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上期末考试题附答案昌邑一中
2024年山东省潍坊市高二上学期语文试题及答案指导

2024年山东省潍坊市语文高二上学期复习试题及答案指导一、现代文阅读Ⅰ(18分)【阅读材料】秋之韵秋,是一个多情的季节,它承载着收获的喜悦与离别的哀愁。
当第一片落叶从枝头飘落,秋的脚步便悄然而至。
秋风带着丝丝凉意,拂过稻田,金黄一片,那是大地的馈赠;掠过果园,累累硕果,那是自然的厚赐。
而最动人的,莫过于那漫山遍野的红叶,它们在秋日阳光下熠熠生辉,仿佛是大自然最绚烂的画布。
但秋不仅仅是一幅美丽的画卷,它更是一首诗、一支歌,讲述着生命的故事。
秋天的故事里,有丰收也有离别。
当农人们忙着收割,享受一年辛劳换来的成果时,也意味着又要与夏日告别。
孩子们背着书包踏上了求学之路,年轻的心灵在秋风中激荡,对未来充满憧憬。
而在远方,那些为了梦想离家的人们,在这收获的季节,是否会更加思念家乡?秋,总是让人在喜悦的同时感受到一丝淡淡的忧伤。
【问题】1.文章开头提到秋天是一个怎样的季节?A. 只有收获喜悦的季节B. 承载着收获喜悦与离别哀愁的季节C. 带有淡淡忧伤的季节D. 红叶如画的季节2.第一段中,“大地的馈赠”指的是什么?A. 秋风B. 稻田里的金黄色C. 果园中的累累硕果D. 漫山遍野的红叶3.第二段提到秋天的故事包括哪些方面?A. 仅丰收B. 收割与离别C. 丰收、离别以及对未来的憧憬D. 思念家乡4.文章最后提到“秋,总是让人在喜悦的同时感受到一丝淡淡的忧伤”,这句话反映了作者对秋天的哪种情感?A. 悲观B. 单纯的快乐C. 复杂的情绪D. 对未来的恐惧5.下列哪一项最能概括本文的主题?A. 描绘秋天的美丽景色B. 讲述秋天给人们带来的忙碌生活C. 表达对秋天复杂情感的理解D. 强调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参考答案】1.B2.B3.C4.C5.C二、现代文阅读Ⅱ(17分)【阅读材料】《古街的记忆》古街,是城市历史的见证,也是人们情感的寄托。
在我国许多城市中,古街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成为了独特的景观。
以下是一篇关于古街的文章,让我们一同走进这条充满魅力的古街,感受它的独特魅力。
2023-2024学年潍坊市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潍坊市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卷(试卷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2024.1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周易·文言传》:“君子进德修业。
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
”忠信,是增进美德的方法;“修辞”出于诚信,是修行功业的方法。
“修辞立其诚”被历代文人学者阐释与发挥,对中国古代文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南朝文学评论家刘勰第一次从文学创作者的角度阐发了“修辞立其诚”,他要求创作者从自身出发挖掘自己的创作才能和创作潜力,创作出独具文心的文学作品。
其著作《文心雕龙》的宗旨就在“用心”二字,按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走心”,从其书名“文心雕龙”就可以看出来。
刘勰又说“立诚在肃,修辞必甘”,意思是说作者在创作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态度是诚心诚意、端正严肃的,创作出来的文学作品也一定是“甘美”的。
这又是从文学批评的角度来阐发“修辞立其诚”了。
一篇文章或一部文学作品的好坏,是否是作者的用心之作,读者是可以透过其中的“修辞”看出来并欣赏到的。
滋味甘与不甘,全在修辞者诚与不诚。
如果一个人怀有天下至诚之心,则可以尽天地万物之性,学究天人,与天地共参。
但是从一个创作者的角度来说,只要一个人诚心诚意未必一定是至诚——也能创作出尽人尽物尽心尽力之作。
毕竟各人资质不一,才气不同,心性各异,不能强求,能否达于至诚是个人的造化使然。
既然大家都是中人,只要付出一点诚心,无论是中人、中人以上者,还是中人以下者都能感同身受。
相反,如果是无情无义不诚之作,必然不能表明自己的真实想法,反而会暴露出创作者的不用心。
言不由衷,华而不实,读者也可以透过文本读出来。
东汉学者王充把文比作是一棵树,叶之荣华、亮之虚实与根之实诚是紧密联系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纵然树上花枝招展,果实累累,如果没有根之实诚,也是摇摇欲坠、壳内空空的。
所以王充指出“实诚在胸臆,文墨著竹帛”,这样才能“外内表里,自相副称”,若不然就会“有文无实”。
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考试试题卷及参考答案

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考试试题卷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组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历史的进程中,我们同样需要守望者。
守望是一种角度。
当我这样说时,我已经承认对待历史进程还可以有其他的角度,它们也都有存在的理由。
譬如说,你不妨做一个战士,甚至做一个将军,在时代的战场上_________,发号施令。
你不妨投身到任何一种潮流中去,去经商,去从政,去称霸学术,统率文化,叱咤风云,_________,去充当各种名目的当代英雄。
(_________)。
守望者是这样一种人,他们并不直接投身于时代的潮流,毋宁说往往与一切潮流保持着一个距离,但他们也不是旁观者,相反,对于潮流的来路和去向始终怀着深深的关切。
他们关心物质价值甚于关心精神价值,在他们看来,无论个人或者人类,物质再繁荣,生活再舒适,如果精神流于空虚,灵魂变得平庸,就绝无幸福可言。
所以,他们虔诚地守护着他们心灵中那一块精神的园地,其中珍藏着他们所看重的人生最基本的精神价值,同时警惕地瞭望着人类前方的地平线,注视着人类精神生活的基本走向。
在天空和土地日益被拥挤的高楼遮蔽的时代,他们怀着忧虑之心仰望天空,守卫土地,他们守的是人类_________的生命之土,望的是人类_________的精神之天。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赴汤蹈火/指点江山/安居乐业/超世绝伦B.赴汤蹈火/高谈阔论/安身立命/超世绝伦C.冲锋陷阵/高谈阔论/安居乐业/超凡脱俗D.冲锋陷阵/指点江山/安身立命/超凡脱俗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所以,在所有这些显赫活跃的身影之外,还应该有守望者的寂寞的身影。
B.但是,在守望者的寂寞的身影之外,我们更需要这些显赫活跃的身影。
C.但是,在所有这些显赫活跃的身影之外,还应该有守望者的寂寞的身影。
D.所以,在守望者的寂寞的身影之外,我们更需要这些显赫活跃的身影。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他们关心物质价值甚于关心精神价值,在他们看来,无论个人还是人类,物质再繁荣,生活再舒适,如果精神流于空虚,灵魂变得平庸,就绝无幸福可言。
山东昌邑一中上学期高一语文期末考试

山东昌邑一中上学期高一语文期末考试第Ⅰ卷(40分)一、(20分,第6题2分,其余每题3分)1、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璀璨.(cuǐ càn)相悖.(bó)睚眦..必报(yā zì)梦魇.(yǎn)B、苑囿..(yuàn yòu)窘.迫(jiǒng)伎.俩(jǐ)侃侃.而谈(kǎi)C、伫.立(zhù)倩.影(qiàn)踱.步(duó)扁.舟(piān)D、恫吓.(hè)故弄.玄虚(lòng)殒.身不恤(yǔn)迥.乎(jiǒng)2、选出没有错别字的一项A、冠冕豁然开朗相形见绌纷繁芜杂B、残羹冷灸穷形尽相积毁销骨缈茫C、不苟言笑拖沓礼尚往来鞭辟入理D、桀骜描摩梦寐以求恪尽职守3、下列名句中加点的成语的使用有误的一句是A、面对这奇景,语言中的一切华丽词藻都黯然失色....。
B、到那时,无数志士仁人梦寐以求....的振兴中华的理想将变成现实,中国人民将过上中等发达水平,的富裕文明生活。
C、青年们聆听着先生犀利而又幽默的谈话,真像是如坐春风....。
D、文章中作者的嘻笑怒骂....无不激起读者发自内心的共鸣。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那时候,中国人民正处在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悲惨境地。
B、阴山一带在民族关系紧张的时期是一个战场,并且在民族关系缓和的时期则是一个重要的文化交流的驿站。
C、少数行人的不文明行为,对于具有强烈公共道德意识的市民是不能容忍的。
D、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成百上千到他的安息地来的人中间没有一个有勇气,哪怕仅仅从这幽暗的土丘上摘下一朵花留作纪念。
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①老先生深有感触地说:“叶落要归根,那他乡的滋味实在不好受呀!”②冷战结束了,但帝国主义的本质并没有变,只是各种手法,继续推行其霸权主义。
③为了扭转工厂亏损局面,厂长大胆一批学有所长的青年技术人员。
山东省潍坊市最新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高二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
本试题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2.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座号、考号分别填涂在答题卡及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第1卷(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者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龟.(jūn)裂鹰隼.(sǔn)反间.计(jiàn) 强.(qiáng)颜欢笑B.浸溃.(zì) 弃掷.(zhì)应.(yīng)声虫日薄.(bó)西山C。
憎.恨(zēng) 术讷.(nè)嚼.(jiáo)舌头呱呱.(gū)而泣D. 包扎.(zhā) 作.(zuō)坊歼.(jiān)击机殒.(yǔn)身不恤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斯守陷阱下马威芸芸众生B. 赃款飙车主旋律乔装打扮C.博弈历练大杂会与日惧增D. 坐镇嘉奖爆冷门深居减出3。
依次填人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商报记者日前在采访中了解到,由于工资低.待遇差,春节过后,众多零售业出现了一线员工_______的状况。
②青州市邵庄镇设立村、镇两级“计生接待室",力求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把计生信访矛盾______基层。
③李方的书法作品笔法端庄______,章法无拘无滞。
运笔自然流畅,风格温润宽和,已形成了独持的艺术风格。
A.紧缺调解流丽B。
紧缺化解流丽C. 紧俏化解流利 D.紧俏调解流利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详尽讲述了A.刘谦在“春晚”的表现,使得他成为了年轻一代的偶像,谈到走过的路程,他闪烁其辞....自己成长的经历。
B.“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司机一滴酒,亲人两行泪”,面对这些禁酒宣传标语,一些司机不以..,等出了交通事故后才后悔不已。
为然..姗姗来C。
上海的婚宴普遍在晚上举行,一般选择在吉耐6:08开宴,可是总有些接到请柬的不速之客....迟,这让婚宴主办者颇为尴尬。
山东省潍坊市2021-2022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山东省潍坊市2021-2022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和座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眼下中国诗歌所遭遇的最为严重的生存困境,无疑是社会大众整体上对新诗所持的淡漠乃至排斥的态度。
但我们不能一概而论以为这是社会大环境变化导致的必然结果。
社会大环境的变化是一个原因,更主要的原因是创作主体的变化。
诗歌要有发自于内心的真实声音,才能打动人,引起人们的共鸣。
面对中国当代诗歌不景气的现实,诗歌的创作不能孤芳自赏、闭门造车。
诗歌创作需要贴近生活、贴近时代、贴近读者。
长期以来,诗歌与现实的关联越来越弱化,很多诗人的创作与社会变化、现实生活渐行渐远。
重提和倡导诗歌回归现实,并不是要给诗歌设定规矩和限制。
任何诗人都不是生活在真空,而一个真正优秀的诗人应该责任和道义在肩,他的写作应该与这个时代紧密相连。
现实生活为我们提供了无穷无尽的宝藏,认识现实就是认识自己。
不仅要在习以为常、司空见惯中洞悉它的变化,更需要用心去勘探社会形态、人们的观念与精神世界的演进。
现实不是空泛而虚假的概念,不是简单的油盐酱醋,而是我们生命与精神向外延展的重要基地。
诚然,从文学概念上讲,直接进入现实不太好把握,需要沉淀和发酵。
但就诗歌而言,需要及时敏感地介入现实。
诗人在个体精神承担的基础上,要研究怎样才能够与社会和时代进行沟通和融入,在现实中找到自己。
这种沟通和融入就是对现实的介入,只有真正的介入,才有真正的现实书写。
诗人不能在现实面前束手无策,丧失了进入的能力。
(摘编自梁平《让诗歌回归现实》)材料二:新世纪诗歌为什么需要现实关怀和时代精神?首先,现实关怀和时代精神是一个诗人的责任担当和历史使命,更是一个诗人的精神支柱和信仰之源。
高二语文试卷山东昌邑一中高二语文

山东昌邑一中2004-2005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题第一卷(42分)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木屐(jī) 编纂(cuǎn) 庐冢(zhǒng) 羽扇纶(guān)巾D.台榭(xiè) 晌(shǎng)天潸(mǐn)然罄(qìng)竹难书C.桀骜(ào) 惩创(chuàng) 铿(kēng)锵熠(yì)熠闪耀D.租赁(lìn) 蹊(xī)跷浣(huàn)纱殒(yǔn)身不恤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荡漾浸渍樯橹鬓发愤世嫉俗B.憔悴谍血体恤敷衍乍暖还寒C.豆蔻戍角罪孽羽翼雕栏玉沏D.编辑寥落踌躇暇疵冥顽不灵3.填入下列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几经转折,不幸由这个原本是那个时代到处可见的农民的道士当了莫高窟的家,_________ 着中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
②陶渊明除了真正清高之外,还能写一手好诗,用来言志抒情,因而实至名归,成为清高的_________。
③《荷塘月色》等散文名篇中,作者的思想感情、内心波动、情绪变化、心理体验等,、都被__________得具体而生动。
A. 主持模范表现 B.把持模范描写C.主持典型描写 D.把持典型表现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用法,正确的一项是A.学完了罗素的《我为什么而活着》之后,李老师让同学们课后认真讨论我们应该为什么而活着?B.没了官做则又傲然声称“长安宫阙九天上,此地曾经为近臣”,“昔在长安醉花柳,五侯七贵共杯酒”,诸如此类的话,就很难和清高挂钩了。
C.钓鱼台,在北京玉渊潭公园东面,环境清幽,“台下有泉涌出,汇成池,其水至冬不竭。
”(《明一统志》)D.当诸葛亮“高卧隆中”之时,是可以称为清高的,后来辅佐刘备,成为蜀汉丞相,在后人心目中近乎完人,却无人说他清高。
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A.他偷了你的东西,自有法律制裁他。
高二第一学期期末测试语文试题(附答案解析)

高二第一学期期末测试语文试题(附答案解析)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人们对“钱”的追求,促进了全球交往。
发现新大陆的哥伦布、发现美洲的西班牙人和抵达印度的葡萄牙人等,他们都是追逐着“钱”而走遍世界的。
国家、地区之间的贸易,不仅繁殖了各行各业的商人,而且还呼唤着以“钱”为商业对象的商人──“钱商”,私人金融活动应运而生。
这些私人金融活动的风险很大,但是,“钱”的商业利润实在太大,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现在,钱的符号化电子化,让银行结算的速度大幅度提高,社会前进的步伐加快,极大地提高了经济的效率,在这方面,发达国家走在了前头。
金融电子化、货币符号化,是顺着使“钱”尽可能方便的逻辑往前走的。
“钱”方便到可以看不见的地步,越来越多看不见的“钱”在我们身边如洪水般高速流动,终于出现了一种比自然界灾害更为可怕的灾害──“钱灾”。
在国际经济关系中,人们以“钱”炒“钱”,“钱”越炒越热,终于升腾为“泡沫”。
发达国家的投机资本大肆购买某国的货币,然后急剧抛出,足以使经济规模较小的国家爆发金融危机。
短期流动资本大进大出,是东亚金融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
十多年前长春“疯狂的君子兰”,就是泡沫经济的本土例子,在城市职工人均收入不足百元的时候,一株君子兰却居然可以炒至十几万元的价位。
20世纪80年代的日本,经济增长幅度不大,房地产却在疯炒,经济泡沫一破灭,迄今十年不振。
钱啊钱,认为它贵,它就贵,不贵也贵,一旦泡沫破灭,认为它不贵,它就不贵,本来不贵。
经济发展怎样才有后劲?经济学家发现,在土地、劳动、资源和资本、科学技术和和平环境这些重要因素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国内市场的容量。
迄今为止,没有哪个国家的国内市场容量能够比得上美国,这是美国在经济发展方面能够长期独领风骚的重要原因。
一个大国,只有当人民购买力得到普遍提高、市场整合得好的时候,国内市场才会显示容量优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昌邑一中07-08年上学期高二语文期末考试题说明:本试卷分为I、Ⅱ两卷,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第Ⅰ卷(选择题45分)一、(30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与所给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粘 nián 粘.土粘.液粘.着力B、颤 chàn 颤.动颤.抖颤.粟C、拓 tuò拓.片开拓.拓.展D、贴 tiě请贴.庚贴.碑贴.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心慌意乱黯然神伤干燥通霄B、哀声叹气老态龙钟蹩进烟霭C、以逸待劳仗义执言浮躁寒伧D、性情孤僻事过景迁搭讪两讫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刚才,四老爷和谁生气呢?”我问。
“还不是和祥林嫂?”那短工( )的说。
②“祥林嫂,你实在不( )。
”柳妈诡秘地说。
③那位画家一定画了( )一夜,因为男子中学和女子中学里的教师们、神学校的教师们、衙门里的官儿,全接到了一份。
④为了避免我们的谈话被人家误解( )闹出什么乱子起见,我得把我们谈话的内容报告校长。
⑤不久,各地的城市村庄就全有了花纹又密又( )的席子用了。
A.简捷核算不只以致精制B.简捷合算不止以致精致C.简洁核算不只以至精制D.简洁合算不止以至精致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文章生动细致地描写了小麻雀的外形、动作和神情,并在描写中倾注着作者的爱憎感情,读来楚楚动人....。
B.某领导任命的这位学科带头人,根本不懂外文,面对着浩如烟海的国外科技资料,只能望洋兴叹....。
C.学习是循序渐进的,那种不扎扎实实地学好基础知识就急于做高难度题的喧宾夺主....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D.他跟我很熟,我的爱好、性格,他都洞若观火....。
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李老师是教学经验十分丰富的女优秀教师。
B.请各地学员务必于本月15日前来报到。
C.他在得知处罚结果而感到“愤怒、羞耻”的是在最后一轮涉嫌打假球的球队居然没有一家得到降级的处分。
D.对某些行业的人来说,讲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可能是件难事,而使用规范的汉字应该是不难做到的。
6、对下列诗句按现代汉语正常语序改写后,不恰当的一句是( )(3分)A.多情应笑我(应笑我太多情善感。
)B.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无处寻找像孙仲谋那样的英雄人物了。
)C.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四十三年来,眺望中还清楚地记得扬州路上一片烽火。
)D.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杜牧笔下的二十四桥还在,可是凄冷的月亮无声地倒映在湖中,月光随水波荡漾。
)7、下列对中国古代诗歌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一批文人诗作的选辑,刘勰《文心雕龙》称之为:“五言之冠冕”,钟嵘《诗品》赞颂它“天衣无缝,一字千金”。
B.《白马篇》又名《游侠篇》,作者是“三曹”之一的曹子建。
“三曹”是指曹操、曹丕和曹植三父子,他们都是建安诗坛的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作家。
C.《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原本只称《诗》,儒家列为经典之一,故称《诗经》。
分为“风”、“雅”、“颂”三大类,颂大都是各地的民间歌谣。
D.屈原,名原,字平,是战国时代楚国人。
西汉学者刘向将屈原的诗歌编辑成集,名为《楚辞》,《离骚》是其中的代表作品。
8、下面是鲁迅小说《药》开头的环境描写,对其作用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秋天的后半夜,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只剩下一片乌蓝的天;除了夜游的东西,什么都睡着。
华老栓忽然坐起身,擦着火柴,点上遍身油腻的灯盏,茶馆的两间屋子里,便弥满了青白的光。
A、细致真切地描绘自然景物,烘托出夜深人静时的阴沉死寂的气氛。
B、勾勒出黎明前最黑暗的突出特征:阴暗、凄清,既暗示了时代特征,也渲染了夏瑜就义时沉寂而萧杀的气氛。
C、渲染了深夜里阴沉死寂而有点恐怖的气氛,影射当时群众麻木不仁,反动统治阶级气焰嚣张。
D、制造令人沉思的悲剧气氛,为小说的悲剧色彩定下调子。
读刘禹锡诗二首,回答后面的问题元和十年自朗州承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1]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注释][1]元和:唐宪宗年号。
元和十年:即公元815年。
唐顺宗永贞元年(805)。
刘禹锡参加王叔文等人的政治革新集团。
革新失败后,被贬朗州司马。
十年后,与柳宗元等人一同被召人京。
借游玄都观看花之机,写下这首诗。
“戏赠”二字颇含讽意。
再游玄都观[1]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 前度刘郎今又来。
[注释][1]元和十年(815),刘禹锡因写《戏赠看花诸君子》一诗。
有讥诮权贵意,又被贬为连州刺史。
十四年后,由宰相裴度推荐,刘禹锡又应召回长安,重游玄都观,心情激动,遂写下此诗。
9、对这两首诗中语句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紫陌红尘”的意思是大路是紫色的,尘土是红色的。
B.“玄都观”两句是说玄都观里的桃树都是刘郎到那儿之后栽植的。
C.“百亩”句的“苔”即“青苔”,“前度”句中的“度”的意思是“次”。
D.“桃花”句是说,桃花开过紧接着是菜花开,突出庭中花开不败。
10、对这两首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这两首诗都是以桃花为喻,用鲜艳一时而又极易凋谢的桃花比喻那些靠投机取巧爬上高位的新贵。
B.前一首首句写京城大道尘土飞扬,衬托出看花人川流不息的盛况。
“无人不道”四字写出了看花者归途中的满足与喜悦。
C.后一首诗是前诗的继续,同时,两诗之间又构成了鲜明的对比,过去“桃千树”的盛景,今已被荒凉景象所代替。
D.“前度刘郎今又来”,不仅是有意重提旧事,而且是向打击革新派的权贵们提出新的挑战。
这两首诗都表现了斗争胜利的自豪与喜悦。
二、(15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一段文言文,完成11—15题唐震字景贤,会稽人。
少居乡,介然不苟交,有言其.过者辄喜。
既登第为小官,有权贵以.牒荐之者,震内牒箧中,己而干政,震取牒还之,封题未启.,其人大愧。
咸淳、中,由大理司直通判临安府。
时潜说友尹京,恃贾思道势,甚骄蹇,政事一切无顾让..。
会.府有具狱将置辟,震力辩其非,说友争之不得,上其事刑部,卒是震议;六年,江东大旱,擢知信州。
震奏减纲运米,其租赋,令坊置一吏,籍.其户,权富人分粟,使坊吏主给之。
州有民佣童牧牛,童逸而牧舍火,其父讼佣者杀其子投火中,民不胜掠,自诬服..。
震视牍疑之,密物色之,得童傍郡,以诘其父,对台出,震出其子示之,狱遂直。
……十一年二月,兵大至,都大提举邓益遁去,震尽出府中金钱,募有能出战者赏之。
众惧不能战,北兵登陴,从遂溃。
震入府中玉芝堂,其仆前请日:“事急矣,番江门兵未合,亟出犹可免。
”震骂日:“城中民命皆系于我,我若从尔言得.不死,城中民死,我何面目生邪?”左右不敢言,皆出。
有顷,兵入,执牍铺案上,使震署降,震掷笔于地,不屈,遂死之。
(《宋史·唐震传》)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封题未启启:打开。
B.政事一切无顾让顾让:顾念谦让别人。
C.令坊置一吏,籍其户籍:登记。
D.民不胜掠,自诬服诬服:诬告别人犯罪。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①有言其.过者辄喜②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B. ①有权贵以.牒荐之者②不赂者以.赂者丧C. ①会.府有具狱将置辟②会.天大雨,道不通D.①我若从尔言得.不死②安能摧眉拆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13、下列各句中是补出的省略成分,正确的一项是( )A. 上其事刑部,(说友)卒是震议 B.其租税,(朝廷)令坊置一吏C.得童傍郡,(震)以诘其父 D.兵入,(震)执牍铺案上14、下列各个句子在文中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A.介然不苟交——性情坚定不随便与人交往B.使坊吏主给之——让城市住宅区的官吏主要给灾民粮食C.童逸而牧舍火——牧童放纵贪玩使牧舍着了火D.亟出犹可免——赶快出去谈判还能免于灾祸15、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唐震年少居乡能严格要求自己,做到了闻过则喜。
中进士后做小官,决不靠某权贵的推荐而升官。
B.唐震任临安府官员,看到倚仗贾似道势力的潜锐友执法上的错误,他敢于抵制,使自己的正确见解得到认可。
C.唐震主管信州,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救济遭旱灾的百姓。
他还能明察而求得实证,平反了一个屈打成招的冤案。
D.元兵大至。
将帅邓益逃跑,唐震拿出自己全部金钱募人出战。
危难之际,他放弃了逃生机会。
第Ⅱ卷(共105分)三、(10分)阅读下面一首宋词,解答16-18小题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新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注]天狼:星名,一名犬星,主侵掠,这里代指辽和西夏。
16、“亲射虎,看孙郎”是倒装句,即“”。
上阕后半部分的意思是:。
(4分)17、“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词人为自己勾勒了一个形象,英武豪迈,气概非凡。
(2分)18、这首词着一“”字贯穿全篇,大有曹操“”的气概,而无《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悲伤感叹,实属派的典范词篇之一。
(4分)四、(18分)19、翻译下列文言句子(4分)①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译:②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尽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译:20、默写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的最后一个自然段。
(3分)21、填空(4分)①的小说《陈奂生上城》中的陈奂生,是一个的改革初期的农民典型。
②《装在套子里的人》结尾说:埋葬了别里科夫,一个礼拜还没过完,生活又恢复了旧样子。
是因为22、改变下面句子强调的重点,使之赞美美人蕉,不得改变句式结构。
(3分)美人蕉是一年就能长出一米多来。
但美人蕉经不起风霜,一年一枯;松柏一年只生长一寸左右,但松柏顶风冒雪,千年长绿。
23、下面这段话的语句连贯性差,改换其中几个句子的表达形式,这段话就连贯了。
(4分)①人们在生活中有时会扮演与平时的自己不同的角色。
②就拿我来说吧,平时我是从不欺骗师长的。
③但有一次,为了朋友,我撒谎了。
④谎言一下子被老师看穿了。
⑤把我内心的一切都暴露在光天华日之下。
⑥我顿时觉得自己像是一个贼。
⑦人家揪住了我,送我到众人面前展览。
影响连贯的句子是(序号):修改:五、(17分)阅读下面一篇散文,完成19—22题爱晚亭[台湾]谢冰莹萧瑟的微风,吹动沙沙的树叶;潺潺的溪水,和着婉转的鸟声。
这是一曲多么美的自然音乐啊!枝头的鸣蝉,大概有点疲倦了?不然,何以它们的声音这样断续而凄楚呢?溪水总是这样穿过沙石,.流过小草轻软地响着,它大概是日夜不停了吧?翩翩的蝶儿已停止.了它们的工作,躺在丛丛的草间去了。
惟有无数韵蚊儿还在绕着树枝一去一来地乱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