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 四年级下册测试题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共10套

四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检测试卷1一、填一填(22分第5小题共4分,其他各小题都为2分)。
1、一个数由6个十万、6个十和6个百分之一组成,这个小数写作(),读作()。
2、248200改为用“万”作单位的数是()。
把78560000改写为用“亿”作单位的数约是()。
(保留两位小数)3、把0.930、0.39、0.903、0.309四个数按从小到大排列是()。
4. 把0.08扩大到它的()倍是8,把46缩小到它的()()是0.046。
5、 6米3厘米=()米 4.04平方米=()平方分米9.75吨=()千克 58千米7米=()千米6、一个两位小数四舍五入后是10.0,这个两位小数最大是(),最小是()。
7、1.观察右图。
学校在小玲家()偏()()度的方向上,距离是()。
8、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分别是5厘米和8厘米,那么它的周长是()或()9、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锐角是42°,它的另一个锐角是()。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是50°,它的顶角是()。
10、小方家在学校的东偏南60°方向,那么学校在小芳家的()偏()()°的方向上。
二、选一选(10分)。
1、下列()组的两个算式得数不相等。
A、25×(200+4)和25×200+25×4B、36×201和36×200+36C、265×105—265×5和265×(105十5)D、25×174×4和25×4×1742、三根小棒长度(cm)如下,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的一组是()。
A、3、4、5B、3、3、3C、2、2、6D、3、3、53、在一个三角形里,如果最大的内角是86°,那么这个三角形一定是()A、直角三角形B、锐角三角形C、等腰三角形D、不能确定4、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不能拼成的图形是()。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历年真题)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一次数学考试,5名同学的分数从小到大排列是76分、82分、a分、86分、92分,他们的平均分可能是()。
A.75分B.84分C.86分D.93分2.两个小数4.777和4.7比较,()。
A.4.777大B.4.7大C.一样大D.无法确定3.由0,1,2三个数组成的整数,分数,小数共有()个。
A.12B.14C.16D.184.9米306厘米()9.306米。
A.大于B.小于C.等于D.无法确定5.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先向右移动三位,再向左移动两位,这个小数()。
A.和原数一样大B.扩大到原数的10倍C.缩小到原数的D.无法确定6.如表是小明的田径考试成绩,他跳高的成绩是()分。
A.79B.80C.93D.94二.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在一道算式中,加上括号和去掉括号所得结果没有变化。
()2.在一组数中,平均数比最大的数要小。
()3.平移和旋转的共同特征是形状、大小不变,位置、方向改变。
()4.圆的任意一条直径所在的直线都是圆的对称轴。
()5.平行四边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6.一个有中括号的四则运算算式里,可以没有小括号。
()三.填空题(共8题,共15分)1.2个十、3个十分之一和6个千分之一组成的数是()。
2.将下面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6.9米 16.9米 0.9米 0.09米 16.92米()米<()米<()米<()米<()米3.只有加减或者只有乘除,按()的顺序计算。
4.把671+29×4÷2的运算顺序改变为先求积,再求和,最后求商,则原式变为()。
5.一条红领巾,它的顶角是100°,它的一个底角是()度。
6.如图所示,将△ABC平移以后,图中平行且相等的线段有________对。
7.幼儿园小朋友做红花,小明做了7朵,小红做了9朵,小花和小张合作了12朵。
平均每人做红花()朵。
8.一个三位小数,精确到百分位约是2.00,这个数最小是(),最大是(),两数相差是()。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期末测试题(附答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期末测试题(附答案)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期末测试题1一、填空。
(25分)1、一个数的十万位、十位和百分位上都是1,其余数位都是0,这个小数写作(0.0111),读作(零点零一一一)。
2、把8.14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就扩大到它的100倍。
3、70.672中整数部分的7表示(七十),小数部分的7表示(七百万分之七十二)。
4、改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90.7万),把xxxxxxxx0四舍五入保留到亿位约是(9.6亿)。
5.一个等腰三角形,它的一个底角是30°,它的顶角是(120°)。
6、用8、3、和小数点组成一个最大的小数是(8.3),组成一个最小的小数是(0.038)。
7、用字母表示出乘法交换律(a×b=b×a)。
8、0.930、0.39、0.903、0.309四个数中,最大的是(0.930),最小的是(0.309)。
9、7020千克=(7.02)吨,14.25千米=()米。
3.19元=(3元1角9分),7米80厘米=(780)厘米。
10、0.61×0.609.15元7角8分÷10=(1.58元)3.6亿÷1000万=(360)。
1.23吨=(1吨230千克)二、判断。
(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在括号里打“×”。
)(14分)1、有两个角是锐角的三角形叫锐角三角形。
(√)2、小数点右边的第二位是百分位。
(×)3、三条边分别是4厘米、4厘米、8厘米的三角形是一个等腰三角形。
(√)4、7.5的千分之一是0.0075.(√)5、7.05和7.0599保留一位小数都是7.1.(×)6、等腰三角形都是等边三角形。
(×)7、折线统计图能较好地显示数据增减变化。
(√)三、选择题。
(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2分)1.下面各数中,要读出两个“零”的数是(B、300.06)。
2024年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600

2024年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600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 姓名:______ 班级:______ 考号:______总分栏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7-7÷7)×7的计算结果是()A. 0B. 42C. 492、46□600≈47万,□里可以填的数字有哪些?()A. 0~4B. 5~9C. 1~93、小军从家里出发,先向东偏北45°走了100米,又向西偏北45°走了100米,到了学校.请你判断,学校在小军家的()方向.A. 正东B. 正西C. 正北4、下面的算式中,商不是两位数的是()A. 840÷56B. 285÷37C. 942÷865、一节烟筒长70()A. 米B. 厘米C. 分米6、179°的角是()A. 直角B. 钝角C. 平角7、在5和8之间添()个0,这个数才能成为五千万零八.A. 4B. 5C. 6D. 78、30分=()时.A. 0.3B. 3C. 0.5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8题,共16分)9、读下面的短文;按要求填空:希望工程累计接受捐款25亿多元。
据新华社北京10月29日电(记者吕诺)10月30日希望工程实施十五周年,来自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的信息显示,希望工程自1989年10月30日宣布实施以来,累计接受海内外捐款二十五亿多元,改变了二百六十万五千七百名贫困学子的人生命运;资助援建的一万多所希望小学,已成为贫困乡村一道最亮丽的风景.据中国青基会统计;希望工程的资助对象中,百分之八十的希望小学和受助生分布在中西部贫困地区,按照目前农村小学总量计算,在每一百所农村小学中,就有2.5所是用民间资金援建起来的希望小学.“希望工程在浙江实施十五年来;接受的捐款累计已超过2亿元,援建希望小学四百多所,二十万寒门学子受到资助.”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的执行理事长兼秘书长李迪很熟练地报出了这些数字,在他眼里,这一连串的数据,记录的正是十五年来浙江大地上“希望”足迹的点点滴滴.(1)写出横线上的数:二十五亿____二百六十万五千七百____.(2)你估计这段话的字数约是____个.10、计算35+60÷5时,应先算____法,再算____法,结果是____.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按____的顺序计算.11、一个数扩大100倍后又缩小到它的的结果是0.25,这个数是____.12、0.670化简是____.18改写成两位小数是____.把1.8改写成计数单位是0.001后是____.13、360°的角是____角,它等于____个平角.14、用一根长12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 ______ 厘米,面积是 ______ 平方厘米.15、0.5+0.5+0.5+0.5+0.5=______×0.5=______.16、试商时,如果余数比除数大,应把商调______.(填“大”或“小”)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7题,共14分)17、一个热水瓶的容量大约是2000毫升.____.(判断对错)18、在乘法里一个因数扩大10倍,另一个因数缩小5倍,积就扩大5倍.____.(判断对错)19、数学医院.(1)16×102=16×100+2=1600+2=1602____(判断对错).改正:____.(2)125-25×4+0.5=100×4+0.5=400+0.5=400.5____.(判断对错).改正:____.20、计算小数加减法,得数的小数部分有0的要把0去掉。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附答案(完整版)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一个三角形中最大的一个角不能小于()度。
A.60B.45C.30D.902.0.25除以100的商是()。
A.0.25B.0.025C.0.0025D.253.下图中,BC的长度是6厘米,点B到对称轴的距离是()厘米。
A.3厘米B.4厘米C.6厘米D.12厘米4.一个图形对折后,如果折痕两边的图形(),这个图形就是一个轴对称图形。
A.完全相同B.大小相等C.完全重合D.形状相同5.()的对称轴只有一条。
A.线段B.射线C.直线D.圆6.三角形三个内角分别为92°,44°,44°,这个三角形是()。
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等腰三角形 D.等边三角形二.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这可以看成平移运动。
()2.小数部分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3.10.48中的“8”可以表示0.08。
()4.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
()5.从上面、正面、左面看到的图形都相同。
()6.对于两个不同的小数来说,哪个小数的位数多,哪个小数就大。
()三.填空题(共8题,共22分)1.在计算44×25时,一般会把“44”进行拆分来简便计算。
如果想运用乘法分配律,需要把44进行怎样拆分:();如果想运用乘法结合律,44又需要怎样拆分:()。
2.计算96+720÷(35-26)时,先算()法,再算()法,最后算()法。
3.被减数加减数再加差等于5,差等于1.75,减数等于()。
4.火车沿直线前进,车轮的运动是________,车厢的运动________。
(填“平移”或“旋转”)5.把算式30+450÷5改成先算加法再算除法的算式,可以写成()6.填合适的小数。
4角5分=________元7分=________元2元8角=________元3元6角2分=________元7.0.28元读作______元,就是______元______角______分。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题(共12套)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一(时间:60分钟)班级姓名得分一、请你口算。
(8’)0.38+0.06= (155+20)-65= 64.2+5.7= 543-27-73=0.97-0.09= 12.8-9.86= 17.05-4.58 = 9800÷25÷4=3.5+0.6= 5-0.15=4.35+5.36= 99×66+66=0.81+0.09= 0÷78= 50-20÷5= 35×25×4=二、请用递等式计算。
(12’)72-3×8÷6 3600÷(20-5) (450+27) ÷(21-18)86.7-(14.3-3.8 ) 60-(12.87+0.75) 95.6-(26.3-8.3)三、你能想出简便方法来计算下面各题吗?(12’)25×5+74×5+5 6.74+12.62+24.38+3.2687-2.123-0.877 30.65-(7.65+5.4)(40+8)×125 32×38+32×62四、请你填一填。
(13’)1、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是()。
2、0.28里有()个0.01,1元2角4分写成小数是()元。
3、160度角比平角少()度。
4、把0.36扩大到100倍再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后是()。
5、9.0968保留一位小数是(),保留两位小数是(),保留整数是()。
6、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一个锐角是550,另一个锐角是()。
7、丁丁和东东用玩具小人摆了一个方阵,最外层每边13个。
最外层一共有()个玩具小人,整个方阵一共有()个玩具小人。
8、根据三角形内角和是180°,求出下面两个图形的内角和。
梯形()度,五边形()度。
五、三选一(请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括号里)。
(10’)1、将小数20.090化简后是()。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及完整答案(全优)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在0.89、0.88、0.808、0.809中最小的数是()。
A.0.89B.0.809C.0.808D.0.882.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分别是7厘米、15厘米,第三条边的长度可能是()厘米。
A.8B.20C.25D.503.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第三边。
A.等于B.大于C.小于D.大于或等于4.如图从镜子看到的样子是()。
A. B. C. D.5.在一个三角形里,如果最小的内角是46°,那么这个三角形一定是()。
A.直角三角形B.锐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不能确定6.A、B两个修路队要修一条3千米的路,A、B两队同时从东、西两地开始修,20天修完,A队每天修78米,B队每天修()。
A.27米B.82米C.60米D.72米二.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100-100÷4和(100-100) ÷4运算顺序不同,计算结果一样。
()2.13.051和13.049取近似值精确到百分位结果相同。
()3.对称轴两侧的部分不能完全重合。
()4.任意一个立体图形,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所看到的形状一定不同。
()5.去掉小数0.50末尾的0后,小数的大小不变,计数单位也不变。
()6.黑板是轴对称图形。
()三.填空题(共8题,共21分)1.计算487-(216+45),先算()得(),再算()得()。
2.只有加减或者只有乘除,按()的顺序计算。
3.小军在计算68×(☆+2)时把算式抄成68×☆+2,这样计算的结果与正确值相差()。
4.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数。
4.05元=()元()分 12元9角=()元900平方分米=()平方米7吨=()千克5.一个球,从不同角度观察,所看到的形状都是()。
6.把671+29×4÷2的运算顺序改变为先求积,再求和,最后求商,则原式变为()。
7.一千一千地数,6000,7000,(),(),()。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试卷全套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试卷全套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试卷全套一、细心读题,谨慎填写(每空1分,共19分)1.已知两个数的差是178,被减数是627,减数是()。
答案:449.2.a、b都不等于0,如果a=b,那么a÷b=();如果b=1,那么a÷b=()。
如果a=233,c=9,d=8,那么在算式a÷b=c……d,b=()。
答案:a÷b=1,a÷b=233,b=29.3.XXX8分钟能录入960个字,求她平均每分钟录入多少个字,用()法计算。
答案:120,除法。
4.480÷(30+50)×9,先算()法,再算()法,最后算()法。
答案:加法、除法、乘法。
5.把算式240+60÷12×3的运算顺序改为先求和,再求商,最后求积,那么这个算式改写为(),结果是()。
答案:(240+((60÷12)×3)),结果是260.6.根据61+109=170,8840÷170=52,52×38=1976.写出一个综合算式()。
答案:(61+109)×38=1976,或者(8840÷170)×(61+109)=1976.7.一个数的4倍是600,比这个数的6倍多35的数是多少?列综合算式是()。
答案:(600÷4)×6+35=545,或者600×(6-1)÷4+35=545.8.△+○=□,△-○=☆,□×☆=◇改写成综合算式为()。
答案:(△+○)×(△-○)=◇,或者(□×☆)÷☆=△。
9.明明家养了96只鸡,鸭的只数是鸡的一半,养鸡、鸭一共多少只?列式为()。
答案:96÷2+96=144,或者96×(1+1÷2)=144.10.在一个减法算式中,被减数、减数、差的和是280,已知减数比差多36,减数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单元测试题1
一、选择
1.32+29+68+41=32+68+(29+41),这是根据()。
A.加法交换律
B.加法结合律
C.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考查目的:加法交换律、结合律的灵活应用。
答案:C。
解析:加数的位置变换了,同时两两结合在一起凑整计算更简便,所以此题既应用了加法交换律,也应用了加法结合律。
2.下面算式中()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A.42×(18+12)=42×30
B.a×b+a×C=a×(b+C)
C.4×a×5=a×(4×5)
考查目的:对乘法分配律及乘法意义的理解。
答案:B。
解析:判定是否应用了乘法分配律,首先看题中是不是含有两级运算。
C项只含有二级运算,因此首先排除C;A项没有体现两个加数分别去乘另一个数的乘法分配律的实质,所以也排除掉。
3.125×4×25×8 的正确的解答方法是()。
A.(125×8)+(4×25)
B.(125×8)×(4×25)
C.(125+25)×(4+8)
考查目的:乘法结合律与乘法分配律的辨析。
答案:B。
解析:题目只含有二级运算,因此它就只具有交换律和结合律的特点,而A项和C项都含有两级运算,所以是不符合要求的。
4.下面算式中正确的是()。
A.500÷25×4=500÷(25×4)
B.5000÷(125×8)=5000÷125÷8
C.368-32+68=368-(32+68)
D.12×26+74=12×(26+74)
考查目的:运用定律辨析,建立模型化思想。
答案:B。
解析:本题判定的依据是乘法分配律、减法性质及除法性质进行选择的。
A和C选项的问题是类似的,从算式的右边往左推,都应该去掉括号时变号,而算式左端却没有变号;D选项之所以先算(26+74),是因为学生“简便算法”的观念先入为主,看见能凑整的数就不管不顾地一味凑整,都是在为了简算而简算,这是错误的;只有B项符合除法性质,一个数连续除以几个数,等于用这个数除以所有除数的积所得的商。
5.与38×101相等的算式是()。
A.38×100+1
B.38×100+100
C.38×100+38
D.39×100-1
考查目的:乘法分配律的变式练习,加强对分配律的理解。
答案:C。
解析:要想找到与38×101 相等的算式,首先要明确38×101的意义,是101个38。
A项38×100+1表示的是比100个38多1,也就是比101个38少;B项38×100+100表示的是比100个38多100,也就是比101个38多了;D项39×100-1表示的是比100个39少1,也就是比101个38多;只有C项38×100+38表示的是100个38再加一个38,也就是101个38,所以选C。
二、填空
1.加法交换律用字母表示为()。
用符号○、△、□表示乘法结合律。
考查目的:对加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理解。
答案:a+b=b+a,○×△×□=○×(△×□)(答案不唯一)。
解析:把字母或符号当作具体的数据放在加法交换律或乘法结合律的模型中,把抽象知识用字母或符号具象化,加法交换律是两个数据交换位置,而乘法结合律是三个数的运算,在运算的过程中,数据不改变位置,可以改变运算顺序。
2.计算37×25×4时,为了计算简便,先算()乘(),这样做是根据()。
考查目的:利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答案:25,4,乘法结合律。
解析:观察题目中的数据和符号的特点,依据乘法结合律,改变运算顺序,先算25╳4得到100,然后再乘37就可以算出结果为3700,计算的过程既简单又快捷。
3.25×(4+8)=()×()+()×()。
考查目的: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答案:25,4,25,8(答案中,乘法算式中的数据没有前后顺序的限制,两组乘法算式的加和也不限制前后位置。
)
解析:根据乘法分配律,先分别算出4和25以及8和25的积,分别是100和200;然后再把乘积相加得300。
4.800÷16÷5=800÷(□×□)。
考查目的:除法运算性质的应用。
答案:16,5。
解析:一个数连续除以几个数,等于用这个数除以这几个除数的积,因此可以用800除以16与5的积,也就是用800除以80,结果等于10。
5.小明把8×(2+□)错算成8×□+2,他得到的结果与正确结果相差()。
考查目的:结合乘法意义理解乘法分配律。
答案:14。
解析:8×(2+□)可以理解为8个2与8个□的和是多少,而小明错算成8×□+2,也就是1个2与8个□的和,显然他得到的结果与正确结果相差7个2,也就是14。
三、解答
1.田字格本每页有88个格,小明2014年共练了125页,他一年共练了多少个汉字?
考查目的:根据乘法运算定律,灵活解决问题。
答案:125×88
=125×8×11
=1000×11
=11000(个)
解析:这道题是求88个125是多少。
125乘8得1000,而88可以理解为11个8相乘所得的积,因此这道题就可以变成求125×8×11的积,然后利用乘法结合律先求出125×8的积是1000,然后再乘11,得11000。
2.饲养场的4头奶牛25天可以挤牛奶1500千克,平均每头奶牛每天可以产牛奶多少千克?3.考查目的: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答案:① 1500÷(4×25)=15(千克);
②1500÷4÷25=15(千克);
③1500÷25÷4=15(千克)。
解析:以上三种方法都可以正确解答此题,但此题的落脚点还是在利用运算定律和性质使计算更简单更快捷,所以建议选用第一种方法。
3.如下图所示,学校给四年级的125名同学准备校服,现在买比原来省多少钱?
考查目的: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的能力。
答案:106-98=8(元);125×8=1000(元)。
解析:每套衣服原价与现价的差是8元,而需要购买125套,所以就是计算125乘8的积了。
而如果先分别求出按原价购买125套的价钱和按现价购买125套的价钱,然后再求差,这样无形当中就加大了计算的难度。
4.市政府准备在街心花园建一个花圃(见下图)。
这个花圃需要占地多少平方米?
考查目的:在认真观察数据特点及图形的特点的基础上,利用割补或平移的方法正确简捷地计算出图形的面积。
答案:26×13+34×13
=(26+34)×13
=60×13
=780(平方米)
解析:把上面的图形割补成两块长方形,它们的面积分别是26×13和34×13,而两个长方形的宽都是13,因此就可以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了,也可以按乘法意义理解为求26个13的和与34个13的和,这样既解决了如何求这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的问题,又使计算简单而快捷。
5.新新文体用品店运进6800个乒乓球,每25个装一袋,每4袋装一盒。
考查目的:运用运算定律、性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答案:
①6800÷(4×25)②4×25×70
=6800÷100 =100×70
=68(个)=7000(个)
68<70 7000>6800
答:准备了70个盒子,够用。
答:准备了70个盒子,够用。
解析:这题既可以利用乘法结合律解答,也可以利用除法性质解决;但两种方法的共同之处就是都要求出4×25的积,也就是要求出一盒装多少个乒乓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