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房部卫生消毒制度及操作规程

合集下载

酒店客房卫生管理制度范本

酒店客房卫生管理制度范本

酒店客房卫生管理制度范本一、引言本酒店客房卫生管理制度的目的是确保客房卫生状况的良好,并提供一个洁净、舒适的住宿环境给客人。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酒店客房的卫生管理工作。

二、责任与义务1. 酒店管理层应对客房卫生负责,确保制度的有效实施。

2. 酒店所有员工对客房卫生管理负有义务,包括维持卫生干净的工作环境。

3. 客房部门经理应负责监督客房卫生情况,并采取必要的措施来解决问题。

4. 所有客房清洁人员应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标准进行清洁工作,保证客房卫生质量。

三、客房清洁程序1. 入住客人退房后,客房清洁人员应立即进入房间进行清洁。

2. 客房清洁人员应确保房间内的所有物品都被整齐摆放,并进行清洁。

3. 床品应定期更换,保证清洁卫生。

4. 清洁人员应对地板、墙壁、窗户、家具等进行清洁,确保无尘、无污渍。

5. 卫生间应进行彻底的清洁,包括马桶、洗手盆、淋浴器、浴缸等。

6. 保洁车辆应进行定期维护和清洁,确保使用时干净卫生。

7. 清洁人员应按照规定的顺序进行客房清洁工作,确保高效率。

四、环境整洁1. 酒店客房内禁止吸烟,清洁人员应定期检查并清理烟灰缸。

2. 清洁人员应保持客房内的空气流通,定期开窗通风。

3. 客房内遗留的垃圾应及时清理,防止留下异味或引起害虫滋生。

4. 清洁人员应注意保持客房内的光照良好,确保客人的舒适感。

五、清洁工具和用品的管理1. 清洁人员应使用干净、消毒过的清洁工具和用品来进行工作。

2. 清洁工具和用品应定期进行检查和消毒,确保卫生质量。

3. 使用完毕的清洁布、抹布等应及时清洗和更换。

六、客房卫生巡检1. 酒店客房部门应定期对客房卫生进行巡检,确保卫生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

2. 巡检结果应记录并归档,作为评估各部门卫生管理情况的依据。

3. 如果发现客房卫生问题,应及时通知清洁人员进行整改,并追踪整改情况。

七、安全措施1. 清洁人员应定期接受安全培训,确保在工作中的安全。

2. 清洁人员应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口罩等,以确保自身健康。

宾馆消毒间管理制度内容

宾馆消毒间管理制度内容

宾馆消毒间管理制度一、概述消毒间是宾馆内的重要设施,用于对各类物品进行消毒处理,保证客房和公共区域的卫生和安全。

为了规范宾馆消毒间的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消毒间的管理责任消毒间的管理责任由宾馆的总经理负责,具体责任如下:1.监督消毒间的日常运营和维护;2.指定专人负责消毒间的操作,并提供相应的培训;3.确保消毒间设备和器具的正常运转;4.定期检查消毒间的卫生状况,并及时整改;5.确保消毒剂和相关物品的供应充足;6.组织消毒间的年度评估和改进。

三、操作规程1.定期消毒:按照宾馆的工作安排,每天对所有需要消毒的物品进行处理,包括床上用品、浴巾等。

消毒剂的使用应符合相关的标准,保证消毒效果和安全性。

2.设备维护:定期检查消毒间的设备和器具,确保其正常运转。

如有故障或损坏,应立即修复或更换,以确保消毒工作的顺利进行。

3.消毒人员要求:所有从事消毒工作的人员必须经过专门的培训和考核,并持有相应的资质证书。

消毒人员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工作,保证消毒的效果和安全性。

4.消毒记录:对每次消毒的时间、地点、人员等信息进行详细记录,以备查阅和追溯使用。

消毒记录要保存一年以上,并定期归档,以备审查。

5.废弃物处理:对废弃的消毒剂和其他相关物品,应按照相关法规和规定进行妥善处理。

禁止将废弃物随意丢弃或倾倒,以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6.客户满意度调查:定期对客户进行满意度调查,了解他们对宾馆消毒工作的评价。

根据调查结果,及时改进消毒工作,提高客户满意度。

四、安全注意事项1.操作人员在进行消毒工作前,应穿戴好相应的防护用品,包括手套、口罩等,确保个人安全。

2.禁止将消毒剂直接接触到皮肤、眼睛等部位,避免对身体造成伤害。

3.操作人员在进行消毒工作时,应保持注意力集中,避免不必要的事故发生。

4.在消毒间内禁止吸烟等会导致火灾的行为,确保宾馆的安全和消防的要求。

5.宾馆消毒间的使用和管理要严格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不得违反相关规定进行操作。

宾馆消毒室工作制度

宾馆消毒室工作制度

宾馆消毒室工作制度一、目的为确保宾馆客房的卫生安全和旅客的健康,提高服务质量,制定本工作制度。

本制度明确了消毒室工作人员的职责、工作流程、操作规范等,以保证消毒工作顺利进行。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宾馆消毒室工作人员的日常管理工作。

三、职责与分工1. 消毒室负责人:负责消毒室的全面工作,组织实施消毒计划,检查、指导下属工作,确保消毒工作达到规定标准。

2. 消毒室工作人员:负责客房杯具、毛巾、床单等物品的清洗、消毒工作,确保消毒物品达到卫生标准。

四、工作流程与操作规范1. 准备工作(1)工作人员在开始工作前,应确保个人卫生,洗手、戴口罩、穿戴工作服。

(2)检查消毒室内的设备、工具是否完好,如发现问题,及时报请负责人处理。

(3)检查消毒药品、清洁剂是否充足,如发现问题,及时向负责人报告,以便及时补充。

2. 消毒工作(1)客房杯具消毒:将杯具放入消毒柜内,按说明书设定消毒时间、温度,进行消毒。

消毒结束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放在指定位置晾干。

(2)毛巾、床单等物品消毒:将毛巾、床单等物品放入洗衣机内,加入适量的消毒液,按规定的洗涤程序进行消毒。

消毒结束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放在指定位置晾干。

(3)消毒室内的设备、工具:定期进行清洁、消毒,防止细菌滋生。

3. 记录与报告(1)工作人员应详细记录每次消毒的时间、地点、数量、使用的消毒药品等信息,以便查阅。

(2)如发现消毒效果不佳或设备故障,及时向负责人报告,以便采取措施解决问题。

五、卫生与安全1. 消毒室内要保持清洁、整齐,定期进行大扫除,确保工作环境良好。

2. 工作人员要遵守安全操作规程,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3. 消毒药品、清洁剂要妥善存放,防止误食、误用。

六、培训与考核1. 消毒室工作人员应定期参加有关消毒知识的培训,提高业务水平。

2. 负责人应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考核,确保其掌握消毒操作技能。

七、奖惩制度1. 对严格遵守本制度、工作成绩突出的工作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

酒店客房卫生准则制度范本

酒店客房卫生准则制度范本

酒店客房卫生准则制度范本一、总则为提高酒店客房卫生管理水平,确保顾客住宿环境的清洁卫生、舒适方便,依据国家卫生法律法规和酒店业卫生标准,制定本准则。

二、客房部卫生管理职责1. 客房部负责酒店客房的卫生清洁工作,确保客房卫生符合国家卫生要求。

2. 客房部应建立健全卫生管理制度,明确卫生职责,确保客房卫生工作落实到位。

3. 客房部应加强对员工卫生培训,提高员工卫生意识和操作技能。

4. 客房部应定期对客房卫生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三、客房卫生操作规程1. 客房清洁次序:VIP房、挂牌清洁房间、住房、长住房、走房、空房。

2. 客房清洁流程:(1)轻轻敲门三次,每次三下,每次间隔2~3秒钟,报称"HOUSEKEEPING"。

(2)缓缓把门推开,把"正在清洁"牌挂于门锁上。

(3)将小垫毯放在卫生间门口。

(4)清洁篮摆放于云石台靠门一边,同时带入二湿一干三条抹布。

(5)用垃圾桶收卫生间内垃圾。

(6)将客人用过的"四巾"(面巾、方巾、浴巾、地脚巾)卷好放在卫生间门口。

(7)用清洁剂均匀地喷一次"1:99"消毒液于抹布上,擦拭床头、桌面、电视柜、开关面板等。

(8)用干抹布擦拭家具、墙壁、地面。

(9)整理床上用品,折叠浴巾、地脚巾。

(10)清空清洁篮,将清洁工具带走。

(11)取下"正在清洁"牌,确保客房清洁完毕。

四、客房卫生要求1. 客房内要保持整洁,无垃圾、杂物、污渍。

2. 客房家具、墙壁、地面要保持清洁,无灰尘、油渍、污渍。

3. 床上用品要保持干净、整洁、舒适,定期更换。

4. 卫生间要保持清洁卫生,无异味、积水、污渍。

5. 客房内要保持通风良好,空气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五、客房卫生检查与考核1. 客房部应定期对客房卫生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酒店管理部门应定期对客房卫生进行检查,对不符合卫生要求的客房,应要求客房部立即整改。

客房部消毒制度

客房部消毒制度

客房部消毒制度一、客房楼层卫生制度1. 客房每天必须由专人打扫,保持客房整洁干净。

2. 床单一客一换,确保无污渍,提供舒适的住宿环境。

3. 杯子每天必须进行消毒清洗,保证杯具的卫生。

4. 卫生间的座厕、浴缸每天必须使用清洁剂进行消毒清洗,确保卫生间的清洁卫生。

5. 客人用过的毛巾、浴巾等物品必须经过消毒清洗,再重新摆放供客人使用。

6. 定期对客房内的空调、通风系统进行清洁和消毒,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7. 客房服务员在清扫房间时必须工具配齐,抹布要两湿一干,确保清洁效果。

8. 抹卫生间座便器和地面的抹布要和房间的抹布分开放,浴盆刷和座便刷要分开放,避免交叉污染。

9. 配备消毒粉,刷卫生间时必须佩戴手套,保护服务员和客人的健康。

10. 各楼层领班每天必须记录消毒情况,写清消毒时间、数量、种类、消毒人,以便进行监督和检查。

二、客房部公共区域卫生制度1. 客房部公共区域每天必须由专人进行打扫和清洁,保持公共区域的卫生和整洁。

2. 楼梯、走廊、电梯等公共区域必须定期进行消毒,避免细菌和病毒的传播。

3. 公共洗手间每天必须进行清洁和消毒,保证洗手间的卫生。

4. 客房部工作间、储物室等内部区域必须保持干净整洁,定期进行消毒。

5. 客房部设备、家具必须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确保设备、家具的卫生。

三、客房部消毒间管理制度1. 客房部消毒间是进行客房消毒的重要场所,必须保持干净整洁,非消毒人员禁止入内。

2. 客房部每位员工应认真学习消毒程序,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3. 消毒间内的设备、工具必须齐全,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消毒效果。

4. 消毒间内的消毒剂、清洁剂等化学物品必须妥善存放,避免误用和泄露。

5. 客房服务员在消毒间内必须佩戴相应的防护用品,如手套、口罩等,保护自身和客人的健康。

6. 消毒间的使用情况必须进行记录,包括消毒时间、数量、种类、消毒人等,以便进行监督和检查。

四、客房部消毒程序及方法1. 通风和日照法:利用阳光的紫外线作用,进行室外阳光消毒。

酒店消毒间消毒规章制度

酒店消毒间消毒规章制度

酒店消毒间消毒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酒店消毒间的管理,保障客人和员工的健康安全,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酒店消毒间的消毒工作,所有酒店员工必须遵守本规章制度。

第三条酒店消毒间消毒工作应当严格按照卫生部门的要求执行,确保消毒效果符合相关标准。

第四条酒店应当配备专门的消毒人员,负责消毒间的日常消毒工作,并有定期进行消毒间设备的维护检查。

第五条消毒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持有相关消毒证书,具备一定的消毒知识和技能。

第二章消毒间消毒流程第六条酒店消毒间的消毒工作应当分为日常消毒和定期消毒两个阶段,具体流程如下:(一)日常消毒:每日对消毒间内的常用物品和设备进行消毒,包括浴室、马桶、地面、洗手盆等;(二)定期消毒:每月对消毒间进行全面彻底的消毒,包括消毒液喷洒、紫外线消毒等。

第七条消毒人员在进行消毒作业时,应当注意以下事项:(一)佩戴防护用品,包括口罩、手套、工作服等;(二)使用合格的消毒药剂,确保消毒效果符合要求;(三)按照消毒时间和浓度要求进行操作,严格遵守消毒流程。

第八条每次消毒结束后,消毒人员应当及时清洁消毒设备和工具,并做好记录工作。

第九条酒店应当定期对消毒间进行环境监测,确保消毒效果符合卫生部门的标准。

第三章消毒间安全管理第十条酒店应当建立健全消毒间的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消毒人员的安全和健康。

第十一条消毒间的设备和设施应当定期检查维护,确保安全可靠。

第十二条消毒人员必须依法依规进行消毒作业,不得违反相关法律法规。

第十三条消毒人员在进行消毒作业时,应当保持认真专注的态度,严格按照消毒流程操作,不得擅自更改。

第四章监督检查与处罚第十四条酒店应当建立健全消毒间的监督检查制度,确保消毒工作的有效执行。

第十五条卫生部门有权对酒店的消毒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应当及时指导整改。

第十六条对于违反消毒规章制度,给客人和员工带来危害的行为,酒店应当依法依规进行处罚。

第十七条对于消毒间消毒工作存在严重问题,卫生部门有权责令酒店停止运营并进行整顿。

消毒操作规程

消毒操作规程

住宿业消毒操作规程为加强住宿业消毒卫生管理,防止传染病传播与流行,保障人体健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消毒管理办法》、《住宿业卫生规范》等卫生法律法规等规范要求,制定以下消毒操作规程。

一、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各类向消费者提供住宿及相关综合性服务的场所,如宾馆、饭店、旅馆、旅店、招待所、度假村等。

二、卫生管理工作职责、卫生管理制度1、应制定消毒工作岗位责任制,确定消毒卫生管理员、岗位责任人,明确消毒卫生管理职能和岗位职责,且镜框镶嵌悬挂在岗位区域内。

2、应制定清洗消毒管理制度,且镜框镶嵌悬挂在岗位区域内。

(1)公用饮具清洗消毒卫生管理制度;(2)拖鞋清洗消毒卫生管理制度;(3)棉织品清洗消毒卫生管理制度;(4)卫生间、卫生洁具清洗消毒卫生管理制度;(5)公众接触物体消毒卫生管理制度;(6)空气消毒卫生管理制度;(7)机械通风装置、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消毒卫生管理制度;(8)二次供水设施清洗消毒卫生管理制度。

3、从业人员管理(1)掌握卫生法律法规、基本卫生知识、基本卫生操作技能等,取得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明后方可上岗。

(2)从业人员应持有效健康合格证。

要做到人证不分离,且佩戴在胸前。

也可按照工作区域做到健康培训合格证镜框镶嵌上墙,以便于监督检查。

(3)从业人员应有两套以上工作服。

工作服应定期清洗,保持清洁。

(4)从业人员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进行卫生操作适应穿戴清洁的工作服。

(5)建立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培训档案。

4、基本卫生要求(1)保持室内外环境整洁、美观,地面无废弃物。

(2)床单、被套、枕套(巾)、面巾、浴巾、脚巾、睡衣等棉织品每客一换,长住客至少一周一换,清洗消毒后保洁备用。

(3)茶杯、酒杯、口杯等饮具应一客一换,清洗消毒后保洁备用。

(4)客房内卫生间的面盆、浴盆、恭桶座垫、地面、台面等应每日清洗消毒。

(5)无卫生间的客房,每个床位应配备有不同标记的脸盆和脚盆各一个。

消毒操作规程

消毒操作规程

住宿业消毒操作规程为加强住宿业消毒卫生管理,防止传染病传播及流行,保障人体健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消毒管理办法》、《住宿业卫生规范》等卫生法律法规等规范要求,制定以下消毒操作规程。

一、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各类向消费者提供住宿及相关综合性服务的场所,如宾馆、饭店、旅馆、旅店、招待所、度假村等。

二、卫生管理工作职责、卫生管理制度1、应制定消毒工作岗位责任制,确定消毒卫生管理员、岗位责任人,明确消毒卫生管理职能和岗位职责,且镜框镶嵌悬挂在岗位区域内。

2、应制定清洗消毒管理制度,且镜框镶嵌悬挂在岗位区域内。

(1)公用饮具清洗消毒卫生管理制度;(2)拖鞋清洗消毒卫生管理制度;(3)棉织品清洗消毒卫生管理制度;(4)卫生间、卫生洁具清洗消毒卫生管理制度;(5)公众接触物体消毒卫生管理制度;(6)空气消毒卫生管理制度;(7)机械通风装置、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消毒卫生管理制度;(8)二次供水设施清洗消毒卫生管理制度。

3、从业人员管理(1)掌握卫生法律法规、基本卫生知识、基本卫生操作技能等,取得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明后方可上岗。

(2)从业人员应持有效健康合格证。

要做到人证不分离,且佩戴在胸前。

也可按照工作区域做到健康培训合格证镜框镶嵌上墙,以便于监督检查。

(3)从业人员应有两套以上工作服。

工作服应定期清洗,保持清洁。

(4)从业人员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进行卫生操作适应穿戴清洁的工作服。

(5)建立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培训档案。

4、基本卫生要求(1)保持室内外环境整洁、美观,地面无废弃物。

(2)床单、被套、枕套(巾)、面巾、浴巾、脚巾、睡衣等棉织品每客一换,长住客至少一周一换,清洗消毒后保洁备用。

(3)茶杯、酒杯、口杯等饮具应一客一换,清洗消毒后保洁备用。

(4)客房内卫生间的面盆、浴盆、恭桶座垫、地面、台面等应每日清洗消毒。

(5)无卫生间的客房,每个床位应配备有不同标记的脸盆和脚盆各一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客房部卫生消毒制度及操作规程
目录
一、客房部卫生消毒制度
二、杯具清洗消毒操作规程
三、布、棉制品清洗消毒操作规程
四、客房卫生间清洗消毒制度
五、公共场所用品用具清洗消毒制度
六、公共场所清洗消毒操作规程
客房部卫生消毒制度
一、杯具消毒
杯具消毒要做到一刷二洗三冲四消毒,在消毒后要做好保洁,防止污染,具体程序如下:
1、先将房间内客人用过的茶杯、酒杯、水杯撤出,统一集中
在消毒间,用专用洗洁精进行清洗。

2、清洗完毕后的茶杯(需加盖)放入消毒柜内消毒,消毒时,
茶杯、水杯需放入消毒桶内配比为1:200——300的消毒液(不
能过期)浸泡30分钟以上,然后用清洁冷水冲洗干净。

3、消毒后的杯具凉干后放入保洁柜内备用。

4、严禁未经消毒的杯具进入客房。

5、消毒柜在未使用的情况下不能存放任何物品,且要保持洁
净。

6、消毒柜内严禁存放未消毒的杯具和个人物品以及与杯具消
毒保洁无关的东西。

二、客房卫生间清洗消毒
客房卫生间的清洗消毒应遵循先上后下清扫,先清洗后消毒,先从污染最轻处开始(即——面盆——浴盆——便盆)原则。

具体步骤如下:
1、启动通风设施,取走卫生间内所有物品的废弃物。

2、用专用工具分别洗刷面盆、浴盆、便盆,三把刷子一定要
区分开,禁止混放在一起。

3、消毒液(不能过期)按1:200——300的比例配制,对“三
盆”进行喷洒或抹洗消毒,作用时间为30分钟。

三、客房内其它消毒规定
1、客房室内保持空气清新,符合卫生标准要求。

2、做好杀虫(蚊子、苍蝇、蜘蛛、蚂蚁、跳蚤等)、灭鼠工作。

3、每天客人用过的布草(床罩、枕套、浴巾、面巾等)必须
撤下更换。

4、定期清洗地毯、床罩等床上用品及地毯、沙发、窗帘等并
做好记录。

此规定由各班组主管负责组织班组全体员工认真学习、培训,必须人人掌握,在工作中严格遵守执行,违反规定者,将追究其相应责任。

此规定由班组主管签字向部门负责,员工签字向班组负责,交由客房部办公室存档。

杯具清洗消毒操作规程
一、清洗:清洗杯具时,要遵循由上而下、由里到外的方法进行操作。

在洗涤池中用洗洁剂清洗,并注意洗刷杯口。

二、消毒:①高温消毒:包括煮沸、蒸汽、红外线消毒等。

煮沸、蒸汽100℃作用20~30分钟以上。

红外线消毒(如红外线电子消毒柜)125℃作用15分钟以上,口朝红外线灯管放置。

冷却到40℃取出放入保洁柜备用。

②药物消毒:消毒间内至少应设有3个饮具专用清洗消毒池,池子应加盖,并有相应的消毒剂配比容器量杯。

在药物消毒池内,将杯具完全浸没入消毒液中,用含有效溴或有效氯含量为250毫克/升的消毒溶液浸泡30分钟。

途中不得开启放入新的杯具。

三、冲洗:采用药物消毒的杯具必须在过水池中用清水漂洗,去除残留的消毒液。

四、保洁:消毒后的杯具应倒置放入专用密闭保洁柜内,并有明显标志。

保洁柜内如果采用毛巾作垫子的,所垫的毛巾必须定期更换、清洗和消毒。

布、棉制品清洗消毒操作规程
一、清洗
(一)手工清洗
1.去除用品用具表面的大部分污渍。

2.用含洗涤剂的溶液洗净用品用具表面。

3.用清水漂洗干净用品用具。

(二)机械清洗
按洗涤设备使用说明进行操作。

二、消毒
1、蒸汽、煮沸消毒:①耐热耐湿的可用流通蒸汽100℃作用20分钟~30分钟,或煮沸消毒作用15分钟~30分钟。

100℃作用20~30分钟以上。

②用大型消毒洗涤机清洗消毒。

2、化学消毒:不耐热耐湿的可用化学消毒法,配备加盖、外壁标有刻度的消毒桶和量杯,使用0.2%~0.5%过氧乙酸溶液、或有效溴或有效氯含量为250毫克/升~500毫克/升的消毒溶液浸泡30分钟。

③有条件的还可用环氧乙烷消毒。

三、冲洗:化学消毒后的公共用品用具应用清水冲洗干净,去除残留的消毒液。

四、保洁:消毒后的共公告用品用具要自然滤干或烘干,及时放入专用密闭密闭保洁柜内贮存并有明显标志。

客房卫生间清洗消毒制度
一、总原则:
1、先上后下,即先清扫房顶与墙壁,后清扫(洗)台面与地
面。

2、先清扫,再清洗,后消毒。

3、先从污染最轻处开始,即脸盆→浴盆→便盆。

二、工具准备
1、按面盆、浴盆、便盆设置形状、手柄长短、颜色不同的三
把清洗刷。

2、按面盆、浴盆、便盆设置颜色不同的洁净已消毒三块抹布。

三、步骤
1、启动通风设施,取走卫生间内的所有物品和废弃物。

2、清扫房间、墙纸和台面。

3、用专用工具洗涤脸盆,从脸盆上口逐步往底部清洗。

4、用专用工具洗涤浴盆,先盆外后盆内,从上口逐步往底部
清洗。

5、用专用工具洗涤便盆,先从盆盖开始,再洗便盆外面,再
从便盆口往底部清洗。

6、“84”或“94”消毒水按1:200的配备配置消毒水,按脸
盆→浴盆→便盆顺序对“三盆”进行喷洒消毒,30分钟后,用
消过毒的抹布擦干或清水洁净后再用干净布草抹干,便盆做好
已消毒标记。

四、注意事项
1、“三盆”清洗工具应在洗漱篮内分开保管,篮与工具有相应的
标记,各工具要专用。

2、遵守操作程序,通风系统完好,保持空气清新。

公共场所用品用具清洗消毒制度
一、公共场所使用的用品用具及一次性用品必须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重复使用的用品、用具使用前应洗净消毒、保洁,禁止重复使用一次性用品。

二、清洗消毒间应有明显标志,有给排水设施,环境整洁,通风换气良好,无积水积物,无杂物存放。

三、公用饮具每日必须清洗消毒,做到一客一用一消毒,消毒后保洁。

清洁的茶具必须表面光洁、无水渍、无异味。

四、公共用品、用具必须经清洗、消毒后方能供顾客使用,并做好清洗消毒记录。

公共用品用具如外洗的,应与承洗单位签订送洗合同,并做好每批次送洗记录。

五、毛巾布草、浴盆、面盆、马桶、脚盆、拖鞋等公共用品用具每客用后必须严格按照清洗消毒的程序进行洗消,并做到一客一换一消毒。

六、干净布草与脏布草必须严格分开,防止交叉污染。

布草柜要密闭,并保持清洁,布草分类存放,并有标识。

七、清洁公共用品、用具的抹布、工具必须严格分开,并有区分标识。

八、公共场所应配备足够数量的用品用具,数量应满足消毒周转的要求。

公共场所清洗消毒操作规程
一、清洗
(一)手工清洗
1.去除用品用具表面的大部分污渍。

2.用含洗涤剂的溶液洗净用品用具表面。

3.用清水漂洗干净用品用具。

(二)机械清洗按洗涤设备使用说明进行操作。

二、消毒
(一)物理消毒。

包括蒸汽、煮沸、红外线等消毒方法。

1.蒸汽、煮沸消毒:煮沸15~30分钟,主要用于毛巾、面巾、床上用品等布、棉制品的消毒。

2.红外线消毒箱:温度﹥120℃,作用30分钟,主要用于剃刀推剪等金属制品。

3、紫外线消毒:将洗净后的用品用具放入紫外线消毒柜中,按设备使用说明进行操作。

(二)化学消毒。

包括使用卤素类、季胺盐类、醛类和乙醇等消毒药剂,消毒后,应当用净水冲去用品用具表面的消毒剂。

1.氯制剂消毒:使用有效氯含量500 毫克/升的溶液,作用30~60分钟,主要用于面盆、毛巾、拖鞋等非金属类、不脱色的用品用具浸泡消毒和物体表面喷洒、涂擦消毒。

2.戊二醛消毒:使用浓度2%戊二醛溶液,作用60分钟,主要用于剃刀、推剪等金属用品用具的浸泡消毒。

3.新洁尔灭消毒:使用浓度0.1%的新洁尔灭可用于美容操作人员手部消毒和工具、器械浸泡消毒。

4.乙醇消毒:使用浓度75%的乙醇可用于美容操作人员手部和高频玻璃电极、导入(出)棒等美容器械涂擦消毒。

三、保洁
(一)消毒后的用品用具要在洁净处自然晾干或烘干,不应使用毛巾擦干,以免造成再次污染。

(二)清洗消毒后的用品用具应当及时放入专用密闭保洁柜内贮存,并有明显标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