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制作简易的密度计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 第十章 综合实践活动-制作简易的密度计 课件 (共18张PPT)

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 第十章  综合实践活动-制作简易的密度计 课件 (共18张PPT)
用吸管、 小铅丸(配重)、 石蜡+打火机(蜡油封底), 制作一只竖直“漂浮管”, 如图所示。
要求:在不沉底的情况下, 进入水中的深度尽量深一些。
友情提示:为保护桌面,请 将蜡油滴在纸上,再用蜡油 将吸管底端密封。
• 任务二:
• 用红色记号笔在“漂浮管”上与 水面齐平的位置处做标记,如 图所示
• 讨论:为了尽量准确标注 记号线,你们小组具体打 算如何操作?
综合实践活动 制作简易的密度计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观察
向清水中不断加盐
观察鸡蛋漂浮时盐少、盐多情况,你有什么发现? 漂浮时ρ盐水越大,鸡蛋的V排越小。 对于同一物体来说,它漂浮时V排是由ρ液决定的。 由此联想,是否可以设计一个测量液体密度的工具? 只要把它往液体中一放,就可以测量出液体的密度。
学习目标:
1、制作一只竖直“漂浮管”。
2、标注“漂浮管”的刻度,并分析刻度线的特 点。
3、探讨增大自制密度计上两条刻度线间的距离 的方法,以使测量结果更精确。
你在制作的过程遇到了哪些问题?
1、密度计倾斜,不能竖直漂浮。
2、密度计沉到容器底部,不漂浮。
< 说明:F浮 G
增加V排, 增加F浮,直到F浮=G
减小G,直到F浮=G
• 任务一:
F浮1
F浮2
ρ水SH g=ρ液Sh g
h ρ水 H ρ液
G
G
根据实验测出H,将1.03带入,计算出生理盐水密 度对应的h,在吸管上标出相应的密度值。
口服液小瓶
发现问题:两条刻度线 间的距离太小,标注不 精确,误差很大
思考:如何使自制密度 计上两条刻度线间的 距离大一些,以使测 量结果更精确?
• 友情提示:酒精中会将记号线溶掉,请 将划好的记号线绑一圈透明胶带,保护 记号线不消失。

实践作业_密度教学设计(3篇)

实践作业_密度教学设计(3篇)

第1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理解密度的概念,并能运用公式计算物质的密度。

-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探究,了解不同物质的密度差异。

- 学生能够运用密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 通过问题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

-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密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 不同物质的密度差异及其应用。

2. 教学难点:- 密度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 密度在不同情境下的变化规律。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 教学课件。

- 实验器材:天平、量筒、水、铁块、木块、盐等。

- 课件制作软件。

2. 学生准备:- 实验报告单。

- 记录实验数据的笔记本。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创设情境: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如塑料瓶、铁块、木块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物体的特点。

2. 提出问题:如何区分这些物体的性质?引入密度的概念。

(二)讲授新课1. 解释密度的概念:单位体积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

2. 推导密度公式:ρ = m/V,其中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

3. 讲解不同物质的密度差异及其原因。

4. 举例说明密度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实验探究1. 实验一:测量不同物质的密度- 实验目的:验证密度公式,了解不同物质的密度差异。

- 实验步骤:1. 使用天平测量铁块、木块、塑料瓶的质量。

2. 使用量筒测量铁块、木块、塑料瓶的体积。

3. 计算铁块、木块、塑料瓶的密度。

- 实验结果分析:比较不同物质的密度,分析其原因。

2. 实验二:探究密度在不同情境下的变化规律- 实验目的:了解密度在不同情境下的变化规律。

- 实验步骤:1. 将盐溶解在水中,观察盐水的密度变化。

苏科2011课标版八年级物理下册《自制简易的密度计》

苏科2011课标版八年级物理下册《自制简易的密度计》

知ρ水、ρ液、H、S)
制作简易密度计
根据漂浮条件有:F浮=G
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 ρ液V排g
设密度计横截面积为S,浸入水中的深度为H
则密度计浸在水中的体积
V=SH,浸在其他液体中
的体积V=Sh

G=F浮1=ρ水SH g
G=F浮2=ρ液Sh g
由F浮1=F浮2得
h
ρ水Βιβλιοθήκη Hρ液自制简易的密度计
【制作步骤】
了解密度计的原理
如图为密度计测液体密度时的示意图。待其静 止时,读出密度计上与液面相平处的刻度值,即为 该液体的密度值。
1、测量时,密度计在液体中处于 什么状态?
2、设密度计的横截面积为S,浸入
水中的深度为H。把密度计放到密度
为ρ液的液体中,你能运用阿基米德
H
原理和物体浮与沉的条件,推导出该 S 密度计浸入该液体中的深度h?(已
液体密度ρ/ 0.8 0.9 1.0 1.1 1.2 (g·cm-3)
浸入的深度/cm
【观察与反思】
1、看一看,简易密度计的刻度线分布是否均 匀?与刻度尺的刻度线相比,有什么特点?
不均匀,上小下大,上疏下密.
2、用自制的密度计测量可乐或雪碧等的密度。
3、你能利用食盐水来检验 你的密度计的刻度误差大 小吗?需要用到哪些器材?
1、取一根吸管,并用石蜡将吸管的下端封住,
将适量沙子装入吸管下端作为配重。
2、使其竖直漂浮在水中,在吸管上标出水面的
位置,测量出该位置到吸管下端的距离,即吸管浸
入水中的深度H=____cm。
3、根据推导出的公式
h
ρ水 H ρ液
,计算出液体密度
与下表中密度值相等时,简易密度计浸入液体中的

探究活动:自制密度计

探究活动:自制密度计

探究活动:自制密度计1.写出密度计的原理以及简要的制作过程;用画简图加文字说明亦可。

参考方法:方法一,在四季润喉片药瓶中放入一标准刻度的纸条,加入一定的配重,并用瓶塞塞好,把瓶放入水中观察药瓶漂浮的情况,适当调节配重的多少,使药瓶浮于水面的位置恰在某一刻度线位置,这一刻度线就是1.000,再把药瓶放在密度不同的其他液体中,记下药瓶漂浮的位置,就可制成密度计。

方法二,找一支塑料圆珠笔杆除去挂钩,用蜡烛油把钩口封死,在笔杆中装入适量的配重也能制成密度计,刻度方法同方法一。

方法三,找粗细均匀截面形状相同的木棒一根,在一端钉一大铁钉,铁钉上缠一些铁丝也能制成密度计,刻度方法同方法一。

方法四,用铅笔自制密度计,在铅笔一端缠绕数圈细铁丝,或插到一块橡皮里,使其能在水中直立,刻下此时水面在铅笔杆的位置,即制成简易密度计,将此“密度计放到煤油中,若油面高于刻度线,表明ρ油<ρ水,放到浓食盐水中,若液面低于刻度线,表明ρ油<ρ盐水。

若有条件再利用密度不同的已知液体如上法多刻制几条刻度线,使用就更方便了。

方法五,用较小的玻璃瓶,内装适量砂子,在瓶口处插上一支小竹签,瓶口与竹签之间套着气门心以保持瓶口密封。

在小竹签上标上相应密度值,即可做成一只显示冷、热水密度差别的灵敏密度计。

方法六,取一根表面涂蜡的细木棍,在棍的一端绕上适量的铁丝,使它能够竖直地浮在液体(不能是强碱或强酸溶液)中。

在细木棍上标上相应密度值,即可制成一个简单密度计。

方法七,用硬纸粘成一个长纸筒,下端装上一段圆柱形铁块,封住下端,浸透石蜡,使其不透水。

在长纸筒上标定相应密度值2.制作过程中,你发现密度计的刻度与温度计的刻度有什么不同。

3.请对两位同学不同的“选材”将对制作密度计效果产生的影响进行评估,并对制作过程提出一条合理建议。

这几种密度计标定相应密度值的方法是:将所制密度计与标准密度计同时放在密度不同的多种液体中(例如,可自行配制浓度不同的食盐溶液,酒精溶液等备用),按照标准密度计示值,在竹签上、细木棍上、长纸筒上与液面相平的位置划线并注上相应密度值。

自制密度计实验报告

自制密度计实验报告

自制密度计实验报告引言:密度是物质的重要性质之一,它可以用来描述物质的紧密程度。

在科学实验中,我们经常需要测量物质的密度,以便更好地了解物质的性质和特点。

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我们可以使用密度计进行测量。

然而,商业上的密度计价格较高,因此我们可以选择自制一个简单的密度计来进行实验。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自制密度计,测量不同物质的密度并比较结果,进一步加深对密度概念的理解。

实验材料:1. 透明玻璃筒2. 刻度尺3. 漏斗4. 线尺5. 多个物体(如铁块、木块、塑料块等)6. 水实验步骤:1. 准备一个透明玻璃筒,并用刻度尺将其刻度标定,以便后续测量。

2. 使用漏斗将水倒入玻璃筒中,直至玻璃筒的一半位置。

3. 使用线尺测量待测物体的长度、宽度和高度,并计算其体积。

4. 将待测物体轻轻放入玻璃筒中,观察水位的变化,并记录下来。

5. 将待测物体取出,倒掉水,用纸巾擦干玻璃筒。

6. 重复步骤3-5,测量其他物体的密度。

实验结果:在本实验中,我们测量了几个常见物体的密度,并记录下了实验结果。

以下是测量结果的一个示例:物体名称长度(cm) 宽度(cm) 高度(cm) 体积(cm³) 水位变化(cm) 密度(g/cm³)铁块 5 2 3 30 5 2讨论与分析:通过实验测量,我们得到了不同物体的密度值。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发现密度是一个固有的物质性质,不同物质具有不同的密度。

例如,在本实验中,铁块的密度为 2 g/cm³,而其他物体的密度可能不同。

结论:通过自制密度计的实验,我们成功地测量了几个常见物体的密度,并比较了结果。

通过此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密度的概念,以及如何使用自制密度计进行测量。

同时,我们也了解到不同物质具有不同的密度,这与物质的性质和组成有关。

实验的局限性和改进:尽管自制密度计可以用于简单的密度测量,但它的精确度和准确性相对较低。

为了获得更精确的结果,我们可以使用更高精度的仪器,例如商业上的密度计。

综合实践活动制作简易密度计1-教案

综合实践活动制作简易密度计1-教案

制作简易密度计
【设计意图】
制作简易密度计的实践活动是一项集浮力、物体的浮沉、密度于一体的综合性制作活动。

通过这项制作活动,可以使学生知道浮力知识的又一应用;进一步理解浮力的知识, 关键是通过技术设计与制作活动学生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了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观察、思考、动手试一试、想一想、做一做的体验与思维的过程中愉快的学习物理。

【教学目标】
1.通过简易密度计的设计和制作,让学生应用二力平衡和浮力等知识进行技术设计,学习技术设计的思想和方法。

2.通过简易密度计的设计、制作,培养学生敢于动手、乐于创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体验创造和成功的快乐。

3.通过技术设计与制作活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获取并整合经验。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能应用二力平衡和浮力等知识设计、制作简易的密度计。

教学难点:在制作过程中能主动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方法解决问题。

【课前准备】
饮料吸管、钢珠、水、食盐水、酒精、刻度尺、量筒、可乐等。

【板书设计】。

《自制密度计》评课虞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

《自制密度计》评课虞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

《自制密度计》评课虞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让学生了解密度的概念及其测量方法。

2. 学会制作简易密度计,并能够运用密度计测量液体的密度。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2. 学会合作交流,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究精神。

2. 培养学生珍惜资源,爱护环境的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 密度概念的理解。

2. 密度计的制作和运用。

难点:1. 密度计的制作技巧。

2. 密度测量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三、教学准备:教师:1. 准备相关教案、课件和实验器材。

2. 提前布置实验室,确保实验器材的完整和正常使用。

学生:1. 准备笔记本、笔等记录工具。

2. 提前了解密度相关知识,为课堂讨论和实验做好准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以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入密度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知识讲解:讲解密度的定义、单位、计算公式等基本知识。

3. 实验演示:教师演示如何制作密度计,并讲解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

4. 学生动手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制作密度计,并测量液体的密度。

5. 数据处理与分析:学生将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出结论。

6. 课堂讨论:学生分享实验心得,讨论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7.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并反思实验过程中的不足。

五、课后作业:1. 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密度-体积图。

3.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了解自制密度计在生活中的应用。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密度概念的理解,通过课堂提问和作业批改进行评估。

2. 评价学生制作密度计的技能,通过实验操作和实验报告进行评估。

3. 评价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合作交流能力,通过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进行评估。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度、理解程度等。

教师还应考虑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如实验器材的准备、实验操作的指导等,以便在下次教学中进行改进。

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 10.6综合实践活动 制作简易的密度计 教案设计

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 10.6综合实践活动 制作简易的密度计 教案设计

探究活动密度计的刻度
为何是不均匀

1. 密度计的刻
度为何是不均
匀的?
设密度计的
总重力为G,
截面积为S,
长度为L
当密度计放
入某种液体
中,浸入液
体的深度为
h,
根据漂浮,F
浮=G 可
得:ρ×Sh
×g=G
则:ρ×
h=G/Sg
即液体的密
度与密度计
浸入的深度
成反比
所以密度计
的刻度不均

当堂
检测
课堂反馈
小结
巩固
回顾课程加强记忆
作业布置课本
P98
课时作业
P113—P114
1—9
板书设计
10.6综合实践活动
一、密度计
构造:一根粗细不均匀的密封玻璃管
管的下部装有少量密度较大的铅丸或水银
降低重心,竖直漂浮在液体中
密度计刻度线分布特点:刻度线分布上疏下密;刻度值分布上小下大
二、利用简易密度计测量液体密度
三、密度计的刻度为何是不均匀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实践活动
——制作简易的密度计
如东县丰利中学丁正梅
【教学目标】
1.通过简易密度计的设计和制作,让学生应用二力平衡和浮力等知识进行技术设计,学习技术设计的思想和方法。

2.通过简易密度计的设计、制作,培养学生敢于动手、乐于创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体验创造和成功的快乐。

3.通过交流和展示,提高语言表达和自我评价及相互评价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能应用二力平衡和浮力等知识设计、制作简易的密度计。

2.教学难点:在制作过程中能主动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方法解决问题。

【课前准备】
饮料吸管、铁丝、橡皮泥、水、食盐水、刻度尺、天平、量筒、可乐、食用油、酱油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我们发现鸡蛋在浓盐水中能漂浮,而且盐水的密度越大鸡蛋漂浮时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小。

由此我们可以推测,对于同一物体来说,它漂浮时排开液体的体积是由液体的密度决定的。

因此,人们制成了利用物体的漂浮条件来测量液体密度的仪器——密度计。

同学们,你们是否有亲手制作一只密度计的愿望呢?在制作之前先小组学习它的原理,然后推荐一位同学汇报你们的学习成果。

二、密度计的原理
选择一根饮料吸管,在其下端加适当的配重,并将这一端封闭起来,使其能竖直漂浮在液体中,如图10-39所示,设吸管的横截面积是S,测出吸管浸入水中的深度H,根据漂浮条件有G=F浮,而阿基米德原理:F浮=ρgV=ρgsH,所以有G=ρ水gsH,同理吸管在其他液体中也有G=ρ液gsh,由以上两式得。

根据这个式子的数量关系可对简易密度计进行标度。

三、进行实验
好多同学已经迫不及待的动手了。

哦,这位同学你遇到问题了?
1.如何使吸管竖直漂浮于水中?你们小组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
有个小组又遇到了问题:
2.如何在密度计上标出刻度?
根据推导出的公式,结合你所测的密度计在水下的深度H值,计算出表格中密度所对应的h值,并在吸管上标出对应的刻度线,可以将标好刻度的纸用胶带贴在吸管上。

液体密度ρ/(g﹒cm-3)0.8 0.9 1.0 1.1 1.2 浸入的深度h/cm
请观察你制作的密度计的刻度线分布是否均匀?刻度线有什么特点?
这个小组的同学观察得非常仔细:刻度线分布不均匀,上疏下密且越往上密度值越小。

3.请用自制的密度计测量可乐、食用油、酱油的密度,并与其它小组交流。

咦,你们用
各自的密度计测得的同种液体的密度值竟然不完全相同呢,那哪个小组的密度计误差较小呢?如何检验刻度误差呢?需要用哪些器材?
4. 如何才能使测量的结果更准确?要使对应两条密度线间距大一些,H应该大一些还
是小些?又会产生哪些不便呢?具体如何改进?
H应该大一些,所以配重就要更重一些,而深入液体下的深度过大,要求容器很深,会带来不便。

改进的方法是加大密度计潜入液体下部的横截面积,使其体积变大。

(出示实验室密度计)
四、展示交流
请小组推选人员到讲台上来展示你们的作品,并描述你们在制作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的办法。

1.同学们在实践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是如何解决的?
吸管放入水中不能竖直漂浮、在密度小的液体中出现了“沉底”的现象。

2.请同学们讨论制定出适合这次活动的评价标准。

从取材的合理性、刻度标注的正确和准确程度、制作的精巧和美观性、展示与表达等方面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

五、课堂练习
小明按照教材中“综合实践活动”的要求制作简易密度计.
(1)取一根粗细均匀的饮料吸管,在其下端塞人适量金属丝并用石蜡封口.塞入金属丝的目的是使吸管能______在液体中.
(2)将吸管放到水中的情景如图(a)所示,测得浸入的长度为H;放到另一液体中的情景如图(b)所示,浸入的长度为h.用ρ液、ρ水分别表示液体和水的密度,则ρ液______ρ水(=/>/<),h与ρ水、ρ液,及H的关系式是h=______.
(3)小明根据图(a)在吸管上标出1.0刻度线(单位g/cm3,下同),再利用上述关系式进行计算,标出了0.8、0.9、1.1、1.2的刻度线(图中未画出).结果发现,1.1刻线是在1.0刻线的______(上/下)方,相邻刻线的间距______(均匀/不均匀).
(4)为检验刻度误差,小明取来食油,先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其密度,然后再用这个密度计测量.但操作时却出现子图(c)所示的情形,这让他很扫兴.难道实验就此终止了吗,根据经验或思考,在不更换食油的情况下,你认为可以进行怎样的尝试: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为:(1)垂直漂浮;(2)>;
(3)下;不均匀;(4)再向容器中加油或者将容器换成直径细些的.
六、课堂小结
1.密度计的原理
2.简易密度计制作的注意事项
3.如何提高密度计的精确程度。

七、布置作业
课后查阅自己感兴趣的有关密度计的资料,比如:密度计的种类以及用途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