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硫磺熏蒸药材的基本认识与建议
对硫磺熏蒸药材的基本认识与建议重点

对硫磺熏蒸药材的基本认识与建议硫磺熏蒸方法被长期应用于食品、农产品及药材等产品门类的贮藏养护和加工过程,其主要目的是实现防腐、防霉、防虫蛀,以及有利于干燥和增色等⋯。
药材硫磺熏蒸法是部分药材加工养护的传统方法之一。
然而,随着人们对硫熏导致药材中二氧化硫的残留可能会影响人体健康的担忧,以及近年来硫熏药材品种和范围有所扩展,熏蒸环节有所提前,反复熏蒸可能影响药材品质等问题,已引起社会及国家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2004年基于个案处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下发了《关于对中药材采用硫磺熏蒸问题的批复》相关规定。
《中国药典》2005年版取消山药、葛根等中药材的硫熏工艺。
《中国药典》2008年增补本中增加了二氧化硫残留量的检测。
《中国药典》2010 年版将二氧化硫检测方法收列入附录。
中国药典委员会于2011年发布公示对公众征求意见:《中国药典》收载的山药、牛膝、粉葛、甘遂、天冬、天麻、天花粉、白及、白芍、白术、党参等11味药材及其饮片品种项下增加二氧化硫残留量检查项目,限度为“二氧化硫残留量不得超过400 mg/kg;对其他中药材及饮片,二氧化硫残留量不得超过150 mg/kg”。
关于在中药材及饮片中控制二氧化硫,中国药品标准2011.12卷.3残留量检测限度的公示,卫生部于2011年发布的GB2760对食品中的二氧化硫残留也作了规定,依据不同的食品,最低的允许残留为50 mg/kg,最高的允许残留为350 mg/kg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2760—2011目前,国家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组织专家进行调研和座谈,充分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客观分析和正视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相信,相关政策的不断完善、限量标准的研究制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必将进一步规范药材硫熏工艺与产品的贮藏养护和加工过程,减少硫化物的残留,保障药材及其饮片的品质,推进中医药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1、硫磺熏蒸方法的应用沿革与管理现状据考证,中药材硫磺熏蒸方法的应用最早见于1900年对光山药的加工与贮藏养护技术旧J。
小议硫磺熏蒸中药材

药材 如果 放置 时 间较长 , 就会 变成 黄 色 ; 次 闻, 硫 磺 熏 蒸 后 的 中药 饮 片通 常会 有 一 股较 刺 鼻 的酸 味 ; 三掂 , 硫 磺 熏 蒸 后 的 中 药 材 要 比未 熏 蒸 的中药 材重 , 就 连 质 地 疏 松 的草 药 也 可 感 觉 到重 量 的 差别 ; 四尝 , 硫 磺 熏蒸 后 的 中药 材通 常都有 一 股酸 味 , 但 像 党 参 和 当归 这 类 含 糖 量
打 磺 的操 作 执 行 , 中 药 中残 留 硫 磺 的量 是 很 微 量 的 ,短 期 少 量 服 食 一 般 不 会 对 人 体 造 成 危 害 。 但 有 些 不 良药 商 为 获 得 更 多 利 润 , 滥 用或 过度 使用 硫 黄熏蒸 , 使 中药 材 质 量 受 到 一 定 的 影 响 ,使 水 分 超 标 的 品 种 增 重 而 不 致 于 霉 变 ; 已霉变 的可 “ 美容 转身 ” 不 易看 出 。 服 食 这 些 中 药对 人体 健康 肯定 是 有害无 益 的 。
特 别 关 注
r
口 曹丽娟
韩 德 承
小议硫 磺 熏蒸 中药材
挑选 饮 片时 , 有 的 人 只 注 重  ̄- # 1 - 观 , 确 实 外 )二 氧 化 硫 残 留 量 每 公 斤 不 得 超 过 1 5 0毫 克 , 山药 、 牛膝 、 粉葛 、 天冬 、 天麻 、 天花粉 、 白 及 、 白芍 、 白术 、 党 参 每公 斤 不 得 超 过 4 0 0毫
打 磺 处 理 的 中 药 材 的 二 氧 化 硫 残 留 量 做 了具
口 潘 怡辉
体 规定 : 中药 材 及 饮 片 ( 矿 物 来 源 的 中 药 材 除
硫磺熏蒸中药的危害与防范

THANKS
感谢观看
推动行业自律
鼓励中药材行业协会和组织发挥自律作用,引导企业自觉遵守法 律法规和行业规范。
中药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保护生态环境
合理利用中药材资源,保 护生态环境,实现中药材 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推动科技创新
加强中药材种植、加工、 制剂等方面的科技创新, 提高中药材产业的核心竞 争力。
拓展国际市场
加强中药材产业的国际合 作与交流,推动中药材产 品走向国际市场。
推广成果
随着无硫熏蒸技术的不断推广,越来越多的中药材加工企 业开始采用该技术,市场上无硫熏蒸中药材的供应量逐渐 增加,有效保障了公众用药安全。
05
中药材市场的未来展望
中药材市场的规范化发展
建立严格的质量标准
制定和完善中药材的质量标准,确保中药材的质量和安全。
加强市场监管
加大对中药材市场的监管力度,打击假冒伪劣和硫磺熏蒸等违法 行为。
3
建立无硫种植示范基地
在重点产区建立无硫种植示范基地,通过示范效 应带动周边地区中药材种植的无硫化进程。
04
中药材无硫熏蒸技术的研发与推广
中药材无硫熏蒸技术的研发进展
研发背景
硫磺熏蒸中药是一种传统加工方 法,但使用过程中存在二氧化硫 残留问题,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
危害。
研发过程
科研机构和企业投入大量资源, 针对无硫熏蒸技术进行研究和开 发,探索不使用硫磺进行中药材
增加副作用
硫磺熏蒸可能产生有害物 质,长期服用可能增加药 物副作用的风险。
03
防范硫磺熏蒸中药的措施
加强监管力度
建立严格的中药材质量标准
制定硫磺熏蒸中药材的质量标准,明确规定硫磺熏蒸中药材的含 量和残留物限量,确保市场上流通的中药材符合标准。
_硫熏_中药材_如何规范与引导

中国医药报/2012年/10月/11日/第008版传统医药“硫熏”中药材,如何规范与引导吴彩霞刘俊编者按中药材作为一种特殊的农产品,一头连着种植农户,一头连着药品市场,是部分农村地区经济的重要支柱,也是中药生产流通的源头,是保障中药质量安全稳定的基础。
正确认识和处理中药材硫磺熏蒸问题,不仅关系中药材质量安全,也关系中药产业的健康发展,关系经济和民生问题。
硫磺熏蒸是中药材传统养护方法之一,在中药材加工炮制行业,硫磺熏蒸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且用于中药材的产地初加工已有近百年的历史。
硫磺熏蒸药材的现实存在,说明这种处理方法有一定的合理性,对中药材加工储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但是,近年来中药材初加工、中药饮片加工以及储运过程中,硫磺熏蒸中药材也出现了一定的问题。
硫磺熏蒸中药材存在的问题一是滥用硫磺熏蒸情况严重。
当前,硫磺熏蒸药材品种和范围有所扩展,熏蒸环节有所提前,并出现反复熏蒸现象,有的不良商贩甚至直接将硫磺拌入药材。
由于“利”字作怪,部分不法商贩滥用硫磺熏蒸,对药材漂白增艳,一味追求药材的卖相;反复熏蒸,以旧充新,以次充好;通过过度熏蒸,使药材水分高达20%~30%而外表不发霉,通过这种不正常增重来获得更多的利润。
这种滥用或者过度使用硫磺熏蒸药材的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由于滥用硫磺熏蒸,导致部分中药材残留了浓度过高的二氧化硫,容易对人体造成危害。
二是硫磺熏蒸加工药材欠规范。
在中药材产地初加工过程中,硫磺熏蒸往往由农户自发进行,设施简陋。
而且在农产品收获季节,硫磺熏蒸初加工中药材往往比较集中,硫磺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造成了空气和水体污染、环境腐蚀等严重问题,同时熏蒸农户因为接触硫磺较多,难免发生中毒事件。
长期接触硫磺者轻则出现眼红、眼痛、流泪、失眠、头晕、呕吐、恶心、乏力等症状,重则导致反射性声门痉挛,语言能力下降,吞咽困难、憋气等,严重危害农户身体健康。
另外,由于工业硫磺比食用硫磺价格相对低廉,在熏蒸药材时容易出现使用工业硫磺的情况,从而导致药材重金属超标。
中药材经硫磺熏蒸后质量变化相关研究及对策分析

中药材经硫磺熏蒸后质量变化相关研究及对策分析中药材在生产和加工过程中容易受到细菌、真菌、霉菌等微生物的污染,影响其质量和安全。
为了提高中药材的质量和延长保质期,硫磺熏蒸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中药材的生产和加工中。
硫磺熏蒸过程中,硫磺能有效地杀灭微生物并去除杂质,提高中药材的质量和安全性。
但是硫磺熏蒸也会对中药材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产生影响,因此需要对硫磺熏蒸的影响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关对策。
硫磺熏蒸对中药材的化学成分有一定的影响。
研究发现,硫磺熏蒸会导致中药材中药效成分的丢失或降解。
例如,蜡瓣花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对羟基苯甲酸类化合物和香豆素类化合物在硫磺熏蒸后会有不同程度的降解或丢失。
硫磺熏蒸还会对中药材中的微量元素产生一定的影响,例如熏蒸后,金银花和黄芪中的铅、铬、镉含量均有所提高。
此外,硫磺熏蒸还会导致中药材中的挥发油成分发生变化,导致中药材品质下降。
为了应对硫磺熏蒸对中药材质量的影响,需采取一系列的对策。
首先,需要选择优质、健康的原料进行熏蒸,并在熏蒸前对原料进行认真的检查和清洗。
其次,硫磺熏蒸应该控制时间和温度,以保证熏蒸效果的最大化,但同时要避免过度熏蒸导致中药材的成分和品质丢失。
另外,在熏蒸过程中应该密闭作业,以防止外界污染。
最后,在熏蒸后需要对中药材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确保符合国家标准,并及时处理不合格的产品。
总之,硫磺熏蒸是提高中药材质量和保护消费者安全的有效手段,但也需要注意其对中药材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的影响。
只有采用科学的熏蒸控制方法和严格的质量检测,才能更好地发挥硫磺熏蒸的优势,确保中药材的品质和安全。
中药材熏硫磺情况的汇报

中药材熏硫磺情况的汇报尊敬的领导:我部于近日对中药材熏硫磺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和研究。
经过实地走访和数据分析,以下是我们的发现和建议:一、中药材熏硫磺的现状概述中药材熏硫磺,是一种在中药材烘干过程中常用的处理方式。
通过熏硫磺,可以防止中药材在烘干过程中发霉、变质等情况,从而保证其品质和药效。
然而,熏硫磺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硫磺是一种有毒物质,长期吸入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此外,中药材熏硫磺的程序和参数的控制也不容易做到,存在一定的技术问题。
这些问题都可能影响中药材的质量和安全。
二、实地调查及数据分析我们在某些中药材生产企业和商家进行了走访和调查。
通过样本调查,我们得出以下数据:1.中药材熏硫磺的普遍程度:目前,中药材熏硫磺的比例在不同企业和商家间存在差异。
一些企业在中药材烘干过程中极少或不使用熏硫磺,而另一些则广泛使用。
一些商家也存在使用硫磺剂量超标的情况。
2.熏硫磺程序和参数的不稳定性:在调查样本中,我们发现熏硫磺程序和参数的控制存在一定的不稳定性和不一致性。
这可能导致中药材在加工过程中的药效和品质有所下降。
3.中药材熏硫磺的安全隐患:硫磺是一种有毒物质,在应用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其剂量和排放。
但在现实中,很多熏硫磺过程中的操作不规范,可能导致工人长期接触硫磺,产生负面影响。
此外,由于中药材本身的特殊性质,熏硫磺操作的控制也相对复杂,需要专业的技术支持。
三、对中药材熏硫磺的建议1.加强对中药材熏硫磺的监管和管理。
政府部门应制定相关标准和法规,加强对中药材生产企业和商家的监管和管理,保证中药材的安全性和药效。
2.提高中药材加工工艺的水平。
加强对中药材加工工艺的技术支持和指导,规范中药材的熏硫磺程序和参数,提高其加工工艺的水平和稳定性。
3.探索新型中药材加工技术。
尝试采用新型的中药材加工技术,例如超声波干燥、真空干燥等,减少或避免中药材熏硫磺的使用。
四、总结中药材熏硫磺是目前中药材加工中一个较为常见的处理方法。
如何识别硫磺熏制过的中药材

如何识别硫磺熏制过的中药材如何识别硫磺熏制过的中药材为了让中药材的外观漂亮,卖相好,易于保存,很多商贩都采用硫磺燃烧时产生的烟雾来熏制中药材。
然而食用了硫磺熏过的中药材会严重危害身体健康。
那么普通人该如何辨别“涉磺中药材”呢?请购买前记住以下4个妙招:闻气味:硫磺熏蒸过的药材会有一股类似于酸味一样的气味,较浓时呛鼻。
掂重量:硫磺熏蒸过的药材要比未打磺的药材重,就连质地疏松的草药也明显感觉到重量的差别。
摸干湿:硫磺熏蒸过的药材含水量一般要多于未打磺的药材,在正常情况下,药材所含水分约为总重量的8%。
看外观:硫磺熏蒸过的药材色泽比较鲜艳,甚至艳丽得不正常;硫磺熏过的药材如果放置时间较长,往往会变成黄色。
专家提醒,颜色太白甚至失去本色、含淀粉多、易受潮的药材,比如百合、银耳、山药等,购买时最需警惕,其正常情况下应呈淡黄色。
此外,选购中药,尽量去知名、正规的大药店或医院药房。
另外,专家特别指出,用硫磺过度熏过的中药材靠浸泡淘洗是没有用的,因为毒素已经进入到药材内部,很难洗干净。
因此,如果误购了用硫磺熏过的的中药,最好的办法就是弃之不用,千万不要只算小账不算大账,到时候伤害了身体、加重了病情后悔晚矣。
教你如何识别中药的真伪“我买的冬虫夏草是真的吗?”“什么样的枸杞子质量最好?”“黄芪有点甜味不是假的吧?”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升,注重保健养生显得格外重要。
中药材不仅防病治病,疗效显著,而且有些还具有滋补强壮作用。
然而由于中药品种繁多、形态各异,目前市场上伪劣药品不少,因此,掌握一定的中药鉴别常识非常必要。
其实,辨别中药真假是有一定的方法的。
中药专家教您如何辨别中药真伪。
看摸闻尝听-简便易行专家介绍,中药饮片的鉴别方法有4大类,即来源鉴别、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
如来源鉴别,运用植(动、矿)物的分类学知识,对中药的来源进行鉴定,确定其正确的学名,以保证应用的中药品种准确无误。
大多以原产地命名的药材,如四川产的川乌、川贝母、川楝子等;广东产的广防己、广陈皮、广藿香;河南出产的怀山药、怀地黄、怀牛膝等。
中药材经硫磺熏蒸后质量变化相关研究及对策分析

中药材经硫磺熏蒸后质量变化相关研究及对策分析中药作为我国特有的药用资源,其质量安全一直备受关注。
而中药材的硫磺熏蒸是一种常见的处理方式,用以杀菌和防蛀,但同时也会对中药材的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
对中药材经硫磺熏蒸后质量变化相关研究及对策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1. 外观变化经过硫磺熏蒸后的中药材,其外观常常发生变化。
颜色可能会变得较为发黄,质地可能会变得较为干燥。
这些变化可能会影响中药材的外观质量评价,进而影响其市场价值。
2. 化学成分变化硫磺熏蒸会对中药材的化学成分造成一定的变化。
有的化学成分可能会减少,有的可能会增加,甚至有的可能会生成新的化合物。
这些变化可能会对中药材的药效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其药用价值。
3. 营养成分变化中药材中常含有多种营养成分,例如蛋白质、维生素等。
硫磺熏蒸后,这些营养成分的含量可能会有所减少,这会影响中药材的营养价值。
1. 外观变化可能影响中药材的市场竞争力。
消费者一般更喜欢外观色泽艳丽、质地柔软的中药材。
2. 化学成分变化可能影响中药材的药效。
一些重要的活性成分可能会因硫磺熏蒸而减少或丧失,使中药材的疗效受到影响。
3. 营养成分减少可能会影响中药材的保健功能。
现代人对中药材的保健功能日益重视,而营养成分的减少会影响中药材的保健效果。
1. 选择合理的硫磺熏蒸方法硫磺熏蒸方法的合理选择对中药材的质量变化具有重要影响。
硫磺的用量、熏蒸时间、熏蒸温度等都会影响中药材的质量变化,因此需要对硫磺熏蒸的方法进行科学合理的控制。
2. 合理的后处理方法经硫磺熏蒸后的中药材需要经过合理的后处理,例如适当的阴干、通风等方法,以减少其外观、化学成分和营养成分的变化。
3. 加强质量控制加强对中药材经硫磺熏蒸后质量变化的监测和控制,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中药材的质量安全。
4. 加强科研技术支持加强科研力量,通过深入研究中药材经硫磺熏蒸后的质量变化机制,开发出更科学、更环保、更安全的处理方法,保障中药材的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硫磺熏蒸药材的基本认识与建议
硫磺熏蒸方法被长期应用于食品、农产品及药材等产品门类的贮藏养护和加工过程,其主要目的是实现防腐、防霉、防虫蛀,以及有利于干燥和增色等⋯。
药材硫磺熏蒸法是部分药材加工养护的传统方法之一。
然而,随着人们对硫熏导致药材中二氧化硫的残留可能会影响人体健康的担忧,以及近年来硫熏药材品种和范围有所扩展,熏蒸环节有所提前,反复熏蒸可能影响药材品质等问题,已引起社会及国家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2004年基于个案处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下发了《关于对中药材采用硫磺熏蒸问题的批复》相关规定。
《中国药典》2005年版取消山药、葛根等中药材的硫熏工艺。
《中国药典》2008年增补本中增加了二氧化硫残留量的检测。
《中国药典》2010
年版将二氧化硫检测方法收列入附录。
中国药典委员会于2011年发布公示对公众征求意见:《中国药典》收载的山药、牛膝、粉葛、甘遂、天冬、天麻、天花粉、白及、白芍、白术、党参等11味药材及其饮片品种项下增加二氧化硫残留量检查项目,限度为“二氧化硫残留量不得超过400 mg/kg;对其他中药材及饮片,二氧化硫残留量不得超过150 mg/kg”。
关于在中药材及饮片中控制二氧化硫,中国药品标准2011.12卷.3残留量检测限度的公示,卫生部于2011年发布的
GB2760对食品中的二氧化硫残留也作了规定,依据不同的食品,最低的允许残留为50 mg/kg,最高的允许残留为350 mg/kg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2760—2011目前,国家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组织
专家进行调研和座谈,充分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客观分析和正视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相信,相关政策的不断完善、限量标准的研究制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必将进一步规范药材硫熏工艺与产品的贮藏养护和加工过程,减少硫化物的残留,保障药材及其饮片的品质,推进中医药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1、硫磺熏蒸方法的应用沿革与管理现状
据考证,中药材硫磺熏蒸方法的应用最早见于
1900年对光山药的加工与贮藏养护技术旧J。
硫熏可
使山药在产地加工过程中利于干燥和改善外观色泽,
又能在流通贮存过程中起到防霉变、防虫蛀等作用,
有利于药材管护和品质稳定。
该方法的引入与当时
西方医药知识和技术的传播密切相关,被认为是中
药材加工与贮藏养护技术进步的体现H J。
此后,《中国药典》1995年版收载的硫磺熏蒸
中药材品种有山药、牛膝、白附、附子、金银花、
葛根6个品种;《中国药典》2000年版硫熏药材品
种已减少至山药、葛根、湖北贝母3个品种。
然而,
在中药材生产加工和流通仓储领域实际硫熏品种多
达数十种。
如《中药材手册》、《中国药材商品学》
等在行业使用的代表性著作中记载"’6 J,在贮藏过程
中需采用硫熏的药材有65种,依据其药用部位或类
别分为:根及根茎类40个,果实、种子类14个,
花类1个,茎木皮类1个,动物性药材9个;在产
地加工中需用硫磺熏蒸的药材有29种。
目前,世界卫生组织规定每人每日二氧化硫摄
取量(ADI)为0—0.7 mg·kg~。
硫磺熏蒸只限于蜜饯、干果、干菜、粉丝、食糖,如各国的干果标准
为50~2 000 mg·kg~。
我国现行食品添加剂国家标
准GB3150.1999规定,硫磺仍可以作为漂白剂,用
于蜜饯类、干果、干菜、粉丝、食糖等的熏蒸。
韩国于2009年1月7日正式实施新的中药材中二
氧化硫限量标准:规定葛根等267种中药材中残留二
氧化硫必须低于30lag·kg~。
与以前执行标准相比,
其中72种中药材中二氧化硫残留限量规定从200,500,1 000,1 500 mg·kg。
1全部修订为30斗g·kg~,最大指标提高了50倍。
同时,新增了对60种中草药进
行二氧化硫残留检测,对23种源自岩石和矿物传统
药物中重金属(包括铅和砷)的最高限量进行了
规定。
由于中药材及中药饮片只有特殊人群特定时期
限量服用,其二氧化硫限量标准应与食品不同,我
国目前尚未建立中药材及中药饮片中二氧化硫残留
量的限量标准。
2、硫熏药材的品种类型及其化学特征
采用硫磺熏蒸药材品种的选择及其熏蒸程度的
判断,是依据药材的理化性质决定的。
粉性足的药材,常为富含淀粉等多糖类物质的
肥大根及根茎,在流通贮藏过程中易滋生虫害和霉变,常需硫熏,且宜熏透或反复进行。
在生产加工过程中为了防止褐变或利于干燥,常通过熏蒸使其品相美观或质地硬实。
如:山药、粉葛、粉防己、天花粉、党参、白芷、白芍、白术、当归、川芎、明党参、南沙参、泽泻、贝母等。
动物性药材,常为富含蛋白质、脂肪、氨基酸
类等营养物质的动物组织器官。
在加工、流通贮藏过程中易生虫害和质变,通过硫熏以延长保质期。
如:海马、海龙、土鳖虫、水蛭、鹿鞭、海狗肾、骨类和角类药材等。
花类药材,常富含香味物质和各类营养成分,
吸引和产生昆虫,易霉变或褐变。
在产地加工和流通贮藏过程中常采用硫熏以起到防虫、杀虫、品相美观、延长保质期的目的。
如:金银花、菊花等。
其他还有一些茎木皮类、果实种子类药材,在
产地加工和流通贮藏过程中也需采用硫熏方法。
3、硫磺熏蒸过程可能引发的化学变化与药材品质
3.1硫磺熏蒸机理
硫磺是一种黄色或淡黄色粒(粉)状或片块状
物,易燃烧。
燃烧过程中与氧结合产生二氧化硫,二氧化硫与水分子结合形成亚硫酸。
S+02——÷S02+H20—}H2S03
硫磺燃烧生成SO,气体可直接杀死为害药材的
成虫、卵、蛹、幼虫等,同时抑制霉菌等各种真菌的活性,起到防虫、防霉的作用。
硫磺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气体与药材中的水分
结合生成具有还原性的亚硫酸,亚硫酸在被氧化时将呈色物质还原呈现漂白作用。
亚硫酸对氧化酶活性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防止酶促褐变,有利于中药材的贮藏。
亚硫酸与葡萄糖能进行加成反应,其加成物不酮化,阻断了含羰基的化合物与氨基酸的缩合反应,从而防止由糖氨反应所造成的非酶性。
3.2硫磺熏蒸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化学变化3.2.1挥发性成分的变化当归、川芎、白术等富含挥发性成分的芳香性根及根茎类药材,在硫磺熏蒸作用下导致芳香类药材含有的挥发油中低沸程组分的少量逸失,其挥发性成分中的单萜(烯)、倍半萜(烯)等有可能发生化学转化,包括硫与不饱和
烯烃的反应、硫与芳烃的反应等。
3.2.2酚酸类成分的变化经硫磺熏蒸后可使菊花、金银花等花类药材保持良好的外观形状、色泽、防虫蛀、防霉变等作用。
研究表明,采用硫磺熏蒸,可致菊花总黄酮含量下降,而挥发油含量则有所升高。
有报道,硫熏使金银花中主要有效成分绿原
酸的含量明显升高,可能与药材中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受到抑制有关。
但熏蒸时间过长或反复熏蒸,可导致金银花的颜色逐渐变白,二氧化硫残留量超过食品卫生标准规定。
3.2.3糖类、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变化在硫磺
熏蒸过程中,生物大分子也可能发生一系列变化。
多糖类成分与亚硫酸形成多糖硫酸酯。
研究表明,百合经硫磺熏蒸后总磷脂、总多糖、总皂苷含量均下降15%。
尚有报道,适度的硫磺熏制可使山药中的多糖含量升高,但在继续加大熏蒸时间和用量时,则可逆转致使多糖含量下降。
4、建议
现代研究表明,二氧化硫及亚硫酸盐会破坏维
生素B,,影响生长发育,长期服用会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损害肝脏,危害人体消化系统。
亚硫酸盐还会引发支气管痉挛,引起支气管哮喘。
因此,针对药材硫熏的传统性和现实性,通过规范硫熏过程,
控制硫熏程度,制定限量标准,限制硫化物的残留量,以保障人们的用药安全有效。
4.1依据不同的利用途径,分门别类地制定二氧化
硫残留量限量国家标准
依据药材原料及中药饮片用途的广泛性:配方调
剂用、制药工业原料用、保健食品用、膳食原料用等,分门别类,区别对待。
可参考世界卫生组织规定每人每日SO:摄取量、我国食品中硫的限量标准和国际上已有的相关标准,研究制定出台客观适宜的我国药材及中药饮片中二氧化硫残留量的限量标准。
4.2基于不同的理化性质和硫熏目的,遴选确定采用硫熏的必要保留品种
药材采用硫熏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在流通贮藏阶
段发生的霉变、虫蛀等。
目前该方法在药材生产过
程中其应用环节有所提前,利用硫化物可保持一定
水分的特性以达到增重的目的。
同时,需根据现代
科学认知,对于不同类型药材硫磺熏蒸的利弊进行
深入研究与分析,以客观评价传统的硫磺熏蒸方法
的必要性,依据各药材的理化性质,对富含硫熏敏
感的化学成分相应药材品种宜慎重对待,从严管理,直至禁止采用硫熏方法。
4.3规范硫熏工艺与适宜技术条件,探索新型适宜
的替代方法
对于采用硫磺熏蒸方法的药材品种,制定硫熏
过程的规范化工艺和技术条件,建立规范化标准操作规程。
同时,随着科技进步,创制标准化的硫熏机械设备,以使熏蒸过程可控;对现代无损加工干燥技术(微波干燥技术、红外干燥技术等)开展适
宜性研究;开展新型熏蒸剂和替代养护技术探索研究。
目的是寻找能够替代硫磺熏蒸方法的更为安全、有效、可行的适宜技术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