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儿附属物异常之胎盘植入

合集下载

胎儿附属物异常PPT课件

胎儿附属物异常PPT课件

妇产科学(第9版)
三、临床表现
2. 体征 一般情况与出血量、出血速度密切相关,大量出 血呈现面色苍白、脉搏细弱、四肢湿冷、血压下 降等休克表现。
四、 诊断
1. 高危因素:既往有多次流产史、宫 腔操作史、产褥感染史、高龄、剖宫 产史、多孕产次等。
2. 临床表现:症状;腹部检查;阴道 检查。
妇产科学(第9版)
七、处理
2. 纠正贫血 目标使血红蛋白≥110g/L及以上,血细胞比容>0.30,以 增加母体储备。 3. 止血 对于有早产风险的患者,可酌情给予宫缩抑制剂,防止因宫缩 引起的进一步出血。 4. 糖皮质激素 孕35周前有早产风险时,应促胎肺成熟。
妇产科学(第9版)
七、处理
(二)终止妊娠 1. 指征 ①出血量大甚至休克,为挽救孕妇生命者; ②出现胎儿窘迫等产科指征时,胎儿已可存活,可 行急诊手术; ③临产后诊断的前置胎盘,出血量较多,估计短时 间内不能分娩者; ④无临床症状的前置胎盘根据类型决定分娩时机。
正常位置胎盘
胎盘 脐带
子宫
胎儿
宫颈
妊娠28周前,胎盘几乎占据宫壁面积的一半; 妊娠28周后子宫下段逐渐形成,原呈前置状态的胎盘可被动向上迁移而成
正常位置的胎盘。
胎盘
妇产科学(第9版)
一、病因
目前尚不清楚。其病因可能与下述因素有关: 1. 胎盘异常 形态和胎盘大小异常 ,如副胎盘、双胎等。 2. 子宫内膜病变或损伤 剖宫产、子宫手术史、多次流产及刮宫、产褥感染、盆腔炎等。 3. 受精卵滋养层发育迟缓 4. 辅助生殖技术(IVF-ET等) 5. 其他:高龄(>35 岁),不良生活习惯(吸烟或吸毒妇女),子宫形态异常等。
3. 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是最有效的辅助诊断方法;

胎儿附属物异常讲义

胎儿附属物异常讲义

妇产科学(第9版)
分级 0级 Ⅰ级 Ⅱ级 Ⅲ级
胎盘早剥的Page分级标准
标准 分娩后回顾性产后诊断 外出血,子宫软,无胎儿窘迫 胎儿宫内窘迫或胎死宫内 产妇出现休克症状,伴或不伴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妇产科学(第9版)
四、辅助检查
1. 超声检查 典型的声像图显示胎盘与子宫壁之间出现边缘不清楚的液性低回声区即为胎盘后血肿,胎盘 异常增厚或胎盘边缘“圆形”裂开。 2. 电子胎心监护 电子胎心监护可出现胎心基线变异消失、变异减速、晚期减速、正弦波形及胎心率缓慢等。 3. 实验室检查 包括全血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凝血功能、肝肾功能及血电解质检查等。
妇产科学(第9版)
二、分类
按胎盘下缘与宫颈内口的关系,将前置胎盘分为 4 类: 1. 完全性前置胎盘 2. 部分性前置胎盘 3. 边缘性前置胎盘 4. 低置胎盘
妇产科学(第9版) 前置胎盘的类型
妇产科学(第9版)
四、诊断
1. 高危因素 既往有多次流产史、宫腔操作史、产褥感染史、高 龄、剖宫产史、多孕产次等。 2. 临床表现 症状;腹部检查;阴道检查。 3. 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是最有效的辅助诊断方法; 磁共振(MRI)检查。
妇产科学(第9版)
二、病理及病理生理变化
主要为底蜕膜出血、形成血肿,使该处胎盘自子宫壁剥离。 分为显性剥离和隐性剥离。 可发生严重并发症子宫胎盘卒中,又称为库弗莱尔子宫。 严重的胎盘早剥可引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等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
妇产科学(第9版)
三、临床表现及分度
• 典型临床表现是阴道出血、腹痛,可伴有子宫张力增高和子宫压痛,尤以胎盘剥离处最明显。 • 早期表现通常以胎心率异常为首发变化,宫缩间歇期子宫呈高张状态,胎位触诊不清。 • 严重时子宫呈板状,压痛明显,胎心率改变或消失,甚至出现休克征象。 按照胎盘早剥的Page分级标准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

【优秀文档】胎盘滞留、残留及植入

【优秀文档】胎盘滞留、残留及植入

胎盘滞留、残留及植入
胎儿娩出后30分钟,胎盘尚未娩出者,称为胎盘滞留;胎盘部分未娩出者,称胎盘残留;胎盘与子宫壁粘连紧密,部分或全部胎盘不能自行剥离,称为胎盘植入。

那么针对这种疾病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进行预防和治疗呢?下面三九养生堂小编就和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胎盘滞留、残留及植入的相关知识。

由于胎盘因素而导致的产后出血占相当大的比重,其原因多与胎盘剥离机制异常,胎盘排出受阻,以及胎盘着床异常等因素有关。

胎盘粘连,导致胎盘粘连最常见的原因为子宫内膜炎。

这与人工流产、引产数目增加,子宫内膜受机械损伤或感染有关。

(1)胎盘完全性粘连:胎盘完全粘连时可以完全无出血,或出血很少,由于胎盘未剥离,子宫血窦未开放,故无出血。

(2)胎盘部分性粘连:胎盘未粘连部分从子宫蜕膜层剥离后,血窦开放,而粘连部分妨碍子宫的正常收缩、以至发生严重出血。

胎盘剥离后滞留
胎盘已全部剥离,有时接生者未能识别未予处理,或因子宫及腹肌收缩乏力,或膀胱充盈致胎盘滞留于子宫下段。

也称胎衣不下。

植入胎盘
根据绒毛植入的深浅,可分为三种
(1)侵入性胎盘:胎盘绒毛侵入子宫肌层浅层,其间无蜕膜组织相隔。

(2)植入性胎盘:胎盘绒毛侵入子宫肌层深层。

(3)穿透性胎盘:胎盘绒毛穿透子宫肌层达浆膜层,有时甚至穿透浆膜至腹腔。

植入胎盘可因其粘连、植入及穿透的面积不同,又分为完全性与部分性两种。

植入性胎盘多为子宫蜕膜缺乏或发育不全所致。

常见于反复或过度搔刮宫腔,子宫内膜炎后,子宫内。

胎盘植入和胎盘前置超声如何看

胎盘植入和胎盘前置超声如何看

胎盘植入和胎盘前置超声如何看胎盘植入和胎盘前置是孕妇产前的两种常见异常情况。

其中,胎盘植入是指胎盘嵌入于子宫肌层中,而非固定在子宫内膜上;胎盘前置是指胎盘位于子宫低段或子宫颈内口,容易引起产后出血等相关问题。

下面介绍胎盘植入和胎盘前置的超声检查方法、注意事项。

1、什么是胎盘植入和胎盘前置?1.1胎盘植入胎盘植入指的是胎盘附着异常,是胎盘绒毛异常植入到子宫肌层。

绝大多数患者有刮宫、剖宫产等宫腔操作病史。

胎盘植入大多因为蜕膜基底层缺乏蜕膜,少数或者完全由疏松结缔组织替代,所以子宫瘢痕、粘膜下肌瘤、子宫下段以及残角子宫等部位极易发生胎盘植入,合并前置胎盘就会出现阴道出血,产后出现胎盘滞留大出血以及子宫穿孔继发感染等。

1.2胎盘前置正常的胎盘附着在子宫体部的后壁、前壁或侧壁。

如果胎盘附着在子宫下段或覆盖在子宫颈内口处,位置低于胎儿的先露部,就称之为前置胎盘,又叫做胎盘前置。

胎盘前置是妊娠晚期出血的主要原因,也是妊娠期患者的并发症。

如果处理不及时就会危及孕妇和胎儿的生命安全。

胎盘前置分为以下4种:(1)完全性胎盘前置胎盘可以完全遮盖住女性的子宫颈口。

完全性胎盘前置首次出血的时间比较早,大约在妊娠28周左右,反复出血次数过于频繁、数量较多,有时一次大量出血就能使得患者陷入休克状态。

(2)部分性胎盘前置胎盘覆盖在部分子宫颈口。

有部分胎盘前置患者首次出血时间和出血量介于完全性胎盘前置与边缘性胎盘前置之间。

(3)边缘性胎盘前置胎盘的边缘刚好到达子宫颈内口。

边缘性胎盘前置首次出血时间比较晚,大多在妊娠37至40周或临产后,量也比较少。

(4)低位胎盘胎盘位于子宫下段。

部分边缘性胎盘前置患者,破膜有利于胎先露对胎盘的压迫,破膜后胎先露如果能迅速下降并直接压迫胎盘,血流就会停止。

由于反复多次或大量阴道出血,产妇就会出现贫血,而且产妇的贫血程度与出血量成正比,出血严重者就会陷入休克,胎儿发生缺氧、窘迫,最终导致胎儿死亡。

2、胎盘植入的高危因素有哪些?前置胎盘、剖宫产史、宫腔操作史、多次生育以及孕妇高龄等。

胎盘植入的病因与治疗

胎盘植入的病因与治疗

胎盘植入的病因与治疗摘要:近年来胎盘植入的发病率逐渐上升,了解胎盘植入的机理及影响因素,对胎盘植入的治疗和预防有着重要的意义。

对有胎盘植入高危因素的孕妇加强产前检查,及早产前诊断,积极处理,改善预后。

关键词:胎盘植入;治疗;预防胎盘植入是产科凶险且少见的并发症,可致使病人大出血、休克、子宫穿孔,甚至死亡,过去常通过紧急切除子宫挽救病人生命[1]。

无论妊娠或产时、产后均不易确诊。

近年来胎盘植入的发病率逐渐上升,了解胎盘植入的机理及影响因素,对胎盘植入的治疗和预防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定义与分类胎盘植入是子宫蜕膜减少或缺如,胎盘与子宫之间蜕膜海绵层的生理性裂缝线消失,导致一个或多个胎盘母体叶紧密粘连于蜕膜基底层甚至子宫肌层,称为胎盘植入[2]。

胎盘植入可分为三种类型:(1)粘连性胎盘:绒毛完全或部分性直接附着于子宫肌层。

此种胎盘部分能自行剥离,但部分会残留宫腔,需行人工剥离。

剥出组织通过病理检查通常难以明确是否有底蜕膜的缺乏。

(2)植入性胎盘:绒毛侵入部分子宫肌层,植入部分不能自行剥离,人工剥离时会损伤子宫肌层。

病理学检查可看到绒毛侵入到子宫肌层。

(3)穿透性胎盘:绒毛侵入子宫肌层并穿透子宫肌壁直达浆膜,常可造成子宫破裂。

二、病因1、子宫蜕膜原发性发育不良在月经周期中,子宫内膜受卵巢分泌甾体类激素的影响发生周期性、特征性改变。

排卵后,随着孕激素水平升高,子宫内膜由增生期向分泌期转变,这一过程即为子宫内膜蜕膜化[3]。

蜕膜化的过程需要通过多种细胞因子的介导,激素的调控,以及免疫细胞、信号转导因子的参与[4]。

如果蜕膜化缺陷,可使子宫蜕膜发育不完全,从而引起胎盘植入。

2、创伤性子宫内膜损伤及炎症子宫内膜创伤性损伤是指因外界因素导致子宫内膜基层受损,失去了修复功能,如剖宫产史、多次刮宫史等。

人工流产是子宫内膜损伤的最主要因素,多次药流、人流也可能引起子宫内膜损伤。

另一方面,细菌可沿阴道,宫颈上行或沿输卵管下行以及经淋巴系统到达子宫内膜引起子宫内膜的炎性改变。

胎盘植入护理

胎盘植入护理

MRI检查
对于难以通过超声检查明确诊断的胎盘植入,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MRI检查。MRI可以提供更准确的胎盘与子宫壁关系的信息。
保守治疗
手术治疗
产后护理
胎盘植入的治疗
03
胎盘植入护理
在胎盘植入发生前,孕妇应定期进行产前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
产前护理
定期产检
孕妇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以预防感染。
胎盘植入可能导致产后出血、子宫穿孔、感染、休克、子宫切除等,严重时危及孕妇生命。
胎盘植入的发生率及危害
胎盘植入的原因包括子宫蜕膜发育不良、高龄孕妇、多次分娩、子宫内膜损伤等。
根据病情轻重,胎盘植入可分为粘连性胎盘、植入性胎盘和穿透性胎盘。其中粘连性胎盘最为常见,植入性胎盘次之,穿透性胎盘最为严重。
胎盘植入的原因及分类
02
胎盘植入诊断与治疗
病史采集
医生会询问孕妇的病史,包括妊娠经历、生育史、月经史等,以了解是否存在可能导致胎盘植入的高危因素。
胎盘植入的诊断
超声检查
妊娠早期和中期的超声检查可以帮助诊断胎盘植入。在妊娠早期,胎盘植入的表现包括胎盘位置较低、胎盘与子宫壁界限不清等。在妊娠中期,可通过三维超声检查观察胎盘与子宫壁的关系,以明确诊断。
预防感染
孕妇应控制血糖和血压,以降低胎盘植入的风险。
控制血糖和血压
在分娩时,如果发现胎盘植入,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进行手术。
手术指征
如果需要手术,孕妇可以选择麻醉方式,以便减轻疼痛。
麻醉方式
在手术过程中,医生会尽可能减少对孕妇和胎儿的伤害,但仍然存在一定的风险。
手术风险
产时护理
预防感染
在产后,血
在产后,孕妇应密切观察出血情况,以确保胎盘完全排出。

胎盘植入影像学表现

胎盘植入影像学表现

胎盘植入影像学表现胎盘植入影像学表现一、胎盘植入简介胎盘植入是指胎盘在妊娠期间植入到子宫壁以外的其他部位,通常发生在子宫内膜、子宫肌层、子宫外膜和子宫颈等位置。

本章将详细介绍各种胎盘植入的影像学表现。

二、子宫内膜胎盘植入影像学表现子宫内膜胎盘植入是指胎盘侵蚀了子宫内膜,并在子宫腔内形成植入节点。

在影像学检查中,子宫内膜胎盘植入的表现包括.1.子宫腔增大,形状畸形;2.子宫内膜浸润厚度增加;3.子宫腔内可见胎盘结构;4.子宫腔内出血或积液等。

三、子宫肌层胎盘植入影像学表现子宫肌层胎盘植入是指胎盘侵蚀了子宫肌层,并与之相连。

影像学检查可见子宫肌层局部增厚、异常回声和血流信号,甚至可以显示胎盘内的动脉和静脉。

四、子宫外膜胎盘植入影像学表现子宫外膜胎盘植入是指胎盘侵犯了子宫外膜,并形成与周围组织间的粘连。

影像学检查可见子宫外膜区域的不规则回声和增厚,周围器官的受压变形,并可显示胎盘与其他组织之间的血流信号。

五、子宫颈胎盘植入影像学表现子宫颈胎盘植入是指胎盘侵蚀了子宫颈,并与之相连。

影像学检查可见子宫颈结构改变,颈管的扩张和变长,以及胎盘与子宫颈之间血管的形成。

六、其他相关影像学表现除了以上几种常见的胎盘植入情况,还存在一些其他类型的胎盘植入,如子宫间壁胎盘植入、子宫残根胎盘植入等。

这些情况的影像学表现在本章中也将进行详细介绍。

附件:本文档涉及影像资料,请参见附件中的影像图片。

法律名词及注释:1.胎盘植入:指胎盘在妊娠期间植入到子宫壁以外的其他部位。

根据不同位置可分为子宫内膜、子宫肌层、子宫外膜、子宫颈等类型的胎盘植入。

2.影像学表现:指在医学影像学检查中所观察到的与疾病相关的特征或改变。

根据不同的检查方法,影像学表现可以包括形态学、密度学、信号强度、血流灌注等方面的改变。

胎盘植入MRI征象出现两种或以上异常MRI征象时诊断准确性更高

胎盘植入MRI征象出现两种或以上异常MRI征象时诊断准确性更高

植入性胎盘谱系疾病(PASDs )一般统称为胎盘植入,胎盘植入最常见并发症是分娩时及产后大量出血,更严重的并发症有凝血功能障碍、器官衰竭等[1]。

超声操作方便,费用低,是产前的一线检查手段。

因孕妇体型肥胖、肠道积气、骨骼、胎儿躯体等干扰,特别是当胎盘附着于非前壁位置时超声穿透力下降,观察不清造成漏诊[2]。

临床存在高危因素的孕妇,即便超声检查结果阴性也不能完全排除胎盘植入。

MRI 可作为超声检查的重要补充,既往专家共识和指南认为MRI 是诊断胎盘植入一种重要的辅助手段[3-5]。

MRI 大视野多平面成像可弥补超声检查评估有限的不足,对胎盘范围和植入深度多方位观察。

近年国内外学者对胎盘MRI 的研究报道逐渐增多,既往研究主要是分析各个征象诊断符合率,植入深度的诊断价值,考虑到并非所有异常征象在同一MRI 检查中显示,部分征象显示率较低具有一定局限性。

国外有报道探讨几种关联征象的显示有利于提高MRI 诊断[6],但目前尚未有研究对征象显示及诊断效能综合考虑并归纳。

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可疑胎盘植入孕妇的磁共振图像,以评估产前MRI 对胎盘植入诊断的准确性,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2021年5月我院临床怀疑胎盘植入MRI 图像。

纳入标准:存在前置胎盘或子宫内膜完整性造成损伤的手术史(剖宫产、流产、内膜切除MRI signs of placenta accreta:the presence of at least two abnormal MRI signs has a high diagnostic valueCHEN Fei 1,ZHANG Panpan 1,WANG Lijing 21Department of Radiology,2Department of Obstetrics,Binzhou People's Hospital,Binzhou 256600,China摘要:目的评估产前MRI 对胎盘植入诊断的准确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胎儿附属物异常之胎盘植入
●分娩前诊断主要依据高危因素结合超声和(或)磁共振检查,确诊根据手术中或分娩时所见或分娩后的病理学诊断。

●易发生严重的产科出血,需在有抢救条件的医疗机构处理。

胎盘植人指胎盘组织不同程度地侵人子宫肌层的一-组疾病。

根据胎盘绒毛侵入子宫肌层深度分为:①胎盘粘连( placenta accreta) :胎盘绒毛黏附于子宫肌层表面;②胎盘植人:胎盘绒毛深人子宫肌壁间;③穿透性胎盘植人( placenta percreta) :胎盘绒毛穿过子宫肌层到达或超过子宫浆膜面。

也可根据植人面积可以分成完全性和部分性胎盘植人。

胎盘植人在临床上可出现严重产后出血、休克,以致子宫切除,严重者甚至患者死亡,其产褥期感染的概率也相应增高。

常见的高危因素为前置胎盘、剖宫产史、子宫肌瘤剔除术史、子宫穿孔史、胎盘植人史、多次流产史、高龄妊娠等。

[临床表现与诊断]
无典型临床表现与体征。

临床诊断主要依据高危因索结合超声和(或)磁共振检查,确诊需根据手术中或分娩时所见或分娩后的病理学诊断。

1.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胎儿娩出后超过30分钟,胎盘仍不能自行剥离,伴或不伴阴道流血,行徒手取胎盘时剥离困难或发现胎盘与子官墮粘连紧密无缝院:或行剖官产时发现胎盘植人,甚至穿透子宫肌层。

2.影像学预测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是判断胎盘位置预测胎盘植人最常用的方法。

磁共振多用于评估子官后壁的胎盘植人胎盘侵人子宫肌层的深度官旁组织和膀胱受累程度以及临床上高度疑诊,但超声不能确诊者。

[处理}
胎盘植人易发生严重的产科出血,需在有抢救条件的医疗机构、由有胎盘植人处置经验的产科医师、麻醉科医师及有早产儿处置经验的儿科医师组成的救治团队处理。

1.阴道分娩非前置胎盘的患者无剖宫产指征均可经阴道试产。

2.剖宫产适用于合并前置胎盘或其他剖宫产指征者。

术前充分做好产后出血的防治措施,包括血液制品、药物、手术人员等准备;子宫切口依胎盘附着位置而定,原则上应避开胎盘或胎盘主体都分,术中可采用多样化止血措施;术后需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