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游山西村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四年级语文上册:游山西村9篇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四年级语文上册:游山西村9篇四年级语文上册:游山西村 1(一)、教学目标:1.认识3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诵并背诵古诗,默写《题西林壁》。
3.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
(二)、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欣赏古诗文,积累古诗名句。
(三)、教学难点:体会含有人生哲理的诗句。
(四)、教学过程:一、揭题导入,激发兴趣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山川秀美(背景图),有多少文人墨客在游历祖国的名山大川时留下了千古佳句。
今天,高老师就带来了两首古诗,一首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苏轼的《题西林壁》,另一首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游山西村》。
二、自读古诗,读准字音你知道这两首古诗是写哪儿吗?来,同学们,看着手中的书,自由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
1.指导学生读《题西林壁》题目,解题:题写在庐山西林寺的墙壁上。
2.学生读《游山西村》正音浑豚重三、学习《题西林壁》一、二句:1.让我们随着苏轼来游览一下美丽的庐山吧!(配乐课件)教师有感情地朗读。
2.诗人从哪几个角度来观察庐山,请大家在书上圈圈画画。
3.“横看”是怎么看?(课件,横:①使物体成横向。
②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跟“竖”、“直”、“纵”相对。
③纵横杂乱。
④汉字由左到右的笔形。
)让学生判断选择。
4.从正面看,你看见了什么?“岭”是怎样的呢?你能画一画吗?这是怎样的山岭?(课件显示连绵起伏的山岭)指导读“横看成岭”。
5.从侧面看,你看见了什么?(课件)这是一座什么样的山峰?(陡峭)指导读第一句。
6.那么,从远处看庐山是怎样的?(课件显示远近高低的图片)从远处看是隐天蔽日,从近处看是危崖险岩,从高处向低处俯瞰是幽谷深涧,从山下仰望则是重峦叠障,所以说是“远近高低各不同”。
7.(课件显示六张庐山图片)从不同的角度看,所见的形状、姿态各不相同,让人目不暇接、美不胜收。
看看你能把庐山的美读出来吗?(个别读,集体读,配乐读)真是百看不厌,越看越美呀!四、学习《题西林壁》三、四句:1.庐山究竟美在哪里?是雄奇,是壮丽,是险峻,还是幽秀?诗人究竟看清楚了庐山的真面目吗?他找到原因了吗?2.是呀,之所以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是因为_____,视野受到局限。
四年级语文上册《游山西村》教案

四年级语文上册《游山西村》教案四年级语文上册《游山西村》教案1、认识3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游山西村教案。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3、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
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读背古诗;难点:理解诗中包含的哲理,有所启发,体会作者细心观察,用心思考的观察方法。
一、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首记录旅游见闻的诗,这节课学习陆游的《游山西村》,看看作者又写了哪些见闻。
2、同样,在学习古诗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诗人和写作背景。
(课件出示: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
他出生于北宋末年,一生处于国家动乱,人民苦难的严重关头。
他的诗歌中,总的主题是抗金复过和同情人民苦难。
这首诗是诗人罢官闲居,住在绍兴市的三山乡时写的。
诗题中"山西村",指三山乡西边的村落。
)二、自学,交流。
1、自由朗读古诗。
(借助课后注释、课文插图、词语手册自学这首诗,把自己的收获和理解标注在课文旁边。
)2、请各小组推选代表在全班交流,在交流中主要引导学生弄明白以下几项内容:(1)对题目的理解;(2)对重点词句的理解:莫(不要)、浑(浑浊不清)、足(充足、备足)、豚(猪)疑(以为,疑心)(3)对这首古诗诗意的理解,教案《游山西村教案》。
三、难点点拨1、师点拨:第一、二句的大意是什么?(山西村民家给客人备办了丰富的饭食)特别是哪个字看出"丰富"(足)表现什么?(农家的热情和朴实) 客人是谁?(诗人;也许还有他的游伴,以及主人请来的陪客。
)2、第三、四句写什么?(作者回忆来时路上的经历)这"又一村"指什么?(指山西村,即诗人此刻所在的村庄。
)由此可见,这是诗人回忆来村的经历,跟前两句接得很好,这也可以说是倒叙。
由此可深入一步,继续问:这个村子美不美?(美得很,它在重山复水的保护之下,在柳树花草的掩映之中。
)3、正因为这是一个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所以才能保存古风,民风如此淳朴,使作者深受感动。
四年级上册语文《游山西村》

❖
❖
||
(shífēn) (nónɡ jiā)
首 联 农 家 盛 情
他解
丰 不解 头
们释
年 要 释 浊年 莫
待:
深客 厚的 。情
丰 足
意 却 十 分
泛 指 猪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留 客
足
鸡
豚
。
笑 : ,腊 话 酒月 农 以所 家 清酿 酒 为的 味 贵酒 薄 。浑
||
笑 农 家
腊
酒
浑
款
待
2021/8/11
3
第三页,共十六页。
4,为什么会成为千古名句?
因其富于生活哲理,给人以鼓舞和希望,所以千百年来一直为
人们2喜021爱/8/,11 流传甚广。
13
第十三页,共十六页。
2021/8/11
14
第十四页,共十六页。
❖
9、 人的价值,在招收诱惑的一瞬间被决定 。2022/2/112022/2/11F riday, February 11, 2022
村一片宁静,欢跃的情景.这两句是
说农家(nónɡ jiā)酒味虽薄,而待客情意却
十分深厚.“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客尽
其所有的盛情;“莫笑”二字,道出了
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
2021/8/11
7
第七页,共十六页。
颔联写山间水畔的景色,写景中富 含哲理,千百年来广泛被人引 用.这里描写的是诗人置身山阴道 上(shān yīn dào shànɡ),信步而行,疑若无路, 忽而又开朗的情景.不仅反映了诗 人对前途所抱的希望,也道出了世 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体现了宋 诗特有的理趣.
从今(cónɡ jīn)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四年级语文上册《游山西村》教案

四年级语文上册《游山西村》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古诗《游山西村》。
(2)理解古诗中的词语和句子的含义,体会诗人对山村景色的描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师生互动等方式,提高学生对古诗的理解能力。
(2)学会通过描绘画面来感受诗歌的美。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之情。
(2)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朗读和背诵古诗《游山西村》。
难点:理解古诗中的词语和句子的含义,体会诗人对山村景色的描绘。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创设情境,帮助学生进入诗歌的世界。
2.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造力。
3. 直观教学法:通过描绘画面,使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诗歌的美。
四、教学准备:1. 课件:图片、音乐等。
2. 教材:四年级语文上册《游山西村》。
3. 黑板、粉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利用课件展示山村景色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
(2)播放音乐,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
2. 朗读与背诵:(1)引导学生正确朗读古诗《游山西村》。
(2)分句教背,帮助学生熟练掌握诗句。
3. 理解与感悟:(1)解释古诗中的生僻词语,翻译诗句。
(2)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析诗句的意境和诗人情感。
4. 描绘画面:(1)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句中的画面。
(2)展示学生的描绘作品,进行互动点评。
5. 小结与拓展:(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古诗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2)推荐相关的古诗作品,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六、教学步骤:1. 导入:利用课件展示山村景色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播放音乐,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
2. 朗读与背诵:引导学生正确朗读古诗《游山西村》,分句教背,帮助学生熟练掌握诗句。
3. 理解与感悟:解释古诗中的生僻词语,翻译诗句。
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析诗句的意境和诗人情感。
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二首《游山西村》(精品)

[宋]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字务观,号 放翁,山阴(现浙江 省绍兴市)人。一生 留下九千多首诗。是 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
背景
此诗写于孝宗乾道三年(1167),在此之前,陆 游曾任隆兴府通判,因为极力赞助张浚北伐,被 投降派罢归故里。居山阴镜湖之三山村。诗题中 “山西村”,指三山乡西边的村落。诗人心中当 然愤愤不平。于家乡纯朴的生活自然会产生无限 的欣慰之情。此外,诗人虽貌似闲适,却未能忘 情国事。秉国者目光短浅,无深谋长策,然而诗 人并未丧失信心,深信总有一天否极泰来。这种 心境和所游之境恰相吻合,于是两相交涉,产生 了村
[宋]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足鸡豚 鸡豚足
游山西村
[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游山西村
[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游山西村
[宋]陆游
如何欣赏诗歌?
体会诗人的情感
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
大体把握诗意
游山西村
[宋]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理解词义
山西村:村庄名,在今浙江绍兴。 腊酒:这里指腊月酿的酒。古人有腊月
酿酒的风俗。 豚:猪。 疑:以为,怀疑。
游山西村
[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游山西村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 游山西村

4.我会填空:
《游山西村》是()代诗人()的作品。诗人以一个()字作为贯穿全诗的主线,表现了诗人()的真挚感情。这首诗的千古名句是()。
综合评定:
学习力三层级能力达标训练题
1.比一比,再组词:
腊()浑()豚()莫()
蜡()挥()啄()漠()
疑()凝()壁()璧()
2.你明白带点字的意思吗?请写在括号里。
1.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3.解释句意: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完成随堂笔记二)
对学:
分享:检查自研成果,给出等级评定、
交流:互读古诗
四人小组:
学科小组负责
冲刺:流利的朗读古诗。
挑战:本诗的语言用完整语言串讲。
八人共同体:
科研大组长负责
预展:
针对展示方案,分组进行思考展示方式及预展过关。
听写生字新词,当堂过关。
正确地朗读古诗,并理解诗意。
展示主题一
朗朗诗韵浓
1.带领全班了解诗人资料及从诗题中获得的信息。
注意,浑(hún)、豚(tūn)、疑(yǐ)的读音。二读诗文,借注注释和课文插图理解诗文意思,用自己的话说诗意。
(完成随堂笔记一)
学法2
入诗境,悟诗情
当你看到“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的景象,你对农家人有怎样的情感?
2.当你看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千古传诵的名句时,想想生活中什么情况下会产生这样的感觉,举例说明。
重点
有感情的朗读古诗并背诵古诗。
难点
体会农村丰年的欢悦及农民淳朴,好客品行。
自研自探环节
合作探究环节
展示提升质疑评价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游山西村

作业:
收集更多陆游生平资料以及诗词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游 宋 山 陆 游西 村
陆游
• 1125-1210,字务观, 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 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 他出生于北宋末年,一生处 于国家动乱、人民苦难的严 重关头。在他的诗歌中,总 的主题是抗金复国和同情人 民苦难,他的诗艺术风格雄 浑豪放、激情洋溢,间或质 朴清新。修辞炼句精致工整, 在律诗绝句中善于组织对偶, 浑然一体,别开生面
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
《诗四首-游山西村》.mp3
【译文】 不要笑话农家的酒浑,丰收 之年有丰足的佳肴款待客人。
一重重山,又一道道水, 疑惑无路可行间,忽见柳色浓绿, 花色明丽,一个村庄出现在眼前。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这句诗的意思是,来时翻过一座座山, 涉过一道道水,还以为前面没有了路,可 是走着走着,前面又出现绿树成荫、繁花 似锦的村庄。 人生哲理: 用来说明困境中仍然蕴含着希望。经 过坎坷曲折之后,往往会突然出现坦途。 这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前途所抱的希望, 也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体现 了宋诗特有的理趣。
人教版四年级上下册语文古诗汇总

【小学四年级】
题西林壁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游山西村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下册:《独坐敬亭山》李白,《望洞庭》刘禹锡,《忆江南》白居易,
独坐敬亭山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望洞庭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无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忆江南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乡村四月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四时田园杂兴春日范成大
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饷开。
舍后荒畦犹绿秀,邻家鞭笋过墙来。
渔歌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会努力把内容做得更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游山西村
一、谈话复习导入,引出课题
1、上一堂课我们学习了《题西林壁》这首诗歌,同学们一起来把它背诵一遍。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看来同学们课后都很用功,记得很清楚。
今天,我们学习第二首古诗《游山西村》。
板书:游山西村
二、作者、解题目这首诗的作者是?(陆游)
能谈谈你对诗人陆游的了解吗?
出示课件: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
他一生写下许多忧国忧民的诗篇,是一位受人敬仰的爱国诗人。
来齐读课题:游山西村
结合注释了解山西村在什么地方,诗题中“山西村”,指三山乡西边的村落,那么“游山西村”是什么意思?陆游在山西村游玩。
山西村只是一个山村,陆游去一个山村游玩会有什么新的收获呢?好,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借助课文中标的音节和工具书读准字音,把诗读准确、读通顺,读出诗的节奏。
课件:腊浑豚
哪位同学把这几个字读一遍,其他同学注意听是否读正确了。
同学们一起把每个字读两遍。
三、抓字眼,明诗意。
好同学们齐读这首诗。
接下来自由朗读并思考你从中读到了什么?
课件:前两句
作者游山西村,他是带着什么样的心情去游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作者当时应该是怎样的心情:出示写作背景:诗人陆游,他曾任隆兴府通判,因极力推助北伐,被罢官。
诗人回归故里,他此时非常沮丧,非常郁闷,途经山西村时受乡亲们的热情邀请而去山西村做客。
这首诗就是这个时候写的。
由此可知作者应该是带着什么样的心情在游山西村?请同学来说说。
我们知道了陆游此时很郁闷,沮丧。
但诗句中描绘的景象又是怎样的一副画面?我们一起带着疑问读这两句:莫笑。
结合注释或同桌讨论,在读完这两句后你看到了什么?
(原来一群纯朴的乡亲们在热情的招待陆游,杀鸡宰猪其乐融融的画面。
)同学们再读,你从哪个字体会到了村民的热情?
预设:“足”是什么意思?指什么足,(食物充足) 同学们想一想,在作者眼里,足难道单单指酒菜足吗?那还指什么?(村民的热情,好客,淳朴)
你能把山民的这份淳朴、好客情感足足的表达出来吗?(要突出“足”个人读,齐读。
)
5)同学们想象此刻你眼前仿佛看见了山西村村民招待客人的怎样一个画面?又仿佛听见乡亲们和诗人说了些什么?同桌之间互相说说。
汇报。
(陆大哥你好久没有来我们山村,我们一起喝杯酒吧。
陆游说:谢谢乡亲们的热情款待。
)
对,这就是农家人,他们会尽其所有、想尽办法的去招待客人,唯恐自己不够客气。
6)村民对待诗人是那样的热情、好客,而诗人对待山民又是怎样一份情感呢?你能从这两句中抓住关键词来谈谈你的体会吗?莫笑
预设:莫笑是什么意思?不要笑诗人叫人不要笑什么呢?不要笑这里的酒菜不是山珍海味。
对,这里的酒菜不是山珍海味,由此可见,诗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平易近人热爱村民的人。
)
相信此刻诗人已被村民的这份淳朴,这份热情深深的打动了,同学们你们被打动了吗,让我们通过朗读把诗人内心的这份感动表达出来吧!自由读——个人——齐读。
如果我们稍稍改动一下李白这句诗,是不是可以表达诗人此时的心情,“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村民待我情”2、引读:是啊!
(1)看到乡亲们杀鸡宰猪,用满桌丰盛的酒菜热情的招待自己,诗人郁闷的心开始慢慢地融化了,让我们带着诗人的感动一起再来读这两句诗——
(2)听着山民淳朴、真切的话语,看着乡亲们一张张写满热情的脸,诗人郁闷的心情顿时豁然开朗,让我们一起读出诗人内心的喜悦:----
(3)村民敬重诗人,诗人热爱村民,这份真挚的情感始终充盈着整个场面,他需要我们通过读把这幅其乐融融的画面不折不扣再次呈现。
一起读—
(4)由此可以看出诗人和山民的感情是多么的:(真挚)板书:情谊真。
学习《游山西村》三、四句:
1、受到乡亲们热情款待的陆游心情豁然开朗。
看图!他骑着毛驴,流连于山水之间。
出示诗句:山重。
结合图描述作者眼中的山重水复。
这眼前之景不正和陆游此时的心境想吻合吗?陆游被罢官了,他的心情怎样?(沉闷)此时他以为自己陷入了人生的绝境,然而是真的没路了吗?注意句中哪个字可以看出到底还有没有路?(疑)疑是什么意思?
作者在这里为什么用疑字?
他想告诉我们什么?(出示最后一句)
在山重水复,作者以为无路可走的时候,突然他眼前一亮,他看到了什么?(柳暗花明美丽的小山村)这景色怎么样?板书:景色秀。
联系前面一句,本来之前诗人以为陷入了人生的绝境,但在困境中,山西村的村民没有嫌弃他,以为走到了路的尽头,原来也有可能欣赏到别样的美景。
那么同样的道理,即使人生陷入了困境,我们也可能会(绝处逢生)。
也就是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当我们遇到困难时,应该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相信坚持就会有不一样的惊喜。
想想生活中你们有遇到和诗人相似的情况吗?
看着眼前的美景,想着山西村村民的热情,陆游他对自己的前途会有什么新的想法呢?(我应该像村民们一样高高兴兴过着田园生活)他除了看到桃红柳绿、美丽的小山村外,其实他还看到什么?
请同学们用“他还看到什么——”这样的句式说一句话。
(柳暗花明、美丽的小山村,同样淳朴的民风,新的景象,新的希望)看似简简单单的诗句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看来,这句诗句能成为千古绝唱绝对有它自己的理由,当然,我们就没有理由不记住他了。
一起读读这句千古名句。
4诗人此时的心情肯定是非常的(高兴)那这份欣喜之情,你能把它读出来吗?(指导朗读)本来以为自己是陷入绝境,无路可走的,突然发现一片无限的风光,这前面一句该怎么读?(先抑)后面一句又该怎么读?(后扬)对,要先先抑后扬。
个人读——齐读。
最后让我们一起带着村民对诗人的热情以及诗人遇到困难后绝处逢生的喜悦之情读完整首这首诗。
作业:背诵后两句,找到本诗后四句,利用学本课故诗方法理解后四句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