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军区生活污水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处理

某军区生活污水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处理
某军区生活污水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处理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艺流程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 一、通过建造类似沼泽的湿地,将污水投配到湿地上利用土壤、人工介质、植物等的物理、化学以及生物作用对污水进行转化、去除。 人工湿地是一种综合的生态系统,利用系统中各种生物对其进行处理。 二、分类;自由水面流人工湿地、潜流型人工湿地、垂直水流型人工湿地。 去除范围;N、P、SS、病原体、有机物,BOD5去除率85%-95%,COD去除率80%。(进水浓度较低时) 三、特点;处理效果好、工艺简单、投资少、运行费用低、缓冲容量大并且非常适合中小型村庄生活污水集中处理。 四、适用范围;农村集中式和分散式污水处理系统 设计时可以因地制宜 五、注意事项;1、必须做好防渗工作(可用土工布或三灰土夯实预防)2、湿地植物应耐水、根系发达、吸收氮磷量大等。2、植物最好是春季种植。3、植物在初期为使其有较好的生长条件应适当的控制湿地水位。4、做好日常护理,及时清理。5、不耐寒植物在冬季前要做好防冻措施。 水解酸化与人工湿地组合处理技术

适用地区:农村地区小规模生活污水的处理(较为适合南方地区,北方地区因天气原因可使用潜流型人工湿地)一、以下工艺流程参考跑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的实地施工过程 污水格栅/泵水解酸化 池人工湿地排放简介;格栅可去除大颗粒物。水解酸化池(污水中污染物浓度低是用水解酸化池,浓度高时采用曝气池)。人工湿地填料与植物之间会生成一层生物膜,生物膜可吸收、同化、异化水中的有机物。还可形成好氧、缺氧以及厌氧状态,使水中氮磷能够进行硝化和反硝化作用。运行中产生的污泥必须要稳定化后才能运出。 工艺部分设备(可调) 水解酸化池可用曝气池替换 水解酸化池和人工湿地系统之间可加缺氧好氧池,依据出水水质要求和地方经济条件而定。 工艺主要构筑物 ①格栅井:内置粗格栅②进水渠:内置细格栅③提升泵站:内置潜污泵④水解池:内置填料及潜水曝气池⑤二沉池⑥污泥储池⑦中间水池:内置潜污泵 主要设备:①格栅:自制简单格栅②潜水曝气机③提升泵:耦合式潜污泵

山西某水库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技术方案

漳泽水库(浊漳南源入湖口)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 技术方案 北京国环清华环境工程设计研究院 二零一零年十月

前言 浊漳河分为南、北、西三源,南源发源于长子县发鸠山,长80km,西源发源于沁县漳河村,河长78km,浊漳河南源流域面积3477km2。北源发源于榆社县柳树沟,河长109km。浊漳南源与浊漳西源在襄垣县甘村汇合,流至合口村又与浊漳北源汇合,始称浊漳河。浊漳河在平顺县出省境成为河北省与河南省的界河。省境内全长237km(以浊漳北源为主流),流域面积11688km2。浊漳河出省境处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1.6亿m3,多年平均流量为36.8m3/s,多年平均径流模数为3.15m3/(s·km2)。 浊漳南源是一条季节性河流,如同我国北方大多数小流域河流,除一年汛期的几场洪水外,其它时间基本以污、废水为主。 近年来,由于浊漳南源沿线各城区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面源污染排入浊漳南源中,加上雨水较少,河水污染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污染,流域生态系统受到一定破坏。浊漳南源河水污染治理有待进一步提高。 根据流域综合整治规划和省、市环保要求,浊漳南源河水水质应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Ⅳ类标准。为确保流域综合整治规划目标的顺利实现,长治市在实施流域污染综合治理的基础上,计划建设漳泽水库(浊漳南源入湖口)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对浊漳南源的污染河水进行深度处理,处理后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Ⅳ类标准,工程的顺利实施,可有效改善浊漳南源入湖

水质。 针对浊漳南源河道和入湖口的土地利用现状和浊漳南源河水水质、水量现状,综合考虑技术的生态安全性、效果持久性、经济可行性和自然生态性,基于经济可行、技术稳定、管理简便的原则,确定采用人工湿地技术对浊漳南源污染河水进行治理,具体工艺方案为:橡胶坝+生态滞留塘+河道走廊人工湿地。 受长治市环境保护局委托,我单位在资料分析和现场考察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实践经验,对漳泽水库(浊漳南源入湖口)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方案进行了科学规划,完成了技术方案的编制工作,在技术方案编制过程中,得到了长治市人民政府、长治市环境保护局、建设局、长治湿地公园管理处等有关部门领导和技术人员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表示深深地感谢!

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对氮的净化效果

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对氮的净化效果 贺 锋, 吴振斌, 成水平, 付贵萍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 武汉430072) 摘 要: 采用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处理武汉东湖污染水的中试结果表明,出水中NH +4-N 、NO -2-N 和凯氏氮(K N )浓度均显著降低,而NO -3-N 含量有所上升;系统最佳运行水力负荷为800mm/d ,超过此负荷后系统净化效果随负荷增加而下降;在东湖现有的污染负荷下,处理系统仍呈现 ;就基质中K N 的分布而言,水平方向为下行流池含量高于上行流池,垂直方向为上层>中层>下层,而在植物体内的分布则为叶片中含量最高。 关键词: 污染湖水; 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 氮的积累与分布 中图分类号:X70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602(2004)10-0018-04 基金项目:“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课题(2002AA601021);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 SCX 2-SW -102);武 汉市晨光计划资助项目(20025001035) E ffect of I ntegrated V ertical 2flow Constructed Wetland on Nitrogen R emoval HE Feng , WU Zhen 2bin , CHE NG Shui 2ping , FU G ui 2ping (State K ey Lab.o f Freshwater Ecology and Biotechnology ,Institute o f Hydrobiology ,China Academy o f Sciences ,Wuhan 430072,China ) Abstract : A pilot test was conducted with integrated vertical 2flow constructed wetland to treat polluted water from East Lake in Wuhan.Result shows that the concentrations of NH +4-N ,NO -2-N ,K jeldahi nitrogen (K N )in the effluent is reduced remarkably while NO -3-N is increased slightly.The system optimal hydraulic load is 800mm/d.When this optimal value is overloaded ,the purification effectiveness decreases with the in 2crease of hydraulic load.Under the present pollution load in East Lake ,the system still has the potential of bearing pollution.From the K N plane distributing in substrates ,the nitrogen content of down 2flow chamber is higher than that of up 2flow chamber.From the K N vertical distribution ,the nitrogen content of top layer is high 2er than that of medium layer ,bottom layer has the minimum content.The highest concentration is in leafage based on the K N distributing in the plants. K ey w ords : polluted lake water ; integrated vertical 2flow constructed wetland ; nitrogen accumula 2 tion and distribution 1 材料与方法111 系统的构建 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中试系统建于武汉东湖湖畔,面积为162m 2,由下行流和上行流两池串联而 中国给水排水 2004V ol.20 CHI NA W ATER &W ASTEW ATER  N o.10

人工湿地与污水深度处理

浅谈人工湿地与污水深度处理 1.人工湿地概述 湿地是地球上具有多种独特功能的生态系统,它为人类提供大量食物、生产原料和水,且其重要性体现在维持生态平衡、保持生物多样性和珍稀物种资源以及涵养水源、蓄洪防旱、降解污染调节气候、补充地下水、控制土壤侵蚀等方面。人工湿地是在自然湿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综合的生态系统,以生态系统中物种共生、物质循环再生为基础原理,结构与功能协调原则为基本原则,在保障废水中 的最佳效益。 2.人工湿地对污水深度处理的作用机理 人工湿地净化处理污水过程中,基质、植物和微生物三者相互联系,并形成一个共生系统,利用基质 - 微生物 - 植物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三重协同作用,通过过滤、吸附、共沉、离子交换、植物吸收和微生物的降解等来实现对污水的深度净化和处理[1]。 2.1 微生物在污水深度处理的作用 湿地系统中微生物对污水的降解处理起主要作用。自然界中,氮、磷、硫的循环离不开微生物的参与。 列的作用,污水中的主要有机污染物得到了降解同化,成为微生物细胞组成的一部分,其余的污染物则变成对环境无害的无机物质回归到自然界中。 2.2植物在污水深度处理的作用 2.2.1湿地植物对污水中N、P的吸收利用及对重金属和有害物质的吸附和富集作用。污水中的氮可分为有机氮和无机氮,其中无机氮作为植物生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能以离子形式被植物吸收利用;部分有机氮被微生物分解成氨氮后,也能被植物吸收利用。当植物从污水中吸收氮元素后,将氮元素合成植物蛋白质等有机氮,最后通过对植物的收割将它们从湿地系统中去除。废水中的无机磷在植物吸收及同化作用下可转化成植物的ATP、DNA、RNA等有机成分,然后通过植物的收割而移去。湿地植物还通过根系吸收部分金属离子,并被输送到其他器官,在植物根部积累最多。 2.2.2湿地植物的输氧作用。人工湿地中植物能将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通过气道输送至根区,通过改变根区的氧化还原电位影响基质中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3]。有研究表明,水生植物的输氧速率远比依靠空气向液面扩散速率大,植物的输氧功能对人工湿地降解污染物好氧的补充量远大于由空气扩散所得氧量[4]。 2.2.3湿地植物为微生物提供适宜生境。微生物是人工湿地中另一重要组成部分。人工湿地内植物底部发达的根系系统对微生物和细菌群落提供好氧生境起主要作用。人工湿地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极其丰富,植物发达的根系形成一个网络状的结构,扩大了可供微生物吸附着生的表面积;并且在植物根系附近能形成好氧、缺氧和厌氧的不同微环境,为不同类型微生物的生长代谢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进而为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提供了足够的分解者。 2.2.4湿地植物可加强和维持人工湿地良好运行。保证湿地系统稳定的水力传输是人工湿地系统良好运行的首要条件,湿地植物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植物根以及根系对介质具有穿透作用,能在介质中形成众多微小的气室或间隙,减小了介质的封闭性,增强了介质的疏松度,使得介质的水力传输得到加强和维持。 2.3基质填料在污水深度处理的作用 湿地中的填料为植物提供了生长基质,同时也为湿地微生物和细菌群落提供了生存环境,为污染物的降解和去除提供了载体,湿地填料在污水的深度处理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载体作用。湿地填料的去污过程主要通过物理过滤、拦截、离子交换、吸附、螯合作用、沉降反应等作用完成。李旭东等 [9] 通过研究发现,在相同条件下,沸石芦苇床较砾石芦苇床在总氮( TN )、氨氮、硝酸盐氮的去除率更高,沸石对氨氮的吸附、离子交换、微生物的硝化、反硝化作用是沸石芦苇床系统去除氮的主要途径。秦怡等 [10] 通过研究发现,对不同的填料和植物进行组合,利用系统中不同填料、植物、微生物形成独特的生态环境,

人工湿地水质净化机理

人工湿地水质净化机理 人工湿地对污水的作用机理十分复杂.一般认为,人工湿地生态系统是通过物理、化学及生物三重协同作用净化污水.物理作用主要是过滤、截留污水中的悬浮物,并积在基质中;化学反应包括化学沉淀、吸附、离子交换、拮抗和氧化还原反应等;生物作用则是指微生物和水生动物在好氧、兼氧及厌氧状态下,通过生物酶将复杂大分子分解成简单分子、小分子等,实现对污染物的降解和去除. 1.1基质净化机理 人工湿地中的基质由土壤、细砂、粗砂、砾石、碎瓦片、粉煤灰、泥炭、页岩、铝矾土、膨润土、沸石等介质中的一种或几种所构成,是湿地植物的直接支撑者,为植物和微生物提供营养,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易形成生物膜,污水流经颗粒表面时,污染物通过沉淀、过滤、吸附作用被截留,不同的基质有不同的处理能力.湿地基质的类型、结构和肥力状况直接决定湿地植物的类型、数量和质量,并通过食物链影响湿地动物的类群、生长和发育,最终影响湿地生态系统的物质生产.基质也是湿地微生物、水生动物的生活场所,在基质颗粒的周围形成生物膜,通过提供能源和适宜的厌氧条件加强氮的转化.研究表明,在不考虑植物因素的条件下,经过湿地处理的模拟生活污水的CO D、BOD 5、"TSS、总氮、总磷等污染物浓度下降,水质得到改善.研究还表明,选择合适的人工湿地基质材料和厚度,对提高人工湿地净化能力至关重要. 1.2植物净化机制 植物是湿地中最重要的去污成分之一,在人工湿地净化污水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根据植物对污水净化机理的差别,可分为直接净化作用和间接净化作用.直接净化作用是指植物通过吸收、吸附和富集等作用直接去除污水中污染物.间接净化作用是指植物根、茎输送氧气,增强和维持基质的水力传输,影响水力停留时间,通过根系巨大的表面积创造利于各种微生物生长的微环境.

垂直流人工湿地工艺设计

收稿日期:2008-03-10 基金项目: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7GZC084),江西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项目(赣教技字[2007]193号)作者简介:李忠卫(1985-),男,江西吉安人,在读硕士. 文章编号:1005-0523(2008)03-0040-05 垂直流人工湿地工艺设计概述 李忠卫,王全金,李 丽 (华东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江西南昌330013) 摘要:简单介绍了人工湿地的定义、类型及其运行的影响因素.阐述了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的主要设计内容,包括湿地床体设计、植物群落的构建、基质的选择和铺设、自动增氧系统的建设等方面,并给出了相关的设计参数.关 键 词:人工湿地;垂直流;工艺设计中图分类号:X703.1 文献标识码:A 人工湿地是一种由人工建造和监督控制的、与沼泽地类似的地面,它是利用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物 理、化学和生物的三重协同作用来实现对污水的净化.湿地系统主要由各种具有透水性的基质、水生植物、水体、湿地中低等动物和好氧或厌氧微生物种群五部分组成[1].人工湿地系统运行情况是否良好取决于进水水质、湿地的设计以及出水水质要求等因素[2].Miklas Scholz 通过相关性分析得出湿地的去除率与电导率、温度、溶解氧和总悬浮物有密切关系[3].人工湿地根据水流方式的差异可分为三种:①自由表面流人工湿地(SFW ),②水平潜流人工湿地(SSFW ),③垂直流人工湿地(VFW ).为了使出水水质达到指定的排放标准,必须对湿地进行合理的设计,针对不同类型的湿地其设计方法和构建过程在某些方面会有所不同.垂直流人工湿地在净化污水方面有较好的效果,尤其是脱氮除磷方面.但人工湿地系统较传统污水处理工艺占地较大,与其他类型人工湿地相比,其基建费用相对较高.设计参考公式方面各地均有差异,相关参数不全或者较少.因此,垂直流人工湿地的设计在整个系统的建设过程中占据重要作用.本文较为全面地介绍了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设计方法和相应的强化措施. 1 垂直流人工湿地的设计 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的设计中包括选址、系统工艺、核心设施、水力负荷、植物、基质、床体结构的 设计等,其中较为重要的为人工湿地床体设计与参数的选定、湿地基质的构建、植物群落的构建三个方面. 1.1 湿地床体设计 垂直流人工湿地中水的流态满足一级推流动力学,可采用一级动力学方程计算湿地所需表面积[4]. A s =[Q (ln C 0-ln C e )]/(K T Dn ) (1) 式中:C e —出流BOD 5(mg /L ); C 0—入流B O D 5(mg /L ); K T —与温度有关的一级反应速率常数(d -1);Q —系统平均流量(m 3/d );D —床层深度(m );n —床层孔隙率;A S —系统表面积(m 2) K T 与温度的关系为K T =K 20(1.1)T -20.据有关 文献报道和实际试验,某一特定潜流湿地系统的K 20与床体填料的孔隙率n 有关,关系式为K 20=K 0 (37.3n 4.172 ),对典型城市污水取K 0=1.893d -1,高 第25卷第3期2008年6月 华 东 交 通 大 学 学 报 Journal of East China Jiaotong University Vol .25 No .3Jun .,2008

人工湿地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

LBL-QS人工湿地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 设计方案

目录 第一章:设计总则 (1) ★项目概述: (1) ★设计内容: (1) ★设计依据: (1) ★设计原则: (2) 第二章:方案论证 (3) ★水量、水质论证: (3) ★工艺论证: (5) ★推荐工艺设计: (6) ★处理单元设计参数: (8) ★设备安装调试及维护: (9) 第三章:项目投资 (10) ★项目投资估算: (10) 第四章:相关资料 (11) ★多水样处理效率折线图: (11) ★相关工程图例: (12)

第一章:设计总则 ★项目概述: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旅游业及房地产业蓬发展,高级宾馆及别墅小区拔地而起,而高级宾馆及别墅小区往往又远离城市污水处理厂,给集中处理生活污水带来不便。为了保护环境,造福子孙后代,我公司研制推出了LBL-QS系列污水处理设备。该设备采用世界上先进的人工湿地处理工艺,集去除BOD、COD、NH-N于一身,通过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物理、化学和生物3者协同作用已达到对污水的净化,是目前最高效的水处理设备。经过实地应用表明,LBL潜流人工湿地生活污水处理装置是一种具有投资省、运行简便、处理效果稳定出水水质好等优点的新型生态污水处理技术。 ★设计内容: LBL-QS人工湿地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被广泛地用于高级宾馆、别墅小区及居民住宅小区的生活污水处理,针对业主提供的相关进水水质、水量检测报告,合理选型、规范施工,设计出水达到《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02绿化用水标准。 设计内容包括: ◇LBL-QS人工湿地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工艺流程、设备选型; ◇LBL-QS人工湿地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净化机理阐述; ◇LBL-QS人工湿地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基本设计参数; ◇LBL-QS人工湿地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安装、调试及维护; ◇LBL-QS人工湿地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投资估算。 ★设计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法》(GB18918-2002); ◇《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02);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规范》(HJ2005-2010); ◇《粪便无害化卫生标准》(GB7959-87); ◇《城镇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CJJ27-2005);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城镇污水处理厂附属建筑和附属设备设计标准》

农村生活污水人工湿地方案

*****人工湿地处理生活污水项目 设 计 方 案 编制单位:长沙百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编制时间:2016年6月 目录 一、概况 (1) 二、设计依据及基础资料 (2) 1. 设计依据 (2) 2. 设计原则 (2) 3. 项目所在地气象资料 (3) 4. 项目粗略规划图 (4) 5. 设计进出水水质 (5) 6. 设计水量 (5) 三、污染物分析及处理工艺提出 (5) 1. 排水污染物分析 (5) 2. 处理工艺提出 (6) 四、处理工艺概述 (7)

1.人工湿地对污染物的去除 (7) 2.人工湿地处理污水的特点 (9) 五、处理工艺设计 (11) 1.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框图 (11) 2. 污水各处理单元功能描述 (11) 六、人工湿地设计规范 (12) 1. 工程设计 (12) 2. 防渗设计 (14) 3. 人工湿地填料 (14) 4. 植物选配 (15) 5. 布水与集水方式 (16) 6. 强化吸磷 (17) 7. 消毒及中水回用设施 (18) 七、结构设计 (18) 1. 化粪池 (18) 2. 格栅池 (19) 3. 人工湿地 (19) 4. 清水池 (20) 5.纳污水渠 (20) 6. 控制系统 (20) 八、主要构筑物及设备汇总表 (20) 九、污水处理装置环保、安全设计 (21) 1. 污水处理设施环境保护设计 (22) 2. 污水处理厂安全设计 (22) 十、售后服务 (23)

一、概况 *********践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明确“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建设目标。加强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是村容整洁的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为进一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农村现代化、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建设规划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以“致富门道明晰,基础设施完善,社保体系建立,社会和谐稳定”为主要任务,努力探索初具特色的新农村建设之路。 近年来农村生活水平提高显著,居住区面积扩大,生活用水量猛增;同时农村污水处置设施没有及时配套,水环境污染治理任务面临严峻的考验。生活废水已成为各地河道及排污沟污染的重要原因。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推进,全社会都在向社会主义新农村迈进,改善生活环境,整治村容村貌,消除脏、乱、差,成为当前人民群众的迫切要求。根据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和长沙市“加快农村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精神,结合******的实际情况。计划对该村进行水环境治理和水生态建设,对村内污水进行必要的收集和处理,对排水管网进行统一的规划建设,科学有效的处理生活污水,成为现阶段迫切的任务。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艺流程教学文案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 艺流程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 一、通过建造类似沼泽的湿地,将污水投配到湿地上利用土壤、人工介质、植物等的物理、化学以及生物作用对污水进行转化、去除。 人工湿地是一种综合的生态系统,利用系统中各种生物对其进行处理。 二、分类;自由水面流人工湿地、潜流型人工湿地、垂直水流型人工湿地。 去除范围;N、P、SS、病原体、有机物,BOD5去除率85%-95%,COD去除率80%。(进水浓度较低时) 三、特点;处理效果好、工艺简单、投资少、运行费用低、缓冲容量大并且非常适合中小型村庄生活污水集中处理。 四、适用范围;农村集中式和分散式污水处理系统 设计时可以因地制宜 五、注意事项;1、必须做好防渗工作(可用土工布或三灰土夯实预防)2、湿地植物应耐水、根系发达、吸收氮磷量大等。2、植物最好是春季种植。3、植物在初期为使其有较好的生长条件应适当的控制湿地水位。4、做好日常护理,及时清理。5、不耐寒植物在冬季前要做好防冻措施。 水解酸化与人工湿地组合处理技术

适用地区:农村地区小规模生活污水的处理(较为适合南方地区,北方地区因天气原因可使用潜流型人工湿地)一、以下工艺流程参考跑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的实地施工过程 污水格栅/泵水解酸化 池人工湿地排放简介;格栅可去除大颗粒物。水解酸化池(污水中污染物浓度低是用水解酸化池,浓度高时采用曝气池)。人工湿地填料与植物之间会生成一层生物膜,生物膜可吸收、同化、异化水中的有机物。还可形成好氧、缺氧以及厌氧状态,使水中氮磷能够进行硝化和反硝化作用。运行中产生的污泥必须要稳定化后才能运出。 工艺部分设备(可调) 水解酸化池可用曝气池替换 水解酸化池和人工湿地系统之间可加缺氧好氧池,依据出水水质要求和地方经济条件而定。 工艺主要构筑物 ①格栅井:内置粗格栅②进水渠:内置细格栅③提升泵站:内置潜污泵④水解池:内置填料及潜水曝气池⑤二沉池⑥污泥储池⑦中间水池:内置潜污泵 主要设备:①格栅:自制简单格栅②潜水曝气机③提升泵:耦合式潜污泵

净化人工湿地污水的方法

净化人工湿地污水的方法 1 引言 人工湿地(Constructed Wetlend)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污水处理技术,它是通过基质-土壤-微生物的综合作用实现对污染物去除,其中微生物是对污染物进行吸附和降解的主要生物群体和承担者,微生物在湿地基质中与其他动物和植物共生体的相互关系往往起着核心作用.由于其具有良好的污染物去除效果,可观的经济效益和广泛的适用性,已经引起世界各国研究者的重视. 人工湿地中微生物的作用是净化污水的最主要因素.微生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生态系统中,根据其生长温度特性可分为:低温微生物、中温微生物和高温微生物3类.低温微生物是指在极端低温环境下能够生长的微生物,它们具有独特的生理机制和特殊的代谢产物,主要分为嗜冷菌(Psychrophilies)和耐冷菌(Psychrotrophs)两类.前者是必须生活在低温条件下,即在0 ℃下生长繁殖,最适温度不超过15 ℃,最高温度不超过20 ℃的微生物,后者是能在低温条件下生长,在0~5 ℃下可生长繁殖,最高生长温度可达20 ℃的微生物.在寒冷的冬季这些低温微生物在人工湿地生态系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提供了崭新的应用前景. 国外对低温微生物处理污水技术的研究起步较早,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针对低温微生物资源(主要是南极及深海微生物)的初步收集、调查与研究工作.目前对低温微生物的研究与开发较少,力量还比较薄弱,其研究也没有达到一定的深度,有关人工湿地低温菌的研究更少.本实验研究了低温菌Pseudomonas flava WD-3在冬季接种到人工湿地后对污水的处理效果,并构建污水处理动力学模型,其成果必将为解决寒冷地区冬季人工湿地的污水处理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对于解决我国日益严重的水污染和缺水的问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Pseudomonas flava WD-3 的富集培养、分离、筛选和鉴定 2.1.1 菌株的富集培养与分离 将从人工湿地中采集的泥样(温度10 ℃)放入4 ℃培养箱中培养驯化,然后取1 g泥样接入三角瓶中振荡培养,使微生物快速生长,达到富集的作用.选取原浓度10-4~10-6倍的培养液各1 mL,接种于培养基平板上(设置3个平行),放入8 ℃培养箱中培养并记录各平板菌株生长状况.从中筛选出长势较好的菌株,然后反复分离纯化获得单菌落,将单菌落接种到试管斜面培养基上,于4 ℃冰箱内保存. 2.1.2 菌株的筛选 将分离出的单菌落富集培养,接种于模拟污水中,曝气后静置培养,定期测量废水中COD、总磷和氨氮的含量,计算出各菌株对其去除率,筛选出去除效率最好的菌株E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实验.

高效垂直流人工湿地村镇污水处理典型实例简介

高效垂直流人工湿地村镇污水处理典型实例简介 时间:2008-06-12 来源:深圳市环境科学研究所作者:莫凤鸾,彭立新,雷志洪 资料来源:深圳市环境科学研究所 摘要:通过介绍几个典型人工湿地城镇污水处理工程,论述人工湿地在城镇污水处理中的实用价值与前景。 Abstract: 关键字:城镇污水处理;高效垂直流人工湿地工艺 1前言 随着改革的深入,农村城镇化的推进,人口也不断增加,因人类生活所产生的污水日益增加并集中,在这些中小城镇需建设相应的污水处理厂,但受经济发展的制约,污水运行费用投入受到很大限制,很难正常运行。结合这些城市征地相对容易,而运行费用难筹集的具体特点,采用具有工艺技术先进、工艺成熟可靠、运行管理简单方便、投资省、运行费用低的生态节能的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和应用前景。 人工湿地是污水处理新型实用技术,具有投资较低、出水水质好、操作简单、运行费低和美化生态环境等优点,特别适用于土地资源丰富的中小城镇和广大农村。深圳环科所采用以人工湿地为核心的处理工艺建立了多例人工湿地城镇污水处理工程,系统运行效果稳定。2工程实例 2.1 铙平县城镇水资源保护人工湿地工程 2.1.1工程概况 黄冈河是广东省饶平县主要的淡水资源,全县主要的工农业生产用水和饮用水约80%来自黄冈河,县城水厂的取水点位于黄冈河的下游。随着人口的增长、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和工业的发展,黄冈河水质逐年恶化。对此省环境保护局、地方政府等相当重视,保护黄冈河饮用水源已刻不容缓。三饶镇位于黄冈河上游地区,目前镇内尚未修建任何污水处理设施,镇内生活污水及工业废水未经处理直接进入了黄冈河,黄冈河水质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为了改善黄冈河水质,保护人民身体健康,三饶镇人民政府委托我所采用高效垂直流人工湿地就新丰镇及三饶镇生活污水进行处理。 三饶镇污水处理设计规模为5000m3/d,工程已于2006年8月竣工验收,系统运行稳定。 工程投资200万元,运行费用0.5元/吨。。 本工程针对近期削减黄冈河污染负荷,改善黄冈水库水质,同时考虑饶平县经济欠发达,因此近期工程设计中以考虑最有效地削减污染负荷为日的,系统出水水质执行DB44/26-2001中的二级标准。 表2-1 饶平县三饶镇人工湿地系统处理效果

高效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水质净化技术

高效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水质净化技术 摘要:垂直流人工湿地技术作为绿色环保的污水处理新技术,已成为环境科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本文系统地介绍了垂直流人工湿地处理系统中植物、基质和微生物等组成部分对污水的去除作用,讨论了能对净化功能造成影响的主要因素如基质选择和堵塞问题,并提出垂直流人工湿地在我国污水处理领域的应用局限及发展趋势。 关键词:垂直流人工湿地;污水;净化功能;影响因素 人工湿地是一种低投资、低能耗、低处理成本和具有氮磷去除功能的废水生态处理技术,已逐渐被世界各国所接受。在欧洲和北美,数以千计的天然湿地和人工湿地被广泛应用于处理多种废水,其中包括城市污水、工业废水、农业径流、城市暴雨、填埋场沥滤液和矿山酸性排水[1-3]。它的原理主要是利用湿地中基质、水生植物和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一系列的物理的、化学的以及生物的途径净化污水。人工湿地根据水面的位置可分为两种类型: 表流人工湿地和潜流人工湿地。相比表流人工湿地,潜流湿地保温效果好,处理效果受气候、季节的影响较小,并且运行过程中若管理得当还可以有效防止蚊蝇滋生和产生臭味,目前国内外多采用潜流人工湿地处理污水[4]。潜流人工湿地根据主导水流可分为水平流和垂直流,垂直流人工湿地占地面积更小、供氧条件好、水力操作简单,系统运行初期便有良好的净化效果[5]。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通常用于市政水的处理,尤其适用于对氨氮排放量有严格要求的领域,在实现水体和生态修复方面有较广泛的应用范围。 1.垂直流人工湿地的特点 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净化功能强。不仅能有效去除污水中悬浮物、有机污染物、氮、磷,而且对重金属、细菌、藻毒素、外源生物活性物质和环境激素类物质等也有比较理想的去除效果;适用范围广。不仅可对污水进行集中处理,而且可因地制宜进行分散处理;不仅可用于生活污水、城市综合污水处理,还可用于湖泊水体修复以及部分行业废水的处理,如农业、养殖、矿山等。常年运行比较稳定,即使在冬季也有较好的净化效果。建设、运转费用低,尤其是运转费低。与景观建设相结合,具有净化美化环境的效果。贴近自然,没有环境扰动。 目前,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已在我国许多退化和受损湖泊中成功推广应用,对生活污水、城镇综合污水和医疗废水也有较好的处理效果[6, 7]。 2.垂直流人工湿地的净化功能 垂直流人工湿地对污染物的处理综合了物理、化学、生物和植物的作用。填料表面和植物根系中生长了大量的微生物形成的生物膜,废水流经时,固体颗粒被填料及根系阻挡截留,有机质通过生物膜的吸附及同化、异化作用而得以去除。床层中因植物根系对氧的传递释放,使其周围的微环境中依次呈现出好氧、缺氧和厌氧状态,保证了废水中的氮、磷不仅能被植物及微生物作为营养成分直接吸收,还可以通过硝化、反硝化作用及微生物对磷的过量积累作用从废水中去除,最后通过湿地基质的定期更换或收割使污染物最终从系统中去除[8]。

垂直流人工湿地配水均匀性的研究

中国环境科学 2009,29(8):828~832 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 垂直流人工湿地配水均匀性的研究 谢小龙1,2,贺 锋1,徐 栋1,吴振斌1*(1.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 430072;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0049) 摘要:从能量分配和压力水头分布出发,阐述了垂直流人工湿地穿孔管配水系统能量分布及压力水头分布状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影响垂直流人工湿地配水均匀性的2个关键影响因子—最不利2点流量关系及穿孔管布水系统内部配水间隔时间,得出了垂直流人工湿地配水系统中最不利2点的孔口出流流量关系式及垂直流人工湿地穿孔管布水系统内部配水间隔时间,为采用穿孔管配水的垂直流人工湿地提供了理论研究资料. 关键词:垂直流人工湿地;配水均匀性;配水时间;能量分配;穿孔管 中图分类号:X171.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923(2009)08-0828-05 Uniformity of water distribution system in vertical constructed wetland. XIE Xiao-long1,2, HE Feng1, XU Dong1, WU Zhen-bin1* (1.State Key Laboratory of Freshwater Ecology and Biotechnology, Institute of Hydrobi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Wuhan 430072, China;2.Graduate Unviversity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49, China). 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 2009,29(8):828~832 Abstract:Energy distribution and pressure head distribution of porous pipe in the vertical-flow constructed wetland were analyzed. And then two key influencing factors most two disadvantageous points and the distributing water time that affect the uniformity in the vertical-flow constructed wetland were put forward. From pressure head analysis, discharge relationship in the distribution system of porous pipe about most two disadvantageous points (a, c) was got. Finally, the distributing water time has been set up. Key words:vertical flow constructed wetland;uniformity;distributing water time;energy distribution;porous pipe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具有建造、运行费用低廉、处理效果稳定、适用面广等优点,得到国内外众多专家和学者的认可[1-7].人工湿地分为表面流和潜流人工湿地,而潜流湿地又可分为水平流和垂直流湿地.其中,垂直流湿地由于其占地面积较小,对有机物和氮有更高的净化效果,成为湿地应用中的首选[7].除了基质、植物和微生物是其基本组成外,配水系统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实现高质量、低能耗、稳定可靠的工程运行,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已被大量应用到各种各样的污水处理工程中, PLC的应用显著降低了该类工程的运行和维护成本,但也给污水处理系统提出了新的问题,即怎样合理而高效地安排PLC 的运行工况[8]. 良好的配水系统能合理地分配PLC的运行参数、最大化地利用人工湿地净化功能及能实现来水快速均匀地分布到整个人工湿地表面,保证湿地高效运行.因此,垂直流人工湿地配水系统的均匀性问题是关系到该类型湿地能否成功发挥其应有功效和安全推广应用的重要问题.目前国内外对此方面的研究鲜见报道.本研究主要从水力学角度来探讨垂直流人工湿地中配水均匀性问题. 1 湿地配水系统管道能量分配和作用水头分布 在已报道的垂直流人工湿地中,其配水系统一般采用“丰”型或半“丰”型布水形式[6],如图1所示.图1中“丰”型的各个分支管路穿孔大小 收稿日期:2008-12-29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808172);国家“十一五”水专项(2008ZX07106-2-4);湖北省科技攻关重大项目(2006AA305A03) * 责任作者, 研究员, wuzb@https://www.360docs.net/doc/542410420.html,

生活污水人工湿地设计方案概要

内容来自:水艺网 -- 生活污水人工湿地设计方案(初稿 人工湿地的净化机理: 对 SS :湿地系统成熟后,填料表面和植物根系将由于大量微生物的生长而形成生物膜。废水流经生物膜时,大量的 SS 被填料和植物根系阻挡截留。对有机物:有机污染物通过生物膜的吸收、同化及异化作用而被除去。对 N 、 P :湿地系统中因植物根系对氧的传递释放,使其周围的环境中依次出现好氧、缺氧、厌氧状态, 保证了废水中的氮磷不仅能通过植物和微生物作为营养吸收, 而且还可以通过硝化、反硝化作用将其除去, 最后湿地系统更换填料或收割栽种植物将污染物最终除去。 一、污水水质 (一、作为生活污水处理的主体工程。 按照城镇生活污水水质一般范围,可认为东升镇生活污水水质状况如下: COD 250— 350mg/l(项目取中间值 300 mg/l, 需监测核实 ; BOD 150--250 mg/l (取中间值200 mg/l; SS 200--300 mg/l(项目取中间值 250 mg/l ; NH3— N 30--40 mg/l(取中间值35 mg/l, P 8--10mg/l(取最大值 10 mg/l;水量按照 5000m 3/d设计。 (二、作为生活污水处理厂的后续工程。 一般镇区均需要建设二级污水处理厂, 按照城镇污水处理厂的出水标准, 如东升镇二级污水处理厂达标排放, 则污水处理厂出水应执行广东省《水污染排放限值》 (DB4426--2001中第二时段中的二级标准:COD 60mg/l; BOD 30 mg/l; SS 30 mg/l; NH3— N 15mg/l, P 1mg/l;水量按照 5000m 3/d设计;作为生活污水处理厂的后续工程, 人工湿地的处理压力要小得多, 且水平潜流式人工湿地对氨氮的处理效果不如垂直流人工湿地,本项目暂不深入分析此项。 二、出水要求

人工湿地生活污水处理工程方案

XXXXXXXXX度假村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 技术方案 XXXXXXXXX 2010年7月9日

目录

第一章总论 一、概述 XXXXXXXXX度假村北拱皇家园林九龙山国家森林公园,南邻碧波万倾的翠屏湖,东通清东陵,西达娘娘顶和黄崖关古长城。度假村山 环水绕、奇石怪岩、风光秀美,是蓟县观光旅游的理想去处之一。正式运行后每天将产生大量的生活污水,必须建立一套有效的污水处理设施,使污水处理达标后排放,这既可以保护景区优美的生态环境,又可以对度假村的可持续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目前,度假村沿盘山公路建立了25个储水池,度假村的17-18号、25-32号楼以及5万平米的隆磡建筑群预计居住2408人,产生的生活污水量约313吨/日,这些污水能够通过管道进入此储水池处,我公司受红磡集团委托,以上述水池为基础,对污水处理设施进行方案设计。在此根据我们以往的工程经验和污水水质情况,向贵公司提供技术方案。二、方案编制依据及编制原则 (一)编制依据 1、相关标准和规范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 ◆“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规范”GB50335-2002; ◆“XXXXXXXXX污水综合排放标准”D B12/356-2008;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8918-2002;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GB/T18921-2002。 2、基础资料 ◆甲方提供的原污水处理设计图纸及资料; ◆甲方提供的污水水量、排放特点与排放规律; ◆甲方提供的排放要求指标。 (二)编制原则 ◆尽量利用原有水池进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严格按照国家的有关标准、规范进行设计、策划,力求方案的科学性、严密性、完整性。 ◆所采用的技术、设备应做到污水、污泥各级处理单元配套齐全,投资省、运行费用低,至整个工程实施后,除对生产污水进行有效的处理外,应能改善和保持周边地区的环境质量,不存在诸如异味、噪声等方面的二次污染问题。 三、设计范围与工程内容 (一)设计范围 自污水进入污水处理站开始,经过各级处理单元,至污水达标排放口为止。 (二)工程内容

人工湿地生活污水处理工程方案

XXXXXXXXX度假村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 技术方案 XXXXXXXXX 2010年7月9日

目录 第一章总论 (3) 一、概述 (3) 二、方案编制依据及编制原则 (3) 三、设计范围与工程内容 (4) 四、处理水量及水质 (5) 五、排放标准及设计出水水质 (5) 第二章工艺方案 (7) 一、处理工艺的基本原理 (7) 二、工艺流程图 (8) 第三章工艺及建、构筑物单元设计 (9) 一、预处理系统 (9) 二、生化处理系统 (9) 三、后处理系统 (11) 四、人工湿地处理系统 (13) 五、设备间 (13) 第四章工程投资估算 (14) 一、工程投资估算 (14) 二、经济分析 (15) 第五章结论和建议 (16) 一、本方案技术特点 (16) 二、结论 (16)

第一章总论 一、概述 XXXXXXXXX度假村北拱皇家园林九龙山国家森林公园,南邻碧波万倾的翠屏湖,东通清东陵,西达娘娘顶和黄崖关古长城。度假村山环水绕、奇石怪岩、风光秀美,是蓟县观光旅游的理想去处之一。正式运行后每天将产生大量的生活污水,必须建立一套有效的污水处理设施,使污水处理达标后排放,这既可以保护景区优美的生态环境,又可以对度假村的可持续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目前,度假村沿盘山公路建立了25个储水池,度假村的17-18号、25-32号楼以及5万平米的隆磡建筑群预计居住2408人,产生的生活污水量约313吨/日,这些污水能够通过管道进入此储水池处,我公司受红磡集团委托,以上述水池为基础,对污水处理设施进行方案设计。在此根据我们以往的工程经验和污水水质情况,向贵公司提供技术方案。 二、方案编制依据及编制原则 (一)编制依据 1、相关标准和规范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 ◆“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规范”GB50335-20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