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素水解制氨在电厂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尿素水解制氨在电厂中的应用

尿素水解制氨在电厂中的应用

尿素水解制氨在电厂中的应用
尿素水解制氨是一种常见的制氨方法,它通过加热和水解反应将尿素转化为氨气和二
氧化碳,可广泛用于电厂中的氨气发生器和脱硝系统。

首先,在氨气发生器中,尿素水解制氨是一种常见的方法,尿素可以作为氨气的前体,加热和水解反应后可以产生大量的氨气。

氨气可以用作锅炉燃烧室中脱硝催化剂的前体,
在脱硝系统中,氨气可与NOx反应生成水和氮气,从而减少NOx的排放量。

因为尿素是一
种易于存储和处理的稳定化合物,不仅在化学性质上稳定,而且在物理和化学上也具有一
定的稳定性,因此它很适合在电厂中使用。

其次,尿素水解制氨也可以在电厂中的SCR脱硝系统中使用。

SCR脱硝系统通过使用
催化剂和适量的NH3或尿素将NOx转化为无害的气体,以减轻电厂对环境的污染。

其中尿
素的使用有以下优势:它可以在脱硝系统中产生精确的氨气供应;它可以在催化剂用量较
低时提供高效的NOx转换率;由于具有较低的氨气溶液挥发度,因此它可以避免在脱硝系
统中的挥发性有机物的形成。

最后,尿素水解制氨还可以作为电站污水处理的一种方案。

在某些情况下,电站需要
处理多量的废水和含氨废水。

尿素水解制氨可以将含氨废水中的氨气通过水解反应浓缩为
氨气溶液,然后通过进一步的处理,如吸附,析出和气相净化等,可以将其中的氨气有效
地去除。

总之,尿素水解制氨可以在电厂中广泛使用。

它可以用于氨气发生器中,作为SCR脱
硝系统中的还原剂,以及作为电站出水中含氨废水的处理方案。

尿素具有易于处理,存储
和使用的优点,并且能够提供高效的NOx转换率,因此值得在电力工业中广泛推广和应用。

尿素水解制氨在电厂中的应用

尿素水解制氨在电厂中的应用

尿素水解制氨在电厂中的应用尿素水解制氨是一种重要的化工生产工艺,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领域,包括电厂。

在电厂中,氨被用于脱硫和脱硝工艺,以减少燃煤发电过程中产生的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等排放物质,为环境保护和减少大气污染作出了重要贡献。

本文将重点介绍尿素水解制氨在电厂中的应用,并分析其优势和未来发展前景。

一、尿素水解制氨工艺原理尿素水解制氨是利用尿素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氨气的化学反应。

通常情况下,尿素和所需的水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经过一系列反应生成氨气,然后通过蒸馏和净化等步骤得到高纯度的氨气。

这种工艺具有高效、环保等优点,因此在电厂脱硫和脱硝工艺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除了二氧化硫,电厂烟气中还含有大量的氮氧化物,即NOx。

这些氮氧化物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都有害,因此也需要进行脱硝处理。

目前,尿素水解制氨已经成为一种常用的脱硝剂。

在脱硝过程中,尿素水解制氨与烟气中的氮氧化物反应生成氨,进而与氮氧化物发生还原反应,最终生成氮和水,实现了氮氧化物的脱除。

与传统的氨水脱硝工艺相比,尿素水解制氨工艺具有投资、运行成本低、操作简便、无二次污染等优点,因此受到了电厂的青睐。

四、尿素水解制氨在电厂中的优势1. 高效节能:尿素水解制氨工艺具有反应速度快、能耗低等特点,可有效节约能源和原材料。

2. 环保减排:尿素水解制氨工艺可实现废气中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脱除,从而减少了大气污染物的排放。

3. 操作简便:尿素水解制氨工艺操作简便,易于控制,降低了运行成本和人工成本。

4. 副产物易处理:尿素水解制氨工艺产生的副产物易于处理,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环保法规的不断完善,电厂对大气污染物排放要求越来越严格。

尿素水解制氨工艺在电厂中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未来,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成本的不断降低,尿素水解制氨在电厂中的应用将会更加普遍。

尿素水解制氨工艺在1000MW二次再热机组的应用

尿素水解制氨工艺在1000MW二次再热机组的应用

尿素水解制氨工艺在1000MW二次再热机组的应用1 摘要SCR技术中还原剂NH3的来源主要有3种,分别为液氨、氨水和尿素。

由于液氨制氨气比较简单的特点,一度被燃煤电厂推广应用。

但是从安全的角度上看,液氨属于危险化学品,在制造、运输、搬运、储存的各个环节上均存在安全隐患。

随着国家对安全的日益重视,使得电厂在用液氨在审批、工期、占地等诸多方面受到越来越多的制约。

而尿素作为绿色肥料,无毒性,使用完全,没有被限制,同时也便于运输、储存和使用,尿素的优越性和安全性使得尿素制氨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并逐渐成为主流,尤其是一些重点沿海地区的城市周边电厂,已经普遍进行了改造应用。

本文对尿素水解制氨工艺在1000MW二次再热机组上的应用情况进行阐述,为同类型机组提供经验参考。

关键词:1000MW;二次再热;尿素;水解;2 引言脱硝水解技术在1999年开始运用在国外锅炉烟气脱硝工程,目前尿素转氨的技术主要有AOD法、U2A法及NOx OUT Ultra法三种。

其中前2种属于水解法,第3种属于热解法,三种方法有个共同之处是首先将尿素在溶解罐内溶解,然后通过泵加压打倒水解罐或热解室内进行分解,生产NH3进入锅炉内进行还原反应,实现烟气脱硝的一个过程。

从尿素水解技术在二次再热机组应用效果上看,虽然产生了一些问题,但是从制氨的效果上看,已经达到了预期效果。

3 尿素水解制氨工艺概述尿素水解器的蒸汽加热方式分为直接加热和间接加热方式。

直接加热(AOD法):尿素水解器的操作压力为2.2MPa,操作温度约200℃,水解器用隔板分为9个小室。

采用绝对压力为2.45MPa的蒸汽通入塔底直接加热,蒸汽均匀分布到每个小室,在充分加热与混合作用下,尿素分解为氨和二氧化碳。

间接加热(U2A法):将饱和蒸汽通过盘管方式进入水解反应器加热,蒸汽与尿素溶液间不混合,气液两相平衡体系的压力约为1.4~2.1MPa,温度约150℃。

水解反应器内的尿素溶液被加热分解成为NH3、C02、H20等气态混合物,与加热后的稀释风混合进入锅炉尾部脱硝氨喷射系统。

尿素水解制氨在电厂中的应用

尿素水解制氨在电厂中的应用

尿素水解制氨在电厂中的应用尿素是一种含有氮的有机化合物,其水解可以产生氨气。

尿素水解制氨在电厂中应用广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脱硝系统中的还原剂:尿素水解制氨后产生的氨气可以用作脱硝系统中的还原剂。

电厂燃煤锅炉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氮氧化物(NOx),尤其是氮氧化物对环境污染和空气质量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脱硝系统的主要目的就是将NOx降解转化为无害的氮气。

尿素水解制氨后的氨气可以与NOx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起到脱硝的作用。

2. 萃取剂:尿素水解制氨后产生的氨气可以用作电厂中金属离子的萃取剂。

在电厂中,很多金属离子存在于废水和废气中。

氨气可以与金属离子形成配位络合物,从而使金属离子从溶液中萃取出来。

这种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电厂废水和废气处理过程中。

3. 蒸汽发生器的氨水淋注:尿素水解制氨后的氨气可以用作蒸汽发生器的氨水淋注剂。

在电厂中,蒸汽发生器是产生蒸汽的重要设备之一。

为了提高蒸汽的质量和效率,在蒸汽发生器中进行氨水淋注可以提高蒸汽的热传导能力,增强燃烧的稳定性,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4. 燃烧助剂:尿素水解制氨后产生的氨气可以用作电厂燃烧过程中的燃烧助剂。

尿素水解制氨后的氨气可以增加燃料的可燃性和热值,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和燃烧稳定性。

通过在燃烧过程中加入适量的氨气,可以改善燃烧工艺,减少燃烧产生的有害气体和颗粒物的排放,降低环境污染。

尿素水解制氨在电厂中具有多种应用,包括作为脱硝系统的还原剂、萃取剂、氨水淋注剂和燃烧助剂等。

这些应用可以提高燃烧效率,降低环境污染,对电厂的高效运行和环保生产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尿素水解制氨在电厂中的应用

尿素水解制氨在电厂中的应用

尿素水解制氨在电厂中的应用随着工业化生产的发展,氨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电厂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而尿素水解制氨是一种常用的生产氨的方法,具有效率高,成本低等优点。

本文将介绍尿素水解制氨在电厂中的应用及其优势。

尿素水解制氨是利用尿素经水解反应生成氨,并且同时生成二氧化碳的过程。

该反应式如下:(NH2)2CO + 2H2O → 2NH3 + CO2在电厂中,尿素水解制氨通常用于脱硫除尘系统中的脱硫剂再生。

脱硫剂再生是指将用过的脱硫剂再生回原料状态,以便再次使用。

电厂中的燃煤锅炉排放的烟气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硫和灰尘,需要进行脱硫和除尘处理。

而脱硫剂再生的过程中就需要用到尿素水解制氨。

尿素水解制氨在脱硫剂再生中的工艺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步:脱硫剂再生系统中的吸收液中加入尿素水解制氨装置。

吸收液是一种用于吸收烟气中的二氧化硫的溶液,通常是氧化钙和水混合而成的石灰乳。

在这一步骤中,尿素水解制氨的装置会将尿素水解成氨,并通过氨气将吸收液中的二氧化硫还原为硫化氢。

这样做的目的是将二氧化硫从气相转化为液相,以便后续的处理。

第二步:还原后的二氧化硫溶解在吸收液中形成硫代硫酸盐。

接下来通过氨气将硫代硫酸盐还原成硫化氢,并再生出尿素。

并且在此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也会被吸收液吸收并转化成碳酸氢钙。

这时尿素就完成了再生,可以继续用于吸收二氧化硫。

尿素水解制氨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是很明显的。

通过尿素水解制氨,能够实现两种反应:一是将二氧化硫转化成硫代硫酸盐,从而将其从烟气中夺取出来;二是在还原硫代硫酸盐的过程中,再生出尿素,并产生氨气将硫代硫酸盐转化成硫化氢。

这样就完成了脱硫剂再生的过程。

尿素水解制氨在电厂中的应用具有以下优势:尿素水解制氨的产氨效率高。

相比于其他方法,尿素水解制氨可以在较低的温度和压力下就能够快速生成氨气,产氨效率高。

这对于需要大量氨气的电厂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尿素水解制氨的成本低。

尿素作为原料成本低廉,而且尿素生产工艺成熟,大规模生产后成本更低。

尿素水解制氨在电厂中的应用

尿素水解制氨在电厂中的应用

尿素水解制氨在电厂中的应用
尿素水解制氨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反应过程,广泛应用于电厂中。

这种方法能够将尿素
转化为氨气,而氨气是一种重要的燃料,能够用作电厂的锅炉燃料,以提供热能和发电。

尿素水解制氨的过程如下:将尿素加入到水中,然后加热至一定温度,通过水解反应
将尿素分解为氨气和二氧化碳。

随后,通过蒸馏或吸收剂来分离出氨气,得到高纯度的氨气。

1. 发电:尿素水解制氨得到的氨气可以作为电厂的燃料,用于锅炉的燃烧。

这种燃
料的使用具有很多优点,例如可燃性好、热值高、燃烧产物无污染等。

在电厂中,氨气可
以与空气混合燃烧,产生高温和高压的燃烧气体,将燃烧气体引入锅炉,产生蒸汽,带动
汽轮机发电。

2. 脱硫:尿素水解制氨产生的氨气可以用于电厂的烟气脱硫。

在燃烧过程中,尿素
中的氨气与燃烧产物中的二氧化硫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铵。

硫酸铵是一种可溶于水的化合物,可以通过水洗或湿法脱硫的方式从烟气中去除,达到减少或消除烟气中二氧化硫的目的。

3. 脱硝:尿素水解制氨产生的氨气还可以用于电厂的烟气脱硝。

在氨气催化剂的作
用下,燃烧产物中的氮氧化物与氨气反应生成氮和水。

这种方法被称为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可以有效降低电厂烟气中的氮氧化物排放。

脱硝后的烟气可以达到环保排放标准,减少对大气的污染。

尿素水解制氨是一种成熟且经济高效的技术,其在电厂中的应用能够改善燃料利用效率、减少燃烧产物的污染物排放,对环保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环保法规
的逐渐完善,尿素水解制氨在电厂中的应用将会得到更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尿素水解制氨在燃煤电厂烟气脱硝系统中的应用

尿素水解制氨在燃煤电厂烟气脱硝系统中的应用

尿素水解制氨在燃煤电厂烟气脱硝系统中的应用摘要:在我国,尿素作为SCR脱硝技术还原剂的项目逐步增多。

从安全和环境风险角度看,尿素是火电厂脱硝工艺中最安全可靠的还原剂。

尿素制氨工艺替代液氨贮存及制备工艺,可达到同等的脱硝性能。

尿素是一种稳定、无毒的固体物料,作为脱硝用氨的理想来源,对人和环境均无害,可以被散装运输并长期储存,运输道路无特殊要求。

其使用不会对人员和周围社区产生不良影响,不存在爆炸危险、毒性危害,也不会构成重大危险源,安全成本低。

关键词:尿素水解制氨;燃煤电厂;烟气脱硝系统;应用1尿素水解制氨工艺原理1.1工艺原理将50%浓度的尿素溶液放入水解反应器,在温度130~150℃、压力0.45~0.55MPa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转化成二氧化碳和氨气。

尿素水解产生的氨气和二氧化碳进入气液分离器进行气液分离,再由管道输送到锅炉的喷氨系统进行脱硝。

尿素催化水解制氨技术,是在普通尿素水解技术的基础上,加入催化剂。

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熔融状态的尿素在反应器内快速进行水解反应。

反应速度较普通尿素水解法约提高10倍以上,响应时间可达到1min以内。

1.2催化剂作用为了使反应速率恒定,尿素、水和热量都必须按照正确的比例供给反应器。

反应器中装有定量的催化剂,其主要作用是改变了反应路径,从而大大加快反应速率,降低响应时间。

1.3尿素水解制氨工艺流程尿素水解制氨系统主要包括尿素溶液存储和供应系统、蒸汽加热系统、尿素水解产品气供给系统和尿素水解反应器疏放系统。

尿素溶液储罐中的尿素溶液(质量分数为40%~50%)经泵输送至尿素水解反应器内发生水解反应,来自厂区的加热蒸汽进入换热管,将尿素水解反应器内的温度维持在130~160℃,并将压力控制在0.4~0.6MPa。

尿素水解反应产生的产品气主要包括NH3,CO2和水蒸气,产品气经管道输送至氨-空气混合器中与稀释风混合,再经喷氨格栅喷入烟道中与烟气混合。

尿素水解反应器中的杂质和废液通过疏放系统排至废水池,再输送至电厂指定区域进行处理。

尿素水解制氨在电厂中的应用

尿素水解制氨在电厂中的应用

尿素水解制氨在电厂中的应用概述尿素水解制氨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反应过程,通过将尿素与水加热反应产生氨气和二氧化碳。

在电厂中,尿素水解制氨被广泛应用于烟气脱硝系统中,用于减少烟气中的氮氧化物排放。

本文将介绍尿素水解制氨在电厂中的应用,并探讨其原理、工艺流程和优势。

原理尿素水解制氨的化学反应过程如下:(NH2)2CO + H2O → 2NH3 + CO2在这个反应过程中,尿素(化学式:(NH2)2CO)与水发生反应生成氨气(NH3)和二氧化碳(CO2)。

这个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需要一定的温度来促进反应的进行。

在实际应用中,通常会加入催化剂来提高反应速率和转化率。

工艺流程在电厂中,尿素水解制氨主要用于烟气脱硝系统。

该系统通常由脱硝催化剂、氨水溶液喷射系统和反应器组成。

工艺流程如下:1. 尿素水解反应器:在反应器中,将尿素水溶液与水混合并加热,通过水解反应产生氨气和二氧化碳。

2. 氨水溶液喷射系统:将产生的氨气与水混合形成氨水溶液。

3. 脱硝催化剂:利用氨水溶液作为还原剂,与烟气中的氮氧化物进行反应,将其还原成氮气和水,从而实现脱硝的目的。

优势尿素水解制氨在电厂中具有以下优势:1. 高效:尿素水解制氨可以高效地将烟气中的氮氧化物转化为无害的氮气和水,从而达到脱硝的目的。

2. 环保:尿素水解制氨的反应产物主要是氨气和二氧化碳,对环境没有污染。

3. 低成本:尿素作为原料相对便宜,在硫酸铵等氨基化学品价格较高的国际市场,尤其有着显著的优势。

4. 安全性高:尿素水解制氨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安全可靠。

应用示例尿素水解制氨在电厂中的应用,已经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应用示例:1. 中国华电集团曲靖电厂:曲靖电厂在脱硝系统中采用尿素水解制氨技术,成功实现烟气脱硝,大大降低了氮氧化物排放。

2. 美国Exelon公司:Exelon公司在其多个火电厂中采用尿素水解制氨技术进行烟气脱硝,取得了良好的环保效果和经济效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尿素水解制氨在电厂中的应用
摘要: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带动我国各行业快速发展。

在电厂生产运行过程中,电厂中的烟气脱硝工艺受到广泛重视,尤其是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针对电
厂烟气脱硝工艺不断研发。

而氨气作为烟气脱硝的重要还原剂,氨气的获取主要
是通过氨水、液氨、尿素等集中原材料中获取。

应用尿素作为原材料,采用尿素
水解制氨工艺,能够有效降低安全隐患风险,鉴于此,文章简要结合尿素水解制
氨在电厂中的应用展开相关论述。

关键词:尿素水解制氨;电厂;应用
1引言
氮氧化物是破坏大气环境形成酸雨的重要污染物,根据国家环保标准要求新
建的电站锅炉必须配备脱NO的相关设备,已建成进行投运的电站锅炉也需要及
时进行改造,增设脱硝装置,烟气脱硝技术涉及SCR和SNCR。

两种烟气脱硝技
术还原剂都可以是液氨、氨水及尿素,液氨属于危险品,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具
有一定的危险性和局限性,但其投资成本低,一般在条件允许情况下,液氨作为
还原剂应用尤为广泛,用氨水作为还原剂,安全性相对较高,但其运输和储存成
本高,经济性较差。

尿素水解技术主要应用于化工行业,其易于运输和储存,尿
素溶液制备设备、水解或热解设备占地面积小,尿素热解和水解制氨技术比液氨
方案和氨水方案安全性高,因而逐步应用在电站锅炉烟气脱硝项目中,有效降低
厂用电,在烟气脱硝项目中作为制作还原剂具有重要优势,不断提高电厂的生产
效率。

2尿素水解制氨工艺分析
尿素水解制氨的工艺原理在于是在一定温度环境下,尿素水溶液会发生水解
反应,进而产生氨气。

其工艺的构成主要是尿素颗粒储存和溶解输送系统及尿素
水解系统等方面,该工艺被广泛应用到各地电厂中,有利于进一步提升电厂的生
产效率,有效降低电厂的生产污染等方面。

在使用运输车辆将尿素运输至尿素溶
液制备区后,将其存储在尿素储仓间备用。

在配制尿素溶液的过程中,主要是需
要将溶液放入溶解罐中,通过加热系统加热到一定温度,通过运用循环搅拌的方式,进一步促使材料的充分溶解。

在尿素溶液溶解完毕后,将其运输至尿素溶液
储罐中,通过加热盘管,将尿素的溶液温度控制在50℃~70℃,进一步避免温度
过低而导致尿素结晶的现象发生。

尿素水解制氨工艺中的尿素催化水解系统需要通过压力及温度的有效控制,
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而促使尿素溶液发生水解,并且在此过程中产生二氧化碳、水蒸气混合气、氨气等,具有一定脱销作用,将其应用到电厂中,能够进一步提
高电厂的运行效率,推进相关电厂脱销进程。

3尿素水解制氨在电厂中的具体应用分析
3.1尿素催化水解系统分析
尿素催化水解制氨系统主要是将浓度约50%、温度为50℃的尿素溶液通过高
压泵从尿素储罐打入尿素水解罐中,在压力0.4~0.9MPa、温度135℃~160℃和
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一定的水解反应,产生氨气、二氧化碳、水蒸汽混合气。


合气经由减压、流量控制调节与稀释风在氨空气混合器中混合,将氨浓度稀释至5%以下,进入SCR反应器内进行一定的脱硝反应。

烟气脱硝主要反应方程式如下:
4NO+4NH3+O2→N2+6H2O
NO+NO2+2NH3→2N2+3H20
3.2 尿素供应系统在电厂的应用及其优化分析
尿素水解制氨在电厂中的应用,能够有效促使电厂生产的脱销成效。

一般情
况下,在应用过程中,尿素供应会采取间断供应、人工拆袋等方式,一旦实际尿
素溶液储存罐液体液位较高时,则会停止供应,相反,在液位较低的情况下,会
进行拆袋供应。

然而在人工拆袋供应方式下,可能会出现将其他杂物、袋绳掉入
到斗提机内,易造成管道堵塞的现象,制约尿素水解制氨工艺的应用效果,不利
于电厂机械的正常生产运行。

因此,为了避免这类问题的发生,应对尿素供应系
统的应用进行不断优化,结合实际问题,在尿素溶液混合泵前加入滤网,进一步
有效滤除杂质。

滤网使用时,应对其进行定期的维护清理,进而能够有效避免杂质堆积过多
现象,同时应密切关注滤网的使用情况,一旦发现滤网损坏的情况,应及时采取
更换措施,确保尿素溶液供应系统的稳定运行,避免杂质的混入而发生管道堵塞
的情况。

除此之外,斗提机是尿素供应系统的重要构成,为了避免斗提机出现故障或
维修而影响尿素正常供应,需要在尿素溶解罐的上部设置人工加注口,如果斗提
机出现故障或维修,就能够通过人工加注的方式,确保电厂机组的正常运行。

3.3 管道气体置换应用分析
在尿素水解制氨工艺在电厂中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应了解具体的情况,确保
应用的安全性、可靠性,进而避免影响管道运行的安全性。

氨气在达到一定浓度时,会产生爆炸情况,这个浓度一般也是氨气的爆炸极限,通常在15.7%~27.4%。

因此,为了避免氨气浓度过大而发生爆炸的情况,应做好管道内气体的置换,特
别是在电厂机组初次投运脱销供氨系统的情况下,对喷氨管道进行惰性气体(氨气)置换,避免管道中氨气浓度达到爆炸极限而带来一定的危险。

此外,加强对供氨管路与其箱罐等方面进行相关检修,而且在检修过程中为
了避免氨气浓度达到爆炸极限,必须进行惰性气体置换。

如果在机组运行出现紧
急关机情况下,相关工作人员应采用手动的方式吹扫氨气管道,进而避免氨气在
管路中凝结而出现堵塞管道的情况。

因此,在尿素水解制氨工艺应用过程中,应
具体结合电厂的实际情况,确保工艺应用的安全性、可靠性,确保应用环节的安
全保障。

3.4催化水解排污处理应用
尿素及催化剂含有杂质及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需要定时清理反应器中
的固体、沉积物和其他污染物,使其能够保持至最小值。

其主要的排污时间及频
率在于:反应器废水排污建议排污时间为2分钟,每周进行1次,将反应器底部
杂质排净;反应器表面排污建议排污时间为2分钟,每3周进行1次,将反应器
表面杂质排净,并根据化验尿素废水水质具体情况将尿素废水排至锅炉零米煤泥
水池,使得尿素溶液呈中性,不会对煤泥水系统产生腐蚀作用。

3.5反应器应用维护作用
尿素水解制氨工艺在电厂中的应用需配备相关的仪器设备,而反应器则是仪
器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避免因长期使用而存在故障隐患的情况,应定期做
好反应器的应用维护工作。

针对反应器应用过程中提出用碱煮的方式进行维护,
具体维护如下:
在维护之前,先将反应器内的溶液排净,再向反应器内添加除盐水,添加液
位高度满足高液位,再对其进行冲洗加热处理,除盐水煮洗完成之后再将反应器
内的除盐水排净,为下一个维护环节做准备;利用催化剂罐加入水溶碱并开启搅
拌器,进而能够促使溶质在最短的时间内溶解;在维护过程中,利用催化剂泵将
已溶解好的碱液体打入到反应器中,并补除盐水至高液位,利用蒸汽加热的方式,将反应器内的水溶液提升至0.1MPa,将温度加热到120℃,要求在碱洗的过程中
不要排气,每间隔4h对其进行排污一次,保持液位;除盐水再次清洗:碱洗结
束后,先从各个导淋排放口排放碱液直至完全排空,再充入除盐水冲洗一遍。

4结语
总而言之,合理优化氨气管道路径,能够有效防止氨气管道因温降导致结晶
的故障。

尿素水解后的氨气管道布置在锅炉房内,有效降低热损失,提高氨气管
道输送的可靠性。

在尿素水解项目中,水解器制氨系统是集压力容器、仪表、电
气控制、防腐保温等为一体的整体撬块模块化产品,通过对尿素水解系统在运行
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设计优化,从而确保尿素水解制氨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确保脱硝效率,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赵瑞敏.尿素热解制氨工艺问题分析及策略[J].山东工业技术,2018(24):29,31.
[2]吴慧敏,王石泉,宋功武,等.富含尿素废水电化学处理的研究[J].广东化
工,2018,45(18):3-4.
[1]向小凤,张向宇.火电厂脱硝用尿素水解中试试验[J].化工进展,2016,35
(s1):332-336.
[3]封琦君.脱硝SCR液氨站改尿素制氨技术探讨[J].化工管理,2018(32):181-18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