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淋巴细胞
(整理)第九章淋巴细胞

第九章淋巴细胞淋巴细胞 T细胞B细胞NK细胞T细胞负责细胞免疫B细胞负责体液免疫免疫活性细胞NK细胞不需要预先接触抗原,就能杀伤某些被病毒感染的宿主细胞和某些肿瘤细胞,发挥天然免疫作用。
T淋巴细胞来源于骨髓→在胸腺内发育成熟→移行至外周淋巴组织→执行特异性免疫应答。
(一)表面标志及其功能(二)T细胞的分类(三)T细胞的生物学功能(四)T淋巴细胞分化发育第一节T淋巴细胞第一节 T淋巴细胞一、T细胞的膜表面分子(一)T细胞抗原受体(TCR)和TCR复合体所有T细胞表面均具有能结合特异性抗原的膜分子,称T细胞抗原受体(TCR)。
TCR复合体TCR+CD3分子传导抗原信息1.TCR组成α链和β链(大多)γ链和δ链(少数)分区V区和C区(每条链)V区结合抗原多肽-MHC分子复合体C区连接细胞膜,其羧基末端约有5~12个氨基酸伸入胞浆内。
每一个成熟T细胞克隆内的各个细胞具有相同的TCR,可识别同一种特异性抗原。
所有T细胞克隆的总和称为T细胞库,所有T 细胞克隆的特异性TCR的总和称为TCR库。
2. CD3 由γ、ε、δ、ζ、η五种肽链组成其中γ、ε、δ形成两对异二聚体(γε和δε)胞外区均有一个Ig样结构区跨膜区负电荷的谷氨酸或天冬氨酸残基胞浆内末端区ITAM(免疫受体酪氨酸活化基序)与传导TCR结合抗原的信息有关3. ζ及η链ζ链+ζ链(多数)、ζ链+η链(少数)ζ链:胞外区9个aa跨膜区负电荷的天冬氨酸胞浆内末端区113个aa (3个ITAM)CD3分子中的ITAM含有酪氨酸,可与酪氨酸激酶结合。
TCR 结合抗原 酪氨酸激酶活化 TAM 中的酪氨酸磷酸化 (CD3分子) 启动细胞内的活化过程TCR 复合体{ 4个二聚体组成的稳定的复合物}跨膜区: CD3分子含负电荷的氨基酸残基与 TCR 中带正电荷的氨基酸残基发生非共价连接,形成TCR-CD3复合物。
T 细胞表面的协同信号分子(二)T 细胞的膜辅助分子,大多属于Ig 超家族1.CD4和CD8——辅助受体,分别出现在不同的成熟T细胞表面。
第九章 淋巴细胞

B细胞的分化发育
B细胞膜表面分子
BCR
B细胞受体(B cell receptor,BCR)即膜表 面免疫球蛋白(mIg) B细胞的主要标志,成熟 B 细胞 主要表达mIgM和 mIgD 是B细胞特异性识别和结 合抗原决定簇的结构。
CD45
CD21 (C3d receptor) CD19 Igb Iga CD81 (TAPA-1)
吞噬细胞
吞噬细胞(phagocytes)主要包括单核吞噬 细胞(mononuclear phagocytes)和中性 粒细胞(neutrophils)两大类 中性粒细胞:数量多; 寿命短;更新快;具 有趋化、吞噬、杀菌 作用
单核吞噬细胞
单核吞噬细胞包括血液中的单核细胞( monocytes)和组织器官中的巨噬细胞( macrophages) 对玻璃和塑料表面有很强的粘附能力 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 PRR):甘露糖受体;清道夫受体 ; Toll样受体 清除异物;参与炎症;杀伤细胞;提呈抗原 ;免疫调节
NK细胞表面抑制性受体和活化性受体结构示意图
NK 细胞
NK细胞杀伤靶细胞的作用机制
穿孔素/颗粒酶作用途径 Fas与FasL作用途径 TNF-α与TNFR-I作用途径
Department of
NK T 细胞
组成性表达NK细胞表面NK1.1分子和TCRCD3复合受体分子的T细胞
主要分布于骨髓、肝脏和胸腺
细胞因子对Th1和Th2细胞的调节作用
T细胞功能
免疫调节功能(Th1、 Th2 、 Th3、Ts 、
Treg)
第九章 B淋巴细胞(人民卫生出版社人体解剖生理学第7版)

本章内容
一、B细胞的分化发育 二、B细胞表面分子及其作用 三、B细胞的分类 四、B细胞的功能
B细胞是由骨髓淋巴样干细胞分化发育而来, 全称为骨髓依赖性淋巴细胞(bone marrow dependent lymphocyte),简称B细胞(B cell)。
成熟B细胞主要定居于外周免疫器官的淋巴 滤泡内。
二、根据反应特异性分类 B1细胞
B1细胞表面表达 CD5、mIgM B1细胞的功能特点:个体发育中出现较早,产
生多反应性抗体,参与固有免疫、清除变性的自身抗原、 诱发自身免疫病
B2细胞
通常所指的B细胞。是参与体液免疫应答的主要细 胞类别,个体发育中出现较晚,产生特异性抗体,参与 适应性免疫
三、根据BCR类型分类
1.CD40
表达于成熟B细胞,与活化的T细胞表面CD40L结合 向B细胞内传递共刺激信号(第二信号) ,调节B细胞分化 成熟和抗体产生
2. CD80和CD86(B7-1\B7-2)
静息B细胞不表达或低表达,活化B细胞表达增强. 与T细胞表面的CD28、CTLA-4分子 结合可分别产生 活化信号(T细胞活化第二信号)和抑制信号 。
本章小 结
B细胞在中枢免疫器官中的分化发育过程中发生的主要事件是功能 性BCR的表达和B细胞自身免疫耐受的形成。 BCR复合物是B细胞表面最重要的分子,由mIgM与Igα/Igβ组成,能 识别抗原并向细胞内传递信号。 B细胞表面有包括共受体及共刺激分子等众多的膜分子,它们在B细 胞识别抗原、活化、增殖,以及抗体产生等过程中发挥作用。 B细胞具有复杂的亚群组成,可根据活化阶段、功能差异、BCR类 型分成不同亚群。 B细胞介导体液免疫,可提呈抗原并发挥免疫调节作用。
(人卫5版医学免疫学)第九章 B淋巴细胞

精选ppt
1
第一节 B细胞的分化发育
精选ppt
2
(一)BCR的基因结构及其重排
编码BCR的基因在胚系阶段以分隔的、数量众 多的基因片段的形式存在,在B细胞的分化发 育过程中,这些基因片段发生重排和组合,从 而产生数量巨大、能识别特异性抗原的BCR。
精选ppt
3
BCR的胚系基因结构
• CD22:抑制性受体,负调节B细胞共受体。 • CD32(FcγRⅡ):FcγRⅡB亚型负反馈调
节B细胞活化及抗体的分泌。
精选ppt
34
第三节 B淋巴细胞的亚群
精选ppt
35
CD5+B-1细胞
• 少数;
• 主要定居于腹膜腔、胸膜腔和肠道固有层中;
• 无需Th细胞的辅助,主要产生低亲和力的IgM, 能与多种不同的抗原表位结合,表现为多反应性;
40
25
精选ppt
5
(40)
(25)
(4)
精选ppt
6
BCR的基因重排及其机制
➢BCR胚系基因中被分隔开的基因片段通过基 因重排,形成VDJ(重链)或VJ(轻链) 连接后,再与C基因片段连接,进一步加工、 组装成有功能的BCR。
➢Ig首先是重链发生基因重排,随后是轻链重排。
➢IgV区基因的重排主要是通过重组酶的作用 来实现的。
(二)提呈可溶性抗原 活化B细胞
精选ppt
39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此课件供参考!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感谢你的观看!
精选ppt
24
结构:mIg-Igα/Igβ(CD79a/CD79b)复合物 功能:
• mIg:B细胞的特征性表面标志,识别结合特 异性Ag。
9 淋巴细胞

• 协同刺激受体—CD40 配体:CD40L 作用:与T细胞表面的CD40L结合, 可提供B细胞活化最重要的第二信 号, 使B细胞进入充分活化状态
(三)其他膜表面分子
• B7-1(CD80)和B7-2(CD86) 表达:活化B细胞和其他APC 受体:CD28/CTLA-4 • MHC分子 • Fc受体(FcR) • CR : CR1、CR2 • 丝裂原受体 如LPS、SPA • 细胞因子受体、激素受体等
主要内容
• • • • B细胞的膜表面分子 B细胞的亚群 B细胞的分化成熟 B细胞的功能
一、B淋巴细胞的膜表面分子
• B细胞抗原受体(BCR)和BCR复合体 • B细胞的膜辅助分子 • 其他膜表面分子
(一)BCR和BCR复合体
• BCR :即B细胞表面的膜免疫球蛋白 (SmIg或mIg), 是B细胞的特征性标志 • Igα和Igβ: 即CD79a和CD79b,胞内区含有 ITAM结构,启动B细胞活化过程的信号传导。
的刺激可分为:
• 童贞T细胞(初始T细胞 , naive T cell) • 活化T细胞(activated T cell) • 记忆T细胞(memory T cell)
调节性T细胞
• 辅助性T细胞(help T cell,TH)
根据产生细胞因子的种类不同可分为: TH1细胞 :主要产生IL-2、IFN-γ和TNF-β, 参与细胞免疫和迟发型超敏反应。 TH2细胞 :主要产生IL-4、IL-5、IL-10和IL-13 等主要参与体液免疫应答。 TH3细胞: 主要产生TGF-β和少量IL-10
• CTLA-4分子 表达: 活化T细胞 配体:B7分子 功能:抑制T细胞活化
CTLA-4调控T细胞的活化
• CD2/ LFA-2: 又称E受体(SRBC受体)、淋巴细
第09章 淋巴细胞

相关进展:
1、TH3细胞: 有些细胞主要产生TGF-和少量IL-10,但不 产生IL-2,IL-4,与TH2明显不同,其主要作用是 降低APC和TH1细胞的活性。 2、CD4+CTL: 有报道CD4+TH1细胞亚群的部分细胞也具有 明显的细胞毒作用,主要机制是通过Fas/ FasL 途径诱导靶细胞凋亡,并且参与清除活化的APC 和活化的T细胞,细胞、肥大细胞
血小板
其他细胞:红细胞
4
** Cells of the Immune System (免疫细胞)
外周血中各种白细胞的比例
免疫 细胞 嗜中性粒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 单核细胞 淋巴细胞 树突细胞 占白细胞总数百分比 %) ( 40-75 0.1-1 1-7 2-11 20-35 0.1-1
TCR
ζ分子
抗原刺激活化信号。
ITAM:免疫受体酪氨 酸活化基序
ITAM CD3
CD3
11
2 协同受体分子: (co-receptor molecule)
CD4, CD8分子
----胞外区分别与MHC-II类,I类分子结合。 作用:与TCR构成对抗原的双识别模式。
MHC-II
APC
CD4
TCR
• II型T细胞:αβ型T细胞,主要分布血液
和二级淋巴器官,进化较“现代”。
按CD4/CD8分子划分: CD4+T 细胞 CD8+T 细胞
16
CD4+T细胞 根据细胞因子产生种类分为:
•
TH1细胞
特点: 主要分泌IL-2、IFN-γ和TNF-β。 作用:参与细胞免疫,介导与细胞毒和迟发型超敏性炎症有 关的应答,被视为相当于TDTH或TD (迟发型超敏反应性T 细胞)。
淋巴细胞ppt课件

主要介导体液免疫应答;
对Th1细胞的分化、发育和功能具有抑制 作用;
主要参与I型超敏反应、器官非特异性自身 免疫病。
精选ppt课件2021
47
Th1细胞和TH2细胞特性比较
特 性 Th0
分泌细胞因子
IFN-γ
+
IL-2
+
IL-4
+
IL-10
+
细胞杀伤能力 +
增强细胞免疫 +
增强体液免疫 +
Th1 Th2
IL-2的受体
γ
α
βγ β
α
低亲和力 中亲和力 高亲和力
IL-2R
静止的T细胞仅表 达精低选亲pp和t课件力20受21体
活化的T细胞表 达高亲和力受体 21
T二细、胞T的细表胞面的标表志面标志
1、 TCR-CD3复合物
2、细胞因子受体(CKR)
3、丝裂原受体
4、病毒受体
5、MHC抗原
6、分化抗原
精选ppt课件2021
MHC限制性 MHC-II类分子 MHC-I类分子
Th
+++
-
Tc
+
+++
精选ppt课件2021
42
3.T细胞亚群(分泌因子)
T
T
CD4+T
CD8+T
Th0 Th1 精选ppt课件2021 Th2
43
按分泌的细胞因子谱分类
CD4+T Th0,Th1,Th2
CD8+T Tc1,Tc2
精选ppt课件2021
CD4T细胞功能
辅助B细胞活化并产生抗体
第9章 淋巴细胞

which mediate humoral and
cellular immunity respectively.
I 淋巴细胞的一般特点 ( 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lymphocytes)
未活化淋巴细胞直径6~7微米,浆/核比例很小(左,普通 光镜)。透射电镜显示未活化淋巴细胞胞核致密,胞浆中 细胞器很少(右)。
NK cells are large granular non-T non-B lymphocytes.
人 NK 细 胞(大颗粒淋巴细胞)
大颗粒淋巴细胞
体积大,胞质丰富,含有大量的溶酶体。 无需抗原提呈细胞的中介,不借助抗体,
即可直接杀伤病毒感染细胞和肿瘤细胞。
表面受体(功能分类)
(1)杀伤细胞活化受体
2、CTL ( CD8+T )功能性亚群:
功能:
• 具有细胞杀伤作用;
• 免疫调节作用, 如释放IFN-γ、TNF-α和TNF-β等细 胞因子。
作用特点:
• 具有MHC-Ⅰ类限制性;杀伤靶细胞有抗原特异性。 杀伤机制: • 释放细胞毒性蛋白质,使靶细胞裂解; • 诱导靶细胞程序死亡。
Tc细胞作用过程模式图
肽链构成:膜外区---V区和C区
跨膜区
胞浆区
(二)T细胞其它主要表面膜分子 CD4分子和CD8分子 • 外周血:CD4+T细胞约占65%,CD8+T细胞 约占35%。
三、T细胞亚群及其功能
细胞亚群:
按CD分子不同:CD4+T和CD8+T细胞; 按功能不同:辅助性T细胞(Th)、细胞毒性T细胞 (CTL或Tc) ; 按对抗原应答所处状态不同:初始T细胞、活化T 细胞和记忆性T细胞。 型T细胞与型T细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章淋巴细胞一、选择题A型题1.哺乳类动物B细胞的发育,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B细胞分化的最早部位是卵黄囊B.出生后在法氏囊内分化成熟C.抗原非依赖期主要在中枢免疫器官内进行D.抗原依赖期在外周免疫器官内进行E.在外周免疫器官B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分化为浆细胞2.下列哪种细胞不具有FcγR?A. 单核细胞B. 红细胞C. 巨噬细胞D. NK细胞E. 中性粒细胞3. FcγR的功能不包括A. 介导巨噬细胞的ADCCB.调理吞噬C.清除免疫复合物D.介导NK细胞的ADCCE.介导Ⅰ型超敏反应4.同时表达CD3和CD4抗原的细胞有A.Tc细胞B.Ts细胞C.B淋巴细胞D.T H细胞E.巨噬细胞5. 有关B细胞发育几个阶段的论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前B细胞表达Ig的μ链B.幼稚B细胞仅表达SmIgMC.成熟B细胞表达SmIgM和SmIgDD.幼稚B细胞与抗原结合可发生抑制信号引起B细胞耐受E.成熟B细胞在骨髓接受抗原刺激分化为浆细胞。
6. B细胞活化的第二信号是A. TCR与抗原肽-MHC复合物结合B. CD40与CD40L结合C. BCR与抗原结合D. CD28与B7结合E. CD19与抗原结合7.以下哪种CD分子是特异性表达于B细胞表面的?A.CD28B.CD19C.CD3D.CD8E.CD48. 下列哪种免疫作用在无抗体存在时仍可发生A.ADCC作用B.补体经典途径激活时对靶细胞的溶解C.免疫黏附作用D.毒素中和作用E.Tc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作用9.TCR识别抗原的信号传递是通过:A.CD2B.CD8C.CD4D.CD79E.CD310.Th0细胞在哪种细胞因子作用下分化成Th2细胞?A.IL-4B.IL-3C.IL-5D.IL-2E.IFN-γ11.具有非特异性杀伤作用的细胞是:A.Th细胞B.Tc细胞C.Ts细胞D.NK细胞E.B细胞12.体外实验时,用抗μ链抗体可活化的细胞是:A.T淋巴细胞B.NK细胞C.B淋巴细胞D.巨噬细胞E.树突状细胞13.具有细胞毒作用的淋巴细胞是:A.B淋巴细胞和NK细胞B.T c细胞和NK细胞C.T c细胞和B淋巴细胞D.B淋巴细胞E.B淋巴细胞和LAK细胞14.关于TCR的特征,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与CD3形成TCR-CD3复合物B.不能与游离的抗原结合C.由异源二聚体组成D.能识别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E.识别的表位是构象决定基15.B淋巴细胞识别抗原的受体是:A.SRBC受体B.F c受体C.C3b受体D.mIgE.TCR16. 鉴别T细胞和B细胞的依据是:A.形态不同B.大小不同C.膜表面标志的差异D.胞浆内颗粒的差异E.细胞核的差异17. 关于NK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杀伤靶细胞必须依赖IL-2B.非特异性杀伤靶细胞C.参与ADCCD.具有免疫调节作用E.不需要抗原致敏18.具有稳定TCR结构作用的T细胞表面分子:A.CD2B.CD8C.CD4D.CD3E.CD2819.Th0细胞在哪种细胞因子作用下分化成Th1细胞?A.IL-12B.IL-10C.IL-5D.IL-4E.IL-320.CD5+ B细胞产生的抗体类别是:A.IgAB.IgDC.IgGD.IgEE.IgM21.关于LAK细胞,正确的说法是:A.可特异性杀伤肿瘤作用B.是淋巴细胞与高浓度IL-2体外进行培养获得C.是淋巴细胞与低浓度IL-2体外进行培养获得D.是淋巴细胞与高浓度IL-1体外进行培养获得E.是淋巴细胞与低浓度IL-1体外进行培养获得22.在细胞免疫效应阶段中起重要作用的细胞是:A.Th和TsB.Th1和Th2C.Tc和Th1D.Tc和Th2E.Th1和Ts23.下列可作为T淋巴细胞活化标志的分子是:A.CD2B.CD4C.MHC-Ⅰ类分子D.MHC-Ⅱ类分子E.CD824.人类哪种细胞表面具有植物血凝素(PHA)受体:A.B淋巴细胞B.T淋巴细胞C.NK细胞D.肥大细胞E.嗜碱性粒细胞25.组成BCR复合体的成分是:A.mIg、CD21和CD19B.mIg、CD80和CD86C.mIg、CD79а和CD79βD.CD81、CD21和CD19E.mIg、CD40和CD40LB型题A.Th细胞B.Tc细胞C.B细胞D.巨噬细胞E.嗜碱性粒细胞26.分泌穿孔素、溶解靶细胞的细胞是:27.表面具有高亲和力IgE受体的细胞是:28.再次免疫应答中的抗原呈递细胞主要是:29.可参与ADCC作用的细胞是:A.对TD抗原应答B.对TI抗原应答C.参与ADCCD.特异性杀伤靶细胞E.抑制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30.NK细胞:31.B1细胞:32.B2细胞:33.Ts细胞:A.CD4分子B.CD8分子C.CD2分子D.TCRαβ+E. TCRγδ+34.双阳性胸腺细胞与MHC-Ⅱ类分子结合后,表达减少并消失的分子:35.双阳性胸腺细胞与MHC-Ⅰ类分子结合后,表达减少并消失的分子:36.经历胸腺选择的细胞主要表达的TCR类型是:A.Tc细胞B.Th2细胞C.Th1细胞D.NK细胞E.活化的巨噬细胞37.无需抗原预先刺激,可直接杀伤靶细胞的是:38.活化后分泌细胞因子,引起迟发型超敏反应的是:39.迟发型超敏反应中非特异性效应细胞是:C型题A.SmIgMB.SmIgDC.两者都有D.两者都无40.未成熟的B细胞表面有:41.成熟的B细胞表面有:42.成熟的T细胞表面有:A.需补体介导B.需抗体参与C.两者都有D.两者都无43.NK细胞通过ADCC杀伤靶细胞:44.Tc细胞杀伤靶细胞:45.经补体经典激活途径杀伤靶细胞:A.MHC限制性B.自身耐受性C.两者都有D.两者都无46.T淋巴细胞通过阳性选择获得:47.T淋巴细胞通过阴性选择获得:48.成熟T淋巴细胞具有的特性:A.调理作用B.ADCC作用C.两者都有D.两者都无49.巨噬细胞具有:50.NK细胞具有:51.T淋巴细胞具有:X型题52.人B淋巴细胞分化发育的特点有:A.分为抗原依赖期和抗原非依赖期B.经历阳性选择与阴性选择C.在骨髓发育后进入胸腺并分化成熟D.在骨髓发育成熟后进入外周淋巴器官E.分化最早部位是法氏囊,此后在脾脏和骨髓53.关于NK细胞的作用,下列哪些是正确的?A.具有细胞毒作用B.是机体抗肿瘤的第一道防线C.是免疫监视功能的重要执行者D.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E.是ADCC的主要细胞54.T淋巴细胞的生物学作用包括:A.介导细胞免疫B.辅助体液免疫C.参与免疫调节D.ADCCE.CDC55.具有免疫记忆的细胞有:A.APCB.NK细胞C.B细胞D.T细胞E.中性粒细胞56.具有Fc受体的细胞是:A.NK细胞B.Tc细胞C.B细胞D.单核细胞E.中性粒细胞57.效应性Tc细胞杀伤靶细胞的机制有:A.分泌穿孔素B.分泌抗体C.分泌颗粒酶D.分泌颗粒溶解素E.表达FasL58.按功能不同可将T细胞分为:A.辅助性T细胞B.记忆性T细胞C.细胞毒性T细胞D.初始T细胞E. TCRαβ+59.有关B-1细胞的特点,正确的说法是:A.具有自我更新的能力B.产生的抗体亲和力低C.主要识别细菌多糖类抗原D.不需要T细胞辅助E.主要分布于肠道派氏集合淋巴结60.B细胞的主要功能有:A.产生抗体B.分泌细胞因子C.无需诱导即可呈递抗原D.细胞毒作用E.递呈抗原二、名词解释61.T细胞抗原受体(TCR)62.B细胞抗原受体(BCR)63.免疫活性细胞64.LAK细胞三、问答题65.试述T细胞的亚群及分类依据66.试述CTL细胞的作用机制67.试述B细胞亚群和特点68.列表写出T细胞和B细胞的主要膜表面分子。
69.试比较TCR和BCR的基本特征(存在部位、组成和功能)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 2.B 3.E 4.D 5.A 6.B 7.B 8.E 9.E 10.A11.D 12.C 13.B 14.E 15.D 16.C 17.A 18.D 19.A 20.E21.B 22.C 23.D 24.B 25.C26.B 27.E 28.C 29.D 30.C 31.B 32.A 33.E34.B 35.A 36.D 37.D 38.C 39.E40.A 41.C 42.D 43.B 44.D 45.C46.A 47.B 48.C 49.C 50.B 51.D52.ABD 53.ABCDE 54.ABC 55.CD 56.ACDE57.ACDE 58.AC 59.ABCD 60.ABE二、名词解释61.T细胞抗原受体(TCR):是T细胞表面特征性标记,与一组CD3分子以非共价键结合而成的复合物,主要识别特异性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62.B细胞抗原受体(BCR):是B细胞表面特征性标记,其组成为膜表面免疫球蛋白(mIg),与CD79а/CD79β二聚体组成复合物,是B细胞的抗原识别和信号转导的结构。
63.免疫活性细胞:T细胞和B细胞具有抗原特异性受体,接受抗原刺激后能发生活化、增殖和分化,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又称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
64.LAK细胞:外周血淋巴细胞在体外用高浓度的IL-2培养刺激后,可使非特异性杀伤肿瘤细胞的活性大大增强,具有杀伤活性,称为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
三、问答题65.T细胞的亚群及分类依据:按CD分子不同分为CD4+ T细胞和CD8+ T细胞;按TCR类型不同分为TCRαβ+T细胞和TCRγδ+T细胞;按功能不同分为辅助性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和抑制性T细胞按对抗原的应答不同分为初始T细胞、活化的T细胞和记忆T细胞66.CTL细胞的作用机制:CTL(或Tc)细胞的作用主要是特异性直接杀伤靶细胞。
1.引起靶细胞裂解,Tc细胞通过释放穿孔素,在靶细胞膜上构筑小孔使靶细胞裂解而死;2.引起靶细胞凋亡,Tc细胞活化后大量表达FasL,FasL与靶细胞表面Fas分子结合致靶细胞凋亡,Tc细胞颗粒胞吐释放颗粒酶,借穿孔素形成的小孔入靶细胞致靶细胞凋亡;3.近年发现Tc作用的第3种物质是颗粒溶解素,可引起瘤细胞溶解和直接杀死胞内致病菌。
67.B细胞亚群和特点:根据B细胞表面标志和功能分B1和B2两个亚群;B1亚群:1.表面SmIgM+和CD5+,SmIgD―;2.不需要T细胞辅助;3.自我补充更新;4.产生低亲和力的IgM抗体;5.主要针对TiAg 和自身抗原B2亚群: 1.表面SmIgM+和SmIgD +,CD5―;2.需要T细胞辅助;3.由骨髓B前体细胞更替;4.可产生高亲和力的IgG抗体;5.主要针对TDAg68.列表写出T细胞和B细胞的主要膜表面分子69.比较TCR和BCR的基本特征(存在部位、组成和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