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热惊厥的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

合集下载

小儿高热惊厥护理查房

小儿高热惊厥护理查房

小儿高热惊厥护理查房1.体温监测:每隔2-4小时测量一次体温,记录体温变化,注意是否有持续升高的趋势。

使用电子体温计测量,以减少误差。

2.观察抽搐情况:实时观察惊厥的类型、频率、持续时间,记录详细的抽搐表现,如抽搐部位、强度、是否伴有意识丧失等。

观察抽搐时是否有严重意识障碍,如舌咬伤、较长时间的抽搐等。

3.呼吸观察:护士需密切关注患儿的呼吸情况,包括呼吸频率、深浅、节律、是否有缺氧的表现如呼吸困难、气促等。

注意观察有无窒息或低氧血症的表现。

4.心率观察:通过心率观察,判断患儿的精神状态及疼痛程度。

需要注意的是,高热惊厥患儿一般在抽搐期间心率会增加,但不一定持续。

5.血压监测:注意监测患儿的血压变化,特别是在长时间的抽搐过程中,可以通过监测血压来判断患儿的血液循环状态。

6.观察意识状态:观察患儿意识状态的改变,如神志清楚、昏迷等。

昏迷表明患儿情况严重,需要及时报告医生。

7.行动自主能力:观察患儿的行动自主能力,如能否自己取食物、活动等。

这可以反映患儿的恢复情况,如病情好转,患儿可能会逐渐恢复活动能力。

8.其他生理参数观察:包括尿量、排便情况、皮肤湿热情况等。

关注患儿的排便情况,防止便秘导致病情进一步加重。

在护理过程中,首要任务是保持患儿的呼吸道通畅,预防窒息的发生。

同时,还需尽快降低患儿的体温,可以使用物理降温措施如冷毛巾敷在额头上或湿毛巾擦浴,避免使用冷水浸泡,以免引起寒战。

同时,护理过程中还要保持患儿的安全,避免再次发生抽搐摔伤的情况。

可以将患儿放在平坦柔软的床上,给予安全护理,防止伤害。

护士在查房过程中,需向家长详细介绍有关疾病的知识,如高热惊厥的发病原因、治疗方法、护理要点等。

帮助家长了解疾病的特点和处理方法,提高其对疾病的认识水平,以便在家庭中更好地进行监测和护理。

此外,护士还需引导家长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保持室内环境清洁,避免交叉感染。

加强儿童的营养,保持充足的睡眠,提高身体抵抗力,有助于疾病的康复。

小儿高热惊厥

小儿高热惊厥

精选ppt
7
临床表现:
3、根据发作特点和预后分两型:
(二)复杂型:其临床特点为:
(1)惊厥形式呈部分性发作,发作后有暂 时性麻痹,惊厥发作持续的15分钟以上;
(2)在24h以内发作1次以上
(3)热性惊厥反复发作5次以上
(4)初次发作年龄可小于6个月或大于6岁 以上;
(5)发作后清醒慢;
(6)体温不太高时即出现惊厥;(7)可有 高热惊厥发作史。
14
(2)物理降温 :
高热患儿应配合使用物理降温,首先采用温水湿敷或 用降温贴、冰袋等置于患儿前额或大血管处等降温方 法或行温水擦浴。温水擦浴是目前较为常用的方法, 其操作简单易行、无刺激、不过敏。
其他物理降温方法如头部置冰袋、冰帽或腋下、腹股 沟放置冰块、冰囊等,可根据实际情况使用。物理降 温后30分钟复测体温,观察体温变化及疗效。
精选ppt
12
(1)给予氧气吸入,改善组织缺氧。鼻导管吸氧法0.5~ 1.5L/min,面罩法2-3L/min 。
(2)立即建立静脉通路 ,遵医嘱用药。首选安定每次0.10.3mg/kg缓慢静脉注射,可用生理盐水、葡萄糖注射液等稀释, 外观虽混浊但不影响疗效 。最大剂量不超过10mg,速度为1ml/ min,用后1-2min生效。半小时后可重复一次。静脉注射有困难 者,可按每次0.5 mg/kg保留灌肠,通常在4-10 min生效。还可 用10%的水合氯醛溶液保留灌肠,每次0.5ml/kg。一次最大剂量 不超过10ml。
药物降温———口服退烧药, 或将宝宝退热栓塞到肛门。
精选ppt
20
第五步:及时就医。
1、当小孩意识丧失,全身性对称 性强直性阵发痉挛或抽搐时,家 长不要急着把孩子抱往医院,而 是应该等孩子恢复意识后前往医 院。

小儿高热惊厥护理--ppt课件

小儿高热惊厥护理--ppt课件
止后神志即可恢复正常
➢不伴有中枢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也查不出 神经系统异常体征,预后良好
➢25%~40%(平均33%)的患儿以后发热易再次
出现惊厥
ppt课件
7


➢初发病的年龄多小于6个月或大于6岁

➢全身性惊厥持续时间多在15分钟以上,低热
时也可出现惊厥
➢在同一次疾病过程中(或在24小时内)惊厥 发作一次以上
➢预后较单纯型高热惊厥差
ppt课件
8
小儿高热惊厥
主要特点
• 多发于6个月至3岁小儿。 • 多在体温骤升时(T38.5~40℃或更高)
发作。 • 发作呈全身性、次数少、持续时间短。 • 恢复快,预后好,无阳性神经系统体征。 • 退热后1周脑电图检查正常。 • 家族有高热惊厥史。
ppt课件
9
小儿高热惊厥
ppt课件
13
小儿高热惊厥
护理措施
6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详细记录抽搐的持续时间、间隔时间,发作 类型、程度、伴随症状及停止后的精神状况。注意体温、脉搏、 呼吸以及心率的变化,降温后30 min测体温并记录。
7 迅速建立静脉通路 建立静脉通路可以保证及时、正确用药, 尽量使用留置针,防止抽搐时针头滑脱。对持续而频繁抽搐,使 用20%甘露醇时,注意输入速度,应在30 min内滴完,同时防止药 液外渗。
与家长缺乏惊厥的急救护理及预防知识 有关。
潜在并发症:脑水肿 惊厥发作时间长造成脑组织缺氧
ppt课件
而引起脑水
11
小儿高热惊厥
护理措施
1 保持呼吸道通畅 惊厥发作时即刻松开衣领,患儿取侧卧位 或平卧,头偏向 一侧,以防呕吐物误吸造成窒息。必要时定 时吸痰,动作轻柔,以防损伤呼吸道黏膜及减少惊厥的发生。

小儿热性惊厥的急救与护理

小儿热性惊厥的急救与护理

小儿热性惊厥的急救与护理热性惊厥多发生在宝宝发热开始的几个小时内,大约持续几秒钟,一般不会超过1分钟。

宝宝发生高热惊厥的表现为:意识丧失、双眼翻白、身体四肢僵直或抽动,甚至口吐白沫、大小便失禁,这往往让妈妈们惊慌失措。

实际上,热性惊厥虽然看起来很可怕,通常是无害的,也不会影响宝宝大脑和智力发育。

但若意识丧失超过15分钟,则有可能会出现生命危险,要及时就诊。

以下就是对小儿热性惊厥的急救与护理方法,希望能给妈妈们一点参考。

1.热性惊厥的概念热性惊厥是儿科常见急症,一般因感染引起机体急性发热,体温达38°C以上时出现中枢兴奋性增高,神经功能紊乱而导致的大脑运动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全身或局部骨骼肌突然发生不自主收缩,常伴意识障碍,称之为热性惊厥[1]。

2.热性惊厥的临床表现临床表现多为突然意识丧失或跌倒,两眼上翻或凝视、斜视,头向后仰或转向一侧,面部、四肢呈对称性强直性阵挛性抽搐,伴有呼吸屏气、紫绀,大小便失禁,经数秒至数分钟后惊厥停止,进入昏睡状态。

此后不久意识恢复[2]。

小儿热性惊厥多见于6个月-5岁的小儿,发病率为3%-5%,复发率为30%-40%,可能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和后遗症,甚至发生继发性的癫痫,因此正确及时的抢救和护理对患儿的预后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3.小儿热性惊厥的急救3.1镇静止惊热性惊厥的救治重点是快速止惊,及时、准确、有效的使用镇静止惊剂,首选安定,必要时20 min后可重复使用。

控制惊厥后,可以苯巴比妥钠肌注或静推,必要时4-6小时重复一次。

3.2保持呼吸道通畅惊厥发作时即刻松开衣领以利呼吸,患儿取侧卧位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及时清理口鼻中的分泌物、呕吐物,有效吸痰,防止分泌物误吸引起窒息,并托起下颌防止舌后坠。

3.3氧气吸入立即给予氧气吸入,迅速改善缺氧状态。

发钳明显的患儿可采用头罩(5-8L/分) 或面罩(2-3L/分)给氧;不明显可采用鼻导管(0.5-1.0L/分)持续低流量给氧。

儿童发热惊厥护理措施

儿童发热惊厥护理措施

儿童发热惊厥护理措施引言儿童发热惊厥是指年龄在6个月至5岁的儿童,在体温升高到38°C以上时,出现全身肌肉紧张,意识丧失,四肢抽搐的一种急性发作性疾病。

这是一种常见的病情,给家长带来了巨大的焦虑和忧虑。

本文将介绍儿童发热惊厥的护理措施,帮助家长更好地应对这一问题。

发热惊厥护理措施1. 安抚孩子当孩子发生发热惊厥时,家长首先要冷静下来,不要惊慌失措。

将孩子放在一个安全的地方,避免让孩子受到外界刺激。

可以拍拍孩子的背部,安抚孩子的情绪,让他感到安全和放松。

2. 解开孩子的衣物发热时,孩子的体温很高,他们的身体需要散热。

因此,家长应该解开孩子身上的衣物,让孩子的体温得以散发。

同时,如果孩子湿了衣物,也要及时更换干净的衣服,保持孩子的皮肤干燥。

3. 给予充足的水分发热时,孩子容易出汗,导致身体水分流失。

为了防止孩子脱水,家长应该给孩子补充充足的水分。

可以给孩子喝开水、温开水或果汁,但避免给孩子喝太凉的饮料,以免刺激孩子的胃肠道。

4. 温度调节家长可以通过调节室内的温度来帮助孩子降温。

打开空调或电扇,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同时,家长还可以使用湿毛巾轻轻擦拭孩子的额头、颈部和手脚等处,以帮助孩子散发体温。

5. 保持环境安静发热惊厥时,孩子的神经系统处于高度兴奋状态,对外界刺激非常敏感。

为了避免刺激孩子的神经系统,家长应该保持室内环境安静,避免制造噪音和过多的人群。

6. 观察病情变化家长应该密切观察孩子的病情变化。

注意观察孩子抽搐的情况,抽搐的部位、时间和持续时间等。

同时,家长还应该记录孩子的体温变化,以及其他伴随症状,如呼吸困难、腹泻等,以便及时向医生提供详细的病情描述。

7. 就医咨询如果孩子出现发热惊厥,家长应该及时就医咨询。

医生可以根据孩子的病情进行相关检查和诊断,给予相应的治疗建议。

同时,医生还可以帮助家长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性,以便进行正确的治疗。

8. 避免突发因素刺激对于容易引起孩子发热的因素,如热水、高热食物、辣椒等,家长应该尽量避免接触。

小儿高热惊厥患者的护理

小儿高热惊厥患者的护理

小儿高热惊厥患者的护理1.观察病情: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包括高热的程度、呼吸是否困难、皮肤颜色是否正常等。

同时要注意是否有其他并发症,如头痛、呕吐等。

观察病情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是否需要进行相应的干预措施。

2.保持安静环境:在高热惊厥发作时,患者会处于紧张、恐惧的状态,这时候需要尽量保持环境的安静,减少刺激。

关闭电视、音响等噪音源,保持室内温度适宜,以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放松程度。

3.定期测量体温:高热是诱发惊厥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需要定期测量患者的体温。

可以使用体温计测量体温,也可以用额温枪测量额头温度。

测量体温时要用柔软的温度计、避免刺激或伤到患者。

4.解压:在惊厥发作期间,患者的颈部会处于屈曲状态,这可能会导致气道阻塞。

护理人员需要小心地将患者头部稍微转向一侧,以确保气道通畅。

这可以减少氧气供应的不足,降低窒息的风险。

5.辅助呼吸:在惊厥发作期间,患者的呼吸可能会变得浅或不规则。

如果患者呼吸困难,可以采取措施辅助呼吸。

可以轻轻拍击患者背部,以刺激呼吸反应,或使用呼吸机等辅助呼吸设备。

6.防止受伤:惊厥发作期间,患者会失去意识和自主行动能力,容易造成意外受伤。

护理人员需要保证患者周围环境的安全,移除锐利物品和危险物品,确保患者不会受到撞击、摔倒等伤害。

7.松紧带护理:如果患者正在穿着紧身衣物,如腹围、束腹等,护理人员应立即松开松紧带,以减少对腹腔和胸腔的压迫,有助于维持正常的血液循环和呼吸。

8.冷却措施:在高热发作后,护理人员可以采取冷却措施,如用冷毛巾擦拭患者的额头、手脚等部位,或给患者温水浴。

这可以帮助降低患者的体温,减轻高热的影响。

9.给予二次预防:对于已经发生高热惊厥的患者,护理人员需要进行二次预防。

可以根据医生的建议给予抗癫痫药物,以减少再次发生高热惊厥的机会。

10.学习和教育: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家长进行相关学习和教育,包括正确的体温测量方法、正确的药物使用方法等。

这有助于提高家长对患者护理的能力和信心,减少再次发作的风险。

小儿高热惊厥的处理措施及护理要点

小儿高热惊厥的处理措施及护理要点
避免延误
如孩子出现高热惊厥症状,应立即送往医院,避 免延误治疗时机。
告知医生
在就医过程中,家长应向医生详细描述孩子的症 状和表现,以便医生准确诊断。
避免擅自使用药物
不要自行用药
在孩子高热惊厥期间,家长应避免擅自给孩子使用退烧药或其他 药物。
遵医嘱用药
如需用药,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确保药物使用合理、安全。
若孩子食欲不佳,不要强 行喂食,可少量多餐,保 证营养摄入。
病情观察与记录
观察体温变化
定时测量体温,观察体温变化情 况,及时采取降温措施。
留意惊厥表现
注意观察孩子惊厥的表现,如发作 时间、频率、持续时间等,以便及 时发现异常。
记录护理过程
详细记录孩子高热惊厥期间的护理 过程,如采取的措施、孩子的反应 等,为后续治疗提供参考。
04
预防措施
增强免疫力
均衡饮食
提供营养均衡的食物,确保孩子 获得足够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蛋
白质,以增强免疫系统。
适量运动
鼓励孩子参加适量的运动,增强 体质,提高免疫力。
充足的睡眠
保证孩子有足够的睡眠时间,有 助于恢复体力,增强免疫力。
定期接种疫苗
根据国家免疫规划, 按时带孩子接种疫苗 ,预防传染病。
给予安全感
用温和的语言和抚摸安慰 孩子,让他们感到安全和 放松。
解释原因
在孩子情绪稳定后,解释 高热惊厥的原因,帮助他 们理解并减少恐惧感。
饮食护理
适量饮水
让孩子适量饮水,补充体 内水分,有利于降温和预 防脱水。
选择易消化食物
在孩子高热期间,选择易 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 避免油腻和刺激性食物。
避免强行喂食
关注疫苗接种后的反 应,如有异常及时就 医。

一例高热惊厥护理个案

一例高热惊厥护理个案

一例高热惊厥护理个案高热惊厥是一种常见的儿科疾病,表现为突然的全身或局部肌肉痉挛,伴有体温升高。

以下是一例高热惊厥护理个案,希望能为相关人士提供一些参考。

患者信息:姓名:小李(化名)年龄:3岁性别:男护理过程:小李在幼儿园午睡时突发高烧,随后出现惊厥症状。

家长立即将他送往医院急诊室。

医生诊断为高热惊厥,并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

护士在观察期间密切关注小李的生命体征、神志和病情变化,同时进行必要的护理措施。

1. 生命体征监测:护士每小时测量一次小李的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等指标,确保其生命体征平稳。

2. 环境调整:保持急诊室环境安静舒适,避免外界刺激影响小李的情绪和睡眠。

3. 饮食与水分补充:鼓励小李多喝水,适当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以满足身体的水分需求。

4. 皮肤护理:注意小李的皮肤清洁干燥,预防感染。

如有破损部位及时消毒处理。

5. 心理疏导:在高热惊厥过程中,小李可能感到害怕和不安。

护士对其进行安抚和心理疏导,帮助他放松心情。

6. 抽搐控制:一旦发现小李有肢体抽动迹象,护士立即通知医生并遵医嘱使用镇静药物控制抽搐。

在此过程中,确保他的头部处于侧卧位,防止呕吐物误吸。

7. 恢复期护理:经过治疗后,小李逐渐恢复了平静。

护士定期向他及其家属讲解高热惊厥的预防知识,如合理穿衣、避免过度劳累等,以及遇到类似情况时的紧急应对措施。

结果与反思: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小李的高热惊厥得到了有效控制,未发生其他并发症。

在后续随访中,家长反馈小李的精神状态良好,已逐步恢复正常生活。

这次经历使家长意识到高热惊厥的危害及防范重要性,学会了在家中进行有效的家庭护理。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认识到高热惊厥的护理需要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做好环境调整、关注饮食与水分补充、注重皮肤护理、进行心理疏导、控制抽搐以及加强恢复期的健康指导。

对于反复发作的患者,预防工作尤为重要,包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免疫力、避免过度疲劳和精神紧张等。

总之,高热惊厥作为儿科常见病,需要及时就医并采取正确的护理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护理诊断】
1、有窒息的危险:与惊厥时发生喉痉挛或意识障碍不能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或造成误吸而发生窒息有关。

2、体温过高:与感染有关。

3、有外伤的危险:与突然意识丧失可发生摔伤或抽搐时损伤。

4、恐惧:与家长缺乏惊厥的急救护理及预防知识有关。

5、潜在并发症:脑水肿
【护理措施】
1、保持呼吸道通畅:惊厥发作时即刻松开衣领,患儿取侧卧,头偏向一侧,必要时定时吸痰,动作轻柔,以防损伤呼吸道粘膜及减少惊厥的发生。

2、迅速控制惊厥。

3、吸氧。

4、降温:及时松解患儿衣物,予以物理降温,遵医嘱行药物降温。

5、注意安全,加强防护:抽搐发作时要注意防止碰伤,病室保持安静,室内光线不宜过强,避免一切不必要的刺激,治疗、护理操作尽量集中进行,动作轻柔敏捷。

6、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注意体温、脉搏、呼吸、心率及抽搐的持续时间、间隔时间等,降温后30分钟复测体温,及时做好记录。

7、迅速建立静脉通路:尽量使用留置针。

8、加强营养,做好基础护理。

9、做好家属的心理护理,使其树立信心,配合抢救与治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