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温室气体减排的

合集下载

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办法

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办法

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办法一、背景介绍温室气体的排放是导致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为了减缓气候变化的影响,许多国家和地区制定了一系列的减排政策和措施。

其中之一就是推行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机制,以鼓励企业和个人主动参与减排行动。

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办法是针对这一机制而制定的指导性文件,旨在确保减排交易的公平、公正和透明,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

二、交易主体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办法规定,减排交易的主体可以是企事业单位、个人或其他相关组织。

减排交易主体应具备一定的减排能力,并在减排行动计划中明确减排目标和减排措施。

三、减排交易规则减排交易的规则包括减排配额分配、减排交易标准和减排交易流程等。

1. 减排配额分配减排配额是指减排交易主体获得的减排权益。

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办法规定,减排配额的分配应遵循公平、公正和透明的原则。

分配方式可以根据减排能力、减排成果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2. 减排交易标准减排交易标准是指减排交易的基准和标准。

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办法规定,减排交易主体必须达到一定的减排标准才能进行减排交易。

减排标准可以根据不同行业和地区的情况进行调整。

3. 减排交易流程减排交易流程包括减排交易合同的签订、减排配额的交割和减排成果的认证等环节。

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办法规定,减排交易主体应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减排交易,确保交易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四、减排交易监管减排交易的监管是保证交易公平、公正和透明的重要环节。

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办法规定,减排交易应由相关政府部门进行监管,并建立减排交易信息公开平台,及时公布减排交易信息。

五、减排交易激励政策为了鼓励企业和个人参与减排交易行动,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办法规定了一系列激励政策,包括减排交易补贴、减排成果认定和减排成果奖励等。

六、减排交易效果评估为了评估减排交易的效果,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办法规定,相关政府部门应定期进行减排交易的效果评估,包括减排成果、减排减排措施的实施情况等。

温室气体减排法规

温室气体减排法规

温室气体减排法规随着工业化和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也不断上升,引发了严重的气候变化问题。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各国采取了一系列的法规和政策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本文将介绍全球范围内的温室气体减排法规。

第一部分:国际级法规1.《巴黎协定》《巴黎协定》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达成的一项重要协议,旨在控制全球变暖幅度在2摄氏度之内,努力争取限制在1.5摄氏度。

协定要求各签署国制定并履行国内的减排目标和行动计划,并定期提交国家自主贡献。

2.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是欧盟推行的一项重要减排政策,涵盖工业、能源和航空等部门。

该体系通过发放有限数量的碳排放许可证给企业,实现对碳排放的管控和限制,同时为企业提供碳交易市场,以激励减排行为。

3.加拿大温室气体排放规定加拿大制定了一系列法规和政策来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包括碳定价机制、能源效率标准和电力行业的减排目标等。

此外,加拿大还加入了国际碳捕集利用与储存合作组织,推动碳捕集和利用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第二部分:国家级法规1.美国清洁能源计划美国清洁能源计划旨在通过推动清洁能源的发展和减少煤炭等传统能源的使用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该计划设定了各州的减排目标,并鼓励增加可再生能源的供应,如太阳能和风能。

2.中国全国碳市场建设中国计划建立覆盖全国的碳排放交易市场,以实现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全面管控。

该市场将涵盖多个行业,如能源、制造业和建筑业,通过碳排放权的交易来鼓励减排行为。

3.日本第五次温室气体减排目标日本政府制定了第五次温室气体减排目标,旨在到2030年将温室气体排放量比2005年减少26%。

为实现这一目标,日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推广能源效率和可再生能源的使用。

第三部分:企业自愿性减排措施除了政府制定的法规外,许多企业也主动采取了减排行动,以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和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

例如,许多跨国公司采购可再生能源、改善生产工艺和设计环保产品等。

结论:温室气体减排法规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实施。

温室气体减排措施

温室气体减排措施

温室气体减排措施引言:全球变暖已经成为人类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温室气体的排放是主要原因之一。

为了应对全球变暖,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减排措施。

本文将从能源利用的优化、工业和农业的标准改进以及一般公众的行为改变等方面,详细阐述温室气体减排的措施。

一、优化能源利用1.能源替代:传统的能源如煤炭、石油等会产生大量温室气体排放,因此替代能源是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措施之一。

如发展可再生能源如风能、太阳能、水能等,以及核能的利用,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2.能源利用效率提升:提高能源利用的效率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途径。

通过技术手段改进设备的能效,如燃煤发电厂的超超临界技术、汽车动力系统的混合动力技术等,在保证能源供应的前提下降低能源消耗。

3.节能改造:节能改造旨在减少能源的消耗,以达到减排的目的。

建筑领域是一个重要的节能改造领域,通过优化建筑设计、加强保温隔热、使用高效节能设备等,可以降低建筑的能耗。

二、工业和农业的标准改进1.工业生产减排:工业生产是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

通过改进工艺、提高生产效率、控制排放等手段,可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此外,还可以加强对工业企业的监管,推行排污许可制度,实施超低排放、零排放等标准,促使企业减少温室气体的产生。

2.农业生态农业:农业是另一个重要的温室气体排放领域。

采用生态农业方法,如有机农业、旋耕、有机肥料等,可以减少化肥的使用、土壤中的氮氧化物排放,从而降低温室气体的产生。

三、一般公众的行为改变1.低碳出行:改变出行方式是每个人对减排贡献的方式之一。

鼓励公众减少汽车的使用,多选择公共交通工具、非机动交通工具或合乘等低碳出行方式,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2.节能减排:改变生活方式是减少个人碳足迹的重要途径。

鼓励公众节约用电、用水,购买节能家电和照明设备,减少浪费行为,以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

3.延长产品寿命:选择高品质、耐用的产品,并妥善使用和维护,可以减少日常消费带来的温室气体排放。

温室气体减排 统计标准

温室气体减排 统计标准

温室气体减排统计标准温室气体减排的统计标准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因为它涉及到多个方面,包括气体种类、排放源、活动水平数据、排放因子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温室气体减排统计标准:
1. 气体种类:温室气体包括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氢氟碳化物(HFCs)、全氟碳化物(PFCs)和六氟化硫(SF6)等。

不同的气体对温室效应的贡献不同,因此需要分别统计和报告。

2. 排放源:温室气体的排放源包括能源生产、工业过程、交通运输、农业、废弃物处理等。

不同的排放源需要分别统计和报告。

3. 活动水平数据:活动水平数据是指温室气体排放量与生产或消费活动的关系。

例如,能源生产的活动水平数据可以是发电量、燃料使用量等。

4. 排放因子:排放因子是指单位活动水平数据所对应的温室气体排放量。

例如,能源生产的排放因子可以是每单位发电量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5. 报告格式:温室气体减排的统计需要按照一定的报告格式进行,例如《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的报告格式,包括国家信息通报、两年更新报告等。

温室气体减排的统计标准需要考虑气体种类、排放源、活动水平
数据、排放因子和报告格式等多个方面,以确保统计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温室气体排放的企业自主清单与减排

温室气体排放的企业自主清单与减排

温室气体排放的企业自主清单与减排温室气体排放一直是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各国相关部门和企业纷纷采取措施进行减排,以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

企业作为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在减排方面承担着重要责任。

为了加强企业自主减排行为,一些国家和地区开始建立温室气体排放的企业自主清单,对企业的理性排放进行监督和管理,推动企业积极参与减排行动。

本文将围绕展开深入探讨,从制定背景、企业自主清单的建立、减排措施和效果评估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旨在为加强企业减排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背景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日益严重,各国相关部门开始加大对温室气体排放的控制力度。

温室气体主要包括二氧化碳、甲烷、氟利昂等,它们的排放会导致地球气候系统的紊乱,引发极端天气等问题。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挑战,各国相关部门纷纷出台,推动企业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企业自主减排是温室气体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建立企业自主清单可以推动企业积极主动地参与减排行动,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企业自主清单的建立企业自主清单是企业自愿公开其温室气体排放信息并承诺减排的清单,其建立需要相关部门、企业和社会三方共同参与。

相关部门在立法制度上要强化对企业减排行为的规范,明确企业的减排目标和责任,鼓励企业建立自主清单,并通过税收优惠等方式奖励减排表现突出的企业。

企业在建立自主清单时应当准确公布其温室气体排放数据和减排措施,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社会应当充分监督企业自主清单的公开和减排效果,推动企业积极参与减排行动,形成全社会共同治理的气候减排机制。

三、减排措施企业在制定减排措施时,需要从技术、管理、节能等多方面入手,通过改善生产工艺、更新设备、提高能效等方式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技术方面,企业可以引入清洁生产技术,优化产业结构,推广绿色产品等,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

管理方面,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的环保管理体系,明确环保责任和考核机制,将环保纳入企业经营战略的核心位置。

温室气体和钢铁工业减排措施

温室气体和钢铁工业减排措施

温室气体和钢铁工业减排措施
现在气候变化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热点问题,温室气体排放量和钢铁工业所造成的环境破坏有着深远影响和潜在危害,势在必行。

因此,各地政府和有关部门应该采取更有效的措施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和钢铁工业污染。

首先,重要的是要采取有效的管控措施,即实施最严格的排放标准,为此,各国政府应该推动和实施国际环境协定,以促进全球温室气体减排。

其次,建立合理的市场机制,抑制气候变化的温室气体减排,鼓励节能减排。

第三,促进绿色技术发展,鼓励科研部门更有效、更加清洁的技术开发,帮助制定标准,以促进温室气体减排。

针对钢铁工业污染问题,可采取以下措施:首先,重视钢铁工业废弃物的处理,应遵循国家有关法规,加大污染处理设施的投入,制定生产现场废弃物处理规范,建立严格的排放监管流程;其次,大力普及钢铁行业高新技术,推广应用钢铁行业的前沿技术,提升企业的生产环节效率,激发钢铁行业创新能力,减少工业污染;第三,保护环境,推行低排放标准。

通过对高排放行业的监管,建立有效的政策激励机制,鼓励企业采用更加环保的生产方式。

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量和钢铁工业污染是人类重要的共同任务,各国政府因此需要出台更有力的政策,采取更有效的减排措施,以期实现持续的可持续发展。

只有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减排的环保目标,改善环境质量,保障人类未来的和平与发展。

温室气体排放的监测与减排方法

温室气体排放的监测与减排方法

温室气体排放的监测与减排方法温室气体是全球变暖的罪魁祸首,因此对其排放情况的监测和控制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温室气体的监测方法和减排技术。

一、温室气体排放的监测方法1.1 参考气体法参考气体法是一种常用于监测大气中温室气体排放情况的方法。

其原理是对空气中的参考气体(一般是二氧化碳)和要监测气体(比如甲烷)进行分析,从而得出目标气体的浓度。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精度高、稳定性好,但需要一定的设备和技术支持。

1.2 排放清单法排放清单法是指通过建立企业的排放清单来监测温室气体的排放情况。

这种方法需要企业提供详细的生产流程和排放情况,然后通过计算、审核等手段来监测温室气体的排放量。

相比于参考气体法,排放清单法更加便捷。

1.3 遥感法遥感法是指通过卫星或无人机等远程设备来监测温室气体的排放情况。

遥感法又可以分为主动遥感和被动遥感两种方式。

主动遥感是指利用激光雷达等主动探测设备来监测大气中的气体浓度,被动遥感则是利用卫星的遥感数据来推算气体排放情况。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以对大范围的区域进行监测,但需要较高的技术和设备支持。

二、温室气体的减排方法2.1 能源结构转型能源结构转型是指将传统的高碳能源(如煤炭、石油等)逐步替换为低碳能源(如天然气、风能、太阳能等),从而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持续性高,但需要一定的投资成本。

2.2 能源利用效率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提升是指通过技术手段和管理手段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例如,对于建筑物来说,可以通过采用节能材料、加强建筑隔热等方式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从而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2.3 碳捕捉和封存技术碳捕捉和封存技术是指通过将工业厂区和发电厂的二氧化碳直接捕捉并储存,从而减少其排放量。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以在不改变能源结构的情况下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但技术难度较大,需要较高的投资成本。

结语如今,全球变暖已经成为了人类共同面临的挑战。

温室气体的排放监测和减排技术,对于应对全球变暖问题至关重要。

能源行业中的碳排放问题及减排对策

能源行业中的碳排放问题及减排对策

能源行业中的碳排放问题及减排对策一、碳排放问题的背景与严重性能源行业是全球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其对气候变化和全球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碳排放主要来自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的燃烧过程,这些化石燃料的使用不仅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也导致大量的温室气体排放,加剧了全球气候变暖的问题。

碳排放的严重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气候变化:碳排放是导致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温室气体的排放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引发极端天气现象如洪水、干旱和飓风等,对人类社会、生态系统和经济造成严重影响。

2. 空气污染:燃烧化石燃料释放出的颗粒物和有害气体对空气质量产生严重影响,加剧了呼吸道疾病、心血管疾病和肺癌等健康问题,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

3. 能源资源消耗: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增长,化石燃料的开采和使用导致大量的能源资源消耗,带来能源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二、能源行业减排对策面对碳排放的严峻挑战,能源行业需要采取一系列减排对策来降低碳足迹,减轻对气候和环境的负面影响。

1. 发展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是解决能源行业碳排放问题的关键。

通过加大对风能、太阳能、水能和生物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能源行业可以实现碳零排放。

政府和企业应该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研发投入和政策支持,提高其在能源供应中的比重。

2. 促进能源效率能源效率是降低碳排放的重要手段。

通过改善能源生产、传输和使用的效率,能源行业可以降低碳排放量并减少能源消耗。

政府可以提供财政激励和支持,鼓励企业和个人采用节能和高效设备。

3. 推动低碳技术创新低碳技术的创新对于能源行业减排至关重要。

通过投资研发新技术,如碳捕获与储存技术、清洁燃料技术和可持续交通技术等,能源行业可以实现碳排放的减少。

政府可以提供资金支持、研发合作平台和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支持。

4. 加强国际合作与政策制定能源行业的碳排放问题需要国际合作来解决。

国际组织和多边平台应加强合作,促进技术交流和经验分享,共同制定减排政策和标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技术标准的执 行
无约束力
政府
全国
行业 绝对/相对的减 排技术发展目

无约束力
政府 全国 行业
绝对/相对的排 放目标
无约束力
私人团体(公 司) 全国
(多)项目/行 业
绝对/相对的排 放目标
无约束力
公司 跨国/全球
行业
绝对/相对的 排放目标
有约束力 有约束力
政府 全国 行业
政府 全国 行业
绝对/相对的 绝对的排
国际机构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发布GHG量化、监测、报告和审查标准, 世界资源研究所WRI开发企业级 GHG核算体系
亚太清洁发展与气候新伙伴计划(APP)
在八个行业工作组开展技术研发、试点、交流、能力建设和推广最优技术最佳实践的活动
特点:推进速度远快于谈判和研究,对行业减排产生实质影响
8
公约外行业减排方案建议及相关实践
行业温室气体减排的 研究现状和问题
蔡闻佳 2013年4月8日
1
Key research questions for climate change economics
What are the impacts of CC on growth and development?
Effects on people’s behaviors,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mpacts and costs
How to realize climate stabilization targets in an efficient and effective way?
GHG emissions projection Modeling of costs/benefits
What policies should people have for mitigation?
(1)减排潜力和成本研究 (2)经济影响研究 (3)社会影响研究 (4)环境影响研究 (5)机制设计研究
3. 目前存在哪些研究需求?
3
什么是行业减排
国家减排:日本2012年的全国排放应比1990年减少6% 行业减排:中国2030年的电力排放(强度)应比2020年减少8%
特点:减排范围聚焦在发展中国家的行业; 目标形式:强度减排/绝对量减排/技术发展目标
Economic/technical measures Policy
What policies should people have for adaptation? International collective action
报告内容
1. 这个问题为什么值得关注? 2. 目前有哪几块研究正在开展?
德班行动平台的关键词:increase the level of ambition, all Parties. 欧盟、美国--行业减排是2020年后发展中国家提高减排幅度的重要手 段。
谈判外
国际组织和行业协会(航空ICAO、海运IMO、电力、钢铁WSA 、水泥WBSCD、汽车、石化、轮胎) 单边行动(EUETS) 研究机构(IEA, Oko Institute, Wuppertal, CCAP, Ecofys, Ecorys, Tsinghua, ERI等)
国际行业协会
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WBCSD),世界钢铁协会(WSA),国际铝业协会(IAI),在飞 机和船舶制造业、汽车制造业、轮胎制造业、化工、石油与天然气行业、邮政运输业都有发达 国家主导的减排倡议
建立统一的GHG度量和报告系统,进行数据收集,树立标杆,推广最优和最佳实践,设立自愿 的排放强度目标
法律约束力 责任主体 地理范围 系统边界 目标
严格程度
执行方法 与当前碳市场
的 联系 资金机制
关注点
管理主体
主要倡导者
基于政策
可持续发展政 策和措施
有约束力/无约 束力 政府 全国
行业/整个经济 体
政策执行
由政府自己决 定
取决于政府
待定
私营部门筹资/ 国际基金/官方 发展援助资金 发展中国家参
与 国家作出由COP 认可并接受的
行业减排问题的研究为什么重要:无论未来各个国家采取何种减排 承诺的形式(国家减排、地区减排、人均排放量减少等),其实质 与实际操作过程都将是行业减排。
4
5
Source: UNEP Gap Report 2012
6
Source: UNEP Gap Report 2012
气候谈判内外都是热门议题
谈判内:德班行动平台下很可能成为发展中大国的国际 承诺形式
基金
际基金
技术开发与扩 散
由政府和工业 行业参与构建
的新机构
APP[29]
防止竞争力扭 曲/技术开发与
扩散
COP达成的新协 议
日本汽车业领 跑者计划 [30]
发展中国家参 与
COP达成的新协 议,由新的技术
碳市场 私营部门筹资/ 国际基金/官方 发展援助资金
取决于政府
属于当前碳市 场
碳市场/国际基 金
取决于政府
属于当前碳市 场
碳市场/国际基 金
事先设计好 属于当前碳市

碳市场
取决于公司
无/属于当前 碳市场
碳市场/国际 基金/官方发 展援 属于当前

碳市场
碳市场/国际 碳市场/国
7
相关实践
欧盟排放贸易体系(EUETS)
原计划自2012年起将航空运输业起纳入EUETS,我国33家航空公司所有飞欧盟的航班都将为 碳排放买单,但目前暂时搁置;未来还可能纳入航海运输业。
国际民航组织ICAO、国际海事组织IMO
与公约UNFCCC平行的国际组织,无视“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以“简单多数”原则强行 推动国际航空和海运业的碳减排
排放目标
放上限
待定
“统一”标准,但 考虑地区特色
国家行业中所
有项目加总后 相对BAU的减

国家行业中所
有项目加总后 相对BAU的减

国家行业中所
有项目加总后 相对BAU的减

待定
国家行业中所
有项目加总后 相对BAU的减

由排放上 限决定
自愿
待定
公共部门和私 营部门共同筹

取决于政府
无/包含当前碳 市场/属于当前
承诺 南非
基于技术
技术合作
行业技术标准
无损 行 业 信 用 机 制SCM
基于技术目标 基于排放目标
的 S CM
的 S CM
基于排放
行 业 CDM
跨国/全球自 愿排放目标
有损
行业排放 行业减排目标 上限和贸

无约束力 政策和行业协
会 跨国/全球
行业
技术/研发
有约束力/无约 束力 政府
全国/跨国/全球 行业技术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