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山地垂直自然带谱示意图的判读
图说地理方法技巧如何判读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图

如何判读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图垂直自然带谱图多以某山地的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图1、图2)为载体,考察垂直自然带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图1 珠穆朗玛峰地区南、北坡垂直自然带谱示意图图2 我国某山地东坡和西坡垂直带谱图图3 我国各地雪线高度分布示意图1.通过带谱的基带名称确定所在的温度带所谓基带,即高山山麓的自然带,因位于垂直自然带的最底层而得名,如果最底层自然带是常绿阔叶林带,说明该山地位于亚热带地区。
2.通过带谱的数量判断纬度的高低通常,带谱数量越多,山地所在的纬度位置越低,反之则越高。
因此,纬度低的高大山岭,自然带数量要多于纬度高的山岭。
若是赤道地区的高大山岭,自然带从山麓到山顶发生的变化规律类似于由赤道到两极的变化规律。
3.通过同类自然带的分布高度判断纬度高低同类自然带在低纬的山地分布海拔较高,在高纬的山地分布海拔较低。
4.利用自然带判断南北半球通过自然带的数量,判断阳坡和阴坡,进而判断南北半球。
北半球的山体,因全年大部分时间正午太阳在南方,则南坡获得的光热多于北坡,南坡自然带的数目多于北坡,或基带自然带的海拔高度高于北坡;南半球则反之。
如下图所示:5.根据雪线的高低判断迎风坡和背风坡雪线高的为背风坡,雪线低的为迎风坡(山地迎风坡降水丰富,冰雪量大,融化慢,因此雪线低;山地背风坡降水少,冰雪量小,融化快,因此雪线高)。
6.可根据不同山坡自然带分布海拔的不同,判断山坡坡向⑴东西走向的山——自然带海拔分布高的为阳坡,自然带海拔分布低的为阴坡。
(如喜马拉雅山)⑵南北走向的山(温带地区)——自然带海拔分布高的为背风坡,自然带海拔分布低的为迎风坡(如太行山:迎风坡降水多,但气温稍低,在背风坡相同的海拔处,其降水量比迎风坡少,但气温偏高。
因此背风坡同迎风坡降水量和气温大体相同的地方,其海拔要高于迎风坡,故背风坡的自然带分布海拔要比迎风坡的高)。
如下图所示:【典型例题】(2016•新课标Ⅰ卷)磷是土壤有机质的重要组成元素,也是植物生长的营养元素。
中图版选择性必修1 第五章 微专题6 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图的判读

微专题6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图的判读1.通过自然带谱的基带名称确定所在的温度带所谓基带,即高山山麓的自然带,因位于垂直自然带的最底层而得名。
如上图中珠穆朗玛峰南坡基带是常绿阔叶林带,说明该山南坡位于亚热带地区。
2.利用自然带判断南北半球通过自然带的数量,判断阳坡和阴坡,进而判断南北半球。
北半球的山体,因全年大部分时间正午太阳在南方,则南坡获得的光热多于北坡,南坡自然带的数目多于北坡,或基带自然带的分布上限高于北坡;南半球则相反。
如下图所示:3.根据雪线的高低判断迎风坡和背风坡雪线高的为背风坡,雪线低的为迎风坡(山地迎风坡降水丰富,冰雪量大,融化慢,因此雪线低;山地背风坡降水少,冰雪量小,融化快,因此雪线高)。
4.根据不同山坡自然带分布海拔的不同判断山坡坡向(1)东西走向的山——自然带海拔分布高的为阳坡,自然带海拔分布低的为阴坡。
(2)南北走向的山(温带地区)——自然带海拔分布高的为背风坡,自然带海拔分布低的为迎风坡(如太行山:迎风坡降水多,但气温稍低,在背风坡相同的海拔处,其降水量比迎风坡少,但气温偏高。
因此背风坡同迎风坡降水量和气温大体相同的地方,其海拔要高于迎风坡,故背风坡的自然带分布海拔要比迎风坡的高)。
如下图所示:(2020·新疆喀什期末)下图为“某山垂直自然带的分布图”。
读图完成1~3题。
1.图中①②③依次代表()A.积雪冰川带、高寒荒漠带、高山草原带B.高寒荒漠带、山地落叶阔叶林带、高山草原带C.高寒荒漠带、积雪冰川带、高山草原带D.高山草原带、山地针叶林带、高寒荒漠带2.决定该山山麓自然带的主导因素是()A.海陆位置B.纬度位置C.山脉走向D.山体坡度3.该山可能位于()A.赤道附近B.40°S附近C.40°N附近D.极圈附近答案 1.A 2.B 3.A解析第1题,垂直自然带③以下为山地森林与草原过渡带,那么自然带③为高山草原带,随着海拔的增加,热量条件变差,②自然带变为高寒荒漠带,再向上气温更低,冰雪很难完全融化而形成积雪冰川带。
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判读方法

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判读方法
判读山地垂直自然带的方法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
首先,
我们可以根据海拔高度来划分山地垂直自然带。
一般来说,山地从
低海拔到高海拔可以分为多个自然带,比如亚热带、温带、寒带等。
每个自然带都有其独特的气候、植被和动物群落。
其次,我们可以根据气候特征来判读山地垂直自然带。
随着海
拔的增加,气温和降水量往往会发生变化,从而导致植被类型和动
物种类的改变。
比如在低海拔地区,气候温暖湿润,适宜森林生长,而在高海拔地区,气候寒冷干燥,适宜高山草甸和高山荒漠的形成。
此外,地形和土壤类型也是判读山地垂直自然带的重要因素。
不同的地形和土壤对植被生长有着重要影响,比如在山地的不同坡
度和坡向上,植被类型和物种组成会有所不同。
土壤肥力、排水性
等特点也会影响植被的分布。
最后,我们还可以根据植被和动物群落的分布特征来判读山地
垂直自然带。
不同海拔的山地往往有着不同的植被类型,比如低海
拔地区可能是常绿阔叶林,而高海拔地区则可能是针叶林或高山草甸。
动物群落的分布也会随着海拔的变化而发生改变。
综上所述,判读山地垂直自然带的方法可以从海拔高度、气候特征、地形土壤和植被动物群落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可以更全面地理解和判读山地垂直自然带的特征。
2020版高考地理总复习图形突破6山地垂直自然带示意图的判读课件中图版

B.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
C.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 D.针叶林、常绿阔叶林
4.该山脉最有可能是 ( )
A.天山 B.秦岭 C.长白山
D.南岭
3.B 4.C [解析] 第3题,读材料可知,目前北坡拥有较完整的植被垂直带谱,故阅读图 中岳桦林带以下先出现针叶林,山麓地带出现针阔叶混交林。第4题,据材料可知,该山 脉主峰植被曾因火山喷发而全部毁掉,且该山脉山麓地带出现针阔叶混交林,由此判断 该山脉最有可能是长白山。
A.550千米
B.1000千米 C.1200千米
D.14800千米
2.玉山树种丰富的原因不包括 ( )
A.纬度低
B.海拔高 C.降水丰富
D.红壤广布
应用提升 1.B 2.D [解析] 第1题,读图,根据图中垂直自然带和水平自然带的分布变 化规律可以判断,水平方向常绿阔叶林分布的范围从25°N左右延伸到34°N附近,大约 跨9个纬度,根据经线上1个纬度相差约110千米,计算可得水平陆地上要完全通过常绿 阔叶林地区至少要走约1000千米。第2题,纬度越低,海拔越高,降水越丰富,垂直自然 带种类越多,而与红壤广布无关。
土壤中磷累积量 二、三次冰期示意图 带谱示意图
自然带谱的主要差异、
的垂直变化图 [角度] 考查山峰抬升 [角度] 考查山地 山脉纬度位置、各自然
[角度] 考查磷高 至冰期时终年积雪高 小流域内水量变 带在南北坡出现的高度
累积区位置及垂 度的先后顺序及现代 化过程及自然带 差异及原因、雪线的高
直区域特征
判读技巧
1.通过垂直自然带谱的基带名称确定所在的温度带 所谓基带,即高山山麓的自然带,因位于垂直自然带谱的最底层而得名。如果
某山地最底层自然带是常绿阔叶林带,说明该山地位于亚热带地区。 2.通过自然带的数量判断纬度的高低
22.山地垂直带谱图的判读-备战2020年高考地理图表判读满分破解33例word版

山地垂直带谱图的判读山地垂直带谱是指山地自下而上按一定顺序排列形成的垂直自然带系列,以某山地垂直带谱示意图为背景,可以考查山地某一高度自然带的名称、山地的坡向、山地雪线高度的分析以及山地名称的判断等内容。
图1珠穆朗玛峰地区南、北坡垂直自然带谱示意图图2我国某山的东坡和西坡的垂直带谱示意图图3安第斯山脉的植被垂直带1.通过带谱的基带名称确定所在的温度带所谓基带,即高山山麓的自然带,因位于垂直自然带的最底层而得名,如果最底层自然带是常绿阔叶林带,说明该山地位于亚热带地区。
2.通过带谱的数量判断纬度的高低通常,带谱数量越多,山地所在的纬度位置越低,反之则越高。
因此,纬度低的高大山岭,自然带数量要多于纬度高的山岭。
若是赤道地区的高大山岭,自然带从山麓到山顶发生的变化规律类似于由赤道到两极的变化规律。
3.利用自然带判断南北半球通过自然带的数量,判断阳坡和阴坡,进而判断南北半球。
北半球的山体,因正午太阳在南边,则南坡获得的光热多于北坡,南坡自然带的数目多于北坡,或基带自然带的高度高于北坡;南半球则反之。
4.根据雪线的高低判断迎风坡和背风坡雪线高的为背风坡,雪线低的为迎风坡。
山地迎风坡降水丰富,冰雪量大,融化慢,因此雪线低;山地背风坡降水少,冰雪量小,融化快,因此雪线高。
5.根据不同山坡自然带分布海拔的不同,判断山坡坡向(1)东西走向的山——自然带海拔分布高的为阳坡,自然带海拔分布低的为阴坡。
(如喜马拉雅山)(2)南北走向的山(温带地区)——自然带海拔分布高的为背风坡,自然带海拔分布低的为迎风坡(如太行山:迎风坡降水多,但气温稍低,在背风坡相同的海拔处,其降水量比迎风坡少,但气温偏高。
因此背风坡同迎风坡降水量和气温大体相同的地方,其海拔要高于迎风坡,故背风坡的自然带分布海拔要比迎风坡的高)。
如下图所示。
【例】下图为某山地的垂直带谱示意图。
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所示山地()A.各自然带的界线随季节变化而移动B.北坡热量条件差,林带上界比南坡低C.南坡冰雪带下界因降水量大而较低D.南北坡山麓水平距离造成基带差异大(2)该山地位于()A.喜马拉雅山脉B.天山山脉C.祁连山脉D.昆仑山脉【析图过程】【标准答案】(1)C(2)A1.下图为我国某山体不同坡向垂直带谱示意图。
2020届高三地理命题点:山地垂直自然带示意图的判读

2020届高三地理命题点:山地垂直自然带示意图的判读典例分析图为我国某山地北坡甲、乙、丙三地垂直自然带随海拔变化示意图。
完成(1)~(2)题。
(1)该山地可能是( )A.秦岭 B.南岭C.昆仑山 D.喜马拉雅山(2)甲、乙、丙三地垂直自然带的类型组合存在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光照 B.水分 C.海拔 D.热量[图形解码]答案[图形解码] ①6000多米②暖温荒漠带③森林[答案] (1)C (2)B判读技巧1.通过带谱的基带名称确定所在的温度带所谓基带,即高山山麓的自然带,因位于垂直自然带带谱的最底层而得名。
如果某山地最底层自然带是常绿阔叶林带,说明该山地位于亚热带地区。
2.通过自然带的数量判断纬度的高低通常情况,海拔高度相当的不同山地相对比,自然带数量越多的山地,其所在的纬度位置越低,反之越高。
自然带带谱的复杂程度受山地所在纬度、山地海拔和相对高度影响,纬度越低、海拔越高、相对高度越大的山地,垂直自然带带谱越复杂。
3.通过同类自然带的分布高度判断纬度高低同类自然带在低纬的山地分布的海拔较高,在高纬的山地分布的海拔较低。
4.利用自然带判断南北半球通过自然带的数量,判断阳坡和阴坡,进而判断南北半球。
北半球的山地,因正午太阳在南边的时间较多,所以南坡获得的光热一般多于北坡的,南坡自然带的数量多于北坡的,或自然带基带的上界高度高于北坡的;南半球的山地反之。
如图所示:5.根据山地雪线的高低判断迎风坡和背风坡雪线高的为背风坡,雪线低的为迎风坡。
山地迎风坡降水丰富,冰雪量大,因此雪线低;山地背风坡降水少,冰雪量小,因此雪线高。
6.根据不同山坡同一自然带分布海拔的不同,判断山坡坡向(1)东西走向的山——同一自然带分布海拔高的为阳坡,分布海拔低的为阴坡(如喜马拉雅山)。
(2)南北走向的山(温带地区)——同一自然带分布海拔高的为背风坡,分布海拔低的为迎风坡(如太行山:迎风坡降水多,但气温稍低,在背风坡相同的海拔处,其降水量比迎风坡的少,但气温偏高。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山地垂直自然带谱示意图的判读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山地垂直自然带谱示意图的判读一、知识讲解1.通过带谱的基带名称确定所在的温度带所谓基带,即高山山麓的自然带,因位于垂直自然带的最底层而得名,如果最底层自然带是常绿阔叶林带,说明该山地位于亚热带地区。
2.通过带谱的数量判断纬度的高低通常,带谱数量越多,山地所在的纬度位置越低,反之则越高。
因此,纬度低的高大山岭,自然带数量要多于纬度高的山岭。
若是赤道地区的高大山岭,自然带从山麓到山顶发生的变化规律类似于由赤道到两极的变化规律。
3.利用自然带判断南北半球通过自然带的数量,判断阳坡和阴坡,进而判断南北半球。
北半球的山体,因全年大部分时间正午太阳在南边,则南坡获得的光热多于北坡,南坡自然带的数目多于北坡,或基带自然带的海拔高度高于北坡;南北半球则反之。
如下图所示:4.根据雪线的高低判断迎风坡和背风坡雪线高的为背风坡,雪线低的为迎风坡(山地迎风坡降水丰富,冰雪量大,融化慢,因此雪线低;山地背风坡降水少,冰雪量小,融化快,因此雪线高)。
5.根据不同山坡自然带分布海拔的不同判断山坡坡向(1)东西走向的山——自然带海拔分布高的为阳坡,自然带海拔分布低的为阴坡。
(如喜马拉雅山)(2)南北走向的山(温带地区)——自然带海拔分布高的为背风坡,自然带海拔分布低的为迎风坡(如太行山:迎风坡降水多,但气温稍低,在背风坡相同的海拔处,其降水量比迎风坡少,但气温偏高。
因此背风坡同迎风坡降水量和气温大体相同的地方,其海拔要高于迎风坡,故背风坡的自然带分布海拔要比迎风坡的高)。
如下图所示:二、经典高考试题1.下图为我国某山地北坡甲、乙、丙三地垂直自然带随海拔变化示意图。
完成(1)~(2)题。
(1)该山地可能是()A.秦岭B.南岭C.昆仑山D.喜马拉雅山(2)甲、乙、丙三地垂直自然带的类型组合存在差异的主导因素是()A.光照B.水分C.海拔D.热量解析第(1)题,考查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解题的关键是根据示意图找出基带的自然带。
高考地理专题3.7 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图的判读-解图释含义含解析

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图的判读[知识点拨]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图反映了该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它多以山地的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呈现,也以某自然带分布高度等值线图呈现,它们都反映了随着高度不同,水热状况不同,从而导致自然景观的差异。
解读信息位于垂直自然带的最低层,与当地水平自然带一致。
中南坡基带为雨林季雨林带,由此可知此山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1)山体所在纬度——纬度低,雪线海拔高;纬度高,雪线海拔低。
(2)坡向——阳坡雪线海拔高,阴坡雪线海拔低;迎风坡雪线海拔低,背风坡雪线海拔高。
下图为某山地的垂直带谱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所示山地( )A.各自然带的界线随季节变化而移动B.北坡热量条件差,林带上界比南坡低C.南坡冰雪带下界因降水量大而较低D.南北坡山麓水平距离造成基带差异大(2)该山地位于( )A.喜马拉雅山脉B.天山山脉C.祁连山脉D.昆仑山脉[审答流程][答案] (1)C (2)A[对点练习](2018·河南十校阶段性测试)下图为塔里木盆地边缘某山地两坡的垂直带谱示意图。
读图完成(1)~(3)题。
(1)图中( )A.甲表示北坡,乙表示南坡B.丙表示草甸草原带C.甲表示东坡,乙表示西坡D.丙表示温带荒漠带(2)导致该山地甲、乙两坡垂直带谱复杂程度存在明显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降水B.气温C.相对高度D.山顶海拔(3)造成乙坡缺少森林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高,气温低B.海拔高,气温低C.地形封闭,降水少D.为阴坡,光照不足答案:(1)D (2)C (3)C4.(2017·北京文综,8)下图表示喜马拉雅山脉某区域不同海拔四个站点的最冷、最热月平均气温。
读图,回答下题。
该山地( )A.海拔3 000米左右积雪终年不化B.气温年较差随海拔升高递增C.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坡D.地处板块的生长边界解析本题考查气温的垂直变化、板块构造学说及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读图可知,海拔3 000米左右月均温都在0 ℃以上,故没有终年积雪,A项错误;气温年较差随海拔升高而递减,B项错误;该山地基带月均温多在15 ℃以上,且山麓海拔低,接近海平面,应该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坡,C项正确;喜马拉雅山脉地处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碰撞带,为消亡边界,D项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山地垂直自然带谱示意图的判读一、知识讲解1.通过带谱的基带名称确定所在的温度带所谓基带,即高山山麓的自然带,因位于垂直自然带的最底层而得名,如果最底层自然带是常绿阔叶林带,说明该山地位于亚热带地区。
2.通过带谱的数量判断纬度的高低通常,带谱数量越多,山地所在的纬度位置越低,反之则越高。
因此,纬度低的高大山岭,自然带数量要多于纬度高的山岭。
若是赤道地区的高大山岭,自然带从山麓到山顶发生的变化规律类似于由赤道到两极的变化规律。
3.利用自然带判断南北半球通过自然带的数量,判断阳坡和阴坡,进而判断南北半球。
北半球的山体,因全年大部分时间正午太阳在南边,则南坡获得的光热多于北坡,南坡自然带的数目多于北坡,或基带自然带的海拔高度高于北坡;南北半球则反之。
如下图所示:4.根据雪线的高低判断迎风坡和背风坡雪线高的为背风坡,雪线低的为迎风坡(山地迎风坡降水丰富,冰雪量大,融化慢,因此雪线低;山地背风坡降水少,冰雪量小,融化快,因此雪线高)。
5.根据不同山坡自然带分布海拔的不同判断山坡坡向(1)东西走向的山——自然带海拔分布高的为阳坡,自然带海拔分布低的为阴坡。
(如喜马拉雅山)(2)南北走向的山(温带地区)——自然带海拔分布高的为背风坡,自然带海拔分布低的为迎风坡(如太行山:迎风坡降水多,但气温稍低,在背风坡相同的海拔处,其降水量比迎风坡少,但气温偏高。
因此背风坡同迎风坡降水量和气温大体相同的地方,其海拔要高于迎风坡,故背风坡的自然带分布海拔要比迎风坡的高)。
如下图所示:二、经典高考试题1.下图为我国某山地北坡甲、乙、丙三地垂直自然带随海拔变化示意图。
完成(1)~(2)题。
(1)该山地可能是()A.秦岭B.南岭C.昆仑山D.喜马拉雅山(2)甲、乙、丙三地垂直自然带的类型组合存在差异的主导因素是()A.光照B.水分C.海拔D.热量解析第(1)题,考查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解题的关键是根据示意图找出基带的自然带。
据图知,基带为暖温带荒漠带,秦岭是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基带是森林带而不是荒漠带,A项错;南岭基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B项错;昆仑山北侧位于暖温带,基带是荒漠带,C项正确;喜马拉雅山北坡基带为高山草甸草原带,D项错。
综上,选C项。
第(2)题,考查地域分异的原因。
解题的关键是根据图文材料准确获取有效信息。
甲、乙、丙三地均位于某地北坡,说明三地的海拔、光照、温度差别不是太大,植被的变化主要是由于水分差异引起的。
故选B项。
答案(1)C(2)B2.下图示意我国某山的东坡和西坡的垂直带谱。
读图,完成(1)~(3)题。
(1)该山3 000米以上东西坡各带分布差异反映出同海拔东坡比西坡() A.较暖、较湿B.较凉、较湿C.较凉、较干D.较暖、较干(2)干旱河谷灌丛带所在的河谷终年盛行()A.干冷北风B.干热南风C.上升气流D.下沉气流(3)该山可能位于()A.四川B.新疆C.安徽D.山西解析第(1)题,该山3 000米以上,两个山坡的自然带带谱都是四个,但是东坡自然带比西坡的海拔低,说明气温比西坡低;东坡的雪线比西坡低,说明东坡的降水更加丰富。
第(2)题,一般情况下,河谷地带气候湿润,但是此处的河谷气候干旱,说明下沉气流的影响导致河水不易蒸发,影响降雨。
第(3)题,我国横断山区山河相间,南北走向,且有高山冰雪带。
也可用排除法获取正确答案,安徽、山西的山脉没有高山冰雪带,新疆的山脉没有常绿阔叶林带。
答案(1)B(2)D(3)A三、跟踪训练下图为某山地山坡的垂直植被分布图。
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山坡原有的一类自然植被现已完全缺失,该类自然植被可能是()A.热带草原B.常绿硬叶林C.落叶阔叶林D.高山苔原2.导致图中自然植被类型缺失的因素最可能是()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地形地势D.人类活动[解析] 1.C 2.D第1题,该山地近山麓地带有原生常绿阔叶林,说明该山地位于较低纬度地区。
根据山地垂直分异与由赤道到两极的分异规律相似可知,从原生常绿阔叶林到次生草丛、灌木林之间应有落叶阔叶林分布,但图中没有出现,据此判断C项正确。
第2题,在落叶阔叶林发育位置,自然环境相对较好,适宜人类进行生产活动,其缺失原因最可能是受人类活动影响。
下图为我国某山地不同坡向垂直自然带带谱示意图。
某校地理兴趣小组通过对该山地垂直自然带带谱的分析,提出了一些看法。
读图回答3~4题。
3.地理兴趣小组关于该山地垂直自然带带谱的看法,正确的是()①东坡、南坡的自然带带谱比北坡、西坡的复杂,是因为山麓地面高度不同②西坡的高山灌丛草甸带比东坡的高而窄,是因为西坡比较湿润③北坡积雪冰川带的下界比南坡的低是坡向造成的④东坡积雪冰川带的下界比西坡的低是地形造成的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4.关于该山地所在位置的判断,正确的是()①地处我国南方湿润地区②地处我国西北干旱地区③位于湿润河谷一侧④位于干热河谷一侧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④[解析] 3.B 4.C第3题,东坡、南坡的山麓地带海拔低,山麓与山顶的相对高度大,因而自然带带谱复杂,故①正确。
与东坡相比,西坡的积雪冰川带下界较高,说明西坡比东坡热量丰富或者降水少,故②④错误。
北坡为阴坡,南坡为阳坡,北坡气温比南坡气温低,积雪冰川带下界比南坡的低,故③正确。
第4题,因为该山地分布有常绿阔叶林带,所以该山地可能地处我国南方湿润地区。
该山地东坡、南坡山麓地带海拔低,为河谷,山麓地带有干旱河谷灌丛带分布,说明该山地位于干热河谷一侧。
下图为某山地的垂直自然带谱示意图。
读图,回答5~6题。
5.图中所示山地()A.各自然带的界线随季节变化而移动B.北坡热量条件差,林带上界比南坡的低C.南坡冰雪带下界因降水量大而较低D.南北坡山麓水平距离造成基带差异大6.该山地为()A.喜马拉雅山B.天山山脉C.祁连山脉D.昆仑山脉[解析] 5.C 6.A第5题,山地各自然带的界线不会随季节的变化而移动,林带上界的分布主要受降水的影响,南北坡山麓基带差异主要是山麓海拔高度的差异形成的,冰雪带的下界在同一山脉两侧的高度差异主要受降水多少的影响。
第6题,山麓基带自然带为雨林、季雨林带,结合由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变化,山顶有永久冰雪带,山地海拔很高,将近8000米,可判断该山地为喜马拉雅山。
下图为我国某山地北坡甲、乙、丙三地垂直自然带随海拔变化示意图。
完成7~8题。
7.该山地可能是()A.秦岭B.南岭C.昆仑山D.喜马拉雅山8.甲、乙、丙三地垂直自然带的类型组合存在差异的主导因素是()A.光照B.水分C.海拔D.热量[解析]7.C8.B第7题,考查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解题的关键是根据示意图找出基带的自然带。
据图知,基带为暖温带荒漠带,秦岭是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基带是森林带而不是荒漠带,A项错;南岭基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B项错;昆仑山北侧位于暖温带,基带是荒漠带,C项正确;喜马拉雅山北坡基带为高山草甸草原带,D项错。
综上,选C项。
第8题,考查地域分异的原因。
解题的关键是根据图文材料准确获取有效信息。
甲、乙、丙三地均位于某地北坡,说明三地的海拔、光照、温度差别不是太大,植被的变化主要是由于水分差异引起的。
故选B项。
下图示意我国某山的东坡和西坡的垂直带谱。
读图,完成9~11题。
9.该山3 000米以上东西坡各带分布差异反映出同海拔东坡比西坡()A.较暖、较湿B.较凉、较湿C.较凉、较干D.较暖、较干10.干旱河谷灌丛带所在的河谷终年盛行()A.干冷北风B.干热南风C.上升气流D.下沉气流11.该山可能位于()A.四川B.新疆C.安徽D.山西[解析]9.B10.D11.A第9题,该山3 000米以上,两个山坡的自然带带谱都是四个,但是东坡自然带比西坡的海拔低,说明气温比西坡低;东坡的雪线比西坡低,说明东坡的降水更加丰富。
第10题,一般情况下,河谷地带气候湿润,但是此处的河谷气候干旱,说明下沉气流的影响导致河水不易蒸发,影响降雨。
第11题,我国横断山区山河相间,南北走向,且有高山冰雪带。
也可用排除法获取正确答案,安徽、山西的山脉没有高山冰雪带,新疆的山脉没有常绿阔叶林带。
下图示意某山地的垂直自然带谱分布。
读图,完成12~13题。
12.该山地可能位于()A.喜马拉雅山脉B.天山山脉C.阿尔卑斯山脉D.落基山脉13.该山地()A.北坡降水少,雪线高B.北坡热量条件差,森林带面积比南坡的小C.自然带4土壤较自然带3土壤肥沃D.自然带9降水量最大,自然带1降水量最少[解析] 12.B13.C第12题,该山海拔在6000米以上,南北两侧基带为温带荒漠带,地处温带内陆的天山山脉符合条件。
第13题,天山北坡水汽主要来自大西洋,北坡水分条件好,森林面积大;自然带4较自然带3植被条件更好,湿度更高,形成土壤有机质的枯枝落叶更多,而分解作用弱,有机质储量更高,土壤更肥沃。
图中显示北坡雪线低。
自然带7为山地寒温带针叶林带,属于森林带,降水量最大。
14.下图是我国西部不同纬度两座山的垂直自然带分布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山B坡冰川分布的下界高度比A坡的低,其原因是什么?(2)乙山D坡自然带数目比C坡的多,其原因是什么?(3)与乙山的针叶林带相比,甲山的云杉林带分布较低,其主要原因是什么?(4)甲山A坡没有云杉林带,简析其主要原因。
[答案] (1)B坡为阴坡,且纬度比A坡的高;B坡受来自北冰洋和大西洋的湿润气流的影响,降水(雪)较多。
(2)D坡纬度较低,相对高度大。
(3)甲山纬度较高,气温较低。
(4)地处亚欧大陆腹地,受周围山地阻挡,海洋水汽难以到达,而云杉林的生长需要较好的水分条件。
[解析] 第(1)题,根据纬度和自然带分布可知,甲山位于天山山脉,从气温、水分等角度分析该山北坡冰川分布下界比南坡的低的原因。
第(2)题,根据纬度和自然带分布可知,乙山位于喜马拉雅山脉,D坡纬度较低且相对高度比C坡的大,所以自然带数目多。
第(3)题,甲山云杉林带分布在海拔3000米以下,乙山针叶林带分布上界可达海拔4000米。
读图可知甲山在42°N附近,乙山在27°N附近,甲山纬度较高。
第(4)题,主要从水分条件方面分析甲山A坡没有云杉林带分布的原因。
15.读“喜马拉雅山南坡和北坡存在的不同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各自然带与图中A、B、C、D的对应关系。
①落叶阔叶林带②针叶林带③针叶阔叶混交林带④常绿阔叶林带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判断图示自然带的分布反映出的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及形成原因。
(3)说明北坡缺少森林植被的原因。
(4)说明南坡积雪冰川带的海拔比北坡低的原因。
[答案] (1)②③①④(2)垂直地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