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海水淡化的新技术发展现状

合集下载

2024年太阳能海水淡化市场需求分析

2024年太阳能海水淡化市场需求分析

太阳能海水淡化市场需求分析引言太阳能海水淡化是一种通过利用太阳能将海水转化为淡水的技术。

随着全球水资源短缺问题的日益严重,太阳能海水淡化作为一种可持续、环保的水资源解决方案,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文通过对太阳能海水淡化市场的需求进行分析,旨在探讨市场规模、增长潜力以及关键驱动因素。

市场规模分析太阳能海水淡化市场的规模在过去几年内呈现了快速增长的趋势。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太阳能海水淡化市场规模达到XX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XX亿美元。

这一增长趋势主要得益于全球水资源紧缺的情况以及太阳能技术的不断改进。

增长潜力分析太阳能海水淡化市场具有巨大的增长潜力。

一方面,在许多地区,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水资源紧缺的问题越来越严重,而太阳能海水淡化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

另一方面,太阳能技术的成本不断降低,效率不断提高,降低了太阳能海水淡化系统的成本,使其更具吸引力。

驱动因素分析太阳能海水淡化市场的增长受到多种因素的驱动。

以下是一些关键的驱动因素:1. 水资源紧缺全球范围内的水资源短缺问题是太阳能海水淡化市场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之一。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水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而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有限。

太阳能海水淡化作为一种可持续的水资源解决方案,具有巨大的潜力。

2. 环保需求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不断增加。

太阳能海水淡化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技术,能够将海水转化为淡水,减少对有限淡水资源的依赖,同时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这种环保需求也推动了太阳能海水淡化市场的增长。

3. 太阳能技术进步随着太阳能技术的不断进步,太阳能海水淡化系统的效率不断提高,成本不断降低。

这使得太阳能海水淡化系统更具吸引力,促进了市场的发展。

同时,太阳能技术的可持续发展也为太阳能海水淡化市场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总结太阳能海水淡化市场具有巨大的增长潜力。

水资源紧缺、环保需求和太阳能技术进步是推动市场发展的关键驱动因素。

海水淡化技术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海水淡化技术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海水淡化技术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随着全球经济和人口的快速增长,水资源的稀缺与三分之二的世界人口居住在水资源紧缺地区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

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重点。

在这样的背景下,海水淡化技术成为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的一大利器。

海水淡化技术是将海水中的盐分去除,使得水变为适合人们直接使用或为生产、农业用水的淡水。

在发达国家,海水淡化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成为解决水资源紧缺的核心之一。

而在我国,海水淡化技术在近几年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海水淡化技术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一、海水淡化技术的发展现状1.传统海水淡化技术传统海水淡化技术主要是蒸馏和冷冻结晶。

其中,蒸馏技术是蒸发海水后,将水蒸汽冷却后凝结成淡水,也就是蒸馏法海水淡化。

而冷冻结晶技术则是冷却海水,将其中形成的盐结晶与水分离得到淡水。

尽管这两种技术在处理海水时达到了相当好的效果,但存在效率低、能耗大以及维护成本高等问题,难以在大规模制水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2.反渗透技术随着科技的进步,反渗透技术应运而生。

反渗透技术是一种利用半透膜对海水进行“筛选”,将盐分留在半透膜上,让淡水流过半透膜而得到制成淡水的方法。

相对于传统技术,反渗透技术在处理海水时具有体积小、效率高、能耗低以及稳定性等优势,这也使得该技术在海水淡化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二、未来趋势1. 降低制水成本海水淡化技术的制水成本一直是制约其应用的瓶颈。

未来趋势则是降低制水成本。

目前,国外已经应用了一些新的方法。

比如,利用太阳能或者废水、废热,降低制水成本。

另外,在海水淡化过程中,与传统技术相比,反渗透膜的使用寿命更短,需要更加频繁的更换,大大增加了成本。

为此,未来也将会研发更加耐磨、寿命更长的半透膜。

2. 科技创新未来海水淡化技术的发展,还需要在科技创新上下功夫。

比如,研发新型的高效膜材料,减少一些负面影响,提高海水处理效率等。

未来也将引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技术,提高海水处理的精准和效率。

海水淡化技术研究新进展和发展趋势分析

海水淡化技术研究新进展和发展趋势分析

海水淡化技术研究新进展和发展趋势分析前言:水资源对人类生存有着重要作用,虽然水资源将大部分地球表面覆盖,然而96.5%属于海水,无法直接使用,而仅有0.26%的地下水、湖水与河水等淡水资源可以被人们直接利用。

在社会快速发展过程中,人们在水资源需求量方面日益增加,而基于无节制浪费、水生态污染以及超限度开采等影响,导致世界水资源出现短缺问题,对经济发展产生一定影响。

因此,世界各国正在积极开展海水淡化研究,对此需要加大相关工作研究力度。

1 海水淡化技术现状1.1反渗透工艺RO工艺属于一种膜分离工艺,基于能量回收效率不断提升与膜组件持续改进,促使反渗透技术得到快速发展。

该技术,具有造水成本低、工程量小、能耗小、常温操作、操作简单以及占地少等特点。

然而该工艺在进料海水水质方面有着较高要求,因此预处理成本会有所增加。

可以通过气浮或是超滤结合混凝和沉淀的方式,开展海水预处理工作,可以保证污染密度、水浊度以及化学需氧量等方面均满足进水要求[1]。

1.2多级闪蒸技术MSF主要通过将海加热至规定温度,之后借助闪蒸器快速实现气化,并通过蒸汽冷凝获得淡水。

在热法中,MSF的应用非常广泛,具有维护量小与机容量大的特点。

另外,其缺点也非常突出,比如能耗高、设备成本高、操作弹性小以及操作温度高等。

1.3MED技术对于该技术,主要在低于70℃的温度条件中,通过蒸馏二次蒸汽加热蒸发下一效海水,进而获得纯净水。

MED操作温度较低,能够降低设备结垢与腐蚀问题,借助廉价传热材料、工业废热等即可实现海水淡化,其具有操作弹性大、热效率高以及动力消耗小等优点。

然而,由于地温余热缺少稳定性,效率低等特点,导致装置运行成本远远超出设计成本并且设备体积大,费用较高。

2 研究现状和发展当前,在海水淡化工艺研究方面持续发展,在热法海水淡化工艺方面,低压蒸汽方法借助引射器使蒸发器达到真空状态,促使海水基于比常压沸点低的条件下实现蒸发。

低压蒸汽系统主要受到给水口半径、给水温度以及流速等方面影响。

海水淡化与太阳光伏结合利用研究

海水淡化与太阳光伏结合利用研究

海水淡化与太阳光伏结合利用研究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淡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的一个普遍问题。

然而,70%以上的地球表面覆盖着水,其中97%是海水,但这些海水由于含有大量的盐分,无法直接用于人类的生活和工业用水。

因此,海水淡化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变得越来越重要。

同时,随着智能化转型,太阳能光伏技术也成为未来能源发展的热点之一。

本文将介绍海水淡化与太阳光伏结合利用的研究现状、技术原理、发展前景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一、研究现状海水淡化技术主要有蒸馏法、反渗透法、电积法、气化法等多种方式。

其中,反渗透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海水淡化技术。

反渗透法是利用高压水力作用,将高浓度盐水通过半透膜过滤,使水分子通过半透膜,离子和溶质则受到阻滞,最终得到低盐淡水。

与蒸馏法相比,反渗透法具有节能、操作简单、设备占地少等优点。

其缺点是投资成本较高,设备易受污染。

太阳能光伏技术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技术,其最大的优点是无污染、无噪音、无移动部件和燃料的消耗。

2018年,全球光伏发电量达到580吉瓦时,占全球总用电量的近2%。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太阳能发电的成本也逐渐降低,其未来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二、技术原理海水淡化与太阳光伏结合利用的技术原理是利用光电池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用电能来驱动反渗透设备。

该技术的基本流程包括光电池板接收太阳能、直流电作为反渗透系统的驱动力、让海水进入反渗透设备后,利用膜素过滤使水分子渗透并将盐和其他杂质隔离出去,从而得到淡水的过程。

该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 使用可再生能源——太阳能,不受天气条件限制。

对于那些常年阳光充足的地区,将淡水和可再生能源结合会带来很大的益处。

2. 减少碳排放。

传统海水淡化工厂是使用燃油或天然气作为能源,而将太阳能与海水淡化结合使用可消除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

3. 节约能源和成本。

太阳能光伏系统可以大大减少能源消耗,并大幅降低运维成本。

三、发展前景海水淡化与太阳光伏结合利用技术可以为许多地区提供可靠的淡水资源。

海水淡化技术研究新进展和发展趋势分析

海水淡化技术研究新进展和发展趋势分析

海水淡化技术研究新进展和发展趋势分析海水淡化是指将海水经过处理技术转化为可以用于灌溉、供水、工业用水等用途的淡水。

随着人口增长和工业发展对水资源需求的不断增加,海水淡化技术的研究也得到了广泛关注。

近年来,海水淡化技术研究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并呈现出以下几个发展趋势。

首先,传统的海水淡化技术仍然在不断改进和完善中。

蒸馏法是最早也是最常用的海水淡化技术,通过蒸发海水,然后将蒸发的水蒸气冷凝成淡水。

虽然蒸馏法具有较高的淡化效率,但其能耗较高。

近年来,研究人员利用新材料、热泵等技术手段来提高蒸馏法的能源利用效率,降低其运行成本。

其次,逆渗透技术成为主流海水淡化技术。

逆渗透是通过半透膜将海水中的盐分和杂质进行过滤,使淡水通过而盐分被分离出去。

逆渗透技术具有能耗低、操作简便的优点,已经成为现代海水淡化厂的核心技术。

近年来,研究人员致力于研发更高效的逆渗透膜材料,提高脱盐效率,降低运行成本。

第三,利用可再生能源驱动海水淡化技术的研究日益活跃。

目前,大多数海水淡化厂使用的能源依靠传统的化石燃料,如煤炭、石油等。

然而,这些能源不仅造成了环境污染,而且会对气候变化带来不利影响。

因此,利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驱动海水淡化技术成为了一种趋势。

一些国家已经开始尝试利用太阳能或者太阳能和逆渗透结合来驱动海水淡化技术,并取得了一些进展。

第四,海水淡化废水处理和资源回收成为研究重点。

海水淡化厂产生的废水通常含有高浓度的盐分和其他有害物质,如氯,需进行处理后才能排放或循环利用。

研究人员通过改进膜技术、结合其他处理技术等途径,开展了海水淡化废水处理和资源回收的研究。

例如,利用电化学技术将废水中的盐分和有机物进行处理和分离,使其得到回收和利用。

总之,海水淡化技术在不断迭代和改进中,并呈现出利用新材料、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使用可再生能源等新的发展趋势。

海水淡化技术的研究将有助于保障人类用水需求,减轻水资源紧缺和环境压力,并为海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技术支持。

太阳能热转化海水淡化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太阳能热转化海水淡化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太阳能热转化海水淡化技术的发展与应用1. 引言过去几十年来,水资源短缺一直是全球范围内的一个严重问题。

特别是海水淡化技术在解决这一问题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其中,太阳能热转化海水淡化技术以其绿色、可持续的特点备受关注。

本文将探讨太阳能热转化海水淡化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现状。

2. 太阳能热转化海水淡化技术的原理太阳能热转化海水淡化技术是通过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利用热能来驱动海水的蒸发和凝结过程,实现海水的淡化过程。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太阳能加热海水,使其蒸发,然后将蒸汽冷凝为淡水,从而实现海水的淡化。

3. 技术的发展历程太阳能热转化海水淡化技术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

最早的太阳能热转化海水淡化装置是利用平板集热器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使其驱动海水的蒸发和凝结过程。

然而,由于材料和技术限制,这种装置的效率较低,成本较高。

随着科技的进步,太阳能热转化海水淡化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

目前广泛应用的技术包括:太阳能薄膜蒸发器技术、太阳能多效蒸发技术、太阳能中温多级闪蒸技术等。

这些技术在提高海水淡化效率、节能降耗、减少排放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4. 技术应用现状目前,太阳能热转化海水淡化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全球各地的海水淡化项目中。

它在解决淡水资源短缺问题、改善水质和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发展中国家,太阳能热转化海水淡化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农村供水、工业用水等领域。

它不仅可以为当地居民提供干净的饮用水,还可以满足工业生产的用水需求,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在开发中国家,太阳能热转化海水淡化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海水养殖和沿海农业灌溉等领域。

它可以为海水养殖提供新鲜水源,帮助农民扩大农田面积,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此外,太阳能热转化海水淡化技术还被应用于缓解水资源短缺的旅游岛屿和沿海城市。

通过利用太阳能热转化技术,这些地区可以降低对水资源的依赖,实现水的自给自足,同时减少对地下水的开采,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

我国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

我国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

我国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目前,我国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正在取得快速发展,并且具有广阔的前景。

以下是我对该领域现状及前景的展望。

一、现状:1.技术进步:我国在海水淡化技术上取得了显著进步。

传统的海水淡化技术包括蒸馏和逆渗透两种。

我国在蒸馏技术上的研发取得了重要突破,利用多效蒸馏装置可以大幅提高能源利用率。

同时,逆渗透技术也在不断改进和升级。

2.规模扩大:我国已建成一批大型海水淡化厂,如天津、大连等地,总处理能力达到数百万吨/日。

这些海水淡化厂为满足城市用水需求做出了重要贡献。

3.应用拓展:除了城市用水,海水淡化技术还可应用于农业灌溉、工业用水、生态环境修复等领域。

目前,我国已经在一些沙漠地区陆续建设了海水淡化厂以解决当地用水问题,并为当地的农业和生态修复提供了可靠的水源。

二、前景:1.技术创新:随着海水淡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技术不断涌现。

如利用太阳能或核能作为能源驱动海水淡化,将进一步降低能源消耗,提高海水淡化的经济效益。

2.成本降低:如今,海水淡化的成本正在逐渐下降。

技术进步、材料创新以及规模效应的体现,都将有助于降低海水淡化的成本,进一步推动海水淡化技术的普及和应用。

3.区域利用:我国海岸线长,拥有丰富的海水资源。

未来,可以通过建设更多的海水淡化厂,将这些海水资源转化为可用水,满足需求不断增长的地区用水需求。

4.生态友好:海水淡化技术的应用,有助于保护地下水资源,减少对淡水资源的压力,进一步推动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5.国际合作:我国在海水淡化领域的发展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未来,可以与其他国家和地区进行合作,共同推动海水淡化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互利共赢。

综上所述,我国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发展现状良好,展望也十分广阔。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成本的不断降低,海水淡化将成为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重要手段之一,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2024年海水淡化处理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海水淡化处理市场分析现状

海水淡化处理市场分析现状引言海水淡化处理是一种将海水转化为淡水的技术,是解决淡水资源短缺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

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对淡水的需求不断增加。

本文将对海水淡化处理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市场规模据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球海水淡化处理市场规模约为XX亿美元。

海水淡化处理市场呈现稳定增长的趋势,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将保持持续增长。

市场驱动因素1. 淡水资源短缺全球范围内,淡水资源短缺是推动海水淡化处理市场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之一。

许多地区面临着淡水资源供应不足的问题,海水淡化处理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可行选择。

2. 快速发展的海水淡化处理技术海水淡化处理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快速发展,降低了处理成本,提高了处理效率。

这促进了海水淡化处理市场的增长。

3. 政府支持和政策推动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政府都采取了鼓励海水淡化处理发展的政策措施,如给予税收优惠、提供经济援助等。

这些政策支持和推动也促进了海水淡化处理市场的发展。

4. 环境保护需求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许多地区开始重视海水淡化处理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海水淡化处理可以减少对地下水资源的开采,减轻对环境的负担。

市场前景随着全球淡水资源供应不足问题的日益突出,海水淡化处理市场有望继续保持增长势头。

以下是海水淡化处理市场的几个主要发展趋势:1. 水处理技术的进一步创新未来,海水淡化处理技术将进一步创新,降低处理成本,提高处理效率,提升海水淡化处理的可持续性。

2. 市场竞争加剧随着海水淡化处理市场的增长,竞争将变得更加激烈。

企业需要通过技术创新和成本优化来提高竞争力。

3. 区域市场的差异化需求不同地区对海水淡化处理的需求有所差异,未来市场将出现更多的定制化产品和解决方案,以满足不同地区的需求。

4. 可再生能源与海水淡化处理的结合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和应用,将可再生能源与海水淡化处理相结合,可以降低处理成本,并促进可持续发展。

结论海水淡化处理市场作为解决淡水资源短缺问题的有效手段,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阳能海水淡化的新技术发展现状
摘要:当前水资源的严重匮乏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并严重制约着社会、经
济的快速发展。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过的一组数据指出: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
时间内,将会有2400万至7亿人面临缺水危机而背井离乡,到2030年,如果缺
水问题无法得到有效解决,全球半数人口将会生活在严重缺水的环境中[1]。

虽然地球上水资源总量大,但是淡水资源仅占到了2.5%,而实际上可供人类使用
的淡水资源仅占到地球上水资源总量的0.26%。

我国水资源总量约为28000亿m3,占世界水资源总量的6%左右,由于人口众多,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
1/4,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

据有关报道指出,我国约有
360多个县级以上的城市存在缺水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水资源供给压力
会进一步扩大,严重地影响着城市的建设和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海水淡化;太阳能;太阳能收集器
太阳能电驱动海水淡化主要指利用光伏发电原理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然后
用电能驱动高压水泵压缩海水进行反渗透来完成海水淡化。

海水被高压水泵送入
到反渗透(RO)系统中,反渗透膜只能使淡水通过,而盐分则会通过旁路系统排除,RO装置能量回收率大于50%,脱盐率可达到90%以上。

1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的分类
利用太阳能进行海水淡化,主要利用太阳能的热效应和光效应。

利用太阳能
热效应驱动的海水淡化方法,即将收集到的太阳热能驱动海水发生相变进行分离,又可分为直接法和间接法两大类:直接法是将集能部分和脱盐部分集于一体,间
接法是将集能部分和海水蒸馏部分分开,热量通过工质运送。

Tiwari也提出将太
阳能蒸馏系统分为主动式和被动式两种。

被动式海水淡化的装置中不使用电能驱
动元件,工作温度较低,产水量小;主动式太阳能蒸馏使用了附加设备,运行温
度提高,加上回收了蒸汽的冷凝潜热,效率大大提高,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

利用太阳能光效应海水淡化就是利用光电效应产生电能后驱动渗析过程生产
淡水。

光伏发电系统按其应用形式可分为独立光伏发电系统和并网光伏发电系统
两大类。

目前太阳能光效应海水淡化的关键问题包括光伏电池技术、光伏发电成
本以及与海水淡化系统的对接等。

2对传统系统改进的新技术
传统集热器太阳能收集效率不高,加上对冷凝潜热回收不够,系统升温缓慢,效率低下。

近几年来,新型高效集热管的出现使加热水温度越来越高,太阳能替
代传统化石燃料与传统海水淡化装置结合有了可能,再加上不断发展的光电转换
技术,未来定会出现新型高效太阳能海水淡化系统。

现阶段太阳能海水淡化方法
只是对传统方法稍作改动,例如对传统的蒸馏法来说,只是把传统的化石燃料加
热换成利用太阳能加热,而渗析过程是利用太阳能发电代替传统电源,与传统方
法相比确实节能环保,但在实质上太阳能与海水淡化并没有密切结合。

目前对原
有系统改进的新技术主要是有机结合各种淡化方法的优点,达到太阳能利用率最
大化的目的。

2.1蒸馏法
传统的太阳能蒸馏法单位面积产量很低,主要因为:蒸汽的凝结潜热未被利用;蒸馏器换热管换热效率不高;蒸馏器中待蒸发的海水热容量太大。

尤其前两
点极大地限制了太阳能蒸馏制水的效率。

为此,如何提高凝结潜热的利用率和换
热器的换热效率就成了提高太阳能蒸馏制水效率的突破口。

提出了一种可以昼夜
连续运行新型的闭式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利用自主研发的纸蜂窝结构高效蒸发器,回收了系统的冷凝潜热,系统淡水产量有较大的提高。

张小艳等[12]发现多
级迭盘式太阳能蒸馏器能充分利用蒸汽的潜热,效率较高,特别在较高温度段
(>70℃)运行时,性能更加理想,而且运行温度越高,效果越好。

在蒸馏器四
周安装循环冷却水管强化冷凝,凝结潜热得到利用,并分别以淡水、海水及工业
废水为样品进行了性能试验,发现最大的日产水量大约1.4L·m-2·d-1,水质与
雨水和矿物质水相当,大大提高了太阳能蒸馏器的效率。

设计了一套具有四效回热的低温多效吸收式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采用激淋
式横管降膜蒸发、多效闪蒸与多效回热、强化冷凝、强化对流等多项强化传热传
质措施,减小了装置中海水的热容量,装置升温快,产水迅速,在高温和相对较
高真空度下工作有更多的优势和更高的产水效率。

天津大学]综合多级闪蒸和低
温多效两种系统的优点,设计了直热式太阳能海水淡化试验装置,海水直接进入
集热系统,省去产生蒸汽的热交换设备,太阳能集热系统和淡化系统耦合运行,
产水量和性能系数都较高。

佛罗里达大学设计了专门利用低能级太阳能的海水淡
化系统,使用重力和环境压力制造出蒸馏室真空环境,理论分析结果表明运行时
的蒸馏效率高达90%甚至更高,而传统平板式太阳能蒸馏器平均值只有30%~40%,即使运行条件良好也只有50%。

利用太阳能加热海水,利用潮汐能代替水泵和真
空泵为系统给排水以及抽真空提供动力,降低运行成本,更有利于海水淡化的推
广普及和实用化进程。

换热器的效率直接决定着整套系统的效率。

在目前的研究中,多数换热器都
是采用水平管降膜蒸发,在换热的过程中会有不间断的相变过程,换热系数高,
热耗量小,还能利用低位余热,相比竖直管蒸发来说空间利用率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管间距相对仍然较大,供液方式较复杂。

为此,将传热管束紧凑排列置于饱
和状态液体中,将其变为满液式蒸发换热器,利用传热管束间受限空间内早期沸
腾强化机理,将中小热负荷条件下的自然对流换热转化为核沸腾换热,在间隙尺
寸适宜时,其换热性能可能优于降膜式蒸发换热器。

实验证明满液式蒸发换热器
换热性能良好,在中小热负荷条件下甚至超过降膜式蒸发换热器,应用前景明朗。

2.2渗析法膜法反渗透
反渗透法需要提升海水压力以克服渗透压后才会有淡水产出。

半透膜应该能
够承受足够的高压。

日本率先成功研制出耐高压半透膜,将一级SWRO的操作压
力由5.5MPa提高到了8.4MPa,大大提高了系统的产水效率。

另外一个研究最多
的问题就是渗透后的能量回收问题。

经正常渗透膜后排出的浓水余压高达5.5~6.5MPa,按照40%的回收率计算,排放的浓盐水中还蕴含约60%的进料水压力能量,回收这一部分能量可大幅降低反渗透海水淡化的能耗。

目前能量回收装置主
要分有水力涡轮式和功交换式两大类。

能量回收装置在国外起步较早,发展很快,而且产品也已经基本成型。

另外一个研究最多的问题就是渗透后的能量回收问题。

能量回收装置是膜法
海水淡化发展的前提条件,海水含盐量高,渗透压力,需要提供较高的工作压力(4~7MPa),而反渗透膜间压差仅0.2~0.3MPa,其余95%以上的能源就浪费了,
故早期膜法海水淡化技术发展十分缓慢;近年来,能量回收技术得到显著提高,
能量回收率已经达到95%,能量回收技术的提高促进了膜法海水淡化的发展,膜
法海水淡化的发展也刺激了能量回收技术的提高。

目前世界上大致有二种能量回
收装置更多地应用在海水淡化中,根据出现先后次序:涡轮式能量回收系统、PX
压力交换能量回收系统。

3结语
海水淡化能够增加淡水总量,保障沿海与岛屿的居民用水,稳定供给工业用水。

近期传统能源仍将是海水淡化的主要动力源,但可用太阳能作为常规能源的
补充。

太阳能海水淡化除环保节能,受地域和气候影响小之外,还具有以下特点:未来几年太阳能蒸馏制水仍然是占主导地位,但渗析法的节能高效的特点决定着
利用透过性膜来制取淡水是行业未来发展的趋势;将太阳能与常规海水淡化结合,
借助先进制造工艺与强化传热传质技术,制水效果比较理想;太阳能收集器是系
统的能量输入口,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并准确安装才能达到效率与成本的双平衡。

参考文献:
[1]周俊婷.美积极建设海水淡化厂[J].节能与环保,2003(4):62.
[2]海水淡化将为环渤海地区“止渴”[J].节能与环保,2004(8):58.
[3]2010中东迪拜水处理、环保及能源博览会
[4]AkiliDKhawaji,IbrahimKKutubkhanah,Jong-
MihnWie.Advancesinseawaterdesalinationtechnologies[J].Desalination,200 8,2(21):47-69.
[5]张耀明,邹宁宇.海水淡化技术与太阳能利用[J].中国工程科
学,2005,7(11):37-4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