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如何预防高层建筑火灾
美国城市消防体制经验

由美国城市消防体制经验谈我国消防体制变革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建筑用地日益紧张,使建筑物逐渐向高空发展,城市的高层、超高层建筑数量日益增多。
其产生的另一种社会现象是,火灾成为此类“摩天大楼”致命的“杀手”。
美国消协统计的数据显示,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的火灾发生频率以平均3%的速度递减,但是受损失程度却以9%以上的速度递增[1],主要原因就是城市高层建筑的火灾破坏程度更大。
高层建筑火灾扑救成了一个世界性的现实难题。
由于大部分已建和在建的高层建筑都位于繁华、人员密集的城市中心,现代化高楼成为城市消防的“软肋”,发生的火灾会造成全局性、连锁性的社会负面影响。
如2010年11月15日我国上海市静安区胶州路728号的一幢28层高楼民宅发生严重火灾,致58人遇难,70余人受伤,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与不良社会影响,成为重大的公共安全事件。
我国近几年发生的类似事件,还有央视新大楼北配楼火灾、上海商学院火灾、乌鲁木齐批发市场火灾、辽宁万达商业广场火灾、清华学堂火灾等等。
一系列令人痛心疾首的事件,不禁让人反思这些看似偶发的事件背后消防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美国作为世界最发达的国家,在1911年和2001年“9?11”两次特大火灾事件的推动下,分别建立和完善了其消防管理体制。
作为发展中国家的我国,可以从美国的消防管理体制中汲取合理内核,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要求,适度变革自身的体制与机制,以有效应对日益增长的城市火灾引发的城市重大公共安全事件。
美国城市消防管理体制的经验(一)层次分明的管理体制美国的消防体制和联邦自治的政治体制一脉相承,由州、市、县政府分级负责,三级政府间的消防机构无直接隶属关系。
联邦最高安全机构为国土安全部,其下设联邦紧急事务管理总署和美国消防管理局,各州设州消防部门,规模较大的市、镇设有消防局。
涉及地区和简单的消防工作由高效精干的日常办事机构独立作业,但涉及复杂甚至跨行业跨部门的火灾时,建立一元化领导机构,如美国洛杉矶等城市的应急行动理事会,它是在市长直接领导下的应急处置机构,具有很高的权力。
美国高层建筑疏散法则

美国高层建筑疏散法则本文内容选自《高层建筑防火安全》(美国维吉尼亚州防火和应急响应中心)、《消防安全法则101-2000》(美国国家消防局)、《高层建筑逃生指南》(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高层防火安全须知》(西雅图消防局)。
美国消防局将“高层建筑”定义为,从最低的消防设施到最高楼层地板之间,高度超过75英尺(约25米)的建筑物。
正确安设的逃生门、警报器、应急灯、通讯系统和喷洒系统是保障雇员安全的关键。
在设计和维护逃生门的时候,应该确保特别是从高层前往逃生门的通道畅通,不能有任何材料和物品阻挡人们轻易高效的抵达逃生通道。
美国国家和地方各个建设部门的官员应该保证安全系统的设计规范有效。
在紧急情况下,让所有人从高层建筑逃生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
所以,事前的准备是所有人成功撤离高层建筑的关键。
一、如何能够确保雇员安全撤离高层建筑1.不要锁闭逃生门、单元门、礼堂门、楼梯间;2.定期检测疏散系统和安全系统,比如应急灯和通讯系统,在需要时候修缮保养;3.制定应急逃离计划,将其粘贴在每个楼层的显著位置;4.指派并培训楼层管理员,包括撤离调度员,他负责在应急情况下拉响警报、协助雇员们逃生;5.定期举行逃生演练;6.指定逃离后人员的集合地点,这个集合地点应该是和高层建筑间距安全,并且不影响救援队伍工作的一个区域;7.认真查找大楼内有特殊需求人员和残障人员,指派包括撤离协调员在内的专人帮助他们撤离;8.确保在非工作时间疏散系统能够工作、并向高层建筑管理者报告;9.在每个电话机旁粘贴应急号码。
二、员工在应急事件来临前应该知道什么1.熟悉工作场所的应急逃离计划;2.了解每一个房间和位置的至少两个逃生通道;3.能够识别出火灾警报和逃生警报的声音和信号;4.发生应急情况知道应该通知谁,并且知道应该如何通知;5.清楚工作场所到至少两个逃生门之间,有多少个桌子、有多少个隔断,这在黑暗中撤离是非常重要的;6.清楚火灾和逃生警报器的位置,并且知道如何使用;7.发现安全系统或者疏散系统故障,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
高层建筑火灾防控及监督管理办法

高层建筑火灾防控及监督管理办法摘要:新形势下,随着城市建设的步伐加快,高层建筑的数量也开始不断的增加。
但是,随之而来的火灾威胁就呈现到了大家的视野当中。
此时,就需要相关的人员,从建高层建筑的建筑特点、火灾特点等内容的基础上入手,分析火灾形成的成因,之后,结合现状,针对性的制定出科学的高层建筑火灾防控及监督管理办法。
关键词:高层建筑;火灾防控;监督管理一、问题的提出我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人口众多。
在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不少高层建筑就越来越多的呈现到大家的视野当中。
但是,城市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形势却出现了严峻的问题。
建筑火灾一般占火灾总数的60%左右,并且损失较大,很容易造成严重的后果。
例如:美国纽约的115栋高层建筑,在三年的时间内,火灾事故就可以达到41起之多[1]。
2009年北京中央电视台新址30层发生了火灾事件,不仅存在人员的伤亡,而且直接的经济损失就已经达到了1.6 亿元之多[2]。
2015 年湖北紫荆家园住宅楼电缆竖井出现了火灾的问题,造成了多人伤亡。
2019年全国火灾分析中,高层建筑火灾多发,23.3万起,亡1335人,火灾呈上涨势头。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主要的原因就是大家对高层建筑火灾特性和产生的成因认知不足造成的。
只有指出高层建筑存在的火灾隐患,才可以针对性的制定出科学的监督办法。
因此,高层建筑火灾特性如何?原因如何?高层建筑火灾防控及监督管理办法如何?就成为了目前形势下,需要探究的重点。
二、高层建筑火灾特性高层建筑火灾特性主要可以分为以下的几点内容:第一,火势迅猛,烟火蔓延迅速,并且在很多时候,很容易出现立体式火灾状况。
热对流造成的烟气扩散速度可以达到0.5到3.0 m/s的范围。
沿着楼梯间扩散的速度就可以达到3到4m/s的范围。
并且,整个楼层互相贯穿,可燃性的装修材料校多,一旦出现气压和风速度较大的问题,那么就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出现。
第二,高层建筑的结构相对复杂,并且楼层较多,人员的疏散比较的困难,很容易导致伤亡的情况出现。
摩天楼的火灾与防范

摩天楼的火灾与防范作者:王铭珍来源:《百科知识》2009年第09期随着建材工业的发展,各国的建筑业兴旺发达起来,其中一个重要标志,就是高层和超高层建筑的大量出现。
按照消防术语,高度在24~100米的建筑为高层建筑;高度超过100米,或楼层在40层以上的建筑为超高层建筑。
目前,世界上最高的建筑是阿联酋迪拜塔,高700米。
我国高层建筑有10万多栋;最高的建筑是上海环球金融中心,高632米。
香港特区的最高建筑为中银大厦,高370米,有75层。
北京最高的建筑是国贸三期,高330米。
北京现有高层建筑8000余栋,其中高度超过100米的多达60余栋。
中国有两句古语,叫“高瞻远瞩”,“高屋建瓴”,意思是站在高处可以看得更远。
是不是住的楼层越高越好呢?也不一定。
高楼失火不鲜见20世纪70年代曾经有部轰动一时的经典灾难片《火烧摩天楼》,这是全球第一部以摩天楼火灾为题材的巨制。
一幢位于美国旧金山市中心的摩天大楼顶楼内,正举行落成典礼。
因电线短路,下层突然冒出熊熊烈火,不久渐渐蔓延到顶楼,所有宾客被围困。
一些人被热浪抛出窗户,另有一些人不堪火烤跳楼解脱。
据说该片公映后曾一度引起大众对高楼防火安全的关注。
最近几年,高层和超高层建筑火灾在世界各地屡见不鲜。
尽管这些建筑一般都配备了较先进的消防设施,可一旦起火,人们往往还是措手不及。
国外超高层建筑发展较早,距今已有60多年之历史,其中以美国为最早,建成的超高层建筑也最多,相应的,美国的超高层建筑火灾也较多。
1980年2月10日,美国30层高的希尔顿饭店发生火灾,死亡8人,650人受伤。
1980年6月23日,美国42层的纽约市常斯特克办公大楼发生火灾,137人受伤。
1995年4月19日,美国俄克拉荷马市联邦办公大楼发生火灾,死亡168人。
2001年9月11日,美国纽约2栋110层、高413米的世界贸易中心大楼先后遭到两架被恐怖分子劫持的客机撞击,随后发生火灾,死亡5451人,2100人受伤。
如何预防火灾

如何预防⽕灾 ⽕灾事故常常发⽣,如此频繁的⽕灾了解⽕灾的安全知识很有必要。
那么,你知道如何预防⽕灾吗?下⾯是店铺带来关于预防⽕灾的⽅法,欢迎⼤家阅读。
预防⽕灾的⽅法 1、不要乱扔烟头。
在美国,吸烟是发⽣⽕灾⽽引起死亡事故的主要原因,每年⼤约有800多⼈丧⽣。
不要在危险品旁边抽烟,不要乱扔烟头,睡觉时不要抽烟,也不要边⾛边抽烟,最好使⽤稍⼤的⼀点的烟灰缸,并放上⼀些⽔,因为烟头的表⾯温度达200~300℃,中⼼温度达700~800℃,⾜以引燃棉⿇、纸张等固体物质。
俗话说,"粒⽕能烧万重⼭"。
我们对⼀个⼩⼩的烟头,决不可⿇痹⼤意,掉以轻⼼。
2、⼩⼼燃烧着的蜡烛。
不要将点燃的蜡烛放在窗户附近。
离开房间或睡觉时熄灭所有的蜡烛,更不要点蜡烛熬夜,防⽌造成⽕灾事故。
3、⼩⼼易燃物。
如汽油、煤油、酒精、天然⽓、喷⽓稀释剂和⽊炭打⽕机液等易燃物的使⽤不当,⽽造成⽕灾。
4、⼩⼼电器着⽕。
出门不要忘记关闭电源开关,及时排除电器故障,防⽌电器设备超负荷运转,发⽣漏电时应及时找专业维修⼈员进⾏修理,并经常检查电器的使⽤情况。
防⽌违章操作和使⽤不合格产品⽽引起⽕灾。
如宿舍楼内使⽤热得快、电褥⼦、电熨⽃、电热杯,乱拉电线,违章⽤电以及⽤纸做灯罩等等。
5、禁⽌焚烧杂物,禁⽌违章使⽤明⽕。
未经有关部门同意,不能随意使⽤明⽕,同时防⽌驱蚊时引起⽕灾。
6、安装防⽕报警设备,并在⾛廊、楼梯以及其他重要的地⽅要使⽤绝热性耐燃材料,及时发现⽕灾,消灭⽕灾,减少损失,同时禁⽌私⾃挪动消防器材。
7、保持疏散通道畅通。
禁⽌在疏散通道内堆放杂物。
公共场所预防⽕灾的措施 1、在公共场所使⽤电热设备时,要远离可燃物。
如红外线取暖器等,因它表⾯的温度很⾼,若靠近易燃物质,很容易引起⽕灾。
2、使⽤的照明灯具要与可燃物质保持⼀定的安全距离。
⽐如 60W的⽩炽灯,表⾯温度可达135-180℃;100W的⽩炽灯,表⾯温度可达170-220℃。
美国多起火灾事故原因分析

美国多起火灾事故原因分析作为一个高度发达的国家,美国在建筑、消防设施以及火灾预防方面有着相对完善的规范和制度,但依然时常发生火灾事故。
这些火灾事故不仅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也引起了社会各界对于火灾防范和应急救援的关注。
因此,我们有必要对美国多起火灾事故的原因进行分析,以期找到从更根本上避免火灾发生的措施。
1. 电气问题在美国的火灾事故中,电气问题是造成火灾的一个常见原因。
这些问题可能包括电线老化、电线短路、插头不稳以及过载等现象。
在老建筑中,由于电气设施的老化,往往容易出现电气问题。
另外,一些家庭用户也可能因为使用不当或超负荷使用电器而引发火灾。
2. 烹饪及烟气烹饪是美国火灾事故的另一大原因。
烹饪食物时,很多人可能因疏忽大意,甚至是猪油炸出火花而引发火灾。
此外,抽油烟机未清洁或者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也会成为火灾的诱因。
3. 加热器具及火灾相关设备美国的一些火灾事故与加热器具及火灾相关设备有关。
比如,一些家庭的暖气,热水器或者壁炉经常因为故障而引发火灾。
另外,家庭中可能因为炉温过高,甚至是故障的燃气套管等原因而造成火灾。
4. 消防设施及应急疏散通道不足美国部分火灾事故的原因还可能与消防设施及应急疏散通道的不足有关。
一些建筑物、住宅或公共场所在火灾发生后,消防设备或者应急疏散通道存在瑕疵、缺乏安全出口或者消防设备维护不到位的情况。
5. 烟草很多美国的火灾事故也是由烟草引发的。
烟头未熄灭或者烟灰缸未清理等原因可能会让一些燃烧性材料发生火灾。
6. 纵火除了以上提及的各种理性原因,一些火灾事故很有可能也是由纵火行为引起,尤其是在公共场所、商业建筑中或者是由于家庭纠纷导致的纵火事件。
7. 技术设备、市场监管不严另外,还有一些火灾事故原因可能与技术设备问题以及市场监管不严密有关。
一些劣质或者假冒伪劣的电气设备、加热器具等可能引发火灾。
综上所述,美国多起火灾事故的原因多种多样,具体包括电气问题、烹饪及烟气、加热器具及火灾相关设备、消防设施及应急疏散通道不足、烟草、纵火、技术设备及市场监管等。
美国高层建筑的火灾扑救方法及策略

美国高层建筑的火灾扑救方法及策略美国高层建筑的火灾扑救方法及策略高层建筑火灾呈一种上升趋势,“9·11”事件再次给世界高层建筑的安全敲起了警钟。
在20世纪70年代,纽约市经历了一场蔓延2个楼层的高层建筑火灾。
80年代,洛杉矶发生了一起蔓延达5个楼层的高层建筑火灾。
90年代的费城也遭受了一场燃及9个楼层的高层建筑火灾。
那么,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又会面临怎样的情况呢?这3起火灾有着一个共同的特征:它们全部发生在消防队的延伸梯所不能达到的高度范围内。
这样一来,外部的救援灭火行动就无法展开了。
纽约市的火灾,发生在一高层建筑(INewYorkPlaza)的33和34楼;洛杉矶第一国际银行火灾发生在12到16楼之间;费城的高层建筑(PhiladelphiaOneMeridianPlaza)火灾发生在22到30楼。
这些高层建筑火灾造成了3名大楼内的雇员及3名消防队员死亡。
这几起火灾的扑救工作都是在内部展开的(在费城的火灾中,消防部门曾尝试从附近的及毗连的建筑物中出水灭火,但没有产生什么效果)。
在低层建筑火灾中,经过30或40分钟的快速扑救后,火势通常都能够得到有效控制。
如果仍无法扑灭的话,消防队员可能就要撤到室外比较安全的地方,从外部展开灭火行动。
但在扑救高层建筑火灾时则有所不同,如果大火在最初的30到40分钟内没有得到控制,那么可能要花上2个或是3个小时从内部进行扑救了。
1970年发生在纽约宾馆的火灾,足足花了消防部门6个小时才将蔓延在2个楼层内的大火熄灭掉,洛杉矶5个楼层的火灾则花了8个小时才熄灭,而费城9个楼层的大火则花了超过16小时的时间才扑灭。
也就是说,扑灭一个楼层的火灾就要花费约2个小时。
高层建筑的确认标准究竟是怎样的呢?该如何来确认一起火灾是高层建筑火灾,还是低层建筑火灾呢?为什么消防队无法迅速熄灭高层建筑火灾?原因如下:当建筑高度超过了消防部门最高的梯子可达到的高度时,消防队员有两项重要的灭火策略就无法得到实施。
国外高层火灾事故现状分析

国外高层火灾事故现状分析一、国外高层建筑火灾事故的发生现状1. 国外高层建筑火灾事故的发生频率据统计,自20世纪以来,世界各地发生的高层建筑火灾事故不计其数。
例如,2001年美国纽约世贸中心的火灾事件造成近3000人死亡;2017年英国伦敦格林菲尔塔大火造成至少80人丧生。
这些事故给整个社会带来了极大的震撼和反思,也加快了国外高层建筑火灾防范的研究和实践。
2. 国外高层建筑火灾事故的原因(1)建筑结构和材料问题在国外,一些老旧的高层建筑存在结构和材料的安全隐患,例如使用劣质建筑材料、装修时忽视了阻燃措施等。
这些都可能成为火灾发生时的隐患。
(2)火灾隐患的人为因素有些高层建筑的火灾是由于人为原因引起的,比如电器短路、吸烟不当、餐厅厨房的油烟等。
(3)消防设施和安全管理不到位在一些国外高层建筑中,消防设施和安全管理不够完善,例如消防通道被堵塞、灭火器失灵等,这都降低了火灾的应对能力。
3. 国外高层建筑火灾事故的影响国外高层建筑火灾事故造成的影响不仅仅局限在当事国家,同时对全球范围内的高层建筑安全管理和防范意识都起到了警示作用。
一次次的火灾事故引发了公众对建筑安全的关注,促使政府和相关机构加强了对高层建筑安全管理的监管力度。
二、国外高层建筑火灾事故的预防和应对措施现状1. 针对建筑结构和材料问题在国外,有关部门一般会对高层建筑的结构和材料进行严格的审查和监管,确保其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
对于老旧建筑,会采取加固、改造等措施提高其抗火能力。
2. 加强消防安全管理在国外,有关政府和机构会对高层建筑的消防设施和安全管理进行严格把关,对于消防通道、灭火器等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在火灾发生时能够正常使用。
3. 提高人员防火意识国外一些地区会通过开展防火知识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居民和工作人员的防火意识,比如定期进行火灾逃生演练、宣传防火知识等。
三、未来国外高层建筑火灾事故防范的发展趋势1. 技术的应用未来,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国外高层建筑火灾事故预防方面将更加注重技术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 层 建 筑 灭 火 被 普 遍 认 为 是 世 界 性 的 消 防
监 测 系 统 入 户 无 论 是 政 府 机 构 、商 用 和 民
难 题 , 国 都 在 努 力 攻 克 。美 同 的 做 法 是 预 防优 用 建 筑 , 是学 校 、 院 , 类 建 筑 无 一 例 外 地 安 各 还 医 各
所 每 3个 月就 必 须进 行 ~ 次 防 火 训 练 。1 2年 . 9l 的 烟 雾 的 排 炯 系统 , 以确 保 商 用 或 住 宅 用 高 楼 可
美 国 通 过 的 立 法 规 定 , 7层 以 上 超 过 2 0名 T 的 安 全 。 此 , 国 防 火 法 明 文 规 定 : 是 高 层 民 在 0 为 美 凡 作 人 员 的 楼 层 必 须 安 装 自 动 防 火 喷 淋 系 统 。 在 用 建 筑 都 必 须 安 装 火 灾 自动 报 警 系 统 、 动 灭 火 而 自
参 加 过 “ 生 ” 训 。 高 楼 大 厦 演 练 时 . 织 者 通 逃 培 组 常 会 清 来 当地 消 防局 、 察 局 、 险 物 质 处 理 小 警 危
11 9 1年 3月 2 日华 盛 顿 广 场 大 楼 内 衣 厂 起 火 . 4
同 时 发 } 警 报 。 防人 员 根据 警 报 显 示 的 建 筑 物 } J 消 的 具 体 信 息 , 速 与 建 筑 物 内 的 人 员 联 系 . 时 迅 同
1 1名 T 人 被 网 大 楼 高 层 , 于 大 火 , 中 包 括 调 度 消 防 力 量 赶 赴 事 发 现 场 救 援 。 4 死 其 至 少 有 1 5名 青 年 女 丁 遇 难 。 次 惨 剧 强 化 了 美 2 这
先 , 防并举 , 得借鉴 。 消 值 装 了与 消 防部 门 “ 对 点 ” 点 的警 报 系统 。 旦 系统 一
在美 国 , 次 特 大火 灾 改 变 了整 个 国 家 的 历 感 应 到 火 灾 风 险 , 筑 和 消 防 部 门 的监 控 中 一 两 建 会 史 ,唤 醒 了 人 们 高 楼 建 筑 的 防 火 意 识 。 一 次 是
自动 喷 水 灭 火 装 置 总 结 多 年 来 扑 救 高 楼
火 灾 的 经 验 , 国 人 认 识 到 . 装 自 动 喷 水 灭 火 美 安
闰人 的 防 火 观 念 , 且 以此 为 依 据 . 始 着 手 为 并 开
防 火 而立 法 。 当 时 颁 布 的《 动 法》 定 , 作 场 装 置 和 能 够 及 时 排 走 自动 灭 火 装 置 灭 火 时 产 生 劳 规 工
2 3米 的建 筑 物 . 属 于 高 层 建 筑 。统 计 示 , 家 机 构 到 寻常 美 国人 的普 通 住 房 , 律 禁 止 采用 都 自 一
2 0世 纪 8 0年 代 以 来 , 国 高 楼 火 灾 总 体 状 况 呈 美 下降趋势 。 可燃 性 材 料 装 修 . 括 沙 发 、 具 、 帘 、 毯 等 包 床 窗 地 在 内 的所 有 室 内 家具 都 必须 是 阻燃 的 现 在 . 民
任 何一个超过两层 、 员超过 2 雇 5名 的 作 场 所 . 装 置 , 急 照 明 设 备 、 急 排 烟 设 备 和 安 全 疏 散 紧 紧
都 必 须安 装 自动 火 警 系 统 。 另 一 次是 在 2 0 0 1年 9月 I 1日. 国 4架 民 美 航 飞 机 遭 恐 怖 分 子 劫 持 , 中 两 架 撞 击 了纽 约 世 其 界 贸 易 中 心 , 座 塔 楼 相 继 起 火 坍 塌 . 架 飞 机 两 一 撞 击 了华 盛 顿 附 近 的五 角 大楼 . ~ 架 坠毁 在 宾 另 夕 法 尼 亚 州 的匹 兹 堡 附 近 。 一 系列 恐 怖 袭 击 事 这 件共造成 30 0 0多 人 死 亡 或 失 踪 。 它 进 一 步 加 深
左 图 : 国 美 芝 加哥 高层建筑。
右 图 : 国 美
设 施
了美 国 人 对 高 层 建 筑 防 火 的 反 思 力 度 , 使 美 国 促
防火 法 规 的 陆续 出 台 。
美 国 年 均 发 生 高 层 建 筑 火 灾 70 多 起 , 00 平
“ .1事 件 中 91 ” 燃烧的大楼 。
为 预 防 高 层 建 筑 火 灾 . 国 采取 了许 多 行 之 众 都 达 成 了这 样一 种 共 识 : 美 如果 在 家 里 摆 放 一 套
有效的方法 :
用 可 燃 性 泡 沫 海 绵 材 料 作 衬 垫 的 沙 发 . 异 于放 无
社 会 力 量 参 与 让 城 市居 民 组 成 义 务 消 防 置 了 一 个 毒 气 弹 。 一 旦 出 现 火 灾 , 足 以 产 生 使 它
均每天将 近 2 0起 。但 是 美 国 城 市 高 层 建筑 的 消
防管 理 水平 堪 称 世 界 一 流 。 大 减 少 了损 失 。按 大 照美 国 法 律 的 规 定 . 是 7层 以上 或 者 高 度 超 过 凡
装 修 禁 用 可 燃 材 料 从 戒 备 森 严 的 白宫 等 国
队 , 加 防 火 。 现 在 纽 约 等 大 城 市 均 设 立 了 自动 参
主 人 中 毒 身 亡 的 炯 雾 和 毒 气 。在 有 关 法 律 中 , 严
消 防 安 全 电 子 访 问 台 , 过 电 话 、 脑 、 动 电 话 格 规 定 老 人 和 孩 子 必 须 使 用 阻 燃 的 家 具 和 衣 饰 通 电 移
等 与城 市 高层 建 筑 义 务 消 防 队保 持 联 系 。 旦 发 等 一 生 险 情 , 城 市 居 民组 成 的 、 过 专 业 训练 的 义 南 经
务 消 防 队 可 在 几 分 钟 内 被 召 集 起 来 . 合 职 业 消 配
强 化 突发 事 件 演 练 在 全 国 .差 不 多 人 人 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