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分析易混淆的几个增长概念

合集下载

资料分析易错点分析之增长量与增长率

资料分析易错点分析之增长量与增长率

资料分析易错点分析之增长量与增长率中公教育研究与辅导专家 张旭各个类型的测试之中,只要涉及到行测都少不了资料分析的身影,今天我们介绍资料分析的容易犯错的考点——概念处理,希望帮助大家得到提升。

我们可以把资料分析中的概念处理易错点简单划分为两类:增长量和增长率的区分易错点、百分数和百分点的区分易错点。

如果不能认真加以区分,很简单的题目都有可能做错,下面通过几道题目介绍一下第一类,增长量和增长率。

一.增长量和增长率的区分易错点【例题1】问题:1964年我国总人口数比1953年多:A.14.8%B.19.2%C.10065万人D.14089万人【中公解析】B 。

这道题我们从问题来入手,想求1964年我国总人口数比1953年多多少,但是我们发现并没有直接给出总人口的数值,而是给出了老年人口规模以及对应的比例,所以这里我们可以利用比重的基本知识来求当年的全国总人口数。

紧接着我们看一下选项,发现选项中既有百分数又有带单位的具体数值,其实在暗示我们答案既可能是增长率,也有可能是增长量。

所以我们先求增长量%56.32473-%41.42569=69466-58254=11212,排除C 、D 选项。

下面计算增长率为5825411212=19.2%,选择B 选项。

这道题目容易出错的点就是选项中既有百分数,又有具体数据,我们一时没办法确定到底求增长率还是增长量,本质是这两个都要求出来,但是想给大家的技巧就是当读完题目和选项后,既可能求增长率也可能求增长量的题目,先求增长量后求增长率,因为求出增长量后我们可以利用已经求出的增长量来直接求增长率,可以提高做题效率。

【例题2】2017年我国我国移动宽带用户与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持续呈增长态势,从2014年末到2018年末我国移动宽带用户分别为58254、70611、94075、113152、130565万户;而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分别为20048、25974、29721、34854、40738万户。

资料分析同比、环比、混合增长率傻傻分不清?戳进来

资料分析同比、环比、混合增长率傻傻分不清?戳进来

资料分析同⽐、环⽐、混合增长率傻傻分不清?戳进来连云港天翔教育成⽴于2011年,专注于公务员、事业单位、教师招聘等公职考编培训,拥有强⼤的师资团队和完善的课程服务体系,凭借多年的办学经验,帮助⼀批⼜⼀批考⽣考上了理想的岗位。

现连云港天翔教育针对2020年事业单位及2021公务员推出畅游⽆限学课程,适合不同阶段的考⽣学习,⼤程度上帮助考⽣考上理想的岗位!————————————————————————————————同⽐、环⽐、基期量、现期量、间隔增长率、混合增长率、翻番......资料分析⾥这些统计术语你还在傻傻分不清吗?本⽂,天翔教育帮你做了⼤汇总,还附有例题详解,保你学完以后再也不怕这类题了。

1、基期量、现期量、增长量、平均增长量、增长量①基期量:对⽐参照时期的具体数值。

②现期量:相对于基期量③增长量:现期量相对于基期量的变化量④平均增长量:⼀段时间内平均每期的变化量⑤增长率:概念:现期量相对于基期量的变化指标公式:增长率=增幅=增速=增长量÷基期量=(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我们举个例⼦来理解⼀下上⾯的统计术语:2、年均增长率初期值为A,经过n个周期变为B,年均增长率为r,则可得出:①,B(实际值)略⼤于A×(1+n×r)(估算值);②3、平均数增长率 概念:两个现期量分别为A、B,增长量分别为a、b,求A、B两个数的商相对于基期两个数的商的增长量 公式:4、间隔增长率概念:已知第⼆期和第三期的增长量,求第三期相对于第⼀期的增长率公式:第⼆期的增长率为r1,第三期增长率为r2,第三期相对于第⼀期的增长率为r1 = r1 + r2 + r1 r25、混合增长率概念:已知部分的增长率,求整体的增长率公式:整体增长率介于部分增长率最⼤值与最⼩值之间,且偏向于基数较⼤的那部分的增长率。

6、拉动增长率概念:部分增量带动整体增长的百分⽐ 两要素:部分增长量、整体基期量公式:r=部分增长量÷整体基期量 7、同⽐增长和环⽐增长同⽐增长:与历史同期相⽐的增长情况环⽐增长:与相邻上⼀个统计周期相⽐的增长情况8、百分数、百分点百分数:也叫百分率或者百分⽐,例如10%,12%。

国考之资料分析总结与解析

国考之资料分析总结与解析

资料分析增长率1.普通增长率【注意】增长率问题:1.普通增长率。

2.混合增长率。

3.间隔增长率。

4.年均增长率。

【知识点】增长率:1.定义:增长率+%(倍数)。

(1)增长率又称增速、增幅或者增长幅度、增值率等。

都有正负号;增幅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即增长率。

(2)增长率为负时表示下降。

比如-30%:可以读作增长-30%,也可以读作下降30%。

2.高频易错点(一):“增幅”、“降幅”、“变化幅度”。

(1)增长率(增幅,增长幅度,增速):可正可负,带符号比。

例:哪一个增长率最大?A.30%B.20%C.10%D.-40%答:带着符号比较,A项最大,D项最小。

(2)降幅:必须为负,比较绝对值。

就像减肥,一个人-30 斤,一个人-5斤,前面的符号就是降。

例:哪一个降幅最大?A.-30%B.-20%C.-10%D.40%答:降幅,前提必须是负,降幅最大的 A项,降幅最小的是 C项。

(3)变化幅度:可正可负,比较绝对值。

例:哪一个变化幅度最大?A.30%B.-20%C.10%D.-40%答:只看绝对值,D项最大,C项最小。

3.高频易错点(高减低加):(1)2017年收入 10万元,同比增长 10%,增速比去年提高 5个百分点。

则2016年的增长率为:答:增速,带着符号,高减低加,10%-5%=5%。

(2)2017年收入 10万元,同比增长 10%,增速比去年回落 5个百分点。

则2016年的增长率为:答:回落就是下降,高减低加,10%+5%=15%。

(3)2017年收入 10万元,同比下降 10%,增速比去年提高 5个百分点。

则2016年的增长率为:答:增速提高,(-10%)-5%=-15%。

(4)2017年收入 10万元,同比下降 10%,增速比去年回落 5个百分点。

则2016年的增长率为:答:增速回落,(-10%)+5%=-5%。

(5)2017年收入 10万元,同比下降 10%,降幅比去年扩大 5个百分点。

则2016年的增长率为:答:降幅的高减低加是数值的高减低加,再整体加负号,-(10%-5%)=-5%。

2020云南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资料分析中易混淆的拉动增长与贡献率

2020云南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资料分析中易混淆的拉动增长与贡献率

2020云南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资料分析中易混淆的拉动增长与贡献率2020云南省公务员考试备考正在进行时,笔试于8月22日举行,距离笔试考试时间不多了,各位备考生要抓紧有限的时间认真备考。

为了给各位考生添份力,云南中公教育给大家带来行测备考:资料分析中易混淆的拉动增长与贡献率。

一、知识铺垫1.什么是拉动增长与贡献率?拉动增长:用于分析某部分的增长量拉动整体增长程度的指标,一般指整体中某部分的增长量与整体基期值的比值,表述为拉动…增长…个百分点。

贡献率:一般指整体中某部分的增长量对于整体增长的作用大小,实际考查指整体中某部分增长量占整体增长量的比重。

各部分贡献率之和等于1,贡献率可正可负,可能超过100%。

2.公式:拉动…增长=部分增长量÷整体基期值×100个百分点贡献率=部分增长量÷整体增长量×100%3.区别:从公式上看拉动增长的分母是整体基期值,贡献率为整体增长量;从单位上看,拉动增长单位是百分点,贡献率没有单位。

4.联系:同时出现同一个统计指标的拉动增长和贡献率时可以求解整体的增长率。

整体增长率=拉动…增长÷贡献率×100%=整体增长量÷整体基期值×100%二、例题展示【例题1】1.2012 年4 月份浙江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84.9 亿元,同比增长5.6%。

1-4 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191 亿元,增长5.1%。

问题:2012 年4 月份浙江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拉动1-4 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了多少个百分点?A.0.5个百分点B.1.0个百分点C.1.5个百分点D.2.0个百分点【答案】C【例题2】2010 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2005年的3255元提高到5919元,增加2664元,其中农村居民家庭生产经营人均纯收入2833元,比2005年增加988元,增长53.6%。

问题:2005-2010年我国农村居民家庭生产经营人均纯收入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加的贡献率约为多少?A.30.1%B.33.4%C.37.1%D.41.2%【答案】C【例题3】2018年我国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31673万人,较上年同期增加1351万人,拉动参加基本医疗保险总人数增长1.1个百分点,对参加基本医疗保险总人数增长的贡献率为8.1%。

资料分析中容易混淆的统计术语

资料分析中容易混淆的统计术语

资料分析中容易混淆的统计术语一、增量(增长量)、增速(增长速度)、增长率与增幅增量:增长的绝对量(也作增长量)=末期量-基期量增速:增长的相对量(也作增长速度)=(末期量-基期量)÷基期量增长率:其严格含义为增量与基期量之比。

从数学计算式上看,与增速的计算式相同,在本书中如无特殊说明,则不对其进行区别。

增幅:即增长的幅度,一般即理解为增长的相对幅度(即增速)。

在有特殊说明的情况下,也可理解为增长的绝对幅度(也即增量)。

【例】某地区去年的人口为45万人,而今年的人口为54万人。

则今年该地区人口的增长量为9万人(=54-45),增长率为20%[=(54-45)÷45×100%]。

类似的,可以定义减少量、减少率、减幅等概念。

减少量=基期量-末期量减少率=(基期量-末期量)÷基期量【例】某地区前年的人口为50万人,而去年的人口为45万人。

则去年该地区人口的减少量为5万人(=50-45),减少率为10%[=(50-45)÷50×100%]。

【注】从减少量和减少率的定义容易发现,所谓减少了5万人,即增加了(-5)万人;减少率为10%,即增长率为(-10%)。

二、百分数与百分点百分数:n%,即n/100。

【例】某国去年粮食产量为150万吨,今年粮食增产了30万吨,则今年粮食增产20%(=30÷150×100%)。

百分点:n个百分点,即n%或n/100(注意百分点不带百分号)。

【例】某国今年粮食增产20%,去年增产了12%,则粮食的增长率提高了8个百分点(20-12=8)。

【注】实际量之间的比较一般用“百分数”表示,需要先相减后再除以基期值(即增长率);增长率(或比例)之间的比较一般用“百分点”表示,只需要直接相减即可,不需要再除以基期值。

三、同比与环比同比:与上一年的同一期相比。

环比:与紧紧相邻的上一期相比。

【例】如现期为2008年8月,则同比指相对于2007年8月的变化,环比指相对于2008年7月的变化。

2020国考行测资料分析两个易混淆概念区分

2020国考行测资料分析两个易混淆概念区分

2020国考行测资料分析两个易混淆概念区分行测资料分析中有两个概念,一个叫做拉动…增长,一个叫做贡献率,对于这两个考点是近些年比较容易考察的,又是大多数考生都不太熟悉的知识点和概念,然而对于这两个概念又有比较相似的地方,有些时候又很容易混淆,今天中公教育通过几道例题区分什么是拉动…增长什么又是贡献率。

1.2012年陕西省能源化工工业实现增加值4059.47亿元,同比增长12.7%,拉动工业增加值增长了8个百分点。

问题:2011年陕西省工业增加值是多少亿元?通过这两道题目,我们能够看出拉动…增长和贡献率的相同点都是分子的位置是部分的增长量,然而不一样的在于,拉动…增长是除以整体的基期值,而贡献率是除以整体的增长量,所以对于拉动增长而言我们要将其读作拉动……增长百分点,然而贡献率实则为一个比重,只不过部分和整体都是对于增量而言,所以根本上是一个百分数。

中公教育专家希望通过这两道题,同学们可以有效区分拉动……增长和贡献率,以后再遇到关于这两个概念一定不要混淆哟!以下是2020国考申论备考:如何应对归纳概括题中的“新变化”?归纳概括是申论考试中的基础题型,也是重点和难点题型,其“重”在考察频次高,在国考、联考、省考等申论考试中,几乎是必考题目;其“难”在考察方式出现“新变化”,一是材料内容上,案例型材料增多,重点测查考生阅读材料和理解材料的能力,能否做到透过现象看本质,二是题干设置上,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概括问题、原因、作用等常规表述,重点测查考察阅读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能否真正读懂题干意图,抓住材料本质。

那么,如何应对归纳概括题中的“新变化”呢?中公教育专家下面结合2018国考申论(地市级)试题,为广大考生呈现解题技巧。

【例题】(一)给定资料1和给定资料2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土地承包政策的发展过程,请你概述这一发展过程。

(10分)要求:(1)准确、全面、有条理;(2)不超过200字。

对于广大考生来说,一定要养成良好的作答习惯,即“审题—找点—加工—书写”四步走,不管题目问法如何变、案例材料如何多,一定要沉着应对。

资料分析2|一般增长率+增长量笔记

资料分析2|一般增长率+增长量笔记

资料分析2 一般增长率+增长量笔记第三节一般增长率一般增长率的学习要点:概念区分→计算→比较概念区分:增长率与倍数增长率的定义:增长率指的是现期量与基期量的差值(即增长量)与基期量之间的比较,即指在基期量的基础上增长了多大的幅度例:现期为120,基期为100,增长率为20%注1:增长率又称增速、增幅或者增长幅度、增值率等注2:增长率有正有负,增长率为负时表示下降,下降率也可直接写成负的增长率例:新加坡第三季度GDP同比下降0.6%,2001年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倍数的定义:倍数指两数的直接比值120是100 的1.2 倍120比100增长20%两者关系:增长率=是几倍-1是几倍=增长率+1世上无难题,只要肯练习例:A比B增长了50%,则A是B的1.5 倍例:A是B的1.7倍,则A比B增长70%概念区分:成数与番数成数:几成相当于十分之几3成= 30%7成= 70%易错点:超过3成→大于30%三成多→30%-40%例:45%是否超过3成?是否是3成多?是,否翻番:翻一番为原来的2倍;翻两番为原来的4倍遇番数化倍数(是几倍),依此类推,翻n番为原来的2n倍100翻3番为800100翻4番为1600100翻5番为3200200变800,翻了2 番300变2400,翻了3 番概念区分:增幅、降幅、变化幅度(记住规则,切莫纠结)材料中给出增长率(1%、-2%、3%、-4%),题干中有不同的问法有:①增幅(不要望文生义):就是增长率,计算、比较时,有负号带负号②降幅(要望文生义):计算、比较时,看绝对值③变化幅度(要望文生义):计算、比较时,看绝对值2016年规模以上工业重点监测行业增加值增速及其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增幅有12 个;增幅最大的是25.6%;增幅最小的是-11%降幅有5 个;降幅最大的是-11%;降幅最小的是-1.8%变化幅度有12 个;变化幅度最大的是25.6%;变化幅度最小的是1%概念区分:百分数与百分点百分数表示两个量的比例关系,用除法计算例:男生100人,全班500人,则男生占全班的100/500=20%百分点表示百分数的变化,用加减法计算例:男生占比20%,女生占比80%,女生占比比男生多80%-20%=60%,即60个百分点一、计算问题1:一般增长率的计算识别:增长+比例(百分数、成数、倍数),又名:增速、增幅、增值率题型:①给百分点型,高减低加通俗理解:看百分点前的表述,“高的表述”就做减法,“低的表述”就做加法“提高”:上升、增加、扩大、提升等“降低”:下降、减少、缩小、收窄等例:2020年志哥工资同比增长30%,增速比上年上升10个百分点问:2019年的增长率为20%例:2020年志哥工资同比增长30%,增速比上年下降10个百分点问:2019年的增长率为40%【难点】例:2020年志哥工资同比下降30%,降幅比上年扩大10个百分点问:2019年的降幅为20% →增长率为-20%例:2020年志哥工资同比下降30%,降幅比上年收窄10个百分点问:2019年的降幅为40% →增长率为-40%方法总结:①看百分点前表述“高减低加”②再往前看表述“按规办事”→增速带符号计算,降幅计算绝对值例:2020年志哥工资同比下降30%,增速比上年下降10个百分点问:2019年的增长率为-20%例:2020年志哥工资同比下降30%,降幅比上年收窄10个百分点问:2019年的降幅为40% →增长率为-40%②给具体量型,套公式呗公式:r=增长量基期= 增长量(现期−增长量)= (现期− 基期)基期记忆方式:记核心公式,一般给一个,做减法求另一个速算:截位直除(第1题)现期=18982.8,基期=15915.5。

2017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了解易错点

2017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了解易错点

江西公务员考试职位表<<<点这里看2017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了解易错点在公务员考试行测中,资料分析中的增长是非常重要的知识点,而要想把增长里面的知识点掌握好就需要对增长量和增长率这两个概念区分清楚。

今天就由中公教育专家带领大家来学习下这部分内容!相同点:都是求现期的增长量和增长率。

相同点是比较简单的,这块不做过多的介绍。

不同点:1.单位:增长量有单位,表示的是多少;增长率没有单位,表示的是快慢。

2.增长量是绝对量,增长率是百分数,是相对量。

3.问法:增长量一般问的是增长量是多少、增长多少元、增长金额是,在比较大小的题目中问的是增长最多/最少、最高/最低;增长率一般问的是增幅、涨幅、增长的速度,在比较大小的题目中问的是增长最快/最慢;4.当问题中为增长了/多多少时,可以问量,也可以问率,需要看选项。

若选项中全部为有单位的,则问量;若全部为百分数即无单位的,则问率;若选项中什么都有,则量和率都需要求。

【例1】今年前两个月,某市对外出口超亿美元的国家有六个国家和地区,分别是美国、日本、韩国、德国、新加坡和香港。

六个国家和地区出口总额为18.38亿美元,占全市出口总额的69.7%。

其中对美国出口7.3亿美元,同比增长12.2%,扭转了一月份下降的局面。

对日本出口2.99亿美元,同比增长16.2%;对韩国出口2.66亿美元,同比增长32%;对德国出口2.46亿美元,同比增长1.2倍;对新加坡出口1.62亿美元,同比增长1.8倍;对香港出口1.35亿美元,同比增长25.4%。

问题:今年前两个月该市对外出口超亿美元的六个国家和地区中,与去年同期相比,出口额增长最多的是()A.美国B.日本C.新加坡D.德国江西公务员考试职位表<<<点这里看问题:2008 年 5 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按地区分,总额最高的比总额最低的多( )。

A.490%B.4799.6 亿元C.515%D.4567.8 亿元【中公解析】答案选C。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料分析易混淆的几个增长概念
事业单位行测技巧:资料分析易混淆的几个增长概念
资料分析的题目中常涉及各类概念,但在材料和题干中往往有些概念是考生最容易忽视和混淆的,比如“增长”中涉及的“增长速度”、“增长幅度”、“增长率”、“增长量”这几个概念就常被混淆。

所以考生在备考的过程中要对这类概念尤为注意,避免走入误区。

中公教育专家介绍几个常见的易混淆的概念。

国内生产总值(GDP)VS三大产业总产值
国内生产总值(GDP)指从各部门的总产值(收入)中减去中间产品和劳务消耗,得出增加值。

其计算公式为:
国内生产总值=第一产业(一次产业)增加值+第二产业(二次产业)增加值+第三产业(三次产业)增加值。

三大产业总产值即指三大产业产值之和。

考生常见的误区是:误以为“三大产业总产值等于国内生产总值”。

下面的例题体现了,考试中国民生产总值容易混淆的情形。

例题:
2008年长三角部分城市国内生产总值情况表
2008年,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50%的城市有:
A.2个B.3个C.4个D.5个
中公解析: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50%即“第二产业的增加值×2>国内生产总值”。

分析表格发现,只有扬州市、南通市、宁波市和嘉兴市4个城市满足要求,选C。

误区分析:如果误以为三大产业产值之和等于国内生产总值,则会将表格第5列数据误以为是第二产业产值,求“第二产业增加值”时会再利用第6列的增长率去求第二产业的增加值,这样将无法得出正确答案,会浪费考生的宝贵的考试时间。

增长量VS增长率、增长幅度、增长速度
最新招考公告、备考资料就在辽宁事业单位考试网/liaonin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