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工程热力学课件

合集下载

清华大学工程热力学课件第3章03

清华大学工程热力学课件第3章03
x 35.56cm3
L x 3.556cm F
pB 2bar VB 80cm3
F 10cm2 pA 10bar VA 20cm3
I. 活塞无摩擦,完全导热(续)
解:2) QA,WA
突然拔掉销钉,活塞无摩擦, 不是准静态
QA UA WA pdv
无法确定
pB 2bar VB 80cm3
QB UB WB pdv
3) QA+B
QA+B UA+B WA+B
0
F 10cm2
pA 10bar VA 20cm3
I. 活塞完全导热,无摩擦
F 10cm2
II. 活塞完全导热,有摩擦 且经历准静态等温过程
pA 10bar VA 20cm3
I. 活塞无摩擦,完全导热
解:1)活塞移动距离L A、B的质量及T均未变
pAVA pA 'VA ' pBVB pB 'VB '
pA ' pB '
pAVA pBVB 10 20 2 80 VA ' VB ' 20 x 80 x
容积效率:
V
V Vh
1 c
p2 p1
1
n
1
讨论:
(1) p2 一定,c p1
V
(2)
c
和n一定,
p2 p1
V
极限 V 0
p 3
c VC Vh
2
VC 4 V3
1 V
V1 V
余隙影响例题
已知:
Vh p1
10b.a4r4,t515m135,Vo C3 ,p02.0232.35mba3r,
n=1.2
wt

清华大学工程热力学课件第4章04

清华大学工程热力学课件第4章04
作业
4-9 4-10 4-11 4-12
熵与不可逆讨论(例4 续7)
T 800 K 750 K
300 K 285 K
t,C 0.64375 t 0.475
wC 386.25 kJ/kg w 285 kJ/kg
101.25 kJ/kg
s w wC
第四章 习题课
例1(4-7) :设有一个能同时产生冷空气和热
ln Tb Ta
Rm
ln
pb pa
nc
Cpm
ln Tc Ta
Rm
ln
pc pa
nbCpm
ln
TbTc Ta 2
b -15 ℃
a 2 kmol
25℃ 1 atm
0.962 kJ/K
60 ℃ c 不可能
1 kmol
1 kmol
1 atm
1 atm
例1 教材(4-7)续2
热一律 Q H Wt
338.15
338.15
cm(95 65) cm(1kg m)(6155℃ 65)95℃0
28(81.-1m5)kg 65 ℃ 15 ℃
解得 m 0.6249
15 ℃环境吸热
冷热管
关于熵,请你判断下列说法
• 任何过程,熵只增不减。 ╳
• 若从某一初态经可逆与不可逆两条路径到
达同一终点,则不可逆途径的S必大于可
逆过程的S。 ╳ • 可逆循环熵变为零,不可逆循环熵变大于零。╳
• 不可逆过程S永远大于可逆过程S。 ╳
请你简答(1)
• 若工质从同一初态出发,从相同热源吸收相
同热量,问可逆与不可逆的末态熵谁大?
s
q
T
>:不可逆过程 =:可逆过程

清华大学工程热力学讲义101PPT课件

清华大学工程热力学讲义101PPT课件

q p ( u v)T d v ( T u)vd T M d v N d T
M
T
v
Tpv
2u
Tv
N v
T
2u vT
q 不是状态参数 热量不是状态参数
常用的状态参数间的数学关系
x
1
倒数式 Reciprocity
relation
y
z
y x z
循环式 Cyclic
s
f T
h v pu pv fvfTT T f vv fv T
uf Tsf TTf v
吉布斯函数(Gibbs Function)
d h T d s v d p d T s s d T v d p
dhT s sdTvdp
令 g hTs 吉布斯函数 GHTS
dgsdTvdp gg(T, p) 是特征函数
四个 Maxwell ralation
p s
v
T v
s
s
p
T
v T
p
v s
p
T p
s
s
v
T
p T
v
四个特征函数(吉布斯方程)
d T u d ps d u v f( s ,v ) dd d u f T h uss vd sd d v p uvT d s sd h dfv p h f v ( ( s T ,,p v ) ) d us g s v Td vT ud vg s g p p( T ,p )
作业
10-2 10-3 10-4
第十章
热力学微分关系式 及实际气体的性质
Thermodynamic differential relation and the

清华大学热工基课件工程热力学加传热学第十一章-PPT精品文档

清华大学热工基课件工程热力学加传热学第十一章-PPT精品文档


Gd

0
Gd
0

Gd


0
Gd


0
Gd
3
类、温度和表面状况,是波长的函数。 ,不仅取决于物体的性质,还与投射辐射能的波 , 长分布有关。 ( 2 )固体和液体对辐射能的吸收和反射基本上属 于表面效应 : 金属的表面层厚度小于 1m ;绝大多数 非金属的表面层厚度小于1mm。 (3)对于固体和液体, 。 0 , 1
E E d b b 1 2
1
2
d d b b E E
9
Hale Waihona Puke 定向辐射力与辐射力之间的关系:
E
2
Ed
定向辐射力与辐射强度之间的关系:
E L o s c
辐射力与辐射强度之间的关系:
E
2
L c o s d
10
11-2 黑体辐射的基本定律
1.普朗克(Planck)定律 2.斯忒藩-玻耳兹曼(Stefan-Boltzmann)定律 3.兰贝特(Lambert)定律
注意: , (1) , 属于物体的辐射特性,取决于物体的种
镜反射与漫反射:
产生何种反射决于物体表 面的粗糙程度和投射辐射能 的波长 。
4
2. 灰体与黑体
灰体: 光谱辐射特性不随波长而变化的假想物体,即 , , 分别等于常数。



0
G d
0

G d
G G

G G
G 透射比 G 1
G G
如果投入辐射是某一波长的辐射能G ,则

清华大学工程热力学讲义_4-1

清华大学工程热力学讲义_4-1

卡诺定理小结
1、在两个不同 T 的恒温热源间工作的一切 可逆热机 tR = tC 2、多热源间工作的一切可逆热机 tR多 < 同温限间工作卡诺机 tC 3、不可逆热机tIR < 同热源间工作可逆热机tR tIR < tR= tC
∴ 在给定的温度界限间工作的一切热机,
tC最高
热机极限

Q2R多 = T2(sc-sa) tR多 1
T2
_
6
5 s
T1
概括性卡诺热机 Ericsson cycle
如果吸热和放热的多变指数相同
∴ ab = cd = ef
完全回热
T2 T1
T a n d
T1
b n
tR概括 1
tC
e T2
c
f s
这个结论提供了一个提高热效率的途径
Q E 21000m 1800m 11.7
mkg水降低5C放热:
Q cmt 21000m[ J ]
第二类永动机???
水面
耗功 发电机
蒸汽
制冷系统

单热源热机
perpetual-motion machine
1874-1898, J.W.Kelly, hydropneumaticpulsating-vacu-engine, collected millions of dollars. 1918, the U.S. Patent Office decreed that it would on longer consider any perpetual-motion machine applications. 中国上世纪八十年代,王洪成,水变油
克劳修斯表述

清华大学工程热力学课件 第1章(1)

清华大学工程热力学课件 第1章(1)

A system is said to have undergone a cycle if it returns to its initial state at the end of the process
循环 和 过程 Cycle and Process
循环由过程构成
过程
可逆 不可逆 循环
可逆循环 (闭合实线)
热力循环的评价指标 (续)
逆循环:净效应(对内作功,放热) 制冷循环:制冷系数 T0
收 益 吸 热 Q =2 代 价 耗 功 W
Q1
W
制热循环:制热系数
收 益 放 热 Q ’ =1 代 价 耗 功 W
Q2
T2
第一章 小 结 Summary
基本概念:
热力系 平衡态
准静态、可逆
W W B A
可逆过程与准静态过程(续)
缓慢电加热A腔中气体,B中理想气体被压缩
2)以A中气体为系统
缓慢加热 准静态 内可逆 无摩擦
A
B
3)以A腔为系统
电功耗散为热 电功耗散为热 不可逆 不可逆
绝热,无摩擦
4)以A+B腔为系统
熵 (Entropy) 的定义 reversible Q rev 广延量 [kJ/K] dS T
q rev ds T
比参数 [kJ/kg.K]
ds: 可逆过程 qrev除以传热时的T所得的商
清华大学刘仙洲教授将其命名为“熵”
熵的说明
1、熵是状态参数 (? )
2、符号规定 系统吸热时为正 Q > 0 系统放热时为负 Q < 0
2、热力学定义I
热力学定义II
功的热力学定义II
功是系统与外界相互作用的一种方 式,在力的推动下,通过有序运动方 式传递的能量。

《工程热力学》PPT课件

《工程热力学》PPT课件

四、课程的特点、要求、学时分配、考核
特点:本课程理论性较强,无多少实物供参照,课堂上的 讲授以理论分析和推导为主。
对重点章节要熟练掌握。
要求:要求课上集中精力听讲,做好笔记,课下及时复习。
学时分配:总学时40
考核:本课程为考试课,平时20%;考试80%。
参考书: 1.《汽车发动机原理》徐兆坤 主编 清华大学出版社 2.《汽车发动机拖拉机》(第3版)董敬等主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
2、压力:用P表示,单位是Pa,Mpa、kPa。 定义:系统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垂直作用力。 即:P=F/A 3、温度:用T表示,单位是K。 (T↑气体分子的平均 定义:表征物体的冷热程度 动能越大)
三、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1、理想气体:气体分子本身不占有体积,分 子之间无相互作用力的气体。 2、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即:外界对系统所做的功全部用来增加系统的内能。
5、过程曲线
绝热压缩 温度升高
绝热膨胀 温度降低
五、多变过程
在实际的热力过程中,P、ν 、T的变化
和热量的交换都存在,不能用上述某一特殊
的热力过程来分析,需用一普遍的、更一般
的过程即多变过程来描述。
1、过程方程式:Pvn=常数 n=0,P=常数
n:多变指数。
是分子的内动能,仅与温度有关,是温度的单值函 数,用符号u表示,单位J。
三、闭口系统的能量方程
1、定义: 与外界没有质量交换的系统。 2、能量方程式
Q-W=Δ U
对于微元过程: 对于1kg工质:
故Q=Δ U+W δ Q=dU+δ W q=Δ u+w
(J/Kg)
—闭口系统能量方程
★以上各项均为代数值,可正可负或零,且 不受过程的性质和工质性质的限制。

清华大学热工基础课件工程热力学加传热学1绪论

清华大学热工基础课件工程热力学加传热学1绪论
我国57%的城市空气中总悬浮颗粒超标; 48个大中城市空气中的SO2浓度超标; 82%城市出现过酸雨;
我国的CO2排放量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 占世界总排放量的13.6%。
据世界银行报导,我国城市空气污染对人体安 康和生产造成的损失估计每年200亿美元;酸雨使 农作物减产每年损失达50亿美元。
我国的能源建立要走可持续开展的道 路,必须两条腿走路:
0-2 热工根底的研究内容
热工基础
工程热力学篇
〔热工理论根底〕 传热学篇
主要研究内容:
热工根底主要研究热能利用的根 本规律以及热能利用过程及自然界所有 热现象中热量传递的根本规律。
1.工程热力学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研究内容
工程热力学主要研究热能和机械能之间 相互转换的规律及提高能量转换经济性的途径 和技术措施 。〔举例〕
〔1〕合理利用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 主要途径就是改造或更新技术落后的能源 利用终端设备;
〔2〕大力开发对环境无污染或污染很小 的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地 热能、海洋能、生物质能以及核能等。
3. 能量的转换与利用
能量的利用过程,实质上是能量的传递与转换过程。
燃料电池
机械能
氢、酒精等二次能源
及化学变化和核反响的热力学能,也称为内 热能;
电能 :与电荷的运动和积蓄有关的能量; 化学能 :通过化学反响释放的能量; 核能 :通过核反响释放的能量; 辐射能 :物体以电磁波的形式发射的能量。
2. 能源
能源是指能够直接或间接提供能量的物
质资源。
〔1〕能源分类
1〕按开发利用的情况: 常规能源:煤、石油、天然气、水能、核能等。 新能源:太阳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
〔2〕研究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