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思路和对策
居巢区高效生态农业发展的模式和对策建议

关键词 : 高效生态农业; 式; 策建议 ; 巢区 模 对 居
中图分类号F 0 33
1居巢 区高效生态农业 发展的模式
居巢 区地 处皖 中 , 于江淮 南部丘 陵地带 , 位 濒临 长江 , 怀抱巢湖 , 丘圩交错 , 土壤肥沃 。 区总面积20 9 m , 中 全 6 k 其 耕 地 面积4 万k 山场 面 积2 万k 水 面5 0 m , 人 8 m, . m, 7 6k 总 口8 万 , 3 下辖 l个 乡镇 、个街 道办事处 。 2 5 自然 条件优越 , 物
稻鸭共 育 、 鸭混养 、 鱼 葡萄架 下养鸡 等 , 主要运行机制 是 其
季稻 田4 0 , 0 只 同时 ,6 m 放养2 草鱼种苗 l 67 龄 O~ 1尾 , 5
黄 白鲢 鱼5 尾 , 0 使水 面形成鱼蟹 共生 , 以提 高养 殖效益 。 ④ 螃蟹 的催 肥与捕 捞 : 在早稻 田养 蟹 , 月底或9 自8 月初开始 , 增加 投 喂小鱼 或塘 螺等 动物性 饵料 , 以提高 蟹 的生 长量 , 对于一季稻 田, 由于水稻 的收割期较 晚 , 一般不催 肥。 122 稻 鸭共 育 模 式配置 : 鸭共育是 以水 田为基 础 , .. 稻 种
3 后 灌 浅水 , d 促进 秧 苗生 长 , 后 放 干 田面 水 , 行第 二 然 进
年来 , 区按照《 我 巢湖 市居 巢 区经济 和社会 发展 十一 五规
划 》 总体要求 , 加快 发展 高效 生态农 业作 为建设 资源 的 将
节约型 、 境友好 型社 会 和实行 可持续 发展 的重 要途径 , 环
转化为 沼气 能供农 户做 饭 , 一部 分转 化为 沼渣 、 液等优 沼 质 有机肥料供 农户生产 经果 、 茶叶 、 粮食 、 蔬菜及水 产养殖
河南省生态农业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

河南省生态农业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近年来,河南省积极推进生态农业发展,计划在2020年建成全国知名的生态农业示范区。
然而,在实践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就河南省生态农业发展中的问题和对策进行分析和提出建议。
一、种植结构单一河南省的农业生产以单一种植结构为主,主要以小麦、玉米、棉花等为主要作物。
种植结构单一,造成了土地资源的单一利用,耕地退化,农业生态环境的破坏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应该发挥自然环境优势,推广适宜环境条件下的特色农作物,并推广绿色有机种植技术。
二、现代化水平和自然条件不协调河南省农村区域的农业现代化水平相对落后,无法适应市场需求和自然环境的变化。
此外,河南省的自然环境复杂,气候条件多变。
如何寻找适应性强的生态农业模式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建议政府加大投资力度,培育农村区域的制造业,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实用技能。
另一方面,政府也应该出台相关的政策,加强资源整合和技术支持,使农业生产更加顺利。
三、水资源短缺河南省位于黄河流域,水资源缺乏。
国家“千村万塘”工程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针对河南省,可以建造农村集体水源工程和地下水补给工程,适当调整灌溉制度,建立灌溉循环制度。
此外,加强节水技术,推广节水灌溉技术,缓解河南省的水资源问题。
四、生物多样性缺乏生态农业发展过程中,生物多样性面临严重威胁。
应该注重生态环境维护和保护,采用多元化种植和规范化管理技术,保护本地植物和动物。
同时,加强农民多元化收入的培育,鼓励农民发展养殖业等产业,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总之,河南省生态农业的发展仍然面临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为了实现更好的农业经济和环境效益,政府和农民必须共同努力,整合资源,推广技术,积极探索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并注重生态保护,建设生态农业产业链条。
发展滦平县高效生态农业实践与思考论文

关于发展滦平县高效生态农业的实践与思考[摘要] 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是现代农业建设的主要内容,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途径。
本文总结了滦平县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初步成效,分析了制约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提出了加快建设高效生态农业的思路和对策。
[关键词] 高效;生态;农业;思路;对策滦平县位于河北省东北部燕山山脉中段,全县耕地面积40万亩,人口33万,是一个典型的浅山区农业县,也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农业县。
近几年来,我县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主攻目标,坚持“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发展理念,把实施高效生态农业作为重要战略决策,通过合理利用山区农业自然资源,积极优化农业结构,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主导产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了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005年以来,先后被授予国家级生态农业示范县,河北省生态农业示范先进县,目前正在创建全国环保模范县。
一、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初步成效1.具有地方区域特色的农业布局基本形成近几年来,我县按照“效益农业、精品农业、特色农业”的总体要求,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规划为重点,基地为依托,科技为支撑,积极调整农业结构,优化农业布局,培植特色产业,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基本形成了特色蔬菜、肉鸡、肉鸭、生态有机猪四大产业,建立了各类优质农产品基地30多个,面积4万多亩。
2.农业产业化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农业产业化是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主要途径,通过创新农业经营体制,培植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加快了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发展。
截止到2010年底,全县建成农业龙头企业14家,实现销售收入8.85亿元;建成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34家,入会(社)农户6850户,采取“专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的运行模式,建有基地4万亩,累计向会(社)员返利480万元。
3.农业标准化体系不断健全农业标准化是农业现代化的标志之一,我县近年来着力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力争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纳入标准化管理轨道。
生态农业发展对策

生态农业发展对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环保意识的提升,农业生产方式也在不断地变革。
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往往对环境造成巨大的破坏,严重威胁到人类生存和健康。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生态农业作为新型的农业生产方式逐渐得到人们的重视和推广。
本文将探讨生态农业的发展对策。
一、强化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环保意识要实现生态农业的发展,必须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宣传。
在推广生态农业的过程中,应宣传生态农业的意义及优势,并引导农民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还需要采取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如宣传片、讲座、课程等等,让农民更好地了解和掌握生态农业的相关知识。
二、提供专业指导,加强技术支持生态农业在实践中存在很多的技术问题,需要专业人员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
为此,地方政府可以设立相关的服务机构,为农民提供技术咨询、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服务。
同时,要建立健全技术培训体系,提升生态农业专业人员的职业技能水平,以满足市场需求。
三、完善政策支持,扶持生态农业发展政策支持是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政府可以制定相关政策,如税收优惠、资金补助、科技支持等,为生态农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同时鼓励农民积极参与生态农业的发展。
四、探索合理的生态农业模式要实现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探索出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生态农业模式。
这要求各地政府和相关部门加强研究和探索,广泛收集农民的意见和建议,设计出符合当地实际的生态农业模式,推广生态农业的发展。
五、落实生态农业标准,保障品质安全生态农业的发展需要保障品质安全,对于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需要有有效的监管和管理。
为此,应该制定相关的生态农业标准,并建立完善的监管机制。
只有严格监管和管理,才能保障农民的生存和健康。
六、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交流生态农业的发展不仅是国内问题,也是国际问题。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借鉴国外先进的生态农业经验,探索出符合中国国情的生态农业模式,将有助于实现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生态农业的发展需要政策、技术和市场的三方面支持。
椒江生态高效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制约 了产 量和效 益 的进 一步提 高 。
() 2 资金 。 棚 、 滴灌 等基 础 设施 一次 性 投 资较 大 , 大 喷 一 般 每公 顷需要 几万 元 , 对于 起步阶 段 的农 户来说 无疑 是一 这 笔可观 的 资金 。 ( ) 后环 节 。 后 环 节 包 括 贮存 、 售 、 鲜 和 加 工 3产 产 销 保
( ) 术 与管 理 。 其他 高效 益 农 业相 比 , 万 元 田” 1技 同 “ 对
农 业科 技 的 要 求 无疑 更 高 , 虽然 农 户 已经 认 识 到科 技 的 重
要性 , 但真 正掌 握 的不 多 , 数掌 握 关键技 术 的农 户一 般 比 少 较保 守 , 不轻易 传授给 同行 , 多数 田地管理仍 然 比较粗 放 , 大
府 高度 重视 农业 , 方财 政实 力雄厚 ; 地 椒江 人才 密集 。
1 当 前 椒 江 “ 元 田 ” 展 现 状 万 发
最 近 我们 对 全 区 “ 万元 田” 进行 了 1次摸 底 调 查 , 区 我 的“ 万元 田 ” 致上 可 以分 为两部 分 , 部分 是露 天 果树 类 , 大 一 包 括 杨梅 、 桔 , 柑 品种 有 东 魁杨 梅 、 少核 本 地 早 、 满头 红 等 , 经 过 多年 改 造或 拥 有 核 心技 术 , 质优 , 量 高 , 场 销 路 品 产 市
《 代农 业科技 3 0 8年 第 2 现 20 3期
园艺博 览
椒江 生态高效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江嵩 令
( 江 省 台 州 市椒 江 区农 业林 业 局 , 江 台州 3 8 0 ) 浙 浙 10 0
摘 要 阐述 了 "前 椒 江“ 3 - 万元 田 ” 的发展 现 状及 制约 因素 , 出 了椒 江“ 提 万元 田” 建设 对策 , 包括 : 大政策 扶持 , 聚社 会 力量 ; 育典 加 凝 培 型事例 , 活运 营机 制 ; 激 搞好 结构调 整 , 促进 由点及 面 ; 突破 两 大瓶 颈 , 营造 良好 氛 围 ; 充分 发挥 农 民专 业合 作组 织在 “ 万元 田” 建设 中的主 体 作 用 : 分发挥 农 业保 险在“ 充 万元 田” 建设 中的保 护伞 作用 。 关 键词 生 态高效 农业 ; 发展 现状 ; 约 因素 ; 策 ; 制 对 浙江 台州 ; 江 区 椒
河南省生态农业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

河南省生态农业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1. 引言1.1 河南省生态农业现状河南省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大省,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人口优势。
由于长期以来过度开发和环境污染的影响,河南省的生态农业面临着诸多问题。
农田土壤退化严重,农作物产量下降,土壤肥力流失严重,土壤污染也较为普遍。
化肥农药过量使用问题严重,不仅造成了粮食品质下降,还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
农田水利建设滞后,许多农田存在缺水问题,影响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农业废弃物处理不当,造成了二次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
在这种背景下,发展生态农业显得尤为重要。
生态农业是以生态系统为基础,保护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农业经营方式。
发展生态农业不仅可以改善农田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质量,还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乡村振兴。
在当前形势下,河南省急需加大生态农业发展力度,采取有效措施解决种种问题,推动农业由传统向绿色、有机转变。
1.2 河南省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性生态农业是保障农产品质量、维护生态环境、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在河南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河南省是我国农业大省,发展生态农业可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强农产品竞争力,为农民增收增加保障。
河南省的生态环境状况较差,加强生态农业发展可以有效改善土壤质量、水质量和空气质量,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生态平衡。
生态农业的发展还可以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降低农业对环境的污染,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和健康性。
发展生态农业也能够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推动农业与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增强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加大河南省生态农业的发展力度,实施生态农业政策,推动农民转变生产方式意识培养,加强生态农业技术研究和示范推广,对于河南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2. 正文2.1 生态环境问题生态环境问题是河南省生态农业发展中的重要挑战之一。
随着农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和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农田土壤逐渐受到污染,水质也受到了严重影响。
农业生产中过度放牧、过度疏伐和乱砍滥伐等现象也导致了土地沙化、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的恶化。
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1莘县生态农业发展现状1.1基本情况。
莘县地处山东省西部,冀鲁豫三省交界处,全县辖20个乡镇和4个街道办事处,1154个行政村,10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93万人;总面积1416km2,其中耕地面积9.2万hm2(139万亩),农业人口人均耕地0.099hm2(1.49亩),是聊城市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县(市、区)。
1.2自然生态条件。
莘县地理位置是北纬35°25′~36°46′,东经115°20′~115°44′。
气候条件优越,属暖温带季风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春季温暖,夏季湿热,雨量充沛,秋季晾爽,雨热同期。
年平均日照约为2231.1h,年平均辐射量1.177×107kJ/m2,光热资源比较丰富。
年平均气温14.03℃,无霜期天数历年平均215d,年降雨量455.2mm 左右。
气候条件非常适合农作物生长。
1.3农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莘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原则,充分挖掘农业产业优势,加速实现新旧动能转换,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树品牌,以品牌拓市场,抓特色,上规模,提档次,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特色产业在农业和农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农业发展整体格局呈现蓄势待发、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
莘县农业以粮食、瓜菜、食用菌、畜禽养殖和林果等产业为主,农业发展的产业基础雄厚扎实,尤其是瓜菜菌产业十分发达,栽培面积和产量位居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
莘县农业虽取得了骄人的成就,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在生态循环农业方面,全县区域范围内还存在着发展不均衡、不充分和不完善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3.1化肥使用及污染防治情况。
莘县常年使用化肥总量约为7.56万t,平均每亩使用化肥约60kg,有效利用率仅为30%左右,每年有近5万t化肥对土壤或地下水造成污染,连年积累进而造成农产品化肥残留超标。
近几年,通过推广测土配方施肥、耕地质量提升、水肥一体化、化肥减量增效和有机肥替代化肥等技术,有效的遏制了化肥污染的上升趋势。
邵阳市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现状与对策

DOI 0 3 6 /.sn. 0 15 8 . 0 0 0 . 7 :1 . 9 9 jis 1 0 — 2 0 2 1 . 4 1
邵 阳市属 丘陵 山区 , 态环 境优 良。 效生 态农业 生 高
足 本 市发挥 区位和 比较 优 势 , 发展 低 碳农 业 的具 体模
式, 是实 现农业大 市 向农业强 市跨 越 的根本 途径 。
28 1 0 . 3万 公 顷 , 巾 山 地 、 陵 、 地 面 积 1 1 3万 公 丘 岗 8. 顷 占 8 . , 地 2 . 71 平 6 8万 公 顷 , 1 . , 5k 以 占 2 9 有 m
东 的木材 市场 为全 省之 最 , 宁的脐 橙 、 口的雪 峰蜜 新 洞
地 理标 志产 品 。2 0 0 8年 , 全市 总人 口 7 4万 , 中乡村 5 其
人 口5 9万 , 7 . , 2 占 O 2 粮食 播种 总面 积 5 . 6 8万公 顷 , 经 济作 物播 种 总面 积 1 . 5 3万 公 顷 , 菜播 种 面 积 9 1 蔬 .
万公 顷 , 地 面 积 发 展 到 12 8 6 林 3 . 7万公 顷 , 出栏 生 猪 9 1万 头 , 产 品加 工 企业 发 展到 4 1 9家 , 中规模 1 农 9 其
居 全省 第 一 , 林 蓄 积 量仅 次 于怀 化 , 全省 第二 , 森 居 邵
低之 势 , 最高 海拔20 5m, 7 最低 海拔 1 5r, 降较 大 , 2 l坡 r
雪 峰山脉 、 南岭 山脉 横 亘全境 , 资水 、 巫水 贯 穿其 中 , 是
一
个 地 形 复 杂 的半 山 地 半 丘 陵 地 区 。 全 市 土 地 总 面 积
邵 阳 市 位 于 东 径 1 94 1 O0 北 纬 2 。8~ 0 。9~ 2 。5 , 5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农业2019年第8期(上)
NONG YE ZONG HENG
农业纵横
能使生产模式按照计划中的发展规划要求来完成设计的优化与集成的实施。
除此之外,相关工作人员还要加强区域性高效生态农业模式中生产模式的技术参数与其适宜应用环境的深入细致的研究,强化自身以及工作环境当中的高效生态农业绿色发展理念。
二、发展对策
(一)将发展目标与实际情况相结合
想要实现高效生态农业技术创新与集成推广,最为重要的前提就是要结合生产生活中的实际情况,
绿色发展目也在飞速提对“餐桌上的安全”与“舌尖上的质量”越发重视。
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对农业生产中绿色技术的深入研究便势在必行。
在绿色技术方面,相关工作人员除了要着重开发并推广肥药双减技术与现有的替代技术外,还要实施必要的监测技术,对实名购销、经营登记、去向监控等农资相关讯息实行实时监控,最大程度地确保高效生态农业生产数量与质量的双重提高。
(三)挖掘高效生态农业的多样性
除了技术方面以外,综合效
益也是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想要保证现有效益并尽可能地提高综合效益,挖掘高效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功能是非常必要的。
农业并不仅仅只是为市场提供大量的初级农产品,还要实现乡村种养业与对应的产品加工业的联合发展。
引入新的合作机制,实施农企合作,加强双方的精加工技术,树立属于自己地域的独特农产品品牌,将现有的绿色产品变为市场中的优质商品,无疑都能起到很好的增强高效生态农业生产质量与加工增值能力的作用。
除此之外,农村可以对自身的生态环境进行进一步挖掘,推广自身的绿色景观、乡村旅游、健康养生等潜在功能,增强自身在高效生态农业市场中的竞争力。
(四)开创新的经营机制开创新的经营机制,进而推动高效生态农业的供应侧改革与转型升级也是推进高效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措施。
管理者要对原有的生态结构进行调整,使其更加适合飞速发展变化的市场,增加当地龙头企业与合作社对乡村农户的带动能力,使双方的合作关系更加密切。
新的经营机制要对农产品的加工与销售流通这两个原有的短板进行补充,可以通过乡村电子商务等新型销售方式来减少销售过程中的链接、减少运营成本。
对原有的特色农产品的加工速度要进一步提高,同时,对特色产品进行产品转化来实现这一目标。
总之,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是历史的必然,也是新时期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模式,为了有效地构建生态化农业体系,我们要以农业现代化发展为基础,并结合农业生态资源,积极构建完善的一体化发展模式,从而进一步促使农业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