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9.古诗两首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两首》生字组词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两首》生字组词?1 銆愪績銆?璇婚煶锛歝霉宸цс€?瀛椾箟锛氣憼闈犺繎鈶㈠偓锛屾帹鍔?缁勮瘝锛氣憼淇冭啙璋堝績鈶′粨淇?鎬ヤ績?淇冭繘淇冮攢閫犲瓧锛氬舰澹版硶ц? 绗旈『锛?? 瀛楁瓕锛氭湁浜哄偓淇?鏈夋墜鎹曟崏2 銆愭繁銆?璇婚煶锛歴h膿n宸ц?瀛椾箟锛氣憼涔咃紝鏃堕棿闀?鈶??鈶㈢▼搴﹂珮鐨?鈶?娣遍粍鑹?鈶㈡繁淇′笉鐤?娣辫皨杩滆檻娣辨儏鍘氳皧閫犲瓧锛氬舰澹?閫犲彞锛氭繁澶滐紝鑰佸笀杩樺湪鎵癸紙p墨锛夋敼浣滀笟銆?绗旈『锛?曘€?3 銆愬繂銆?璇婚煶锛歽矛宸цh膩锛夌繀鑶€锛堜箼锛夈€?瀛椾箟锛氣憼鍥炴兂锛屾兂蹇??缁勮瘝锛氣憼鍥炲繂蹇嗘兂蹇嗘晠浜?蹇嗚嫤鎬濈敎璁板繂鐘规柊蹇嗘兂寰€浜?閫犲瓧锛氬舰澹版硶閫犲彞锛氬ザ濂舵€荤埍鍥炲繂杩囧幓鐨勪簨鎯呫€?绗旈『锛??瀛楁瓕锛氬痉鑹哄弻棣?濞佹湜楂?浜夸竾浜烘皯?4 銆愬紓銆?璇婚煶锛歽矛宸ц??鈶d笉鐩稿悓鐨?缁勮瘝锛氣憼寮備埂鈶″紓鍛?鈶㈡儕寮?濂囧紓鈶e紓鍙e悓澹?閫犲瓧锛氬舰澹?閫犲彞锛氳韩鍦ㄥ紓涔$殑娓稿瓙闅惧厤浼氭€濆康瀹朵埂鐨勪翰浜恒€?绗旈『锛??瀛楁瓕锛?鑸嶅純鐩蹭粠浠旂粏鎽嗗紕鏌ユ壘寮傚悓5 ?璇婚煶锛歠茅ng宸ц?瀛椾箟锛氣憼閬囧埌鈶¤繋鍚?缁勮瘝锛氣憼閲嶉€?鐩搁€?姣忛€?鍗冭浇闅鹃€?閫㈠満浣滄垙閫㈠嚩鍖栧悏鈶¢€㈣繋閫犲瓧锛氬舰澹版硶?绗旈『锛??瀛楁瓕锛氭湁灞卞垯鏈夊嘲璧拌矾鍙堢浉閫?閽㈠垁寰堥攱鍒?鐙肩儫鐑界伀鍗?6 銆愪匠銆?璇婚煶锛歫i膩宸ц?瀛椾箟锛氱編锛屽ソ鐨?缁勮瘝锛氫匠鑺?浣宠瘽浣宠叮浣抽煶浣冲彞浣充汉?鍚嶉厭浣抽吙鎴愮哗鐢氫匠閫犲瓧锛氬舰澹版硶?绗旈『锛?鍙宠竟鍥涙í闂磋窛鍧囧寑锛屼笂涓嬬珫瀵归綈銆???杩囧皬姘存醇7 銆愬€嶃€?璇婚煶锛歜猫i宸ц?瀛椾箟锛氣憼鍔犲€?敤鍑犱箻鏌愭暟缁勮瘝锛氣憼鍔犲€?浜嬪崐鍔熷€?鈶″€嶆暟閫犲瓧锛氬舰澹版硶? 绗旈『锛?暱锛屸€滃彛鈥濅笉瑕佽繃澶с€?瀛楁瓕锛氬彸鑰虫槸鍏ㄩ儴宸﹁€抽櫔浠栦綇鏈夊湡濂藉煿鑲?浜烘墠鍔犲€嶅嚭8 銆愰仴銆?璇婚煶锛歽谩o宸ц?瀛椾箟锛氳繙锛堝彔锛?缁勮瘝锛氶仴杩?閬ユ寚閬ユ湜閬ユ帶閬ユ兂閬ユ劅閬ョ浉鍛煎簲閬ラ仴鏃犳湡鍗冮噷涔嬮仴閫犲瓧锛氬舰澹版硶?绗旈『锛??瀛楁瓕锛氱帇鏉ユ槸鐞肩懚鐢ㄦ墜杞昏交鎽?姘戣埃鏂硅█鍞?閬?9 銆愰亶銆?璇婚煶锛歜i脿n宸ц,鍗翠箻榫欒埞(杈?銆??鈶¢噺璇嶏紝娆★紝鍥?缁勮瘝锛氣憼閬嶅竷閬嶅湴閬嶄綋槌炰激榛勮姳閬嶅湴鈶″敱浜嗕笁閬?閫犲瓧锛氬舰澹版硶?绗旈『锛?鈥滄墎鈥濇拠闀夸笖鏂滃害閫傚綋銆??闊︾紪鎴愪竴鍗?鏈変汉鐗瑰亸鐖?璧板幓鐪嬩竴閬?10 銆愭彃銆?璇婚煶锛歝h膩宸цi霉锛夆€濅腑闂淬€?瀛椾箟锛氭墡杩涘幓锛屾妸缁嗛暱鎴栬杽鐨勪笢瑗挎墡杩涖€佹斁鍏?銆愬紩銆戝姞鍏ワ紝鍙備笌缁勮瘝锛氭彃绉?鎻掑叆?閫犲瓧锛氬舰澹?Ё銆?绗旈『锛??。
三年级语文上册课本电子版人教版

三年级语文上册课本电子版人教版目录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1.我们的民族小学
2.金色的草地
3.爬到天都峰
4.槐乡的孩子
语文园地一
5.灰雀
6.大摄影师
7.奇怪的大石头
8.我无法惩戒
语文园地二
9.古诗两首
-夜书所见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0.风筝
11.秋天的雨
12.听听,秋的声音
语文园地三
第四组
第五组
第六组
13.花钟
14.蜜蜂
15.搞出了名堂
16.找骆驼
语文园地四
17.孔子拜师
18.盘古开天地
19.赵州桥
20.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语文园地五
21.古诗两首
-望天门山
-饮湖上初晴后雨
22.富饶的西沙群岛
23.美丽的小兴安岭
24.香港,璀璨的'明珠
语文园地六
第七组
第八组
选读课文
25.矛和盾的子集
26.科里亚的木匣
27.陶罐和铁罐
28.狮子和鹿
语文园地七
29.掌声
30.一次顺利的实验
31.给予树
32.好汉亨利
语文园地八
1.稀奇古怪就要问
2.做风车的故事
3.五花山
4.六个矮儿子
5.神笔马良
6.字典公公家里的争吵
7.钟爱音乐的白鲸
8.信箱
生字表(一)
生字表(二)
词语表中。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解释:我在遥远的地方,想到今年重 阳节兄弟们一定都登上了高处。
他们都插戴着茱萸,站在那高高的地 方,遗憾的是单单缺少我一个人。
独在异乡为异客, 两个“异”字连用,更能表达作 者孤独寂寞的思想感情。
从兄弟的角度来写自己不在亲人身 边,通过描写对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感情来表现自 己的感情,是这种思乡之情更加深 沉,真挚。
本诗表达了诗人孤身一人,漂泊在 外,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 课后作业: 长江作业第9课。
第9课 古诗两首
返回主页
返回主页
返回主页
返回主页
返回主页
返回主页
返回主页
王维(701—761),唐代
著名诗人,画家,这首诗是
王维十七岁时因重阳节思念
家乡的亲人而作。王维家居
蒲州(今天的山西省永济 县),在华山之东。所以题 称“忆山东兄弟”。写这首 诗时他正在长安谋取功名。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注释]:
①九月九日:重阳节。古人有在重阳节登
高、佩戴茱萸、饮菊花酒的习俗。
②山东:华山以东,王维的家乡。
③茱萸:一种有浓烈香气的植物。
独在异乡为异客 解释:我独自一人在外地,做外乡 的客人。 每逢佳节倍思亲 解释:每当遇到节日就更加地思念 家中的亲人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9课《古诗两首》ppt课件

老师这也有些,选择最感兴趣的诗句读一读,并 抄写下来: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 甫)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
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 (戴叔伦)
作业
1、背诵古诗,并把古诗背给在 异乡的亲人听。
2、积累有关思念家乡的诗句。
中秋习俗 吃月饼
赏月
王维,唐朝诗人、画家。 字摩诘。善长山水田园诗。 北宋苏轼称赞他“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 诗人在十几岁
时离开故乡到长安参加科举 考试,到二十岁考中进士, 在这段时间内,他一直漂泊 在外。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12
王维
yÌ yÌ jiā bèi chā 异忆 佳 倍 插
fég
yáo
biàn
逢
遥
遍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每独 逢在 佳异 节乡 倍为 思异 亲客 。,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说:兄弟们
。
家人说 :王维
如果你就是王维,此时此刻你想对家人 说什么?家人又会对王维说什么?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生字表带拼音(人教版)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生字表带拼音(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生字表带拼音9.古诗两首促(cù) 深(shēn) 忆(yì) 异(yì) 逢(féng) 佳(jiā)倍(bèi) 遥(yáo) 遍(biàn) 插(chā)促促织促销促进促成深深山深水深处深浅深蓝忆回忆记忆忆念追忆异异常异同变异异样逢逢迎相逢难逢适逢重逢佳佳节佳肴佳人佳话佳音倍加倍倍数一倍倍数遥遥远遥望遥看路遥逍遥遍普遍遍布遍及遍地遍体插插花插入插手插座插口10.风筝精(jīng) 希(xī) 却(què) 依(yī) 拼(pīn) 命(mìng)奔(bēn) 村(cūn) 抖(dǒu) 丧(sàng) 磨(mò) 坊(fáng)精精心精神精明精细希希望稀少稀有稀奇却冷却退却了却却步忘却依依然依恋依旧依靠依据拼拼命拼音拼搏拼杀命生命命运命令使命奔奔波奔放奔向飞奔村农村村长村庄乡村抖发抖抖动抖落颤抖丧丧礼丧失奔丧丧事磨磨坊石磨磨炼磨面坊街坊作坊染坊油坊11.秋天的雨扇(shàn) 枚(méi) 邮(yóu) 爽(shuǎng) 柿(shì)仙(xiān) 梨(lí) 菠(bō) 萝(luó) 粮(liáng) 紧(jǐn) 杨(yáng)扇扇子风扇扇贝扇动枚一枚数枚枚举枚列不胜枚举邮邮票邮局邮件邮政爽凉爽爽快直爽爽口柿柿子柿饼西红柿柿霜仙神仙仙人仙女仙境梨梨树梨花雪梨鸭梨菠菠萝菠菜菠菜汤菠萝蜜萝萝卜绿萝云萝松萝粮粮食粮仓粮草干粮紧紧张紧促扎紧松紧抓紧紧追杨杨树杨柳白杨杨木杨梅杨桃第三单元知识点一、多音字组词磨mò(磨坊)坊fánɡ(磨坊)扇shān(扇风)mó(磨刀)fānɡ(牌坊)shàn(扇子)二、课文理解《9古诗两首》1、《夜书所见》作者:叶绍翁【南宋】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古诗两首》赏析

【《夜書所見》】《夜書所見》是南宋詩人葉紹翁所作的七言古詩。
詩一二兩句寫景,借落葉飄飛、秋風瑟瑟、寒氣襲人烘托遊子漂泊流浪、孤單寂寞的淒涼之感。
三四兩句寫兒童夜捉蟋蟀,興致高昂,巧妙地反襯悲情,更顯客居他鄉的孤寂無奈。
該詩以景襯情,動靜結合,以梧葉聲和風聲襯出秋夜的寂靜,還運用了對比手法,以兒童夜捉促織的樂景反襯自己客居他鄉的悲情。
賞析:這首詩是詩人客居異鄉,靜夜感秋所作,抒發了羈旅之愁和深摯的思鄉之情。
草木凋零,百卉衰殘,江上秋風瑟瑟寒,梧葉蕭蕭吹心冷。
詩中一個“送”字令人仿佛聽到寒氣砭骨之聲。
此詩以疊字象聲詞置於句首,一開始就喚起讀者聽覺形象的聯想,造成秋氣蕭森的意象,並且用聲音反襯出秋夜的寂靜。
接著用一“送”字,靜中顯動,引出“寒聲”。
在梧葉搖落的蕭蕭聲中,仿佛含有砭骨的寒氣;以聽覺引起觸覺的通感之法渲染了環境的淒清幽冷。
第二句方點出“秋風”。
“月寒江風起”,來自江上的陣陣秋風,觸發了羈旅行客的孤寂情懷。
晉人張翰,在洛陽做官,見秋風起,因思故鄉的蓴菜羹和鱸魚膾,就辭官回家了。
此詩作者耳聞秋風之聲,牽動了旅中情思,也悵然欲歸。
這兩句用“梧葉”、“寒聲”和“江上秋風”寫出了秋意的清冷,實際上是用以襯托客居心境的淒涼。
再以“動”字揭出“客情”,情景湊泊,自然貼切,彌見羈愁之深。
三四兩句,從庭內移到戶外,來了個大跨度的跳躍。
這兩句是倒裝句,按意思順序,應該前後互移。
詩人意緒紛繁,難以入睡,轉身步出戶外,以排遣縈繞心頭的羈思離愁,但眼前的夜景又給他以新的感受。
那茫茫的夜色中,閃現在籬落間的燈火,不正是“兒童挑促織”嗎?這種無憂無慮、活潑天真的舉動,與詩人的淒然情傷、低回不已,形成鮮明的對比。
暗夜中的一盞燈光,在詩人心靈的螢幕上映現出童年生活的片斷,眼前之景與心中之情相遇合,使詩人陷入了對故鄉的深沉思念之中。
他以“籬落一燈”隱喻自己的“孤棲天涯”,借景物傳達一片鄉心,與“江上”句相關聯,收束全篇,尤覺秋思洋溢,引人遐想。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古诗两首》-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古诗两首》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理解两首古诗的意思,并能够想象出诗句所描绘的景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古诗的优美意境,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1.理解两首古诗的意思。
2.想象出诗句所描绘的景象。
教学难点:1.默写《望天门山》。
2.体会诗句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的课件。
2.学生准备笔、纸以及工具书(如字典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引导学生进入古诗的学习:今天我们要学习两首非常著名的古诗,请同学们看课题,一首是《望天门山》,一首是《饮湖上初晴后雨》。
2.教师出示《望天门山》的课件,引导学生思考: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你从哪些词语中可以感受到作者的心情?3.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并引导学生进入《饮湖上初晴后雨》的学习。
二、学习《望天门山》1.教师引导学生朗读《望天门山》,并指名几个学生分别朗读整首诗。
2.教师出示注释,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
3.教师引导学生想象诗句所描绘的景象,并请学生用语言描述出来。
4.教师引导学生体会诗句所表达的情感,并请学生小组合作讨论: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作者是怎样通过描写景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的?5.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并汇报讨论结果。
6.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整首诗的意境和情感。
7.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默写练习。
三、学习《饮湖上初晴后雨》1.教师出示《饮湖上初晴后雨》的课件,引导学生思考: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你从哪些词语中可以感受到作者的心情?2.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并引导学生进入诗句的学习。
3.教师出示注释,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
4.教师引导学生想象诗句所描绘的景象,并请学生用语言描述出来。
5.教师引导学生体会诗句所表达的情感,并请学生小组合作讨论: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作者是怎样通过描写景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的?6.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并汇报讨论结果。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九课古诗两首词语盘点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九课古诗两首词语盘点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九课《古诗两首》两首古诗都抒发了诗人在秋天里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情感。
店铺在此整理了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九课《古诗两首》词语盘点,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九课《古诗两首》词语盘点【萧萧】〖理解〗风声。
【促织】〖理解〗俗称蟋蟀,有的地区叫蛐蛐。
【篱落】〖理解〗篱笆。
【山东】〖理解〗这里指华山以东,王维的家乡就在这一带。
【异乡】〖理解〗外乡,外地他乡。
【佳节】〖理解〗美好的节日。
【茱萸】〖理解〗一种有浓烈香气的植物。
【近义词】寒──冷异乡──他乡【反义词】明──暗寒──热、暖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九课《古诗两首》课文《夜书所见》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九课《古诗两首》学习指导1、朗读:⑴自主学习,放声朗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把这首古诗读通、读准确。
⑵同桌互读。
把这首诗读给同桌听,互相评议,相互指正。
⑶比赛读,看谁读的好,把读的不准确的地方大家一起来正音。
2、交流:⑴小组合作,借助注释、结合图意,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划出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
⑵全班交流,理解诗意:①小组汇报读懂的地方。
②交流不懂的地方:慢慢去体会诗人的心情。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九课《古诗两首》教学札记一、研读文本,开发母线主题每一首古诗都是诗人心路历程的写照,与诗人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它所反映的主题往往具有浓郁的人文色彩。
《夜书所见》的作者叶绍翁客居他乡、辗转漂泊,在梧叶飘飞,寒声阵阵,秋风瑟瑟中,看到儿童挑灯夜游、捉弄蟋蟀的生活场景,想起故土家园的温馨美好;想起亲人朋友的音容笑貌……从而含蓄地抒发了一种思乡念亲、怀想故园的感情;而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则借助皓月当空的意象,用疑问的句式,想象出一幅“明月照我还”的画面,大有急欲飞舟渡江回家和亲人团聚的强烈愿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体会情感:假如你就是这个离乡背井、独自在外的诗人,看到眼前的情景,你会产生怎样的心情?
5 •感情朗读:带着这样的情感朗读古诗。
通过赛读、评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读好这首诗。
图文结合,熟读成诵
根据诗意,参照插图,熟读课文,练习背诵。
指导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
2 •让学生观察范字,交流识字写字经验。
3 •学生练习书写生字。
拓展活动
你还读过哪些诗人所作的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古诗,读或背给冋学听听。
第二课时
学习《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背诵古诗,导入新课
1 .指名背诵《夜书所见》。
2 •出示《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提问:你了解这首诗的作者王维吗?小组合作,讨论自学
1.根据学《夜书所见》的方法,小组讨论确定本诗怎么学习。
自学基本步骤:
a、自读:读准字音,并借助课后注释或工具书理解词义。
b、自思:想想自己读懂了什么,并提出自读中产生的疑惑。
c、交流:读读、说说、问问。
2 •学生按自己小组议定的方法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师生交流,解决疑难
1•每组读诗,说说读懂了什么,并提出小组学习时所产生的问题及解决的结果。
2 .其他组的冋学与老师参与其中,或讨论解决或补充己见。
感情朗读,启发想象
1 .指名朗读诗文。
问:你们觉得这首诗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
2 •引导以情促读。
问:你能用读来表现出这种思想感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