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工程制药概述-2020-05-25 -1
生物制药发酵工程

发酵工程技术,即利用微生物的发酵现象(包括细胞培养过 程),通过现代工程技术手段进行规模化生产,获得各种特定 的有用物质。
化学工程的许多单元操作在发酵工程中都有广泛应用,两者 之间有很多的共性。
发酵工程制药工艺通常分为两个阶段:发酵和提取。 发酵是指菌种在一定培养条件下生长繁殖,合成产物的过程, 包括发酵原料的选择及预处理、微生物菌种的选育及扩大培养、 发酵设备选择及工艺条件控制等; 提取是指利用物理、化学方法,对发酵液中的产物进行提取 和精制的过程,包括发酵产物的分离提取、废弃物的处理等。
任何菌种,在生产和保藏的传代过程中,总会有不断的变异、 衰退现象。因此,生产过程中应不断改造菌种性能、培养优良 菌株的育种,必须做好菌种的保藏与复壮,恢复菌种优良性能。
后退 前进 目录 返回
发酵工程制药的常用菌种
类别
菌种
产物
用途
枯草杆菌
淀粉酶、蛋白酶
制葡萄糖、糊精、糖浆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细菌
大肠杆菌 短杆菌
酰胺酶 谷氨酸、肌苷酸
灰黄霉菌
灰黄霉素
医药
黄曲霉菌
淀粉酶
医药、化工
各类放线菌 放线 菌 小单孢菌
链霉素、金霉素、氯霉素、新生霉素 、卡那霉素、土霉素、红霉素
医药
庆大霉素
医药
球孢放线菌 甾体激素
医药
后退 前进 目录 返回
培养基制备
培养基是人工配制的供微生物细胞生长、繁殖、代谢和合成 各种产物的营养物质和原料,提供生长所必需的环境条件。
第四章发酵工程制药技术(全)

—— 微生物制药技术
概 述
发酵的定义:利用微生物细胞中酶的作用… 发酵工程制药技术又称为微生物制药技术 微生物发酵制药:是利用微生物进行药物研究、生产 和制剂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研究内容包括:微生物制药用菌的选育,发酵以及产 品的分离和纯化工艺等。 研究范围:微生物菌体发酵、微生物酶发酵、微生物 代谢产物发酵、微生物转化发酵
黑曲霉
是制酱、酿酒、制醋的主 要菌种。是生产酶制剂 (蛋白酶、淀粉酶、果胶 酶)的菌种。生产有机酸 (如柠檬酸、葡萄糖酸 等)。农业上用作生产糖 化饲料的菌种。
青霉
可用于生产抗生素、 苯氧甲基青霉素酰化 酶等。
链霉菌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是放线菌,生产葡萄糖异构 酶、抗生素等。
酵母菌
主要用于生产转化酶、丙酮酸 脱羧酶、醇脱氢酶;作为基因 工程的宿主菌,表述真核生物 的外源基因。
4.1.1 培养基 1、培养基的种类。 (1)孢子培养基:孢子培养基是供制备孢子用的。 要求此培养基能使微生物形成大量的优质孢子, 但不能引起菌种变异。生产中常用的孢子培养基 有麸皮培养基,大(小)米培养基,由葡萄糖 (或淀粉)、无机盐、蛋白胨等配制的琼脂斜面 培养基等。 (2)种子培养基:种子培养基是供孢子发芽和菌 体生长繁殖用的。培养基的组成随菌种的不同而 改变。 (3)发酵培养基:发酵培养基是供菌体生长繁殖 和合成大量代谢产物用的。
(4)生长因子:菌体自身不能合成,但对维持其 正常生长又不可缺少的物质,如:维生素、氨基 酸、嘌呤和嘧啶的衍生物、脂肪酸等。 (5)水:构成菌体细胞的主要成分、营养物质的 传递介质、参与许多代谢反应。 (6)产物形成的诱导物、前体和促进剂:某些胞 外酶的合成需要诱导物,前体被菌体直接用于合 成产物,促进剂能刺激菌株生长,提高发酵产量, 缩短发酵周期。
发酵工程技术制药课件

酶工程制药技术
酶工程制药技术是指利用酶的 催化作用,将原料转化为所需 的药物或中间体。
酶工程制药技术具有高效、专 一、条件温和等优点,广泛应 用于药物合成、手性药物制备 等领域。
酶工程制药技术可生产手性药 物、生物催化剂、药物中间体 等。
细胞工程制药技术是指利用细胞培养技术,生产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药物或细胞 治疗剂。
细胞工程制药技术可生产细胞因子、生长因子、细胞疫苗等生物药物。
细胞工程制药技术具有生产效率高、安全性好等优点,是现代生物医药领域的重要 发展方向之一。
03
发酵工程制药工艺流程
微生物菌种的选育与培养
总结词
微生物菌种的选育与培养是发酵工程制药工艺流程的起始步骤,对后续发酵过程和产品质量具有重要影响。
在抗生素的发酵生产中,选育和改良微生物菌种 是关键,通过基因工程等手段不断优化微生物菌 种的抗生素合成能力,提高发酵产率。
目前,常见的抗生素发酵产品包括青霉素、头孢 菌素、红霉素等,这些抗生素在医疗领域广泛应 用,对于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具有重要作用。
维生素C的发酵生产
01
02
03
04
维生素C即抗坏血酸,是人体 必需的水溶性维生素之一, 具有抗氧化、增强免疫力等
生物信息学
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对微生物基 因组、转录组和蛋白质组进行深入 研究,挖掘潜在的生物制药资源。
提高发酵产物的产量与质量
菌种选育
通过自然选育、诱变育种和基因工程手段,筛选出具有优良性状 的菌种,提高发酵产物的产量和质量。
优化发酵条件
通过优化培养基配方、发酵温度、pH值等发酵条件,提高发酵产 物的产量和质量。
第13讲 第三章 药发酵工程制药 第一节 发酵工程制药概

第13讲第三章药发酵工程制药第一节发酵工程制药概第三章发酵工程制药发酵工程制药概述抗生素类药物概述β-内酰胺抗生素的生产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生产四环素类抗生素的生产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生产思考题发酵工程制药概述发酵工程制药的研究范畴发酵工程制药的工艺特点与要求发酵工程药物研究开发的一般程序发酵工程制药的研究范畴发酵工程药物包括抗生素在内,发酵工程药物包括抗生素在内,一系列通过微生物发酵生产的抗细菌、抗真菌、抗微生物发酵生产的抗细菌、抗真菌、病毒、抗肿瘤、抗高血脂、病毒、抗肿瘤、抗高血脂、抗高血压作用的药物,以及抗氧化剂、酶抑制剂、的药物,以及抗氧化剂、酶抑制剂、免疫调节剂、强心剂、镇定剂、调节剂、强心剂、镇定剂、止痛剂等的总称。
包括:抗生素、维生素、氨基酸、包括:抗生素、维生素、氨基酸、核苷或核苷酸、药用酶和辅酶、核苷酸、药用酶和辅酶、其他药理活性物质。
发酵工程制药的工艺特点与要求发酵工程药物生产的工艺过程: 无菌空气菌种孢子种子发酵发酵液预处理提取精制产品检验产品包装菌种工艺的特点与要求 (1)菌种要求品系纯正,生产能力高,遗传性状稳定。
菌种要求品系纯正,生产能力高,遗传性状稳定。
( 2 ) 制备的各阶段种子均要求无其它微生物的污染、生命制备的各阶段种子均要求无其它微生物的污染、力强、保存期短。
力强、保存期短。
( 3 ) 为了确保种子质量和安全,种子制备对人员、用具、为了确保种子质量和安全,种子制备对人员、用具、设备和操作场所都要有严格操作和管理规程。
设备和操作场所都要有严格操作和管理规程。
( 4 ) 要定期对菌种进行分离复壮,以防菌种退化,确保菌要定期对菌种进行分离复壮,以防菌种退化,种的纯粹和生产能力稳定。
种的纯粹和生产能力稳定。
( 5 ) 要有生产能力相同而遗传性状不同的几个备用菌种,要有生产能力相同而遗传性状不同的几个备用菌种,以备现有生产菌种污染噬菌体或出现其他异常情况时替换?替换。
生物制药-发酵工程

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破碎细胞,释放细胞内含物。
分离纯化
利用各种分离纯化技术,如离心、过滤、萃取、层析等,将目标产物从细胞破碎 液中分离出来并进行纯化。
04
生物制药的未来发展
新药研发与临床试验
创新药物研发
利用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技术, 发现和验证新药靶点,开发出针对特 定疾病的新药物。
临床试验
生物制药-发酵工程
• 生物制药概述 • 发酵工程在生物制药中的应用 • 发酵工程的关键技术 • 生物制药的未来发展 • 案例分析
01
生物制药概述
生物制药的定义与特点
生物制药的定义
生物制药是指利用生物技术手段,通过微生物发酵、细胞培 养、酶反应等过程,从生物体中提取、分离、纯化出具有药 用价值的生物活性物质或其衍生物,用于预防、诊断和治疗 人类疾病的一类药品。
02
发酵工程在生物制药中的应用
微生物发酵
微生物发酵是生物制药中常用的技术 手段,通过微生物发酵生产各种药物, 如抗生素、疫苗、生长因子等。
微生物发酵的过程需要经过菌种筛选、 培养基配制、发酵过程控制等环节, 这些环节都对最终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微生物发酵具有高效率、低成本、大 规模生产等优点,能够满足市场需求, 同时也有利于提高药品质量和安全性。
详细描述
重组蛋白药物的生产涉及基因克隆、载体构 建、转化、表达及纯化等多个环节。目前市 场上已有多种重组蛋白药物,如胰岛素、人 生长激素、干扰素等。
案例三:基因工程疫苗的研发与生产
总结词
基因工程疫苗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制备的疫苗,通过将病原体的抗原基因导入微生物或 细胞中,实现病原体的抗原表达,从而激发人体免疫反应,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第5章发酵工程制药详解

发酵工程制药:利用微生物的特定性状,通过 化学工程在反应器内中生产生产药物的一种技术 体系。
发酵工程的发展简史
1.自然发酵阶段。发酵技术有着悠久的历 史,早在几千年前,人们就开始从事酿酒 、制酱、制奶酪等生产。 2.纯培养技术的建立。 3.深层通风培养技术的建立。 4.代谢控制发酵技术的建立。 5.固定化酶技术、细胞工程技术、基因工程 技术的建立。
第3节 微生物发酵工艺过程的控制
第一节 发酵工程制药基础
1. 发酵工艺设计的关键技术是对微生物代谢调控的研究,因在发酵制药中,微生物是药 物的生源。
2. 通过对微生物代谢规律的理解来学习微生物药物的合成,并了解制药工业中常用微生 物的特点及营养需求。
一、 微生物发酵生产的药物
1. 问题:微生物发酵生产的药物分为几类,并说出各类的一种药物名称?
常见放线菌:
产生抗生素最多 的一类微生物
连霉菌属
链霉素、金霉素、四环素
诺卡氏菌属 利福霉素
小单孢菌属 庆大霉素
游动放线菌属 创新霉素
2、真菌
伞菌类。属于真核生物,但不含叶绿素, 无根、茎、叶,由单细胞或多细胞组成,按 有性或无性方式繁殖。在自然界分布广泛, 以寄生或腐生方式存在。
代谢产物:抗生素(青、头孢、灰黄)、维生素、 酶制剂、各种有机酸、葡萄糖酸、麦角碱 直接入药:冬虫夏草、麦角、神曲、僵蚕、灵芝 等
常见真菌:
藻状菌纲:根霉---生产甾体激素、延胡索素 及酶制剂
子囊菌纲:酵母菌属
担子菌纲:灵芝 半知菌纲: 曲霉属、青霉属、头孢菌属
3、细菌 细菌的形态:球形、杆形、螺旋形
发酵工程制药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发酵工程制药的基本原理和过程;2. 掌握微生物发酵生产药物的方法;3. 熟悉发酵过程中主要参数的检测和控制;4. 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
二、实验原理发酵工程制药是指利用微生物的代谢能力,通过发酵过程生产具有药用价值的生物活性物质。
发酵过程包括菌种选育、培养基配制、种子扩大培养、发酵过程、分离纯化等环节。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材料与试剂:葡萄糖、酵母提取物、蛋白胨、琼脂、硫酸铵、磷酸二氢钾、氢氧化钠、盐酸、氯化钠等;2. 仪器与设备:发酵罐、摇床、超净工作台、高压灭菌锅、电子天平、pH计、分光光度计、离心机、无菌操作工具等。
四、实验步骤1. 菌种选育:从土壤样品中分离筛选得到一株能够产生抗生素的微生物,经过纯化、鉴定和保存;2. 培养基配制:根据微生物生长需求,配制适宜的培养基;3. 种子扩大培养:将纯化后的菌种接种到试管斜面培养基上,置于恒温培养箱中培养;4. 发酵过程:将活化后的种子液接种到发酵罐中,控制发酵温度、pH值、溶氧量等参数,进行发酵;5. 发酵过程监测:定期检测发酵液的pH值、溶氧量、菌体浓度等参数,确保发酵过程顺利进行;6. 分离纯化:发酵结束后,对发酵液进行分离纯化,得到目标产物;7. 数据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实验结果。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菌种选育:成功分离筛选得到一株能够产生抗生素的微生物,经过鉴定为链霉菌属;2. 培养基配制:根据微生物生长需求,配制了适宜的培养基;3. 种子扩大培养:菌种在试管斜面培养基上生长良好,菌落形态典型;4. 发酵过程:发酵过程中,发酵液的pH值、溶氧量、菌体浓度等参数均在适宜范围内,发酵过程顺利进行;5. 分离纯化:发酵液经过分离纯化,得到目标产物;6. 数据分析:通过实验数据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该菌株在发酵过程中,发酵液的pH值、溶氧量、菌体浓度等参数均在适宜范围内;(2)发酵液中的目标产物含量达到预期水平;(3)分离纯化过程中,目标产物纯度较高。
05发酵工程制药

菌体在大量繁殖的时候,进行耗氧的氧化分 解代谢,及时供给饱和氧很重要 外源基因的高效表达需要大量的能量,促进 了细胞的呼吸作用,提高对氧气的需求 ——因此,要维持较高水平的溶解氧才能提 高菌体的生长,有利于外源蛋白产物的生成
4、pH
pH:对菌体的正常生长和外源基因的高 效表达都有影响
细胞生长期:最佳pH6.8-7.4 外源基因表达:最佳pH6.0-6.5
pH的变化受到培养基的组成、发酵条件、 工程菌的代谢的影响
在分批培养中,常常会考虑培养基的配方来 控制pH的变化;甚至直接补加酸或碱和补料的 方式来控制。
5、溶解氧
工程菌的生长曲线
1、延迟期(适应期): 接种后的一个不生长期, 是菌体对新环境的适应时期。 影响延迟期长短的因素: 1、新的培养基组成及培养条件是否与原来接近 2、种子的质量:一般接种对数生长期的细胞 3、接种量
工程菌的生长曲线
2、对数期:在这个时期,细胞 的生长率逐渐加大,达到最 大生长率,处于对数生长期 的微生物生命力最强。
通常把溶氧控制和流加补料措施 结合起来,根据工程菌的生长 规律来调节补料的流加速度。
1、补料分批培养
优点:可以保持工程菌生长所需的良好环境, 延长其生长对数期,获得高密度工程菌。 A B C D 防止内毒的产生 消除代谢产物造成的阻遏效应 降低发酵液的黏度 提高溶解氧的浓度
2、连续培养
概念:将种子接入发酵罐,培养至一定菌 体浓度后,开动进料和出料的蠕动泵,以 控制一定稀释率进行不间断培养。
基因工程菌生长代谢的特点
小分子前体和催化组分的限制决定了 最大比生长速率
对于基因工程菌来说,由于质粒的复制和外源基因的转录 和翻译,需要与宿主菌竞争共同的小分子前体和催, 因而在同样的培养基中,工程菌的比生长速率往往低于其 宿主菌,特别是工程菌诱导后,由于外源基因的大量表达, 菌体生长速率下降,甚至生长停滞。 在基因工程菌的发酵过程中,应及时添加这些成分,如在基 础培养基中加入氨基酸,能使菌体比生长速率提高,蛋白质 合成加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酵母发酵(面包业、制酒业) *(2)微生物菌体蛋白发酵(人类或动物食品) *(3)微生物杀虫剂的发酵(名贵中药、制剂)
杀虫剂
蜡样芽孢杆菌
茯苓(茯苓菌)
灵芝(担子菌)
(一)微生物菌体发酵
以获得具有多种用途的微生物菌体细胞为目的产品的发酵。
*(1)酵母发酵(面包业、制酒业) *(2)微生物菌体蛋白发酵(人类或动物食品) *(3)微生物杀虫剂的发酵(名贵中药、制剂) *(4)具有治病能力的微生物菌体发酵(生物制品)
(五)甾体类激素
概念:是指分子结构中含有甾体结构的激素类药物,是临床上 一类重要的药物,主要包括肾上腺皮质激素和性激素两大类。
(六)糖类 单糖、双糖、多糖。
单糖
特点:不能水解,可直接被细 胞吸收。
种类:六碳糖(葡萄糖和果糖) 五碳糖(核糖和脱氧核
糖)
二糖
种类: 麦芽糖和蔗糖(存在于植物细胞
中), 乳糖存在于动物细胞中。
主要技术:基因工 程、细胞工程。
(六)动、植物细胞培养
(六)动、植物细胞培养
(1)细胞培养技术的建立 原代、转化细胞系融合和重组,构建工程细胞系。培养获得
不同代谢产物的细胞群体。提取、纯化细胞代谢产物。 (2)干细胞株的建立
国际上研究的热点。如干细胞体外培养成胃以及肠粘膜组织 实验成功、超低温干细胞保存抗损伤技术的成熟。
具有治疗和预防疾病功效的酶,主要用于助消化、消炎、心血 管疾病、病毒感染性疾病以及抗肿瘤等方面。
应用举例:
生产淀粉酶、蛋白酶(利用枯草杆菌) 生产青霉素酰化酶(利用大肠埃希菌)
功能:
蛋白酶(消化不良和消炎作用) L-门冬酰胺酶(白血病) SOD(防辐射损伤) 组织纤溶酶原活化剂(防治血栓性疾病)
(八)酶抑制剂
提交
发酵工程制药
指利用人工培养的微生物(细胞),通过体内的特定酶 系,经过复杂的生物化学反应过程和代谢作用,最终合成人 们需要的药物。
• 现代发酵工业已经形成了完整的工业体系。很多物质得益于发酵 工业而得以生产。
二、发酵类型
(一)微生物菌体发酵 (二)微生物酶发酵 (三)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发酵 (四)微生物转化发酵 (五)生物工程菌发酵 (六)动、植物细胞培养
发酵工程:
利用微生物(细胞)的生长和 代谢活动,通过现代工程技术, 在生物反应器中生产有用物质的 一种技术系统。
生物技术四大支柱产业之一。是生 物技术药物最主要的生产手段。
单选题 4分 1、发酵是利用( )使培养物质转变成产品的生物化学反应
A 化学物质 B 物理催化剂 C 化学催化剂 D 生物催化剂
利用微生物生产的氨基酸分为微生物细胞发酵法和酶转化法。 发酵法生产的有:谷、赖、丙、精、组、异亮氨酸。 酶转化法生产的有:天冬、丙、甲硫、苯丙、色、赖氨酸等。
(三)核苷酸类
概念:核苷酸Nucleotide,一类由嘌呤碱或嘧啶碱、核糖或脱氧核糖 以及磷酸三种物质组成的化合物。
肌酐酸、肌苷、5'-腺苷酸(AMP)、三磷酸腺苷(ATP)、黄素腺嘌呤 二核苷酸(FAD)、CoA、CoI。
麦芽糖(由两分子葡萄糖脱水缩合形成) 蔗糖(由一分子果糖和一分子葡萄糖脱水缩 合形成) 乳糖(由一分子半乳糖和一分子葡萄糖脱水 缩合形成)
多糖:
有多个葡萄糖脱水缩合而成
种类: 淀粉(储能物质)和纤维素(细胞壁组成成分)。二者存
在于植物细胞中。 糖原:包括肝糖原和肌糖原,存在于动物细胞中。
(七)药用酶
B12-氰钴胺或辅酶,水溶性。
▪ 维生素C:抗坏血酸,水溶性。 ▪ 维生素D:抗佝偻病。 ▪ 维生素E:抗氧化,脂溶性。 ▪ 维生素K:促凝血,脂溶性。 ▪ 维生素H:防止白发和脱发。 ▪ 维生素P:防治牙龈出血,减少浮肿和头晕。 ▪ 维生素PP:烟酸,扩张小血管和降低血胆固醇。 ▪ 维生素M:抗贫血。 ▪ 维生素T:促进血液的凝固和血小板的形成 ▪ 维生素U:治疗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 ▪ 水溶性维生素:参与催化功能。
第七章 发酵工程制药
教材信息: 《生物技术制药》王凤山 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3版
主要内容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概述 发酵工程中的微生物 发酵设备及消毒灭菌 发酵工程制药的过程与控制 发酵工程中的代谢调控与代谢工程 发酵工程在制药工业上的应用
学习要求
• 1、掌握:发酵的定义、类型;发酵菌种选育及保藏的方法; 发酵工程制药的过程与控制;典型药物发酵生产的工艺流程。 • 2、熟悉:发酵工程中的代谢调控与代谢工程;工业发酵的 一般流程及主要发酵设备。 • 3、了解:发酵工程主要特点及发展趋势。
维生素缺乏症:
维生素A:夜盲症,角膜干燥症,皮肤干燥,脱屑 维生素B1:神经炎,脚气病,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生长迟缓 维生素B2:口腔溃疡,皮炎,口角炎,舌炎,唇裂症,角膜炎等 维生素B12: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维生素C:坏血病,抵抗力下降 维生素D:儿童的佝偻病,成人的骨质疏松症 维生素E:不育,流产,肌肉性萎缩等。
传统发酵
生化和生理学 意义上的发酵
工业上的发酵
指微生物在无氧条件下,以有机物作为电 子受的氧化还原产能反应。如葡萄糖在 无氧条件下被微生物利用产生酒精并放出 CO2。
发酵(fermentation)
在生物催化剂的作用下,利用微生物(细胞)在有氧或无
氧条件下的生命活动来制备微生物菌体或其代谢产物的过程。 也是有机物分解代谢释放能量的过程。
必需氨基酸: 苏、缬、亮、异亮、赖、色、苯丙、蛋。
发酵所用菌种:细菌&酵母菌 常用:氨基酸及其衍生物 包括:单个氨基酸制剂以及复方氨基酸制剂。
单个氨基酸制剂:
主要用于治疗某些针对性的疾病。
如:精氨酸和鸟氨酸—肝性脑病,解除氨毒; 胱氨酸—抗过敏、肝炎、及白细胞减少症。
复方氨基酸制剂:
主要为重症患者提供合成蛋白质的原料,以补充消化道摄取 的不足。
(二)微生物酶发酵
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生物催化剂,普遍存在于动、植物和 微生物中。
我国主要的酶制剂:α-淀粉酶、蛋白酶、糖化酶
*目前,工业用酶大都来自于微生物发酵。
(三)微生物代谢产物发酵
初级代谢产物
次级代谢产物
氨基酸、蛋白质、核苷酸、核酸、 抗生素、生物碱、色素、酶抑
维生素、糖类
制剂、细胞毒素
对数期产生。代谢产物对菌体生
长、分化和繁殖都是必须的,是 重要的医药产品。
稳定期合成。与菌体生长繁殖期无 明显关系,具有较大的经济价值。
(四)微生物转化发酵
醋酸杆菌使乙醇氧化为乙酸(1864,巴斯德)。如:山梨醇-山梨 糖-维生素C。
概念: 利用微生物代谢过程中的一种酶和酶系将一种化合物转化 为含有特殊功能基团产物的生物化学反应。
作用:降血脂、降血压、抗 血栓、降血糖、 抗肿瘤。
举例: 阿卡波糖(游动放线菌产生):a-糖苷酶抑制剂。
洛伐他汀:(土曲霉和红曲霉)羟甲基戊二酰辅 酶A (HMG-CoA)还原酶抑制剂,降血脂治疗高胆固 醇血症。
奥利司他:胰酯酶抑制剂,全球唯一的OTC减肥药。
(九)免疫调节剂
微生物产生的一类小分子生理活性物质。包括:免疫增强 剂、免疫抑制剂。
载体结合法(物理吸 附法、离子结合法、 共价结合法)、
交联法(交联酶法、 酶-辅助蛋白交联法 、载体交联法、吸附 交联法)、
包埋法(网格型和微 囊型)。
①高果糖浆 ②酒精和啤酒 ③L-精氨酸 ④β-内酰胺抗生素 ⑤β-半乳糖苷酶
第一节 发酵工程制药概述
路过路过,“发酵美味”,不能错过
一、发酵的相关概念
(四)维生素类
概念:人类必须的一类特殊功能的小分子化合物。
功能:通过外界摄取、用于维生素缺乏症。
可通过发酵法生产维-B2、维-B12、维-C
▪ 维生素A: 抗干眼病,亦称美容维生素,脂溶性。 ▪ 维生素B: B1-抗脚气病、抗神经炎,水溶性。
B2-抗口舌炎症(口腔溃疡)。 B3-性荷尔蒙合成。 B4-胆碱磷脂的组分。 B6-抑制呕吐、促进发育。 B9-叶酸,水溶性。
回顾:固定化酶和固定化酶制药
酶的特性
固定化酶的 定义
固定化酶的 优点
固定化酶的 制备方法
固定化酶在制 药中的应用
专一性强 催化效率高 反应条件温和 无环境污染
固定化酶 (immobilized enzyme):在 一定的空间范 围内起催化作 用,并能反复 和连续使用的 酶。
①重复使用,使用成本降低 。 ②极易与反应体系分离、产 品收率高、质量好。 ③酶经固定化后稳定性得到 提高。 ④催化反应过程易控制。 ⑤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便 于连续化和自动化操作。 ⑥适于多酶体系的使用。
发酵: (1)传统发酵 (2)生化和生理学意义的发酵 (3)工业上的发酵
最初发酵是用来描述酵母菌
作用于果汁或麦芽汁产生气
泡的现象,或者是指酒的生
产过程。
“无氧呼吸”
泛指利用微生物制造或生产某些产 品的过程。包括:厌氧培养的生产 过程、通气(有氧)培养的生产过 程。如:细胞代谢产物,菌体细胞、 酶等。
(一)抗生素
目前已发现的抗生素种类不少于9000种,很多是通过微生 物发酵法获得,占全部抗生素的70%,有价值的抗生素几乎全 由微生物产生。放线菌占2/3,菌占1/4,其余的为细菌。包括 β-内胺类抗生素,大环内脂类抗生素、四环类抗生素及氨基 糖苷类抗生素等。
(二)氨基酸
蛋白质的基本 组成单位。
五、发酵工程制药的发展趋势 1.开发新药(白介素、干扰素、促红细胞生成素) 2.改造和替代传统制药工业技术 3.扩大和加快医药生物技术产品的产业化规模和速度
THANK YOU !
诚于己 忠于群 敬往思来
(一)微生物菌体发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