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园田居课堂练习题及答案
《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课内知识训练(含答案)

《短歌行》《归园田居》课内知识训练一、选择题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词的词类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乌鹊南飞鼓瑟吹笙 B. 天下归心 C. 有仙则名 D. 其一犬坐于前下列各句中,句式特点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误落尘网中 B. 开荒南野际 C. 何以解忧 D. 狗吠深巷中下列诗句没有运用典故的一项是()A.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B.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C.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D.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B. 汝岂得自由C.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D.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下列对诗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和“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几句诗表达了功业未成的曹操悲观厌世的一面。
B.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运用了“青衿”的典故,意在表达作者求贤若渴的愿望。
C. 根据当时的时代背景,诗人“忧从中来”的“忧”来自于壮志未酬却已年过半百的忧虑,来自于社会动荡,国家统一前途未卜的担忧等等。
D.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两联借乌鹊绕树表达“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之意,希望天下贤士归于自己。
对“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 “月明”四句既是准确而形象的写景,同时也是深刻的比喻。
B. 用“乌鹊”比喻贤才,希望群贤毕至。
C. 曹操以“乌鹊”“绕树”“何枝可依”来启发那些犹豫不定的人才,不要三心二意,要善于择枝而栖,赶紧来投效自己。
D. 这四句诗采用赋的手法,直陈其事,表现曹操求贤若渴。
对《短歌行》一诗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这首诗流露出对于生命短促的浓浓感伤,不过诗人并没有一味陷在消沉的情绪中,而在对统一天下大业的追求中获得了超越。
B. 起首“对酒当歌”,可见这是一场盛大的筵席。
然而,乐极悲来,诗人油然生出人生苦短的感叹而无法自拔。
C. 诗人由人生无常带来的深沉忧思和他要招揽贤才、统一天下的壮志豪情相混杂,情绪或低落或高昂,到诗歌的结尾处,才让读者体会到诗人已用对理想、对事业的不懈追求驱散了此前萦绕在心头的忧思愁绪。
必修二 第四十三讲《归园田居》习题及解析

【1】选出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A】迢迢(zháo)皎皎(jiǎo)纤纤(xiān)札札(zhá)【B】超擢(zhuó)机杼(shū)譬如(pì)子衿(jīn)【C】呦呦(yōu)吐哺(bǔ)阡陌(xiān)三匝(zā)【D】羁鸟(jī)暧暧(ài)樊笼(fán)脉脉(mò)【答案】D【解析】A.“迢”应读“tiáo”;B.“杼”应读“zhù”;C.“阡”应“qiān”。
【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都不正确的一项是()①皎皎河汉女(黄河,汉水)②纤纤擢素手(伸出)③泣涕零如雨(形容眼泪很多)④终日不成章(文章)⑤相去复几许(距离,隔)⑥暧暧远人村(昏暗)⑦守拙归园田(不足)⑧羁鸟恋旧林(笼中鸟)【A】①③④⑦【B】①②③④【C】③④⑤⑦【D】②⑤⑥⑧【答案】A【解析】①“河汉”指银河,③“零”是动词“落”的意思,④“章”是指经纬线交织的幅面,⑦“拙”是“愚拙”的意思。
【3】下列句中含有通假字的一句是()【A】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B】契阔谈 ,心念旧恩。
【C】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D】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答案】B【解析】B.“ ”通“宴”。
【4】.对《归园田居》一诗中的词语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尘网”,喻污浊、黑暗的官场。
【B】“羁鸟”,以关在笼中的鸟自喻。
【C】“故渊”,即篇末所说的“自然”。
【D】“樊笼”,指囚牢般的社会制度。
【答案】D【解析】D.“樊笼”喻官场,“社会制度”说法不对.【5】对“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的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A】汉乐府《鸡鸣》有“鸡鸣高树颠,狗吠深宫中”,陶潜信手拈来,稍加变化,使田园画面充满了生机。
【B】鸡犬之声相闻,最富农村环境特征,隐隐之中,也渗透了《老子》所谓“小国寡民”“鸡犬之声相闻,民老死不相往来”的理想社会观念。
【C】诗人王籍的名句“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是以动写静的笔法,与陶诗对比未免太强调、太吃力。
第7.1课 《归园田居(其一)》同步练习(解析版)

《归园田居(其一)》练习题一、夯实基础1.请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①暖暖()羁()鸟樊()笼②狗吠()后檐()守拙( )【答案】①ài jī fán ② fèi zhuō yán2.下列词语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尘杂”指世俗的繁杂琐事。
B .“守拙”指持守愚拙的本性。
C .“樊笼”指囚牢般的社会制度。
D .“羁鸟”指受到束缚的鸟,这里是作者的自喻。
【答案】C【解析】C 项“囚牢般的社会制度”理解错误,“樊笼”指关鸟兽的笼子,这里指束缚本性的俗世。
3.下列句子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 .开荒南野际B .虚室有余闲C .桃李罗堂前D .狗吠深巷中【答案】B【解析】除 B 项外,其他各项均为省略句。
A 项省略了主语“我”,C、D 两项省略了介词“于”。
4.请根据对作者的了解,在下列句子中的横线处填入恰当的内容。
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散文家、辞赋家,一名,字,自号,世称。
陶渊明的成就主要是诗,被看作是的开创者。
他也写过“”式的作品,如《读山海经》中的“,”一句,表现了他对当时腐败政治的批判,具有强烈的反抗意识。
【答案】潜元亮五柳先生靖节先生田园诗派金刚怒目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5.请根据对诗歌的理解,在下列句子中的横线处填入恰当的内容。
①诗中“,”两句表露出作者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性格,道出作者辞官归田的根本原因,为全诗定下基调。
②诗中表明作者不愿随波逐流,决定坚守节操,回乡开荒种地,过田园生活的句子是:“,”。
③透过“,”两句,可以看出作者的生活不受尘杂干扰,安适悠闲。
【答案】①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②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③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二、阅读提高请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对《归园田居》(其一)的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A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点明了作者的个性与既往人生道路的冲突,并表达了自己对官场黑暗的不满和绝望。
(完整版)归园田居课堂练习题及答案

阅读下面古诗归园田居课堂练习题及答案,完成第 1-5 题。
归园田居(节选) 归园田居(三)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1.解释诗中加点的宇。
荫:_______________ 罗:______________ 兴:______________ 带:_______________ 荷:______________ 荒秽:____________ 2.下面对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项是( ) A.“方宅”句,意思是说围绕住宅的土地有十来亩。
方,围绕的意思。
B.“榆柳”两句, target=>_blank>>描写了榆柳、桃李遍布房 前屋后的情景。
C.“暖暖”两句,远村、墟烟构成一幅远景。
“暖暖”与“依依”在诗中 是近义词,因此可以互换。
D.“狗吠”两句,描绘了一幅鸡鸣狗叫的农村生活图景,切那么自然,那 么纯朴。
3.对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中描绘的都是极为普通的田园生活情景,却真实地反映了诗人回归田 园之后的愉快心情。
B.诗中用白描手法,简练地勾画景物,从而使诗人感情得到充分抒发,使 诗富有画意,生机盎然; C 诗中描绘的画面质朴、幽静,表现出一种平和、淡远的意境。
D。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一句的意境,与汉乐府《鸡鸣》中“鸡鸣 高树巅,狗吠深宫中”有相似之处。
4.“但使愿无违”中“愿”是什么愿望?1/55.仔细品味下列陶渊明 的诗句,说说它们在动词的使用上有什么共同特点。
(1)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2)有风自南,翼彼新苗。
(《时运(其一)》) (3)日暮天无云,春风扇微和。
(《拟古(其七)》) (4)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荫。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第7课《归园田居(其一)》课后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第7课《归园田居(其一)》课后练习题(附答案解析)1.阅读诗歌标题,思考,这首诗的诗眼是哪一个字?明确:归。
2.用诗中原句回答:①诗人为何而归?②归往何处?③归后如何?明确:①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②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③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3.思考,诗中“尘网”“樊笼”和“羁鸟”“池鱼”这两组词语分别比喻什么?表明了什么问题?明确:(1)“尘网”“樊笼”比喻官场,写出了官场的污浊、肮脏、压抑,以及对人性的束缚。
这两个比喻,表明诗人已经看透了官场的污秽黑暗,从而表达了他对官场极大的厌恶。
(2)“羁鸟”“池鱼”比喻误入官场的人,是陶渊明的自比。
这两个比喻,意在说明自己误入官场后深受束缚,极不自由,表明了他迫切要求摆脱束缚,回归田园的心志。
4. 思考,作者为何落入尘网?明确:“误落尘网中”。
说明入仕做官不是陶渊明的本意,而是一大失误。
①养家糊口;②从小受儒家思想影响,大济苍生。
而在封建社会,人们要建功立业,要实现政治理想,只能当官,走仕途。
但是当时的东晋,政治腐败,社会动乱,门阀势力飞扬跋扈,统治阶级热衷于追名逐利,陶渊明又不愿同流合污,只有选择离开,选择归隐。
5. “守拙归园田”中的“拙”指什么?为什么陶渊明要“守拙”?明确:(1)“拙”即朴拙,含有原始本真的意思,与世俗的技巧相对。
(2)陶渊明要“守拙”,即强调自己不会顺应世俗的潮流,要坚守自己的纯真本性。
“拙”字,本义是“笨”,引申义是“原始的、本真的”。
作者反对机巧圆滑,反对官场中的八面玲珑、尔虞我诈,怕自己受到官场不良环境的影响而失其本心。
官场是个是非之地,一个政治清高的人就会感到精神上很压抑,没有自由,所以诗人把自己比作“羁鸟”“池鱼”。
作者追求生命中最本真的,即回归自然,与自然共存,不愿同流合污。
总之,作者归园田是为了保持自己精神上的自由与独立,不仅是身体上的回归,更是精神上和心灵的回归。
6. 思考,文中描绘田园风光时写到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有什么特点?描绘了怎样的意境?明确:意象:方宅、草屋、榆柳、桃李、远人村、墟里烟、狗吠、深巷、鸡鸣、桑树、户庭、虚室。
《归园田居.其一》精品习题及答案【部编版高一必修上册】

《归园田居.其一》精品习题及答案【必修上册】题型:【重点句子翻译】【理解性默写】【选择题】【简答题】【原文】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翻译】年轻时就没有适应世俗的性格,生来就喜爱大自然的风物。
错误的陷落到仕途罗网,转眼间远离田园已十余年。
笼子里的鸟儿怀念以前生活的森林,池子里的鱼儿思念原来嬉戏的深潭。
我愿到南边的原野里去开荒,依着愚拙的心性回家耕种田园。
绕房宅方圆有十余亩地,还有那茅屋草舍八九间。
榆树柳树成荫遮盖了后屋檐,桃树李树整齐的栽种在屋前。
远处的邻村屋舍依稀可见,村落上方飘荡着袅袅炊烟。
深深的街巷中传来了几声狗吠,桑树顶有雄鸡不停啼唤。
庭院内没有世俗琐杂的事情烦扰,静室里有的是安适悠闲。
久困于樊笼里毫无自由,我今日总算又归返林山。
【精品习题及答案】一、翻译:1、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2、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3、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4、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5、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6、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7、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8、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
9、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10、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二、理解性默写:1.《归园田居》中表明作者不随波逐流,固守节操,回乡开荒种地,过田园生活的句子是:,。
2.《归园田居》中表现作者早出晚归,不辞劳苦的句子是:,。
3.《归园田居》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生活十分闲适,有很多空闲时间的句子:,。
4.《归园田居》中描写乡村中常见的声音的句子是:,。
5.《归园田居》中表现诗人摒弃尘俗,渴望返归自然(无对偶)的诗句是:,。
6.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是很多诗作的共同主题,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7.《归园田居》中表露了作者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性格,为全诗定下一个基调,同时又是一个伏笔,它是诗人进入官场却终于辞官归田的根本原因的句子:“,”。
归园田居(其三)课堂练习

<<归园田居>>练习一、1.这首诗可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层意思。
2.“但使愿无违”的“愿”具体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流露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情。
4.“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5.简析本诗的语言特点。
6.陶渊明曾在《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一诗中说:“但愿常如此,躬耕非所叹。
”本诗中“,”与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2分)7.下面赏析不准确的一项是()(2分)A.这首诗描绘出劳动中淳朴真率的生活情态。
语言自然而平易近人,不加雕饰,是诗人乐于归田隐居、弃绝尘世的精神境界之流露。
B.“带月荷锄归”,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美好的月夜归耕图,其中洋溢着诗人心情的愉快和归隐的自豪。
C.五六句看似平淡,但这种平淡正好映射了结尾这一句“但使愿无违”。
这里的“愿”更蕴含了不要在那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了自我的意思。
D.“种豆南山下”与“采菊东篱下”有着同样的韵律,同样的韵味。
采菊是十分认真的,而种豆则是漫不经心的。
8.诗中“但使愿无违”的“愿”具体指的是什么?9.结合诗句,简要分析诗歌的语言风格。
二、(1)卒章显志的诗句是:(2)写诗人早出晚归、欣慰自足的隐居生活的名句是:(3)陶渊明《归园田居》中表示辛勤劳作,热爱劳动的诗句:(4)陶渊明《归园田居》中最能突现诗人摒弃尘俗,躬耕自食,归返自然志愿的诗句是:(5)“草盛豆苗稀”中的“盛”和“稀”的对比说明什么?(6)“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你是如何看待陶渊明归隐“遁世”的?(7)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8)“带月荷锄归”一句常为后世诗评家称道,请说出这一句的妙处。
【参考答案】一、1.种豆的地点及劳动结果;劳作的辛苦与执着;自己的田园之乐。
2. 田园劳作之乐,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在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
【高中语文】《归园田居(其一)》同步练习+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部编版高中语文教科书必修上册随课练第三单元�第七课《归园田居(其一)》1.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乌雀桑树巅月明星稀开荒南野际B.慷慨反自然契阔谈宴池鱼思故渊C.佳宾樊笼里食野之萍桃李罗堂前D.狗吠适俗韵譬如朝露依依墟里烟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准确的一项是()A.性本爱丘山..丘山:山峰。
B.误落尘网..中尘网:俗世的种种束缚。
C.鸡鸣桑树颠.颠:颠倒。
D.少无适俗韵.韵:好听的声音。
3.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B.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C.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D.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中国历史前进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制度演进所带来的更加紧密和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则使的躲藏变得愈发困难。
这样的窘况,让求隐不能的魏晋士人不得不转而寻求精神上的逃避,他们眼见财富和地位不再却无能为力,终日周旋于身份认知与生存状况的巨大落差中不得解脱,还要时时 ,唯恐稍有疏忽而招致祸端。
正如《晋书》所说,“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朝不保夕的强烈危机感加上囿于现实无处可逃的苦闷,三百年间的每一个人都患上了名为“末日迷狂”的集体癔症。
后人提起魏晋风流,无不带着艳羡的语气,言必提“‘六朝’卖菜佣都有烟水色”,殊不知这风雅至极的“烟水色”背后,是多少徒劳无功的苦闷和刻意为之的伪装。
就在这 ,连对坐争辩都得规避俗事、政事以避祸的“清谈时代”,玄学家何晏带着一剂名为“五石散”的药方华丽登场,( )。
4.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明哲保身与生俱来处心积虑人人自危B.全身而退与生俱来殚精竭虑人人自危C.全身而退天赋异禀处心积虑提心吊胆D.明哲保身天赋异禀殚精竭虑提心吊胆5.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朝不保夕的强烈危机感和囿于现实无处可逃的苦闷,这三百年间的每一个人几乎都患上了名为“末日迷狂”的集体癔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归园田居课堂练习题及答案 阅读下面古诗 ,完成第 1-5 题。
归园田居 (节选) 归园田居(三)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1.解释诗中加点的宇。
荫:_______________ 罗:______________ 兴:______________ 带:_______________ 荷:______________ 荒秽:____________ 2.下面对诗句 的解说不恰当的—项是( ) A.“方宅”句,意思是说围绕住宅的土地有十来亩。
方,围绕的意思。
B.“榆柳”两句, target=>_blank>>描写了榆柳、桃李遍布房 前屋后的情景。
C.“暖暖”两句,远村、墟烟构成一幅远景。
“暖暖”与“依依”在诗中 是近义词,因此可以互换。
D.“狗吠”两句,描绘了一幅鸡鸣狗叫的农村生活图景,切那么自然,那 么纯朴。
3.对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中描绘的都是极为普通的田园生活情景,却真实地反映了诗人回归田 园之后的愉快心情。
B.诗中用白描手法,简练地勾画景物,从而使诗人感情得到充分抒发,使 诗富有画意,生机盎然; C 诗中描绘的画面质朴、幽静,表现出一种平和、淡远的意境。
D。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一句的意境,与汉乐府《鸡鸣》中“鸡鸣 高树巅,狗吠深宫中”有相似之处。
4.“但使愿无违”中“愿”是什么愿望?
1/5
5.仔细品味下列陶渊明 的诗句,说说它们在动词的使用上有什么共同特点。
(1)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2)有风自南,翼彼新苗。
(《时运(其一)》) (3)日暮天无云,春风扇微和。
(《拟古(其七)》) (4)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荫。
(《和郭主簿(其一)》) (5)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
(《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 __ [参考答案] 1.荫,遮蔽。
罗,排列。
兴,起床。
带,通“戴”。
荷,扛着。
荒秽,荒 地杂草。
2.C(“暧暧”和“依依”不可互换) 3.D 两句诗意境不同 4.远离尘世,回归自然的愿望。
5.这些动词(“翼彼新苗”里的“翼”名词用作动词)都是常见字眼,诗人 用起来,却显得新鲜有味。
它们既形象,又将无生命的事物写得情意绵绵,读起 来觉得格外亲切。
如“有风自南,翼彼新苗”的“翼”字,那微微的南风温存地 抚爱着幼嫩禾苗的景象,如在我们眼前。
“中夏贮清荫”的“贮”字,清幽凉爽 的林荫好像是可以贮存、可以掬取的一泓清泉。
2/5
3/5
4/5
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