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树名木调查有关说明

合集下载

古树名木调查报告

古树名木调查报告

古树名木调查报告古树名木调查报告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报告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多数报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发生后撰写的。

你知道怎样写报告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古树名木调查报告,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古树名木调查报告1一、调查目的通过复查,可以补充和完善普查数据,确保古树名木档案数据正确完整,全面准确掌握全区古树名木资源现状和动态,建立古树名木信息管理系统,为制定古树名木保护管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二、调查任务1、对所有掌握基本情况的古树名木逐一进行现场复检,核对原始测量数据,利用GPS进行精确定位,并拍摄数码照片;2、通过查阅资料和走访调查,对历次普查中缺失的古树名木进行了调查。

三、调查方法本次审查以20xx年人口普查结果为基础,采用数据查询、内部人员访谈、实地调查等方法,以乡镇级行政区域为单位进行调查。

本次调查的具体技术要求见《古树名木普查复检操作规程》。

需要对所有掌握基本情况的古树名木进行实地调查,核对原始调查数据,利用GPS进行定位,并拍摄数码照片。

普查过程中,按照技术规程和操作规程完成调查中缺失的古树名木,利用GPS进行定位,并拍摄数码照片。

四、调查的结果本次调查,全区共有古树名木42株,正常生长的有42株,均为古树。

其中榕树4种、蚕豆1种、灰树花1种、楤木2种、木棉2种、朴树1种、仁棉6种、大枣1种、榕树10种、樟树8种、xx4种共13个树种。

一级古树4株,二级古树9株,三级古树29株。

这些古树名木主要分布在农村,大部分是农村的社会公亩,自觉受到群众保护,没有发现砍伐古树名木的现象。

在20xx年34株古树名木的基础上,调查了8株。

古树名木具有很高的生态、科研、人文、地理和旅游价值。

建议上级部门抽出专项资金,实行专项管理和保护。

古树名木调查报告2一、古树名木的基本情况(一)树种与分布经过这次调查,全区登记古树名木共计19株,一级保护树种5株、二级保护树种7株、三级保护树种7株。

古树名木调查报告

古树名木调查报告

古树名木调查报告古树名木是我国的重要文化遗产,也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对象。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古树名木资源,对其进行调查研究非常有必要。

本文将介绍一份“古树名木调查报告”,以了解我国目前的古树名木资源状况和保护措施。

一、调查数据本次调查共涉及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总面积达到144,000平方公里。

共发现古树名木2,387个,分别分布在林区、湖泊、河流、城市公园等不同类型的场所。

其中,树种最多的是松树,占总数的21.8%,其次是银杏、榆树、枫树、樟树等。

二、保护状况在古树名木的保护状况方面,调查发现现状不容乐观。

其中,约有86.5%的古树名木面临着不同程度的破坏,其中主要是因自然灾害、人为破坏、森林病虫害等原因造成。

目前,只有不到20%的古树名木得到了全面的保护。

三、保护措施基于上述调查结果,我们应该加强对古树名木的保护工作。

具体而言,应该采取以下措施:1.立法保护。

应对古树名木资源进行立法保护,为其提供法律保障。

2.人工保护。

对于古树名木,应该加强人工保护,在必要的时候进行固定、疏枝等措施。

3.科学研究。

应对古树名木的生长环境进行详细的科学研究,为其提供更好的生长环境。

4.旅游开发。

适度地引导旅游业的发展,推动各地旅游业与古树名木的保护相结合。

四、结论综上所述,古树名木是我国重要的文化遗产和生态保护对象。

针对目前的保护状况,我们需要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对古树名木的保护。

通过对古树名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我们可以更好地维护生态平衡、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古树名木调查报告

古树名木调查报告

古树名木调查报告古树名木调查报告⒈背景介绍在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许多古老的树木和名木面临着砍伐、移植、破坏等威胁。

为了保护和维护这些具有历史、生态和文化价值的树木,对古树名木进行调查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⒉调查目的本次调查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特定地区内的古树名木的数量、分布、保护状况以及相关的生态和文化价值,以便制定保护措施和管理计划。

⒊调查范围本次调查的范围涵盖了特定地区内的古树名木以及其周边环境。

调查涉及的地理范围包括但不限于城市公园、历史遗址、风景名胜区等。

⒋调查方法⑴野外调查:对特定地区的古树名木进行实地勘察,记录每棵树木的位置坐标、树高、树龄等基本信息,并进行照片拍摄。

⑵文献调查:查阅相关历史文献、地图和照片,了解古树名木的历史背景、地理分布等信息。

⑶社会调查:与相关专家、学者、地方和社区居民进行交流和访谈,了解对古树名木的认识、保护意识以及相关问题。

⒌调查结果⑴古树名木数量和分布情况:总共调查了个地点,发现了棵古树名木。

根据调查结果,制作了古树名木分布地图,标注了每棵古树名木的具体位置。

⑵古树名木的基本信息:对每棵古树名木进行详细描述,包括树种、树高、树龄、生长环境等。

⑶生态价值评估:根据相关指标和评价体系,对古树名木的生态功能和生态效益进行评估,并提出保护建议。

⑷文化价值评估:对古树名木的历史、文化背景进行研究,评估其对于地方文化和传统的贡献,并提出保护和传承建议。

⒍保护措施和管理建议根据调查结果和评估意见,制定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和管理建议,包括但不限于:●制定古树名木保护政策和法规●建立古树名木登记和管理制度●实施定期检测和养护措施●增加宣传和教育力度,提高公众的保护意识附件:古树名木调查表格、古树名木分布地图、照片等。

法律名词及注释:⒈古树名木:指具有一定历史或文化价值的树木,通常树种较老、树势良好、形态美丽等特征。

⒉生态功能:指树木在生态系统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如固碳、净化空气、保持水源等。

古树名木调查方案

古树名木调查方案

古树名木调查方案
古树名木调查是对具有重要历史、文化和生态价值的树木进行调查和研究的一项工作。

下面是一份古树名木调查方案:
1. 调查目的
古树名木调查的目的是为了确定和保护我国具有重要历史、文化和生态价值的古树名木,为树木的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2. 调查范围
古树名木调查范围应包括但不限于:
(1)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
(2)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和风景名胜区;
(3)重要的自然保护区和生态区;
(4)其他地方具有重要历史、文化和生态价值的树木。

3. 调查方法
(1)现场调查法:在现场对每一棵古树名木进行详细调查,记录树木的基本信息、生长情况、历史背景等;
(2)文献调查法:查阅相关的历史文献、书籍、地图、照片等资料,了解古树名木的历史、文化和生态价值;
(3)数字化调查法:利用数字化技术,对古树名木进行三维扫描、分类、识别和数据记录等。

4. 调查结果处理
(1)调查结果应进行详细的记录和分类,建立古树名木档案;
(2)对于古树名木,应进行编号、标识、保护和管理,制定相应的
保护政策和措施;
(3)对于其他树木,应进行调查和研究,了解其历史、文化和生态环境价值。

5. 调查报告编制
古树名木调查完成后,需要编制调查报告,其中包括以下内容:
(1)古树名木的基本信息;
(2)古树名木的历史、文化和生态环境价值;
(3)古树名木的保护和管理政策;
(4)古树名木的保护和处理措施。

6. 调查报告审核
调查报告经过审核后,应提交相关部门进行审批和发布,以确保古树名木得到科学合理的保护和管理。

古树名木调查报告精简版

古树名木调查报告精简版

古树名木调查报告古树名木调查报告一、调查背景古树名木是指具有历史价值、自然环境和生态价值的老树,其树龄通常超过百年甚至几百年。

古树名木以其独特的形态和历史背景,成为了文化遗产和生态景观的一部分。

为了保护和利用好这些珍贵的资源,我们进行了一次古树名木调查,并编写了本报告。

二、调查目的1. 确定本地区古树名木的数量和分布情况。

2. 评估古树名木的生态和文化价值。

3. 提出保护和利用古树名木的建议和措施。

三、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以下方法:1. 桌面调查:通过查阅历史文献、地图和相关资料,了解本地区古树名木的分布情况和历史背景。

2. 实地调查:我们先后走访了本地区的山林、公园和庄园等地,寻找并调查古树名木。

四、调查结果1. 古树名木的数量和分布情况通过桌面调查和实地调查,我们共确认了本地区的古树名木有30棵,分布在不同的地点,其中包括公园、庄园、村庄和山林等。

2. 古树名木的生态和文化价值经过对古树名木的观察和了解,我们发现它们具有以下生态和文化价值:生态价值:古树名木为当地生态系统提供了重要的栖息、繁殖和食物供应场所,对维持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文化价值:古树名木作为历史的见证者,承载了人们的记忆和情感,是文化遗产和历史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

3. 保护和利用建议为了保护和利用好古树名木的资源,我们提出以下建议:建立保护区:将古树名木所在地设置为保护区,加强管理和保护措施,保持其自然状态和生态环境。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开展宣传活动和教育讲座等方式,提高公众对古树名木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合理利用资源:在保护的前提下,可以适度利用古树名木的资源,开展科普教育、旅游观赏等活动,增加社会和经济效益。

五、结论本次古树名木调查发现了本地区珍贵的古树资源,这些古树名木具有重要的生态和文化价值。

为了保护和利用好这些资源,我们需要加强管理和保护,充分发挥其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对本地区古树名木的情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今后的保护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古树名木调研课题报告

古树名木调研课题报告

古树名木调研课题报告古树名木调研课题报告引言:古树名木是我国悠久历史中的一部分珍贵遗产。

这些古老的树木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历史和生物多样性信息,是宝贵的自然资源。

为了保护和利用好这些资源,本次调研课题将对古树名木进行深入的研究和调查。

一、研究目的本次调研的主要目的是收集古树名木的相关信息,包括分布情况、生长环境、历史背景、保护状况等,以便制定合理的保护和利用措施。

二、调研方法1. 网上搜索:通过互联网搜索相关资料,收集古树名木的概况和知名度等信息。

2. 田野调查:前往各地,实地考察古树名木的分布、生态环境和保护状况,同时与相关机构和专家进行交流和访谈。

3. 资料收集:收集历史文献、地方志和相关报告,了解更多的背景和历史信息。

三、调研结果经过调研,我们发现了以下几个重要的结果:1. 古树名木的分布广泛:古树名木遍布全国各个城市和农村地区,其中以山区和自然保护区为主要分布区域。

2. 珍稀物种的天堂:很多古树名木是稀有和濒危物种的栖息地,为野生动植物提供了重要的生存空间。

3. 历史文化遗产:许多古树名木具有丰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融合了传统宗教和传说的元素。

4. 保护状况参差不齐:由于缺乏统一的保护和管理措施,古树名木的保护状况参差不齐,一些古树面临被砍伐或损坏的风险。

四、问题与挑战在调研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挑战:1. 缺乏保护意识:由于对古树名木意义的忽视,部分地区缺乏对这些资源的保护意识和重视程度。

2. 养护和维护困难:古树名木的养护和维护工作面临困难,包括病虫害的防治、环境保护等方面。

3. 开发利用的平衡:在保护古树名木的同时,如何平衡好其开发利用的问题也是一个挑战,既要保证保护好资源,又要充分发挥其文化、旅游和经济价值。

五、保护和利用措施建议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古树名木资源,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 增强保护意识:通过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古树名木的保护意识,形成社会共识。

2. 建立保护体系:建立古树名木保护的法律法规和管理体系,明确责任部门和权限,并加强执法力度。

古树名木社会实践报告

古树名木社会实践报告

一、前言古树名木,是自然与历史的见证者,承载着丰富的生态、文化和社会价值。

为了深入了解古树名木的保护现状,增强环保意识,我们组织了一次古树名木社会实践调查活动。

以下是本次社会实践的详细报告。

二、社会实践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古树名木受到了破坏和威胁。

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自然资源,我国政府和社会各界都在努力采取各种措施。

然而,古树名木的保护工作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

因此,开展古树名木的社会实践调查,对于提高公众保护意识、促进古树名木保护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三、社会实践目的1. 了解古树名木的分布情况、生长环境和保护现状。

2. 评估古树名木保护措施的效果。

3. 分析古树名木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4. 提出加强古树名木保护的建议。

四、社会实践内容1. 实地考察我们选择了我国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古树名木保护区进行实地考察。

在考察过程中,我们详细记录了古树名木的种类、数量、生长状况、周边环境等信息。

2. 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我们收集了公众对古树名木保护的认知程度、保护意愿和保护措施等方面的数据。

3. 访谈我们与古树名木保护区的管理人员、专家学者和当地居民进行了访谈,了解他们在古树名木保护工作中的经验和建议。

五、社会实践结果1. 古树名木分布情况我国古树名木分布广泛,主要集中在北方地区。

其中,陕西、甘肃、宁夏等地的古树名木资源丰富,种类繁多。

2. 古树名木生长状况大部分古树名木生长状况良好,但仍有部分古树名木存在生长不良、病虫害严重等问题。

3. 古树名木保护现状我国古树名木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以下问题:(1)保护意识不足:部分公众对古树名木保护的认知程度较低,保护意识薄弱。

(2)保护措施不完善:部分古树名木保护区的管理措施不够完善,保护效果不明显。

(3)资金投入不足:古树名木保护工作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但我国在资金投入方面仍有不足。

六、建议1.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保护意识。

2. 完善保护措施,加强古树名木保护区的管理。

古树名木调查报告

古树名木调查报告

古树名木调查报告古树名木是在特定的地理条件下形成的生态景观,它是历史的见证,人类文明的象征,是城市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综合载体。

国家对保护古树名木十分重视,2000年建设部颁发的《城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对古树名木的管分类、保护管理部门、监督管理部门、古树名木保护管理的界限制定了详尽的规定,根据上述文件我们对市区范围的古树名木进行再次普查,现就古树名木现状及其保护管理情况总结如下:一、古树名木的品种数量、分布情况、生长状况和周边环境状况。

1、古树名木的品种、数量现存古树名木为:共计9科9种132株,详见附表一:现存古树名木数量、科属一览表(附表一)一级古树名木25株,占总数的19%,二级古树名木107株,占总数81%,上千年古树有一株,为千年古樟。

2、古树名木的分布情况建成区范围内的古树大部分分布于单位管界和市域范围农村,还有分布于河道用地、居住小区、城市道路上或路旁、个人住宅内等,详见附表二。

现存古树分布情况(附表二)3、古树名木的生长状况市建成区现有132株古树名木,其中枝繁叶茂,生机盎然,综合长势良好的占8.3%,综合长势一般的占67.4%,主干腐烂或部分腐烂,枝叶稀疏,综合长势差的占24.2%,详见附表三。

古树名木生长状况表(附表三)4、古树名木的周边环境现状目前漳州市区古树被民房或建筑包围或部分包围的有15株,占总数的11.4%,生长于民房内或小巷中,机械设备如车辆无法入内实施养护管理,有32株占总数的24.2%。

二、古树名木的保护情况对古树名木的保护与管理工作历来极为重视,早在1987年就对古树名木树进行普查并建档,1994年挂牌保护、拍照建档,长期以来,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适时对古树名木进行复壮、施肥、防治病虫害、摘除寄生物等工作,近几年就古树名木的保护做了如下具体工作:1、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古树名木档案。

经过三次深入细致的调查、核对、补充,建立了较为全面的档案资料。

2、设立了古树名木保护标志根据《城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内有关规定,古树名木的养护管理体制,实行统一管理,分别养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树名木调查有关事项说明
一、成立调查组
莱城区、钢城区、雪野旅游区成立2个以上调查组,分村包片开展调查工作,其它区至少成立1个调查组。

每个调查组3人以上。

二、配备仪器工具
相机(有效像素2000万以上)、手持GPS、测高器、测高滑杆、皮尺(50米)、测树围尺、计算器、记录夹、调查卡片等。

三、工作流程
1、摸底初步调查对象
①已登记古树名木及古树群;②逐村梳理遗漏的古树名木及古树群。

2、外业调查
①因子调查;②拍照(分不同季节、不同角度);③走访调查、搜集查阅有关文字资料或历史传说;④确定权属、责任人及保护措施。

3、内业整理
①整理调查表及照片;②鉴定疑难树种;③统计汇总及审查论证;④建立区级档案。

4、检查验收
①区级自查上报;②市级抽查验收;③市级汇总建档。

5、挂牌
各区按照统一编号、统一规格印牌、挂牌。

6、保护
各区修建围栏,树体护根护坡、支撑、主干缠护、拉纤;树体空洞进行填充、封堵、修补;病弱古树施肥、病虫害防治。

四、完成时限
4月8日前完成调查队伍组建,并开展外业调查;4月25日前完成外业调查;4月29日前完成外业数据统计汇总,并上报市林业局创森办;5月中旬完成外业资料甄别整理、建档立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