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工程热力学期末习题讲评

合集下载

工程热力学习题解答

工程热力学习题解答

1. 热量和热力学能有什么区别?有什么联系?答:热量和热力学能是有明显区别的两个概念:热量指的是热力系通过界面与外界进行的热能交换量,是与热力过程有关的过程量。

热力系经历不同的过程与外界交换的热量是不同的;而热力学能指的是热力系内部大量微观粒子本身所具有的能量的总合,是与热力过程无关而与热力系所处的热力状态有关的状态量。

简言之,热量是热能的传输量,热力学能是能量?的储存量。

二者的联系可由热力学第一定律表达式d d q u p v δ=+ 看出;热量的传输除了可能引起做功或者消耗功外还会引起热力学能的变化。

2. 如果将能量方程写为 d d q u p v δ=+或d d q h v p δ=-那么它们的适用范围如何?答:二式均适用于任意工质组成的闭口系所进行的无摩擦的内部平衡过程。

因为 uh pv =-,()du d h pv dh pdv vdp =-=-- 对闭口系将 du 代入第一式得 q dh pdv vdp pdv δ=--+ 即 q dh vdp δ=-。

3. 能量方程变大) 与焓的微分式变大) 很相像,为什么热量 q 不是状态参数,而焓 h 是状态参数?答:尽管能量方程 qdu pdv δ=+ 与焓的微分式变大)似乎相象,但两者的数学本质不同,前者不是全微分的形式,而后者是全微分的形式。

是否状态参数的数学检验就是,看该参数的循环积分是否为零。

对焓的微分式来说,其循环积分:()dh du d pv =+⎰⎰⎰因为0du =⎰,()0d pv =⎰所以0dh =⎰,因此焓是状态参数。

而对于能量方程来说,其循环积分:q du pdv δ=+⎰⎰⎰虽然: 0du =⎰ 但是: 0pdv ≠⎰ 所以: 0q δ≠⎰ 因此热量q 不是状态参数。

4. 用隔板将绝热刚性容器分成A 、B 两部分(图2-13),A 部分装有1 kg 气体,B 部分为高度真空。

将隔板抽去后,气体热力学能是否会发生变化?能不能用 d d q u p v δ=+ 来分析这一过程?答:这是一个有摩擦的自由膨胀过程,相应的第一定律表达式为q du dw δ=+。

工程热力学期末复习题1答案

工程热力学期末复习题1答案

一、判断题:1. 平衡状态一定稳定状态。

2.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实质是能量守恒定律;3.公式d u = c v d t 适用理想气体的任何过程。

4.容器中气体的压力不变则压力表的读数也绝对不会改变。

5.在T —S 图上,任意二条可逆绝热过程线不能相交。

6.膨胀功与流动功都是过程的函数。

7.当把一定量的从相同的初始状态压缩到相同的终状态时,以可逆定温压缩过程最为省功。

8.可逆过程是指工质有可能沿原过程逆向进行,并能恢复到初始状态的过程。

9. 根据比热容的定义式T q d d c,可知理想气体的p c 为一过程量;10. 自发过程为不可逆过程,非自发过程必为可逆过程;11.在管道内作定熵流动时,各点的滞止参数都相同。

12.孤立系统的熵与能量都是守恒的。

13.闭口绝热系的熵不可能减少。

14.闭口系统进行了一个过程,如果熵增加了,则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15.理想气体的比焓、比熵和比定压热容都仅仅取决与温度。

16.实际气体绝热节流后温度一定下降。

17.任何不可逆过程工质的熵总是增加的,而任何可逆过程工质的熵总是不变的。

18. 不可逆循环的热效率一定小于可逆循环的热效率;19.混合气体中质量成分较大的组分,其摩尔成分也一定大。

20.热力学恒等式du=Tds-pdv 与过程可逆与否无关。

21.当热源和冷源温度一定,热机内工质能够做出的最大功就是在两热源间可逆热机对外输出的功。

22.从饱和液体状态汽化成饱和蒸汽状态,因为气化过程温度未变,所以焓的变化量Δh=c p ΔT=0。

23.定压过程的换热量q p =∫c p dT 仅适用于理想气体,不能用于实际气体。

24.在p -v 图上,通过同一状态点的定熵过程的斜率大于定温过程的斜率。

25. 压缩过程耗功是体积膨胀功,压气机耗功是技术功;26.供热量一定,用电炉取暖与用热泵式空气取暖耗电量一样多。

27.渐缩喷管出口截面参数不变,背压提高,则喷管流量下降。

28.工质在变截面管道内流动,管道的最小截面即为临界截面。

工程热力学(第五版)课后习题问题详解

工程热力学(第五版)课后习题问题详解

工程热力学(第五版)习题答案工程热力学(第五版)廉乐明 谭羽非等编中国建筑工业岀版社第二章 气体的热力性质2-2.已知N2的M= 28,求(1) N 2的气体常数;(2)标准状态下N 2的比容和密度;(3) P^OVMPa , t = 500 °c时的摩尔容积Mv 。

解:(1)N 2的气体常数R 0 8314R —M 28= 296.9J/(kg* K )(2)标准状态下 N 2的比容和密度296.9 2733101325= 0.8 m /kg(3) P ^O/MPa , t =500 c 时的摩尔容积 MvR °T3Mv = p = 64.27 m /kmol2-3 .把CO2压送到容积3m3的储气罐里,起始表压力Pg1一 30 kPa,终了表压力Pg ^ 0.3 Mpa 温度由t1 =45C 增加到t2 = 70 C 。

试求被压入的 CO2的质量。

当地大气压 B = 101.325 kPa 。

解:热力系:储气罐。

应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压送前储气罐中CO2的质量压送后储气罐中CO2的质量根据题意 容积体积不变;R = 188.9RT v 二V = 1.25kg / m 3m1p1v1 RT1 m2 二p2v2 RT2P1 二 P g1 B (1)P2 二 P g2 B(2)T1 "1 273 (3)T2 =t2 273(4)压入的CO2的质量m = m1 - m2 =V (p2 _ p1)R T2 T1(5)将(1)、(2)、(3) 、⑷代入(5)式得m=12.02kg2-5当外界为标准状态时,一鼓风机每小时可送 300 m3的空气,如外界的温度增高到27C ,大气压降低到99.3kPa ,而鼓风机每小时的送风量仍为300 m3,问鼓风机送风量的质量改变多少?解:同上题v p2 pl 300 99.3101.325m=m1-m2 () () 1000 R T2 T1 28 7 3 0 0 2 73= 41.97kg2-6空气压缩机每分钟自外界吸入温度为 15C 、压力为0.1MPa 的空气3 m3充入容积8.5 m3的储气罐内。

工热试题2

工热试题2

清华大学期末考试题(1)⒈ 简答题(40分,每题4分)⑴ 气体在喷管中的流动,欲要加速处于超音速区域的气流,应采用什么形式的喷管,其主要原因是什么?⑵ 在燃气轮机动力循环中,一般采取什么措施提高效率?⑶ 定温定压化学反应过程自发进行的条件是什么?其平衡条件又是什么? ⑷ 对刚性密闭容器中的汽水混合物加热,是否最终将全部变为蒸汽?⑸ 绝热真空刚性容器充入理想气体后,容器内的气体温度比充气前气体温度是高了、低了还是相等?⑹ 请写出4个Maxwell 关系式。

⑺ 非饱和湿空气的干球温度、露点温度与湿球温度的大小关系如何?对于饱和湿空气3个温度又是什么关系?⑻ 空气压缩制冷循环中,是否也可象蒸气压缩制冷循环那样用节流阀代替膨胀透平?为什么?⑼ 已知气体的温度、压力和临界参数,如何利用通用压缩因子图确定气体的比体积? ⑽ 当系统与环境处于同一温度和压力时,系统的火用是否为零?为什么? ⒉ 填空题(10分,每空1分)⑴ 已知dp T vT dT c ds p p )(∂∂-=,则可知T p pc )(∂∂=( )。

⑵ dv s df ____________+= ⑶ 焦汤系数________=J μ,J μ>0表示__________效应,J μ<0表示__________效应。

⑷ 理想气体定压热膨胀系数p p Tvv )(1∂∂=α=__________。

⑸ 水蒸汽的汽化潜热在低温时较__________,在高温时较__________,在临界温度为__________。

⒊ 某制热制冷两用空调机用R22作制冷剂。

压缩机进口为蒸发温度下的干饱和蒸气,出口为2.2 MPa ,105℃的过热蒸汽,冷凝器出口为饱和液体,蒸发温度为-10℃。

当夏季室外温度为35℃时给房间制冷,当冬季室外温度为0℃供暖,均要求室温能维持在20℃。

若室内外温差每1℃时,通过墙壁等的传热量为1100 kJ/h 。

求:⑴ 将该循环示意图画在h p -ln 图上;⑵ 制冷系数;⑶ 室外温度为35℃时,制冷所需的制冷剂流量; ⑷ 供暖系数;⑸ 室外温度为0℃时,供暖所需的制冷剂流量。

(完整版)工程热力学期末复习题答案

(完整版)工程热力学期末复习题答案

江苏科技大学《工程热力学》练习题参照答案第一单元一、判断正误并说明原因:1.给理想气体加热,其热力学能老是增添的。

错。

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是温度的单值函数,假如理想气体是定温吸热,那么其热力学能不变。

1.丈量容器中气体压力的压力表读数发生变化必定是气体热力状态发生了变化。

错。

压力表读数等于容器中气体的压力加上大气压力。

所以压力表读数发生变化能够是气体的发生了变化,也能够是大气压力发生了变化。

2.在张口系统中,当进、出口截面状态参数不变时,而单位时间内流入与流出的质量相等,单位时间内互换的热量与功量不变,则该系统处在均衡状态。

错。

系统处在稳固状态,而均衡状态要求在没有外界影响的前提下,系统在长时间内不发生任何变化。

3.热力系统经过随意可逆过程后,终态 B的比容为 v B大于初态 A 的比容 v A,外界必定获取了技术功。

错。

外界获取的技术功能够是正,、零或负。

4.在朗肯循环基础上推行再热,能够提升循环热效率。

错。

在郎肯循环基础上推行再热的主要利处是能够提升乏汽的干度,假如中间压力选的过低,会使热效率降低。

6.水蒸汽的定温过程中,加入的热量等于膨胀功。

错。

因为水蒸汽的热力学能不是温度的单值函数,所以水蒸汽的定温过程中,加入的热量其实不是所有用与膨胀做功,还使水蒸汽的热力学能增添。

7.余隙容积是必要的但又是有害的,设计压气机的时候应尽可能降低余隙比。

对。

余隙容积的存在降低了容积效率,防止了活塞随和门缸头的碰撞,保证了设施正常运行,设计压气机的时候应尽可能降低余容比。

8.内燃机定容加热理想循环热效率比混淆加热理想循环热效率高。

错。

在循环增压比同样吸热量同样的状况下,定容加热理想循环热效率比混淆加热理想循环热效率高;但是在循环最高压力和最高温度同样时,定容加热理想循环热效率比混淆加热理想循环热效率低。

9.不行逆过程工质的熵老是增添的,而可逆过程工质的熵老是不变的。

错。

熵是状态参数,工质熵的变化量仅与初始和终了状态有关,而与过程可逆不可逆没关。

清华大学99工程热力学期末试卷

清华大学99工程热力学期末试卷

工程热力学期末面试基本概念题[1]说一说什么是开口系、闭口系、平衡态、可逆,热力学为什么要引入可逆这个概念?[2]我们知道卡诺循环的效率高,为什么蒸汽动力循环利用了水蒸汽在两相区等压等温的特点,而不采用卡诺循环?[3]学习了工程热力学,你对热和功这两种能量形式有了什么更深的认识?[4]学习了工程热力学后,你认为应该如何安排热力循环的过程和选取参数,以达到节能的目的(以蒸汽动力循环或燃气动力循环为例)[5]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实质是什么?说明了什么问题?[6]说一说状态方程的作用。

[7]工程热力学教材中讲述过哪几种状态方程?为什么范德瓦尔方程很有名?[8]对比态原理是什么?通用压缩因子图有什么用途?[9]说明一下什么是化学平衡,其基本判据是什么?[10]工程热力学怎样用逻辑推理证明卡诺循环的效率最高?[11]渐缩喷管和缩放喷管在充分膨胀条件下出口参数有何不同的规律?[12]一般柴油机比汽油机的热效率是低还是高?为什么?[13]用克拉贝龙方程说明饱和压力和饱和温度的关系同向变化还是反向变化?[14]说一说膨胀功、技术功、轴功、流动功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15]学习了工程热力学,说一说你对内能、焓、熵、用这几个状态参数有了什么进一步的认识?[16]由相同状态不同种气体进行绝热混合,熵变不变?若由相同状态同种气体绝热混合,熵变不变?若同种气体不同状态绝热混合,熵变不变?为什么?[17]要在压气机中得到比较高的压缩空气,为什么一定要采用多级压缩?在燃气动力循环中,采用多级压缩中间间冷是否一定提高效率?[18]绝热节流过程与开口系统中的可逆绝热膨胀过程有否区别,各有什么特点,状态参数如何变化?[19]与缩小水管使水的流速提高有所不同,缩放喷管后段必须截面扩大才能使气流速度继续增加,其主要原因是什么?[20]空气压缩制冷与蒸气压缩制冷各自的优缺点是什么?[21]反应热与热效应有何区别,定压反应热效应Qp与定容反应热效应Qv有什么关系?[22]什么是状态公理,简单可压缩系统的独立状态参数有几个?为什么?[23]标准生成焓和标准生成吉布斯函数是如何定义的?有什么作用?[24]吉布斯函数和亥姆霍兹函数的物理意义是什么?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这两个函数有什么用处?[25]什么是临界点?在临界点处物质的性质有什么相似之处?[26]为什么夏天时自来水管上经常结水滴,冬天时尽管更冷却不会结水滴?请用所学的湿空气的知识加以解释。

清华大学工程热力学习题课

清华大学工程热力学习题课

工程热力学课程习题第一章1-1 试将1物理大气压表示为下列液体的液柱高(mm),(1) 水,(2) 酒精,(3) 液态钠。

它们的密度分别为1000kg/m3,789kg/m3和860kg/m3。

1-4 人们假定大气环境的空气压力和密度之间的关系是p=cρ1.4,c为常数。

在海平面上空气的压力和密度分别为1.013×105Pa和1.177kg/m3,如果在某山顶上测得大气压为5×104Pa。

试求山的高度为多少。

重力加速度为常量,即g=9.81m/s2。

1-7如图1-15 所示的一圆筒容器,表A的读数为360kPa,表B读数为170kPa,表示室Ⅰ压力高于室Ⅱ的压力。

大气压力为760mmHg。

试求(1) 真空室以及Ⅰ室和Ⅱ室的绝对压力;(2) 表C的读数;(3) 圆筒顶面所受的作用力。

图1-151-8 若某温标的冰点为20°,沸点为75°,试导出这种温标与摄氏度温标的关系(一般为线性关系)。

1-10 若用摄氏温度计和华氏温度计测量同一个物体的温度。

有人认为这两种温度计的读数不可能出现数值相同的情况,对吗?若可能,读数相同的温度应是多少?1-14一系统发生状态变化,压力随容积的变化关系为pV1.3=常数。

若系统初态压力为600kPa,容积为0.3m3,试问系统容积膨胀至0.5m3时,对外作了多少膨胀功。

1-15气球直径为0.3m,球内充满压力为150kPa的空气。

由于加热,气球直径可逆地增大到0.4m,并且空气压力正比于气球直径而变化。

试求该过程空气对外作功量。

1-16 1kg气体经历如图1-16所示的循环,A到B为直线变化过程,B到C为定容过程,C到A为定压过程。

试求循环的净功量。

如果循环为A-C-B-A则净功量有何变化?图1-16第二章2-2 水在760mmHg下定压汽化,温度为100℃,比容从0.001m3/kg增加到1.1763m3/kg,汽化潜热为2250kJ/kg。

清华大学工程热力学思考题答案

清华大学工程热力学思考题答案
(4) 错误:1)相对压力单位为工程大气压(at),与标准大气压(atm) 不同;2)气体常数Rm应该用8314J/kmol*K。 正确结果:2.695kg 2. 理想气体的cp与cv之差及cp与cv之比是否在任何温度下都等于
一个常数? 答: 根据定压比热容和定容比热容的定义,以及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可 以推导出,(见课本79页)。可见,两者之差为常数。
第二章 思考题参考答案
1. 工质膨胀时是否必须对工质加热?工质边膨胀边放热可能否? 工质边被压缩边入热量可以否?工质吸热后内能一定增加? 对工质加热,其温度反而降低,有否可能?
答:由闭口系统热力学第一定律关系式: 规定吸热,对外做功。
(1) 不一定;工质膨胀对外做功,,由于可以使,因此可能出现,即 对外放热;
态量。而这里所指的比热容并不是在以上特定过程下的比热容,因此仅
可以表示成为:。可见,这里所指的比热容是由两个参数决定的,且是
与过程有关的量。
7. 理想气体的内能和焓为零的起点是以它的压力值、还是以它的
温度值、还是压力和温度一起来规定的?
答:由于理想气体的内能和焓仅为温度的单值函数,与压力无关,因此
理想气体的内能和焓为零的起点是以它的温度值(热力学温度值)来规
1.进行任何热力分析是否都要选取热力系统? 答:是。热力分析首先应明确研究对象,根据所研究的问题人为地划定 一个或多个任意几何面所围成的空间,目的是确定空间内物质的总和。 2.引入热力平衡态解决了热力分析中的什么问题? 答:若系统处于热力平衡状态,对于整个系统就可以用一组统一的并具 有确定数值的状态参数来描述其状态,使得热力分析大为简化。 3.平衡态与稳定态的联系与差别。不受外界影响的系统稳定态是否是 平衡态? 答:平衡态和稳定态具有相同的外在表现,即系统状态参数不随时间变 化;两者的差别在于平衡态的本质是不平衡势差为零,而稳定态允许不 平衡势差的存在,如稳定导热。可见,平衡必稳定;反之,稳定未必平 衡。 根据平衡态的定义,不受外界影响的系统,其稳定态就是平衡态。 在不受外界影响(重力场除外)的条件下,如果系统的状态参数不随时 间变化,则该系统所处的状态称为平衡状态。 4.表压力或真空度为什么不能当作工质的压力?工质的压力不变化, 测量它的压力表或真空表的读数是否会变化? 答:由于表压力和真空度都是相对压力,而只有绝对压力才是工质的压 力。表压力与真空度与绝对压力的关系为: 其中为测量当地的大气压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馨提示
关注网络学堂,一些重要信息及课程资料 等我们会在网络学堂上公布。(包括所有 作业答案详解、各章后思考题、缺交作业 的名单、老师及助教联系方式等) 的名单、老师及助教联系方式等) 缺交作业想补齐的同学可在期末考试之前 送到助教办公室,仍有成绩,期末考试之 后递交的,一律没有成绩。 下课后,各班课代表及散选的同学来领考 试专用A4纸以及作业。 试专用A4纸以及作业。
后 , 首先被冷却盘管冷却和冷凝除湿 , 温度降为 首先被冷却盘管冷却和冷凝除湿, t2=10℃;然后被电加热器加热到t3=20℃(参看图910℃ 20℃ 参看图9 14),试确定:(1) 各过程中湿空气的初、终态参数; 14) 试确定: 各过程中湿空气的初、终态参数; (2) 相对于单位质量干空气的湿空气在空调机中除 去的水分mω;(3) 相对于单位质量干空气的湿空气 被冷却而带走的热量Q12和从电加热器吸入的热量 Q23(用h-d图计算)。 图计算)
间冷+再热+ 间冷+再热+回热示意图
间冷器 回热器 燃烧室1 燃烧室 2R 燃烧室2 燃烧室
2a 3
4R 4a
压气机 1
燃气轮机
第七次作业 (5-19) 19)
2—3中间冷却过程 3点的温度计算: 点的温度计算:
T3 = T2 a − 0.8(T2 a − T1 )
中间冷却使空气温度下降 中间冷却使空气温度下降 为低压级压缩机温升的 80%
思考题 : ∂T ( )u = ? ∂v
主要内容
剩余习题讲解
典型重点提示
分析循环的一般方法
1. 2.
3. 4.
将实际循环抽象和简化为理想循环; 将简化好的理想循环表示在p 将简化好的理想循环表示在p-v和T-s图 上; 对理想循环进行分析和计算; 定性分析各主要参数对理想循环的吸热量, 放热量及净功量的影响; 对理想循环的计算结果引入必要的修正; 对实际循环进行热力学第二定律分析。
内容重点( 内容重点(例1)
一燃气轮机装置,按定压加热循环工作。压 缩机进口参数:p 缩机进口参数:p1=105Pa,t1=20 0C;压缩 Pa, 机增压比为6;燃气轮机进口参数为t 机增压比为6;燃气轮机进口参数为t3=800 0C,压缩机绝热效率为=0.82,燃气轮机相 ,压缩机绝热效率为=0.82,燃气轮机相 对内效率为0.85。试求: 对内效率为0.85。试求:
内容重点 例 1
(1)装置的热效率;
压气机绝热效率
T
2 1
2’
3
4’
h2 − h 1 ηc = h2' − h 1
燃气轮机相对内效率
4
ηoi =
h3 − h4' h3 − h4
s
内容难点( 内容难点(例1)
(2)吸热量q1中的可用能; )吸热量q
T
2
2’
3
4’
e x ,q = q1 − T0 ( s3 − s 2′ )
第十次作业 (8-6)
因为同温限间空气 压缩制冷循环 ε回热= ε非回热
COP = 1
T
2 3 3R 5 1R 1 2R
π
k −1 k
−1
压比不同!压比不同!
4
P269
“循环增压比为5”——回热循环 循环增压比为 回热循环
s
空气回热压缩制冷循环
T
5 1R 3R 4
回热式空气压缩制冷装置
2 2 3 3R 4 1 5 1R 2R
h
比湿度d与 比湿度 与 相对湿度φ 相对湿度 露点温度t 露点温度 d 与湿球温度t 与湿球温度 w
φ
h t
tw td
t tw td
φ =100%
pv
d
湿空气的概念
下图是湿空气中水蒸气的T 图,A 下图是湿空气中水蒸气的T-s图,A,B两点是在 同一等压线上,比较两点相对湿度的大小。
ps A
T
psB
第八次作业 (6-10) 10)
第九次作业
蒸气动力循环必考!! 重点: 7-5 再热循环 7-6 抽气回热循环(一级) 7-8 综合,既有回热,又有再热 掌握: 循环图、循环中各参量的计算、有阻力情 况下的计算等
第十次作业 (8-6)
采用具有理想回热 采用具有理想回热的勃雷登逆循环的制 具有理想回热的勃雷登逆循环的制 冷机, 工作在290 290K 220K 之间, 冷机 , 工作在 290K 和 220K 之间 , 循环增压 比为5 当输入功率为3kW时循环的制冷量 比为 5 , 当输入功率为 3kW 时循环的制冷量 是多少“ 冷吨” 是多少 “ 冷吨 ” ? 循环的性能系数又是多 少 ? 工 质 可 视 为 理 想 气 体 , cp=1.04kJ/(kg·K), k=1.3。 04kJ/(kg· kJ/(kg
第十章
分情况讨论如下: 分情况讨论如下:
x = T ∂s ∂s 利用: cp = T ( ) p cv = T ( )v ∂T ∂T y = T ∂s ( )y ∂s ∂p ∂s ∂v ∂x 利用: ( )T = ( )v ( )T = −( )p ∂v ∂T ∂p ∂T x及y ≠ T ∂s ∂s ∂T 利用: ( ) y =( ) y ( ) y ∂x ∂T ∂x
5. 6.
内容重点 1
各种装置实际循环的分析和计算 对于实际循环的分析,注意抓住一些修 正系数,如压气机绝热效率,汽轮机相对内 效率等,依据它们首先求得实际出口状态的 焓或温度,再结合已知条件,求出状态点的 其他参数。 之后循环热量、功量和热效率的计算方 法与理想循环一样,只不过要注意用相应的 实际状态点的参数进行计算。
第八次作业 (6-10) 10)
根据初始压力p= 根据初始压力p=2MPa p=2 使汽包内汽水混合 物温度保持不变 v’ v” 初始m 初始m水、m汽、 m总、干度 放水( 放水 ( 汽 ) 前后 , 前后, 都处于两相区
放水( 放水(汽)后:m总’= m总-300
v、干度、m水’、m汽’ 干度、
以混合式回热器为例 热一律
αha + (1−α) h4 =1×h5
h5 − h4 α= ha − h4
忽略泵功
h −h α= ha − h
' a
' 2 ' 2
复习要点提示
1 各种循环优缺点,以及循环组织方式选取 的原因。(如空气压缩制冷循环的缺点、 的原因。(如空气压缩制冷循环的缺点、 蒸汽压缩制冷循环中为何选择节流阀而不 用膨胀机等) 2 后2章重点掌握基本概念;(如什么是化学 Ex以及化学Ex的基准等) Ex以及化学Ex的基准等)
d
湿空气基本过程- 湿空气基本过程-绝热加湿过程
φ2
h 1 2 φ =1
在绝热条件下向湿空 气加入水分以增加比 湿度,近似看成定焓 过程。 因此,过程沿定h线, 向d和相对湿度增大、 T减小的方向进行。
因为是绝热的,水分蒸 发所吸收的潜热完全来 自湿空气自身
d
湿空气基本过程- 湿空气基本过程-冷却去湿过程
A B
pv ϕ = ps
水蒸气分压 力pv 与同温度 下的饱和压 力 ps 的比值 A点 ps 大,相对湿度小
s
湿空气基本过程- 湿空气基本过程-加热和冷却过程
2 h 1
φ2 φ1 φ2'
2’ φ =1 ’
加热时,朝焓增加方 向变化,随着热量的 加入,湿空气温度升 高,相对湿度降低 如左图1-2所示。
工程热力学 期末讲评
助教:胡珊 陈程 助教: 任课教师: 任课教师:吴晓敏 2010 . 12 . 31
主要内容
剩余习题讲解
典型重点提示
主要内容
剩余习题讲解
典型重点提示
第七次作业 (5-19) 19)
一个具有二级压缩中间冷却、二级膨胀中间再热 一个具有二级压缩中间冷却、 以及回热的燃气轮机装置循环如图5 24所示 所示。 以及回热的燃气轮机装置循环如图5-24所示。循 环的入口空气参数为100kPa 15℃, 100kPa, 环的入口空气参数为100kPa,15℃,低压级的增 压比是3 高压级是4 燃气轮机高压级、 压比是3,高压级是4,燃气轮机高压级、低压级 的增压比与压气机相同。 的增压比与压气机相同。中间冷却使空气温度下 降为低压级压缩机温升的80% 80%, 降为低压级压缩机温升的80%,回热器的回热度 78%,二级燃气轮机的入口温度皆是1100℃ 1100℃, 是78%,二级燃气轮机的入口温度皆是1100℃, 压气机和燃气轮机的绝热效率和相对内效率均是 86%,试确定作出6000kW 86%,试确定作出6000kW功率时的工质的质量流 6000kW功率时的工质的质量流 率。
1
s
P270 例8-1 T1R(T0)=290K T3R=220K
( COP )R
T4 = T1 − T4
第九章 理想气体混合物和湿空气
1、成分描写 成分描写 2、分压定律和分容积定律 3、混合物参数计算(混合熵增) 混合物参数计算(混合熵增) 4、湿空气概念与计算
第十一次作业 (9-10) 10)
答疑时间及地点
1月9日 上午 9:00~11:30 月 日 1月10日 上午 9:00~11:30 月 日 地点: 地点: 热能系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二楼会议室A202 热能系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二楼会议室 吴老师办公室A203 吴老师办公室 下午 14:00~17:00 下午 14:00~17:00
期末考试
第十二次作业 (9-14) 14)
Q12 = h1 − h2 − ( d1 − d 2 ) × h2s
不要 忘记
第十章
热力学微分关系式进行证明思路。 热力学微分关系式进行证明思路。
1、目的:建立不可测量与可测量之间关系! 目的:建立不可测量与可测量之间关系! 思路: 2、思路: 等不可测量, (1)u、h、g、s等不可测量,若在分母或条件 将其调至分子; 时,将其调至分子; 利用四个热力学基本关系, (2)利用四个热力学基本关系,将u、h、g转化 表达式; 为s表达式; 只剩下s的表达式,分情况讨论。 (3)只剩下s的表达式,分情况讨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