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直自然带谱的判断
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的判读

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的判读[图型概述] 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图反映了该山地的垂直地带性,它多以山地的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呈现,也以某自然带分布高度等值线图呈现,它们都反映了随着高度不同,水热状况不同,从而导致自然景观的差异。
判读内容分析解决问题看基带,定位置基带是指高山山麓的自然带,位于垂直自然带的最低层,与当地水平自然带一致。
如图1中南坡基带为雨林季雨林带,由此可知此山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看带谱,析成因垂直自然带谱是指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的分布与变化。
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复杂程度的因素主要有山体所在纬度、山体海拔和山顶与山麓间的相对高度。
如图1中喜马拉雅山脉南坡相对高度大,纬度低,自然带谱比北坡更复杂、完整析高度,辨阴阳坡向,同一自然带在不同地区的分布高度不同,其分布高度随纬度和坡向而变化。
(1)山体所在纬度——同类自然带的分布,在低纬的山地海拔高,在高纬的山地海拔低。
(2)坡向——一般情况下,自然带分布海拔高的为阳坡,辨南北半球自然带分布海拔低的为阴坡读雪线高低,析成因(1)山体所在纬度——纬度低,雪线海拔高;纬度高,雪线海拔低。
(2)坡向——阳坡雪线海拔高,阴坡雪线海拔低;迎风坡雪线海拔低,背风坡雪线海拔高。
(3)季节:夏季气温较高,雪线上升;冬季气温较低,雪线下降。
(4)降水:降水量越大,雪线越低;降水量越少,雪线越高。
一般降水多的山地或坡向雪线低。
(5)多因素综合作用:喜马拉雅山脉南坡,既是阳坡,又是迎风坡,但水分条件的影响超过了热量条件的影响,因此雪线高度南坡比北坡低。
(6)人类活动: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以及矿物能源燃烧产生的粉尘污染雪面,都会使雪线上升(2020·高考江苏卷)下图为甲、乙两山地同纬度的山地垂直带谱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两山地属于( )A.昆仑山脉B.秦岭C.祁连山脉D.横断山脉(2)两山地的基带植被类型不同,原因是乙山地( )A.基带更高,热量不足B.海拔更高,山谷风强C.基带受焚风作用更强D.基带原生植被遭破坏【判读流程】图表信息获取【尝试解答】(1)D (2)C(2021·河南十校阶段性测试)下图为塔里木盆地边缘某山地两坡的垂直带谱示意图。
图说地理方法技巧如何判读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图

如何判读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图垂直自然带谱图多以某山地的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图1、图2)为载体,考察垂直自然带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图1 珠穆朗玛峰地区南、北坡垂直自然带谱示意图图2 我国某山地东坡和西坡垂直带谱图图3 我国各地雪线高度分布示意图1.通过带谱的基带名称确定所在的温度带所谓基带,即高山山麓的自然带,因位于垂直自然带的最底层而得名,如果最底层自然带是常绿阔叶林带,说明该山地位于亚热带地区。
2.通过带谱的数量判断纬度的高低通常,带谱数量越多,山地所在的纬度位置越低,反之则越高。
因此,纬度低的高大山岭,自然带数量要多于纬度高的山岭。
若是赤道地区的高大山岭,自然带从山麓到山顶发生的变化规律类似于由赤道到两极的变化规律。
3.通过同类自然带的分布高度判断纬度高低同类自然带在低纬的山地分布海拔较高,在高纬的山地分布海拔较低。
4.利用自然带判断南北半球通过自然带的数量,判断阳坡和阴坡,进而判断南北半球。
北半球的山体,因全年大部分时间正午太阳在南方,则南坡获得的光热多于北坡,南坡自然带的数目多于北坡,或基带自然带的海拔高度高于北坡;南半球则反之。
如下图所示:5.根据雪线的高低判断迎风坡和背风坡雪线高的为背风坡,雪线低的为迎风坡(山地迎风坡降水丰富,冰雪量大,融化慢,因此雪线低;山地背风坡降水少,冰雪量小,融化快,因此雪线高)。
6.可根据不同山坡自然带分布海拔的不同,判断山坡坡向⑴东西走向的山——自然带海拔分布高的为阳坡,自然带海拔分布低的为阴坡。
(如喜马拉雅山)⑵南北走向的山(温带地区)——自然带海拔分布高的为背风坡,自然带海拔分布低的为迎风坡(如太行山:迎风坡降水多,但气温稍低,在背风坡相同的海拔处,其降水量比迎风坡少,但气温偏高。
因此背风坡同迎风坡降水量和气温大体相同的地方,其海拔要高于迎风坡,故背风坡的自然带分布海拔要比迎风坡的高)。
如下图所示:【典型例题】(2016•新课标Ⅰ卷)磷是土壤有机质的重要组成元素,也是植物生长的营养元素。
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33第五章图表判读系列垂直自然带谱示意图的判读

图表判读系列 垂直自然带谱示意图的判读
(2024·南京模拟)山地垂直带谱的形成,不仅取决于绝对高程和相对高 度,同时也取决于山体所处的陆地自然地带的位置。下图为贺兰山中段东、西 两坡垂直带分布图。据此完成(1)~(3)题。
图表判读系列 垂直自然带谱示意图的判读
(1)②景观带的类型为( )
A.温带荒漠 C.高山草甸
图表判读系列 垂直自然带谱示意图的判读
(3)判读纬度高低:通常,垂直带谱数目越多,山地所在纬度位置越低。左图中 的山地位于低纬度地区。 (4)判断迎风坡:迎风坡降水丰富,垂直带谱数目较多,雪线的海拔较低。图中 南坡为迎风坡。 (5)判断山坡坡向。 ①东西走向的山——景观带海拔分布高的为阳坡,景观带海拔分布低的图表判读系列 垂直自 然带谱示意图的判读
必备知识 · 关键能力 · 学科素养 · 核心价值
图表判读系列 垂直自然带谱示意图的判读
(1)判定南北半球:南坡同类景观带高于北坡,则该山脉一般位于北半球。 (2)判定温度带:山麓的基带反映山地所处的温度带。左图中的山地所处的温度 带为热带。
√B.温带草原
D.荒漠草原
(2)影响东坡森林带下限低于西坡的主要因素是( )
√A.水分
C.海拔
B.热量 D.坡度
(3)⑥景观带东、西坡分布高度差异小的主要原因是( )
A.海拔高,气温低 C.坡度大,土层薄
√B.山顶面积小
D.光照差异小
图表判读系列 垂直自然带谱示意图的判读
角度
思维过程
贺兰山西侧以温带荒漠带为主,山麓①景观带应为_温__带__荒___漠___,随 判断基带 着海拔升高,水分条件稍有好转,②自然带最为可能出现_温__带__草__原__
图表判读系列 垂直自然带谱示意图的判读
中图版选择性必修1 第五章 微专题6 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图的判读

微专题6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图的判读1.通过自然带谱的基带名称确定所在的温度带所谓基带,即高山山麓的自然带,因位于垂直自然带的最底层而得名。
如上图中珠穆朗玛峰南坡基带是常绿阔叶林带,说明该山南坡位于亚热带地区。
2.利用自然带判断南北半球通过自然带的数量,判断阳坡和阴坡,进而判断南北半球。
北半球的山体,因全年大部分时间正午太阳在南方,则南坡获得的光热多于北坡,南坡自然带的数目多于北坡,或基带自然带的分布上限高于北坡;南半球则相反。
如下图所示:3.根据雪线的高低判断迎风坡和背风坡雪线高的为背风坡,雪线低的为迎风坡(山地迎风坡降水丰富,冰雪量大,融化慢,因此雪线低;山地背风坡降水少,冰雪量小,融化快,因此雪线高)。
4.根据不同山坡自然带分布海拔的不同判断山坡坡向(1)东西走向的山——自然带海拔分布高的为阳坡,自然带海拔分布低的为阴坡。
(2)南北走向的山(温带地区)——自然带海拔分布高的为背风坡,自然带海拔分布低的为迎风坡(如太行山:迎风坡降水多,但气温稍低,在背风坡相同的海拔处,其降水量比迎风坡少,但气温偏高。
因此背风坡同迎风坡降水量和气温大体相同的地方,其海拔要高于迎风坡,故背风坡的自然带分布海拔要比迎风坡的高)。
如下图所示:(2020·新疆喀什期末)下图为“某山垂直自然带的分布图”。
读图完成1~3题。
1.图中①②③依次代表()A.积雪冰川带、高寒荒漠带、高山草原带B.高寒荒漠带、山地落叶阔叶林带、高山草原带C.高寒荒漠带、积雪冰川带、高山草原带D.高山草原带、山地针叶林带、高寒荒漠带2.决定该山山麓自然带的主导因素是()A.海陆位置B.纬度位置C.山脉走向D.山体坡度3.该山可能位于()A.赤道附近B.40°S附近C.40°N附近D.极圈附近答案 1.A 2.B 3.A解析第1题,垂直自然带③以下为山地森林与草原过渡带,那么自然带③为高山草原带,随着海拔的增加,热量条件变差,②自然带变为高寒荒漠带,再向上气温更低,冰雪很难完全融化而形成积雪冰川带。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山地垂直自然带谱示意图的判读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山地垂直自然带谱示意图的判读一、知识讲解1.通过带谱的基带名称确定所在的温度带所谓基带,即高山山麓的自然带,因位于垂直自然带的最底层而得名,如果最底层自然带是常绿阔叶林带,说明该山地位于亚热带地区。
2.通过带谱的数量判断纬度的高低通常,带谱数量越多,山地所在的纬度位置越低,反之则越高。
因此,纬度低的高大山岭,自然带数量要多于纬度高的山岭。
若是赤道地区的高大山岭,自然带从山麓到山顶发生的变化规律类似于由赤道到两极的变化规律。
3.利用自然带判断南北半球通过自然带的数量,判断阳坡和阴坡,进而判断南北半球。
北半球的山体,因全年大部分时间正午太阳在南边,则南坡获得的光热多于北坡,南坡自然带的数目多于北坡,或基带自然带的海拔高度高于北坡;南北半球则反之。
如下图所示:4.根据雪线的高低判断迎风坡和背风坡雪线高的为背风坡,雪线低的为迎风坡(山地迎风坡降水丰富,冰雪量大,融化慢,因此雪线低;山地背风坡降水少,冰雪量小,融化快,因此雪线高)。
5.根据不同山坡自然带分布海拔的不同判断山坡坡向(1)东西走向的山——自然带海拔分布高的为阳坡,自然带海拔分布低的为阴坡。
(如喜马拉雅山)(2)南北走向的山(温带地区)——自然带海拔分布高的为背风坡,自然带海拔分布低的为迎风坡(如太行山:迎风坡降水多,但气温稍低,在背风坡相同的海拔处,其降水量比迎风坡少,但气温偏高。
因此背风坡同迎风坡降水量和气温大体相同的地方,其海拔要高于迎风坡,故背风坡的自然带分布海拔要比迎风坡的高)。
如下图所示:二、经典高考试题1.下图为我国某山地北坡甲、乙、丙三地垂直自然带随海拔变化示意图。
完成(1)~(2)题。
(1)该山地可能是()A.秦岭B.南岭C.昆仑山D.喜马拉雅山(2)甲、乙、丙三地垂直自然带的类型组合存在差异的主导因素是()A.光照B.水分C.海拔D.热量解析第(1)题,考查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解题的关键是根据示意图找出基带的自然带。
第一部分第五章 图表专攻系列(十一)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图的判读—高考地理总复习

图表专攻系列(十一)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图的判读2018年7月,某驴友团冒着48摄氏度高温到吐鲁番盆地旅行。
图1是他们旅途中的著名景点火焰山,图2为附近某山地两坡向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
据此分析两坡向自然带的差异及形成原因。
图1图2[图形解码][试做答案]差异:同一自然带N坡高于M坡,N坡的雪线高度大于M坡,N坡缺失了云杉林带(M坡的自然带数量更多)。
原因:N坡为阳坡,热量条件好;背风坡,降水少:M坡为迎风坡,降水多;阴坡,蒸发量小。
1.以基带判定温度带、气候类型:可依据自然带与气候类型的对应关系,通过基带自然带确定该地温度带、气候类型,进而判断该山地所属位置,甚至山体名称。
如基带为常绿阔叶林,说明位于亚热带地区。
2.以带谱推断某处自然带类型:依据带谱与当地从赤道向两极地域分异规律一致规律,可推断某一自然带名称。
3.同一自然带的分布高度判断纬度差异同类自然带在低纬的山地分布海拔较高,在高纬的山地分布海拔较低。
4.可根据不同山坡自然带分布海拔的不同,判断山坡坡向(1)东西走向的山——自然带分布海拔高的为阳坡,自然带分布海拔低的为阴坡。
由此也可判断南北半球。
如下图甲所示。
(2)南北走向的山(温带地区)——自然带分布海拔高的为背风坡,自然带分布海拔低的为迎风坡,如图乙所示。
甲乙5.根据雪线的高低判断迎风坡和背风坡:雪线高的为背风坡,雪线低的为迎风坡。
(2019·临沂一模)下图示意北半球某山地南北坡垂直自然带随海拔的变化。
据此,完成1~2题。
1.该山地南坡较北坡()A.热量少B.海拔高C.雪线低D.降水少2.与北坡相比,该山地南坡自然带丰富,主要是因南坡() A.距海近,降水多B.海拔高,坡度大C.相对高度大,纬度低D.坡向朝南,温度高解析:第1题,北半球南坡纬度更低且为阳坡,热量更多,A错误;南坡、北坡同属一个山地,海拔没有差异,B错误;读图可知,南坡的自然带有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等,而北坡没有阔叶林及针叶林等森林植被的分布,可判断南坡降水较多,D 错误;根据高山冰雪带的分布高度南坡比北坡低,可判断南坡雪线较低,C正确。
方法技巧:如何判读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图

方法技巧:如何判读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图垂直自然带谱图多以某山地的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图1、图2)为载体,考察垂直自然带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图1 珠穆朗玛峰地区南、北坡垂直自然带谱示意图图2 我国某山地东坡和西坡垂直带谱图图3 我国各地雪线高度分布示意图1.通过带谱的基带名称确定所在的温度带所谓基带,即高山山麓的自然带,因位于垂直自然带的最底层而得名,如果最底层自然带是常绿阔叶林带,说明该山地位于亚热带地区。
2.通过带谱的数量判断纬度的高低通常,带谱数量越多,山地所在的纬度位置越低,反之则越高。
因此,纬度低的高大山岭,自然带数量要多于纬度高的山岭。
若是赤道地区的高大山岭,自然带从山麓到山顶发生的变化规律类似于由赤道到两极的变化规律。
3.通过同类自然带的分布高度判断纬度高低同类自然带在低纬的山地分布海拔较高,在高纬的山地分布海拔较低。
4.利用自然带判断南北半球通过自然带的数量,判断阳坡和阴坡,进而判断南北半球。
北半球的山体,因全年大部分时间正午太阳在南方,则南坡获得的光热多于北坡,南坡自然带的数目多于北坡,或基带自然带的海拔高度高于北坡;南半球则反之。
如下图所示:5.根据雪线的高低判断迎风坡和背风坡雪线高的为背风坡,雪线低的为迎风坡(山地迎风坡降水丰富,冰雪量大,融化慢,因此雪线低;山地背风坡降水少,冰雪量小,融化快,因此雪线高)。
6.可根据不同山坡自然带分布海拔的不同,判断山坡坡向⑴东西走向的山——自然带海拔分布高的为阳坡,自然带海拔分布低的为阴坡。
(如喜马拉雅山)⑵南北走向的山(温带地区)——自然带海拔分布高的为背风坡,自然带海拔分布低的为迎风坡(如太行山:迎风坡降水多,但气温稍低,在背风坡相同的海拔处,其降水量比迎风坡少,但气温偏高。
因此背风坡同迎风坡降水量和气温大体相同的地方,其海拔要高于迎风坡,故背风坡的自然带分布海拔要比迎风坡的高)。
如下图所示:【典型例题】(2016•新课标Ⅰ卷)磷是土壤有机质的重要组成元素,也是植物生长的营养元素。
地理垂直自然带分布的判断步骤与方法

垂直自然带分布的判断步骤及方法
一、看“基带”:
基带若为森林,该山处于沿海地区;若为草原或荒漠,处于
大陆内部,多为温带大陆性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区的山脉除外);若为苔原或冰原,处于极地地区;若为河谷灌丛,处于山河相间的地区。
二、看“带谱”:
带谱多,该山处于低纬或相对高度大的地区;反之,该山处于高纬或相对高度小的地区。
三、看“基带的上限高度”:
1.东西走向的山地南北向做剖面,哪个坡向的上限高度大,该坡纬度低,位于阳坡(据此可以判断位于南北哪个半球)。
2.南北走向的山地东西向做剖面,哪个坡向的上限高度大,该坡距离海洋近,位于迎风坡(据此可以判断位于大陆的东岸还是西岸)。
四、看“森林的跨度”:
哪个坡向的森林总跨度大,该坡向的水分条件就较好。
注意:1.“森林总跨度”指各种森林在垂直方向上分布的高差;
2. “水分条件”包括降水与土壤的含水量,二者一般情况下为正相关。
五、看“雪线高度”:
纬度低(阳坡、气温高),雪线高。
降水多(迎风坡),雪线低。
注意:降水的影响大于气温。
若二者的影响产生矛盾,主要考虑降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带谱及雪线问题
一、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复杂程度的因素
1、纬度越低越复杂
2、海拔越高越复杂
3、相对高度越大越复杂
4、水分越多越复杂
二、影响山地同一自然带分布海拔高度的因素
1、不同山地,低纬度地区海拔高
2、同一山地,阳坡海拔高
3、同一山地,背风坡海拔高
三、影响雪线分布高度的因素
1、低纬度地区海拔高
2、阳坡海拔高
3、背风坡海拔高
4、陡坡海拔高
我国东部季风区某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如下图所示。
读图完成1~3题。
1.该山地是我国著名的
A.秦岭B.黄山
C.南岭D.大别山
2.影响该山地南、北坡自然带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A.降水B.热量
C.坡度D.土壤
3.该山地南、北两侧文化景观差异最大的是
A.农业景观B.宗教景观C.交通景观D.城市景观32、读“珠穆朗玛峰垂直自然带图”,分析回答:
(1)垂直自然带产生的原因是,此规律同
的地域规律有些相似;
(2)北坡没有森林植被的原因
是;
(3)图中a、b、c、d、e五个自然带所代表的植被类型中属于常绿阔叶林的是;
(4)北坡常年积雪区的下限比南坡(填高或低);
(5)只考虑海拔因素,珠峰最高处与我国陆地最低点的温差约。
35.甲、乙、丙、丁四幅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已知甲地位于南半球,乙、丙、丁三地均位于我国,回答下列各题。
(1)甲地西坡山麓植被一片枯黄时,由长到短列出甲乙丙丁四地昼长时间排序。
(1分) (2)甲地东西两坡垂直自然带基带不同的原因是什么?乙地雪线南坡高于北坡的原因是什么?(2分)
(3)近年来,雪线海拔高度逐年升高的原因是什么?(1分)针对这一问题应采取哪些对策?(3分)
(4)丙地山脉为我国两大自然区分界线,则丙地可能是哪座山脉?(1分)
(5)丁山地所处地区最大水系的最大支流在秋末冬初易出现洪水泛滥现象,试分析其形成原因。
(2分)
32、参考答案:(1)从山麓到山顶水热状况随海拔高度而变化(1分) 从赤道到两极(1分)
(2)海拔过高,气温低,水分不足 (2分) (3)a (2分) (4)高 (2分)(5)约54℃(2分)
35、参考答案:⑴丁>乙>丙>甲 (1分)
⑵甲地东坡为迎风坡,东南信风从海洋上带来水汽,在东坡形成地形雨,
东坡受暖流影
针阔
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带稀树草原
雨林
针叶林
针阔混交林
落叶阔叶林
常绿阔叶林带
灌叶草甸
针叶林
针阔混交林
W E
N
S
S
N 甲乙丙丁
响,增温增湿,故东坡基带形成雨林带,西坡为背风坡,受焚风效应影响,降水偏少形成稀树草原带。
乙地位于北半球温带地区,南坡为阳坡,北坡为阴坡,南坡气温较北坡高,故雪线高于北坡。
乙地北坡为迎风坡,降水量大,南坡为背风坡,降水量小,故雪线低于南坡。
(2分)
⑶全球变暖。
(1分)
对策:①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提高能源利用率,节约能源,寻找新能源。
②增加温室气体吸收量:植树造林,保护植被。
③加强国际合作。
(3分)
⑷秦岭。
(1分)
⑸丁山地所处地区最大水系的最大支流是松花江。
(1分)松花江自低纬流向高纬,秋末冬初,气温降低,松花江下游冰封时间早于上游,造成河道阻塞,出现凌汛,易发生洪水泛滥。
(1分)
备考分析】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是地理学核心理论之一,也是高考常考主干考点之一。
而垂直自然带的规律又是地理环境中整体性和差异性的重点和难点,规律性强,区分度好,倍受命题者的青睐,在04-06年高考题中曾出现命题高峰期,经过两年短暂的沉寂之后,2010年天津、江苏、福建高考再次考察了垂直自然带分布规律,因此垂直自然带内容的复习和备考应当引起重视。
下面对陆地自然带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做一说明。
【规律解读】
一.山地垂直分异的影响因素
高山山麓到山顶的自然景观是以水热组合为基础的,所以分析山地垂直分异就是在分析垂直方向上气候要素的变化。
从山麓到山顶垂直变化,气温大体海拔的升高,气温在降低,表现比较稳定;而水分条件从山麓到山顶的变化比较复杂,比如迎风坡,降水随海拔的升高,降水先增加后减少,比如靠近雪线下部的水分条件要好一些。
二.山地垂直分异的时空变化规律
1.自然带分布规律
(1)空间分布规律
①赤道附近的高山垂直自然带类似于赤道到两极水平自然带分布。
※某纬度的山体垂直自然带类似于该山体所在纬度到高纬度的水平自然带分布
②低纬度的高山,自然带较为复杂和完整,纬度越高,自然带谱越简单;山体的相对高度大,自然带谱复杂,反之,自然带谱简单。
对同一山体而言,由于坡向带来的条件的变化,自然带数目也有变化。
以喜马拉雅山为例,其南坡纬度偏低,一方面阳坡和夏季风的迎风坡,热量和降水条件都比北坡好,另一方面,北坡地势高海拔高,缺失了南坡某些自然带,所以南坡自然带数目比北坡多,。
而我国的天山,由于其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受水
分条件的影响比较大,其北坡由于受北冰洋和大西洋的水汽影响,相对湿润,自然带数目比南坡多。
③山麓自然带和山体所在水平纬度自然带一致。
④同一山体同一自然带受热量条件影响,阳坡高于阴坡。
⑤同一山体同一自然带迎风坡:
Ⅰ.如果热量充足条件下(低纬),迎风坡自然带偏高(比如乞立马扎罗山)
Ⅱ.如果是热量条件不足的条件下,水分条件起到了决定性影响,迎风坡自然带偏低。
如太行山。
⑦同一自然带在不同纬度的山体,纬度低,海拔高;纬度高,海拔低。
(2)时间分布规律
同一山体同一自然带,受温度和热量的影响,夏季分布较高,冬季分布较低。
最后需补充一点,山地垂直自然带具有所在地气候类型的特征。
例如,赤道处山地从山麓到山顶自然带都具有全年季节变化不明显的特征,珠穆朗玛峰和长白山自然带则具有季风气候特色。
2.雪线的分布规律
雪线是在高山和高纬度山体,永久积雪区的下部界线,称为雪线。
雪线以上,气温较低,全年冰雪的补给量大于消融量,形成了常年积雪区;在雪线以下,气温较高,全年冰雪的补给量小于消融量,不能积累多年冰雪,只能是季节性积雪区;在雪线附近,年降雪量等于年消融量,达到动态平衡。
影响雪线分布因素,气温、地貌和其它因素(受全球变暖、臭氧层的破坏、沙尘暴等因素影响,雪线会相应升高)。
雪线的分布高度和气温成正相关关系,和降水(雪)呈负相关关系。
从山势上看,山势陡,不利于积雪保存,雪线分布偏高,反之,雪线偏低。
(1)空间分布规律
①不同纬度山体,低纬高于高纬,副热带地区山体最高(气温高,降水少)。
②同一山体不同坡向,阳坡大于阴坡,背风坡大于迎风坡。
③当山坡既是阳坡又是迎风坡,要看到底是热量和降水那一个起主导作用。
比如喜马拉雅山南坡既是阳坡又是迎风坡,但迎风坡降水更显著,故南坡雪线偏低。
(2)时间分布规律
季节会引起雪线的变化,夏季气温高,雪线上升,冬季气温低,雪线下降,因此夏季雪线大于冬季雪线高度。
【直击高考】
右图为我国某山体不同坡向垂直带谱示意图。
某校地理兴趣小组通过对该山体垂直带谱的分析,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读图回答1~2题。
(2010江苏))
1.关于垂直带谱的看法,正确的是
A.东坡、南坡的带谱比北坡、西坡复杂,是因为山麓地面高度不同
B.西坡的高山灌丛草甸带比东坡的高而窄,是因为西坡比较湿润
C.北坡积雪冰川带的下限比南坡低是坡向造成的
D.东坡积雪冰川带的下限比西坡低是地形造成的
2.对山体位置的判断,正确的是
A.地处南方湿润地区B.地处西北干旱地区
C.位于湿润河谷一侧D.位于干热河谷一侧
【解析】本组题,考察学生读图分析和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灵活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第1题,从坐标图中可以看出,北坡和西坡缺失某一高度以下的自然带,应该是山麓高度造成的;东坡雪线比西坡雪线低,说明东坡为迎风坡,降水多,故西坡高山灌丛草甸带比东坡高而窄,应是因为西坡更干燥造成的;北坡雪线比南坡低是由于北坡是阴坡。
第2题该山体2500米以下分布有常绿阔叶林带,故该山体应位于南方湿润地区;该山体1500米以下分布着干旱河谷灌丛,说明其位于干热河谷一侧。
答案:1.AC 2.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