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脚手架计算规则
综合脚手架工程量计算规则

脚手架工程量计算规则-模板工程量计算规则1.综合脚手架为了简化脚手架工程量的计算,一些地区以建筑面积为综合脚手架的工程量。
综合脚手架不管搭设方式,一般综合了砌筑、浇筑、吊装、抹灰等所需脚手架材料的摊销量;综合了木制、竹制、钢管脚手架等,但不包括浇灌满堂基础等脚手架的项目。
综合脚手架一般按单层建筑物或多层建筑物分不同檐口高度来计算工程量,若是高层建筑还须以高层建筑高增加费。
2.单项脚手架2.1一般规则1)建筑物外墙脚手架:凡设计室外地坪至于檐口(或女儿墙上表面)的砌筑高度在15m以上的或砌筑高度虽不足15m,但外墙门窗及装饰面积超过外墙表面积60%以上时,均按双排脚手架计算。
2)建筑物内墙脚手架:凡设计室内坪至顶板下表面(或山墙高度的1/2处)的砌筑高度在3.6m以下的(含3.6m),按里脚手架计算;砌筑高度超过3.6m以上时,按单排脚手架计算。
3)石砌墙体,凡砌筑高度超过1.0m以上时,按外脚手架计算4)计算内、外墙脚手架时,均不扣除门、窗洞口、空圈洞口等所占的面积。
5)同一建筑物高度不同时,应按不同高度分别计算。
例1 根据图11-4图示尺寸,计算建筑物外墙脚手架工程量。
解单排脚手架(15m高)=(26+12×2+8)×15=870m2双排脚手架(24m高)=(18×2+32)×24=1632m2双排脚手架(27 m高)=32×27=864m2双排脚手架(36 m高)=(26-8)×36=648m2双排脚手架(51m高)=(18+24×2+4)×51=3570m26)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柱、梁按双排脚手架计算。
7)围墙脚手架:凡室外自然地坪至围墙顶面的砌筑高度在3.6m以下的,按里脚手脚计算;砌筑高度超过3.6m以上时,按单排脚手架计算。
8)室内顶棚装饰面距设计室内地坪在3.6m以上时,应计算满堂脚手架。
计算满堂脚手架后,墙面装饰工程则不再脚手架。
综合脚手架计算规则

1.综合脚手架按建筑面积以平方米计算。
2.建筑物的檐高应以设计室外地坪至檐口滴水的高度为准,如有女儿墙者,其高度算至女儿墙顶面,带挑檐者,其高度算至挑檐下皮,多跨建筑物如高度不同时,应分别按不同高度计算,同一建筑有不同结构时,应以建筑面积比重较大者为准,前后檐高度不同时,以较高的高度为准。
3.执行综合脚手架基价的工程,其中另列单项脚手架基价计算的项目,按下列计算方法执行(1)满堂基础及高度(指垫层上皮至基础顶面)超过1.2m的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基础的脚手架按槽底面积计算,套用钢筋混凝土基础脚手架基价。
(2)多层建筑室内净高超过3.6m的天棚或顶板抹灰的脚手架,按满堂脚手架基价执行。
(3)室内净高超过3.6m的屋面板勾缝、油漆或喷浆的脚手架按主墙间的面积计算,执行活动脚手架(无露明屋架者)或悬空脚手架(有露明屋架者)基价。
(4)砌筑高度超过1.2m的屋顶烟囱,按外围周长另加3.6m乘以烟囱出顶高度以面积计算,执行里脚手架基价。
(5)砌筑高度超过1.2m的管沟墙及基础,按砌筑长度乘高度以面积计算,执行里脚手架基价。
(6)水平防护架,按建筑物临街长度另加10m,乘搭设宽度,以平方米计算。
(7)垂直防护架,按建筑物临街长度乘建筑物檐高,以平方米计算。
(8)电梯安装脚手架按座计算。
4.满堂脚手架按室内主墙间净面积计算,其高度以室内地面至天棚底(斜形天棚按平均高度计算)为准,凡天棚高度在3.6~5.2m之间者,计算满堂脚手架基本层,超过5.2m时,再计算增加层,每增加1.2m计算一个增加层,尾数超过0.6m时,可按一个增加层计算。
5.悬空脚手架和活动脚手架,按室内地面净面积计算,不扣除垛、柱、间壁墙、烟囱所占面积。
6.混凝土梁脚手架按脚手架垂直面积以平方米计算,高度从自然地坪或楼层上表面算至梁下皮,长度按梁中心线长度计算。
7.挑脚手架,按搭设长度乘层数,以米计算。
8.单独斜道与上料平台以外墙面积计算,其中门窗洞口面积不扣除。
综合脚手架的计算规则

综合脚手架的计算规则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综合脚手架已经成为了软件工程师们日常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综合脚手架的目的是帮助开发人员快速搭建项目结构和基础框架,提供一套通用的规范和标准,提高开发效率和代码质量。
本文将介绍综合脚手架中的计算规则。
综合脚手架的计算规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项目结构规划计算规则
在综合脚手架中,项目结构的规划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一般而言,项目结构应该清晰、合理,有助于代码组织和管理。
在计算规则方面,可以考虑以下几个要点:
- 目录结构:根据项目的规模和特点,选择合适的目录结构,包括主目录、子目录和文件组织等。
通常情况下,可以根据功能模块进行分类,分别创建对应的目录结构,方便代码的管理和维护。
- 文件命名规范:为了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文件命名要符合规范。
可以考虑使用驼峰命名法或下划线命名法,并遵循行业通用的命名规范。
- 配置文件的存放位置:项目中的配置文件通常包括数据库连接信息、服务器地址等重要数据。
在计算规则中,应该明确配置文件的存放位置和命名规范,便于开发人员查找和维护。
2. 代码组织计算规则
综合脚手架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代码的组织。
代码的组织直接关系到项目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计算规则:- 模块化开发:将功能模块拆分成独立的代码文件,便于代码的复用和维护。
可以按照功能模块进行分类,并创建相应的文件夹。
- 代码命名规范:在综合脚手架中,应该明确代码命名的规范,例如使用有意义的变量名和函数名,避免使用过于简单或者晦涩的命名。
综合钢脚手架工程量计算规则

综合钢脚手架工程量计算规则1.综合脚手架分不同墙高,按外墙外边线的凹凸(包括凸出阳台)总长度乘以设计外地坪至外墙顶板面或檐口的高度以面积计算。
套相应定额步距,有女儿墙者高度和步距计至女儿墙顶面。
地下室外墙综合脚手架高度从设计外地坪至底板垫层底。
上层外墙或裙楼上有缩入的塔楼者,工程量分别计算,但套用定额步距的高度由设计外地坪至塔楼顶面计算。
裙楼的高度应按设计外地坪至裙楼顶面的高度计算,套用定额时按相应步距计算。
多层建筑工程中,上层飘出的,按最长一层的外墙长度计算综合脚手架。
外墙为幕墙时,幕墙部分按幕墙外围面积计算综合脚手架。
屋面上的楼梯间,水池,电梯机房等的脚手架工程量应并入主体工程量内计算。
2.计算综合脚手架时,门窗,洞口及穿过建筑物的通道的空洞面积不扣除;有山墙者,以山尖1/2高度计算,山墙高度的步距按檐口高度为准。
3.水池墙,烟道墙等高度在3.6米以上套用综合脚手架。
石墙砌筑不论内外墙,高度超过1.2米时计算一面脚手架,墙厚大于40cm时,则计算一面综合脚手架及一面单排脚手架。
4.毛石挡土墙砌筑高度超过1.2米,计算一面综合脚手架。
5.现浇钢筋混凝土屋架以及不与板相接的梁,其脚手架工程量从地面或楼面算起。
屋架计至架顶平均高度,单梁高度计至梁面,套综合脚手架计算。
在外墙轴线的现浇屋架,单梁及与楼板一起现浇的梁均不得计算脚手架。
6.加层建筑物的加层建筑工程部分,外墙脚手架按综合脚手架计算,其高度按加层建筑物的高度加2.5米,脚手架的定额步距按外地坪至加层建筑物外墙顶的高度。
定额工程内容:1.搭设,挂安全网;2.加固维修,完工拆除;3.拆除后材料堆放,场内运输。
综合脚手架工程量计算规则

脚手架工程量计算规则-模板工程量计算规则1.综合脚手架为了简化脚手架工程量的计算,一些地区以建筑面积为综合脚手架的工程量。
综合脚手架不管搭设方式,一般综合了砌筑、浇筑、吊装、抹灰等所需脚手架材料的摊销量;综合了木制、竹制、钢管脚手架等,但不包括浇灌满堂基础等脚手架的项目。
综合脚手架一般按单层建筑物或多层建筑物分不同檐口高度来计算工程量,若是高层建筑还须以高层建筑高增加费。
2.单项脚手架2.1一般规则1)建筑物外墙脚手架:凡设计室外地坪至于檐口(或女儿墙上表面)的砌筑高度在15m以上的或砌筑高度虽不足15m,但外墙门窗及装饰面积超过外墙表面积60%以上时,均按双排脚手架计算。
2)建筑物内墙脚手架:凡设计室内坪至顶板下表面(或山墙高度的1/2处)的砌筑高度在3.6m以下的(含3.6m),按里脚手架计算;砌筑高度超过3.6m以上时,按单排脚手架计算。
3)石砌墙体,凡砌筑高度超过1.0m以上时,按外脚手架计算4)计算内、外墙脚手架时,均不扣除门、窗洞口、空圈洞口等所占的面积。
5)同一建筑物高度不同时,应按不同高度分别计算。
例1 根据图11-4图示尺寸,计算建筑物外墙脚手架工程量。
解单排脚手架(15m高)=(26+12×2+8)×15=870m2双排脚手架(24m高)=(18×2+32)×24=1632m2双排脚手架(27 m高)=32×27=864m2双排脚手架(36 m高)=(26-8)×36=648m2双排脚手架(51m高)=(18+24×2+4)×51=3570m26)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柱、梁按双排脚手架计算。
7)围墙脚手架:凡室外自然地坪至围墙顶面的砌筑高度在3.6m以下的,按里脚手脚计算;砌筑高度超过3.6m以上时,按单排脚手架计算。
8)室内顶棚装饰面距设计室内地坪在3.6m以上时,应计算满堂脚手架。
计算满堂脚手架后,墙面装饰工程则不再脚手架。
脚手架工程量计算规则及说明

1.综合钢脚手架: 外墙综合脚手架工程量, 按外墙外边线的凹凸(包括凸出阳台)总长度乘以设计外地坪至外墙的顶板面或檐口的高度以面积计算;不扣除门、窗、洞口及穿过建筑物的通道的空洞面积。
屋面上的楼梯间、水池、电梯机房等的脚手架工程量应并入主体工程量内计算。
@@外墙综合脚夫手架的步距计至女儿墙顶面。
@@(1).有女儿墙者, 高度和步距计至女儿墙顶面。
@@(2).有山墙者, 以山尖二分之一高度计算, 山墙高度的步距按檐口高度。
@@(3).地下室外墙综合脚手架, 高度和步距从设计外地坪至底板垫层底。
@@(4).上层外墙或裙楼上有缩入的塔楼者, 工程量分别计算。
裙楼的高度和步距应按设计外地坪至裙楼顶面的高度计算;缩入的塔楼高度从缩入面计至塔楼的顶面, 但套用定额步距的高度应从设计外地坪计至塔楼顶面。
@@2.多层建筑工程中, 上层飘出的, 外墙综合脚手架.按最长一层的外墙长度计算;下层缩入部分, 按围护面垂直投影面积, 套相应高度的单排脚手架。
@@3.外墙为幕墙时, 幕墙部分按幕墙外围面积计算综合脚手架@@4.加层建筑工程部分, 按综合脚手架计算, 其高度按加层建筑物的高度.2.5m, 脚手架的定额步距按外地坪至加层建筑物外墙顶的高度。
@@5.现浇钢筋混凝土屋架以及不与板相接的梁, 按屋架跨度或梁长乘以高度以面积计算综合脚手架, 高度从地面或楼面算起, 屋架计至架顶平均高度, 单梁高度计至梁面在外墙轴线的现浇屋架, 单梁及与楼板一起现浇的梁均不得计算脚手架。
@@6.建筑花架廊外脚手架: 按水平投影外边线总长度乘以设计外地坪至花架顶高度以面积计算。
廊顶高度.3.6.以内套用单排脚手架, .3.6.以上套用综合脚手架。
2.里脚手架: 房屋建筑里脚手架, 楼层高度在3.6m以内按各层建筑面积计算, 层高超过3.6m每增1.2m按调增子目计算, 不足0.6m不计算。
在有满堂脚手架搭设的部分, 里脚手架按该部分建筑面积的50%计算, 没有建筑面积部分的脚手架搭设按相应子目规定分别计算。
脚手架工程量计算规则

脚手架工程量计算规则一、综合脚手架1、综合脚手架按建筑物的总面积以平方米计算。
2、建筑物层高超过2.2米的技术层,既计算建筑面积又计算高度;地下室(包括层高超过2.2米的深基础架空层)只计算建筑面积,不计算高度。
二、单项脚手架1、按规定不能计算建筑面积的工程需搭设的外脚手架、里脚手架,均按垂直投影面积计算;独立柱脚手架,按柱断面外围周长加3.6米乘以柱高计算。
2、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脚手架工程量计算:(1)现浇框架的梁、柱的脚手架计算分两种情况。
当楼板为预制板时,四周大梁和联系梁不能利用外墙砌筑架时,计取单排脚手架;内部大梁和联系梁分别按全长和梁长计算双排脚手架;柱的架子不再计算。
另一种情况是楼板为现浇板,仅柱按规定计算单排脚手架。
(2)现浇混凝土单梁、柱无法利用砌墙脚手架时,单梁以外露梁净长乘以室内地坪至梁底高度计算,工程量套用双排脚手架乘以0.4;柱按其外围周长加3.6米乘以高度(楼板底)套用单排脚手架定额。
现浇钢筋混凝土板不得计算脚手架。
3、满堂脚手架按搭设的水平投影面积计算,不扣除垛、柱所占的面积。
满堂脚手架高度在3.6米以内为基本层,超过3.6米时再计算增加层,增加层的高度在0.6米以内,舍去不计,在0.6米以上至1.2米按一层计算。
4、围墙脚手架的高度按自然地坪至围墙顶计算,长度按围墙中心线长度计算,不扣除大门面积,但是门柱和独立门柱的脚手架亦不增加。
5、砌筑高度在1.2米的室外管沟墙脚手架,其工程量以砌体长度乘以高度计算,套用里脚手架定额。
6、室外管道脚手架按平方米计算,高度从自然地坪至管道下皮(多层管道以最上一层管道下皮),长度按管道中心线计算。
7、挑脚手架,按实际搭设长度,以延长米计算。
8、悬空脚手架,按其水平投影面积以平方米计算。
9、贮仓、沉井外脚手架按其外围周长加3.6米乘以高度,以平方米计算。
脚手架计量规则

一、综合脚手架计算规则:1.综合脚手架应分单层、多层和不同檐高,按建筑面积计算综合脚手架。
2.满堂基础脚手架工程量按其底板面积计算。
二、单项脚手架计算规则:1.外脚手架、里脚手架均按所服务对象的垂直投影面积计算。
2.砌砖工程高度在1.35~3.6m以内者,按里脚手架计算。
高度在3.6m以上者按外脚手架计算。
独立砖柱高度在 3.6m以内者,按柱外围周长乘实砌高度按里脚手架计算;高度在3.6m以上者,按柱外围周长加3.6m乘实砌高度按单排脚手架计算;独立砼柱按柱外围周长加3.6m乘以浇筑高度按单排脚手架计算。
3.砌石工程(包括砌块)高度超过1m时,按外脚手架计算。
独立石柱高度在3.6m以内者,按柱外围周长乘实砌高度计算工程量;高度在3.6m以上者,按柱外围周长加3.6m乘实砌高度计算工程量。
4.围墙高度从自然地坪至围墙顶计算,长度按墙中心线计算,不扣除门所占的面积,但门柱和独立门柱的砌筑脚手架不增加。
5.凡高度超过1.2m的室内外砼贮水(油)池、贮仓、设备基础均以构筑物的外围周长乘高度按外脚手架计算。
池底按满堂基础脚手架计算。
6.挑脚手架按搭设长度乘搭设层数以延长米计算。
7.悬空脚手架按搭设的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8.满堂脚手架按搭设的水平投影面积计算,不扣除垛、柱所占的面积。
满堂脚手架高度从设计地坪至施工顶面计算,高度在4.5m至5.2m时,按满堂脚手架基本层计算;高度超过5.2m时,每增加0.6~1.2m,按增加一层计算,增加层的高度若在0.6m内时,舍去不计。
例如:设计地坪到施工顶面为9.2m,其增加层数为:(9.2-5.2)/1.2=3(层), 余0.4m舍去不计。
9.水平防护架按脚手板实铺的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垂直防护架按高度(从自然地坪至上层横杆)乘两边立杆之间距离计算。
10.建筑物垂直封闭工程按封闭面的垂直投影面积计算。
说明一、本章包括外脚手架、里脚手架、满堂脚手架、电动吊篮式脚手架、活动脚手架、电梯井架、烟囱、水塔脚手架及安全防护设施等措施项目;适用于建筑、装饰工程中的脚手架工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脚手架计算规则》
一、使用范围
凡按建筑面积计算规则,能计算建筑面积的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均应执行综合脚手架定额项目。
二、综合脚手架包括内容
综合脚手架定额项目中,综合了建筑物的基础、内外墙砌筑、浇灌混凝土、构件吊装、层高在3.6m以上的墙面粉饰等使用的脚手架以及上料平台、安全网等各种因素。
因此,凡按建筑面积计算脚手架者,除以下几种情况应另按单项脚手架定额项目计算外,其余均不得再计算单项脚手架费用。
注:综合脚手架未包括内容
1、室内高度超过3.6m设计要求天棚抹面、铺钉面层、勾缝油漆等装饰所搭设的满堂脚手架及10m以上天棚喷(刷)浆使用的脚手架。
2、建筑物的室内设备基础、大型池槽等,按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的规定、施工中必须搭设的单项脚手架。
3、建筑物水平防护架和垂直防护架。
4、锅炉房的房上烟囱和附墙烟囱其出屋面部分所搭设的脚手架。
5、经批准的施工方案中所需搭设的斜道。
6、建筑物檐高(屋面板上表面建筑标高)超过20m或层数6层以上的工程,应计算外脚手架增加费。
三、综合脚手架工程量计算
1、综合脚手架按建筑物的建筑面积计算。
2、多层建筑物层高超过6m、单层建筑物6m以上及单层厂房的天窗高度超过6m(其面积超过建筑物占地面积10%)时,按本章每超过1m
定额项目计算脚手架增加费(增加高度在0.6m以内者不计算增加层,0.6m以上者按一个增加层计算。
)
3、钢结构工程(钢柱、钢梁、彩钢板屋面、彩钢板墙)综合脚手架按建筑面积的34.6%计算。
例题:
某单层厂房层高7.4m,建筑面积1800m2,计算其综合脚手架工程量。
计算:
(1)按建筑面积计算综合脚手架
11-1 单层6m以内综合脚手架S=1800m2;
(2)按规定计算6m以上增加层
7.4-6=1.4 本工程计算一个增加层11-2 单层6m以上每增加1米
S=1800m2
四、檐高20m (6层)以上外脚手架增加费,按超过20m或层数6层以上的建筑面积计算
例题:
某工程建筑面积3200m2,每层建筑面积800m2,共四层。
檐口高度22m,第四层高度5m,计算超过20m以上的建筑面积。
计算:超过部分高度22-20=2(米)
计算虚拟建筑面积比例:2(米)/ 5(层高)= 0.4
计算虚拟建筑面积:800m2*0.4=320m2
脚手架相关规定
1、建筑物脚手架搭设高度:自室外自然地坪至屋面檐口(或女儿墙上表面)顶标高。
2、建筑物的层高:底层或中间层,自本层设计室内地面至上层地面标高;顶层自本层设计室内地面至屋面板顶面高度。
3、垂直防护架,按自然地坪至最上一层横杆之间的搭设高度,乘以实际搭设长度以平方米计算。
借助于外脚手架时,按50%计算;单独搭设时,按100%计算。
4、建筑物垂直封闭按实际搭设长度乘以高度以平方米计算。
5、外架全封闭材料按密目网考虑,采用其他封闭材料时,只换算密目网价格,其他不变。
当年竣工的工程密目网消耗量调整为55m2;跨年工程,密目网按年度分段计算。
6、斜道:经批复的施工方案中需要搭设的斜道
(1)斜道根据批复的施工方案或施工组织设计,区别不同高度计算。
(2)斜道是依附斜道编制的,独立斜道按依附斜道定额项目系数乘以1.8
7、根据批准的施工方案(施工组织设计),水平支撑钢梁摊销按吨计算。
包括了钢梁制作、平直、拼装、焊接、锚固、安装、拆除、堵封头板、铺板的人工机械和材料。
8、锅炉房的房上(或附墙)烟囱,其出屋面部分以及室外独立柱、框架柱(不计算建筑面积者)所搭设的脚手架按其断面外围周长加3.6m 乘以高度,执行双排外脚手架相应定额项目。
9、房上女儿墙、通风道等,高度超过1.2m时,执行里脚手架定额项目;房上水平装饰物高度超过3.6m时,执行满堂脚手架定额项目;房上既有水平装饰物又有垂直装饰物,高度超过3.6m时,执行满堂脚手架定额项目。
10、按建筑面积计算规范闷顶不计算建筑面积,但可以计算综合脚手架。
具体建筑面积计算方法;按斜屋面计算规则计算虚拟建筑面积。
11.垂直运输费用按卷扬机计算时,可单独计算卷扬机塔架的费用,执行相应定额项目;垂直运输按塔吊计算费用时,施工时配备卷扬机,卷扬机塔架的费用不计算。
12、接层工程脚手架按接层建筑面积计算,原有部分需要搭设脚手架的,按建设单位批准的施工方案或施工组织设计计算。
13、单体体积在100m3以上的设备基础脚手架,按其外形周长乘垫层上皮至基础顶面之间高度以平方米计算,执行双排外脚手架定额项目。
14、脚手架定额项目均按钢管脚手架编制。
装饰装修脚手架
装饰装修脚手架包括:满堂脚手架、装饰装修外脚手架、挑脚手架。
一、装饰施工企业单独进行装饰装修时,按装饰装修脚手架执行,装饰装修企业使用建筑施工企业的脚手架时,土建施工企业按土建定额规定计取全部脚手架,装饰施工企业不再计取计算费用。
二、满堂脚手架
1、室内天棚装饰面距设计室内地坪在3.6m以上,天棚抹灰刮大白、刮大白及天棚吊顶等装饰时,应计算100%满堂脚手架;高度在3.6m以上的屋面板(或楼板)勾缝、无露明屋架的天棚油漆以及10m以上的天棚喷(刷)浆使用的脚手架,按满堂脚手架的1/3计算。
2、楼梯间最上一次缓台至天棚底的高度大于3.6m时,楼梯间天棚的的修工程应计算满堂脚手架(基本层),高度大于5.2m时还应计算增加层。
工程量按顶层楼梯间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计算。
3、满堂脚手架,按室内净空水平投影面积,不扣除附墙垛、柱等所占面积,其基本层在3.6m至5.2m之间,若超过5.2m时,再按每增高1.2m 定额项目计算其“增加层”费用。
增加层按下式计算(注:计算结果凡小数位大于0.5的,按一个增加层计算):
增加层数= (室内天棚高度—5.2m)/1.2m。
例如:建筑物室内净空水平投影面积600m2,室内天棚装饰面高7.2m,计算其满堂脚手架。
11-41 满堂脚手架基本层S = 600m。
11-42*2 满堂脚手架每增加1.2m S = 600m2
计算如下:
增加层数=(室内天棚高度-5.2m)/1.2m.
增加层数=(7.2m - 5.2m)/ 1.2m = 1.66
三、内外装修脚手架按墙面垂直投影面积计算,不扣除门窗洞口面积。
四、装饰玻璃幕墙脚手架(二次施工),按幕墙长度乘脚手架搭设高度以平方米计算,执行双排外脚手架定额项目计算。
五、电梯井抹灰按电梯井大边长度计算,执行挑脚手架定额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