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定时计数器TPM

合集下载

定时器 计数器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定时器 计数器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定时器计数器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80C51单片机内部设有两个16位的可编程定时器/计数器。

可编程的意思是指其功能(如工作方式、定时时间、量程、启动方式等)均可由指令来确定和改变。

在定时器/计数器中除了有两个16位的计数器之外,还有两个特殊功能寄存器(控制寄存器和方式寄存器)。

定时器/计数器的结构:从上面定时器/计数器的结构图中我们可以看出,16位的定时/计数器分别由两个8位专用寄存器组成,即:T0由TH0和TL0构成;T1由TH1和TL1构成。

其访问地址依次为8AH-8DH。

每个寄存器均可单独访问。

这些寄存器是用于存放定时或计数初值的。

此外,其内部还有一个8位的定时器方式寄存器TMOD和一个8位的定时控制寄存器TCON。

这些寄存器之间是通过内部总线和控制逻辑电路连接起来的。

TMOD主要是用于选定定时器的工作方式;TCON主要是用于控制定时器的启动停止,此外TCON还可以保存T0、T1的溢出和中断标志。

当定时器工作在计数方式时,外部事件通过引脚T0(P3.4)和T1(P3.5)输入。

定时计数器的原理:16位的定时器/计数器实质上就是一个加1计数器,其控制电路受软件控制、切换。

当定时器/计数器为定时工作方式时,计数器的加1信号由振荡器的12分频信号产生,即每过一个机器周期,计数器加1,直至计满溢出为止。

显然,定时器的定时时间与系统的振荡频率有关。

因一个机器周期等于12个振荡周期,所以计数频率fcount=1/12osc。

如果晶振为12MHz,则计数周期为:T=1/(12×106)Hz×1/12=1μs这是最短的定时周期。

若要延长定时时间,则需要改变定时器的初值,并要适当选择定时器的长度(如8位、13位、16位等)。

当定时器/计数器为计数工作方式时,通过引脚T0和T1对外部信号计数,外部脉冲的下降沿将触发计数。

计数器在每个机器周期的S5P2期间采样引脚输入电平。

若一个机器周期采样值为1,下一个机器周期采样值为0,则计数器加1。

第七章 定时计数器TPM

第七章 定时计数器TPM

Slide 18
18
第七章 定时计数器TPM
模块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器
定时器x状态控制寄存器(TPMxSC)
数据位 定义 复位
D7 D6
D5
D4
D3
D2
D1
D0
TOF TOIE CPWMS CLKSB CLKSA PS2 PS1 PS0
0
0
0
0
0
0
0
0
D4、D3 — 时钟源选择位
CLKSB:CLKSA 预置输入的TPM
概述
5
第七章 定时计数器TPM
定时器系统的特性
总共8个通道 每一个TPM的所有通道都可以 配置成为带缓冲的中心对齐脉 宽调制模式(CPWM)
概述
6
第七章 定时计数器TPM
定时器系统的特性
每一个TPM预分频器的时钟源 都可以独立选择总线时钟、固 定系统时钟或外部时钟:
预分频除数可以为1,2,4,8, 16,32,64或128 可以用外部时钟输入(仅对64管 脚的封装):TPM1用TPM1CLK ,TPM2用TPM2CLK
▪ 若fbus=2MHz,Pre=32,计数 间隔2MHz/32,即16μs计数一 次。如果TPMMOD=62500,则 得1秒溢出间隔。
▪ 自由计数是预置计数在TPMMOD =0000H时的特例
功能描述
12
第七章 定时计数器TPM
预置计数定时
▪ 向16位模数计数寄存器 TPMxMODH:TPMxMODL写入 一个确定的数值,则计数器每进 行一次计数都会将计数和模数计 数寄存器的值进行比较,如果相 同就产生溢出,同时置溢出标志 位TOF为1,然后重新开始计数, 溢出时若TOIE为1,还会产生中 断请求

S08定时器模块TPM

S08定时器模块TPM

}
}
【例8-2】利用定时器1输入捕捉测量输入信 号周期。
/********************定时器1初始化************/
void ic_init(void)
{
TPM1SC = 0x4E; /*定时器溢出中断使能,总线时钟64分频*/
TPM1MODH = 0xF4;
8.1.3 定时器计数溢出和模数溢出
【例8-1】利用定时器1的定时溢出,使PTA0口的电 平每4s反转一次。
分析:选择定时器输入时钟源为总线时钟频率 (4MHz),当选择最大分频率128时,自由运行的 定时器中断间隔为2.097s,达不到4s的要求。所以 用软件的方式给予解决。设定时器每1s产生一次中 断,4次中断后,反转PTA0口电平。选择计数器时 钟源为总线时钟(4MHz)64分频,预置数寄存器 内容为:1s×[(4×106)/64]=62500(0xF424)。
for(;;)
{
if((TPM1C0SC & 0x80)==0x80) /*发生输入捕捉*/
{
TPM1C0SC_CH0F = 0;
/*清标志位*/
if(!ic_flag)
/*如果为第一个上升沿*/
{
ic_time1 = TPM1C0V; ic_time1*/
/*将定时器值赋给
ic_flag = 1;
/*置位ic_flag*/
}
【例8-2】利用定时器1输入捕捉测量输入信 号周期。
else
/*为第二个上升沿*/
{
ic_time2 = TPM1C0V; /*将定时器值赋给ic_time2*/
if(ovf_flag)
/*发生溢出*/

tpm教材ppt课件(2024)

tpm教材ppt课件(2024)
异常处理机制建立
针对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制 定相应的处理措施和流程,确
保生产顺利进行。
14
04
自主保全活动推进
2024/1/29
15
自主保全概念及意义
2024/1/29
自主保全定义
指员工主动参与设备维护、保养和管 理,确保设备正常运行,提高生产效 率的活动。
自主保全的意义
降低设备故障率,提高生产效率,增 强员工责任感和归属感。
16
自主保全活动步骤与内容
步骤一
步骤二
初期清扫与点检。对设备进行彻底清扫, 同时进行点检,发现潜在问题。
制定自主保全基准。根据设备特性和清扫 点检结果,制定设备维护、保养和管理基 准。
步骤三
步骤四
持续开展自主保全活动。按照自主保全基 准,持续开展设备维护、保养和管理活动 ,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024/1/29
建立专业维护团队,进行 定期维护和预防性维修, 确保设备稳定运行。
信息化策略
引入先进的信息化技术, 建立设备管理系统,实现 设备状态实时监测和数据 分析。
28
成功企业TPM实践案例分享
案例一
某汽车制造企业通过实施TPM, 提高设备综合效率20%,降低故
障率30%。
2024/1/29
案例二
某电子企业通过TPM推进,实现设 备零故障,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 率。
清洁(Seiketsu 素养(Shitsuke


清除现场不需要的物品, 保持工作场所整洁。
将需要的物品按照规定的 位置和数量摆放整齐,方 便取用。
保持工作场所的清洁卫生 ,防止污染和垃圾堆积。
维持整理、整顿、清扫的 成果,形成制度化、规范 化的管理。

TPM手册

TPM手册

TPM手册2009-08-24 - 1 -,TPM手册目录:一.前言;二.知识篇:2.1什么是TPM?2.2TPM的历史沿袭2.3TPM五大要素及其含义2.4TPM的八大支柱2.5TPM与精益生产2.6七大浪费与设备的六大损失2.7OEE三.应用技巧篇:3.1自主维护推行标准7步骤3.2善于发现“六源”3.3 常问5个“为什么”3.4 实施TPM的三大工具3.5紧固实用技巧3.6 用5感来点检的实用技巧3.7润滑管理‘五定’四.结语- 2 -,TPM手册一.前言亲爱的员工们:以这一本小小的《TPM手册》为载体,系统的向全体员工展示TPM相关的知识、技巧、经验等等是为了让大家更全面的了解TPM,提升TPM理念,并积极的投身于TPM这一全员参与的项目中。

- 3 -,TPM手册二.知识篇2.1什么是TPMTPM是T otal Productive Maintenance 第一个字母的缩写,本意是"全员参与的生产保全",也翻译为"全员维护",即通过员工素质与设备效率的提高,使企业的体质得到根本改善。

TPM 起源于50年代的美国,最初称事后保全,经过预防保全、改良保全、保全预防、生产保全的变迁。

60年代传到日本,1971年基本形成现在公认的TPM。

80年代起,韩国等亚洲国家、美洲国家、欧洲国家相继开始导入TPM活动。

90年代,中国一些企业开始推进TPM活动。

- 4 -,TPM手册2.2 TPM的历史沿袭TPM起源于“全员质量管理(TQM)”。

TQM是W·爱德华·戴明博士对日本工业产生影响的直接结果。

戴明博士在二战后不久就到日本开展他的工作。

作为一名统计学家,他最初只是负责教授日本人如何在其制造业中运用统计分析。

进而如何利用其数据结果,在制造过程中控制产品质量。

最初的统计过程及其产生的质量控制原理不久受到日本人职业道德的影响,形成了具有日本特色的工业生存之道,这种新型的制造概念最终形成了众所周知TQM。

飞思卡尔8位单片机-第7章 定时器和比较器模块

飞思卡尔8位单片机-第7章 定时器和比较器模块

二、TPM中的寄存器
(三)TPM模寄存器(TPMMODH:TPMMODL)
TPMMOD高位 TPMMODH
TPMMOD低位 TPMMODL
两个可读/写8位寄存器,定义计数器的最大值 加法计数器(CPWMS=0),当计数器计数到与模寄存 器数值相等时,TPMCNT翻转至0x0000 加/减计数器(CPWMS = 1),当计数器计数到与模寄存器 数值相等时,计数器开始递减。
表7-5 模式、沿和电平选择
CPWMS MSnB: MSnA ELSnB: ELSnA
模式
功能
x 0
xx 00
00 01 10 11 00 01 10 11 10 x1
通道未使用外部管脚,可能是管脚作为TPM的外部时钟 输入或者是将管脚作为通用I/O使用。 输入捕捉 仅上升沿捕捉 仅下降沿捕捉 上升沿或下降沿都捕捉 仅软件比较,无管脚输出 比较匹配时,外部管脚翻转 比较匹配时,外部管脚清0 比较匹配时,外部管脚置1 脉宽有效期间高电平(比较匹配时, 外部管脚清0) 脉宽有效期间低电平(比较匹配时, 外部管脚置1) 脉宽有效期间高电平(比较匹配时, 外部管脚清0) 脉宽有效期间低电平(比较匹配时, 外部管脚置1)
触发:外部引脚发生有效电平跳变
响应: CHnF=1 , 主计数器TPMCNT值→通道辅助寄存器TPMCnV
三、TPM模块的功能模式
(二)输出比较
功能:从外部引脚输出可编程脉冲
模式设定方式:
CPWMS 0 MSnB: MSnA 01 ELSnB: ELSnA 00 01 10 11 模式 输出比较 功能描述 仅软件比较,无管脚输出 比较匹配时,外部管脚翻转 比较匹配时,外部管脚清0 比较匹配时,外部管脚置1

TPM全面设备管理ppt

TPM全面设备管理ppt

设备点检与维护
制定设备点检标准和流程,及时发 现并处理设备故障或隐患,同时根 据设备的特点进行定期维护。
数据分析与改进
收集设备运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发现潜在问题并制定改进措施。
某企业的tpm实施效果
提高设备运行效率
降低维护成本
通过TPM管理,设备运行效率得到显著提 高,生产效率也随之提升。
TPM管理使得设备故障率降低,维护成本 也相应减少。
未来的设备管理将更加注重环 保和可持续发展,减少设备对 环境的影响,降低能源消耗, 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绿色生
产。
跨界融合
未来的设备管理将更加注重与 其他领域的跨界融合,如与物 联网、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 的融合,将为设备管理带来更
多的创新和发展机遇。
设备管理对企业的影响和贡献
提升企业竞争力
通过实施TPM全面设备管理,企业可以有效地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降低维护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从而增强自身 的竞争力。
报废处理
对报废的设备进行鉴定和处理, 并建立报废设备的技术档案
经验总结
对设备管理经验进行总结,并形成 企业的设备管理文化
03
tpm成功案例分享
某企业的tpm实施方案
制定TPM计划
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 TPM计划,包括设备清单、实施步 骤、时间表等。
宣传教育培训
开展TPM宣传教育,提高员工的设 备维护意识,并进行专业的技能培 训。
提高员工技能水平
提升企业形象
TPM的实施提高了员工的技能水平和责任 心,也增强了团队协作能力。
TPM管理展示了企业对于设备管理的重视 ,提高了企业的形象和信誉。
其他成功案例分享
某制造企业的TPM实施

TPM简介及定义说明

TPM简介及定义说明

TPM简介及定义说明——李俊TPM管理员什么是TPM?什么是TPM?全面生产维护(TPM)是一个维护程序的概念。

TPM的全称为T otalProductiveMaintenance以最大限度提高生产效率为目标以“5S活动”为基础从总经理到一线员工的全体成员为主体以相互连接的小组活动形式以设备及物流为切入点进行思考创造整合有机的生产体系TPMTPM的发展历史1事后维修(BM:BreakdownMaintenance)故障后再维护;1950年以前2改良维修(CM:CorrectiveMaintenance)查找薄弱部位对其进行改良1950年以后3预防维修(PM:PreventiveMaintenance)对周期性故障提出的维护1955年前后4维修预防(MP:MaintenancePrevention)设计不发生故障的设备,设备FMEA1960年前后5生产维修(PM:ProductiveMaintenance)综合上述维护方法,系统的维护方案1960年前后6全面生产维护(TPM:TotalProductiveMaintenance)全员参加型的保养1980年以后TPM与TQM的关系TQM是W.EdwardsDeming博士在影响日本工业的直接效果下发展得来.Deming博士是在二战结束不久后在日本开始工作的,作为一个统计学家,他首次向日本人展示了如何在制造过程中使用统计分析和如何在制造过程中使用效果数据来控制质量。

由日本工作理论建立的早期统计程序和效果质量控制概念很快成为日本工业的—种生存方式,这种新的制造概念最终被命名为全面质量管理(TQM)。

当工厂维护的问题作为TQM程序部分被检查出来,一些通用概念看起来在维护环境中就不太适合或不能发挥作用。

原始的TQM概念做了一些修正。

这些调整将维护提升至全面质量管理程序的一个重要部分。

TPM是一个以制造业领先的创新,强调人的重要性。

一个“能做”和“持续改进”理论、生产的重要性和维护员工共同协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车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第七章 定时计数器TPM
车辆教研室:王志强
1
第七章 定时计数器TPM
内容与目标
理解HCS08的定时器/PWM模块TPM(Timer/Pulse-Width Modulator) 模块原理
TPM的几种工作模式
自由计数 输入捕捉 输出比较 脉宽调制PWM(Pulse-Width Modulation )
Slide 18
18
第七章 定时计数器TPM
模块寄存器
定时器x状态控制寄存器(TPMxSC)
数据位 定义 复位
D7 D6
D5
D4
D3
D2
D1
D0
TOF TOIE CPWMS CLKSB CLKSA PS2 PS1 PS0
0
0
0
0
0
0
0
0
D4、D3 — 时钟源选择位
CLKSB:CLKSA 预置输入的TPM
狗计数器复位 */
}
}
Slide 28
TPM定时应用举例 interrupt VectorNumber_Vtpm1ovf void
TPM1_OVF_ISR(void) //定时器1溢出中断 程序
{ DisableInterrupts; /*关中断*/ if(TPM1SC_TOF) { TPM1SC_TOF = 0; /*清中断标志位*/ count++; } if(count==4) { PTAD_PTAD0=~PTAD_PTAD0; /*反
PTAD_PTAD0=1; /*PTA0输出高电平*/
TPM1SC=0x4E;
/*中断使能,选择
总线时钟频率,64分频*/
TPM1MODH=0xF4;/*预置数寄存器高位*/
TPM1MODL=0x24;/*预置数寄存器低位*/
EnableInterrupts; /*开中断 */
for(;;)
{
__RESET_WATCHDOG(); /* 看门
概述
7
第七章 定时计数器TPM
定时器系统的特性
16位自由运行或者预置数向上 递增/向下递减计数操作功能; 16位预置计数寄存器用于控制 计数范围 定时器系统启动控制 对每个TPM,每个通道一个中 断,还有一个计数溢出中断
概述
8
第七章 定时计数器TPM
内部结构
▪ 两个独立的TPM ▪ 每个TPM都由1个16位的计
时钟源
0:0
没有选择的时钟
(TPM屏蔽)
0:1
总线速率时钟
(BUSCLK)
1:0
固定系统时钟
(XCLK)
1:1
外部源
(TPMCLK)1,2
D2~D0 — PS2~PS0位:定时
器分频因子选择位
PS2、PS1、PS0 =000 p=1
(20)
=001 p=2
(21)
=010 p=4
(22)
=011 p=8
21
第七章 定时计数器TPM
➢ TPM通道状态和控制寄存器
TPM通道状态和控制寄存器(Timer x Channel n Status and Control Register,TPMxCnSC):
数据位 D7 D6
D5
D4
D3
D2
D1
D0
定义 CHnF CHnIE MSnB MSnA ELSnB ELSnA
第七章 定时计数器TPM
MC9S08AW60系列中的定时器系统 包括两个独立的TPM:一个6通道的TPM1 和一个2通道的TPM2。管脚复用。
概述
4
第七章 定时计数器TPM
定时器系统的特性
总共8个通道 每一个通道都可作为输 入捕捉、输出比较、或 边缘对齐PWM 上升沿、下降沿或任何 边沿的输入捕捉触发 变1、变0或翻转等输出 比较动作 PWM输出极性可选
Slide 20
20
第七章 定时计数器TPM
模块寄存器
定时器x模数寄存器(TPMxMODH:TPMxMODL)
▪ 可读/写的TPM模数寄存器中包含TPM计数器的模数值。当TPM计数器到达这个 模数值后,TPM计数器在下一个时钟要么重新从0x0000开始计数 (CPWMS=0),要么从这个模数值往下减1计数(CPWMS=1),同时溢出标 志TOF(Timer Overflow Flag)变为1。只写TPMxMODH或者TPMxMODL 其中的一个会抑制住TOF和溢出中断直到些另外一个字节也被写为止,因此两 个寄存器一定都要写,不能只写一个而不管另一个。复位会使TPM模数寄存器 为0x0000,相当处于自由运行定时器计数模式(模数禁止)。
初始化:
PTADD_PTADD0=1; PTAD_PTAD0=1; TPM1SC=0x4E; TPM1MODH=0xF4; TPM1MODL=0x24;
/*PTA0设置为输出*/ /*PTA0输出高电平*/ /*中断使能,选择总线时钟频率,64分频*/ /*预置数寄存器高位*/ /*预置数寄存器低位*/
学会TPM模块设计
自由计数精确定时 输入捕捉应用(如频率测试) 输出比较应用(如周期波形输出) PWM应用(PWM波产生)
进一步认识“对MCU外部管脚/内部模块的控制正是通过Regs 的控制来实现”
2
第七章 定时计数器TPM
概述
实现计数与定时的基本方法 完全硬件方式 即完全用硬件电路(数字逻辑电路)实现计数/定时功能 完全软件方式 通过编程,利用计算机执行指令的时间实现定时(延时子 程序) 可编程计数器/定时器 利用专门的可编程计数器/定时器实现计数与定时,克服 了完全硬件方式与完全软件方式的缺点,综合利用了它们 各自的优点
D5~D4—ELSnB~ELSnA为边沿/电平选择位
第七章 定时计数器TPM
通道控制寄存器控制位
第七章 定时计数器TPM
7.3.2 输入捕捉的寄存器
TPM通道数值寄存器(Timer x Channel n Value Register ,
TPMxCnVH : TPMxCnVL)
作用是:当指定的沿跳变发生 (即定时系统捕捉到沿跳变) 时, 锁存计数寄存器的值。通道寄存器是一个16位的寄存器,分为高字节 和低字节,在读取的时候要分别读取。为了防止两次读取之间该寄存 器的内容发生变化而产生虚假的输入捕捉计数值,系统会在读取高字 节时锁存低字节的内容,这时即使又发生特定的沿跳变,通道寄存器 的内容也不会改变。若要读取整个通道寄存器,先高字节,再低字节 。
第七章 定时计数器TPM
TPM定时应用举例
[例]利用定时器1的定时溢出,使PTA0口的电平每4s反转一次。
分析:设定时器每1s产生一次中断,4次中断后,反转PTA0口电平。选择计 数器时钟源为总线时钟(4MHZ)64分频,预置数寄存器内容为1s×(4×106 HZ)/64=62500(0xF424)。
自由计数定时
▪ 核心是一个16位的计数器 ▪ 只读的16位TPM计数寄存器由
两个字节寄存器TPMxCNTH和 TPMxCNTL构成。
功能描述
11
第七章 定时计数器TPM
预置计数定时
▪ 向16位模数计数寄存器 TPMxMODH:TPMxMODL写入 一个确定的数值,则计数器每进 行一次计数都会将计数和模数计 数寄存器的值进行比较,如果相 同就产生溢出,同时置溢出标志 位TOF为1,然后重新开始计数, 溢出时若TOIE为1,还会产生中
=101 p=32 (25)
=110 p=64 (26)
=111 (未使用)
19
第七章 定时计数器TPM
模块寄存器
定时器x计数寄存器(TPMxCNTH:TPMxCNTL)
▪ 只读的16位TPM计数寄存器由两个字节寄存器TPMxCNTH和TPMxCNTL构成。 读两个字节中的任何一个字节都会把两个字节内容锁存进内部缓冲器,直到另 外一个字节也被读取为止。这允许以任何顺序读取连贯的16位寄存器。
数器与n (n=6 or 2)个输入 /输出通道组成 ▪ 每一个通道都可作为输入捕 捉、输出比较、或边缘对齐 PWM
功能描述
9
第七章 定时计数器TPM
自由计数定时
▪ 核心是一个16位的计数器
> 三种时钟源之一经过分频之 后的脉冲即作为定时器的计 数脉冲
> 每过一个计数脉冲, Counter便自动+1,Counter 加到FFFF后翻转到$0000, 同时置溢出标志位TOF为1, 然后重新开始计数
数据位 D7 D6
D5
D4
D3
D2
D1
D0
定义 CHnF CHnIE MSnB MSnA ELSnB ELSnA
复位 0
0
0
0
0
0
0
0
D5~D4—MSnB~MSnA为通道n模式选择位(Mode Select Bit) CPWMS=0,MSnB=1: MSnA为通道n配置边缘对齐PWM模式 CPWMS=0,MSnB=0: MSnA为通道n配置输入捕捉或者输出比较模式
复位
0
0
0
0
0
0
0
0
D7 — TOF位:定时器溢出标志位 =0,计数器没有达到预置值;=1,定时器溢出
D6 — TOIE位:定时器溢出中断允许位 =1,允许定时器溢出中断;=0,不允许定时器溢出中断
D5 — CPWMS位:中心对齐PWM选择位 CPWMS=0,所有TPM通道运行为输入捕捉、输出比较或边沿排 列PWM模式,通过对每个通道的状态和控制寄存器的 MSnB:MSnA进行选择。 CPWMS=1,所有TPM通道以中心排列 PWM模式运行
复位 0
0
0
0
0
0
0
0
D7—CHnF为通道n标志位 0:通道n上没有输入捕捉或者输出比较 1:通道n上发生输入捕捉或者输出比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