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学生实验列表
2019《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与课本中实验列表(3)

12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选择性必修1
1.验证动守恒定律
2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大小 3.测量玻璃的折射率 4.用双缝干涉实验测量光的波长 选择性必修2 5.探究影响感应电流方向的因素 6.探究变压器原、副线圈电压与匝数的关系 7.利用传感器制作简单的自动控制装置 选择性必修3 8.用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的大小 9.探究等温情况下一定质量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
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变压器原、副线圈电压与匝数的关系。知道远距离输电 时通常采用高压输电的原因
13 探讨远距离输电中导致电能损耗的因素
14 通过实验,了解电磁振荡
15 演示赫兹实验
16
通过实验,了解常见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会利用传感器制作简单的自动控制装 置。
17 通过热敏电阻实验,了解温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6 观察洛伦兹力演示仪的结构,定性讨论电子束偏转的原理。
7 探究影响感应电流方向的因素,理解楞次定律
8 通过实验,理解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9 通过实验,了解自感现象和涡流现象
10 通过实验,认识交变电流。能用公式和图像描述正弦交变电流
11 用示波器或其他设备观察交变电流的波形,并测算其峰值和有效值
12
2019《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 列表
说明:根据2017教育部《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课程内容”要求所需实验设 计该表。
此表为征求意见表,仅供参考(红色表示学生必做)
学校应充分利用已有的实验器材,努力开发适合本校情况的实验课程资源,
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动手多做实验,提升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实验要求列表
3.选择性必修3
1 通过实验,估测油酸分子的大小 2 通过实验,了解扩散现象 3 利用显微镜观察布朗运动 4 利用熔化的石蜡显示云母片的各向异性和玻璃片的各向同性 5 观察液体的表面张力现象 6 通过实验,了解气体实验定律 7 设计实验,比校肥皂水和清水的表面张力 8 通过实验,了解光电效应现象
基于核心素养谈高中物理学生必做实验

基于核心素养谈高中物理学生必做实验高中物理学生必做实验的核心素养,包括实验设计能力、实验操作技能、数据处理与分析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等。
下面将介绍几个适合高中物理学生的必做实验,以帮助他们培养这些核心素养。
一、杨氏模量实验材料:金属丝、游标卡尺、电子天平、螺旋测微器等。
实验目的:通过测量金属丝的伸长量和受力,计算杨氏模量。
实验内容:选择一段金属丝,用游标卡尺测量其直径,用电子天平称量其长度,并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其伸长量。
然后用测得的数据计算杨氏模量,从而了解杨氏模量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二、牛顿第二定律实验材料:劈力计、各种不同质量的物体等。
实验目的:通过测量物体的质量和劈力计的读数,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实验内容:在水平桌面上放置劈力计,将不同质量的物体挂在劈力计上,通过测量劈力计的读数和物体的质量,计算物体的加速度,并绘制质量与加速度之间的关系图,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成立。
三、拔出法测定流体黏度实验材料:流体、玻璃管、万能托盘等。
实验目的:通过测量流体从玻璃管中的流动时间和流体的密度,计算流体的黏度。
实验内容:将流体注入玻璃管,然后迅速拔出玻璃管,通过测量流体从玻璃管中流出所用的时间,以及测量流体的密度,计算流体的黏度,并比较不同流体的黏度差异。
四、全息干涉实验材料:激光器、偏振板、照相底片等。
实验目的:通过干涉现象,观察全息图的三维立体效果。
实验内容:使用激光器产生单色的激光光束,通过偏振板产生两束具有一定相位差的激光光束,然后照射在感光底片上,形成全息图。
通过观察全息图,可以看到三维立体的效果,从而了解全息干涉现象。
通过这些实验,高中物理学生可以培养实验设计能力,学习实验操作技能,掌握数据处理与分析能力,并且能够通过解决实验中的问题来培养问题解决能力。
这些实验也可以激发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的观察和推理能力,提高他们对物理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这些实验对于高中物理学生的学习和素养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高中物理实验教案集(全部学生实验18个)

高中物理实验教案集(全部学生实验18个)-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2343、用图象表示速度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思考怎样画出速度—时间图象,为什么要用平滑的曲线“拟合”。
学生活动:根据前面计算的瞬时速度,画出速度—时间图象,同组各成员之间再次比较运动的区别,感受不同的运动规律。
体会交流“拟合”的意义。
教师活动:聆听学生回答,点评。
(三)课堂总结、点评1、打点计时器的原理构造(如图)实验原理:(1)电磁打点计时器:它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打点计时的一种仪器,当通过4—6V低压交流电时,在线圈和永久磁铁的作用下,振片便上下振动起来,位于振片一端的振针就跟着上下振动而打点,这时,如果纸带运动,振针就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点,当交流电源频率为50Hz时,它每隔0.02s打一点,即打出的纸带上每相邻两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02s。
(2)电火花计时器:它是利用火花放电在纸带上打出小孔而显示点迹的计时仪器。
当接通220V交流电源,按下脉冲输出开关时,计时器发出的脉冲电流经接正极的放电针、墨粉纸盘到接负极的纸盘轴,产生火花放电,于是在运动纸带上就打出一系列点迹。
当电源频率为50Hz时,它也是每隔0.02s 打一次点,即打出的纸带上每相邻两点间的时间间隔也是0.02s。
电火花计时器工作时,纸带运动时受到的阻力小,比电磁打点计时器实验误差小。
打在纸带上的点,记录了纸带运动的时间,如果把纸带跟物体连在一起,纸带上的点就相应地表示出运动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
2、实验器材电磁打点计时器(或电火花计时器)及纸带、刻度尺、电源、导线等。
3、纸带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并能计算平均速度。
(1)在纸带上相邻两点间的时间间隔均为0.02s(电源频率为50Hz),所以点迹密集的地方表示纸带运动的速度很小。
(2)根据v=△x/△t,求出在任意两点间的平均速度,这里△x可以用直尺测量出两点间的距离,△t为两点间的时间间隔数与0.02s的乘积。
高中物理实验教案集(全部学生实验18个)

实验原理:(1)电磁打点计时器:它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打点计时的一种仪器,当通过4—6V低压交流电时,在线圈和永久磁铁的作用下,振片便上下振动起来,位于振片一端的振针就跟着上下振动而打点,这时,如果纸带运动,振针就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点,当交流电源频率为50Hz时,它每隔0.02s 打一点,即打出的纸带上每相邻两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02s。
(2)电火花计时器:它是利用火花放电在纸带上打出小孔而显示点迹的计时仪器。
当接通220V交流电源,按下脉冲输出开关时,计时器发出的脉冲电流经接正极的放电针、墨粉纸盘到接负极的纸盘轴,产生火花放电,于是在运动纸带上就打出一系列点迹。
当电源频率为50Hz时,它也是每隔0.02s打一次点,即打出的纸带上每相邻两点间的时间间隔也是0.02s。
电火花计时器工作时,纸带运动时受到的阻力小,比电磁打点计时器实验误差小。
打在纸带上的点,记录了纸带运动的时间,如果把纸带跟物体连在一起,纸带上的点就相应地表示出运动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
2、实验器材电磁打点计时器(或电火花计时器)及纸带、刻度尺、电源、导线等。
3、纸带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并能计算平均速度。
(1)在纸带上相邻两点间的时间间隔均为0.02s(电源频率为50Hz),所以点迹密集的地方表示纸带运动的速度很小。
(2)根据v=△x/△t,求出在任意两点间的平均速度,这里△x可以用直尺测量出两点间的距离,△t为两点间的时间间隔数与0.02s的乘积。
这里必须明确所求的是哪两点之间的平均速度。
4、粗略计算瞬时速度。
某点E的瞬时速度可以粗略地由包含E点在内的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来表示。
如图1.4-1,v E≈v DG,或v E=v DF。
说明:在粗略计算E点的瞬时速度时,可利用公式v=△x/△t来求解,但须注意的是,如果取离E点越接近的两点来求平均速度,这个平均速度越接近数点,分别标明0、l 、2、3、4……,量得0与 1两点间距离x 1=30mm ,3与4两点间的距离x 2=48mm ,则小车在0与1两点间平均速度为 m /s 。
新课程高中物理演示实验及学生分组

一、演示实验目录
序号
实验内容
1
瞬时速度的测量
2
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3
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
4
用打点计时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
5
物体的微小形变
6
探究弹簧的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
7
探究分力与合力的关系
8
研究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
9
验证牛顿第一定律
10
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实验四
验证牛顿运动定律
实验五
探究动能定理
实验六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实验七
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同时练习使用螺旋测微器)
实验八
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
实验九
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实验十
练习使用多用电表
实验十一
传感器的简单使用
选修
3-3
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
3-4
实验一
探究单摆的运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
实验二
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实验三
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
3-5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38
自感现象
39
交流电的产生
40
交流电的有效值
41
变压器
42
观察电感与电容对交流电的影响
43
示波器观察交流电波形
44
光敏电阻的特性
45
热敏电阻的特性
46
传感器—干簧管
47
分子引力
48
扩散运动
49
布朗运动
50
气体的等温变化
51
气体的等容变化
52
表面张力
高中物理课本实验全

高中物理课本实验全
实验一:测量木块的密度
实验目的
通过测量木块的密度,学生可以了解物体密度的概念,并掌握密度计算的方法。
实验步骤
1. 准备一个木块和一个测量密度的;
2. 用天平测量木块的质量;
3. 将木块放入中,记录的初始体积;
4. 添加一定量的水到中,记录的末尾体积;
5. 使用公式计算木块的密度。
实验二:测量小车的加速度
实验目的
通过测量小车的加速度,学生可以了解力学中的运动和力的关系,并研究如何计算加速度。
实验步骤
1. 准备一个小车和一条光滑的倾斜面;
2. 将小车放在倾斜面上,并确保它处于静止状态;
3. 用尺子测量小车的起点和终点位置;
4. 通过计算公式计算小车的加速度。
实验三:测量电池的电动势
实验目的
通过测量电池的电动势,学生可以了解电压的概念,并掌握如何使用电动势计进行测量。
实验步骤
1. 准备一个电池和一个电动势计;
2. 将电动势计的正负极连接到电池的正负极;
3. 读取电动势计上的电动势数值。
实验四:测量光的折射角
实验目的
通过测量光的折射角,学生可以了解光的折射规律,并掌握如何使用折射仪进行测量。
实验步骤
1. 准备一个折射仪和一束光源;
2. 将光源对准折射仪,使光线通过折射仪的入口面;
3. 通过观察刻度盘上的指示,测量光的入射角和折射角。
......(以此类推,列出所有的高中物理课本实验)
以上是一份高中物理课本实验全的简要列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高中物理力学实验大全

高中物理力学实验大全1、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实验仪器:磁铁、小铁块;细线、钩码(学生用)教师操作:磁铁吸引铁块。
学生操作:用细线使放在桌上的钩码上升。
实验结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测量力的仪器实验仪器:弹簧秤(2只)弹簧秤:(1)构造和原理弹簧秤测力原理是根据胡克定律,即F拉=F弹=kx,故弹簧秤的刻度是均匀的,构造如图。
(2)保养①测力计不能超过弹簧秤的量程。
②测量前要注意检查弹簧秤是否需要调零,方法是将弹簧秤竖直挂起来,如其指针不指零位,就需要调零,一般是通过移动指针来调零。
③被测力的方向应与弹簧秤轴线方向一致。
④读数时应正对平视。
⑤测量时,除读出弹簧秤上最小刻度所表示的数值外,还要估读一位。
⑥一次测量时间不宜过久,以免弹性疲乏,损坏弹簧秤。
教师操作:两只弹簧秤钩在一起拉伸,可检验弹簧秤是否已损坏。
3、力的图示实验仪器:刻度尺、圆规4、重力的产生及方向实验仪器:小球、重锤、斜面教师操作:向上抛出小球,小球总是会落到地面。
教师操作:小球在桌上滚到桌边后总是会落到地面。
实验结论:地球对它附近的一切物体都有力的作用,地球对它周围的物体都有吸引的作用。
教师操作:观察重锤线挂起静止时,线的方向。
教师操作:观察重锤线的方向与水平桌面、斜面是否垂直。
实验结论:重力的方向与水平面垂直且向下,而不是垂直物体表面向下。
5、重力和质量的关系实验仪器:弹簧秤、钩码(100g×3只)教师操作:将质量为100g的3只钩码依次挂在弹簧秤上,分别读出它们受到的重力为多少牛,将数据记在表格中,做出相应计算。
质量m(kg) 重力G(N) 重力与质量的比g(N/kg)0.10.20.3实验结论:物体的质量增大几倍,重力也增大几倍,即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这个比值始终是9.8N/kg。
6、悬挂法测重心实验仪器:三角板、悬线、不规则形状薄板(人字形梯子、绳子)教师操作:在A点用线将不规则物体悬挂起来;在B点将不规则物体悬挂起来,两次重锤线的交点即是重心。
高中物理必修一、二、三学生实验练习与答案

高中物理必修一、二、三学生实验练习高中物理必修一学生实验练习实验一.测量做直线运动物体的瞬时速度1.利用如图甲装置测量做直线运动物体的瞬时速度。
某同学得到一条用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如图乙,并在其上取A 、B 、C 、D 、E 、F 、G 7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没有画出),打点计时器接周期为T 0=0.02s 的交流电源。
该同学经过测量并计算得到打点计时器在打B 、C 、D 、E 、F 各点时物体的瞬时速度如下表:对应点BCDEF速度/(m·s -1)0.1220.1640.2050.250.289回答下列问题:(1)计算v F 的公式为v F =(用已知量字母表示)。
(2)根据表中记录的数据,作出v —t 图像可判断小车遵循的运动是,其理由是.2.如图1,用手机拍摄物体自由下落的视频,利用分帧图片中小球的位置探究自由下落的规律。
(1)若有体积相同的乒乓球、小塑料球和小钢球,其中最适合用作实验中下落物体的是,理由是.(2)主要实验操作步骤:①把刻度尺竖直固定在墙上②手机固定在三脚架上,调整好手机镜头的位置③打开手机摄像功能,开始摄像④捏住小球,从刻度尺旁静止释放.(3)停止摄像,从视频中截取三帧图片,图片中的小球和刻度如图2。
已知相邻两帧图片间的时间间隔为16s,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则小球通过B 位置的速度v B =m/s,测得重力加速度g =m/s 2。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4)在某次实验中,若释放小球时手稍有晃动,视频显示小球下落时偏离了竖直方向,则从该视频中截取图片(选填“仍能”或“不能”)用(3)问中的方法测出重力加速度.实验二.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1.某同学利用如图的装置测量轻弹簧的劲度系数。
图中,光滑的细杆和直尺水平固定在铁架台上,一轻弹簧穿在细杆上,其左端固定,右端与细绳连接;细绳跨过光滑定滑轮,其下端可以悬挂砝码(实验中,每个砝码的质量m =50.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