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直地带性与中国主要山脉经典垂直带谱(珍藏)

合集下载

图说地理方法技巧如何判读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图

图说地理方法技巧如何判读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图

如何判读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图垂直自然带谱图多以某山地的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图1、图2)为载体,考察垂直自然带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图1 珠穆朗玛峰地区南、北坡垂直自然带谱示意图图2 我国某山地东坡和西坡垂直带谱图图3 我国各地雪线高度分布示意图1.通过带谱的基带名称确定所在的温度带所谓基带,即高山山麓的自然带,因位于垂直自然带的最底层而得名,如果最底层自然带是常绿阔叶林带,说明该山地位于亚热带地区。

2.通过带谱的数量判断纬度的高低通常,带谱数量越多,山地所在的纬度位置越低,反之则越高。

因此,纬度低的高大山岭,自然带数量要多于纬度高的山岭。

若是赤道地区的高大山岭,自然带从山麓到山顶发生的变化规律类似于由赤道到两极的变化规律。

3.通过同类自然带的分布高度判断纬度高低同类自然带在低纬的山地分布海拔较高,在高纬的山地分布海拔较低。

4.利用自然带判断南北半球通过自然带的数量,判断阳坡和阴坡,进而判断南北半球。

北半球的山体,因全年大部分时间正午太阳在南方,则南坡获得的光热多于北坡,南坡自然带的数目多于北坡,或基带自然带的海拔高度高于北坡;南半球则反之。

如下图所示:5.根据雪线的高低判断迎风坡和背风坡雪线高的为背风坡,雪线低的为迎风坡(山地迎风坡降水丰富,冰雪量大,融化慢,因此雪线低;山地背风坡降水少,冰雪量小,融化快,因此雪线高)。

6.可根据不同山坡自然带分布海拔的不同,判断山坡坡向⑴东西走向的山——自然带海拔分布高的为阳坡,自然带海拔分布低的为阴坡。

(如喜马拉雅山)⑵南北走向的山(温带地区)——自然带海拔分布高的为背风坡,自然带海拔分布低的为迎风坡(如太行山:迎风坡降水多,但气温稍低,在背风坡相同的海拔处,其降水量比迎风坡少,但气温偏高。

因此背风坡同迎风坡降水量和气温大体相同的地方,其海拔要高于迎风坡,故背风坡的自然带分布海拔要比迎风坡的高)。

如下图所示:【典型例题】(2016•新课标Ⅰ卷)磷是土壤有机质的重要组成元素,也是植物生长的营养元素。

垂直地带性

垂直地带性

(4) 顶 带 : 某 一山地垂直 地带谱中最 高 的垂直地 带。
顶带 是垂直地带谱完整程度的标志。一个完整的带 谱,顶带应是永久冰雪带 。如果山地没有足够的高 度,顶带则为与其高度及生态环境相应的其他垂直 地 带 所代替。
海南师大
三、影响垂直地带谱的基本因 素
• (一)山地位置 • (二)山体性质
• 2.直接原因则是山地热量及其与水分的 组合随地势高度的变化。
• 3.小结
2.直接原因则是山地热量及其与 水分的组合随地势高度的变化。
• 1)热量分析 • 随着海拔增高,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损耗
相应减少,使到达山地的太阳总辐射随 高度递增。 • 有效辐射随山地高度的变化,受到两个 相反因素影响。
• 一方面主要因大气柱中水汽含量减少和气温降 低,使到达地面的大气逆辐射急剧减弱;而另 一方面却因地面温度降低而减少地面向上辐射 的长波辐射。
• 它同时受到两种基本地域分异因素作用,是叠 加了地带性影响的非地带性在地表垂直方向的 具体表现,即垂直地带性与纬向地带性及经向 地带性相互作用共同支配着自然地理环境三度 空间地域分异,被合称为“三维地带性”。
(二)形成条件和原因
• 1.构造隆起和山地地形是产生垂直地带 的前提条件。隆起的山地达到一定高度 以后,就可分化出不同的垂直地带。
1、基带 : 垂直带谱
的起 始带
(山地下 部第一
带)称为 基带。
(1)在整个垂直地带谱中,基带与所 处的水平地带一致 。
(2) 基带往上 各垂直地带的组合类型 、排列次序 ≈ 所 在水 平 地 带 往 高 纬 方 向 更 替 。
(3) 某带的类 型决定了整个带谱的性质 ,也决定了一个 完整体带谱可能出现的结构。
(1) 树线 以下发育着以乔木 为主的郁闭的森林带;树线 以上 则是无林带 ,发育着灌丛或草甸,常形成垫状植物

高考地理:垂直带谱示意图的判读方法

高考地理:垂直带谱示意图的判读方法

⾼考地理:垂直带谱⽰意图的判读⽅法
店铺⾼考⽹为⼤家提供⾼考地理:垂直带谱⽰意图的判读⽅法,更多⾼考地理模拟试题及答案、⾼考地理真题、⾼考地理答案、⾼考地理复习资料请关注我们⽹站的更新!
⾼考地理:垂直带谱⽰意图的判读⽅法
垂直带谱⽰意图的判读⽅法
(1)判定南北半球:南坡同类⾃然带⾼于北坡,则该⼭脉⼀般位于北半球。

如下图中的⼭地就位于北半球。

(2)判定热量带:⼭麓的⾃然带(基带)反映⼭地所处的热量带。

如下图中的⼭地所处的热量带为热带。

(3)判读纬度⾼低:通常,带谱数量越多,⼭地所在纬度位置越低。

如下图中的⼭地位于低纬度(⾚道)地区。

(4)判断迎风坡:迎风坡降⽔丰富,⾃然带的数量较多,雪线的海拔较低。

如下图中南坡为迎风坡。

垂直地带性

垂直地带性
• 北坡---基带的海拔高,气温低,相对高度 小,背阳,面向干冷的高寒荒漠。处于西 南季风的背风坡,西南季风受山脉的屏障, 降水少,不具备森林生长的条件,故形成 大陆性草原荒漠带。 • 南坡---基带的海拔低,相对高度大,纬度 低(亚热带),向阳,有较充足的热量; 又处于印度洋西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丰 富,形成了海洋性森林型垂直带谱。
7“牵一发而动全身”,说明了地理环境的( ) B A.差异性 B.整体性 C.综合性 D.区域性 8.我国缺少而南美洲有的陆地自然带是 ( ) A A.热带草原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B.冰原带、苔原带 C.亚寒带针叶林带、温带混交林带 D.热带季雨林带、温带荒漠带 9.下述的地理环境中属于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的 是 (D ) A.青藏高原的高山植物区 B.加拿大的亚寒带针叶林带 C.秦淮以南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D.澳大利亚自东向西呈现出森林、草原、荒漠带的半 环状分布
高山草甸带 落叶阔叶林带 常绿阔叶林带
热带疏林草原带
热带雨林带
基带
纬度地带性
通过观察山地由基带到山顶垂直带谱变化和 从赤道到两极自然带变化。
垂直地带性从山麓到山顶的变化规律与 山体基带所在纬度(该地)向极地(较高纬度) 地区出现的水平地带性变化规律相似
结论 :山地所处的纬度越低,自然带分 布越复杂,垂直带谱越完整.
南半球无苔原带和 亚寒带针叶林带
海陆分布
荒漠中的绿洲、四 水分条件变化、 川盆地的紫色土 岩性改变 南美巴塔哥尼亚荒 漠 美洲西部各自然带 沿海岸狭长延伸 地形起伏 地形
亚欧大陆亚寒带针 叶林带,大陆西岸 分布纬度高,大陆 东岸分布纬度低
洋流
地带性和非地带性的关系
1、非地带性叠加在地带性因素之上,使地带性分布规 律变得不很完整或不很鲜明。 2、地带性因素的影响是普遍的、基本的;非地带性的 影响是局部的、特殊的。

山地垂直带谱(好)

山地垂直带谱(好)
降 水 量 逐 渐 减 少 降 水 量 逐 渐 增 加
下升理 降高论 上 , 米海 ,拔 气每 温
100 0.6℃
山 脉
从此图中,我们能够得到什么信息呢?
喜马拉雅山的垂直带谱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2、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成因:
随海拔高度 的变化 水热条件 变化
植被的变 化
乞力马扎罗山的垂直自然带图
合作探究一:
雪线---常年积雪的下界,即年降雪量与年消融量 相等的平衡线。雪线以上年降雪量大于年消融量, 降雪逐年加积,形成常年积雪。
合作探究五:以阿尔卑斯山为例说明雪线与迎
风坡背风坡之间的关系
规律5:迎风坡雪线低,背风坡雪线高
小结: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项目
概念 形成基础 根本因素
内容 自然带随海拔高度而有规律的变化
D C B A H
P
合作探究四:读“天山南北坡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
示意图”分析垂直自然带的分布与坡向有什么关系? Nhomakorabea北坡
4000
积雪冰川
高山垫状植物
积雪冰川
南坡
3500
3000 2500 2000
高山草甸
针叶林
高山草甸
山地草原
荒漠草原
山地草原
1500
荒漠 荒漠草原 规律4:同一山体同一自然带阳坡分布的海拔较 阴坡高。
3、如果北坡的山麓海拔与南坡相同,北坡也会 有南坡那么多的植被类型吗?
不会,因为两者的水热状况存在差异,因此植 被类型及其分布必然有差别。
1.决定该山山麓自然 带的主导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山脉走向 D.山体坡度
A
2.决定该山垂直自然带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热量 B.热量和水分 C.大气环流 D.太阳辐射 3.该山可能位于 A.赤道附近 B.40°S附近 C.40°N附近 D.极圈附近

著名山脉的垂直带谱

著名山脉的垂直带谱

著名山脉的垂直带谱山脉,作为地球表面的重要地理特征,不仅构成了地形地貌的基本骨架,而且在生物多样性、气候变化以及水文循环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垂直带谱,指的是山脉从山脚到山顶,随着海拔的升高,气候、植被和土壤等自然要素发生有规律的垂直变化的现象。

这种变化不仅反映了自然环境的垂直分异规律,也是地理学、生态学和生物学等学科研究的重要内容。

一、喜马拉雅山脉的垂直带谱喜马拉雅山脉,位于青藏高原南缘,是世界上最高大、最年轻的山脉之一。

其垂直带谱的发育极为典型,从山脚到山顶依次可分为以下几个自然带:1.热带季雨林带:分布于海拔10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地区,受热带季风气候影响,年降水量丰富,植被以热带季雨林为主,树种繁多,生物多样性极高。

2.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分布于海拔1000-2000米的山地,气候温和湿润,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林内乔木高大挺拔,林下灌木和草本植物茂盛。

3.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分布于海拔2000-3000米的山地,气候温凉湿润,植被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树种以栎类、桦类等为主,林内落叶层厚。

4.寒温带针叶林带:分布于海拔3000-4000米的高山地区,气候寒冷湿润,植被以寒温带针叶林为主,树种以冷杉、云杉等为主,林内阴暗潮湿。

5.高山灌丛草甸带:分布于海拔4000-5000米的高山地区,气候寒冷干燥,植被以高山灌丛草甸为主,植物种类减少,低矮且多呈垫状生长。

6.高山冰雪带:分布于海拔5000米以上的极高山区,气候极端寒冷干燥,植被稀少,主要为冰雪覆盖和裸露的岩石。

二、阿尔卑斯山脉的垂直带谱阿尔卑斯山脉,位于欧洲中南部,是欧洲最高大的山脉之一。

其垂直带谱的发育也非常典型,从山脚到山顶依次可分为以下几个自然带:1.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分布于海拔10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地区,受温带海洋性气候影响,年降水量适中,植被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树种以栎类、桦类等为主。

2.寒温带针叶林带:分布于海拔1000-2000米的山地,气候温凉湿润,植被以寒温带针叶林为主,树种以冷杉、云杉等为主。

高中地理四山垂直自然带

高中地理四山垂直自然带

高中地理垂直自然带珠峰地区海拔落差巨大,水热组合状况随海拔而变化多样,山地的气候、水文、土壤、植物和动物等自然要素从山麓到山顶随高度增加而逐渐更替,自下而上形成一系列的垂直自然带。

以喜马拉雅山脉主脊线为界,可大致划分出珠峰南北坡,主脊线以南为南坡,以北为北坡。

北坡位于我国境内,南坡主要位于尼泊尔境内,但我国境内的嘎玛沟、绒辖沟和樟木沟等也属于南坡。

由于喜马拉雅山脉阻隔了北上的印度洋温暖季风,并削弱了南下的干冷气流,因而珠峰南北坡的自然景观差异明显:南坡出现森林覆盖的深切沟谷,北坡出现草原覆盖的宽谷和盆地,形成了南北坡迥异的垂直自然带。

南坡受印度洋暖湿气流的强烈影响,水热状况优越,山麓到山顶的相对高差大,使得水热组合随海拔变化幅度大。

珠峰南坡的自然带从低到高依次为:低山热带季雨林带、山地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山地暖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带、山地寒温带针叶林带、亚高山寒带灌丛草甸带、高山寒冻草甸垫状植被带、高山寒冻冰碛地衣带和高山冰雪带(见图)。

其中,亚高山寒带灌丛草甸带(3900~4700 米)以亚高山灌丛草甸土为基底,气候寒冷,主要分布刺毛杜鹃和雪杜鹃等,红尾鸲和斯氏高山鼠等活动于此;高山寒冻草甸垫状植被带(4700~5200 米)属于现代冰川广泛发育的山前地带,开始出现融冻现象,主要分布冰川黑穗苔草等高山草甸和金露梅等垫状植被,常见动物有藏仓鼠和喜马拉雅旱獭等;高山寒冻冰碛地衣带(5200 ~5500 米)生态条件恶劣,气候寒冷,主要分布地衣,如裂叶石耳和红橙衣等;高山冰雪带(5500 米以上)以雪线为界,发育高山寒漠土,地面上现代冰川占优势,地表长年被冰雪覆盖,冰雪内有少量藻类生存。

北坡降水少,气候寒冷干旱,具有典型的大陆性高原气候特征。

北坡大部分地区在海拔4000 米以上,导致4000 米以下的自然带缺失。

北坡的自然带由下至上依次为:高原寒冷半干旱草原带(4000~5000 米)气候寒冷,育亚高山草原土,主要分布着白草草原、固沙草草原和紫花针茅草原等,藏野驴和藏羚羊经常成3~10只的小群活动;高山寒冻草甸垫状植被带(5000~5700 米)与南坡同名自然带相比生态系统发育较弱,植被覆盖度低,成土过程弱,发育着原始高山草甸土;高山寒冻冰碛地衣带(5700~6000 米)和高山冰雪带(6000 米以上)与南坡生境类似,海拔更高。

垂直自然带谱图的判读

垂直自然带谱图的判读

垂直自然带谱图的判读垂直自然带谱图多以某山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为载体,考查垂直自然带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常考图示][判读技巧]1.通过带谱的基带名称确定所在的温度带所谓基带,即高山山麓的自然带,因位于垂直自然带的最底层而得名,如果最底层自然带是常绿阔叶林带,说明该山地位于亚热带地区。

2.通过带谱的数量判断纬度的高低通常,带谱数量越多,山地所在的纬度位置越低,反之则越高。

带谱的复杂程度受山体所在纬度、山体海拔和相对高度影响,纬度越低、海拔越高、相对高度越大的山体,垂直带谱越复杂。

3.通过同类自然带的分布高度判断纬度高低同类自然带在低纬的山地分布海拔较高,在高纬的山地分布海拔较低。

4.利用自然带判断南北半球通过自然带的数量,判断阳坡和阴坡,进而判断南北半球。

北半球的山体,因正午太阳在南边,则南坡获得的光热多于北坡,南坡自然带的数目多于北坡,或基带自然带的高度高于北坡;南半球则反之。

如下图所示:5.根据雪线的高低判断迎风坡和背风坡雪线高的为背风坡,雪线低的为迎为坡。

(山地迎风坡降水丰富,冰雪量大,融化慢,因此雪线低;山地背风坡降水少,冰雪量小,融化快,因此雪线高) 6.可根据不同山坡自然带分布海拔的不同,判断山坡坡向(1)东西走向的山——自然带分布海拔高的为阳坡,自然带分布海拔低的为阴坡。

(如喜马拉雅山)(2)南北走向的山(温带地区)——自然带分布海拔高的为背风坡,自然带分布海拔低的为迎风坡(如太行山:迎风坡降水多,但气温稍低,在背风坡相同的海拔处,其降水量比迎风坡少,但气温偏高。

因此背风坡同迎风坡降水量和气温大体相同的地方,其海拔要高于迎风坡,故背风坡的自然带分布海拔要比迎风坡的高)。

如下图所示:[应用体验]1.(2012·北京高考)下图为某山地的垂直带谱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所示山地( )A.各自然带的界线随季节变化而移动B.北坡热量条件差,林带上界比南坡低C.南坡冰雪带下界因降水量大而较低D.南北坡山麓水平距离造成基带差异大(2)该山地位于( )A.喜马拉雅山脉B.天山山脉C.祁连山脉D.昆仑山脉[解析]由题图可获取以下信息:答案:(1)C (2)A2.(2015·福州质检)下图是我国某山地的垂直带谱示意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中国各主要山脉经典垂直带谱
No1:喜马拉雅山-珠峰
原创珠峰自然带图
珠峰地形图
No2:秦岭-太白山
太白山地区地形
No3:天山
新疆地势图
如图所示,这是乌鲁木齐东郊的博格达峰垂直带,图源自网络No4:贺兰山
宁夏平原地势图,制图:刘梁
No4:祁连山
No5:贡嘎山
No6:台湾山脉
No7:长白山No8:武夷山
No9:横断山河谷
金沙江倒置垂直带示意图,制图:刘梁N o10:阴山
N o11::大兴安岭
No12::小五台山
No13:梵净山
三、练习题
(2016·全国文综Ⅲ)青藏高原东部及其周边山峰分别经历了1次冰期(末次冰期)、2次冰期和3次冰期,如下图所示。

据此完成1~2题。

1.按山峰抬升至冰期时终年积雪高度的先后顺序排列,依次是() A.雪宝顶、太白山、果洛山
B.果洛山、雪宝顶、太白山
C.太白山、果洛山、雪宝顶
D.雪宝顶、果洛山、太白山
2.点苍山无现代冰川发育,是因为与末次冰期时相比,点苍山现在() A.日照更长 B.气温更高
C.植被更密 D.海拔更低
答案 1.B2.B
(2018·高考江苏卷)下图为我国西部某山地北坡垂直带谱示意图。

据该山地海拔2 500~3 400 m间的一小流域水量平衡实验资料,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为460 mm,水量支出中蒸发占28%,下渗占2%,不产生地表径流。

据此回答3~4题。

3.该小流域内水量支出占比最大的是()
A.地表蒸发 B.植物截留和蒸腾
C.地下径流 D.转化为固态水
4.甲表示的自然带是()
A.山地落叶阔叶林带 B.山地草原带
C.山地常绿阔叶林带 D.荒漠带
答案 3.B4.B
读“我国部分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图”,回答5~6题。

5.按高纬到低纬的排序正确的是()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甲—乙 D.甲—丙—乙
6.与同纬度地区相比,丙图中苔原带缺失的原因是() A.纬度低 B.海拔低
C.地处阴坡 D.地处背风坡
答案 5.A 6.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