的树影干扰司机的视线,树冠太大的树种也不宜选用。

隔离带内可种植修剪整齐、具有丰富视觉韵律感的大色块模纹绿带,绿带中选择的植物品种不宜过多,色彩搭配不宜过艳,重复频率不宜太高,节奏感也不宜太强烈,一般可以根据分隔带宽度每隔30~70米距离重复一段,色块灌木品种选用3~6种,中间可以间植多种形态的开花或常绿植物使景观富于变化。

边坡绿化的主要目的是固土护坡、防止冲刷,其植物配置应尽量不破坏自然地形地貌和植被,选择根系发达、易于成活、便于管理、兼顾景观效果的树种。

互通绿化位于高速公路的交叉口,最容易成为人们视觉上的焦点,其绿化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大型的模纹图案,花灌木根据不同的线条造型种植,形成大气简洁的植物景观。

另一种是苗圃景观模式,人工植物群落按乔、灌、草的种植形式种植,密度相对较高,在发挥其生态和景观功能的同时,还兼顾了经济功能,为城市绿化发展所需的苗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园林绿地内道路的植物配置
园林道路是全园的骨架,具有发挥组织游览路线、连接景观区等重要功能。

道路植物配置无论从植物品种的选择上还是搭配形式(包括色彩、层次高低、大小面积比例等)都要比城市道路配置更加丰富多样,更加自由生动。

园林道路分为主路、次路和小路。

主路绿化常常代表绿地的
形象和风格,植物配置应该引人入胜,形成与其定位一致的气势和氛围。

如在入口的主路上定距种植较大规格的高大乔木如悬铃木、香樟、杜英、榉树等,其下种植杜鹃、红花木、龙柏等整形灌木,节奏明快富有韵律,形成壮美的主路景观。

次路是园中各区内的主要道路,一般宽2~3米;小路则是供游人在宁静的休息区中漫步,一般宽仅1~1.5米。

绿地的次干道常常蜿蜒曲折,植物配置也应以自然式为宜。

沿路在视觉上应有疏有密,有高有低,有遮有敞。

形式上有草坪、花丛、灌丛、树丛、孤植树等,游人沿路散步可经过大草坪,也可在林下小憩或穿行在花丛中赏花。

竹径通幽是中国传统园林中经常应用的造景手法,竹生长迅速,适应性强,常绿,清秀挺拔,具有文化内涵,至今仍可在现代绿地见到。

道路绿化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息息相关,其优劣直接影响到人们对一个城市的评价。

对于设计来说,无论在设计哪种类型的道路植物配置都要遵循生态学原理,充分挖掘城市丰富的文化内涵,为市民创造人性化的生活工作环境而努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