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垂直带谱(好)

合集下载

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的判读

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的判读

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的判读[图型概述] 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图反映了该山地的垂直地带性,它多以山地的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呈现,也以某自然带分布高度等值线图呈现,它们都反映了随着高度不同,水热状况不同,从而导致自然景观的差异。

判读内容分析解决问题看基带,定位置基带是指高山山麓的自然带,位于垂直自然带的最低层,与当地水平自然带一致。

如图1中南坡基带为雨林季雨林带,由此可知此山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看带谱,析成因垂直自然带谱是指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的分布与变化。

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复杂程度的因素主要有山体所在纬度、山体海拔和山顶与山麓间的相对高度。

如图1中喜马拉雅山脉南坡相对高度大,纬度低,自然带谱比北坡更复杂、完整析高度,辨阴阳坡向,同一自然带在不同地区的分布高度不同,其分布高度随纬度和坡向而变化。

(1)山体所在纬度——同类自然带的分布,在低纬的山地海拔高,在高纬的山地海拔低。

(2)坡向——一般情况下,自然带分布海拔高的为阳坡,辨南北半球自然带分布海拔低的为阴坡读雪线高低,析成因(1)山体所在纬度——纬度低,雪线海拔高;纬度高,雪线海拔低。

(2)坡向——阳坡雪线海拔高,阴坡雪线海拔低;迎风坡雪线海拔低,背风坡雪线海拔高。

(3)季节:夏季气温较高,雪线上升;冬季气温较低,雪线下降。

(4)降水:降水量越大,雪线越低;降水量越少,雪线越高。

一般降水多的山地或坡向雪线低。

(5)多因素综合作用:喜马拉雅山脉南坡,既是阳坡,又是迎风坡,但水分条件的影响超过了热量条件的影响,因此雪线高度南坡比北坡低。

(6)人类活动: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以及矿物能源燃烧产生的粉尘污染雪面,都会使雪线上升(2020·高考江苏卷)下图为甲、乙两山地同纬度的山地垂直带谱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两山地属于( )A.昆仑山脉B.秦岭C.祁连山脉D.横断山脉(2)两山地的基带植被类型不同,原因是乙山地( )A.基带更高,热量不足B.海拔更高,山谷风强C.基带受焚风作用更强D.基带原生植被遭破坏【判读流程】图表信息获取【尝试解答】(1)D (2)C(2021·河南十校阶段性测试)下图为塔里木盆地边缘某山地两坡的垂直带谱示意图。

山地植被垂直带谱的特点

山地植被垂直带谱的特点

山地植被垂直带谱是指随着海拔的升高,不同海拔高度上出现的植被类型和特征呈现出的规律性变化。

这种垂直带谱的形成受到气候、地形、土壤和植被相互作用的影响,反映了不同海拔高度下生态环境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下面我将从低海拔向高海拔的方向,详细介绍山地植被垂直带谱的特点。

第一层: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海拔范围:500米至1500米特点:该层植被茂盛,树种种类繁多,有柿树、樟树、榕树等,植被呈现出多样性;由于处于较低海拔,气温较高,降水充沛,植被生长旺盛,常见的有藤本植物、乔木和灌木混交。

第二层: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海拔范围:1500米至2500米特点:此层植被以橡树、枫树、榉树为主,树种逐渐减少,但单株树高增加,乔木层逐渐稀疏,常见的有大型蕨类植物和苔藓植被;气温适中,降水量逐渐减少,植被生长渐趋平缓。

第三层:针叶林带海拔范围:2500米至3500米特点:此层植被主要由云杉、冷杉、落叶松等组成,乔木层逐渐减少,高大乔木被矮化,呈现出林线上升的特点;气温明显下降,降水量减少,植被逐渐呈现出稀疏的特点,地表开始出现草甸和高山草甸。

第四层:高山草甸带海拔范围:3500米至4500米特点:此层植被主要由高山草本、低矮灌木和地衣组成,植被覆盖度降低,植物个体逐渐减小,气候寒冷、干燥,植被生长缓慢,但物种多样性仍然丰富,各种高山植物相互依存,形成特有的高山生态系统。

第五层:冰川和雪域带海拔范围:4500米以上特点:此层植被稀疏,主要由苔藓植物和地衣组成,植被覆盖度非常低,气温极低,降水量少,大部分地区呈现冰川和永久雪盖,植被生长条件极其恶劣。

总结:山地植被垂直带谱的特点在于随着海拔的升高,植被类型和特征呈现出规律性的变化。

这种垂直带谱反映了气候、地形和土壤等因素对植被分布的影响,也展现了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了解山地植被垂直带谱的特点,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资源具有重要意义,也为生态旅游和科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垂直带谱

垂直带谱

(5)在判定各自然带分布高度的纬度差异时,要注意雪线高度的纬度变化:雪线是多 年积雪区的下界,为年降雪量与融雪量的平衡地带即降雪量与融雪量正好相等的地带。
雪线在不同地区不同,主要取决于温度和降水,同时受地形影响。
Ⅰ.雪线与温度 雪线高度与温度成正比。温度越高,积雪消融量大于降雪量,雪线越高,反之越低。故 不同维度的山,低纬山的雪线高,高纬的低;同一座山地的雪线,冬季下降,夏季上升。 Ⅱ.雪线与降水量 雪线与降水(雪)量成反比。降水(雪)量越大的地区,雪线的位置越低; 降水(雪) 量越小的地区,雪线的位置越高。一般地,山地迎风坡降水多,雪线低;背风坡降水少, 雪线高。 Ⅲ.雪线与地形 (1)山地的向阳坡获得太阳辐射多,温度高,融雪快,雪线位置升高;阴坡获得太阳 辐射少,温度低,融雪慢,雪线位置低。 (2)山地迎风坡降水多,雪线低;背风坡降水少,雪线高。 (3)山地的缓坡容易积雪,雪线位置低,陡坡积雪易下滑,雪线位置较高。
典型地区
南半球无苔原带和亚 寒带针叶林带 南美巴塔哥尼亚荒漠 美洲两部沿海地区各 自然带紧逼西海岸
影响因素
海陆分布 地形起伏 地形
自然地理现象的斑状分布
荒漠中的绿洲(例: 水分条件的变化(天 我国新疆天山、昆 山、昆仑山冰雪融 仑山山麓地带分布 水和地下水) 的绿洲) 亚欧大陆亚寒带针叶 林带,大陆西岸向 高纬延伸,大陆东 岸向低纬延伸
纬度地带性 水平地带性 地带性 自 经度地带性

垂直地带性
带 非地带性
鸣沙山和月牙泉
2、为什么天山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分布 1、为什么荒漠带中会有绿洲的分布? 跟赤道到两极的分布规律有较大的差异?
在地带性分异规律的基础上,地理环境因受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水源分布等因素的 影响,也出现一些不规律的分布现象,这使地理环境具有了复杂性。

高三一轮复习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优秀课件

高三一轮复习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优秀课件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你发现了高大山地自然景观的变化特点吗?
分异规律 形成基础
影响因素 典型地区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山麓到山顶 水热状况
海拔高度的变化 低纬的高山地带
垂直地带性
热量 水分 水热组合
沿海拔高度更替 大体沿等高线延伸
读图思考以下问题: 1.两座山的基带是什么自然带?形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2.非洲乞力马扎罗山从山麓到山顶有哪些自然带?这种分异规律与哪种水平分 异规律类似?
1.磷高累积区是( A )
A.高山草甸 C.山地针阔混交林带 D.常绿阔叶林带
B.高山冰雪带
2.与磷高累积区相比,该山坡2 000~
3 000米处( C )
A.大气温度较低 B.生物生产量较低 C.土壤含水量较低 D.地表径流量较小
(20xx·江苏地理)某教授参加了新疆阿尔泰山科学考察,他在日记中写到:“身后的 森林戛然而止,眼前簇簇花草相映,再往上看,花开始变得星星点点,路旁出现了积 雪,远处已经能够看到冰川的边缘,此时飘起了大雪……〞据此答复3~4题。
从山麓到山顶自然带的变化与其所在纬度向较高纬度方向上的水平带 谱相似。
合作探究1——影响山地垂直带谱数量的因素
图1 武夷山自然带垂直分布图 图2 长白山自然带垂直分布图
(27°32′N,117°24′E)
(41°35'N,127°40'E)
图3 喜马拉雅山自然带垂直分布图
读图,思考以下问题: 1.读图1、2,说出武夷山与长白山垂直自然带数量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2.读图1、3,说出武夷山与喜马拉雅山垂直自然带数量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3.读图3,分析喜马拉雅山南坡垂直自然带比北坡复杂的原因。
❖1.山麓自然带

2024-2025学年高二地理新教材选择性必修1配套课件第5章微专题7山地垂直带谱图的判读

2024-2025学年高二地理新教材选择性必修1配套课件第5章微专题7山地垂直带谱图的判读

B.乙
C.丙
√D.丁
解析 读图,结合材料可知,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的植被是常绿林、 落叶阔叶林、混交林、针叶林,丁岛屿的基带为落叶阔叶林带,而其他 三个岛屿基带均为常绿林带,所以丁岛屿纬度最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南北走向的山(温带地区)——自然地带海拔分布高的为背风坡,自然 地带海拔分布低的为迎风坡(如太行山:迎风坡降水多,但气温稍低,在 背风坡相同的海拔处,其降水量比迎风坡少,但气温偏高。因此背风坡 同迎风坡降水量和气温大体相同的地方,其海拔要高于迎风坡,故背风 坡的自然地带分布海拔要比迎风坡的高)。如下图所示:
1 2 3 4 5 ຫໍສະໝຸດ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7.在图1所示地区,年降水量最多的地带应位于
A.终年积雪区
√C.云杉林带
B.高山草甸带 D.山麓草原
解析 图示区域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大部分地区降水稀少,只有年降水
量多的地方才可能形成森林。
解析 垂直带③以下为山地森林与草原过渡带,因此自然地带③为高山 草原带,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热量条件变差,②自然地带变为高寒荒 漠带,再向上气温更低,冰雪很难完全融化而形成积雪冰川带。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解析 根据材料,横断山区岀现植
被逆向分布情况,常见更替顺序是
乔木—灌木—草甸。据图可知,寒
温带暗针叶林带以下为暖温带半干
旱灌丛及半湿润针叶林带,此为灌

山地垂直带谱信息系统应用分析与技术改进

山地垂直带谱信息系统应用分析与技术改进

2 . 2大量带谱显示时可视程度较差及其改进
尽 管 采用 了数 据 的立 体 标识 方 法 . 是要 想 在 但

幅 图上 清 晰地显 示 几百 个 数据 . 技 术 角度 来 看 从 是不现 实 的 。 也是 不 可能 的 。 则 我们就 要折 衷 。 否 即
每 次 只能 显 示 不超 过 l O个 的 山地 垂 直 带 谱 数 据 .
然 后 分 多 次 成 图 .但 这 并不 是 我 们 想 要 的 解 决 方
案 。 们希 望 的是 几百个 t地垂 直带谱 数据 瞬 间一 我 1 . 1
次成 图 . 且清 晰 最示 . 何解 决 这一 问题 呢?分 页 并 如
作 者 简 介 : 红 智 (9 3 )女 , 人 , 士 生 , 武 17一 , … 博 主要 从事 山地 G S研 究 。 I
和 图 形 自动化 . 能够 瞬 间成 图 . 立 山地 空 间 地 理 建
位 置与 山地 垂直 带谱 之 间 的直接 衔 接 . 突破 了过 去 传 统 的手 工 绘制方 法 妙 的结合 . 以直 观地 展 示任 意 垂直 带 的 用
地 理分 布 和垂 直分 布 . 方便 进行 数 字 拟合 垂 直带 分 布 规律 的新 技术 对 于山地 垂直带 谱信 息 系统 的研
维普资讯
第 8卷 第 2期 20 0 6年 6月
地 球 信 息 科 学
GE I ORMA I C ENC O— NF T ON S I E
Vo .。 No2 1 8 .
Jn . 0 6 ue 20
山地垂直 带谱信息 系统应用分析 与技术 改进
武红智 ,张百平 ,许 娟 1 肖 飞 - , 2 ,朱运海 1 , 2

解读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优选.

解读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优选.

解读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山地或高原达到一定高度以后,因水热组合随高度的变化,便会引起山地自然带随高度变化的分异规律,在垂直地带性规律支配下,具有一定高度的山体所产生的由下而上的带状更迭,称之为垂直自然带。

垂直带间相互配置的形式和次序称为垂直自然带带谱结构。

垂直带的划分通常以植被和土壤为主导标志。

发育在不同地域山体的垂直自然带具有各自特殊的带谱性质、类型组合和结构特征,不同水平地带的垂直自然带的各类型之间,亦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山地垂直带谱的特征取决于山地所在的水平地带与山地的高度、走向等特征。

垂直带谱是水平地带性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异,但不完全是水平地带性的克隆。

它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

首先,山地的温度梯度约为-0.6 ℃/100 m,这个值相当于纬度梯度的近1000倍,因此每一地区的垂直地带性不可能比纬度地带性丰富。

再者,每个山体或高原总是位于一定的纬度,所以它的基带不可能总是从纬度带的热带雨林景观开始。

更为重要的是,由于山地的屏障作用,在迎风坡的一定高度,降水达到最大;在背风坡与封闭盆地内,形成了干旱的环境,出现了不同于迎风坡的以干旱为特征的垂直地带分异。

在有些山间盆地,由于逆温层的存在,可能出现带谱倒置的现象。

事实上每一纬度地带、每一大的地貌类型区内,都有自己特定的垂直地带类型即带谱,其特点是有一定的带数和特定的变化序列。

一、垂直地带性的形成在于气温、降水等随海拔高度而发生变化。

随着山地高度的增加,气温随之降低,只要山体有足够的高度,自下而上便可形成一系列的垂直自然带,在高差几千米之内便可出现从热带至极地的巨大变化。

1.热量对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影响。

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分异类似于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纬度越低,山地自然带数量越多,相对高度越大,自然带类型越多。

2.水分对山地自然带的影响。

从山麓到山顶的水分状况差异明显。

一般来说,从山麓到山顶降水量呈“少一多一少”变化。

因此,有些基带在草原或荒漠的高山,由于山地降水增多,可能出现森林带,如天山,祁连山的西段。

20座山脉的垂直自然带谱全总结

20座山脉的垂直自然带谱全总结

20座山脉的垂直自然带谱垂直自然带谱一直是高中地理学习中的重点考察内容背后蕴含着丰富的地理学知识以下给出了18座山脉的垂直自然带谱速速收藏哦!国内天山博格达峰祁连山长白山太行山秦岭及其附近贺兰山阿尔泰山贡嘎山横断山区阴山苍山阿尔泰山珠穆朗玛峰贡嘎山彩色图国外阿尔卑斯山乞力马扎罗山安第斯山脉乌拉尔山脉肯尼亚山喜马拉雅山脉南迦巴瓦峰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分布图阿尔泰山西南坡垂直自然带谱图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1.读某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忆下列知识。

(1)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降低,降水一般是先增多后减小。

(2)山地的垂直自然带谱与其基带所在纬度向高纬度方向的水平自然带谱一致。

(3)影响垂直自然带谱的因素有山地所处纬度和山地的相对高度。

(4)从图中可知,该山地同一自然带南坡高于北坡(积雪冰川带除外),由此推断南坡热量条件好于北坡,南坡应为阳坡。

(5)图中南坡雪线低于北坡,说明南坡比北坡降水量多,南坡为迎风坡。

2.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复杂程度的因素(1)山体所在纬度——纬度越低越复杂,纬度越高越简单。

(2)山体海拔——海拔越高越复杂,海拔越低越简单,甚至无。

(3)山体相对高度——相对高度大则复杂,相对高度小则简单。

3.影响山地某一自然分布带海拔的因素(1)山体所在纬度——纬度越低,海拔越高;纬度越高,海拔越低。

(2)坡向——同一山体,阳坡高,阴坡低;迎风坡低,背风坡高。

4.雪线高度的判读气温(热量和纬度)雪线高度和基带气温呈正相关,阳坡高于阴坡降水量降水量越多,雪线越低;降水量越少,雪线越高地形坡度坡度越陡,雪线越高;坡度越缓,雪线越低季节夏季气温高,雪线上升;冬季气温低,雪线下降自然环境变迁、人类活动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雪线上升;沙漠化导致气候变干,雪线上升气候、地形等综合影响若一山坡既是迎风坡又是阳坡,一般降水对雪线高度的影响大于气温对雪线高度的影响,故雪线低垂直自然带谱一直是高中地理学习中的重点考察内容背后蕴含着丰富的地理学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你知道为什么“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 桃花始盛开”吗?哪些地理因素在起作用?
气温和降水随海拔高度的变化:
100 0.6℃



下升理 降高论
逐 渐 减


米 , 气 温
, 海 拔 每
山 脉
降 水 量 逐



从此图中,我们能够得到什么信息呢?
喜马拉雅山的垂直带谱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2、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B 季最低气温,T夏表示夏季最低气温)应是( ) A.T冬<18 ℃ B. T夏<18 ℃ C.T冬<10 ℃ D.T夏<20 ℃
解析:若3 000米的山顶有永久冰 川带,即表示山顶处在一年中最 热的季节——夏季时的气温低于0 ℃,根据地势每升高1 000米,气 温下降6 ℃的规律,可推知条件 应是T夏<18 ℃。
不会,因为两者的水热状况存在差异,因此植 被类型及其分布必然有差别。
1.决定该山山麓自然
A 带的主导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山脉走向 D.山体坡度
B 2.决定该山垂直自然带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热量 B.热量和水分 C.大气环流 D.太阳辐射
A 3.该山可能位于 A.赤道附近 B.40°S附近 C.40°N附近 D.极圈附近
高山草甸在南坡位于4500—4800米之间,在北 坡位于4000—4800米之间。这种差异的产生, 是因为南坡为迎风坡,水热条件比较好,高山 草甸的分布位置相对较高;北坡为背风坡,降 水较少,气温相对较低,高山草甸的分布位置 相对较低。
3、如果北坡的山麓海拔与南坡相同,北坡也会 有南坡那么多的植被类型吗?
A
B
D C
垂直地域分异与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的关系
山地垂直带谱与其所在纬度向较 高纬度方向上的水平带谱相似。
合作探究二:
A、B、C、D 哪座山的垂直带谱最复杂?垂直带谱
B 数的多少与那些因素有关?
规律2:垂直自然带谱的丰富程度取决于 山地的相对海拔高度和纬度位置,纬度 越低,相对海拔越高,垂直带谱越完整。
水热条件的变化
根本因素
海拔高度
山麓自然带
山麓自然带与当地水平自然带一致

垂直带谱与水 平带谱关系
山地垂直带谱与其所在纬度向较高纬度方向上 的水平带谱相似。
垂直带谱数取 律 决因素
同种自然带谱 与纬度的关系
相对海拔高度和纬度位置
山地所处的纬度越低,同一自然带分布的海 拔越高。
垂直自然带的 分布与坡向
同一山体同一自然带阳坡分布的海拔较阴坡高。
6.读某沿海地区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所示,该山地
C 可能位于(
)
A.北半球温带地区 C.南半球温带地区
B.北半球亚热带地区 D.南半球亚热带地区
下图是四座大陆东岸的山脉,完成下列问题 。
(1)可能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山地垂直自然
B 带的是_________________。
(2)从自然带的分布可分析出A、B、C、D各自 所在地区的气候类型是:A_温__带__大__陆__性__气__候__, B__亚__热__带__季__风__气__候___,C_亚__寒__带__针__叶__林__气__候, D_____冰__原__气__候______。判断理由各__山__地_山__麓__的__自_然__带 。
成因:
随海拔高度 的变化
水热条件 变化
植被的变

乞力马扎罗山的垂直自然带图
合作探究一:
A、B、C、D山麓地带的自然带分别是什么?请总结 山麓自然带与水平自然带的关系。
A
B
D C
合作探究一:
A、B、C、D山麓地带的自然带分别是什么?请总结 山麓自然带与水平自然带的关系。
规律1:山地自然带是在水平地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 的,山麓自然带与水平自然带一致。
D
C
A
B
假设赤道地区 有一座高山, 其从山麓到山 顶自然带是如 何变化的?
积雪冰川带
高寒荒漠带 高山草甸带
山地灌木林带
山地针叶林带
山地针阔叶混林带
山地落叶阔叶林带 山地常绿阔叶林带
热带雨林带
合作探究三:
3、G、H的垂直带谱中都有针叶林带,哪座山的
G 针叶林分布的海拔高度高?你可以得出什么规律?
规律3:山地所处的纬度越低,同一 自然带分布的海拔越高。DEC BP
DA
C
H
B GA
F
合作探究四:读“天山南北坡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
示意图”分析垂直自然带的分布与坡向有什么关系?
北 坡 积雪冰川
4000
积雪冰川
南坡
3500 3000 2500
高山垫状植物
高山草甸
针叶林
高山草甸 山地草原
2000
山地草原
荒漠草原
1500
荒漠 规律4:荒同漠一草山原体同一自然带阳坡分布的海拔较
4.下图表示一座相对高度为3000米的山体,山体的 某一侧水汽较充足,图中虚线表示雪线,①②③
④表示不同的自然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N坡既是向阳坡,又是迎风坡 B.N坡是向阳坡,S坡是迎风坡 C.S坡既是向阳坡,又是迎风坡 D.S坡是向阳坡,N坡为迎风坡
5.若下图表示一座相对高度为3000米的山体, 山顶有永久冰川带,则山脚的气温T(T冬表示冬
雪线与迎风坡 背风坡关系
迎风坡雪线低,背风坡雪线高
课本P93活动题: 读图5.12,分析喜马拉雅山南北坡的垂直带谱的差异。
1、南坡比北坡多哪些植被类型?
常绿阔叶林、高山针阔叶混交林、高山针叶林、 高山灌木丛
1、南坡比北坡多哪些植被类型
常绿阔叶林、高山针阔叶混交林、高山针叶林、 高山灌木丛
2、以高山草甸为例,它在南坡和北坡分布的海 拔范围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阴坡高。
雪线---常年积雪的下界,即年降雪量与年消融量 相等的平衡线。雪线以上年降雪量大于年消融量, 降雪逐年加积,形成常年积雪。
合作探究五:以阿尔卑斯山为例说明雪线与迎
风坡背风坡之间的关系
规律5:迎风坡雪线低,背风坡雪线高
小结: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项目
内容
概念
自然带随海拔高度而有规律的变化
形成基础
(3)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变__山__地__垂__直__分__异_规律, 分析其形成原因。
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水热组合有规律地变化, 引起植被、土壤等因素的有规律更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