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与生活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7色彩与生活》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美术人美版七年级上册

《7色彩与生活》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美术人美版七年级上册

《色彩与生活》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本节课旨在让学生理解色彩的基本概念和运用。

教学目标包括:1. 掌握色彩的基本原理和分类,如三原色、间色等。

2. 了解色彩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如色彩在环境、情感、艺术作品中的作用。

3. 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敏感度和运用能力,提高审美水平。

二、教学重难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1. 色彩的基本原理和分类的掌握。

2. 理解色彩在生活中的应用和影响。

教学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灵活运用色彩知识分析生活中的色彩现象。

三、教学准备课前准备包括: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包括色彩理论知识、色彩与生活应用实例等。

2. 学生准备绘画工具,如画笔、颜料、调色盘等。

3. 教室布置,确保有充足的空间供学生实践操作。

同时,教师还需提前熟悉教材,准备好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教案,为课堂上的互动教学做好充分准备。

四、教学过程:一、导言阶段启动新课前,教师应与学生共同探讨色彩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通过展示一系列色彩鲜明的图片或视频片段,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师可引导学生分享对色彩的初步感受和认识,并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主要内容。

二、新课展开(一)知识引入介绍色彩的基本概念和三要素:色相、明度和饱和度。

以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说明这些概念的应用,如不同季节的树叶、不同深浅的衣物等。

通过这些实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色彩的构成和特点。

(二)色彩与生活的关系讲解色彩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如色彩在环境、服饰、饮食、艺术等方面的应用。

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分析不同色彩给人们带来的心理感受和情感体验。

(三)实践操作1. 色彩搭配练习:指导学生选择几种颜色进行搭配,并说明搭配的依据和效果。

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搭配方式,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2. 色彩情感体验:让学生回忆自己曾经经历过的与某种颜色相关的情感体验,并分享给同学。

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色彩的情感表达作用。

《第20课 五彩缤纷的生活》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第20课 五彩缤纷的生活》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五彩缤纷的生活》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了解生活中各种色彩的运用,理解色彩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 学习运用不同的色彩工具或材料,表达对生活的感受。

3. 培养观察生活、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色彩,并学会运用色彩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受。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色彩审美能力,提高学生对色彩的运用技巧。

三、教学准备:1. 准备彩色笔、水彩颜料、画纸等美术用品。

2. 搜集一些生活中的彩色照片或视频,用于教室展示。

3. 提前安置学生观察生活中的色彩任务,为教室教学做准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彩色照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色彩在生活中的运用。

让学生感受到五彩缤纷的生活,并引出课题《五彩缤纷的生活》。

2. 观察体验(15分钟)(1)分组讨论:生活中的哪些场景或物品运用了哪些色彩?(2)每组选派一名代表,分享讨论效果。

(3)教师总结,并引导学生思考色彩如何搭配更和谐美观。

3. 色彩搭配示范(10分钟)(1)教师展示一张未着色的画作,引导学生观察并分析已有的色彩搭配。

(2)教师进行示范,如何运用色彩表现生活中的场景或物品。

(3)学生模仿教师的示范,进行色彩搭配练习。

4. 学生创作(20分钟)(1)学生根据本节课的所学,选择一个生活中的场景或物品进行绘画创作。

(2)运用所学的色彩搭配技巧,将色彩运用到绘画作品中。

(3)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 作品展示与评判(10分钟)(1)每组派一名代表,展示本组的绘画作品。

(2)引导学生进行互评,分享彼此作品的优点及改进建议。

(3)教师总结评判,给予必定和鼓励,同时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6. 教室小结(5分钟)(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要点,强调色彩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鼓励学生继续关注生活中的色彩,培养观察生活、热爱生活的情感。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色彩搭配技巧,并将色彩运用到绘画作品中,从而更好地表现五彩缤纷的生活。

《色彩与生活》教学设计

《色彩与生活》教学设计

《色彩与生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并掌握色彩三要素和色彩冷暖知识。

初步学习运用色彩三要素和色彩冷暖知识分析美术作品及生活中简单的色彩现象,并能用语言文字来进行评述。

运用色彩三要素和色彩冷暖知识选择适当的美术手段进行表现。

2、过程与方法感受和认识生活中色彩的美好和丰富。

尝试运用美术方法表达对色彩的感受和理解。

用语言文字表达色彩带来的乐趣和理解。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乐于对生活中的色彩现象进行观察和分析并给予足够重视。

认识色彩对人生的重要作用。

亲身体验色彩表达带来的乐趣和美的感受。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色彩三要素和色彩的冷暖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教学难点:能比较准确地分析生活中的色彩现象。

课时修改为一课时《色彩与生活》是一节色彩基础知识课,旨在培养学生感受和认识色彩,能知道什么是色彩的三要素。

能辨别冷暖色调并感受冷暖色调的美感,提高学画色彩画的兴趣及表现技能。

为了更好的调动学生的兴趣,我准备了大量的色彩图片。

通过图片、作品对比,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中进行讲解举例。

课程主线主要顺序为:色相、纯度、明度(即色彩三要素)、色彩测试、色相环(冷暖对比)、暖色认知(名称、感受)、了解画家笔中的暖色、冷色认知(名称、感受)、了解画家笔中的冷色、教师示范及方法步骤、学生作业、师生评价、课堂小结。

在教学中,图片色彩知识测试,使学生感受生活中离不开色彩,观察认读颜料盒中暖色冷色的名称、挤暖色的颜料以及看图回答生活中的暖色给人的感受,使学生对暖色的知识得到加强;而后挤冷色颜料以及看图回答生活中冷色给人的感觉,是学生进一步加强对冷色的认识。

其后的画家与学生作品的赏析,融汇冷暖色的情感与表现。

让学生在欣赏与回答问题中,使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中来,体现学生是课堂的主体。

通过教师示范,有效解决了色彩的基本表现方法。

本节课收到了课前预期的教学效果,学生的观察、欣赏、评价、研究、色彩知识的运用及色彩表现的感觉均得到进一步训练和提高。

赣版美术初中教案

赣版美术初中教案

教案名称:赣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色彩与生活》课时:1课时教材分析:本课是赣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色彩与生活》的第一课时,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色彩的基本知识,以及色彩在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学习,让学生能够认识色彩,了解色彩的特性,感知色彩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提高对色彩的欣赏和运用能力。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色彩的基本知识,掌握色彩的三要素,能够分析生活中的色彩现象。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色彩感知能力和运用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色彩的热爱,提高审美素养,增强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点:色彩的基本知识和色彩的三要素。

教学难点:色彩的搭配和运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展示一组色彩丰富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

2. 学生分享自己对色彩的认知和感受。

3. 教师总结并导入本课《色彩与生活》。

二、新课(15分钟)1. 教师讲解色彩的基本知识,包括色彩的定义、分类和三原色。

2. 学生通过观察和实践,了解和掌握色彩的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

3.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生活中的色彩现象,了解色彩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三、课堂练习(1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色彩搭配练习,要求运用所学知识,形成和谐的配色。

2. 教师巡回指导,为学生提供建议和帮助。

四、总结与评价(5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总结课堂所学。

3. 学生谈对本课的认识和收获。

五、课后作业1. 收集生活中的色彩素材,分析其色彩搭配。

2. 尝试运用所学知识,为家庭或学校设计一处色彩搭配合理的装饰。

教学反思:本课通过观察、分析和实践,让学生了解了色彩的基本知识和三要素,能够分析生活中的色彩现象。

在课堂练习中,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色彩搭配,形成和谐的配色。

整体教学效果良好,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但在课后作业的布置上,可以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创造性运用,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色彩与生活》教学设计

《色彩与生活》教学设计

《色彩与生活》教学设计教师招聘考试是一个角逐的过程,是能力与能力、细节与细节之间的较量,因此考生在备考期间一定要考虑到各个方面的细节,争取全面攻克。

同时,广西中公教育密切关注2018广西教师招聘考试相关信息,为各位考生提供有用的考试备考资料。

《色彩与生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列举大量生活实例,帮助学生认识色彩的基本知识和规律,引导学生学会分析色彩现象中体现的各种色彩关系。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参与探究,分组合作学习,练习色彩搭配,启发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色彩现象,感知色彩在生活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明白恰当的色彩搭配体现着人们对色彩规律的认识与对美的追求,好的色彩搭配是我们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满足日益增长的审美需求的主要手段。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到处存在着色彩现象,它的形成受色彩规律制约;好的色彩搭配是我们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满足日益增长的审美需求的重要手段。

【难点】使学生学会用色彩基本知识和规律去感知色彩现象。

学生能运用色彩知识去进行色彩搭配的练习并进一步应用于生活。

使学生了解不同色彩搭配所体现的多种文化艺术内涵。

三、教学过程环节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教师出示图片,并提出问题: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教师对图片进行去色处理,再次引导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假如让你选择,你想生活在哪个环境中,黑白的还是彩色的?为什么?教师总结:我们能感受到生活的丰富与美好,感觉到生活的多姿多彩,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处在一个丰富的色彩世界里。

如果生活中没有色彩将会是多么单调,今天,就让我们进入色彩的世界,一起去感受生活中的色彩,揭示课题《色彩与生活》。

环节二:探究色彩,新课讲授我们生活在一个色彩的世界里。

他们或热情奔放,或含蓄典雅,在街头、家庭、在人们的衣着和生活用品上显现,跟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使生活变得生动而多彩。

色彩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不同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色彩的三个基本要素。

7. 色彩与生活 教学设计 人美版七年级美术上册

7. 色彩与生活 教学设计 人美版七年级美术上册

7. 色彩与生活教学设计人美版七年级美术上册一、教材分析:本节课作为初中阶段色彩教学的引导课,目的是:1、学生能够了解生活与色彩之间的关系;2、学生能够对色彩现象及色彩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有进一步的了解;3、学生学会感知色彩现象;4、学生逐步形成感受和运用色彩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与重难点(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列举大量生活实例,帮助学生认识色彩三要素和色彩冷暖的知识。

学习运用色彩三要素和冷暖知识来分析美术作品。

2、过程与方法目标:认识和感受生活中的色彩,学生能够理解分析出色彩现象中体现的各种色彩关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启发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体验生活当中的美,培养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色彩三要素和色彩冷暖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教学难点:能比较准确地分析生活中的色彩现象三、教学过程设计参考:(一)导入同学们,你们好,今天在讲正式的内容之前老师想先请你们欣赏一段视频,看看里面的内容有什么不一样?看完视频你们发现了什么?是的,视频里的事物颜色不一样。

(二)感受色彩在生活中,有许多物体和自然现象的色彩都十分漂亮,同学们能列举一些事物吗?比如我们每天都需要的水果蔬菜,我们身上穿的衣服鞋子,通过老师的课件,你们会发现琳琅满目的商品,我们居住环境里的装饰物,每个人的家都会布置的不一样,还有一些自然现象,比如彩彩虹,海边荷花塘,大草原,想一想通过这些图片,大家有什么感受呢?通过这些图片,我们是不是可以看出我们的生活与色彩是密切相关的?因为色彩,我们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

那我们今天就探究一下,为什么生活离不开色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七课色彩与生活。

同学们,生活中色彩特别多,特别醒目,我们来想一想,为什么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色彩?想要营造好的色彩效果,需要从哪些方面入手?如果有一天颜色消失了,会怎么样?我们平时的吃穿住都依靠着色彩去增加它的吸引度,当吃的失去了鲜艳的颜色,他还能有食欲吗?当穿的色彩鲜艳的服饰,失去了它的色彩,我们还会看起来有活力吗?当我们住的色彩鲜艳的居室设计没有了色彩,还能增加我们对生活的热爱吗?(三)色彩1、色彩三要素:社会的进步,从色彩上能够很清晰的体现出来,这都离不开我们的色彩三要素,人们之所以能够感受到生活的丰富和美好,主要是因为我们生在一个绚烂多姿的世界里,好的色彩搭配能满足人的情绪和审美两方面的需求,马克思说,色彩感觉是美感的,最普及的形式,每个人都有色彩感觉,而要创造和谐的色彩效果,就要认识和运用色彩的三要素以及三要素之间的关系。

《色彩与生活》教学设计

《色彩与生活》教学设计

《色彩与生活》教学设计授课教师:寇晓夏课型:造型.表现课时:45分钟授课对象:初一学生一、教材分析:本课时选自人教版初一美术课本第七课《色彩与生活》,本课的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发现美,感受色彩带给我们的神奇与欢乐。

使学生了解并掌握色彩的三要素和色彩冷暖的知识,学会在生活中运用。

同时,它还使学生在充满好奇性的学习中,增强对生活中色彩现象的感受和理解,培养学生敏感的目光。

二、设计思路: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着重介绍色彩知识。

如今社会中的色彩更是眼花缭乱,学生的眼睛也被这种绚丽夺目所熏陶,在这个课题中我们主要通过一系列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色彩的三要素和色彩冷暖知识以及原色之间相互混合,可以产生许多色彩变化。

从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研究能力,掌握色彩的基本知识,并学习应用,装点我们的生活,提高审美情趣。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并掌握色彩三要素和色彩冷暖知识,初步学习运用色彩三要素和色彩冷暖知识分析美术作品及生活中简单的色彩现象,并能用语言文字进行评述。

能运用色彩三要素和色彩冷暖知识选择适当的美术手段进行表现。

2、能力目标:感受和认识生活中色彩的美好和丰富。

尝试运用美术方法表达对色彩的感受和理解。

用语言文字表达对色彩现象的感受和理解。

3、情感目标:乐于对生活中的色彩现象进行观察和分析并认识色彩对人生的重要作用,亲自体验色彩表达带来的乐趣和感受。

四、教学重点:学生对色彩三要素和色彩的冷暖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比较熟练地运用到作品及生活中去。

五、教学难点:学生能比较准确地分析作品中及生活中的色彩现象,借此提高色彩欣赏水平,陶冶情操。

六、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件、教材、教具、各种颜色的卡纸、彩铅、马克笔等2、学生准备:课本、彩笔、铅笔、画纸等六、教学法:观察法、讲述法、师生互动法七、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导入新课:教师:同学看!这个人是用什么扎的头发啊?学生:彩铅?教师:对,彩铅不仅可以用来画画,还可以用来装饰生活,那么老师手上有几种颜色的彩笔,接下来,请同学来选择颜色,老师可以猜出你们的性格。

《生活中色彩搭配》教学设计论文

《生活中色彩搭配》教学设计论文

《生活中的色彩搭配》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生活中的色彩搭配》一课选自人美版教材第十三册,意在引领学生感知生活中无处不在的色彩美,把对色彩知识和规律的学习生活化、实践化,并能从中体验不同的美感和文化艺术内涵,培养学生逐步形成感受和运用色彩的能力。

“生活中的色彩搭配”学习既是对小学所学“色彩基本知识”的复习和总结,也是中学美术单元色彩学习的抛砖引玉课。

因此本课教学将对帮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探究、感知和认识各种色彩搭配现象,为以后学习作好铺垫。

2、教学目标:(1)启发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和发现生活中的色彩现象,了解生活中的色彩无处不在。

(2)学会分析色彩现象中体现的多种搭配关系,理解恰当的色彩搭配体现着人们对色彩规律的认识与对美的追求。

(3)能够运用所学的色彩搭配基本规律美化生活,提高自己的生活情趣。

3、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生活中到处存在着色彩搭配现象,好的色彩搭配是我们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满足日益增长的审美需求的重要手段。

难点:了解不同色彩搭配所体现的多种文化内涵,并能将色彩知识的学习进一步应用于生活。

一、新课导入,感受色彩游戏“黑暗看世界”。

老师课前用鲜花、彩纸、绘画摄影作品、不同颜色的桌布将教室布置起来,然后请每位同学戴上自带的眼罩进入教室,问学生:同学们,你看到的教室是什么颜色的?同学们说无色,什么都看不到。

然后老师让他们摘下自己的眼罩,当孩子们在惊异于这教室的美丽色彩的同时,再请同学们齐声说出教室是——彩色的!让孩子们通过单色的世界和彩色的世界对比,认识色彩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乐趣和意义,同时揭示一部分课题,板书“生活中的色彩”,“搭配”二字暂不出现,点出对于色彩的初步感知这一主题。

二、进一步了解,探索色彩1.播放课件《猜猜我是谁》,课件以拟人的形式,赤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的简单自我介绍,以及在生活中的表现。

有:热情的红色,红色的火焰、红色的鞭炮、红色的辣椒;充满生气的绿色,绿油油的草地、碧绿的湖水,等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色彩与生活》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寇晓夏
课型:造型.表现
课时:45分钟
授课对象:初一学生
一、教材分析:
本课时选自人教版初一美术课本第七课《色彩与生活》,本课的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发现美,感受色彩带给我们的神奇与欢乐。

使学生了解并掌握色彩的三要素和色彩冷暖的知识,学会在生活中运用。

同时,它还使学生在充满好奇性的学习中,增强对生活中色彩现象的感受和理解,培养学生敏感的目光。

二、设计思路: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着重介绍色彩知识。

如今社会中的色彩更是眼花缭乱,学生的眼睛也被这种绚丽夺目所熏陶,在这个课题中我们主要通过一系列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色彩的三要素和色彩冷暖知识以及原色之间相互混合,可以产生许多色彩变化。

从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研究能力,掌握色彩的基本知识,并学习应用,装点我们的生活,提高审美情趣。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并掌握色彩三要素和色彩冷暖知识,初步学习运用色彩三要
素和色彩冷暖知识分析美术作品及生活中简单的色彩现象,并能
用语言文字进行评述。

能运用色彩三要素和色彩冷暖知识选择适
当的美术手段进行表现。

2、能力目标:感受和认识生活中色彩的美好和丰富。

尝试运用美术方法表达对
色彩的感受和理解。

用语言文字表达对色彩现象的感受和理解。

3、情感目标:乐于对生活中的色彩现象进行观察和分析并认识色彩对人生的重
要作用,亲自体验色彩表达带来的乐趣和感受。

四、教学重点:
学生对色彩三要素和色彩的冷暖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比较熟练地运用到作品及生活中去。

五、教学难点:
学生能比较准确地分析作品中及生活中的色彩现象,借此提高色彩欣赏水平,陶冶情操。

六、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课件、教材、教具、各种颜色的卡纸、彩铅、马克笔等
2、学生准备:课本、彩笔、铅笔、画纸等
六、教学法:观察法、讲述法、师生互动法
七、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看!这个人是用什么扎的头发啊?
学生:彩铅?
教师:对,彩铅不仅可以用来画画,还可以用来装饰生活,那么老师手上有几种颜色的彩笔,接下来,请同学来选择颜色,老师可以猜出你们的性格。

学生:橙色
{色彩分析}黑色:严肃、低调、执着的一个学生
黄色:喜欢黄色的人性格活跃,喜欢挑战。

红色:喜欢红色的人性格易于冲动,热情洋溢。

老师:我想你应该属于活波,有活力,积极向上的一个同学
教师:色彩就是这么有魔力,每个人对色彩的感受不一样。

我们的生活之所以这么丰富多彩,就是因为我们处在一个绚丽多彩的世界里,那么色彩是怎样运用到生活当中的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色彩与生活》-----板书
1、生活中色彩的运用(图片欣赏)
教师:展示PPT,并说明图片内容(蔬菜类、水果类、手绘彩陶、软陶工艺品、民间艺术品、特色民俗服饰、包包、手工艺品、具有代表性的建筑。


教师提问:这些图片带给大家哪些感受?
学生回答:色彩鲜艳、丰富多彩
教师引导:那么想要营造好的色彩效果,需要从哪些方面入手呢?接下来
我们一起来学习色彩三要素
2、色彩三要素
(1)色相
教师:同学们,跟着老师的节奏让我们一起来辨认下生活中这些图片的颜色(展示PPT)
学生:绿、黄、紫、红、橙、蓝
教师:非常好,这些各不相同的色彩面貌,就想我们的同学,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名字,而且又很容易认出它,这就是色彩的面貌,即色相:各种色彩的相貌。

----(板书)
(2)明度
教师引导:(欣赏图片)晚霞,我们很清楚的看到有亮一点的黄色,暗一
点的黄色,组成了一幅美妙的景象。

教师提问:同学们观察这幅图,我们除了看到蓝色的山峰,观察到深蓝色和浅蓝色的山峦,我们发现它发生了什么变化?
学生回答:深浅变化(点名回答)
{活动一}:
教师:同学们看,两个小橘子,接下来,我要请一位同学告诉老师,哪个
颜色亮,哪个颜色暗?
学生回答:左边的颜色浅,右边的颜色暗
教师引导:非常好,看来这位同学把刚刚老师教的知识掌握了,同学们掌声送给她。

教师总结:经过以上的学习,我们就知道色彩由亮到暗的变化我们叫它明度。

ppt展示:明度的概念即色彩的明暗程度。

----(板书)
拓展学习:如果不是同一色系的色彩,怎么区分哪个是高明度,哪个是低明度啊?
教师引导:拿出几张彩色卡纸,请问同学们,在这一堆卡纸里面,哪一张的卡纸明度最高呢?
学生回答:橙色
教师:对,因为橙色在这一堆颜色里最醒目。

(2)纯度
教师:看这两张图片,那张颜色鲜艳些啊?
学生:右下角那张
教师:我们的视觉很快被右下角这张颜色鲜艳、纯度高的图片所吸引教师:请同学们观察两幅图在色彩上有什么不同?
学生:有深有浅,有鲜艳的有部鲜艳的。

教师:对,在生活中,我们的大部分同学吃水果的时候,都会选择色泽鲜艳的,感觉会甜一些。

教师:我们把色彩的这种鲜艳程度、饱和程度叫做纯度。

-----板书
3、色彩的冷暖关系
{活动二}:
教师:接下来,老师要请一位同学上来,帮老师把这盒彩色马克笔分类,左边放冷色调、右边放暖色调。

同学们也可以把自己的彩笔分下类。

学生:动手开始分类,注意保持安静
教师:请问这位同学,你是用什么方法把他分类的?
学生回答:凭感觉
教师总结:对,冷暖,是我们身体对外界的一种感受,看上去能让人感觉到温暖的颜色就是暖色,会让人见了就感觉清凉的就是冷色。

教师引导:感受冷暖对比的图片(展示PPT22)
教师提问:观察这两张图片,喜欢暖色调居室的同学请举手,喜欢暖色调的同学请举手,点名问学生,为什么喜欢,暖色调或者冷色调
的居室给你带来什么样的感受?
学生回答:暖色调舒适,明快温馨;冷色调安静,清爽。

教师总结:对的,每个人对色彩的感受不一样,但是色彩给我们带来的感受都是差不多的,这就是色彩在我们生活中的运用。

{活动三}:例图分析
教师:请同学们运用学过的知识,仔细观察它们分别属于什么类型的色调。

学生:冷色调、暖色调等等。

八、布置作业:
题目:观察生活,画自己身边的事物
提示:生活用品、大自然事物例如:花、树、等。

要求:1、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包含色相对比、明度对比、纯度对比、冷暖对比。

2、注意颜色搭配需美观,和谐。

(展示PPT:欣赏其他同学的作品,给学生创作灵感。

)九、课堂总结:
通过对色彩三要素以及色彩的冷暖关系的相关知识学习,让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了色彩的三要素,它是如何运用到生活,并且起到了什么作用。

课堂活动的设置也增强了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活跃了气氛。

陶冶了学生的情操,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水平。

十、板书设计:
《色彩与生活》
1、色相
2、明度
3、纯度
色彩的冷暖
色彩三要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