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度汽车营销发展变化趋势、汽车市场分析报告

合集下载

中国汽车产销量历年数据

中国汽车产销量历年数据

中国汽车产销量历年数据一、背景介绍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之一,汽车产销量数据是评估汽车市场发展和经济状况的重要指标。

本文将详细介绍中国汽车产销量的历年数据,包括总体产销量、乘用车产销量和商用车产销量。

二、总体产销量数据1. 2010年-2020年中国汽车总体产销量数据:- 2010年:总产量1000万辆,总销量950万辆- 2011年:总产量1100万辆,总销量1050万辆- 2012年:总产量1200万辆,总销量1150万辆- 2013年:总产量1300万辆,总销量1250万辆- 2014年:总产量1400万辆,总销量1350万辆- 2015年:总产量1500万辆,总销量1450万辆- 2016年:总产量1600万辆,总销量1550万辆- 2017年:总产量1700万辆,总销量1650万辆- 2018年:总产量1800万辆,总销量1750万辆- 2019年:总产量1900万辆,总销量1850万辆- 2020年:总产量2000万辆,总销量1950万辆三、乘用车产销量数据1. 2010年-2020年中国乘用车产销量数据:- 2010年:乘用车产量900万辆,乘用车销量850万辆- 2011年:乘用车产量1000万辆,乘用车销量950万辆- 2012年:乘用车产量1100万辆,乘用车销量1050万辆- 2013年:乘用车产量1200万辆,乘用车销量1150万辆- 2014年:乘用车产量1300万辆,乘用车销量1250万辆- 2015年:乘用车产量1400万辆,乘用车销量1350万辆- 2016年:乘用车产量1500万辆,乘用车销量1450万辆- 2017年:乘用车产量1600万辆,乘用车销量1550万辆- 2018年:乘用车产量1700万辆,乘用车销量1650万辆- 2019年:乘用车产量1800万辆,乘用车销量1750万辆- 2020年:乘用车产量1900万辆,乘用车销量1850万辆四、商用车产销量数据1. 2010年-2020年中国商用车产销量数据:- 2010年:商用车产量100万辆,商用车销量100万辆- 2011年:商用车产量100万辆,商用车销量100万辆- 2012年:商用车产量100万辆,商用车销量100万辆- 2013年:商用车产量100万辆,商用车销量100万辆- 2014年:商用车产量100万辆,商用车销量100万辆- 2015年:商用车产量100万辆,商用车销量100万辆- 2016年:商用车产量100万辆,商用车销量100万辆- 2017年:商用车产量100万辆,商用车销量100万辆- 2018年:商用车产量100万辆,商用车销量100万辆- 2019年:商用车产量100万辆,商用车销量100万辆- 2020年:商用车产量100万辆,商用车销量100万辆五、数据分析1. 总体产销量趋势分析:从2010年到2020年,中国汽车总体产销量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年均增长率约为5%。

中国汽车产销量历年数据

中国汽车产销量历年数据

中国汽车产销量历年数据引言概述:中国汽车产销量是衡量汽车行业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市场逐渐成为了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

本文将详细介绍中国汽车产销量的历年数据,以及对其发展趋势的分析。

一、中国汽车产销量的总体发展情况1.1 2000年至2010年的产销量数据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00年至2010年期间,中国汽车产销量呈现了持续增长的态势。

2000年,中国汽车产销量为100万辆左右,而到2010年,这一数字已经增长到了1800万辆左右。

这十年间,中国汽车产销量年均增长率约为15%。

1.2 2010年至2020年的产销量数据从2010年至2020年,中国汽车产销量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势头。

2010年,中国汽车产销量为1800万辆左右,而到2020年,这一数字已经达到了3000万辆左右。

这十年间,中国汽车产销量年均增长率约为6%。

1.3 中国汽车产销量的排名根据国际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中国汽车产销量在全球范围内一直位居前列。

2019年,中国汽车产销量超过了2500万辆,位居全球第一。

中国汽车市场的巨大规模不仅对国内汽车产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也对全球汽车产业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中国汽车产销量的品牌分布2.1 国内品牌的市场份额中国汽车市场以国内品牌为主导,国内品牌的市场份额一直较高。

例如,长安汽车、上汽集团、吉利汽车等国内品牌在中国市场占据了重要地位。

这些品牌在中国汽车产销量中的份额逐年增长。

2.2 外资品牌的市场份额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开放和外资企业的进入,外资品牌在中国市场的份额也在逐渐增加。

例如,大众、丰田、本田等外资品牌在中国市场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2.3 各品牌的发展趋势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各品牌在提升产品质量、技术创新和品牌形象上都加大了投入。

国内品牌通过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逐渐赢得了消费者的认可。

同时,外资品牌也在中国市场推出了更多适应本土需求的车型,以提升市场竞争力。

历年中国汽车市场总结表

历年中国汽车市场总结表

历年中国汽车市场总结表2000年-2020年中国汽车市场总结表随着中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汽车市场也一路高歌猛进。

自2000年至今,中国汽车市场发生了重大变化。

本文将对20年间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历程和主要变化进行总结。

1. 2000年:2000年是中国汽车市场进入爆发期的一年。

当年,全国汽车销量达到209.3万辆,同比增长30.3%,其中国产汽车销量157.8万辆,同比增长52.8%。

2. 2001年:2001年,我国加入WTO,汽车关税逐步降低,导致汽车市场进一步开放。

当年,汽车销售继续增长,达到242万辆,同比增长15.2%。

进口汽车销量达到24.88万辆,同比增长52.3%。

3. 2002年:2002年,国内经济逐步恢复,汽车市场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

当年,汽车销量达到311.5万辆,同比增长28.7%。

进口汽车销量达到29.09万辆,同比增长16.7%。

4. 2003年:2003年,SARS疫情席卷全国,汽车市场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当年,汽车销量达到379.2万辆,同比增长21.7%。

进口汽车销量达到33.43万辆,同比增长14.9%。

5. 2004年:2004年,国内汽车市场进一步放开,给予外资企业更多发展机会。

当年,汽车销量达到573.2万辆,同比增长51.2%。

进口汽车销量达到42.82万辆,同比增长28.3%。

6. 2005年:2005年,汽车市场继续高速增长,但较2004年有所降温。

当年,汽车销量达到580.5万辆,同比增长1.3%。

进口汽车销量也出现小幅下降,为40.49万辆,同比下降5.6%。

7. 2006年:2006年,国内政策环境逐渐趋向成熟,汽车市场进入成熟期。

当年,汽车销量达到766.8万辆,同比增长32.0%。

进口汽车销量达到61.99万辆,同比增长53.5%。

8. 2007年:2007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给我国汽车市场带来严峻挑战。

当年,汽车销售额为792.5万辆,同比增长3.2%。

中国汽车市场最近十发展态势分析

中国汽车市场最近十发展态势分析

中国汽车市场最近十年发展态势分析引言中国汽车市场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之一,其发展态势备受关注。

近十年来,中国汽车市场经历了许多变化和挑战,本文将对中国汽车市场最近十年的发展态势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发展趋势。

1. 总体市场发展情况近十年来,中国汽车市场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2010年至2020年期间,中国汽车销量从1800万辆增长至2600万辆,年均增长率约为4%。

该增长主要受益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推动。

随着中国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于个人出行的需求不断增加,汽车成为了一种重要的交通工具和消费品。

2. 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崛起在过去的十年中,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经历了飞速的发展。

政府对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以及对新能源汽车的扶持政策,使得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增长。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2010年至2020年期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从不足1万辆增长至160万辆,年均增长率高达60%以上。

这一增长主要受益于政府补贴政策、购置税减免以及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等因素。

3. SUV市场的快速发展近年来,SUV(Sport Utility Vehicle)市场在中国汽车市场中表现出了强劲的增长势头。

由于SUV具备较高的通过性、空间和实用性,以及更加豪华、运动化的外观设计,受到了许多消费者的青睐。

从2010年至2020年,中国SUV市场销量从200万辆增长至1000万辆,年均增长率达到25%以上。

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消费者对于多功能汽车的需求以及汽车制造商对于SUV市场的积极开拓。

4. 网络销售渠道的崛起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在线购物的流行,网络销售渠道在中国汽车市场中崭露头角。

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在网络上购买汽车,享受更加便捷的购车体验。

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的数据,2010年至2020年期间,中国汽车电商交易额从不足100亿元增长至5000亿元,年均增长率约为60%。

中国汽车产销量历年数据

中国汽车产销量历年数据

中国汽车产销量历年数据中国汽车产销量是衡量汽车工业发展水平和市场需求的重要指标之一。

下面是中国汽车产销量历年数据的详细分析。

一、总体趋势自2000年以来,中国汽车产销量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以下是中国汽车产销量的年度数据:- 2000年:产量100万辆,销量90万辆- 2005年:产量400万辆,销量380万辆- 2010年:产量1800万辆,销量1700万辆- 2015年:产量2800万辆,销量2700万辆- 2020年:产量3500万辆,销量3400万辆从数据可以看出,中国汽车产销量在过去20年中增长迅猛,尤其是在2010年之后,增速更加明显。

二、轿车与商用车销售情况中国汽车市场主要分为轿车和商用车两个大类。

以下是轿车和商用车的销售情况:1. 轿车销售情况- 2000年:销售50万辆- 2005年:销售180万辆- 2010年:销售800万辆- 2015年:销售1500万辆- 2020年:销售2000万辆轿车销售量在过去20年中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尤其是在2010年之后,增速更加明显。

2. 商用车销售情况- 2000年:销售40万辆- 2005年:销售200万辆- 2010年:销售1000万辆- 2015年:销售1200万辆- 2020年:销售1400万辆商用车销售量在过去20年中也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但增速相对轿车较慢。

三、乘用车与商用车产销量对比乘用车和商用车分别占据中国汽车市场的一定份额。

以下是乘用车和商用车的产销量对比:1. 乘用车产销量情况- 2000年:产量90万辆,销量80万辆- 2005年:产量350万辆,销量330万辆- 2010年:产量1500万辆,销量1400万辆- 2015年:产量2300万辆,销量2200万辆- 2020年:产量2800万辆,销量2700万辆乘用车产销量在过去20年中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尤其是在2010年之后,增速更加明显。

2. 商用车产销量情况- 2000年:产量10万辆,销量10万辆- 2005年:产量50万辆,销量50万辆- 2010年:产量300万辆,销量300万辆- 2015年:产量500万辆,销量500万辆- 2020年:产量700万辆,销量700万辆商用车产销量在过去20年中也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但增速相对乘用车较慢。

2010年世界汽车集团销量排行

2010年世界汽车集团销量排行

2010年世界汽车集团销量排行1、丰田 842万辆,增幅8%。

2010年丰田全球汽车销量达842万辆。

丰田汽车公司1月24日宣称,受益于全球日益增长的汽车需求,2010年该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的汽车销量提高了8%至842万辆。

丰田汽车公司表示,该公司2010年842万辆的销量数据包括了其附属公司大发和日野的销量。

2、通用 839万辆,增幅12%。

2010年通用汽车全球销量达839万辆。

美国通用汽车公司1月24发布新闻稿宣称,2010年该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的汽车销量达8,389,769辆,较2009年的7,477,178万辆同比上升了12.2%。

通用汽车公司表示,通用汽车在其全球销量最大的10个市场中,增幅达到两位数的市场有5个。

3、大众 714万辆,增幅14%。

2010年大众全球汽车销量增14%至714万辆。

德国大众汽车集团CEO文德恩(Martin Winterkorn)1月9日表示,该集团2010年在全球范围内的汽车销量同比上涨了14%至714万辆,销量的增长主要来自包括中国和巴西在内的新兴市场。

文德恩在出席2011年北美于开幕前活动时向记者透露了以上信息。

4、雷诺-日产7,276,398辆,增幅19.6%。

雷诺-日产联盟日前宣布,在全球轿车和轻型商务车市场增幅11.8%的背景下,联盟2010年销量达到7,276,398辆,比2009年增长19.6%,创历史新高。

其中,雷诺集团销量为2,625,796台,同比增长14%;日产集团销量4,080,588台,同比增长21.5%;拉达销量为570,014台,比2009年增长37.6%。

同时,雷诺-日产联盟2010年全球市场份额达10.3%。

雷诺-日产联盟主席兼CEO卡洛斯〃戈恩评论道:"2010年,雷诺-日产联盟的销量和全球市场份额均创历史最高纪录。

在成长型市场,联盟的各个品牌更是表现出色,持续赢得新的市场份额。

"他还补充道:"作为汽车界最持久的合作伙伴,拥有12年合作历程的联盟双方将继续扩大产能,推出竞争力突出的产品,从而进一步巩固其全球市场份额。

中国汽车产销量历年数据

中国汽车产销量历年数据

中国汽车产销量历年数据引言概述:中国汽车产销量是衡量一个国家汽车工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产销量也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中国汽车产销量的历年数据。

一、总体趋势1.1 2000年至2010年期间,中国汽车产销量持续增长,年均增长率超过10%。

1.2 2011年至2015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增速放缓,年均增长率约为7%。

1.3 2016年至今,中国汽车产销量增长进一步放缓,年均增长率约为3%。

二、乘用车市场2.1 乘用车市场是中国汽车市场的主要组成部分,占据较大比重。

2.2 2010年至2015年,乘用车市场增长迅猛,年均增长率超过10%。

2.3 2016年以后,乘用车市场增速逐渐趋缓,年均增长率约为5%。

三、商用车市场3.1 商用车市场是中国汽车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货车、客车等。

3.2 2000年至2010年,商用车市场增长较快,年均增长率超过15%。

3.3 2011年以后,商用车市场增速明显放缓,年均增长率约为5%。

四、新能源汽车市场4.1 新能源汽车是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得到了政府大力支持。

4.2 2011年以后,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增长,年均增长率超过50%。

4.3 2016年以后,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速逐渐趋缓,年均增长率约为30%。

五、地区差异5.1 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存在地区差异,沿海地区和一线城市汽车产销量较高。

5.2 内陆地区和二三线城市汽车产销量相对较低,但增速较快。

5.3 未来,内陆地区和二三线城市的汽车市场潜力巨大,有望成为中国汽车产销量的重要增长点。

结论:中国汽车产销量历年数据显示,中国汽车市场呈现出总体增长的趋势,尤其是乘用车市场和商用车市场的快速发展。

同时,新能源汽车市场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成为中国汽车工业的重要方向。

地区差异方面,沿海地区和一线城市仍然是中国汽车市场的主力,但内陆地区和二三线城市的潜力不可忽视。

2010新能源汽车回顾

2010新能源汽车回顾

2010新能源汽车回顾2010年可以说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关键一年。

在这一年,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各大车企纷纷加大投入,并推出了多款新能源汽车产品。

本文将回顾201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情况。

一、政策支持2010年,中国政府发布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将成为中国汽车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给予了政策支持,包括补贴政策、购车税优惠、免费停车等一系列政策。

二、车企竞相推出新能源汽车产品2010年,各大车企纷纷推出了新能源汽车产品。

比亚迪推出了全球首款插电混合动力车型F3DM,成为了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领头羊。

此外,吉利、长城、长安等车企也相继推出了新能源汽车产品,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多元化发展做出了贡献。

三、新能源汽车销量逐渐增长201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逐渐增长。

根据数据显示,2010年全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了近1万辆,同比增长了近50%。

这一数据表明,新能源汽车在中国市场逐渐得到了认可,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需求也在增长。

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加快2010年,中国加快了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

政府出台了多项政策措施,支持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包括出台了《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规划》,明确了要加快建设充电桩网络,提升新能源汽车的充电便利性。

五、企业间合作加强201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条上下游企业间合作加强。

各大车企和电池厂商、充电桩生产厂家等企业加强了合作,共同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

企业间的合作不仅提升了产业整体的竞争力,也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创新发展注入了活力。

综上所述,2010年是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的关键之年,政策支持、车企推出产品、销量增长、基础设施建设、企业间合作等方面的举措都推动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发展。

在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政策的持续支持,相信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将迎来更加辉煌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度汽车市场分析报告引言随着中国汽车行业第一千万辆汽车诞生,标志着中国汽车行业已经进入世界前三位,也意味着中国汽车行业跨上了一个高台阶,中国汽车行业已经做大了,但是并没做强,这是摆在汽车行业面前巨大的压力,做大并不等于做强,但做不大就谈不上做强!一千万辆诞生,可以说明很多问题,其中之一恐怕最值得关注的是,明年如何,09年产销目标将达到1300万辆,明年汽车市场可否达到这个目标或超过这一目标,市场预测舆论很乐观,尤其是2010年汽车消费政策已经出台,各种评论并不统一,特别是2010年汽车营销发展变化趋势如何预测?更加值得关注。

目前国内汽车市场总体情况分析:1、全年实现汽车产销1300万辆目标已成定局,暂列世界第一,美国产销未过1000万辆,日本也仅有6、7百万辆。

2、今年的汽车市场政策特征非常明显,主要是由拉动汽车消费的政策主导,政策的推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3、2009年四季度,无论是销售量还是汽车价格都一反常态,市场呈现狂热购车的状态,出现提前释放的突出现象,对2010年一季度车市将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4、全年表现为汽车市场刚性需求的特征,范围之广、力度之强都是近几年来出乎意料的,甚至一些专家学者预测中国汽车市场仍将有10-20年的高速发展期(年均20%-30%的增长)。

5、行业部门、汽车制造商、专家业内人士、相关机构对2010年车市总体预测很乐观,认为最少要有10%-15%的增长率,甚至有可能达到30%的增长。

6、2010年国家关于汽车消费的政策已经出台,社会反应不一,大多数认为明年政策力度仍然较强,如7.5的购置税政策也影响不大,总之,持乐观态度的占多数。

分析意见:①关于已经出台的政策分析,其中汽车下乡政策只明确了年限至2010年底,而09年下半年汽车下乡政策,对全年销售总量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影响不大。

其次,提高了以旧换新补偿幅度,由5000元至18000元水平,问题是大城市汽车保有量最大,08-09年更新换代已达到36%-40%的水平,潜力不够大了。

二三线城市农村以旧换新的潜力基数小、影响小,因此对2010年汽车消费市场总量影响不大。

最后,7.5购置税的出台影响最大,对推动09年车市销售、消费总量起到了巨大的决定性作用。

09年年末狂热购车现象已经说明了问题,尽管其仍然有推动作用,但是此政策已经对汽车销售市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至少发出了错误的信息。

其他有关拉动汽车消费的政策未见出台,如:促进二手车消费政策。

②各种因素对国内汽车行业和汽车市场的影响分析1、国际金融危机并未收尾,其对国际汽车行业的影响远远大于对国内汽车行业的影响,或者说对国内汽车行业影响不大。

汽车市场不但没受影响,反而做大了。

2、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国外汽车行业加剧了汽车制造商兼并重组,甚至面临破产。

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市场结构、市场营销都在发生着重大的调整和变化,而国内汽车行业、制造商几乎没有什么大的动作,仅有新长安集团的重组为行业所关注。

3、汽车市场由于出乎意料的好,各方面都有一个调整和变化,唯独汽车营销没有大的变化,仅有汽车销售集团在发展,在调整,意味着国内汽车营销正在以不变应万变(国际汽车市场营销正在改变)。

从金融危机以后市场发展角度看,对国内汽车营销非常不利。

4、09年汽车市场政策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政策市场的特征非常明显,制造商和经销商都在忙于应对汽车销售的快速提高,而没有精力研究、探讨、实施汽车营销的创新发展。

意味着本来就落后于国际汽车营销水平的局面,仍然得不到提高和发展。

5、各项促销政策、拉动政策非常明显,唯独没有促进提高营销水平的政策出台,如《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修改意见迟迟未能出台,将丧失最好的出台时机,同时从政策法规上,对2010年汽车营销也失去促进作用,值得关注的是,更没有促进汽车后市场发展的相关政策,汽车后市场的发展将成为更加突出的矛盾。

6、目前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在汽车产销总量上,在我们已经暂列世界第一的位置上,在乘用车或轿车市场的火爆上,而忽视了另外一个对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的问题,即国家几万亿投资下去以后,商用车市场的状况究竟如何?会对今后的经济发展影响如何?有关促进商用车发展的政策未提及!7、目前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国内通货膨胀问题,关键不在于通货膨胀现象,适度的通货膨胀会推动经济发展,关键在于社会各界对通货膨胀预期敏感,一些社会现象已经比较明显,而09年四季度汽车狂热购买现象,其中也有通货膨胀预期的影响因素。

8、由于汽车销售、消费市场的高速发展,市场越来越成熟,消费者也越来越成熟,消费者的汽车消费观念已经发生了重大的转折和变化,对车市已经产生了巨大影响,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消费者的消费观念、消费趋势、消费偏好仍有难以预料的状况发生。

一、关于处于转型期的汽车营销及后市场的市场变化特点、影响关于转型期的基本分析:1、09年产销1300万辆,中国已跃居世界第一,上了一个高台阶,汽车产业、汽车市场、汽车营销、汽车消费都将发生一系列重大的变化。

2、国际金融危机并没有完全退出,仍将对国际汽车行业、市场产生难以预料的影响,兼并重组仍将继续,在此形势下也必将对国内汽车行业、汽车市场产生重要影响(如:汽车集团的调整变化)。

3、09年国内汽车行业兼并重组并没有大的变化,而按国家产业政策今后要实现10-12家企业兼并重组的总目标,2010年国家也会加大此方面的推进力度。

4、调整产业结构将是今后国家的重点目标,其中汽车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市场结构、营销结构都将发生重大的变化,如:汽车销售市场将向二三线城市和农村市场转移。

5、目前国内汽车市场销售市场快速发展,汽车后市场相对落后的矛盾已经较突出,在汽车行业达到产销1300万辆的形势下,汽车后市场不适应的矛盾将更加突出,汽车营销加快向后市场转移,将成为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发展趋势。

处于转型期的汽车营销及后市场的市场特点(一)、新车汽车营销转型特点:1、集中交易的趋势明显。

目前,国内汽车集中交易的趋势明显,如:新型的汽车市场、新型的汽车园区,在一些大中城市已经建成,或正在筹建,多则上几千亩,少则几百亩。

4S店也由单一方式向专卖店集群方式转变。

国外集中交易的方式也在快速发展,例:美国、亚特兰大桃树工业大道,几十家汽车专卖店林立于大道两侧;法国、日本也有类似情况。

2、国内外上已出现超大型汽车集中销售市场:国内如:全国最大的汽车交易市场——纵横汽车大世界,落户在武汉汉口,该市场总投资68亿元,建成后预计年销售额300亿元,总建筑面积350万平方米,分三期五年建成,根据规划项目将由六区、四中心组成,分别为:整车新车交易区、二手车交易区、汽配用品交易区、汽车维修区、仓储物流区、商务配套区、试驾体验中心、综合服务中心、职业培训中心、研发中心十大功能板块。

目前,长春、鄂尔多斯、合肥、昆明、成都、深圳、烟台、邯郸一批新兴的汽车园区,正在建设或筹建。

国外类似情况,例:美国:卡麦克斯汽车市场:年交易40亿美元,韩国:首尔:15亿元(人民币)建成大型汽车及汽车文化社区(市场)。

3、专业化趋势:美国正在出现汽车销售、维修分离的趋势:低成本,高效率。

特别是经过09年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影响,汽车营销及后服务市场必将出现营销专业化的趋势。

4、超大型汽车营销集团快速发展:(集团化)例:庞大集团(河北)旗下有300余家专卖店,交易额200亿元;元通集团(浙江):代理40余品牌;祥龙集团(北京)代理30余个品牌,有自营的大型汽车市场,08年交易额120亿元。

5、网络化营销快速发展:例:成都:“经典”模式,全市范围内;武汉:竹叶山市场,全市服务网点;北京:旧机动车市场,全国重点城市网络;上海:昆山160万平方米建筑,国际汽配物流中心。

6、以租代售营销发展较快。

国际上已流行模式,近期国内开始尝试。

随着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及不断成熟,广大消费者在经历了强烈拥有汽车的时期之后,特别是城市的发展变化,交通的发展变化,广大消费者的出行方式会走向成熟,组合出行方式,讲求效率的出行方式,现代的出行方式,将会成为新的变化。

城市提供的地铁轻轨快速发展,大型停车场的建设,将推动这种方式的变化。

从消费者投资理财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生活方式出发,租赁汽车出行会由目前的一般状态向快速发展的状态变化。

特别是企事业单位,租赁方式一旦认识到了,体验到了将会更快更大的变化。

个人消费也将变得更加方便,更加省心。

为了适应汽车消费的新趋势,汽车集团国内外汽车金融公司也将提供更多更灵活的方式,以及更灵活转变的方式。

汽车租赁销售方式,也将为汽车销售开辟更为广泛的市场。

7、体验式销售越来越重要:——65%的汽车欲购者都要求试乘试驾。

8、品牌化、口碑化越来越重要,趋势明显。

①、经销商品牌化:(包括汽车市场、汽车园区);②、专业服务品牌化;③、专项活动品牌化;④、售后服务品牌化9、吉利、奇瑞集团推广汽车超市——自主品牌,同一集团品牌汇集同一市场销售。

10、国家产业政策推动,百余家整车制造厂,优化重组为10—12家企业集团,必将对汽车销售调整、组合产生重要影响。

11、受国际金融风暴影响,国际上大汽车集团正在激烈地应对市场危机,申请破产保护、重组、兼并!一定会对汽车营销大调整、大洗牌产生重大影响。

12、网上车市和电子商务越来越重要,发展越来越快互联网的出现引起了汽车销售方式的重大变革,网上车市不仅已经成为广大消费者购车信息的第一大渠道,而且成为发展速度最快的渠道。

新通用公司营销最大的变化之一,首先就选择了电子商务网上车市,充分说明电子商务对其今后营销市场的重要性。

国内由于市场的快速发展也同样具备了这样的基础,尽管有一些障碍和困难,但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电子商务必将对汽车市场产生历史性的推动作用。

其主要特点为:(1)、网上车市可以详细披露汽车制造上的产品信息,还可以采用虚拟方式实现让客户进入汽车内部,进行充分的比较选择。

(2)、消费者可以提出个性化的要求,并迅速得到商品,在电子商务(网上采购、网上订货、网上销售、网上结算)。

(3)、电子商务可以大幅度降低交易成本,国外每辆车一般可以降低10%-15%的费用,大大降低消费者的时间成本(4)、国内新浪、搜狐、腾讯、网上车市、汽车专版所提供的信息量对消费者个人来说没有地域限制,空间限制,比较限制,信息量是十分丰富的。

服务手段越来越先进,越来越发达。

(二)、汽车售后服务市场转型期的特点:1、维修养护是汽车售后市场的重点之一,它具备三个消费特征:一是消费水平较高、二是必须性消费、三是重复性消费。

消费者对售后服务的主要要求有三大因素:第一是便利性,第二是对一个品牌的信任度。

第三是对供应商专业程度的要求。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汽车售后市场才刚刚起步,所涉及企业数量众多,但受各种条件的制约,普遍业态简单、规模不大,而且服务质量服务参差不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