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生产质量管理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中南大学网络教育课程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

一、填空题:

1.药品GMP的中文全称是,英文全称是,适用范围是。

2.GMP规定批生产记录应按归档,保存至药品有效期后,未规定有效期的药品,其批生产记录至少保

存。

3.从专业化管理角度,GMP可以分为A和B系统,其中A是对

的控制,B是对的保证。

4.实施GMP涉及的三个方面是、和人员,其核心是。

5.我国GMP规定,洁净室布局时要求洁净室等级的静压差为,洁净室与室外大气的静压差为。洁净室无

特殊要求时,温度应控制在度,相对湿度控制在。

6.物料和产品应当根据其性质有序分批贮存和周转,发放及发运应当符合

和的原则;不合格的物料、中间产品、待包装产品和成品的每个包装容器上均应当有清晰醒目的,并在内妥善保存。

7.记录应当保持清洁,和。记录填写的任何更改都应当签注和并使原有信息仍清晰可辨,必要时,应当

说明更改的理由。

8.批记录应当由负责管理,至少保存至药品。质量标准、工艺规程、操作规程、稳定性考察、确认、验

证、变更等其他重要文件应当。

9.应当建立划分产品的操作规程,生产批次的划分应当能够确保同一批次产品质量和特性的。每批产品

应当检查和,确保物料平衡符合设定的限度。

10.药品生产管理部门和质量管理部门的负责人不得_____________。他们应有能力对药品生产和质量管

理中的实际问题作出 ________的________和_______。

11.从事高________活性、高_____性、高________性和强_________性及有特殊要求的生产人员和质检人

员应经相应的技术培训。

12.药品生产企业的______区、______区、______区和_______区的总体布局应合理,不得互相妨碍。

13.洁净区的内表面应平整光滑、接口严密、无_______、无________物脱落,并能耐受________和

________。

14.设备的设计、选型、安装、改造和维护必须符合用途,应当尽可能降低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风险,便于操作、清洁、维护,以及必要时进行的______或______。15.设备与药品直接接触的表面应当平整、光洁、易清洗或消毒、耐腐蚀,不得 _____、

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

16.不得使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衡器、量具、仪表以及用于记录和控制的设备、

仪器。

17.模具使用后,由________归还至模具间,由_______或_______检查模具完好及清洁情况。

18.质量管理负责人和生产管理负责人不得互相兼任。和可以兼任。应当制定操作规程确保独立履行职

责,不受和其他人员的干扰。

19.企业应当指定部门或专人负责培训管理工作,应当有经或质量管理负责人培训方案或计划,应当予以

保存。

20.与药品生产、质量有关的所有人员都应当经过,培训的内容应当与的要求相适应。除进行本规范理论

和实践的培训外,还应当有相关法规、相应岗位的、的培训,并培训的实际效果。

21.生产设备应有明显的状态标识,标明和(如名称、规格、批号);没有内容物的应当标明。

22.采用新的生产处方或生产工艺前,应当验证其。生产工艺在使用规定的和

条件下,应当能够始终生产出符合预定用途和的产品。

23.应当根据确认或验证的对象制定确认或,并经、。确认或验证方案应当。

24.质量控制实验室的检验人员应当具有相关专业学历,并经过与所从事的检验操作相关的且。

25.试液和已配制的培养基应当标注配制、和配制人员姓名,并有配制(包括灭菌)记录。不稳定的试

剂、试液和培养基应当标注及。标准液、滴定液还应当标注最后一次标化的日期和校正因子,并有标化记录。

26.我国制药工艺用水分为、和。一般在制作注射剂时水的pH值控制在。

27.根据和的有关规定, 制定2018版的GMP共有章条,自2018年3月1日起施行。

28.记录应当,,,。

29.药品生产的管理文件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标准又可分为:________标准、________标准、

________标准。生产工艺规程是________标准,SOP是________标准。

30.生产区和贮存区应当有足够的空间,确保有序地存放、

、、。

31.只有经、和调查,有退货质量未受影响,且经根据操作规程评价后,方可考虑将退货重新包装、重新

发运销售。

32.确认和验证不是的行为。首次确认或验证后,应当根据进行。关键的生产工艺和操作规程应当进行,

确保其能够达到预期结果。

33.仓储区内的原辅料应当有适当的标识,并至少标明下述内容:;;

(如待验、合格、不合格、已取样);。

34.物料包括药品生产的、和,对物料一般也实行批号管理。其中包装材料分为、和三类。

35.实施GMP的三大目标要素是

、和。

36.每批药品应当有批记录,包括、、和等与本批产品有关的记录。

37.SOP的特性有、、、、准确性和保密性。

38.GMP强调的四个一切是:一切行为有_________;一切行为有_________;一切行为有_________;一切

行为有________。

39.生产区和储存区应有与____________相适应的面积和空间用以安置设备、物料,便于____________,

存放物料、中间产品、待验品和成品,应最大限度地减少_______和交叉________。

40.空调净化系统应使生产区,并有、和,保证药品的生产环境符合要求。

41.批包装记录的每一页均应当标注所包装产品的、、和。

42.批记录是用于记述每批药品、和的所有文件和记录,可追溯所有与

的历史信息。

43.批生产记录应当依据现行批准的工艺规程的相关内容制定。记录的设计应当避免填写差错。批生产记

录的应当标注产品的、和。

44.所有药品的均应当按照批准的工艺规程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并有相关记录,以确保,并符合药品和的

要求。

45.企业应当有整洁的;厂区的地面、路面及运输等不应当对造成污染;生产、行政、生活和辅助区的总

体布局应当合理,不得;厂区和厂房内的应当合理。

46.不合格的、、和成品的每个包装容器上均应当有清晰醒目的标志,并在内妥善保存。

二、简答题:

1.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GMP认证工作中负有那些责任?

2.药品生产企业各类人员素质要求是什么?

3.药品生产用设备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4.对生产物料购入的要求是什么?

5.物料在贮存过程中有何要求?

6.危险品库管理应注意什么?

三、论述题:

1.产品质量回顾分析的内容至少应该包括哪些方面?

2.请论述批生产记录的内容应当包括哪些方面?

3.请论述取样应当符合哪些要求?

4.物料和不同生产阶段产品的检验应当符合哪些要求?

5.GMP规定产品的放行应当至少符合哪些要求?

6.请论述企业建立实施纠正和预防措施的操作规程,至少应包括哪些内容?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 ,药品制剂生产的全过程和原料药生产中

影响成品质量的关键工序。

2.批号整编,一年,三年

3.质量控制, 质量保证,原材料、中间品、产品系统质量 ,生产过程中易产生人为差错和污染等问题影

响药品质量

4.硬件 , 软件,人员

5.5Pa , 10Pa , 18~26 , 45%~65%。

6.先进先出,近效期先出,标志,隔离区

7.不得撕毁,任意涂改,姓名,日期

8.质量管理部门,有效期后一年,长期保存。

9.生产批次,均一性,产量,物料平衡

10.相互兼任,正确,判断,处理

11.生物,毒,致敏,污染

12.生产,行政,生活,_辅助

13.裂缝,颗粒,清洗,消毒

14.预订,产生污染,交叉污染,混淆,差错,消毒,灭菌

15.与药品发生化学反应,吸附药品,向药品中释放物质。

16.未经校准,超过校准有效期,失准

17.领用人,设备员,班长

18.质量管理人,质量授权人,质量受权人,企业负责人

19.生产管理负责人,审核和批准,培训记录

20.培训,职责,技能,定期评估

21.设备编号,内容物,清洁状态

22.常规生产的适用性,设备,注册要求

23.验证方案,审核,批准,明确职责

24.至少,中专或高中以上,实践培训,通过考核。

25.批号,配制日期,有效期,特殊贮存条件

26.原料用水 ,口服药用水 , 注射用水, 5.0~7.0

27.《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14 , 313

28.及时填写,内容真实,字迹清晰、易读,不易擦除

29.标准,记录,技术,管理,工作,技术,工作

30.设备,物料,中间产品,待包装产品和成品

31.检查,检查,证据证明,质量管理部门

32.一次性,产品质量回顾分析情况,再确认或再验证,定期,再验证

33.指定的物料名称和企业内部的物料代码,企业接收时设定的批号,物料质量状态,有效期或复验期

34.药品生产的原料,辅料,包装材料,内包装材料,外包装材料,印刷性包装材料

35.要把影响药品质量的人为差错减少到最低程度,要防止一切对药品的污染和交叉污染,防止产品质量

下降的情况发生,要建立健全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药品GMP的有效实施,以生产出高质量的药品

36.批生产记录,批包装记录,批检验记录,药品放行审核记录

37.指令性,系统性,规范性,可靠性

38.规范,记录,监督,复核

39.生产规模,生产操作,差错,污染

40.有效通风,温度,湿度控制,空气净化过滤

41.名称,规格,包装形式,批号

42.生产,质量检验,放行审核,成品质量有关

43.每一页,名称,规格,批号。

44.生产和包装,药品达到规定的质量标准,生产许可,注册批准

45.生产环境,药品的生产,互相妨碍,人、物流走向

46.物料,中间产品,待包装产品,隔离区

二、简答题:

1.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GMP认证工作中负有那些责任?

答: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主管全国的GMP认证工作。负责药品GMP的制定、修订、工作;GMP认证检查评定标准的制定、修订工作;建立国家药品GMP认证检查员库及管理工作;负责生产注射剂、放射性药品、血液制品及规定的生物制品的GMP认证工作;负责进口药品GMP认证和国际药品贸易中药品GMP协调等工作。

2.药品生产企业各类人员素质要求是什么?

答:(1)企业主管药品生产管理和质量管理的负责人应具有医药或相关专业大专以上学历,有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经验。

(2)药品生产管理部门和质量管理部门的负责人应具有医药或相关专业大专以上学历,有药品生产和

质量管理的实践经验,有能力对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中的实际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处理。

(3)要求各级管理人员受过高等教育或相当水平,并经过所从事专业培训;

(4)要求质检人员具有中专以上文化程度并经过专业培训;

(5)要求一般操作人员应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并经过相应的专业性培训;

(6)要求从事特殊要求生物制品生产操作和质量检验人员应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和安全知识培训。

3.药品生产用设备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1)设备的设计、大小、选型、安装、改造和维护必须符合药品生产要求。设备的设计和布置应尽可能降低发生污染、交叉污染和差错的风险,便于操作、清洁、维护,以及必要时进行的消毒或灭菌。

(2)应建立设备使用、清洁、维护和维修的操作规程,并保存相应的操作记录。

(3)应建立设备档案,保存设备采购、安装、确认和验证、维修和维护、使用、清洁的文件和记录。

4.对生产物料购入的要求是什么?

答:(1)物料应购自符合药品注册要求的生产商,应有对主要物料生产商进行质量审计或评估的系统。

(2)物料必须从质量管理部门批准的供应商处采购,应尽可能直接向生产商购买。

(3)物料供应商应相对固定,改变物料供应商应按书面规程对新的供应商进行质量审计或评估,改变主要物料供应商还应对新的供应商进行现场审计,并需要对产品进行相关的验证及稳定性考察。5.物料在贮存过程中有何要求?

答:对温度、湿度或其他条件有特殊要求的物料、中间产品和成品,应按规定的条件贮存。需贮存于阴凉库的药品,则应贮于专设的阴凉库中。固体、液体原料应分开储存;挥发性物料应注意避免污染其他原料;炮制、整理加工后的净药材应使用清洁容器或包装,并与未加工、炮制的药材严格分开,物料应按规定的使用期限储存,无规定使用期限的,其储存一般不超过三年,期满后复验。如有特殊情况则及时复验。易燃易爆危险品,储于专用的危险品库中,并有防火安全设施。

6.危险品库管理应注意什么?

答:(1)危险品库要建立在远离生产的区域,与其它建筑之间有符合消防要求的距离。(2)危险品库应有明显标志,并配备有灭火器材、砂池、水桶、尼龙水带等。

(3)禁止在危险品库范围内吸烟、用火,禁止穿有带铁钉的鞋入库,以防止产生火花。

(4)化验用的易燃易爆试剂,应储于危险品库内的专用铁柜中,按物料储存规定建立账卡。

三、论述题:

1.产品质量回顾分析的内容至少应该包括哪些方面?

答:(一)产品所用原辅料的所有变更,尤其是来自新供应商的原辅料;

(二)关键中间控制点及成品的检验结果;

(三)所有不符合质量标准的批次及其调查;

(四)所有重大偏差及相关的调查、所采取的整改措施和预防措施的有效性;

(五)生产工艺或检验方法等的所有变更;

(六)已批准或备案的药品注册所有变更;

(七)稳定性考察的结果及任何不良趋势;

(八)所有因质量原因造成的退货、投诉、召回及调查;

(九)与产品工艺或设备相关的纠正措施的执行情况和效果;

(十)新获批准和有变更的药品,按照注册要求上市后应当完成的工作情况;

(十一)相关设备和设施,如空调净化系统、水系统、压缩空气等的确认状态;

(十二)委托生产或检验的技术合同履行情况。

2.请论述批生产记录的内容应当包括哪些方面?

答:(一)产品名称、规格、批号;

(二)生产以及中间工序开始、结束的日期和时间;

(三)每一生产工序的负责人签名;

(四)生产步骤操作人员的签名;必要时,还应当有操作(如称量)复核人员的签名;

(五)每一原辅料的批号以及实际称量的数量(包括投入的回收或返工处理产品的批号及数量);

(六)相关生产操作或活动、工艺参数及控制范围,以及所用主要生产设备的编号;

(七)中间控制结果的记录以及操作人员的签名;

(八)不同生产工序所得产量及必要时的物料平衡计算;

(九)对特殊问题或异常事件的记录,包括对偏离工艺规程的偏差情况的详细说明或调查报告,并经签字批准。

3.请论述取样应当符合哪些要求?

答:(一)质量管理部门的人员有权进入生产区和仓储区进行取样及调查;

(二)应当按照经批准的操作规程取样,操作规程应当详细规定:

1)经授权的取样人;2)取样方法;3)所用器具;4)样品量;5)分样的方法;6)存放样品容器的类型和

状态;7)取样后剩余部分及样品的处置和标识;8)取样注意事项,包括为降低取样过程产生的各种风险所采取的预防措施,尤其是无菌或有害物料的取样以及防止取样过程中污染和交叉污染的注意事项;

9)贮存条件;10)取样器具的清洁方法和贮存要求。

(三)取样方法应当科学、合理,以保证样品的代表性;

(四)留样应当能够代表被取样批次的产品或物料,也可抽取其他样品来监控生产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如生产的开始或结束);

(五)样品的容器应当贴有标签,注明样品名称、批号、取样日期、取自哪一包装容器、取样人等信息;

(六)样品应当按照规定的贮存要求保存。

4.物料和不同生产阶段产品的检验应当符合哪些要求?

答:(一)企业应当确保药品按照注册批准的方法进行全项检验;

(二)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对检验方法进行验证:

1)采用新的检验方法;2)检验方法需变更的;3)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及其他法定标准未收载

的检验方法;4)法规规定的其他需要验证的检验方法。

(三)对不需要进行验证的检验方法,企业应当对检验方法进行确认,以确保检验数据准确、可靠;

(四)检验应当有书面操作规程,规定所用方法、仪器和设备,检验操作规程的内容应当与经确认或验证的检验方法一致;

(五)检验应当有可追溯的记录并应当复核,确保结果与记录一致。所有计算均应当严格核对;

(六)检验记录应当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1)产品或物料的名称、剂型、规格、批号或供货批号,必要时注明供应商和生产商(如不同)

的名称或来源;

2)依据的质量标准和检验操作规程;

3)检验所用的仪器或设备的型号和编号;

4)检验所用的试液和培养基的配制批号、对照品或标准品的来源和批号;

5)检验所用动物的相关信息;

6)检验过程,包括对照品溶液的配制、各项具体的检验操作、必要的环境温湿度;

7)检验结果,包括观察情况、计算和图谱或曲线图,以及依据的检验报告编号;

8)检验日期;

9)检验人员的签名和日期;

10)检验、计算复核人员的签名和日期。

(七)所有中间控制(包括生产人员所进行的中间控制),均应当按照经质量管理部门批准的方法进行,检验应当有记录;

(八)应当对实验室容量分析用玻璃仪器、试剂、试液、对照品以及培养基进行质量检查;

(九)必要时应当将检验用实验动物在使用前进行检验或隔离检疫。饲养和管理应当符合相关的实验动物管理规定。动物应当有标识,并应当保存使用的历史记录。

5.GMP规定产品的放行应当至少符合哪些要求?

答:(一)在批准放行前,应当对每批药品进行质量评价,保证药品及其生产应当符合注册和本规范要求,并确认以下各项内容:

1)主要生产工艺和检验方法经过验证;

2)已完成所有必需的检查、检验,并综合考虑实际生产条件和生产记录;

3)所有必需的生产和质量控制均已完成并经相关主管人员签名;

4)变更已按照相关规程处理完毕,需要经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变更已得到批准;

5)对变更或偏差已完成所有必要的取样、检查、检验和审核;

6)所有与该批产品有关的偏差均已有明确的解释或说明,或者已经过彻底调查和适当处理;如偏差还

涉及其他批次产品,应当一并处理。

(二)药品的质量评价应当有明确的结论,如批准放行、不合格或其他决定;

(三)每批药品均应当由质量受权人签名批准放行;

(四)疫苗类制品、血液制品、用于血源筛查的体外诊断试剂以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规定的其他生物制品放行前还应当取得批签发合格证明。

6.请论述企业建立实施纠正和预防措施的操作规程,至少应包括哪些内容?

答:(一)对投诉、召回、偏差、自检或外部检查结果、工艺性能和质量监测趋势以及其他来源的质量数据进行分析,确定已有和潜在的质量问题。必要时,应当采用适当的统计学方法;

(二)调查与产品、工艺和质量保证系统有关的原因;

(三)确定所需采取的纠正和预防措施,防止问题的再次发生;

(四)评估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合理性、有效性和充分性;

(五)对实施纠正和预防措施过程中所有发生的变更应当予以记录;

(六)确保相关信息已传递到质量受权人和预防问题再次发生的直接负责人;

(七)确保相关信息及其纠正和预防措施已通过高层管理人员的评审。

模拟试题(二)含答案

《中国古建筑史》模拟试题(二)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 1.清明上河图所表现的是(c )城的风貌。 A、西汉长安B、唐长安C、北宋汴梁D、明南京 2.《营造法式》是哪个朝代的著作?(c) A汉B唐C宋D清 3.我国砖普遍用于民居砌墙始于哪个朝代?(d) A秦B唐C宋D明 4.下面哪个城市不属于我国七大古都?(d) A杭州B南京C开封D苏州 5.唐长安城位于汉长安城的:(a) A东南B西南C东北D西北 6.按尊卑顺序排列,下列哪组屋顶形式是正确的?(c) A歇山顶、庑殿顶、硬山顶、悬山顶 B庑殿顶、歇山顶、硬山顶、悬山顶 C庑殿顶、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 D歇山顶、庑殿顶、悬山顶、硬山顶 原始社会晚期黄河流域最具代表性的建筑类型是:(b) A干阑式建筑B木骨泥墙房屋C穴居D巢居 9.历代帝王陵墓中“因山为陵”的是:(b) A秦代B唐代C宋代D明代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开凿于:(a) A北魏B北周C隋D唐 我国用琉璃瓦的历史始于哪个朝代?(a) A南北朝B唐C春秋D西周 13.佛光寺东大殿平面柱网为:(c) A单槽B双槽C金厢斗底槽D分心槽 14.我国已知最早采用榫卯技术构筑房屋的实例是:(c) A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B西安半坡村遗址C河南偃师二里头宫殿遗址D陕西岐山凤雏村遗址

15.原始社会晚期长江流域最具代表性的建筑类型是:(a) A干阑式建筑B木骨泥墙房屋C穴居D巢居 16.我国已知最早的庭院式建筑是:(b) A西安半坡遗址B陕西岐山凤雏村遗址C河南偃师二里头宫殿遗址D浙江余姚河姆渡村遗址 17.我国已知最早、最严整的四合院实例是:(b) A湖北蕲春建筑遗址B陕西岐山凤雏村遗址C河南偃师二里头宫殿遗址D安阳小屯村殷墟宫殿遗址我国瓦的普遍使用是在哪个时期?(b) A西周B春秋C战国D秦 19.我国砖的使用始于:(a) A西周B春秋C战国D秦 20.著名的河北赵县安济桥的设计人是:(b) A李诚B李春C宇文恺D鲁班 21.《园冶》的作者是:(a) A李诚B李春C计成D苏东坡 22.我国佛教的四大名山是指:(a) A五台山、九华山、峨嵋山、普陀山 B五台山、武当山、峨嵋山、普陀山 C武当山、九华山、峨嵋山、普陀山 D武当山、五台山、峨嵋山、九华山 23.著名的《考工记》成书于:(b) A春秋B西周C战国D商 24.明朝天坛祈年殿三檐颜色为:(d) A全部青色B全部绿色C全部淡蓝色D分别为青、黄、绿三色 26.《园冶》是哪个朝代的著作?(a) A明B唐C宋D清 28.现存甘肃敦煌莫高窟开凿于:(a) A北魏B北周C隋D唐 原始社会晚期黄河流域最具代表性的建筑类型是:(b) A干阑式建筑B木骨泥墙房屋C穴居D巢居 30、我国宋代的建筑官书是。(c) A、《木经》 B、《考工记》 C、《营造法式》 D、《工程做法》

最新社会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社会学概论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每小题6分,共30分) 1.社会学 2.社区 3.社会控制 4.社会分层 5.社会现代化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 简述群体的一般功能。 2. 简述文化的一般特征。 3. 简述社会问题产生的原因。 4.社会变迁的形式。 三、论述题(一题,共30分) 联系实际说明我国现阶段个人社会流动的变化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社会学是从社会整体出发,综合研究社会关系及其变化发展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 2. 社区人是人们在一定的地域内形成一个个区域性的生活共同体,整个社会就是由这些大大小小的地区性生活共同体结合而成的。这种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在社会学上称之为“社区”。, 3. 社会控制指社会组织利用社会规范对其成员的社会行为实施约束的过程。 4. 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将人们区分为高低不同的等级序列。“分层”原为地质学家分析地质结构时使用的名词,是指地质构造的不同层面。社会学家发现社会存在着不平等,人与人之间、集团与集团之间,也像地层构造那样分成高低有序的若干等级层次,因而借用地质学上的概念来分析社会结构,形成了“社会分层”这一社会学范畴。 5. 社会现代化是有计划地社会整体变迁,它以人口经济发展为核心,涉及政治法律、社会结构、心理、文化等人类活动和思想—切领域的全方位转换过程。 二.简答题 1. 简述群体的一般功能。 群体是个人与社会的中介,把群体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其一般功能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方面,群体是个人活动的基本单位:因此它能全面满足人的各种社会需要,并且对人的社会化发生作用。(2分)另一方面,群体是社会存在的基本单位。因此它在实现社会组织目标,完成社会各项任务,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发展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当然,不同类型、结构的群体,其具体功能各有侧重,不尽相同,因此在分析群体功能时,我们心须区分群体的不同类型、结构,并注意认识其外显功能和潜在功能,准确把握不同群体的社会作用: 2. 简述文化的一般特征。 (1)文化是在人类社会共同生活过程中衍生出来或创造出来的,凡人类有意无意创造出来的东西都是文化。 (2)文化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学来的。 (3)文化是一个群体或社会全体成员共同享有的,个别人的特殊习惯和行为模式不被社会承认的不能成为这个社会的文化。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制度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 制度 1 2020年4月19日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药品生产质量管理,根据<中华人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修订) 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卫生部令第79号) 实施条例>,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企业应当建立药品质量管理体系。该体<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修订)>已于 10月19日 系应当涵盖影响药品质量的所有因素,包括确保药品质经卫生部部务会议审议经过,现予以发布,自 3月1日 量符合预定用途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全部活动。 起施行。 第三条本规范作为质量管理体系的一部分,是药 品生产管理和质量控制的基本要求,旨在最大限度地降 部长陈竺 低药品生产过程中污染、交叉污染以及混淆、差错等 风险,确保持续稳定地生产出符合预定用途和注册要求 二○一一年一月十七 的药品。 日 第四条企业应当严格执行本规范,坚持诚实守信, 禁止任何虚假、欺骗行为。 第二章质量管理 1 2020年4月19日

2 2020年4月19日 第一节 原 则 第五条 企业应当建立符合药品质量管理要求的质量目标,将药品注册的有关安全、有效和质量可控的所有要求,系统地贯彻到药品生产、控制及产品放行、贮存、发运的全过程中,确保所生产的药品符合预定用途和注册要求。 第六条 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应当确保实现既定的质量目标,不同层次的人员以及供应商、经销商应当共同参与并承担各自的责任。 第七条 企业应当配备足够的、符合要求的人员、厂房、设施和设备,为实现质量目标提供必要的条件。 第二节 质量保证 第八条 质量保证是质量管理体系的一部分。企业必须建立质量保证系统,同时建立完整的文件体系,以保证系统有效运行。 第九条 质量保证系统应当确保: (一)药品的设计与研发体现本规范的要求; (二)生产管理和质量控制活动符合本规范的要求; (三)管理职责明确; (四)采购和使用的原辅料和包装材料正确无误; (五)中间产品得到有效控制; (六)确认、验证的实施; (七)严格按照规程进行生产、检查、检验和复核; (八)每批产品经质量受权人批准后方可放行; (九)在贮存、发运和随后的各种操作过程中有保证药品质量的适当措施; (十)按照自检操作规程,定期检查评估质量保证系统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第十条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 (一)制定生产工艺,系统地回顾并证明其可持续稳

2014年猪生产试卷

猪生产 一、名词解释(20分) 1.屠宰率:胴体重占宰前活重的百分比。即:胴体重/宰前活重×100% 杂种优势利用:又叫经济杂交,指的是杂交亲本的选优提纯和杂交组合的有效选择。 2.初生个体重:是指仔猪在出生后吃初乳前称重所得的个体重量。 3.集约化养猪:指以“集中、密集、约制、节约”为前提,按照养猪生产的客观规律,根据各地区的自然、经济条件而采取的对猪群、劳动力、设备的合理配置和适度组合的经营形式。 4.教槽料: 5.DFD猪肉:宰后肌肉外观呈现暗红色、质地硬、肌肉表面干燥的特征,即DFD肉。这类肉由于肌肉表面干燥、结构致密、嫩度差,同样既不适合鲜食用也不适合加工用。 6.发情周期(性周期):母猪上一次发情排卵到下一次发情排卵的这段时间称之为发情周期,也叫性周期。 7.全进全出:全进全出制是指同一批猪群同时转入、同时转出,按节律转群进行生产,全年不分季节均衡生产。 8.妊娠从受精—分娩前的整个时期,就妊娠的全过程 9.早期隔离断奶:其实质内容是,母猪在分娩前按常规程序进行有关疾病的免疫注射,仔猪出生后保证吃到初乳,按常规免疫程序进行疫苗预防接种后,在10~21日龄断奶,然后把仔猪在隔离条件下保育饲养。保育仔猪舍要与母猪舍及生产猪舍分离开,隔离距离约在250m

到10km,根据隔离条件不同而不同。这种方法称之。 10.杂种优势:又叫经济杂交,指的是杂交亲本的选优提纯和杂交组 合的有效选择。 二、填空题(20分) 1、规模化猪场采用的仔猪断奶方式一般是采用(一次性断奶)法进行断奶。 3、现代养猪业中商品肉猪出栏时间一般为( 5-6)月,体重一般为(90-110 )㎏比较适宜。 4、促进母猪发情排卵的方法有(诱情)(并窝)(激素催情)(按摩乳房)(合圈)等。 8、现代化养猪生产工艺一般实行(四段式饲养工艺)最好。 9、某现代化养猪场有1800头种母猪群,平均每头母猪年产2、3窝,其繁殖周期是(172 )天。 10、现代化养猪场若每周有30头母猪参加配种,实行母猪单栏饲养,一般配种舍应设置(165 )个栏位。 11、母猪年产仔窝数=( 365(天)/(空怀期十妊娠期十哺乳期)) 12、在仔猪补饲中,可以在饲料中加入盐酸(柠檬酸)(乳酸)等。 13、衡量母猪的繁殖性能的指标主要包括(产子数)、初生重和初生窝重、(泌乳力)、断奶个体重和断奶窝重、(断奶仔猪数)等。 14.集约化饲养,公猪与母猪的比例最好控制在(1:20-30)的范围内。三.判断题(10分) 1.防猪瘟首先应接种猪瘟疫苗。对

模拟试卷2及答案

模拟试卷二 一、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题中的括号中。每题2分,满分30分) 1、在XY平面上,某圆弧圆心为(0,0),半径为80,如果需要刀具从(80,0)沿该圆弧到达(0,80),程序指令为(B )。 (A)G02 XO.Y80.I80.0 F300 (B)G03 XO.Y80.I-80.0 F300 (C)G02 X8O.Y0.J80.0 F300 (D)G03 X80.Y0.J-80.0 F300 2、在G00程序段中,(C)值将不起作用。 (A)X (B)S (C)F (D)T 3、下列(D )不适应在加工中心上生产。 (A)需要频繁改型的零件(B)多工位和多工序可集中的零件 (C)难测量的零件(D)装夹困难的零件 4、数控机床中把脉冲信号转换成机床移动部件运动的组成部分称为(C )。 (A)控制介质(B)数控装置(C)伺服系统(D)机床本体 5、数控机床的旋转轴之一B轴是绕( B )旋转的轴。 (A)X轴(B)Y轴(C)Z轴(D)W轴 6、使用(B )可使刀具作短时间的无进给光整加工,常用于车槽、镗平面、锪孔等场合,以提高表面光洁度。 (A)G02 (B)G04 (C)G06(D)G00 7、数控机床坐标轴确定的步骤为(C )。 (A)X→Y→Z (B)X→Z→Y (C)Z→X→Y 8、下列(B )的精度最高。 (A)开环伺服系统(B)闭环伺服系统 (C)半闭环伺服系统(D)闭环、半闭环系统 9、(B )命令是有条件停止。 (A)G00 (B)M01 (C)M05 (D)M19 10、在CRT/MDI面板的功能键中,用于刀具偏置数设置的键是(B )。 (A)POS (B)OFSET (C)PRGRM (D)SYSTEM 11、精车轮廓时,为保证零件加工面光洁度的一致性,应使用(C )。 (A)G94 (B)G95 (C)G96 (D)G87 12、单段运行功能有效时,(B )。 (A)执行一段加工结束(B)执行一段保持进给(C)连续加工(D)程序校验 13、程序“D01 M98 P1001”的含义是(D )。 (A)调用P1001子程序(B)调用O1001子程序 (C)调用P1001子程序,且执行子程序时用01号刀具半径补偿值 (D)调用O1001子程序,且执行子程序时用01号刀具半径补偿值 14、执行程序后G98 G81R3 Z-5 F50后,钻孔深度是(A )。 (A)5mm (B)3mm (C)8mm (D)2mm 15、(B )与虚拟制造技术一起,被称为未来制造业的两大支柱技术。 (A)数控技术(B)快速成形法(C)柔性制造系统(D)柔性制造单元 二、判断题(请将判断结果填入括号中。正确的填“√”,错误的填“×”。每题2分,满分30分) ()1、机床回零后,显示的机床坐标位置一定为零。 (√)2、加工中心具有刀库和刀具交换装置。

《社会学》试题(B卷)及参考答案

《社会学》试题(B卷) 姓名:_______ 学号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 得分______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社会学是从什么学科中分化出来的() A.历史学 B.哲学 C.政治学 D. 经济学 2.被西方社会学界公认为社会学的创始人,鼻祖的是() A.孔德 B.斯宾塞 C.迪尔凯姆 D.韦伯 3.国际社会协会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鼓励下于何时在挪威奥斯陆成立() A.1905年9月11日 B.1905年10月1日 C.1949年9月11日 D.1949年10月1日 4.社会调查研究一般的步骤程序为( ) A.提出设想→确定课题→设计方案→收集资料→整理并分析资料 B.确定课题→提出设想→设计方案→收集资料→整理并分析资料 C.确定课题→设计方案→提出设想→收集资料→整理并分析资料 D.提出设想→设计方案→确定课题→收集资料→整理并分析资料 5.关于人格研究,心理学把分析的焦点集聚于() A.性格 B.意志 C.知性 D.气质与体质 6.在社会关系中,占据最重要的地位是() A.社会制度 B.个人关系 C.群体关系 D.血缘关系 7.认为每一种文化模式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它们之间没有优劣之分的观点属于() A.文化中心主义 B.文化绝对论 C.文化相对论 D.文化民族主义 8.以下不属于亚文化类别的是() A.民族亚文化 B.地域亚文化 C.职业亚文化 D.越轨亚文化 9.有关社会化,主张“八阶段”的理论代表人是() A.埃里克森 B.米德 C.佛洛伊德 D.皮亚杰 10认为“如果人们将某种情境定义为真实的,那么这种情境就会造成真实的影响。”这一理论是() A.共享定义的互动 B.本土方法论 C.社会交换理论 D.符号互动论 11.按照人们的归属感对社会群体进行的一种划分是()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文件

药品生产质量治理规范 《药品生产质量治理规范》(Good Manufacture Practi ce,GMP)是药品生产和质量治理的差不多准则,适用于药品制剂生产的全过程和原料药生产中阻碍成品质量的关键工序。大力推行药品GMP,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幸免药品生产过程中的污染和交叉污染,降低各种差错的发生,是提高药品质量的重要措施。 世界卫生组织,60年代中开始组织制订药品GMP,中国则从80年代开始推行。1988年颁布了中国的药品GMP,并于1992年作了第一次修订。十几年来,中国推行药品GMP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一批制药企业(车间)相继通过了药品GMP认证和达标,促进了医药行业生产和质量水平的提高。但从总体看,推行药品GMP的力度还不够,药品GMP的部分内容也急需做相应修改。 国家药品监督治理局自1998年8月19日成立以来,十分重视药品GMP的修订工作,先后召开多次座谈会,听取各方面的意见,特不是药品GMP的实施主体-药品生产企业的意见,组织有关专家开展修订工作。目前,《药品生产质量治理规范》(1998年修订)已由国家药品监督治理局第9号局长令公布,并于1999年8月1日起施行。 内容包括: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第二章机构与人员 第三章厂房与设施 第四章设备 第五章物料 第六章卫生 第七章验证 第八章文件 第九章生产治理 第十章质量治理 第十一章产品销售与收回 第十三章自检 第十四章附则 药品生产质量治理规范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治理法》规定,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是药品生产和质量治理的差不多准则。适用于药品制剂生产的全过程、原 料药生产中阻碍成品质量的关键工序。 第二章机构与人员

大学英语模拟题二及答案

2008年4月统考模拟试题二 第一部分:交际英语(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此部分共有10个未完成的对话,针对每个对话中未完成的部分有4个选项,请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的相应字母涂黑。 1. --Can you turn down the radio, please? -- _________. A. Oh, I know B. I'm sorry, I didn't realize it was that loud C. I'll keep it down next time D. Please forgive me 2. -- Hello, I'd like to speak to Mark, please. -- _________. A. Yes, I'm Mark B. This is Mark speaking C. It's me here D. This is me 3. --Can I give you a hand. It seems pretty heavy. -- _________. A. It's none of your business B. Sorry, I don't know you C. Thanks, I can manage that D. No, it's not heavy 4. --I'd like to make a reservation for two days. My name is Wang Ming-Ming. -- _________. A. Single room or double room B. You're too late for the room C. We don't have any room D. Our hotel is very expensive 5. -- Would you fill in this registration form? _________? -- I don't know how to do that. A. What should I write B. It's too difficult. C. Where is the form D. Would you please help me 6. --Look, would you like to go out tomorrow evening? --________. My parents are coming to see me. A. I'm afraid I can't tomorrow evening B. I don't like to go out with you C. I have no time tomorrow evening D. I won't go out with you 7. --Do you mind turning off the TV? I'm studying for the exam.

《社会学概论》练习题(含答案)

《社会学概论》综合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一词源于( A )。 A 中国 B 美国 C 英国 D 德国 2、人类社会与动物社会的本质区别是( C )。 A 语言 B 思维 C 劳动 D 直立行走 3、孔德在哪部著作中第一次提出了“社会学”这个新名词。( C ) A 《社会学研究》 B 《社会学原理》 C 《实践哲学教程》 D 《社会学方法的规则》 4、中国社会学的起始人是( B )。 A 严复 B 康有为 C 梁启超 D 陈千秋 5、文化是指( D )。 A 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 B 人类学到的科学知识 C 人类遵循的行为规范 D 人类创造的所有财富 6、需要层次论是谁初次提出的?( D ) A 弗洛伊德 B 莱格 C 米德 D 马斯洛 7、“工作安定”属于哪种需要。( B ) A 生理的 B 安全的 C 归属的 D 自尊的 8、“镜中自我”是谁提出来的。( B ) A 米德 B 库利 C 布卢默 D 托马斯 9、以下哪种活动属于社会交往。( A ) A 朋友谈心 B 观众看电影 C 顾客的摩肩接踵 D 乘客之间的前拥后挤 10、根据交往的( C ),可以将社会交往划分为竞争、合作、冲突和顺应。 A 主体 B 形式 C 性质 D 方式 11、“不同的社会成员或社会团体为了各自获得同一目标而进行的相互作用方式”指( BD )。 A 冲突 B 竞争 C 合作 D 顺应

12、符号相互作用论的开创者是()。 A 库利 B 林顿 C 托马斯 D 米德 13、一位教师与学生、校长、图书馆员、校医院人员等人建立不同的角色关系叫做( B )。 A 复式角色 B 角色丛 C 实际角色 D 自致角色 14、一个人同时担当了几种角色,对个人的期待发生了矛盾而难以协调,这种现象称为( B )。 A 角色扮演 B 角色冲突 C 角色中断 D 角色失败 15、以下哪一种活动不是集体行为( C )。 A 赶时髦 B 抢购 C 春游 D 球迷闹事 16、“人生在世,吃穿二字”的人生观是哪种人生观( A )。 A 享乐主义 B 权力主义 C 悲观主义 D 乐观主义 17、从六、七岁到十一二岁是儿童思维发展的哪个阶段( B )。 A 形式运算 B 具体运算 C 感知运算 D 前运算 18、第二次断乳是指青少年( B )。 A 心理上的矛盾 B 心理上脱离各方面的监护 C 心理上的紧张 D 心理上与父母对立 19、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需要重新走进课堂拿起书本学知识,这种现象是( D )。 A 再社会化 B 特殊社会化 C 重新社会化 D 继续社会化 20、与正式组织相比,初级社会群体的主要特征是( B )。 A 规模小 B 人际关系密切 C 存在长久 D 综合性功能 21、由父母及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是( A )。 A 核心家庭 B 主干家庭 C 联合家庭 D 其他家庭 22、社会组织与外部环境的关系是( A )。 A 交换关系 B 索取关系 C 对立关系 D 奉献关系 23、管理学家( C )从人性的角度对以往管理模式进行分析,提出了“X 理论”和“Y理论”。 A 泰罗 B 法约尔 C 麦格雷戈 D 梅奥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专家修订稿)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二OO九年四月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专家修订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是对药品质量和生产进行控制和管理的基本要求,目的是确保持续稳定地生产出适用于预定用途、符合注册批准或规定要求和质量标准的药品,并最大限度减少药品生产过程中污染、交叉污染以及混淆、差错的风险。 第三条本规范为药品生产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某些药品生产质量管理的特殊要求,以附录的形式发布并根据情况随时修订。 第四条药品生产企业可以采用经过验证的创新或改进的方法,达到不低于本规范规定的质量保证水平。 第五条本规范不包括有关环境保护、劳动安全方面的管理要求。 第六条本规范执行的基础是诚实守信,执行过程中的任何虚假、欺骗行为都是对本规范的严重背离。 第二章质量管理 第一节基本要求 第七条药品生产企业应建立并实施质量目标,将药品注册中有关安全、有效和质量可控的听有要求,系统地贯彻到药品生产、控制及产品放行、发放的全过程中,确保所生产的药品适用于预定的用途,符合药品注册批准或规定的要求和质量标准,并避免让患者承受安全、疗效和质量的风险。 第八条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应确保实现既定的质量目标,各部门不同层次的人员以及供应商、经销商应共同参与并承担各自的责任。 第九条企业必须建立涵盖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和质量控制(QC)的全面的质量保证(QA)系统,应以完整的文件形式明确规定质量保证系统,并监控其有效性。 第十条企业应配备足够的、符合要求的人员、厂房、设施和设备,为实现质量目标提供必要的条件。 第二节质量保证 第十一条质量保证是指为确保产品符合预定用途所需质量要求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全部活动总和。 第十二条药品生产的质量保证系统应确保符合下列要求; (一)药品的设计与研发应考虑GMP的要求: (二)明确规定生产和质量控制活动,并实施GMP; (三)明确管理职责;

猪生产学考试复习

名词解释: 1.脂肪型:具脂肪型猪的外型,体长与胸围之比不过2—3厘米,胴体脂肪含量高,皮下脂肪厚达4厘米以上,瘦肉率45%以下。 2.瘦肉型:具瘦肉型猪的外型,体长比胸围长15—20厘米,胴体脂肪含量低,皮下脂肪厚厘米以下,瘦肉率50%以上。 3.鲜肉型(兼用型):间于以上两者之间 4.胴体长:耻骨联合前沿到第一肋骨与胸骨结合处前沿的长度。 5. 数量性状是指在一个群体内的各个体间表现为连续变异的性状,如动植物的高度或长度等 6.杂种优势(Hij):杂交一代表型平均值(Fij)与杂交亲本平均值(MP)的差异。或杂种优势:杂交后代表现上优于双亲均值的部分 7.杂种优势率(RH):杂种优势与杂交亲本平均值的比值。 8.三元杂交方案可述为:由长白公猪配大白母猪获得杂交一代母猪后,再与杜洛克公猪相配而获得三元杂交商品猪。 9.种公猪:在国家颁发有种畜禽生产许可证的种猪场,第一次配种后鉴定合格的公猪。 10.精子活力是指精液中呈前进运动精子所占的百分率,由于只有具有前进运动的精子才可能具有正常的生存能力和受精能力,所以活力与母畜受胎率密切相关,从而它是目前评定精液品质优劣的常规检查的主要指标之一。 11. 母猪的发情周期:母猪性成熟后,在非妊娠的生理条件下,猪的发情排卵会出现周而复始的变化,从上次发情到下一次发情间隔的时间称为发情周期。母猪的发情周期平均为21天。 12. 母猪的发情持续期:母猪从开始发情到发情结束的时期称为发情持续期,猪一般为3-5天。 13.母猪的排卵数及繁殖潜力:母猪的卵原细胞约有11万个,每次排卵约有20个左右,平均产仔仅为10头左右,因此,猪有较大的繁殖潜力。 14.母猪的妊娠期:母猪的妊娠期平均为114天,范围为102-140天 15.初乳和常乳:对母猪来说,初乳指母猪产仔后3-5天的乳;5天以后的乳为常乳。 16.无特异病原体猪(Specfic Pathogen Free Pig SPF猪)是指通过净化建立的,经常规检查没有猪的气喘病、萎缩性鼻炎、赤痢和弓形体病的猪群。它不是完全净化的无菌猪(Germ Free Pigs)。 17.肌肉保水力或称系水力,是指当肌肉受到外力作用时,例如,加压、切碎、加热、冷冻、触冻、贮存、加工等,保持其原有水分和添加的水分的能力。 绪论 猪出现在地球上比人类早.一万年前,人类开始驯养猪 人与猪数量变化 世界:1900年人口16亿,2005年65亿,递增4倍多;1911年存栏猪8000多万头、2006年存栏猪10亿,2012年12亿,递增15倍。 我国:1931年人口4.7亿人,2009年13.3亿,递增近3倍;1911年存栏猪4100万头、2008年存栏猪4.6亿头,2012年4.7亿,递增11倍多。 近年,我国生猪生产情况

最新《模拟电子技术》模拟试题二及答案

模拟电子技术》模拟试题二 、填空题(每空 1 分共32 分) 1、P 型半导体中空穴为()载流子,自由电子为()载流子。 2、PN结正偏时(),反偏时(),所以PN结具有()导电性。 3、反向电流是由()载流子形成,其大小与( 4、三极管是()控制元件,场效应管是( 5、当温度升高时,三极管的等电极电流I( 6、晶体三极管具有放大作用时,发射结( 7、三极管放大电路共有三种组态()、( 8、为了稳定三极管放大电路和静态工作点,采用( 9、负反馈放大电路和放大倍数Af= ( ), )有关,而与外加电压()。)控制元件。 ),发射结压降UBE()。 ),集电结()。 )、()放大电路。 )负反馈,为了减小输出电阻采用() 对于深度负反馈Af= ()。 10、共模信号是大小(),极性()的两个信号。 11、乙类互补功放存在()失真,可以利用()类互补功放来克服。 12、用低频信号去改变高频信号的频率称为(),低频信号称为()信号,高频信号称高频 13、共基极放大电路的高频特性比共射极电路(),fa= ()f B。 14、要保证振荡电路满足相位平衡条件,必须具有()网络。 15、在桥式整流电阻负载中,理想二极管承受最高反压是()。 二、选择题(每空 2 分共30 分) 1 、三端集成稳压器CW781 2 的输出电压是()。 A、12V B、5V C、9V 2、用直流电压表测得放大电路中某三极管各管脚电位分别是2V、6V、2.7V ,则三个电极分别是该管 是()型。 A、( B、 C、E) B、(C、B、E) C、(E、C、B) 3、共射极放大电路的交流输出波形上半周失真时为( A、饱和 B、截止 C、交越 D、频率 4、差分放大电路是为了()而设置的。 A、稳定Au B、放大信号 C、抑制零点漂移 5、共模抑制比是差分放大电路的一个主要技术指标,它反映放大电路()能力 A、放大差模抑制共模 B、输入电阻高 C、输出电阻低 6、L M386 是集成功率放大器,它可以使电压放大倍数在()之间变化。 A、0~20 B、20~200 C、200~1000 A 、0.45 B 、0.9 C 、1.2 8、当集成运放线性工作时,有两条分析依据()()。 A、U-?U+ B、I-?1+?0 C、UO=Ui D、Au=1 9、对功率放大器的主要要求有()()()。 A、U0高, B、PO大 C、效率高 D、Ri大 E、波形不失真 10、振荡器的输出信号最初由()而来的。 A、基本放大器 B、选频网络 C、干扰或噪声信号 三、分析计算题负反馈。 )。 ), D、(PNP) E、(NPN) )失真,下半周失真时为()失真7、单相桥式整流电容滤波电路输出电压平均值Uo= ( ) Uz

社会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社会学概论》复习资料 基本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简答题,名词解释,论述题等,考试题型任选四种。 复习依据:《社会学概论》学习指导书,各题答案均以指导书给出的为准 一、单选题请参见学习指导书各章内容 1.本世纪40-50年代,西方社会学界盛行的社会变迁理论是(C ) A.“生物有机体”说B.社会进化论 C.社会均衡论D.“文化类型”说 2.社会是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直线式发展”。这是社会变迁哪种理论的观点(A ) A.社会进化论B.历史循环论C.社会均衡论D.历史三阶段说 3.一位工厂的工程师调到大学里任教师,这种流动称作(D ) A.个人流动B.代内流动C.向上流动D.水平流动4.社会保险是( B ) A.社会救助B.社会保障的一项内容C.社会福利D.人身、人寿保险 5.(C )问题成为世界性的问题,引起世界的高度重视。 A.人口问题B.失业问题C.环境问题D.贫穷问题 6.对贫穷问题更具有操作性和描述性的解释是(A) A.经济学定义B.政治学定义C.社会文化的定义D.环境学定义 7.把越轨行为的原因归结为社会结构各部分之间的不整合、不一致,这是哪种越轨行为理论(B ) A.社会失范论B.标签论C.亚文化群体论D.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 8.手段-目的论认为人们的五种行为方式中,“只认同文化目标,但不遵从制度化手段”。此是( B ) A.逃避行为B.形式主义C.创新D.反叛9.“不同社会成员或社会团体为了各自获得同一目标而进行的相互作用方式”指(B ) A.冲突B.竞争C.合作D.顺应10.一位教师与学生、校长、图书馆员、校医院人员等人建立不同的角色关系,叫做(B ) A.复式角色B.角色丛C.实际角色D.自致角色 11.社会组织与外部环境的关系是(A ) A.交换关系B.索取关系C.对立关系D.奉献关系 12.在许多发达国家,出现了的大城市居民向小城镇或农村迁移的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C ) A.过度城市化B.逆城市化C.郊区化D.城乡融合 13.整合作用是指(C ) A.一个社会的整体作用B.将各部分合在一起C.各部分协调成一个整体D.一个社会的稳定 14.有人借改革,假公济私,所谓“你有政策,我有对策”,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C ) A.制度化优先B.制度化冲突C.制度化逃避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版)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版)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药品生产质量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企业应当建立药品质量管理体系。该体系应当涵盖影响药品质量的所有因素,包括确保药品质量符合预定用途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全部活动。 第三条本规范作为质量管理体系的一部分,是药品生产管理和质量控制的基本要求,旨在最大限度地降低药品生产过程中污染、交叉污染以及混淆、差错等风险,确保持续稳定地生产出符合预定用途和注册要求的药品。 第四条企业应当严格执行本规范,坚持诚实守信,禁止任何虚假、欺骗行为。 第二章质量管理 第一节原则 第五条企业应当建立符合药品质量管理要求的质量目标,将药品注册的有关安全、有效和质量可控的所有要求,系统地贯彻到药品生产、控制及产品放行、贮存、发运的全过程中,确保所生产的药品符合预定用途和注册要求。 第六条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应当确保实现既定的质量目标,不同层次的人员以及供应商、经销商应当共同参与并承担各自的责任。

第七条企业应当配备足够的、符合要求的人员、厂房、设施和设备,为实现质量目标提供必要的条件。 第二节质量保证 第八条质量保证是质量管理体系的一部分。企业必须建立质量保证系统,同时建立完整的文件体系,以保证系统有效运行。 第九条质量保证系统应当确保: (一)药品的设计与研发体现本规范的要求; (二)生产管理和质量控制活动符合本规范的要求; (三)管理职责明确; (四)采购和使用的原辅料和包装材料正确无误; (五)中间产品得到有效控制; (六)确认、验证的实施; (七)严格按照规程进行生产、检查、检验和复核; (八)每批产品经质量受权人批准后方可放行; (九)在贮存、发运和随后的各种操作过程中有保证药品质量的适当措施; (十)按照自检操作规程,定期检查评估质量保证系统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第十条药品生产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 (一)制定生产工艺,系统地回顾并证明其可持续稳定地生产出符合要求的产品; (二)生产工艺及其重大变更均经过验证; (三)配备所需的资源,至少包括:

猪禽生产学试卷及答案

《猪禽生产学》考试样题1 猪生产学部分(共计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有一项是正确的,请选出正确的选项,每小题2分,共20分) 1.胴体重是指肉猪经电麻、放血、烫毛、开膛去除内脏、头、蹄和尾后的左右两片胴体重量之和,但去除内脏时要注意保留( C )A.板油和肝脏 B.肾脏和肝脏 C.板油和肾脏 D.心脏和肾脏 2.猪肉嫩度是用( D )进行测定的 A.倒数第2~3肋骨处的背最长肌 B.倒数第3~4肋骨处的背最长肌 C.最后胸椎处的背最长肌 D.腰大肌 3.猪屠宰测定时采用三点测膘,三个测定位点分别为肩部最厚处、胸腰椎结合处和( A )。 A.腰荐椎结合处 B.最后荐椎处 C.最后胸椎处 D.荐部最厚处 4.下列中国地方猪种哪些是属于华中型( C ) A.荣昌猪 B. 太湖猪 C. 通城猪 D. 民猪 5.国外引进猪种的种质特点有( B ) A.繁殖率较地方猪种高B.增重速度较地方猪种快 C.肌内脂肪含量较地方猪种高D.肉质较地方猪种好 6.下列关于猪的生活习性不正确的是( C ) A.合群性强,并形成群居位次 B.爱清洁 C.视觉发达 D.喜香甜食物 7.下列有关种公猪的饲养管理不正确的是( D ) A.单圈饲养 B.要适当加强运动,经常刷拭种公猪 C.定期称重,定期检查精液质量 D.种公猪怕冷不怕热,所以特别要注意冬天的防寒保暖 8.下列关于仔猪的饲养管理不正确是的( B ) A.出生2小时内让仔猪吸上初乳 B.要固定奶头,瘦弱的仔猪要固定吸靠后的奶头 C.应加强保温,防冻防压 D.生后5~7日龄开食 9.采用自然交配的现代化养猪场中,种猪公母比例一般为( B )。 A.1:10~20 B.1:20~30 C.1:100~200 D.1:200~300 10.当分娩率为98%,情期受胎率为90%,哺乳期为28d,母猪断奶至发情间隔时间为7d时的母猪年产窝数为( A )窝/年。 A.2.37 B.2.40 C.2.42 D.2.45 二、判断题(正确的请打“√”,不正确的请打“×”)(每小题1分,共10分) 1.(X )猪的胚胎死亡三个高峰期中的第一个高峰期是受精后第21天左右,主要原因多是由于营养和疾 病的影响。 2.(X )新生仔猪应该补铁,一般在出生后10-15天时补铁。 3.(O )新生仔猪的适宜环境温度约为35℃左右。 4.(O )无特定病原体猪主要指经过常规检查没有猪气喘病、萎缩性鼻炎、仔猪红痢和弓形体等四大慢 性传染病的病原体。 5.(X )大白猪是国外引入品种,它是由大约克和长白猪杂交选育而成的。 6.(O )猪屠宰测定中,后腿比例是指沿倒数第一和第二腰椎间的垂直线切下的后腿重量(包括腰大肌), 占整个胴体重量的比例。 7.(X )一般洋三元杂交肉猪的组织生长发育次序是:骨—>肉—>皮—>膘。 8.(O )地方猪种公猪的初配年龄为8~10月龄,培育品种则以10~12月龄为宜。 9.(O )肉猪主要是指生长肥育阶段的猪,即从保育仔猪培育结束(约70日龄)至适宰体重。 10.(X )采用“吊架子”(前期低营养水平,后期高营养水平)的方法饲养的肉猪的瘦肉率较“一条龙”(全

模拟试题二及答案

模拟试题二及答案 一、(共20分,每小题5分)计算题 1.应用冲激函数的性质,求表示式23()t t dt δ∞-∞ ?的值。 解:23()300t t dt δ∞-∞ =?=? 2.判断系统是否为线性时不变系统:()(2)r t e t =。 解: 线性时变系统 3.有一LTI 系统,当激励)()(1t u t x =时,响应)(6)(1t u e t y t α-=,试求当激励 ())(23)(2t t tu t x δ+=时,响应)(2t y 的表示式。(假定起始时刻系统无储能)。 解: ()()t t u t u t dt -∞?=?, ()()d t u t dx δ= ,该系统为LTI 系统。 故在()t u t ?激励下的响应1 26()6()(1)t t t y t e u t dt e ααα ---∞ =?=--? 在()t δ激励下的响应2 2()(6())6()6()t t d y t e u t e u t t dx αααδ--= =-+ 在3()2()tu t t δ+激励下的响应1818 ()12()12()t t y t e e u t t αααδαα --=--+ 4.试绘出时间函数)]1()([--t u t u t 的波形图。

二、(15分,第一问10分,第二问5分)已知某系统的系统函数为2 5 ()56 s H s s s += ++,试求(1)判断该系统的稳定性。(2)该系统为无失真传输系统吗?请写出判断过程。 21255 ()56(2)(3) 2,s s H s s s s s s s ++= = ++++∴=-=-3,位于S复平面的左半平面 所以,系统稳定. (2) 由于05 ()()3) jwt j H j Ke j j ωωωω-+= ≠++2(,不符合无失真传输的条件,所以该系统 不能对输入信号进行无失真传输。 三、(10分)已知周期信号f (t )的波形如下图所示,求f (t )的傅里叶变换F (ω)。 f (t )的傅里叶级数为 1j 1()e d t n T F f t t T ω-= ??3 j π2111 2 221()(1)e d 2n t G t G t t --??=--???? ?π sin 41(1)πn n n ??=--? ? 所以()()F F f t ω=????()2π πn n F n δω∞=-∞ =-∑()π sin 421(1)πn n n n n δω∞ =-∞ ??=---? ?∑ 四、(15分)求下列函数的拉普拉斯逆变换。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的规范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的规范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规定,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是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基本准则。适用于药品制剂生产的全过程、原料药生产中影响成品质量的关键工序。 第二章机构与人员 第三条药品生产应建立生产和质量管理机构。各级机构和人员职责应明确,并配备一定数量的与药品生产相适应的具有专业知识、生产经验及组织能力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 第四条主管药品生产管理和质量管理的负责人应具有医药或相关专业大专以上学历,有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经验,对本规范的实施和产品质量负责。 第五条药品生产管理部门和质量管理部门的负责人应具有医药或相关专业大专以上学历,有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实践经验,有能力对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中的实际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处理。 药品生产管理部门和质量管理部门负责人不得互相兼任。 第六条从事药品生产操作及质量检验的人员应经专业技术培训,具有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 对从事高活性、高毒性、强污染性、高致敏性及有特殊要求的药品生产操作和质量检验人员应经相应专业的技术培训。 第七条对从事药品生产的各级人员应按本规范要求进行培训和考核。 第三章厂房与设施 第八条药品生产必须有整洁的生产环境;厂区的地面、路面及运输等不应对药品的生产造成污染;生产、行政、生活和辅助区的总体布局应合理,不得互相妨碍。 第九条厂房应按生产工艺流程及所要求的空气洁净级别进行合理布局。同一厂房内以及相邻厂房之间的生产操作不得相互妨碍。 第十条厂房应有防止昆虫和其他动物进入的设施。 第十一条在设计和建设厂房时,应考虑使用时便于进行清洁工作。洁净室(区)的内表面应平整光滑、无裂缝、接口严密、无颗粒物脱落,并能耐受清洗和消毒,墙壁与地面的交界处宜成弧形或采取其他措施,以减少灰尘积聚和便于清洁。

猪生产学大题

综合应用题答案提示 1、猪的生物学特性主要有那些? 答:猪的生物学特性是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所形成的,是区别于其他家畜的主要标志,不同的猪种既有共性,又有各自的特点。(1)性成熟早,多胎高产(2)生长快,经济成熟早(3)杂食,饲料来源广(4)对温度、湿度敏感(5)听觉和嗅觉灵敏,视觉不发达(6)群体位次明显,爱好清洁。 2、什么叫假死仔猪?产生假死仔猪的原因有那些? 答:假死仔猪:仔猪产出后全身发软,呼吸停止,只有微弱的心跳和脐带动脉跳动的现象。原因:母猪年老体弱,分娩无力;母猪长期不运动,腹肌无力;胎儿过大卡在产道的某一部位;母猪产道狭窄;脐带过早断裂;胎位不正等,使仔猪在产道内停留时间过长,吸进产道内的羊水或粘液,造成窒息假死。 3、母猪临产症状主要有哪些? 答:(1)乳房的变化:临产前15-20天,乳房开始由后向外,由内向外逐渐下垂膨大,呈两条带状,发紧而红亮,呈“八”字外引,乳头从前向后逐渐能挤出乳汁,前面乳头挤出乳汁时,约在12h内产仔,最后一对乳头能挤出乳汁时,约在4-6h左右产仔中即将产仔。(2)外阴部变化,产前3-5天阴户红肿,尾根两侧凹陷,是骨盆开启的标志,俗称“塌胯”(3)行为表现:临产母猪神经敏感,行动不安,起卧频繁,食欲减退,有的母猪衔草作窝,频频排尿,阴部流出稀薄粘液,当母猪四肢伸直,阵缩时间逐渐缩短,呼吸急促时,表明即将产仔。 4、试述哺乳仔猪培育的技术措施。 答:抓三食,过三关是仔猪饲养管理的关键措施: (1)抓乳食,过好初生关。一是固定乳头,吃好初乳,必要时实行仔猪寄养;二是加强保温,防冻防压。(2)抓开食,过好补料关。生后2—3天补铁、铜,3~5日龄起补饮水,5—7天开始补充饲料。(3)抓旺食,过好断奶关。仔猪30天后,要加强补料,可选择营养丰富、香甜、适口性好的饲料;补料次数要多,尽量增加采食量,争取最大断奶窝重。 (4)保证温暖、干燥、清洁的生活环境。(5)预防仔猪腹泻。(6)免疫接种,预防传染病。 5、初生仔猪被压死的原因有哪些?有何防止措施? 答:压死原因(1)初生仔猪体质较弱,行动不灵活,易被母猪压死;(2)母猪产后疲劳或肢蹄有病疼痛,肥胖等起卧不便,初产母猪护仔经验,母性差造成压死仔猪;(3)产房环境不良,饲养管理不善再教育死仔猪。防止措施(1)利用防压设备;(2)保持环境安静;(3)加强饲养管理。 6、我国地方猪种分为哪几类?每类各举一例。 答:(1)华北型:东北民猪(2)华南型:陆川猪(3)华中型:华中两头乌猪(4)江海型:太湖猪(5)西南型:荣昌猪(6)高原型:藏猪。 7、现代养猪生产中提倡生喂有何好处? 答:生饲料喂猪,节省燃料、设备、劳动力,降低成本,减少养分损失,避免出现亚硝酸盐中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