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运输车辆一级二级维护推荐周期
车辆二级维护制度范本

车辆二级维护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公司车辆的安全、可靠和经济运行,提高车辆管理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车辆的二级维护管理,包括客车、货车、危险品运输车等。
第三条车辆二级维护应遵循预防为主、定期维护、技术先行的原则,确保车辆技术状况良好,降低故障率。
第四条公司应建立健全车辆二级维护管理制度,明确各级职责,确保车辆二级维护工作有序进行。
第二章二级维护内容与周期第五条车辆二级维护内容包括:(一)发动机系统:检查、调整气门间隙、更换机油、机滤器、检查冷却系统、燃油系统等。
(二)传动系统:检查、调整离合器间隙、更换离合器油、检查变速箱、驱动轴等。
(三)制动系统:检查、调整制动间隙、更换制动油、检查制动盘、制动鼓等。
(四)转向系统:检查转向助力油、调整转向间隙、检查转向机构等。
(五)悬挂系统:检查悬挂弹簧、减振器、调整悬挂间隙等。
(六)轮胎:检查轮胎气压、磨损状况、更换轮胎等。
(七)电气系统:检查发电机、起动机、电解质、火花塞等。
(八)其他项目:检查车身、漆面、内饰、灯光等。
第六条车辆二级维护周期:(一)各类车辆二级维护间隔周期不超过14000公里或每4个月进行一次。
(二)特殊车辆(如客车、集装箱、危险品专用车)二级维护间隔周期为每4个月一次。
(三)车辆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或异常情况时,应立即进行二级维护。
第三章二级维护实施与管理第七条车辆二级维护由公司统一安排,驾驶员应按照公司规定的时间和里程进行车辆维护。
第八条驾驶员在车辆二级维护过程中,应向维修人员说明车辆的运行状况和故障现象,协助维修人员进行检查和维修。
第九条维修人员应按照车辆二级维护规程进行操作,确保维护质量。
第十条车辆二级维护结束后,维修人员应向驾驶员说明维护情况,并在维护记录表上签字确认。
第十一条公司应定期对车辆进行二级维护质量检查,确保维护工作符合规定要求。
第四章违规处理第十二条驾驶员未按照公司规定进行车辆二级维护的,公司将按照相关规定予以处理。
交通运输车辆维护保养规范

交通运输车辆维护保养规范交通运输车辆的维护保养对于保障道路交通安全和延长车辆寿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此,建立一套规范、规程、标准等制度,对车辆的维护保养进行规范化管理是必要的。
本文将从维护保养周期、常见故障排查、零部件更换等方面,阐述交通运输车辆维护保养的规范要求。
一、维护保养周期交通运输车辆的维护保养周期是根据车辆使用状况、里程数和制造商要求等多个因素来确定的。
通常而言,一般小型客车的保养周期为5000-10000公里,而大型货车和客车则需要更短的维护周期。
维护保养周期的设定应结合车辆类型、使用环境和负荷状况等因素进行具体制定。
二、常见故障排查车辆维护保养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故障排查和预防。
常见的故障包括发动机异响、制动失灵、转向系统异常等。
在维护保养过程中,应加强对车辆故障的排查和处理,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维修。
同时,还需要加强对驾驶员的培训,提高其对常见故障的判断和处理能力,确保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安全。
三、零部件更换车辆在运行一定里程后,一些易损零部件需要及时更换,以确保车辆的正常运行和安全。
常见需要更换的零部件包括刹车片、刹车盘、轮胎、机油、空滤、机滤、燃油滤清器等。
在更换零部件时,应使用符合质量标准的原厂配件,并按照制造商要求的标准进行操作,避免使用劣质零部件或违规操作导致更大的安全隐患。
四、润滑油和液位检查润滑油和液体是车辆正常运行和保持良好的关键。
定期检查润滑油和液体的液位,并及时添加和更换,是保障车辆顺利运行的必要措施。
需要检查的液体包括发动机机油、制动液、冷却液、转向液、变速箱油等。
正确的润滑油和液位维护可以减少零部件磨损,提高车辆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五、车身清洁和保养车身的清洁和保养不仅能够保持车辆的美观,还能延长车身的使用寿命。
定期清洗车身,除去污垢和杂物,可以防止车身生锈和腐蚀。
同时,还应做好车窗、灯具等部件的清洗和保养工作,确保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良好视野和安全性。
六、维护记录和档案管理为了方便记录和查询车辆的维护保养情况,建议建立车辆维护记录和档案管理制度。
车辆维护管理规定

恒通公司车辆维护管理制度暂行为保障营运车辆技术性能良好,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公司根据交通部重新修订的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管理规定交通运输部令2016年第1号,按照规定中“择优选配、正确使用、周期维护、视情修理、定期检测、适时更新”的要求,制定本制度.一、车辆及设施维修、检测必须坚持“预防为主,强制维护”的原则.二、营运车辆必须服从公司车辆技术管理人员统一管理,按时进行定期维护、检测、年度审验和临时检测.三、根据道路运输车辆维护管理规定和汽车维护检测、诊断技术规范,将道路运输车辆的维护分为日常维护、一级维护和二级维护三个部分,二级维护属强制维护必须按期进行.四、车辆二级维护周期主要依据行驶里程数据,结合行驶天数、车辆年限、道路状况、车型等五个因素制定.1、车长6米及以下客车行驶里程达到10000公里或行驶30日,进行一次一级维护;行驶里程达到40000公里或行驶120日,进行一次二级维护.2、车长大于6米以上客车行驶里程达到15000公里或行驶30日,进行一次一级维护;行驶里程达到50000公里或行驶120日,进行一次二级维护.3、车辆每年二级维护不低于二次,不大于四次.4、高速公路营运车辆每年二级维护不低于三次.5、日行驶里程500公里以上车辆每年二级维护不低于四次.6、车龄5年以上的客车,每年增加一次二级维护.五、车辆维护内容及周期1、日常维护由驾驶员每日出车前、行车中和收车后及时对车辆及设施进行清洁补充和安全检视.2、一级维护由维修企业负责车辆的维护作业.作业中心内容是除日常维护外,以清洁、润滑、紧固为主,并检查维护有关制动、操纵等系统安全部件,时间为每月进行一次.3、二级维护由公司委托具有二级资质以上维护企业负责车辆的维护作业.作业中心内容是除一级维护外,以检查、调整转向节、转向摇臂、制动蹄片、悬架等经过一定时间的使用容易磨损或变形的安全部件为主,并拆检轮胎,进行轮胎换位.4、车辆必须按期进行,县际班线车辆、部分市际班线车辆非高速营运维护时间为一年2次;部分市际班线车辆高速营运、省际班线车辆一年3次;500公里以上长途班线车辆一年4次;车龄5年以上的车辆在维护周期基础上增加1次二级维护,全年不超过4次.各班线车辆具体维护周期、维护时间由公司制定维护计划通知执行.六、车辆综合性能检测1、客车需到符合资质的综合性能检测机构进行综合性能检测和技术等级评定,车辆技术等级检测结果应当达到二级以上,高速营运车辆必须达到一级.2、客车行车证注册登记不满5年的,每12个月进行1次检测和评定;超过5年的,每6个月进行1次检测和评定.七、车辆维护监督和管理1、车辆技术管理人员合理确定车辆维护周期,科学编制车辆维护计划,督促车辆按期正常维护.2、日常维护由驾驶员每日实施“三检”出车前、行车中和收车后,车辆行车日志应翔实记载每日“三检”情况,公司月底回收行车日志检查落实情况;安管人员日检、路检时,抽查驾驶员落实“三检”情况.3、车辆日趟检由公司委托客运站对所有营运车辆每日进行检测,检测合格出具安全例检合格单,没有安全例检合格单的车辆不准发班.4、公司委托的具有二级资质以上维修企业,提供车辆维护、修理、更换主要部件、竣工合格证记录,由公司安管人员定期收集整理存档.5、完善公司车辆技术档案,一车一档,内容准确详实,主要内容包含车辆基本信息、车辆技术等级评定、客车类型等级评定或年度类型等级评定复核、车辆维护和修理、车辆主要零部件更换、行驶里程、车辆变更、对车辆造成损伤的交通事故等,档案附件要有车辆检测、评定报告、竣工合格证等原始资料,并建立信息化车辆技术档案.6、安全员日检和路检时,要检查客车二级维护竣工合格证,对未及时进行二级维护的车辆下达整改通知.7、公司车辆在检查、检测中发现技术性能不符要求,车辆暂停营运,待车辆修复完好,经车辆技术管理人员审核同意后恢复营运.八、责任与处罚1、经营者、驾驶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以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1未按公司制定的车辆维护周期、维护时间进行二级维护的;2未按照规定的周期和频次进行车辆综合性能检测和技术等级评定的;3车辆技术性能综合检测未达到标准,继续营运的;4未到公司委托的维修企业进行维护,致使车辆修理、维护、更换零部件记录和竣工合格证无法收集存档的.2、行业部门检查发现公司车辆违反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管理规定行为,依规处罚公司时,罚款金额全部由违规车辆承担,并依据公司相关管理制度严肃处理.3、经营者、驾驶人未按规定进行车辆检测、维护,发生机械故障交通责任事故的,停班、停驾、处罚整改直至终止经营合同;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处理.二0一六年四月二十九日。
车辆二级维护周期规定

车龄车型
自车辆行驶证初次核发起未满2年
使用年限超过2年
客运出租车
二级维护间隔周期为5个月
二级维护间隔周期为4个月
货车
二级维护间隔周期为5个月
二级维护间隔周期为4个月
大中型 客车
二级维护间隔周期为4个月
二级维护间隔周期为3个月
危险货物运输车辆
二级维护间隔周期为4个月
二级维护间隔周期为3个月
教练、道路客、货运输车辆技术等级评定周期为12个月,技术等级评定和其中一次的二级维护竣工检测合并进行。
城市公共汽车、挂车等级评定周期1年1次。
二、
汽车维护检测诊断技术规范

汽车维护检测诊断技术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汽车维护的分级和周期、维护作业要求以及质量保证。
本标准适用于以汽油或柴油为燃料的在用汽车,挂车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3847 车用压燃式发动机和压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烟度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GB/T 5624 汽车维修术语GB 7258 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 18285 点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双怠速法及简易工况法)GB 18565 营运车辆综合性能要求和检验方法3 术语和定义GB 7258和GB/T 5624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为了便于使用,以下重复列出了GB 7258和GB/T 5624中的某些术语和定义。
3.1汽车 motor vehicle由动力驱动,具有四个或四个以上车轮的非轨道承载的车辆,主要用于:——载运人员和/或货物(物品);——牵引载运货物(物品)的车辆或特殊用途的车辆;——专项作业。
[GB 7258-2012,定义3.2]3.2挂车trailer设计和制造上需由汽车或拖拉机牵引,才能在道路上正常使用的无动力道路车辆,包括牵引杆挂车、中置轴挂车和半挂车,用于:——载运货物;——专项作业。
[GB 7258-2012,定义3.3]3.3日常维护 daily maintenance以清洁、补给和安全性能检视为中心内容的维护作业。
[GB/T 5624-2005,定义2.3.1.3.1]3.4一级维护 elementary maintenance除日常维护作业外,以润滑、紧固为作业中心内容,并检查有关制动、操纵等系统中的安全部件的维护作业。
[GB/T 5624-2005,定义2.3.1.3.2.1]3.5二级维护 complete maintenance除一级维护作业外,以检查、调整制动系、转向操纵系、悬架等安全部件,并拆检轮胎,进行轮胎换位,检查调整发动机工作状况和汽车排放相关系统等为主的维护作业。
2016最新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管理规定

2016最新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管则定文)4月2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进一步规范《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管理规定》(交通运输部令2016年1号,以下简称1号部令)实施工作的通知。
该通知为针对1号令自3月1日施行以来所反应的问题提出要求,并作出进一步规范实施的工作。
以下是有关具体执行的问题(一)关于客车、危货运输车综合性能检测及技术等级评定时间问题。
道路运输经营者对注册登记当月起使用时间满60个月的客车、危货运输车,应在最近一次车辆技术等级有效期届满前1个月内,组织车辆进行综合性能检测和技术等级评定,办理《道路运输证》车辆技术等级标注手续;最近一次车辆技术等级有效期届满的次月起,按照每6个月一个周期进行1次综合性能检测和技术等级评定。
(二)关于在《道路运输证》上标注车辆技术等级和车辆年度审验记录问题。
道路运输车辆的技术等级评定与年度审验同步进行的,应在《道路运输证》上记录车辆技术等级评定结果和车辆年度审验有效期,按规定填写至月,并加盖镶刻车辆技术等级的车辆审验专用章。
对因检测评定周期和频次调整,车辆技术等级评定与年度审验无法同步进行的,应将车辆技术等级评定结果连续记录在《道路运输证》的“车辆年审及技术等级记录”栏中,并按规定填写有效期至月,加盖车辆技术等级专用章(不加盖车辆审验专用章)。
挂车年度审验合格的,在其《道路运输证》的“车辆审验及技术等级记录”栏中标注车辆年度审验有效期,按规定填写至月,并加盖不镶刻车辆技术等级的车辆审验专用章。
车辆技术等级专用章式样、车辆审验专用章式样可参考部《关于启用新版道路运输证件的通知》(交公路发〔2005〕524号)。
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要积极推广应用道路运输电子证件,用信息化手段记录车辆技术等级评定和车辆年度审验信息。
(三)关于道路运输车辆异地综合性能检测问题。
目前已委托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检测工作委员会抓紧建设‘道路运输车辆检验检测服务系统”。
待系统投入运行后,车籍地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可通过系统查询采信异地检测普通货物运输车辆的综合性能检测报告和技术等级评定结论。
调整优化营运客车二级维护周期之我见

目前,营运客车的制动、转向、排放、灯光、动力等技术性能已非常优越,二级维护周期内的检测合格率接近100%。
制动蹄裂纹、变形现象极少见;支撑销与衬套磨损量很小,一般3年内不用更换;不带缓速器的摩擦片能用4个月-6个月,带缓速器的能用6个月~12个月;内外轴承正常情况下能用30万km~40万km;制动鼓极少出现裂纹或变形,且磨损均匀,更换周期较长;半轴油封一般每年更换2次;在规定营运年限内更换立柱的不到1/5;大部分车辆的变速器、差速器在营运年限内不需更换;空气压缩机、贮气筒基本不需更换;传动轴+字轴更换周期一般在2年~3年;离合器摩擦片寿命能达到30万km,压盘寿命长,相应的踏板自由行程变化不大;空调质量过关,鼓风机维修或更换频率一般在3年以上,二级维护只是视情补制冷剂;悬架、车身、车架很少出现松动、变形、断裂和脱焊,钢板几乎无断片;轮胎螺栓几乎无松动。
显然,营运客车关键部件的维修周期已远远超出二级维护周期,像润滑、密封、紧固、清洁和安全部件的检查等维护项目,也由一级维护、日常维护、出站安全例检作为辅助保障。
由此可见,对营运客车二级维护周期进行调整优化势在必行。
1 全国营运客车二级维护周期现状简介目前,全国营运客车二级维护周期基本按间隔里程或间隔时间执行,大部分省份营运客车二级维护间隔里程为10 000 km~15 000 km,间隔时间为3个月~4个月。
《汽车维护、检测、诊断技术规范》(GB/T 18344-2001)规定,“汽车一二级维护周期的确定,应以汽车行驶里程为基本依据。
汽车一二级维护行驶里程依据车辆使用说明书的有关规定,同时依据汽车使用条件的不同,由省级交通行政主管部门确定。
对于不便用行驶里程统计、考核的汽车,可用行驶时间间隔确定一二级维护周期。
其时间(天)间隔可依据汽车使用强度和条件的不同,参照汽车一二级维护里程周期确定。
”现实中,属于承包经营性质的车辆,因里程统计考核相对不便,遵照上述规定,按时间间隔进行二级维护。
关于进一步加强道路运输车辆二级维护工作的通知道路车辆的维护分为

关于进一步加强道路运输车辆二级维护工作的通知道路车辆的维护分为关于进一步加强道路运输车辆二级工作的通知各市、州运管处:为进一步加强我省营运客货汽车、危险货物运输车辆、驾驶培训教练车、客运租赁汽车(以下统称道路运输车辆)的二级维护工作,减少道路运输车辆动力机械事故,确保道路运输生命安全,根据政府机构和省有关规定,现就道路运输二级维护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请遵照执行。
一、道路运输车辆二级维护工作职责(一)道路运输经营者是车辆二级维护的责任主体,应当根据规定的车辆二级维护行驶里程或间隔时间,起草所属车辆编订二级维护计划,自主选择经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许可的二类企业的维修以上进行管控作业,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必须到具备危险货物运输车辆修理条件的维修服务危险企业进行,捍卫情况记入车辆技术档案,确保车辆技术状况良好。
(二)承担车辆二级维护的维修控管企业,应当在运输管理机构许可的经营范围内,严厉按照国家及政府机构行业有关标准、试生产技术规范进行车辆二级维护试运转,不得漏项或减项,实行维修前诊断检验、维修过程检验鉴定和竣工质量检验制度,建立机动车辆维修档案,确保车辆一级维护质量。
(三)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监督机构应当对本行政区域内道路运输车辆的二级维护教育工作实施管理和监督,对车辆二级维护的执行控管情况,通过抽查道路货运经营者的车辆技术档案和车辆年度审验进行检查。
二、道路运输评估风险车辆二级控管竣工质量检验(一)二级维护竣工质量检验是二级维护作业的最后一道工序,维修企业对车辆进行二级维护,必须按规定进行二级维护竣工质量检验,未经竣工质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车辆不得交付使用。
(二) 车辆二级维护竣工质量检验中会保障的检测部分,应当按照积极推广应用先进检测技术,同时又要结合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原则实施。
在市(州)级政府所在地、经济较发达和已有汽车综合性能检测机构(以下简称综检站)的县(区、市),车辆二级维护竣工质量检测应当由综检站或具备检测能力的一类维修企业(限本企业承修的二级维护车辆)承担,检测能力不能达到要求的一类维修企业和所有二类维修企业承修的二级维护车辆的竣工质量检测应当委托综检站实施;对三州边远、经济落后且检测既无综检站又无具备鉴定能力的一类维修企业的县,应当引导发展综检站或具备检测能力的一类维修企业,逐步构建应用先进检测车辆技术进行车辆二级维护竣工质量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