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高中历史 第7单元第23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课件34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七单元 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课件(共23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七单元 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课件(共23张PPT)

二、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成就
时间
外交成就
意义
1949--1950
和苏联等17国建 立外交关系
1953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4 1955
参加日内瓦会议
万隆会议
有利于打破
解决 首次 首次
课后练习:

1 在二战后的非殖民化的浪潮中,亚非拉地区出现了一批新兴的民族国家。中国共 产党认为这是对新中国“有利的局势”。基于此判断,新中国( ) A 提出“另起炉灶”方针 B 放弃“一边倒”政策 C 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 坚持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方针
答案 C
2 按时间顺序排列下列历史事件 ( ) ①提出“求同存异”②宣布新中国建交原则 ③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④参加日内瓦会议 A ①③②④ B ③②④① C ②③①④ D ②③④①
答案 D
3 通过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新中国 ( )
A 巩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内部团结 B 确立了不结盟运动的领袖地位
④意识形态 难和痛苦 ⑤和平 ⑥民族独立
成就四:国际舞台精彩亮相—— 万隆会议
背景:亚非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时间:1955年 地点:在印度召开会议, 中国代表团周恩来做了既定发 言,得到了印尼等亚非拉会国 的赞赏和拥护。会后在和平共 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与会国都 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一个美国记者评论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中的作用 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 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
C 促成了“一超多强”的国际格局
D 发挥了大国应有的政治影响

答案 D
教学目标: 了解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政策;理解和平共
处五项原则;了解中国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 结合近代历史和建国初的国际环境理解我国外交

人教版历史必修1第七单元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ppt课件

人教版历史必修1第七单元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ppt课件

材料一 中国一百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 我们不学他们。我们不要被动、怯懦,而是认清帝国 主义的本质,要有独立精神……
——周恩来《新中国的外交》(1949年11月8日)
材料二 积四十年和二十八年的经验,中国不是倒向 帝国主义一边,就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绝无例外。 骑墙是不行的,第三条道路是没有的。
——毛泽东(1949年)

栏基

链 接


材料三 对于国民党政府与外国政府所订立的各项条 约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应加以审查, 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修改,或重订。
——《共同纲领》
材料四 解放后,我们必须认真清理我们的屋内…… 等屋内打扫清洁、干净,有了秩序,陈设好了,再请 客人进来。
② 根据自己预习时理解过的逻辑结构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讲课在多数情况下是根据教材本身的知识结构展开的,若把自己预习时所理解过的知识 逻辑结构与老师的讲解过程进行比较,便可以抓住老师的思路。
③ 根据老师的提示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教学中经常有一些提示用语,如“请注意”、“我再重复一遍”、“这个问题的关键是····”等等,这些 用语往往体现了老师的思路。来自:学习方法网
——1949年2月毛泽东与米高扬的谈话

栏基

链 接


问题:(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分析新 Nhomakorabea国实行独立自主 和平外交方针的原因。
提示:(1)原因:材料一表明吸取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外交
的教训,新中国有必要制定出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在平
等的基础上发展与各国间的关系;材料二从历史经验的角

度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一边倒”外交政策的必要性。

人教版历史必修1: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ppt课件(共56页)

人教版历史必修1: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ppt课件(共56页)

成才之路 · 高中新课程 · 学习指导 · 人教版 · 历史 · 必修1
单元视点
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成才之路 · 高中新课程 · 学习指导 · 人教版 · 历史 · 必修1
●单元综述 本单元分三个历史时期叙述了中国政府根据国内外形势的 变化,对外交政策的调整和完善以及所取得的成就。从新中国
成才之路 · 高中新课程 · 学习指导 · 人教版 · 历史 · 必修1
●学法指导 1.注意把握两条线索:国际形势的不断变化;中国外交 政策的相应调整。 2.注意梳理中国政府在不同历史时期,根据当时国内外 形势的发展变化,所作出的几次外交政策的重大调整及所取得 的外交成就,并注意与相关知识的联系。
成立到 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是新中国外交的奠基时期。独立
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新中国外交与旧中国屈辱外交本质上 的不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60年来,越来越显示出强大的 生命力,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赞同。
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成才之路 · 高中新课程 · 学习指导 · 人教版 · 历史 · 必修1
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打开了新局面:中美关系正常化,中 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中日建交,国际上出现了更广泛
的同中国建交的热潮。改革开放以来,是新中国外交政策的进
一步完善时期。中国适应新形势,对外交政策和国际战略作出 重大调整,为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人类共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 献。
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第七单元 第二十三课
成才之路 · 高中新课程 · 学习指导 · 人教版 · 历史 · 必修1
(2)“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①含义: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取缔帝国主义 在华的一切特权,巩固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然后再考虑与西 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的问题。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7.23《新中国初期的外交》ppt课件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7.23《新中国初期的外交》ppt课件

③科学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一个相辅相成、不可分割 的有机整体,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 基础;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是各国和平共处的保证;平等 互利,和平共处是五项原则的目标。 ④时代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反映了新型国际关系的本质 特征,完全符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符合现代国际关系 中的民主精神,反映了国际社会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共同 愿望,体现了时代的特点。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和政策
阅读材料,探究分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和原则是,为保障本国
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 民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共同纲领》
材料二
亚非的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受
过,并且现在仍在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从解 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出共同基础。 ——周恩来 材料三 中国永远属于第三世界,这是我们对外政策的一
个基础。我们将永远属于第三世界„„中国永远不会称霸,永 远不会欺负别人,永远站在第三世界一边。 ——邓小平
(1)材料一反映出我国外交政策的出发点是什么? (2)材料一和材料三的主张有何相似之处? (3)材料二中周恩来为什么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求 同”的基础是什么?
提示:(1)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维护国 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 (2)相似之处: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3)为粉碎帝国主义破坏亚非会议的阴谋和缓和与会各国间 的矛盾和分歧。“求同”的基础是历史上曾遭受殖民主义的压 迫和剥削,有相同的命运和谋求民族经济发展的共同任务。
史料助读 【史料一】 周恩来:“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
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 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的。” 周恩来揭露了旧中国外交的屈辱本质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七单元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课件.(共16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七单元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课件.(共16张PPT)

《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新二十一条》)
1949年10月1日, 毛主席在天安门城 楼上向全世界庄严 宣告:凡愿遵守平 等、互利及互相尊 重领土主权等项原 则的任何外国政府。 本政府均愿与之建 立外交关系。 新中国与旧中国外交有何本质区别?
——旧中国反动政府实行屈辱外交政策
——新中国人民政府实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
提出合理建议,推动会议进展,达成协议。
大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
自我测评:阅读课本回答:周恩来在亚非会议上针对什 么情况提出求同存异? 这次会议有何特点?周恩来总理 谈判的“求同存异”中的“同”和“异”各是什么?
自我测评:阅读课本回答: 周恩来在亚非会议上针对什么情况提出求同 存异?这次会议有何特点?周恩来总理谈判的 “求同存异”中的“同”和“异”各是什么?
亚非会议上各国代表对周总理发言的反应
中国总理的发言应受到最大的重视。 ——印度总理尼赫鲁
这个演说是出色的,和解的,表现了民主精神。 ——菲律宾外长罗慕洛
周恩来善于等待时机的外交才能简直是登峰造极。 ——美国记者
想一想:万隆会议对当时中国的外交起何
作用?万隆精神是什么?
会后,我国与更多的亚非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万隆精神:团结一致,保卫世界和平,增进各 国友谊的精神。
辩论:弱国是否有外交
• “弱国无外交”其潜台词“落后就要挨 打” ,强权即公理。它更多地强调国家实 力在外交中的作用。
• “弱国有外交”强调的是弱国的团结、 外交家的努力、良好的机遇等。
• 作为中国,应大力增强本国的综合国力, 勇于承担国际责任,为建立国际政治新 秩序,建立平等、和谐的国际关系而努 力。
提出原因:①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②与会国家 间的矛盾和分歧,③尤其是一些国家对新中国的误解 和疑惧。

新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ppt课件

新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ppt课件

• 4.内容 国民政府 • (1)“另起炉灶”:①含义:不承认 __________ 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 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平等外交关系。 半殖民地 ②意义:使中国改变了 __________的地位, 独立自主 在国际交往中__________。
帝国主义 • (2)“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含义:先清除 __________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取缔 帝国主义 __________在华一切特权,巩固 ________的 新中国 平等互利 独立和主权,为与世界各国建立__________ 的外交关系奠定了基础,然后再考虑与西方 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的问题。 •社会主义 (3)“一边倒”:①含义:中国政府在外交上坚 人民革命 定地站在__________阵营一边。②意义:使 独立与主权 新中国在保障__________胜利成果、捍卫和 平以及维护_考1 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新中国为什么 必须实行“一边倒”,而不能采取中立态度 呢? • 【答案提示】(1)从当时的国际形势看:两大 阵营的对峙,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针 对新中国采取了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 军事上威胁的政策,企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 篮里。
• (2)是近代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经验的总结:帝 国主义是中国革命的敌人,苏联曾是中国革 命的盟友。 • (3)从目的看:新中国成立后,为了保卫胜利 果实,保卫和平,在维护独立和主权的斗争 中不至于孤立,中国政府在外交上坚定地站 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这和独立自主的外交 政策不仅不相悖,反而是独立自主外交政策 的重要体现。
•第23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 1.背景 社会主义阵营 • 二战结束,形成了以苏联为首的 资本主义阵营 和以美国为首的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之间的对立和激烈斗争。 独立自主 • 2. 基本方针 • __________的和平外交方针。

高二历史复习: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七单元第23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课件(共33张PPT)

高二历史复习: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七单元第23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课件(共33张PPT)
新中国成立初期提出的外交战略及方针
史料一 新中国采取了两种建交方式,一是对苏联和东欧国家(除了南斯拉夫) 采取①承认即是建交的方式;二是对资本主义国家采取②先谈判后建交的方式, “你对我好,我也对你好;你对我不好,我也对你不好”。关于对待新兴民族独立 国家的态度,1949年12月,毛泽东针对缅甸要求与新中国建交的问题指出,要先谈 判后建交,认为这是“完全必要的,对一切资本主义国家都应如此”。 ——任晓伟《新中国建立后毛泽东对国际政治的认识演进和中国外交战略的调整》 (1)根据史料一,概括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的基本方针及建交方式的特点。
现代: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
在近代中国的历史上,“外交”同“屈辱”可以说是 一对孪生兄弟。周恩来曾满怀义愤地指出:中国的反动分子在 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 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呢?
——摘自《周恩来传》
五、知识拓展提升
命题角度: 基本史实: 外交政策: 外交成果:
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
策。”这表明新中国奉行的外交方针是
A.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B.“一边倒”
C.反对霸权主义和殖民主义
D.“求同存异”
三、高频考点解读
考点二:如何理解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
①目的:保障国家独立自由,捍卫领土完整,巩固新生政权。 ②强调:维护世界和平与合作,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战争。
高考真题研究
5.(2017年江苏单科卷历史12)20世纪50年代的某外交声明称:“两国总理承
认,在亚洲及世界各地存在着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然而,如果接受上
述原则并按照这些原则办事……就会缓和目前存在于世界上的紧张局势。”新

高中历史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课件1新人教版必修课件

高中历史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课件1新人教版必修课件

背景:新中国成立后,面临着复 杂的国际形势,为了维护国家安 全和利益,选择了“一边倒”的 外交政策。
评价: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 “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是正确的 选择,为新中国的外交事业奠定 了基础。
04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实践
中苏建交
中苏建交背景:新中国成立后,苏联是第一个承认新中国的国家 中苏建交过程:经过多次谈判,1949年10月2日,中苏正式建交 中苏建交的意义:打破了西方国家的外交孤立,为新中国外交事业奠定了基础 中苏关系的发展:中苏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展开了广泛的合作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 设,推动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坚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全球治理体系
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推动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倡导多边主义,维护联合国宪 章的权威和效力
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完善, 提高国际治理能力和水平
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 性挑战和问题
• * 时间:1954年4月26日至7月21日 • * 地点:瑞士日内瓦 • * 参与国家:中、苏、美、英、法等28个国家 • * 会议背景:朝鲜战争停战后,需要解决印度支那问题,恢复印度支那的和平与稳定 • * 中国代表团:周恩来总理亲自率领,包括外交部长陈毅和副部长兼外交部发言人乔冠华等 • * 会议成果:达成了《日内瓦公约》,规定了战争中的行为准则,并实现了印度支那的停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国际环境相对有利,为外交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新中国成立后,面临着维护国家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任务,外交工作成为重中之重。 当时国际社会普遍承认新中国,并愿意与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新中国初期,国家百废待兴,需要稳定国内政治、发展经济,外交工作成为重要手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3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精选ppt
1
精选ppt
2
“你们认为我是难以对付的话,那你们就等着与 周恩来打交道吧。”
-----苏联前外交部长莫洛托夫
“世界上的领导人,能多一些像周总理的,世 界和平就有希望了”。
-----印度印中友协会长
“在当今世界,解决任何重大国际问题,都不 能离开中国和周恩来”
-----英国外交大臣艾登
----周恩来在万隆会议的演说
精选ppt
31
万隆会议后与我国建交的亚非国家
• 尼泊尔 • 埃及 • 叙利亚 • 也门 • 锡兰
• 柬埔寨 • 伊拉克 • 苏丹 • 加纳 • 老挝
精选ppt
32
新中国外交成就
外交成就
与苏联等17 国建交 和平共处五 项原则
日内瓦会议
万隆会议
时间
内容
意义
19491950 1953
“一边倒”
坚定地站在社会 主义阵营一边
精选ppt
使新中国不致孤立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成就
精选ppt
22
第一次建交高潮(1949.10-1950.10)
精选ppt
23
1949.10—1950.10 (第一次建交高潮)
新中国与17国建交
• 苏联
第一个与中 • 阿尔巴尼亚
• 保加利亚 • 罗马尼亚
国建交的国
-----周恩来
精选ppt
我们这个国家,如果形象地把它比作一个家庭 来讲,它的屋内太脏了,柴草、垃圾、尘土、 跳蚤、臭虫、虱子什么都有… …解放后,我们 必须认真清理我们的屋子… …把那些脏东西通 通打扫一番,好好加以整顿… …再请客人进来。
——毛泽东 同米高扬的谈话 1949年1月31日
政治外交领域:“挤走”美国在华前外交人员;取消 领事裁判权。军事领域:取消外国在华驻军、修建军 事基地、构筑兵营等特权。经济领域:收回海关主权; 征用、征购、代管、管制西方在华企业财产,冻结存 款。文化领域:停止西方在华新闻、出版等机构的活 动;接管西方教育、医疗精、选pp慈t 善等机构等
精选ppt
27
走向世界—— 1954年新中国出席日内瓦会议
精选ppt
28
精选ppt
29
1955年在万隆会议上的中国政府代表团
精选ppt
30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立异的。 …… 亚非绝大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经受过, 并且现在仍在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 苦……我们应该承认,在亚非国家中存在着不 同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但这并不妨碍我们 求同和团结……
“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 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 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倒在 地上办外交的呢?中国100年来的外交史是 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我们不学他们。”
-----周恩来
精选ppt
“历史上,有在革命胜利后把旧的外交关系 继承下来的,如辛亥革命后,当时的政府希 望很快地得到外国承认而承袭了旧的关系。 我们不这样做。”
——毛泽东 《论人民民主专政》
精选ppt
内容
含义
意义
不承认旧的屈辱外
“另起炉灶” 交关系,建立新的
平等外交关系
使我国改变了半殖 民地的地位,在国 际交往中独立自主
先清除帝国主义在
“打扫干净屋 中国势力和一切特
子再请客”
权,再考虑与西方 国家建交
巩固了新中国的独 立与主权,奠定了 与世界各国建立平 等互利外交关系的 基础
精选ppt
精选ppt
建交国家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面临着什么样的国际环境?
有利形势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削弱 社会主义形成世界体系
不利形势 特点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 的对立
精选ppt
1949年10月4日,美国国务院宣布,继续承认 “中华民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
政治上不承认
1949年11月由美国牵头,17个国家成立的巴 黎统筹委员会,专门对包括中国在内的社会主 义国家实行禁运。 经济封锁
1954
1955
冲破美国的外交孤立, 出现第一次建交高潮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 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
整、互不侵犯、互不干 响,成为解决国与国
涉内政、平等互利、和 平共处
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争取和平解决朝鲜 第一次以五大国之 和印度支那问题 一的地位参加
第一个无西方殖民国 加强同亚非各国联 家参加的亚非会议, 系,与更多的亚非


越南
• 印度
• 匈牙利 • 朝鲜 • 捷克斯洛伐克 • 波兰
• 瑞典 • 丹麦 • 缅甸
• 蒙古
• 瑞士
• 民主德国
• 芬兰
精选ppt
24
精选ppt
25
1953年,中国和印度开始关于中国西藏与印度之间的通
商和交通协定进行谈判。周恩来总理首次提出和平共处
五项原则
精选ppt
26
外交部档 案馆保存 的周恩来 总理亲笔 书写的和 平共处五 项原则
内容
含义
意义
不承认旧的屈辱外
“另起炉灶” 交关系,建立新的
平等外交关系
使我国改变了半殖 民地的地位,在国 际交往中独立自主
先清除帝国主义在
“打扫干净屋 中国势力和一切特
子再请客”
权,再考虑与西方 国家建交
巩固了新中国的独 立与主权,奠定了 与世界各国建立平 等互利外交关系的 基础
精选ppt
一边倒,是孙中山的四十年经验和共产党的二十 八年经验教给我们的… … 中国人不是倒向帝国 主义一边,就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绝无例 外… …第三条道路是没有的… …
精选ppt
5
周恩来发出的 第一份外交部 公函,表示新 中国愿意同世 界各国建立正 常外交关系
精选ppt
6
战后世界形势图
社会主义阵营
资本主义阵营
对立
二战后国际关系的特点:
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的对立与激烈斗争
精选ppt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面临着什么样的国际环境?
有利形势
不利形势 特点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 的对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网》
1950年6月27日,美国第七舰队进ppt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面临着什么样的国际环境?
有利形势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削弱 社会主义形成世界体系
不利形势 特点
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的敌视 美国对新中国封锁、包围、孤立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 的对立
精选ppt
精选ppt
3
专题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三个阶段:
Ⅰ 建国初--20世纪50年代末 外交方针的确立及走向成熟
Ⅱ 20世纪70年代 外交突破
Ⅲ 改革开放新时期 重大调整、日趋灵活
精选ppt
4
第23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学习要求:了解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和政 策;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了解中国参加 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