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作文辅导课教案
初中语文作文课教案

初中语文作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作文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作文写作。
2. 能力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能够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3. 情感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培养自己的写作兴趣,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讲解作文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方法,引导学生进行作文写作。
2. 教学难点。
本节课的难点是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写作,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
老师可以通过展示一篇优秀的作文范文,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引导学生对作文写作产生浓厚的兴趣。
2. 讲解。
老师可以通过讲解作文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方法,引导学生掌握作文的写作技巧,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 练习。
老师可以布置一些作文练习题,让学生进行作文写作练习,通过实践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4. 指导。
老师可以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指导和修改,帮助学生改进自己的写作,提高作文质量。
5. 总结。
老师可以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激励学生继续努力,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四、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掌握作文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方法,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培养自己的写作兴趣。
同时,老师也要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作文写作技巧,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小学初中作文辅导教案

小学初中作文辅导教案年级学科:小学初中语文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掌握作文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技巧。
2.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表达情感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写作兴趣,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
教学内容:1. 作文的基本结构2. 写作技巧3. 观察生活,表达情感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课文,谈谈自己喜欢的文章及原因。
二、讲解作文的基本结构(15分钟)1. 作文的开头:引人入胜,突出主题。
2. 作文的主体:具体生动,条理清晰。
3. 作文的结尾:总结全文,点明主题。
三、讲解写作技巧(15分钟)1. 选材:选择自己熟悉、感兴趣的话题。
2. 构思:列出提纲,明确要点。
3. 表达:运用恰当的词语和句式,表达真情实感。
四、练习写作(15分钟)布置练习任务,要求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写一篇以“我的梦想”为主题的作文。
第二课时:一、讲解观察生活,表达情感(15分钟)1. 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2. 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真实地反映内心世界。
二、作文点评与指导(15分钟)1. 点评学生上节课的练习作品,指出优点和不足。
2. 针对学生的不足,给予具体的改进建议。
三、课堂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观察生活、表达情感的重要性。
四、课后作业(10分钟)1. 修改上节课的作文,力求做到条理清晰、表达生动。
2. 观察生活中的人和事,写一篇以“我最难忘的人”为主题的作文。
教学评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掌握作文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技巧,提高观察生活、表达情感的能力。
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将作为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主要依据。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的指导和帮助,使他们在写作过程中真正提高自己的能力。
关于初中作文教案

教案:初中作文教学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作文的基本技巧,包括选题、构思、表达和修改。
2. 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的写作习惯。
3. 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品质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作文选题: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和问题,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力。
2. 作文构思:教授作文构思的方法,如思维导图、关键词等,帮助学生有条理地表达思想。
3. 作文表达:指导学生运用恰当的词语、句式和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 作文修改:教授学生如何自我修改和他人修改,提高学生的自我反思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三、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通过话题讨论或生活实例,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和问题。
2. 教学环节:a) 选题指导:教授学生如何选题,鼓励学生从生活中寻找灵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力。
b) 构思指导:教授学生使用思维导图、关键词等方法进行作文构思,帮助学生有条理地表达思想。
c) 表达指导:教授学生运用恰当的词语、句式和修辞手法,通过示例和练习,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d) 修改指导:教授学生如何自我修改和他人修改,通过示范和练习,提高学生的自我反思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 课堂练习:布置作文题目,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教师进行个别指导和反馈。
4.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文作业,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并进行自我修改和他人修改。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写作兴趣的提高,写作习惯的培养。
2. 学生作文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品质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3. 学生自我反思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提高。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授作文选题、构思、表达和修改的方法和技巧。
2. 示范法:通过教师示范和学生示例,引导学生掌握作文技巧。
3. 练习法: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4. 反馈法:通过教师反馈和学生互评,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六、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适合初中学生的作文教材,提供丰富的作文素材和示例。
初中语文作文课教案

初中语文作文课教案年级学科:初中语文课时:1课时教材:《人教版初中语文》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作文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 培养学生热爱写作,乐于表达的情感。
3. 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1. 作文技巧和方法的讲解。
2. 作文练习和指导。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以生动有趣的故事或问题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写作的感悟和经验。
二、讲解作文技巧和方法(15分钟)1. 教师讲解作文的基本结构,包括开头、中间和结尾。
2. 教师讲解如何进行素材积累和选材。
3. 教师讲解如何进行构思和布局。
4. 教师讲解如何进行语言表达和修辞。
三、作文练习和指导(15分钟)1. 教师给出作文题目或素材,学生进行现场作文。
2. 学生在作文过程中,教师进行个别指导和建议。
3. 学生完成作文后,教师进行讲评和反馈。
四、总结和拓展(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
2. 学生分享自己的作文作品和感悟。
3. 教师给出拓展作业,鼓励学生进行写作练习。
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和积极性。
2. 学生作文作品的质量和创新性。
3. 学生对作文技巧和方法的掌握程度。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作文技巧和方法,以及现场作文练习和指导,让学生掌握了作文的基本技巧和方法,提高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同时,通过学生的互动和分享,培养了学生热爱写作,乐于表达的情感。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
初中作文写作辅导教案

初中作文写作辅导教案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作文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技巧。
2.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表达思想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提高作文水平。
教学重点:1. 作文的基本结构。
2. 观察生活,表达思想。
3. 修辞手法的运用。
教学难点:1. 作文结构的安排。
2. 修辞手法的运用。
教学准备:1. 作文素材库。
2. 修辞手法参考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谈论他们对作文的看法,让学生自由发言,谈谈他们在写作过程中的困惑和问题。
2. 总结学生提出的问题,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作文写作辅导。
二、讲解作文的基本结构(15分钟)1. 介绍作文的基本结构,包括开头、正文和结尾。
2. 讲解开头的作用,如何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3. 讲解正文的结构,如何安排材料,突出主题。
4. 讲解结尾的作用,如何总结全文,留下深刻印象。
三、培养学生观察生活、表达思想的能力(15分钟)1. 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培养观察能力。
2. 让学生尝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察和感受,培养表达能力。
3. 举例说明如何将观察和感受融入到作文中,使作文更具生活气息。
四、讲解修辞手法的运用(15分钟)1. 介绍常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
2. 讲解修辞手法的作用,如何使作文更具表现力。
3. 举例分析如何运用修辞手法,使作文更具文采。
五、作文实践(15分钟)1. 让学生根据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作文实践。
2.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写作技巧,安排作文结构,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3. 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和建议,帮助他们完成作文。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2.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写作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教学评价:1. 学生对作文基本结构的掌握程度。
2. 学生观察生活、表达思想的能力。
3. 学生对修辞手法的运用情况。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作文的基本结构、培养学生观察生活、表达思想的能力以及讲解修辞手法的运用,旨在帮助学生提高作文水平。
初中中考作文辅导教案

初中中考作文辅导教案一、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掌握中考作文的基本要求和解题技巧。
2. 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写作方法和技巧,提高作文质量。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和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写作信心。
二、教学内容:1. 中考作文评分标准及注意事项。
2. 常见作文类型和解题技巧。
3. 写作方法和技巧的运用。
4. 作文修改和润色。
三、教学过程:1. 讲解中考作文评分标准及注意事项,让学生明确作文要求,避免失分。
2. 分析常见作文类型和解题技巧,引导学生学会审题和立意。
3. 讲解写作方法和技巧,如开头结尾、过渡转折、描写渲染等,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有法可依。
4. 布置作文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巧进行写作。
5. 批改作文,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并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和辅导。
6. 组织作文讲评,让学生互相借鉴和学习,提高写作水平。
7. 引导学生进行作文修改和润色,提高作文质量。
8. 定期进行作文训练和检测,跟踪学生进步情况。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作文评分标准、解题技巧、写作方法和技巧等。
2. 实践法:让学生进行作文练习,培养写作能力。
3. 示范法:教师示范优秀作文,让学生借鉴和学习。
4.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作文讲评和修改,促进互相交流和提高。
五、教学评价:1. 学生作文成绩的提升:通过定期检测,观察学生作文成绩的提升情况。
2. 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观察学生在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中的写作表现。
3. 学生写作习惯的养成:检查学生是否养成了良好的写作习惯和思维能力。
4. 学生反馈意见:听取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教学效果,不断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六、教学时间:本教案需在初中阶段进行,共计15课时,每课时45分钟。
七、教学资源:1. 教材:初中语文教材。
2. 参考书籍:中考作文指导书籍。
3. 网络资源:优秀作文范文、写作技巧等。
4. 作文纸张和文具。
通过本教案的实施,希望能帮助学生掌握中考作文的基本要求和解题技巧,提高写作能力,在中考中取得优异成绩。
初中作文教案word

初中作文教案word年级学科:七年级语文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作文的基本技巧,包括选题、构思、表达和修改。
2. 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提高写作兴趣。
3. 通过作文教学,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
教学内容:1. 作文选题与构思2. 作文表达与修改3. 作文评价与反馈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写作技巧。
2. 提问:你们在写作过程中遇到过哪些问题?二、作文选题与构思(15分钟)1. 讲解如何选题:关注生活、关注情感、关注自我。
2. 讲解如何构思:思路清晰、结构合理、富有创意。
三、作文表达与修改(20分钟)1. 讲解如何表达:语言准确、生动、形象。
2. 讲解如何修改:自我检查、修改错别字、润色语言。
四、作文评价与反馈(10分钟)1. 学生互相评改,提出意见和建议。
2. 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五、总结与作业(5分钟)1. 总结本节课所学的作文技巧。
2. 布置作业:写一篇以“我的梦想”为主题的作文。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选题、构思、表达和修改等方面的技巧,让学生掌握了作文的基本写作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同时,通过互相评改和教师评价,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写作兴趣。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部分学生对作文写作缺乏兴趣,写作过程中容易出现思维跳跃、语言表达不清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作文写作的训练,鼓励学生多读多写,多积累素材,提高写作能力。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让他们在写作过程中感受到快乐和成就感。
总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基本达到的,学生在作文写作方面有了一定的提高。
在今后的工作中,将继续关注学生的写作进步,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作文辅导课_初中_教案设计模板

课程名称:初中作文辅导课课程目标:1. 提升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
2. 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提高写作水平。
3. 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4.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感悟生活的能力。
课程对象:初中学生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重点:1. 写作技巧的传授。
2. 写作素材的积累。
3. 写作思维的拓展。
教学难点:1. 学生写作素材的积累与运用。
2. 学生写作思维的培养。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件、作文范例、写作技巧指导资料。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作文辅导课的目的和意义。
2. 提问:同学们,你们对写作有什么看法?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二、讲授新课(30分钟)1. 写作技巧讲解- 介绍常见的写作技巧,如:开头、结尾、过渡、描写、议论等。
- 通过具体实例分析这些技巧的应用。
2. 写作素材积累- 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寻找写作素材,如:人物、事件、景物等。
- 分享一些积累素材的方法,如:日记、阅读、观察等。
3. 写作思维拓展- 介绍一些写作思维的拓展方法,如:头脑风暴、思维导图等。
- 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尝试运用这些方法进行写作练习。
三、课堂练习(20分钟)1. 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进行写作练习。
2. 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强调写作技巧、素材积累和思维拓展的重要性。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回顾上一节课所学内容。
2. 提问:同学们,你们在写作练习中遇到了哪些问题?二、课堂讲解(25分钟)1. 写作技巧深化- 针对学生写作中常见的问题,进行针对性讲解和示范。
- 强调写作中的细节处理和情感表达。
2. 写作素材运用- 分享一些优秀的作文范例,分析其素材运用和表达技巧。
- 引导学生学会借鉴和运用优秀作文的素材。
3. 写作思维提升-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写作思维。
- 引导学生尝试运用不同的写作思维进行创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作文辅导课教案
【导语】以下是由整理的关于初中作文辅导课教案,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第一教时
一、导入:“课前五分钟,日积月累,水到渠成”
1、一位作家曾经对自己的作品“披阅十载,增删五次”。
请问这位作家是谁?这部作品又叫什么?
2、“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这脍炙人口的诗句留下了一个文坛佳话,你能说出有关的两个人物吗?
3、有这么一则故事:有一个地主,家里开了一个酿酒的作坊,还喂了许多猪。
要过年了,就请了一位秀才
替他写几个字,好为来年讨个吉利。
秀才便写了如下一些字:“肥猪大如山老鼠头头死酿酒缸缸好造醋坛坛酸”
由于当时没有标点,财主看后大发雷霆。
秀才连忙解释,并读了一遍,财主马上转怒为喜,摆宴席请秀才喝酒。
请问:财主大发雷霆是什么原因?秀才为什么让财主破涕为笑?
答案:*“披阅十载,增删五次”
曹雪芹------《红楼梦》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贾岛、韩愈
*肥猪大如山老鼠,头头死酿酒缸缸好造醋,坛坛酸
得出启示:
文章不厌百回改细枝末节也关键字斟句酌出佳作努力当从今日始
二.作文评改要求:
一、读第一遍,要求查找:用词造句上的不足,划出来,改正。
二、读第二遍,要求评点:立意、选材、结构形式、写作手法等方面有哪些优点与不足。
三、读第三遍,要求润色:细节描写、结构形式上值得推敲之处,修改。
三、例文导入:
亲情:是一坛陈年老酒,甜美醇香;是一幅传世名画,精美隽永;
是一首经典老歌,轻柔温婉;是一方名贵丝绸,细腻光滑。
发放例文,按要求读三遍,及时评点。
第二教时
一、检阅第一遍的评改。
二、检阅第二遍的评改。
我是一只小小的碗
我是一只小小的碗,我承载着亲人给我的点滴关爱,我在记忆里搜索,每一滴的琼浆玉液,何时淌入了我
的心窝,那么甜蜜。
“点滴”、“琼浆玉液”这类选词非常精美。
“点滴”不仅有形可见,而且紧扣“小小”两字。
“琼浆玉液”这一比喻
词形象生动地写出这种关爱无比珍贵、万分甜蜜。
很小的时候,我有一个坏毛病:尿床,三天两头的尿床。
那时我寄托在外婆家,这下受累的就是我的外婆了,第一天才洗的床单,第二天就被我尿湿了,日复一日。
我知道外婆累了老了,因为她似乎没有力气打我了,高高地扬起手,却轻轻地“打”在我的身上,但她似乎还很健壮,因为我看到她在池塘边洗尿湿的床单时力气好
像很大,而她三天两头的去,却没有说累,说苦。
此处的细节设计可取,可惜不够到位。
那种无怨无悔、任劳任怨没良好的刻画出。
(魏巍《我的老师》里:她高高地举起教鞭,却轻轻地落在石板上。
我笑了,她也笑了,我用儿童狡猾的目
光发现她爱我们。
)
这就是外婆这把茶壶向我倾倒的叫做“爱”的茶,有一点儿苦,却好像也加了糖。
把外婆的爱比作“茶”,形象!
我的弟弟,一个天真活泼的男孩,只要我一回到家,弟弟总会迎上来,笑笑,然后就拉着我到房间里一会
儿看动画片……过了一会儿,一股香味冲进了鼻子里,这是弟弟给我的肯德基,于是我和他一起直到消灭得一干
二净,这是回家后弟弟对我的慰劳。
最需要补足的是弟弟的天真活泼之态。
补一笔“我”的欣喜。
这就是弟弟,他是糖,会放进我碗里,让茶变得甜蜜,浓烈。
把弟弟的爱比作糖,可以!
父母给我的爱举不胜举。
但让我发现他们给予我爱时,已经很晚。
是那一次,我和爸爸去医院,是做胃镜
去的,当那根黑黑的管子插入我的口中时,那时爸爸就在门口,我看到了这样一幕,现在他还能在不经意间拔
动我的心弦——一滴小小的泪珠,是爸爸看着我做胃镜时滴下的,小小的泪珠也许过不了一天就蒸发了,但它
却不会在我的心中蒸发。
这是妙句,有窥斑见豹之妙。
实在属于“半两拨千斤”之笔。
父母的爱是一块冰,放进去时冰凉冰凉的,融化了,才发现爱已经满溢。
把父母的爱比作了“冰”,应该在上文中比较充分地铺垫“道是无情却有情”的严爱。
我是一只小小的碗,一切的周遭,都会在小碗中添加,那是爱,我的生命就在感受爱与给予爱中慢慢消磨,但我知道我的一生都将是幸福的。
最后一句流于一般化,必须议中有情,给全文漂亮作结。
参考:
“我是一只小小的碗,就这样接受着来自外婆、来自弟弟、来自父母的爱的甘霖。
周遭被爱包围,我的脸上
时时洋溢着快乐的微笑,幸福无比。
”
三、谈论第三层面的修改:
A明确细节描写:细画人物,使笔下人物形神皆备,活灵活现。
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从人物的特征出发,用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有重点地对人物的音容笑貌、举
手投足以至内心活动进行具体细致的描绘,使原先笼统、欠详细的句子改得富有表现力。
例1:她从来不打骂我们。
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
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
孩子们是多么善于观
察这一点啊。
——魏巍《我的老师》
例2、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往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
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我赶紧拭干了泪。
怕他看见,也怕别
人看见。
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着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
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
再抱起橘子走。
到那边时,我赶紧去搀他。
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地放在我的皮大衣上。
于是扑扑
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
——朱自清《背影》
B、明确形式的创新:
例1、---外婆的茶2、---外婆的爱是茶
---弟弟的蜜—弟弟的爱是蜜
---父母的冰—父母的爱是冰
例2、亲情的滋润
我是一只小小的碗,碗内则是亲情滋润的爱。
渐渐地,我越来越满……
淡淡的茶
…………年幼时,怎能体会到外婆给我的爱犹如一杯淡淡的茶?而现在茶香四溢,我懂得了去回味。
碗中正
因有外婆倾倒的茶而显得恬静、清新。
甜甜的蜜
…………
母亲的爱如蜜汁,不断注入碗内,使碗内常倒映出母亲的微笑。
当忧伤、困扰、无奈包围我时,我常这么
提醒自己:别忘了,她在丛中笑……
坚硬的冰
…………
我感到父亲表面严肃的爱确实如放入碗中的一块冰,融化后,刹时感到无比的清凉、甘甜。
我犹如一只小小的碗,不断地接受着家人的爱。
现在我猛然发现:爱已溢出,滋润着我的心田。
*
四、课堂收获:1、懂得从三个层面入手评改作文,切合语境锤炼语言;
2、汲取范文中的优点并能努力更胜一筹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荀子《劝学》
*形式:1、运用小标题。
诸如:
外婆的茶---弟弟的蜜---父母的冰
外婆的爱是茶—弟弟的爱是蜜—父母的爱是冰
2、前有“序”后有“跋”,或前拟“题记”后写“后记”
*取材:
以点带面,串珍珠法
*形神皆备,使笔下人物活灵活现。
要做到着一点,首先要从人物的特征出发,用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有重点地对人物的音容笑貌、举手投足以至内心活动进行具体细致的描绘。
(使原先笼统、欠详细的句子改得富有表现力。
)
修辞:文章是一条小河,修辞就是这条河上的片片白帆;
文章是一棵绿树,修辞就是这棵树上的朵朵红花;
文章是浩翰的蓝天,修辞就是这蓝天上的缕缕白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