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化学学习总结

合集下载

绿色化学心得感悟

绿色化学心得感悟

化工这个行业,一直以来给人的印象就是五颜六色的污水,浓烟滚滚的废气,各种颜色的固体废弃物。

我们这些化工人在世人的眼里就是环境的破坏者。

在学习《绿色化学》以后我们意识到了化工人也可以创造绿色的环境。

绿色化学又称为清洁化学,是将已有的化学反应过程设计成对环境没有或者只有很少危害的新工艺。

它是从生产源头,生产过程以及生产结果上阻止污染的化学。

例如在近代的研究中人们提出了著名的绿色化学12条原则。

呼吁化学工程师以及化工厂要采用安全的溶剂与助剂,合理的使用并节约能源,利用可再生资源来合成化学品。

采用高选择性的催化剂,减少不必要的衍生物,设计可降解化学品,保护绿色的环境。

人们已经意识到数百年的工业发展已经给我们周围的环境造成了不可挽回的破坏:臭氧空洞,生物多样性锐减,土地退化和沙漠化,大气污染,水污染等,我们不希望环境再继续恶化,意识到在现在的发展中污染防治优于末端治理,使用新的合成路线不但绿色无污染,而且节约原材料,节约生产成本。

原子经济性的概念,高选择性催化剂的使用,均是希望最大程度的减少副产物的产生,减少废物的排放。

超临界流体作为溶剂使得我们大大减少对有害有机溶剂的使用,这也使得我们的研究人员与工人处于一个更健康的工作环境中,也提高了CO2的使用价值,更为制药行业无毒无害的萃取生产过程创造造了条件。

可降解化学品的合成,大大减少了白色污染,对农业发展做出了贡献。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食物,但是农业生产又无法避免使用农药。

DDT的使用已经对我们人类与动物造成了伤害,所以,农药工业的绿色化,未来农药的高效、低毒、低残留、高选择性为人们带来了福音通过绿色化学的学习,我们了解到了许多的绿色的生产原料,绿色的催化剂,绿色的溶剂与助剂,绿色的生产工艺,还有化工研究者绿色的研究理念,化学已经不知是一门科学,它也是改造我们生活保护环境的一门美学知识。

高中化学: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章节知识总结+练习

高中化学: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章节知识总结+练习

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知识总结+练习一、化学与环境保护1.环境保护(1)环境问题:主要是指由于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而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以及工农业生产和人类生活所造成的环境污染。

(2)环境保护的任务①环境监测:对污染物的存在形态、含量等进行分析和测定,为控制和消除污染提供可靠的数据。

①治理工业“三废”(废气、废水、废渣)。

①寻找源头治理环境污染的生产工艺,杜绝污染物的排放,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

2.大气污染物来源及次生污染物的形成3.污水的处理(1)常用的污水处理方法: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等。

(2)污水处理的常用化学方法:中和法、氧化还原法、沉淀法等。

(3)污水处理的流程①一级处理:通常采用物理方法,即用格栅间、沉淀池等除去污水中不溶解的污染物。

经一级处理后的水一般达不到排放标准,通常将一级处理作为预处理。

①二级处理:采用生物方法(又称微生物法)及某些化学方法,除去水中的可降解有机物等污染物。

经二级处理后的水一般可以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

①三级处理:主要采用化学沉淀法、氧化还原法、离子交换法和反渗透法等,对污水进行深度处理和净化。

经三级处理后的水可用于绿化和景观用水等。

4.固体废物的处理(1)处理原则: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

(2)目的: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回收利用。

【正误判断】(1)化学工作者进行的环境质量监测工作可有可无,有污染治理就行(×)(2)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CO、NO x、SO2为次生污染物(×)(3)“燃煤固硫”“汽车尾气催化净化”都能提高空气质量(√)(4)工业废渣和生活垃圾等固体废弃物对环境影响不大,可不必处理(×)(5)污水的一级处理通常采用化学法和生物法将难溶解的污染物除去(×)一级处理,通常采用物理方法,即用格栅间、沉淀池等除去污水中不溶解的污染物。

经一级处理后的水一般达不到排放标准,通常将一级处理作为预处理。

1.“打赢蓝天保卫战,建设美丽中国”。

绿色化学 总结

绿色化学 总结

1.比较碳酸二甲酯工业生产方法的优缺点,DMC合成工艺的主要特点。

工业法:(1)光气法特点:工艺复杂,周期长,原料有剧毒副产物Hcl污染环境,腐蚀设备,利用率(2)酯交换法:特点:原料受石油工业的限制;受热力学控制,平衡转化率低;副产大,原子利用缺点:可逆反应,受化学平衡限制,单程转化率较低;原料不属基础化学品,受石化工业发展制约;副产品乙二醇(或丙三醇)的量大,原子经济性较差。

(3)甲醇液相羧基化法:优点:原料都是基础化学品;缺点:氯化物催化剂腐蚀设备;DMC-MeOH-H2O共沸物分离困难,流程长(4)甲醇气相羧基氧化两步法非光气法:(1)气相羧基化一步法(2)甲醇co2法:(3)甲醇尿素法:2DMC的主要用途,是叙述我院以dmc合成的产品的路线及特点(1)DMC代替光气作羰基化剂优点:反应条件温和,且为液相反应。

副产物甲醇作为合成碳酸二甲酯的原料,可实现绿色组装过程(2)代替硫酸二甲酯作甲基化剂3.写出丙烯环氧化制环氧丙烷的共氧化法,氯醇法以及钛硅分子筛上h2o2氧化丙烯法的主要方程式,计算利用率,写出优缺点。

(1)共氧法:C6H5CH2CH3+O2→C6H5CH(OOH)CH3Au=32.2%优点:“三废”较氯醇法少,基本无腐蚀,污染较轻。

缺点:生产工艺长,投资高,不适合中小规模经营;联产物产量超过主产品,经济效益受联产物市场影响(2)氧醇法:Au=31%缺点:原料有毒;氯水腐蚀设备;生产中伴生低价值副产品以及废水、废渣,污染环境;需与氯碱工业联合才有经济效益(3)优点:反应条件温和;使用廉价且安全的稀H2O2;反应速率快;选择性极高;过程无污染。

缺点:催化剂昂贵,生产成本高4甲醇气相氧化羰基化两步法:优点:提高了原子利用率;缺点:流程长,需NO合成工段,工艺复杂;草酸二甲酯副产物(固体),易堵塞管道;CH3ONO毒性较大,作为循环物不符合绿色化学要求。

5甲醇与CO2反应合成法:优点:环境友好工艺;以CO2作原料对大气环境保护和资源优化利用具有重要意义缺点:平衡限制反应,产物收率低6光气法合成TDI:工业上TDI的生产基本采用光气法包含三个过程:①硝化过程:甲苯硝化生成二硝基甲苯;②还原过程:二硝基甲苯还原生成二氨基甲苯;③光气化过程:二氨基甲苯与光气反应生成TDI。

绿色化学学习总结

绿色化学学习总结

1、绿色化学的定义:又称环境无害化学、环境友好化学、清洁化学等。

它是利用化学原理和方法来减少或消除对人类健康、社区安全、生态环境有害的反应原料、催化剂、溶剂和试剂、产物、副产物的使用和产生的新兴学科。

是一门从源头上减少或消除污染的化学。

绿色化学的特点:绿色化学的特点主要体现在“5R ”上:减量——Reduction 是从省资源、无污染、零排放角度提出的。

重复使用——Reuse 是指实际工业生产中,能多次使用的物质应该不断重复使用。

回收—Recycling 是指对工业生产过程中与产品无关的物质或生活废弃物进行全面的回收。

再生——Regeneration 包括废旧物质的再生利用,也包括可再生能源、原材料的利用等。

拒用——Rejection 拒绝使用是实现生产、生活绿色化的最根本办法。

绿色化学与环境化学和环境治理的区别:环境化学是研究污染物的分布、存在形式、运行、迁移及其对环境影响的科学。

环境治理则是对已被污染了的环境进行治理,即研究污染物对环境的污染情况和治理污染物的原理和方法。

而绿色化学是从源头上阻止污染物生成的新学科,它是利用化学原理来预防污染,不让污染产生,而不是处理已有的污染物。

2、原子经济性:高效的化学反应应最大限度地利用原料分子的每一个原子,使之结合成目标产物,达到零排放。

原子经济性可用原子利用率衡量:计算下列两个反应的原子利用率:①② 3、原子利用率高达100%的反应两个最大特点:(1)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反应原料,最大限度地节约了资源;%100(%)⨯=量总和各反应物的相对分子质量目标产物的相对分子质原子利用率%4.25%10074712844=⨯++=原子利用率%100%100162844=⨯+=原子利用率(2)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废物排放通过以下途径可以提高反应的原子经济性:开发新型催化剂 2. 简化合成步骤 3. 采用新的合成原料4、什么是环境因子?环境因子与原子利用率之间有什么关系?环境因子 (E 因子)是用生产每千克产品所产生的废弃物的量,来衡量化工过程的排废量。

对绿色化学的认识与体会

对绿色化学的认识与体会

对绿色化学的认识与体会绿色化学是一种以环保、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化学研究方法,它强调在化学合成、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减少或消除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绿色化学的发展是对传统化学的一种补充和完善,它不仅可以提高化学品的效率和质量,还可以减少化学废物的产生和处理成本,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绿色化学的核心思想是“12原则”,即预防原则、原子经济原则、可再生原则、安全原则、节能原则、催化原则、设计原则、降解原则、高效性原则、可持续性原则、绿色合成原则和分析原则。

这些原则是绿色化学的基础,它们指导着绿色化学的研究和实践,使化学品的生产和使用更加环保和可持续。

绿色化学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涉及到化学品的合成、生产、使用和废物处理等方面。

例如,在化学品的合成过程中,绿色化学可以采用催化剂、溶剂替代、高效反应等方法,减少废物的产生和处理成本;在化学品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绿色化学可以采用可再生能源、节能技术、环保材料等方法,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在化学废物的处理过程中,绿色化学可以采用生物降解、物理处理等方法,实现废物的资源化和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绿色化学的发展对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它可以减少化学品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类健康的危害,提高化学品的效率和质量,降低化学废物的产生和处理成本,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同时,绿色化学也为化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促进了化学科学的发展和进步。

在实践中,我们应该积极推广和应用绿色化学的理念和方法。

例如,在化学品的合成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催化剂、溶剂替代、高效反应等方法,减少废物的产生和处理成本;在化学品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可再生能源、节能技术、环保材料等方法,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在化学废物的处理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生物降解、物理处理等方法,实现废物的资源化和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绿色化学是一种以环保、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化学研究方法,它强调在化学合成、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减少或消除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绿色化学第二版知识点总结

绿色化学第二版知识点总结

绿色化学第二版知识点总结第一章:绿色化学导论绿色化学是以人为中心的理念,旨在提供环境友好、经济可行和社会可持续的解决方案。

绿色化学的原则包括原子经济、减少有害物质使用、能源效率、生物多样性保护、安全和健康。

第二章:设计绿色合成路线设计绿色合成路线的关键是使用尽可能少的原料,减少废弃物和副产品的产生,并确保合成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

绿色合成路线的设计需要考虑原料的可获得性、反应条件的温和性以及产物的纯度和性能。

第三章:使用可再生原料可再生原料是指那些能够通过自然过程得以更新并得以持续使用的原料。

在绿色化学中,使用可再生原料可以减少对有限资源的依赖,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并带来更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方式。

第四章:理解绿色溶剂的优势在绿色化学中,选择合适的溶剂非常重要。

绿色溶剂应具有良好的生态和毒理性能,并且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能够降低对环境和健康的不利影响。

第五章:开发绿色催化剂绿色催化剂是绿色化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可以在较低的温度和压力下促进化学反应的进行,减少能量消耗和废弃物的产生。

绿色催化剂的设计需要考虑其对环境和健康的影响,并确保其在反应过程中的高效性和选择性。

第六章:开发可降解的塑料塑料制品的生产和使用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和危害。

在绿色化学中,开发可降解的塑料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它可以减少对有限资源的挥霍,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并为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可能。

第七章:推广绿色化学理念推广绿色化学理念是绿色化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它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共同努力。

通过宣传教育、立法法规和市场激励等方式,推广绿色化学理念,促进绿色产品和技术的应用,为建设美丽中国和美丽世界作出贡献。

第八章:绿色化学的未来展望绿色化学是未来化学发展的重要方向,它将在能源、环境、材料和生命科学等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未来,绿色化学将逐渐成为化学领域的主流方向,带来更多的技术创新和商业机会,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绿色化学导论读后感

绿色化学导论读后感

绿色化学导论读后感以前我对化学的印象,除了那些神奇的实验现象,就是那些在工业生产中可能产生的各种污染了。

就像我们知道的,传统化学工业有时候就像一个调皮捣蛋的孩子,在制造有用产品的同时,也制造了不少麻烦,什么废气废水废渣的,搞得周围环境乌烟瘴气。

但是这本书呢,就像是一个智慧的长者,给我们指出了一条全新的道路——绿色化学。

这绿色化学啊,就像是化学界的超级英雄,它的理念特别酷。

它不是在污染产生之后才想着怎么去治理,而是从源头就开始打算盘,想着怎么能在制造东西的时候就避免产生那些污染物。

比如说在化学反应里,它就追求用那些无毒无害的原料。

这就好比我们做饭,以前可能会用一些不太健康的添加剂来让菜看起来更好看,吃起来味道更浓,但这些添加剂可能对身体不好。

现在呢,绿色化学就告诉我们,要用那些天然的、健康的原料来做菜,既美味又健康。

书里还提到了原子经济性这个概念,刚开始我觉得这个词好高大上。

后来才明白,这不就是说在化学反应里,要让每个原子都尽可能地发挥最大的作用嘛,就像一个团队里,每个成员都有自己明确的任务,不能有吃闲饭的。

这样一来,既提高了生产效率,又减少了废物的产生。

读完这本书,我就感觉自己看待化学的眼光都不一样了。

我觉得化学不再是那个只会制造污染的“坏家伙”,而是一个充满潜力的绿色使者。

如果更多的化学家都能遵循绿色化学的理念,那我们的世界可就太美了。

工厂不再是冒着黑烟的大怪兽,河流也不会再被五颜六色的废水染得乱七八糟。

而且啊,绿色化学还让我想到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事。

我们在生活里也可以有这种绿色的思维啊。

比如说,我们在选择日用品的时候,就可以选那些用绿色化学方法生产出来的,既环保又健康。

这就像我们在为绿色化学的发展投上自己的一票。

绿色化学总结

绿色化学总结

1.环境面临的问题:①全球变暖②臭氧层的耗竭③光化学烟雾和空气污染④酸雨⑤生物物种的减少⑥森林破坏2.温室气体的种类和来源:CO2, NOx, CH4,卤素。

化石燃料的燃烧,汽车尾气的排放,工业废气废水的排放3.光化学烟雾的成分:NOx4.空气的污染成分: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氧化物,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灰尘,花粉,5.酸雨的成分:SOx, NOy6.短缺的资源种类:①能源短缺②不可再生资源的短缺③矿石资源7.绿色化学的内容(论述题)1>防止废物的产生而不是产生后再来处理2>合成方法应设计成能将所有的起始物质转变到最终产物3> 只要可能, 反应中使用和生成的物质应对人类健康和环境无毒或毒性很小4> 设计的化学产品应在保护原有功效的同时尽量使其无毒或毒性很小5> 尽量不使用辅助性物质(如溶剂、分离试剂等), 如果一定要用, 也应使用无毒物质6> 能量消耗越小越好, 应能为环境和经济方面的考虑所接受7> 只要技术和经济上可行,使用的原材料应是能再生的8> 应尽量避免不必要的衍生过程(如基团的保护,物理与化学过程的临时性修饰等)9> 尽量使用选择性高的催化剂,而不是提高反应物的配料比.10> 设计化学产品时,应考虑当该物质完成自己的功能后,不再滞留于环境中,而可降解为无毒的产品11> 分析方法也需要进一步研究开发,使之能做到实时和现场监控,以防有害物质的形成. 12>化学过程中使用的物质或物质的形态,应考虑尽量减少实验事故的潜在危险,如气体释放、爆炸和着火等8.原子利用率(计算)原子利用率=目标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化学计量方程式中反应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总和*100%9.新近发展的绿色化学:微波化学,球磨化学,绿色电化学。

11.优良的催化剂需要哪些特性: 1> 在反应条件下不会失活 2> 在反应条件下不会中毒 3> 加快反应速率而不需要额外的冷却或加热 4> 在常压下加快反应速率 5> 不需要在惰性气体保护 6> 对反应杂质不敏感 7> 是目标产物的产率达到100%12.分子印迹聚合物(预定性,识别性,实用性)13.硅铝酸盐包括:粘土,沸石,分子筛13.光催化剂TiO2的作用:净化受污染的水;净化空气中的有毒气体;固定二氧化碳;分解氮氧化物和氯氟氢14.超临界二氧化碳的特性:二氧化碳在常温下是气体,无色无味,不燃烧,化学性质稳定;不会形成光化学烟雾,也不会破坏臭氧层;来源丰富,价格便宜;可很好地溶解一般有机化合物15.绿色还原剂和氧化剂:传统氧化剂:重铬酸钾,硫酸,氧化铬,高锰酸钾,锇氧化,过氧碳酸绿色氧化剂:分子氧,过氧化氢,臭氧16.环境影响因子:每吨产品排放的废物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绿色化学的定义:又称环境无害化学、环境友好化学、清洁化学等。

它是利用化学原理和方法来减少或消除对人类健康、社区安全、生态环境有害的反应原料、催化剂、溶剂和试剂、产物、副产物的使用和产生的新兴学科。

是一门从源头上减少或消除污染的化学。

绿色化学的特点:绿色化学的特点主要体现在“5R ”上:减量——Reduction 是从省资源、无污染、零排放角度提出的。

重复使用——Reuse 是指实际工业生产中,能多次使用的物质应该不断重复使用。

回收—Recycling 是指对工业生产过程中与产品无关的物质或生活废弃物进行全面的回收。

再生——Regeneration 包括废旧物质的再生利用,也包括可再生能源、原材料的利用等。

拒用——Rejection 拒绝使用是实现生产、生活绿色化的最根本办法。

绿色化学与环境化学和环境治理的区别:环境化学是研究污染物的分布、存在形式、运行、迁移及其对环境影响的科学。

环境治理则是对已被污染了的环境进行治理,即研究污染物对环境的污染情况和治理污染物的原理和方法。

而绿色化学是从源头上阻止污染物生成的新学科,它是利用化学原理来预防污染,不让污染产生,而不是处理已有的污染物。

2、原子经济性:高效的化学反应应最大限度地利用原料分子的每一个原子,使之结合成目标产物,达到零排放。

原子经济性可用原子利用率衡量:计算下列两个反应的原子利用率:①② 3、原子利用率高达100%的反应两个最大特点:(1)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反应原料,最大限度地节约了资源;%100(%)⨯=量总和各反应物的相对分子质量目标产物的相对分子质原子利用率%4.25%10074712844=⨯++=原子利用率%100%100162844=⨯+=原子利用率(2)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废物排放通过以下途径可以提高反应的原子经济性:开发新型催化剂 2. 简化合成步骤 3. 采用新的合成原料4、什么是环境因子?环境因子与原子利用率之间有什么关系?环境因子 (E 因子)是用生产每千克产品所产生的废弃物的量,来衡量化工过程的排废量。

可用下式表示:目标产物质量废物质量E相对于每一种化工产品而言,目标产物以外的任何物质都是废物。

环境因子越大,则过程产生的废物就越多,造成的资源和环境污染也就越大。

对于原子利用率为 100% 的原子经济性反应,由于在目标产物之外无其他产物,因此,其环境因子为零。

可见,原子利用率越低,环境因子就越大,生产过程产生的废物就越多,造成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就越大。

5、从绿色化学观点出发,你认为消除辅助物质危害有哪些方法?答:1. 采用超临界流体替代有机溶剂2.非溶剂化(又称无溶剂体系)3.水作溶剂4.离子液体6、什么是绿色化学产品?绿色化学产品有什么特征?对人类和环境无害的化学产品称为绿色化学产品。

绿色化学产品有两个特征:(1)产品本身不会引起环境污染和健康问题,包括不会对野生生物、有益昆虫或植物造成损害;(2)当产品被使用后,应能再循环或易于在环境中降解为无害物质。

7绿色化学评估原料时一般从哪几个方面进行?(括号内为详解)答:1、原料的起源:(即原料是开采的、炼制的还是合成的。

)原料的可更新性:(原料是可更新的,还是枯竭的。

)3、原料的危害性:(对原料进行评估以确定该原料是否具有长期毒性、致癌性、生态毒性等)4、原料的选择对下游的影响:(进行绿色化学评估时,不仅要评估所涉及物质的本身,还应考虑该物质的使用可能导致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后果)8、何谓毒性?化学品对生命机体产生毒害有哪三种途径?答:毒性是指化学品对生命机体造成的生物化学影响。

化学品对生命机体产生毒害的三条途径:1,接触致毒(皮肤接触、嘴接触、呼吸系统接触);2.生物吸收致毒(生物吸收是指生命系统内对有毒化学品吸收的能力及在生命系统内的分布)3.物质的固有毒性致毒(物质的固有毒性是指有毒化学物质引起正常细胞改变的性质,通常由分子的部分结构引起,这部分结构称为“毒性载体”。

)9、绿色化学评估化学品对人类毒性大小的三个指标是什么?评估化学品对野生生物毒性采用的主要三种方法是什么?答:评估物质对人类毒性大小的三个指标:1、毒性作用的效力(各种物质对人类毒性影响的剂量方面的信息,该参数被称为毒性的效力)2、毒性的危害性3、毒性的可消除性评估化学品对野生生物的毒性采用的三种方法:(1)建立毒性测试数据库(2)利用(结)构效(应)关系外推(3)利用现有毒性测试数据外推。

10:分别举出化学品对局部环境和全球环境产生影响的例子答:一、化学品对局部环境产生影响的例子1. 酸雨。

在燃烧过程中,会有许多副产物如氮和硫的氧化物排放到大气中而形成酸雨。

这种酸雨可导致水生物(鱼类)和植物的大量死亡,尤其是在小的池塘或湖泊里。

酸雨导致局部环境变化,而环境的变化引起的间接毒性造成了植物群和动物群的死亡。

2. 大气中臭氧的增加。

一些烃类化合物可导致大气中臭氧的形成,即所谓的烟雾。

臭氧可引起一些敏感人群的呼吸困难、视力减退,产生疾病,影响可见度与生活质量。

在相同的浓度条件下测试,这些烃类化合物对人体是没有毒性的。

这说明,大气中的烃类物质只是对局部环境有影响,间接地引起了危害。

二、化学品对全球环境产生影响的例子答:两个著名的例子就是全球性气候变化和大气同温层中臭氧破坏。

全球性气候变化,又称为温室效应或全球暖化,是由于大气中CO2 和其他气体的产生而引起的。

随着这些温室气体在大气中浓度的增加,全球气温将升高。

二氧化碳排放→温室效应→海平面上升,沿海地区被淹没。

大气同温层中臭氧的破坏已。

氯氟烃(氟里昂)量的增加可引起同温层臭氧的耗竭,由于臭氧层使地球免受许多有害的太阳射线的辐射,臭氧层的耗竭可导致许多有害的影响。

氟氯烃排放→臭氧层空洞→紫外线照射增加→皮肤癌等。

11:设计安全无毒化学品,常用哪些方法来消除或减少任何潜在的毒性或其他危害性答:设计安全无毒化学品的方法,消除或减少任何潜在的毒性或其他危害性。

一般有如下几种基本方法可用来实现该目标:1)作用机理分析;(2)结构–活性关系知识;(3)避免毒性官能团;(4)降低生物利用率;(5)减少辅助物质12:膜分离技术的特点有哪些?膜分离技术具体又分为几种?答:1. 膜分离技术(过程)与传统的化工分离方法,具有如下特点(1)膜分离过程的能耗比较低(2)适合热敏性物质的分离(3)分离装置简单、操作方便(4)分离系数大、应用范围广(5)工艺适应性强(6)没有二次污染膜分离过程中不需要从外界加入其他物质,既节省了原材料,又避免了二次污染。

综合而言,膜分离技术具有成本低、能耗少、效率高、无污染等优点,完全符合“节能降耗”、“节能减排”和“绿色环保”的现实要求,所以说,膜分离技术是一种安全、有效、无害的“绿色技术”。

2. 膜分离技术的分类13. 目前发展起来的绿色溶剂主要有:超临界流体作为反应介质;室温离子液体中的化学合成;水作为溶剂进行的有机化学合成;无溶剂的化学合成。

14.酶催化的优点:(1)催化效率高(2)高度专一性(3)反应条件温和(4)无毒无污染酶催化的缺点: 酶的不稳定性和易变性15 生物技术有哪些特点?包括哪几方面的内容?答:(1)生物工程技术具有以下特点:1. 高效和经济的特点。

2. 清洁、低耗和可持续发展的特点。

3. 可遗传、易扩散和自主扩展的特点。

4. 对人类伦理和人性尊严有直接的影响。

(2)生物技术是一个综合性技术体系,它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和生化工程(后处理工序)这几个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构成了现代生物技术的完整体系。

16 什么是生物质?生物质作为原料与能源的优点与限制有哪些?答;(1)生物质是指由光合作用产生的所有生物有机体的总称,包括植物、农作物、林产物以及农林产物的废弃物等。

其中含有淀粉、纤维素、木质素等成分,其中最主要的成分是纤维素和木质素。

(2)生物质作为原料和能源的优点1. 可再生,储量丰富2.大部分已高度氧化作为化工原料可避免氧化步骤,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3. 比矿物原料更清洁生物质来源于CO2,燃烧后不增加大气中CO2的含量。

(3)生物质作为原料和能源所存在的不足1. 在经济上还不具备竞争力2. 土地的使用3. 生产季节性4. 生物质的组成极为复杂论述题:1、可持续发展观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它与传统的发展观有何差异?答:从经济和环境上理解,可持续科学发展观是:在改善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不损害我们后代发展的能力。

主要观点有:首先,可持续科学发展思想强调的是发展,把消除贫困当作是可持续科学发展的一项不可缺少的条件。

其次,可持续科学发展思想把环境保护作为发展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衡量发展质量、发展水平和发展程度的客观标准之一。

第三,可持续发展思想强调代际之间的机会均等。

在发展中合理利用资源和具有清洁、安全、舒适环境的权力,当代人和后代人应该同样享有。

第四,可持续发展思想呼吁人们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

要求人们在生产时要尽量少投入、多产出,在消费时要尽量多利用、少排放。

第五,可持续发展思想要求人们必须彻底改变传统的对待自然界的态度。

建立起新的道德和价值标准。

差异:传统发展观仅仅考虑经济效益,传统发展观基本上是一种“工业实现观”,它以工业增长作为衡量发展的唯一标志,而忽略了环境的承载能力和资源的再生能力。

可持续发展观强调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2、试从绿色化学应用的12项原则中任选2项加以简单的论述。

答:绿色化学十二原则(原理)1.预防:防止废物的产生比产生废物后进行处理为好。

2.原子经济性:设计的合成方法应当使工艺过程中的所有的物质都用到最终的产品中去。

3.低毒害化学合成:设计的合成方法中所采用的原料和生成的产物对人类与环境应当是低毒或无毒的。

4.设计较安全的化合物:设计生产的产品性能要考虑限制其毒性。

5.使用较安全的溶剂与助剂:如有可能就不用辅助物质(溶剂、分离试剂等),必须用时也要用无毒的。

6.有节能效益的设计:化工过程的能耗必须节省,并且要考虑其对环境与经济的影响。

如有可能,合成方法要在常温、常压下进行。

7.使用再生资源作原料:使用可再生资源作为原料,而不是使用在技术与经济上可耗尽的原料。

8.减少运用衍生物:如有可能,减少或避免运用生成衍生物的步骤(如阻断基团、保护/脱保护、暂时修饰的物理/化学过程),因为这些步骤要用外加试剂并且可能产生废弃物。

9.催化反应:催化剂(选择性)优于计量反应试剂。

10.设计可降解产物:化学产物应当设计成为在使用之后能降解成为无毒害的降解产物而不残存于环境之中。

11.及时分析以防止污染:要进一步开发分析方法,使其可及时现场分析,并且能够在有害物质生成之前就予以控制。

12.采用本身安全、能防止发生意外的化学品:在化学过程中,选用的物质以及该物质使用的形态,都必须能防止或减少隐藏的意外(包括泄漏、爆炸与火灾)事故发生3.什么是降解塑料?降解塑料有哪些主要类型?使用降解塑料有什么意义?答:降解塑料是指在保存期内各项性能可满足使用要求,而使用后在自然环境条件下能降解成对环境无害的物质的塑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