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金工具生产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方案[全套资料汇编完整版]
机械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方案全套资料汇编完

机械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方案全套资料汇编完目录一、前言 (3)二、机械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析 (4)1. 风险识别 (6)1.1 市场风险 (6)1.2 生产过程风险 (7)1.3 设备设施风险 (9)1.4 人员操作风险 (10)2. 风险评估 (12)2.1 风险矩阵 (13)2.2 风险等级划分 (14)2.3 风险控制措施 (15)三、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 (17)1. 分级管控原则 (18)2. 风险管控流程 (18)2.1 识别风险 (19)2.2 评估风险 (21)2.3 控制风险 (22)2.4 监控风险 (23)3. 管控措施 (24)3.1 安全生产责任制 (25)3.2 安全管理制度 (27)3.3 安全操作规程 (29)3.4 安全教育培训 (29)四、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31)1. 隐患排查 (32)1.1 日常排查 (34)1.2 专项排查 (35)1.3 综合排查 (37)2. 隐患治理 (39)2.1 整改措施 (40)2.2 资金保障 (41)2.3 整改时限 (42)2.4 整改效果验证 (43)3. 隐患报告与台账管理 (45)3.1 隐患报告制度 (46)3.2 隐患台账建立 (46)3.3 隐患信息报送 (48)五、双体系融合实施 (49)1. 体系整合 (50)2. 信息共享 (51)3. 闭环管理 (52)六、培训与考核 (54)1. 培训计划 (56)2. 培训内容 (57)3. 考核机制 (58)七、监督与持续改进 (59)1. 监督检查 (60)2. 问题整改 (61)3. 持续改进 (62)一、前言随着国家对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各行各业都在积极探索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有效方法。
作为机械企业,安全生产事关企业的生存发展和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为了帮助企业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水平,我们特制定了本套方案全套资料汇编。
双体系建设全套资料全

安全生产双体系|双重预防机制全套资料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双重预防机制)全套资料,需要的可以交流,求求是:散而思散以就而思无。
1、领导机构及职责领导机构及职责(2017 10号)
2、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实施方案
3、教育培训记录
4、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指导书
5、隐患排查治理指导书
6、作业指导书培训传达记录
7、双体系考核奖惩管理制度
8、作业活动清单
9、工作危害分析(JHA)评价记录
10、作业活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11、设备设施清单
12、安全检查表分析(SCL)评价记录
13、设备设施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14、风险告知培训记录
15、安全生产风险岗位告知卡
16、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项目清单
17、生产现场类隐患排查项目清单
18、隐患排查计划
19、各类检查表
20、隐患治理台账
21、职业病危害风险清单。
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工作方案

XXX 集团股份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立工作方案XXX 集团股份二〇一六年XXX 集团股份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立工作方案为加强我公司各项平安工作切实有效开展,以便全面、及时、客观地评价各单位潜在风险点,建立完善隐患排查体系,全面排查、及时治理、消除事故隐患,增强自我防控能力,防止各类事故发生,确保公司财产免遭损失,保障各项生产经营活动稳健运营。
根据省、市、县安监部门指示,结合?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平安标准化标准?有关标准和规定,经公司研究决定,在生产系统范围内全面开展平安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立活动。
一、成立公司平安风险分级管理活动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领导小组工作办公室设在平安环保部,XXX任办公室主任,成员为XXX。
公司平安风险分级管理活动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平安环保部经理朱孟会兼任办公室主任。
两体系创立领导小组职责:1、负责制定公司?全风险分级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两体系建立方案?,并监视贯彻落实情况。
2、组织协调并评价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项预防性风险工作。
3、负责组织员工进展风险管理知识方面培训工作。
4、负责敦促各部门建立健全各类危险源〔含重大危险源〕风险辨识管理档案及定期开展评价管理工作,对辨识出的风险进展公告警示。
5、组织员工在各项作业前的危害辨识工作,明确管控措施。
6、及时、完整、真实聚集上报风险辨识文本工作,确保风险评价、危害辨识工作能切实有效开展。
7、针对风险点指定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明确各部门、岗位隐患排查范围、要求。
8、组织催促各部门车间开展隐患自查,并对查出隐患及时整改。
9、在风险评估的根底上,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并定期组织人员开展演练培训互动。
10、协调上级主管部门来公司检查指导工作。
二、活动时间1、 2021年5月15日至 2021年7月30日:建立平安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两体系框架并运行。
2、 2021年9月30日:根据安监职能部门要求健全两体系并运行。
机械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方案全套资料(2019-2020新标准完整版)

机械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方案机械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全套资料《2019-2020新标准整编汇总》单位名称:某机械企业2019年 X月1目录第一部分安全生产分级管控体系 (6)第1章安全生产分级管控作业指导书 (7)1.1 编制目的 (7)1.2 编制依据 (7)1.2.1 相关法规及规定 (7)1.2.2 部门规章 (8)1.2.3 地方法规及文件 (10)1.2.4 标准和规范 (11)1.3 基本要求 (13)1.3.1 健全机构 (13)1.3.2 完善制度 (13)1.3.3 组织培训 (14)1.3.4 落实责任 (14)1.4 术语及定义 (14)1.4.1 风险评价 (14)1.4.2 危险源 (14)1.4.3 危害 (14)1.4.4 危险有害因素 (14)1.4.5 危害因素辨识 (14)1.4.6 风险 (15)1.4.7 工作危害分析法(JHA) (15)1.4.8 安全检查表分析法(SCL) (15)1.4.9 风险评估 (15)1.5 危害因素辨识 (15)1.5.1 辨识范围 (15)1.5.2 辨识内容 (16)1.5.3 危害因素造成的事故类别及后果 (16)1.6 风险识别、评价及控制流程 (16)第2章风险识别措施 (18)2.1 机械企业危险源(风险点)及辨识标准 (18)2.2 机械企业危险源识别清单 (59)2.3 机械企业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62)2.3.1 火灾及爆炸 (62)2.3.2 灼烫 (62)2.3.3 机械伤害 (62)2.3.4 高处坠落 (62)2.3.5 尘毒危害 (63)2.3.6 噪声振动 (63)2.3.7 高温和热辐射 (63)第3章风险评估体系 (64)3.1 企业风险源识别依据 (64)3.3 工作危害分析法(JHA) (65)3.3.1 作业活动的划分 (67)3.3.2 作业危害分析步骤 (67)3.3.3 危险作业风险分析及安全措施 (70)3.4 安全检查表分析法(SCL) (87)3.4.1 安全检查表编制的依据 (88)3.4.2 安全检查表编制分析要求 (88)3.4.3 安全检查表分析步骤 (89)3.4.4 测算危害发生可能性L判断标准 (91)3.4.5 测算危害影响后果的严重性S评判标准 (92)3.5 作业风险分析法 (93)3.5.1作业条件风险程度评价(LEC) (93)3.5.2作业风险分析法(风险矩阵) (95)3.6 机械车间全生产风险点统计表 (104)3.7 机械厂安全生产条件现场检查表 (109)3.8 机械企业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125)3.8.1 铸造工艺 (125)3.8.2 锻压工艺 (132)3.8.3 焊接工艺 (136)3.8.4 机械加工工艺 (138)3.8.5 热处理与电镀工艺 (149)3.8.6 涂装工艺 (157)3.8.7 电气设备 (168)3.8.8 特种设备 (176)3.8.9 公用辅助设备设施 (188)3.8.10 建筑及消防 (195)第4章风险控制体系 (204)4.1 风险责任人划分 (204)4.2 风险控制措施 (208)4.2.1 机械设备的使用及保养 (208)4.2.2 机械企业危险源防范及应急救援措施 (208)4.3 编制风险控制措施计划 (213)4.4 选择风险控制时考虑因素 (214)4.5 强化安全风险管理制度 (214)4.5.1 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214)4.5.2 企业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216)4.5.3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216)4.5.4 防火安全管理制度 (219)4.5.5 安全教育制度 (223)4.6 控制措施优先选择原则 (225)4.7 风险控制效果评审 (225)第5章附录样表 (226)5.1 风险点分类标准 (226)5.2 风险评估表 (231)5.4 企业工作危害分析(JHA)记录表(样表) (232)5.5 企业安全检查表表法(SCL)记录表(样表) (237)5.6 作业活动清单 (241)5.7 安全检查对照样表 (241)5.8 设备设施清单 (249)第二部分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250)第1章隐患排查治理作业指导书 (251)1.1 编制目的 (251)1.2 术语及定义 (251)1.3 编制依据 (252)1.4 基本要求 (254)1.4.1 健全机构 (254)1.4.2 完善制度 (255)1.4.3 组织培训 (255)1.4.4 落实责任 (255)第2章工作任务及实施 (256)2.1 成立隐患排查领导小组 (256)2.2 责任及职责划分 (256)2.3 隐患排查 (257)2.4 隐患排查结果的处理 (259)2.4.1 隐患分级 (259)2.4.2 隐患的判定标准 (260)2.4.3 隐患级别的确定 (260)2.4.4 隐患排查治理情况通报 (261)2.5 隐患分级治理 (261)2.5.1 隐患治理实行分级治理。
关于“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 (1)

关于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为实现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关口前移、风险导向、源头治理、精准管理、科学预防、持续改进”,防范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发生,根据《关于印发<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经研究,制定实施方案如下:一、任务目标(一)建立切合车间实际的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全面辨识、评估安全风险,落实风险管控责任,实施有效措施管控车间重点危险源和重大安全风险,明确风险点并实施标准化管控。
(二)结合厂级要求,在车间原有隐患排查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做到“各级排查到位、及时治理消除、实现闭环管理”。
(三)充分落实“一岗双责”“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要求,将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贯穿安全管理的各个环节。
二、成立“双体系建设”领导小组组长:赵风太副组长:钱鑫组员:王秀文、王业振、张普、谭龙、刘家昊、王超、高金杰1主要职责:研究构建车间两个体系,制定实施方案,开展两个体系宣贯和推进工作,监督检查指导各班组“双体系建设”开展及落实情况。
三、责任分工(一)办公室主任钱鑫为“双体系建设”实施的主要负责人,负责总体推进、监督、考核。
(二)安全助理王秀文负责机械设备设施、工业建筑、机械点检检修、消防等方面的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负责应急组织等方面的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负责培训教育。
(三)电气专工张普负责电气设备设施、电气点检检修、动力能源等方面的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负责新技术应用等方面的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
四、实施步骤(一)文件准备与宣贯阶段1. 编制相关文件(1)在认真学习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公司实施方案、电厂《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建设实施方案》、《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细则》、《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实施细则》、《危险源管理办法》和《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规定》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制定车间实施细则。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工作方案

某有限公司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工作方案编制:安环部审核:审批:某有限公司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工作方案为贯彻落实省、市、区安监局和集团总部领导指示精神,加快推进节能公司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工作,特制订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根据山东省安监局和集团统一部署,结合节能公司的特点,建立精准、动态、高效、严格的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进一步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一是建立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全面排查、辨识、评估安全风险,落实风险管控责任,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重大安全风险,对企业风险点实施标准化管控。
二是建立完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全面排查、及时治理、消除事故隐患,对隐患排查治理实施闭环管理。
通过两个体系建设形成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提升公司的安全生产水平,有效防范各类事故,确保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二、主要任务及分工以节能公司为主,总部安质部配合支持,上下联动、分工明确,在限期内确保各项工作及时完成,主要分工如下:(一)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1、排查风险。
根据《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和平板玻璃行业特点和工艺流程(主要包括:原料成分、原料及配料的入料仓口、混合机、带式输送机、熔化的窑炉、天然气调压室,成型、退火的锡槽、锡槽配气间,镀膜,二氧化硫供气室,切割、装箱、储运的玻璃堆垛及木箱吊装,辅助系统的液氨罐、液氨中间储罐、液氨输送管道、氢气发生站、煤气发生炉等),全方位、全过程排查本单位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风险点,发动全体员工深入开展查找身边(岗位、设备)安全风险活动,包括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作业环境的不安全因素以及安全管理的缺陷等方面存在的风险,明确风险点所在区域或部位、风险点名称、可能导致事故类型、风险控制措施、状态描述、控制措施缺陷等基本信息。
2、风险评价。
按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中明确的风险评价方法,由安全管理部门牵头组织体系、安全工程师及有经验的生产主管、工程师、班组长和员工开展风险评价,确保评价结果客观、真实,为下一步有效控制风险提供客观依据和技术支持。
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双体系全套文件

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双体系全套文件文件目录1 1.3职业病危害风险清单2 3.1安全生产风险评价管理规定3 3.4.1重大风险汇总表4 3.4.2重大风险清单5 4.3.1风险控制措施评审流程6 4.3.2控制措施评审记录7 5.2双体系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审定发布通知8 5.3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考核奖惩制度9 6.1安全生产风险公告制度10 6.2.1公司级风险点分布图11 6.2.2车间风险公告栏12 6.2.3岗位风险告知卡职业病危害风险清单第1页共1页安全生产风险评价管理规定文件编号:版本:编制:审核:批准:******有限公司发布安全生产风险评价管理规定1 风险评价方法企业对所有风险点识别出的每项危险源,均应进行风险评价。
本指导书采用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LEC),对风险进行定性、定量评价,以确定其风险程度。
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评价法(简称LEC)。
L(likelihood,事故发生的可能性)、E(exposure,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和C(consequence,一旦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
给三种因素的不同等级分别确定不同的分值,再以三个分值的乘积D(danger,危险性)来评价作业条件危险性的大小,即:D=L×E ×C。
D值越大,说明该作业活动危险性大、风险大。
表1 事故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判定准则表2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判定准则表3发生事故事件偏差产生的后果严重性(C)判定准则表4风险等级判定准则(D)及控制措施2 风险评价准则风险等级判定应遵循从严从高的原则,制定风险判定准则时应考虑以下因素:(1)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2)设计规范、技术标准的强制性条款;(3)企业自身的安全管理、技术标准及对风险的承受能力;(4)本单位的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等;(5)相关方的诉求等。
在对风险进行评价分级时,应该考虑人、财、物和环境等方面存在的可能性和后果的严重程度以及日常生产过程中暴露在危险环境中的频次,并结合自身实际和方法给出等级判定准则,明确事故(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严重性、频次和风险度取值标准,确定风险判定准则,进行风险分析评估,判定风险等级。
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资料汇编

xxxxxx有限公司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建立指导手册xxxxxx有限公司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资料汇编编制单位:xxxxxx有限公司2020 年5 月第 1 页共 66 页xxxxxx有限公司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资料汇编1第 2 页共 66 页公司概况xxxxxx有限公司于2016年由有限公司和在兰考县产业集聚区同乐居家具电商产业园建设木制品加工项目(以下简称“本项目”)。
本项目占地面积11521m2,主要产品为木门、整屋定制家具、装饰材料、办公家具、护墙板和纸箱。
自企业入驻以来,得到了产业集聚区领导和贵单位的大力支持和扶助,生产经营工作顺利。
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公司领导高度重视安全工作,定期组织人员参加安全培训,设置专门的安全主管和安全管理员,制定完善各项安全制度,保障安全经费投入,安全工作常抓不懈。
xxxxxx有限公司【2020】019号签发人:关于成立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立领导小组的通知公司各部门:为加强公司的安全生产管理,最大限度的降低事故的发生,保障职工人身和财产的安全,根据上级安全监管部门关于工贸行业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两个体系建设的要求,结合我公司实际情况,经研究决定成立由公司主要负责人负责、各部门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参与的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全面负责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体系建设工作。
领导小组组成如下:组长:xxx副组长:xxx组员:xxx xxx领导小组下设“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综合部组长的职责:1)全面负责两个体系建设工作;2)负责督促、检查两个体系建设落实情况;3)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两个体系建设工作中出现的问题;4)保证隐患治理资金投入;5)及时整改重大隐患,督促有关部门制定治理重大隐患前有效的防范措施。
副组长的职责:全面协助组长开展两个体系建设工作,组长外出时负责协调和组织两个体系建设工作;1)组织参与生产工艺技术方面的专业性检查、辨识分析、评价,对评价、检查提出合理性的建议,对管控的效果及持续性改进进行评价;2)组织参与设备设施方面的专业性检查、辨识分析、评价,对评价、检查提出合理性的建议,对管控的效果及持续性改进进行评价;3)组织参与电气方面的专业性检查、辨识分析、评价,对评价、检查提出合理性的建议,对管控的效果及持续性改进进行评价;4)组织参与构筑物、基础方面的专业性检查、辨识分析、评价,对评价、检查提出合理性的建议,对管控的效果及持续性改进进行评价;5)组织参与仪表方面的专业性检查、辨识分析、评价,对评价、检查提出合理性的建议,对管控的效果及持续性改进进行评价;6)组织参与防火、防爆、应急器材、劳动防护用品、治安防控方面的专业性检查、辨识分析、评价,对评价、检查提出合理性的建议,对管控的效果及持续性改进进行评价;7)组织参与物料存储、装卸、管理方面的专业性检查、辨识分析、评价,对评价、检查提出合理性的建议,对管控的效果及持续性改进进行评价;8)组织参与两个体系建设隐患排查、评估、整改的评审评价工作;9)负责指导各部门两个体系建设的评价、统计、汇总工作;10)组织参与各专业职能管理部门和各专业技术人员评审、修订两个体系建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件编号:DHTHX-03受控状态:受控XXX五金工具厂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文件北京XX咨询有限公司2019年9月16日目录第一部分风险分级管控体系 (6)第1章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作业指导书 (7)1.1 分级管控目的 (7)1.2 分级管控的依据 (7)1.2.1 法律法规及相关规范 (7)1.2.2 企业安全生产资料 (8)1.3 分级管控的内容及范围 (8)1.4 名词解释 (8)1.4.1 风险 (8)1.4.2 可接受风险 (9)1.4.3 重大风险 (9)1.4.4 危险源 (9)1.4.5 风险点 (9)1.4.6 危险源辨识 (9)1.4.7 风险评价 (9)1.4.8 风险分级 (9)1.4.9 风险分级管控 (9)1.4.10 风险控制措施 (10)1.4.11 风险信息 (10)1.4.12 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10)1.5 企业概况 (10)1.6 职责 (10)1.6.1 总经理职责 (10)1.6.2 企业安全生产分管负责人 (10)1.6.3 生产管理部门(公司办公室) (11)1.6.4 各生产车间 (11)1.7 工作程序和内容 (11)1.7.1 工作程序 (11)1.7.2 准备阶段 (12)1.7.3 制定风险判定准则 (13)1.7.4 风险点确定 (15)1.7.5 危险源辨识 (16)1.7.6 风险评价 (18)1.7.7 风险控制措施 (21)1.7.8 风险分级管控 (22)1.8 文件管理 (24)1.9 绩效考核 (24)1.9.1 成果 (24)1.9.2 效果 (24)1.9.3 绩效考核 (25)1.10 持续改进 (25)1.10.1 评审 (25)1.10.2 更新 (25)1.10.3 沟通 (25)第2章安全总则 (26)2.1 编制目的 (26)2.2 编制依据 (27)2.3 总体要求、目标与原则 (27)2.4 适用范围 (28)2.5 职责分工 (28)2.6 单位基本情况 (28)第3章风险识别措施 (30)3.1 工具厂危险源(风险点)及辨识标准 (30)3.2 工具厂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49)第4章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50)4.1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机制 (50)4.2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责任体系 (50)4.3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制度 (51)4.4 安全风险管控流程 (52)4.5 安全风险辨识管理制度 (54)4.6 安全风险评估管理制度 (56)4.7 重大安全风险公示制度 (59)4.8 安全风险变更管理制度 (60)4.9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档案管理制度 (62)4.10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监督考核及奖惩制度 (69)4.11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信息沟通制度 (70)4.12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教育培训制度 (71)4.13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检查与考核制度 (74)第5章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培训 (77)5.1 风险管理培训教材 (77)5.1.1 风险管理的基本概念 (77)5.1.2 风险管理的内容 (78)5.1.3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程序 (101)5.2 风险管理培训记录 (103)5.3 风险告知培训记录 (139)5.4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培训题库及答案 (174)第6章风险告知卡 (198)第7章附表 (251)7.1 设备设施清单 (251)7.2 作业活动清单 (252)7.3 作业活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样表) (254)7.4 设备设施风险分级管控清单(样表) (256)7.5 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项目清单(样表) (257)7.6 现场管理类隐患排查项目清单(样表) (262)第二部分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263)第1章隐患排查治理作业指导书 (264)1.1 编制目的 (264)1.2 术语及定义 (264)1.3 编制依据 (265)1.4 基本要求 (267)1.4.1 健全机构 (267)1.4.2 完善制度 (268)1.4.3 组织培训 (268)1.4.4 落实责任 (268)第2章工作任务及实施 (269)2.1 成立隐患排查领导小组 (269)2.2 责任及职责划分 (269)2.3 隐患排查 (270)2.4 隐患排查结果的处理 (272)2.4.1 隐患分级 (272)2.4.2 隐患的判定标准 (273)2.4.3 隐患级别的确定 (273)2.4.4 隐患排查治理情况通报 (274)2.5 隐患分级治理 (274)2.5.1 隐患治理实行分级治理。
(274)2.5.2 一般隐患的整改 (275)2.5.3 重大事故隐患的整改 (275)2.5.4 整改期间的防范要求 (275)2.5.5 完善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275)2.5.6 隐患治理验收 (280)2.6 五金生产企业安全隐患自查报告(模板) (281)2.7 档案管理 (283)2.8 评审与更新 (284)第3章隐患排查项目清单 (285)3.1 基础管理类 (286)3.2 作业活动类 (303)3.3 设备设施类 (419)第4章隐患排查台账 (479)4.1 隐患排查台账 (479)4.2 安全隐患检查表 (481)4.3 隐患排查频次表 (489)4.4 特种设备安全隐患检查表 (491)4.5 职业健康安全隐患检查表 (492)4.6 隐患整改通知单 (494)4.7 安全生产隐患通知单(排查) (495)4.8 安全生产隐患验收单(治理和验收) (497)第5章附录样表 (499)5.1 表1:隐患排查治理清单样表 (499)5.2 表2:隐患排查治理记录样表 (501)5.3 表3:隐患排查治理公示样表 (502)5.4 表4:隐患排查治理通知单样表 (504)5.5 表5:一般隐患登记及整改销号审批样表 (506)5.6 表6:重大安全生产隐患登记及整改销号审批表 (508)5.7 表7:事故隐患分类汇总表 (511)5.8 各专业隐患排查表 (512)5.8.1 安全基础管理隐患排查表 (512)5.8.2 区域位置及总图布置隐患排查表 (517)5.8.3 工艺隐患排查表 (521)5.8.4 设备隐患排查表 (524)5.8.5 电气系统隐患排查表 (527)5.8.6 仪表隐患排查表 (531)5.8.7 危险化学品管理隐患排查表 (533)5.8.8 储运系统隐患排查表 (535)5.8.9 公用工程隐患排查表 (542)5.8.10 消防系统隐患排查表 (544)第一部分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第1章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作业指导书1.1分级管控目的结合本企业特点,建立精准、动态、高效、严格的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全面排查、辨识、评估安全风险,落实风险管控责任,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重大安全风险,对企业风险实施标准化管控。
通过体系建设形成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提升企业安全生产水平,有效防范各类事故,确保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1.2分级管控的依据1.2.1法律法规及相关规范GB/T 13861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 6441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T 2800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GB/T 28002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实施指南GB/T 23694 风险管理术语GB/T 24353 风险管理原则与实施指南GB/T 27921 风险管理风险评估技术GB/T 13861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18218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6441 企业伤亡事故分类GBT33000-2016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DB37/T 2882-2016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则DB37/T2883—2016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通则《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安委办〔2016〕11号(2016版安监总管四〔2016〕《工贸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31号)《工贸行业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意见》(安监总管四〔2016〕68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国家主席令(2014)4号)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印发开展工贸企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管控提升防范事故能力行动计划》的通知(安监总管四〔2016〕31号)《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修改(山东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的决定》山东省人民政府令第303号1.2.2企业安全生产资料企业内部安全生产责任制企业内部安全操作规程企业组织机构划分图1.3分级管控的内容及范围经过对本公司工作场所的现场调查分析,同时对企业现有的风险防控措施进行适应性分析,确定本次企业安全生产分级管控的内容及范围见表1。
1.4名词解释DB37/T 2882-2016界定的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1.4.1风险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的组合。
可能性,是指事故(事件)发生的概率。
严重性,是指事故(事件)一旦发生后,将造成的人员伤害和经济损失的严重程度。
风险=可能性×严重性。
注:改写GB/T 23694—2013,定义2.1。
1.4.2可接受风险根据企业法律义务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已被企业降至可容许程度的风险。
1.4.3重大风险发生事故可能性与事故后果二者结合后风险值被认定为重大的风险类型。
1.4.4危险源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
注:在分析生产过程中对人造成伤亡、影响人的身体健康甚至导致疾病的因素时,危险源可称为危险有害因素,分为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四类。
1.4.5风险点风险伴随的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以及在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活动,或以上两者的组合。
1.4.6危险源辨识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分布和特性的过程。
1.4.7风险评价对危险源导致的风险进行分析、评估、分级,对现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加以考虑,以及对风险是否可接受予以确定的过程。
1.4.8风险分级通过采用科学、合理方法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定性或定量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划分等级。
1.4.9风险分级管控按照风险不同级别、所需管控资源、管控能力、管控措施复杂及难易程度等因素而确定不同管控层级的风险管控方式。
1.4.10风险控制措施企业为将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程度,针对该风险而采取的相应控制方法和手段。
1.4.11风险信息风险点名称、危险源名称、类型、所在位置、当前状态以及伴随风险大小、等级、所需管控措施、责任单位、责任人等一系列信息的综合。
1.4.12风险分级管控清单企业各类风险信息的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