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以内的竖式加法(课堂)
20以内竖式计算

20以内竖式计算竖式计算是一种基本的数学运算方法,适用于较复杂的多位数之间的运算。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20以内的竖式计算,并介绍一些常见运算。
文章长度超过1200字,旨在提供详细的解释和丰富的例子。
1.加法竖式计算:加法竖式计算是最简单的计算方法之一、在20以内的竖式计算中,加法如下所示:12+8-----20首先,将被加数(12)的个位数写在个位上,十位数写在十位上。
然后,将加数(8)写在个位上。
接下来,从个位数开始相加。
如果和大于10,十位上的数字会自动进位。
本例中,个位数1加8等于9,十位数1加0(进位)加2等于3,最后的结果是20。
2.减法竖式计算:减法竖式计算也是常见的计算方法之一、在20以内的竖式计算中,减法如下所示:19-712首先,将被减数(19)的个位数写在个位上,十位数写在十位上。
然后,将减数(7)写在个位上。
接下来,从个位数开始相减。
如果被减数小于减数,则需要向上一位借位。
本例中,个位数9减7等于2,十位数1减0(借位)减1等于0,最后的结果是123.乘法竖式计算:乘法竖式计算是计算乘法的一种方法。
在20以内的竖式计算中,乘法如下所示:13×4-----52首先,将被乘数(13)的个位数写在个位上,十位数写在十位上。
然后,将乘数(4)写在个位上。
接下来,从个位数开始相乘,并将结果写在下方。
本例中,个位数3乘4等于12,十位数1乘4等于4,最后将两个结果相加得到524.除法竖式计算:除法竖式计算用于计算除法运算。
在20以内的竖式计算中,除法如下所示:34-----6首先,将除数(34)写在竖线上方。
然后,将除数(5)写在下方。
接下来,用被除数(34)除以除数(5),得到商(6)。
如果有余数,可以继续运算。
本例中,34除以5等于6余4,所以最后的结果是6以上是20以内常见的竖式运算方法。
在实际运算中,可以使用这些方法解决更复杂的计算问题。
通过多次实践和练习,可以提高计算的速度和准确性。
20以内加法竖式教案

20以内加法竖式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a.掌握20以内加法运算的竖式计算方法。
b.能够正确使用竖式计算20以内的加法题目。
c.提高学生的计算准确度和速度。
2.过程与方法目标:a.通过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对20以内的加法运算有深入的理解。
b.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a.提高学生对加法运算的兴趣,培养他们在学习中的积极态度。
b.鼓励学生勇于尝试,敢于犯错并从错误中学习。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a.加法竖式的计算方法和步骤。
b.加法运算的合理性和可逆性。
2.教学难点:a.在计算过程中强调进位和退位的概念。
三、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a.教学板书b.学生课本c.练习册2.学材准备:a.20以内的加法题目四、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新知识(活动预设时间:10分钟)1.让学生写在黑板上的20以内的加法题目。
2.请几位学生展示他们是如何计算问题的。
3.引导学生讨论加法竖式计算的优势和重要性。
Step 2 讲解和示范(活动预设时间:15分钟)1.向学生解释并讲解加法竖式的计算方法和步骤。
2.使用教学板书和示范问题进行演示。
Step 3 学生合作学习(活动预设时间:20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3-4人。
2.给每个小组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合作解决问题。
3.在小组中鼓励学生相互讨论和分享他们的解决方法。
Step 4 解决问题(活动预设时间:15分钟)1.让一些学生上前向全班展示他们是如何用竖式计算问题的。
2.引导学生讨论他们的解决方法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Step 5 拓展练习(活动预设时间:20分钟)1.给学生一些拓展练习,既可以加强他们的竖式计算能力,也可以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2.鼓励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找到多种解决方法,并比较它们的效率和准确性。
Step 6 总结与反思(活动预设时间:10分钟)1.向学生复习和总结加法竖式的计算方法和步骤。
2.与学生一起回顾他们在本节课中的学习成果和收获。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5、4、3、2加几)20以内的进位加法 课件

4 + 7 = 11
随堂小练 2.(教材P95做一做第2题)
9+5=14 9+4=13 8+3=11 9+2= 11 5+9=14 4+9= 13 3+8=11 2+9= 11
随堂小练
3.先说得数,再写算式。(教材P96练习二十二第1题)
3
4 +8 5
3+8=11 4+8=12 5+8=13
23
+9
4
5
2+9=11
3+9=12 4+9=13 5+9=14
7 4 +7 5 63
7+7=14 6+7=13 5+7=12 4+7=11 3+7=10
当堂检测 1.(教材P96练习二十二第3题)
5+7= 12 4+8=12 4+9= 13 13-3=10 5+9=14 3+9= 12
当堂检测 2.一共有多少?
摘水果
11 12 13
14 15 16
5+9 3+8 4+7 5+8 3+9 7+8 8+6 6+7 4+9 6+6 7+9 2+9
按照进度,这节课我们学习4加几的 加法,不知道经过这么多节课的学 习,同学们对加法运算有没有一些 新的认识呢?
算一算
8 + 7 = 15 25
10
4 + 9 = 13 4 + 8 = 12
9+2= 11 2+9= 11
4+1= 5 4+2= 6 4+3= 7 4+4= 8 4+5= 9
20以内加法竖式教案

20以内加法竖式教案【篇一:10以内加法竖式计算教学设计】10以内加法竖式计算xxx学校 xxxx教学内容:上海教育出版社《实用数学》第六册第二单元第一部分,10以内加法竖式计算。
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是二单元的起始课,第二单元属于数与数的笔算,是本册教材的重点单元之一。
在以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了10以内数的加减法,本节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竖式,因此,在本课的设计中重点强调了对算理的理解和算法的掌握,初步了解竖式与算理的联系,体会相同数位对齐,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
学情分析:本课是这学期的新课,是在学生复习了上学期所学10以内的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学习,通过复习,第一、二层次学生能进行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有了笔算的前提和基础,本课的教学将使学生初步了解用竖式进行笔算的方法,为以后进位加法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10以内加法的竖式计算方法,会用竖式正确计算。
2.在具体情境中,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使学生经历加法的竖式计算过程,初步了解竖式与算理的联系,体会相同数位对齐进行相加的算理。
3.教学重点:会写加法竖式,掌握书写规则,会用竖式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算理。
教学过程:一、借助情境,导入新知1.出示课件,在情境中引入新知师: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去参观博物馆吧,可以开阔我们的眼界,增长我们的知识。
好不好?生:好。
师:看大家都已经集合好,准备出发了。
二、探究新知2.出示图片和题目师:学生和带队老师一共多少人?3.指名列式,板书7+2=抽学生回答,7+2=多少?师:你是怎么得到的,能给大家说一下吗?(指名说一说)师:很好,说的很清楚,他是借助数的组成来解决问题的。
还可以通过怎样的方式,可以计算呢?4.经历计算过程,探究竖式算理通过动手操作,了解竖式的写法,理解相同数位对齐的算理。
能不能通过算式的形式来表达呢,让别人知道你是把7和2合起来的?5.把算式竖过来写就是竖式,板书:7 + 2师:竖着写有什么好处呢?更清楚的告诉别人,是把7和2合起来。
小学数学20以内加减法竖式计算

小学数学20以内加减法竖式计算在小学数学中,加法和减法是最基础的运算之一、在这个问题中,我们要求解的是小学数学中的20以内的加减法竖式计算。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通过例子和步骤来说明。
首先,我们来看看加法。
小学生们在学习加法时一般会从简单的反复加法开始。
例如,我们可以从1+1开始,依次学习到1+2、1+3,以此类推。
在小学中,教育者通常会使用配对法和进位法。
配对法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主要用于计算两个数之和。
我们可以使用配对法来计算20以内的加法。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配对法加法示例:12+1931在这个例子中,我们需要将个位数1和9进行配对,然后将个位数相加得到个位数1、然后我们将十位数相加,得到十位数上的3、最后我们将十位数和个位数组合得到结果31此外,小学数学中的加法运算还包含了进位运算。
进位运算是指在两个数相加时,如果个位数相加的结果大于10,我们就需要将十位数相加。
下面是一个进位法加法示例:15+1833在这个例子中,我们首先将个位数8和5进行相加,得到13、由于13大于10,我们需要将十位数上的1与十位数相加,得到结果33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减法。
小学生们在学习减法时同样需要通过例子和步骤来理解。
在小学数学中,减法通常是从整数减法开始的。
例如,我们可以从10-1开始,依次学习到10-2、10-3,以此类推。
在小学中,教育者通常通过交换法和不退位法来教授减法。
交换法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主要用于计算两个数之差。
我们可以使用交换法来计算20以内的减法。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交换法减法示例:19-118在这个例子中,我们需要从个位数9中减去个位数1,得到结果8不退位法是指在两个数相减时,如果被减数的个位数小于减数的个位数,我们就需要向十位数借位。
下面是一个不退位法减法示例:20-127在这个例子中,我们首先将被减数的个位数0减去减数的个位数2,得到结果-2、然后我们向十位数借位,将十位数减1,得到结果7总结起来,小学数学中的20以内的加减法竖式计算可以通过配对法、进位法、交换法和不退位法来进行。
20以内竖式加减法教案

20以内竖式加减法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数学教材第二册第五章《20以内的加减法》第一节,内容包括20以内数的组成、竖式加减法的运算规则及方法,重点讲解10到20之间的整数加减法运算。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20以内数的组成,能熟练进行10到20之间的整数加减法运算。
2. 培养学生运用竖式进行加减法计算的能力,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和速度。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竖式加减法的运算规则及方法。
重点:20以内数的组成,10到20之间的整数加减法运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教学挂图。
学具:学生练习本、计算器、加减法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加减法卡片,组织学生进行“快速算数”游戏,激发学生对加减法运算的兴趣。
2. 知识讲解(15分钟)(1)引导学生回顾10以内加减法运算规则,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2)讲解20以内数的组成,让学生明确数的构成。
(3)介绍竖式加减法的运算规则及方法,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3. 例题讲解(10分钟)选取典型例题,进行竖式加减法的步骤讲解,强调注意事项。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小组讨论(5分钟)教师对学生的讨论成果进行点评,强调竖式加减法的运算要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题:完成练习本上的20以内竖式加减法练习题。
2. 答案:(1)计算题答案:见练习本。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尝试进行更复杂的加减法运算,提高运算能力。
板书设计:1. 20以内数的组成2. 竖式加减法的运算规则及方法3. 例题及解答步骤4. 作业布置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竖式加减法运算规则及方法。
2. 教学目标的竖式加减法运算能力培养。
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竖式加减法运算规则及方法。
5. 作业设计中的思考题及答案。
20以内竖式加减法教案

20以内竖式加减法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章《2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
主要内容包括:1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2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2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竖式计算。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2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竖式计算的步骤和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如购物、分水果等,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2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
2. 讲解例题:教师通过讲解具体的例题,如“3+4=?”、“75=?”等,引导学生掌握竖式计算的方法和步骤。
3. 随堂练习:教师布置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以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小结,强调竖式计算的重要性和注意事项。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2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竖式计算的步骤和技巧,以及计算规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3+4=?(2)75=?(3)9+6=?(4)87=?2. 答案:(1)3+4=7(2)75=2(3)9+6=15(4)87=1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分析学生的掌握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整和改进。
拓展延伸:教师可以布置一些拓展性的作业,如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些20以内数的加减法题目,并尝试用所学知识解决。
同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细节《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章《2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的教学内容不仅包括1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2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还涉及到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这些内容是学生初步建立数学计算观念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时期。
幼小衔接学前数学课件20以内的竖式加减法

01竖式加减法基本概念Chapter竖式加减法定义0102竖式与横式区别竖式加减法更适用于较大数的运算,能够清晰地展示每一位数字的运算过程和结果;而横式加减法在处理较大数时可能显得不够直观和高效。
最终得到的结果即为两个数的和。
竖式减法运算规则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开始逐位相减;若被减数某一位上的数字小于减数对应数位上的数字,则向前一位借位;最终得到的结果即为两个数的差。
运算步骤011. 将加数和被减数按数位从右至左垂直排列,确保相同数位对齐;0203042. 从个位开始逐位进行相加或相减运算;3. 处理进位或借位情况;4. 将最终得到的每一位数字组合起来,形成完整的运算结果。
0210以内竖式加减法训练Chapter认识数字0-0-10各数字的名称和形状数字的大小关系和顺序数字的读法和写法掌握正确书写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实例演练,并及时纠正错误通过反复练习,提高学生竖式加减法的熟练度和准确性提供大量10以内竖式加减法的实例实例演练与纠错0320以内不进位竖式加法Chapter认识数字11-掌握数字11-20的读法和写法,理解其数值大小及顺序。
了解每个数字的组成,例如11由1个十和1个一组成。
能够正确书写数字11-20,注意书写规范和美观。
理解加法的含义,即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掌握竖式加法的计算方法,注意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理解不进位加法的原理,即相加时各位上的数字之和不满十,不需要进位。
理解不进位加法原理通过实例演练,让学生掌握20以内不进位竖式加法的计算方法。
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计算结果,培养其检查和验算的习惯。
设计多样化的练习题,包括填空、选择和计算等题型,以巩固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实例演练与巩固提高0420以内进位竖式加法Chapter理解进位加法原理进位的概念竖式加法的定义在竖式加法中,当某一位上的和大于等于10时,需要将该位上的数字减去10,并在前一位上加过程称为进位。
进位加法的原理对齐数位从低位开始加注意进位030201掌握进位加法技巧实例演练与巩固提高实例演练巩固提高注意事项0520以内不退位竖式减法Chapter理解不退位减法原理相同数位对齐不退位原理掌握不退位减法技巧快速判断是否需要退位竖式减法书写规范实例演练与巩固提高实例演练巩固提高0620以内退位竖式减法Chapter理解退位减法原理退位减法的定义退位减法的原理通过借位使得被减数的个位数变大,从而可以顺利地进行减法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