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设计
第4章 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设计-10.ppt

13:19:24
24
18.4.7 控制网络层的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采用总线拓扑结构,菊花环式(Daisy Chain)连接,用双绞线作 为传输介质; 2 、控制网络层可以包括并行工作的多条通信总线,每条通信总线 可以通过网络接口与管理网络层(中央管理工作站)连接,也可以通过管 理网络层服务器RS232通信接口或内置通信网卡直接与服务器连接。
13:19:24
11
4、电梯控制系统
电梯是建筑物内交通的重要枢纽。 对带有完备控制装置的电梯,将其控制装置与楼宇自动化系
统相连接,实现相互间的数据通信,使管理中心能够随时掌 握各个电梯的工作状况,并在火灾、保安的特殊场合对电梯 的运行进行直接控制。
13:19:24
12
5、消防系统
消防系统是BA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实施对建筑物内消防系 统的消防栓、喷淋水、消防水泵、稳压水泵、火灾烟感、温度 探测报警器、防火排烟阀、消防电梯、消防广播、消防电话等 设施联网进行监视与自动控制;
20
18.1.4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规模可按实时数据点数(硬件点和 软件点)区分:建筑设备监控系统规模
系统规模 小型系统 较小型系统 中型系统 较大型系统 大型系统
实时数据点数 250及以下 25l~999 1000~2999 3000~4999 5000及以上
13:19:24
21
各层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管理网络层应完成系统集中监控和各种系统的集成。 2 控制网络层应完成建筑设备的自动控制。 3 现场设备网络层应完成末端设备控制和现场仪表设备的信息采集 和处理。 18.3 管理网络层(中央管理工作站) 18.3.1 管理网络层应具有下列功能: 1 监控系统的运行参数; 2 检测可控的子系统对控制命令的响应情况; 3 显示和记录各种测量数据、运行状态、故障报警等信息; 4 数据报表和打印。
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设计了解剖析

护软件包;
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设计了解剖析
3.5 建筑设备自动化控制网络通信协议
当前,国际上现场总线发展的种类相应较多,常见的约有40余 种(ProfiBus、LonWorks、CAN、HART、Modbus、DeviceNet等),由 于现场总线的国际标准不能建立,致使用户面对多种总线协议问题, 使得用户在选择时难以抉择,这是用户所不希望的。
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设计了解剖析
网络层
数据 链路层
物理层
BACnet的网络层
➢ 在拓扑结构上, BACnet没有严格规定,其设备通过物理连接被接入四 种局域网(802.3、ARCNET、RS485、LonTalk)的其中任何一种;或通过专用拨号 串行数据线接到WAN上;
中继器 网桥
路由器
半路由器 半路由器
2)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的设计流程
— 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设计必须根据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业主 的具体需求进行系统设计。 ➢ 具体设计流程:方案设计、深化设计及施工设计
方案设计
(1)研究建筑物的功能,了解业主对BA系统的需求和要求; (2)研究控制方案,确定控制功能和控制网络结构; (3)确定监控范围、控制范围、监控点数; (4)画出各子系统的控制系统大样图 (5)系统选型(DDC的选型等)
2、监控表的绘制与统计 -所编制出的监控表,对于每个监控点应明确表出下列内容: ①所属设备名称及其编号 ②监控点的被监控量 ③监控点所属类型 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设计了解剖析
监控点统计表编制
表7-1a 监控点总表
DI(数字量输入点 )
AI(模拟量输入点)
DO(数字量输出点) AO(模拟输出)
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课程设计

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课程设计课程名称: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课程学分:3学分课程学时:48学时课程简介:本课程主要介绍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和应用技术。
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对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的理论基础和实际应用的理解和掌握能力。
课程目标:1. 掌握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方式。
2. 理解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的设计方法和应用技术。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和调试。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实际操作能力。
课程内容:第一章: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概述1.1 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的定义和发展历程1.2 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1.3 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的应用领域和前景第二章: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的基本原理2.1 传感器和执行器的原理和分类2.2 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结构2.3 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的通信技术第三章: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的设计方法3.1 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的需求分析和功能设计3.2 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的硬件选型和布置设计3.3 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的软件编程和调试第四章: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的应用技术4.1 空调系统的自动化控制技术4.2 照明系统的自动化控制技术4.3 智能门禁系统的设计和应用4.4 消防系统的自动化控制技术第五章: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的实践操作5.1 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的实验室实践5.2 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的项目设计和调试5.3 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的案例分析和讨论课程评估方式: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占总评成绩的30%。
2. 实验报告和项目设计报告占总评成绩的40%。
3. 期末考试占总评成绩的30%。
参考教材:1. 《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导论》2. 《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设计与应用》3. 《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实验教程》备注:本课程的设计旨在培养学生对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的理论和实践能力,使其能够在实际工作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教学设计

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教学设计简介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是现代建筑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能够在建筑中自动化地控制各种机电设备,实现智能化管理,提高建筑的效率和安全性。
本文旨在介绍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的教学设计,以帮助教师有效地教授学生这门技能。
目标本教学设计的目标是使学生掌握以下内容:1.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的原理和结构;2.房间自动化系统设计;3.环境控制系统设计;4.安全保障系统设计。
课程设置本课程共分为三个阶段:理论学习、实践训练和项目实战。
理论学习本阶段主要介绍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的原理和结构。
学生将通过教师讲解、课堂讨论、实验及阅读资料等方式进行学习。
课程内容如下:章节内容章节内容1 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概述2 传感器及执行器3 通信网络与协议4 智能控制及自动化算法5 数据采集与监测实践训练本阶段主要通过实验来让学生理解各种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的组件和功能。
学生将进行以下实验:1.传感器及执行器实验2.环境控制系统实验3.安全保障系统实验项目实战本阶段为期六周,学生将在小组内完成一个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的实战项目。
该项目将涉及到建筑不同功能场景下的自动控制和安全保障等问题。
项目流程如下:阶段任务1 确定项目范围和计划2 任务分工和团队建设3 需求分析和设计阶段任务4 软硬件购买和安装5 系统测试和优化6 项目评估与总结教学方法本教学设计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分别针对不同的学习阶段,包括:1.讲授式教学2.互动式教学3.实验式教学4.课程论文及报告评估方法本课程的评估方法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课堂表现评估:包括参与度、表现、问题解决能力等。
2.实验报告评估:包括报告内容和实验结果分析。
3.项目评估:包括项目进展、项目质量和团队协作等。
通过多维度的评估,教师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针对问题进行调整和优化。
总结本文介绍了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的教学设计,旨在提高学生对这门技能的掌握和应用。
课程设置了理论学习、实践训练和项目实战三个阶段,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评估方法,能够让学生更系统、全面地学习这门技能。
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课程设计 (2)

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背景和目的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的应用日益广泛。
自动化系统作为现代化控制技术的一种,能够对建筑物内部的各种设备进行智能化的控制,实现自动管理和调节。
因此,在建筑领域,学习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将是非常有前途的一项技能。
本次课程设计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们了解和掌握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培养其将该系统应用于实际工程中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内容1. 系统构成和原理通过课程介绍,引入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的概念与应用,系统的构成与原理,并通过教师的讲解以及实际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系统工作规律及基本原理。
2. 设计思路和流程在学习了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构成之后,需要让学生通过具体案例分析,了解设计思路和流程,从而掌握设计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的方法和步骤。
3. 成本控制和风险评估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的投资成本较高,因此在设计阶段需要考虑成本控制和风险评估。
通过教学案例和现实可行的实例,让学生了解控制成本和风险评估的方法。
4. 实际案例分析和课程表现在课程设计的最后阶段,学生通过实际案例分析的过程,真正地将课程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
同时,通过课程成绩的评估,了解学生的理解和运用,以及是否能达到预期的能力要求。
三、课程设计要求1. 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通过课程设计,要求学生掌握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和应用方法,了解设计思路和流程,并能在实际应用中运用。
2. 学生表现能力的评估通过对学生进行实际案例分析和课程表现的评估,了解学生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以及是否达到课程要求的水平。
3. 学生团队合作和文献阅读能力在整个课程设计过程中,学生需要与团队成员进行合作,共同完成项目的设计。
此外,学生需要了解并阅读各种实际案例和技术文献,以便更好地掌握实践技能。
四、课程设计成果在本次课程设计中,学生将会完成一份完整的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设计文件,该文件包含系统构成和原理、设计思路和流程、成本控制和风险评估、实际案例分析和课程表现等内容。
《智能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工程》课件4-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设计方法

便于系统调试
➢ I/O点适当余量
预留量应大于10~15%。
➢ DDC布置在监控对象的附近
以节省管线,并利于系统调试和维修
➢ DDC装在控制箱内,一般挂墙明装
安装高度便于操作,内部强弱电应明显分开
➢ 设备机房上下对齐时,DDC宜就近垂直组网,通信 网络无须绕行竖井。
主要线缆、穿管、电缆桥架的型号、规格、数量 现场传感器、主要阀门的规格数量等
➢ 设备表
按工艺系统的顺序,详细列出: 建筑监控设备系统中各种设备的名称、规格、数量、测量范
围、输入输出信号要求、工作条件、技术要求、型号等
7.1.3 BA系统设计的深度要求及内容
3. BAS的施工图设计内容 ➢ BAS系统图
BA产品大都自成系统,各厂家的产品千差万别、各具特色 我国十大BA品牌? 要调查研究
➢一般,可从下列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1.可靠性 2.技术先进 3.互操作性好,便于构成开放式系统 4.符合主流标准 5.满足实用要求 6.便于维修 7.寿命周期成本低 8. 厂家实力与售后服务
7.1.5 DDC的设置原则
BAS监控点位总表,表1-4(参见教材) 至此,可以完全确定BAS的规模
7.1.1 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的设计流程
2. 确定系统的控制方案 ➢ 2)系统及设备选型 ➢ ①设备选型要结合各设备布局的平面图,进行监控点 划分;
根据监控范围,确定系统网络结构和系统软件。
➢ ②根据各设备的控制要求,选用相应的传感器和执行 器,并配备DDC控制器。
➢ BAS管线敷设平面图(施工平面图)
应示出被控工艺设备、现场仪表、DDC控制箱、BAS控制室 的位置,以及设备之间电缆、穿管、桥架的走向。
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BAS)

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的设计要点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Building Automation System,简称BAS),实际上是一套中央监控系统。
它通过对建筑物(或建筑群)内的各种电力设备、空调设备、冷热源设备、防火、防盗设备等进行集中监控,达到在确保建筑内环境舒适、充分考虑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条件下,使建筑内的各种设备状态及利用率均达到最佳的目的。
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是智能建筑弱电系统工程中较为复杂的系统之一,现将该系统的设计要点介绍如下:1 中央控制室选址及室内设备布置(1)中央控制室应尽量靠近控制负荷中心,应离变电所、电梯机房、水泵房等会产生强电磁干扰的场所15m以上。
上方及毗邻无用水和潮湿的机房及房间;(2)室内控制台前应有1.5m的操作距离,控制台离墙布置时,台后应有大于1m的检修距离,并注意避免阳光直射;(3)当控制台横向排列总长度超过7m时,应在两端各各留大于1m的通道;(4)中央控制室宜采用抗静电架空活动地板,高度不小于20m。
2 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的电源要求(1)中央控制室应由变配电所引出专用回路供电,中央控制室内设专用配电盘。
负荷等级不低于所处建筑中最高负荷等级;(2)通常要求系统的供电电源的电压不大于±10%,频率变化不大于±1Hz,波形失真率不大于20%。
(3)中央管理计算机应配置UPS不间断供电设备,其容量应包括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内用电设备总和并考虑预计的扩展容量,供电时间不低于30分钟。
(4)现场控制器的电源应满足下述要求:①Ⅰ类系统(650点~4999点),当中央控制室设有UPS不间断供电设备时,现场的电源由UPS不间断电源以放射式或树干式集中供给;②Ⅱ类系统(1点~649点),现场控制器的电源可由就地邻近动力盘专路供给;③含有CPU的现场控制器,必须设置备用电池组,并能支持现场控制器运行不少于72小时,保证停电时不间断供电。
3 现场控制器设置原则(1)现场控制器的设置应主要考虑系统管理方式、安装调试维护方便和经济性。
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设计

(3)系统要具有一定的可变性 A. 任何一个已经建成使用的建筑,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使用 功能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 ,必然会要求BAS系统在控制与管理 功能上与之相适应,即要求BAS具有一定的可变性,亦即: a. 系统功能扩展(kuòzhǎn)的可能性和适应性; b. 控制与管理功能扩展(kuòzhǎn)或改变时的易行性; c. 硬件与软件进入系统或退出系统的方便性。
第十八页,共42页。
B. 系统扩展性的内容(nèiróng) a. 在中央站增设管理用的工作站,满足管理工作量 扩展的需要; b. 增设分站,扩展被监控的系统; c. 在分站增设模块或插件,扩展监控点; d. 在系统中扩展管理功能,如增加“趋势报告”的 数量、西文系统改为汉化系统等,虽然这不一定开 辟局域网,但应用软件扩展是必然的。
第九页,共42页。
… …
(2) 按照(ànzhào)建筑物层面组织
BAS系统
网络服务器
照明 DDC
空调 DDC
给排水 电视监控
DDC
DDC
通信控制器
现场通信网络
…
主
区域控制
干
计算机
照明 DDC
空调 给排水 电视监控
DDC
DDC
DDC
网 络
通信控制器
现场通信网络
…
区域控制
计算机
监控管理计 算机
电梯运行管 理
兼有上述两种结构特点的形式,即某些子系统如供电、给排 水、消防、电梯等,采用按整座建筑物设备功能组织的集中控制 方式;而另外一些子系统如空调、灯光照明(zhàomíng),则按建 筑楼层层面组织的分区控制方式。该系统结构灵活,可根据实际 情况调整。
第十一页,共42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监控点总表
表7 -1 a 监控点总表 DI(数字量输入点 )
数 量
设备
AI(模拟量输入点)
送 风 状 态 水 油 位 高 低 照 送 回 室 室 室 水 流 压 电 风 风 内 内 外 温 温 温 油 监 湿 温 度 度 湿 测 度 度 度 量 力 流 电 电 功 率 因 数 度
DO(数字量输出点) AO(模拟输出)
图中都要标注设备的编号、相对位置、电缆回路编 号、敷设方式以及注意事项等。
11
建筑设备自动化课程设计
四、BA平面图绘制
1、设备安装:
(1)主机、打印机、显示器等:设置在控制室。 (2)现场控制器(DDC):设备(配电箱)附近安 装;一般明装,DDC控制箱底边距地1.2m
(3)现场传感器、执行元件:设备上
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设计
山东建筑大学 信电学院
1
建筑设备自动化课程设计
参考规范: 1、JGJ/T 334-2014,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工程技 术规范 2、09X700_智能建筑弱电工程设计与施工(上 册)2009 3、厂家样品手册 4、建筑设备自动化与系统集成 自编教材
2
建筑设备自动化课程设计
BA系统施工图设计步骤
排风机
风机启停控制 风机运行状态 风机故障报警 合计
3
1×3 1×3 1×3 24 12 DDC数字输出 交流接触器辅助 触点 热继电器辅助触 点
智能节点控制箱配 置
HW-BA5810Ⅰ型楼宇控制箱3台 9
建筑设备自动化课程设计
表6-18地下一层送风机DDC选型表
类型 本系统需要点 数 1块5208提供点 数 剩余点数 AI AO DI 2×2 5 1 DO 2×1 5 3
8
建筑设备自动化课程设计
表6-17 送排风机系统监控点表
位 置 空 调 机 房 设备名称与控 制功能 送风机 风机启停控制 风机运行状态 风机故障报警 1×9 1×9 数 类型 量 AI 9 1×9 DDC数字输出 交流接触器辅助 触点 热继电器辅助触 点 AO DI DO 设备名称(选型 参见相关资料)
有 频 风 蝶 新 功 机 阀 风 功 率 起 开 阀 率 动 关 控 制 回 风 阀 控 制 开 关 控 制 冷 热 水 阀 控 制 调 节 蝶 阀 控 制 热 水 加 热 控 制 点 数 小 计
开 关 状 态
故 障 报 警
超 温 压 报 警
过 滤 网 压 差
防 冻 开 关
风 流 开 关 信 号
水 流 开 关
建筑设备自动化课程设计
子系统监控设计
空调、通风子系统监控设计-F1
AI 3 4 1 4 +1 AO 1 4 1 4 +3 DI 8 8 1 8 +0 DO 4 6 1 6 +2 说明 点数需求:16 采用XL50控制器1台 控制器可监控点数容量: 22 点 监控点数裕量:+6点
24
建筑设备自动化课程设计
17DI,适合大点数开关量信号的采集
9DI/8DO,适合照明、变配电、给排水等系统的输入输出控制 11UI/7DI,适合大点数模拟量和开关量数据集中采集 11-3UI,小点数的通用输入模块,是特殊配置时的补充 8-2DO,小点数的输出模块,是特殊配置时的补充 5DI/5DO小点数的输入输出模块,适合于照明、配电、给排水 4UO,小点数的通用输出模块是特殊配置时的补充 实时时钟与逻辑运算模块
20
建筑设备自动化课程设计
子系统监控设计
冷热源子系统监控设计
AI 7 AO 1 DI 36 DO 18 说明 点数需求:62 采用 XL500 控制器 1 台,共配置 1 块 XFL521、1块XFL522、4块XFL523和4 块XFL524 控制器可监控点数容量:88点 监控点数裕量:+26点
子系统监控设计
给排水子系统监控设计
AI AO DI DO 说明
6
8 1 8 +2
0
8 0 0 +0
24
123 36 +12
6
62 12 +6
点数需求:36
采用 XL500 控制器 1 台,配置 1 块 XFL521、3块XFL523和2块XFL524 设备监控点总数:56 监控点数裕量:+20
点数总计
19
建筑设备自动化课程设计
DDC配置一览表
表7 -1 b D D C 配置一览表 项目 DI类型 DO类型 模拟量输入点AI要求 模拟量输出点AO要求 管线要求 设 DDC DDC编号 通 接 电压输入 接 电压输入 信号类型 供电电源 信号类型 供电电源 备 供电 道 点 点 导线 管线 穿管 位 其 其 温 湿 压 流 其 其 其 其 电源 型号 序号 监控点描述 号 输 输 规格 编号 直径 号 他 他 度 度 力 量 他 他 他 他 引自 入 入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BA5000DDC控制器—品种齐全
HW-BA5201 HW-BA5202 11UI/2UO/4DO/2AO,适合于空调机、新风机等设备的控制 11UI/7DO,适合配电系统、给排水系统等的监测和控制启停
HW-BA5203
HW-BA5204 HW-BA5205 HW-BA5206-11/6/3 HW-BA5207-8/4/2 HW-BA5208 HW-BA5209-4/2 HW-BA5210
12
建筑设备自动化课程设计
四、BA平面图绘制
2、布线: (1)线缆选型
规范规定:数据通信可用的传输介质为:双绞线、
同轴电缆、光缆等
A、DDC与主机之间信号线
采用屏蔽双绞线(RVSP4*1.0-CT)或软电缆
(RVVP2*1.0-CT)
13
建筑设备自动化课程设计
四、BA平面图绘制--2、布线:
B、DDC与设备之间的信号线
采用非屏蔽双绞线或电缆(RVV2*1.0-SC20-WC/FC)
C、DDC、传感器、执行元件电源线:
24V电源线:BV(RVV)3*1.5-SC15-WC/FC.
14
建筑设备自动化课程设计
四、BA平面图绘制--2、布线:
(2)线缆敷设方式及路径
A、BA系统的信号传输水平线路:主机--DDC--现场
16
建筑设备自动化课程设计
五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BA系统图绘制
确定系统的网络结构,结合最终具体产品确定BA系 统的网络结构。
应表示出全部控制系统的配置框图,表明每台控制
器的位号以及相互之间的联系、相互位置和网络拓
扑结构,连接数量是否超出规定。
17
建筑设备自动化课程设计
六、设计说明及设备材料表
参加例图
18
建筑设备自动化课程设计
一、BA系统监控方案的确定 二、BA原理接线图 三、编制编制监控点表(设计说明书) 四、BA平面图绘制 五、BA系统图绘制 六、设计说明及设备材料表
3
建筑设备自动化课程设计
一、BA系统监控方案的确定
(1)根据冷冻、空调、变配电、热力、给排水等相关专 业提供的设计条件(资料)及投资情况,决定哪些设备
0
0
+1
+0
+2
+0
监控点数裕量:+3
26
建筑设备自动化课程设计
子系统监控设计
电梯系统监控设计
AI 0 4 1 AO 0 4 1 DI 6 8 1 DO 0 61 说明 点数需求:6 采用XL50控制器1台
4
+4
4
+4
8
+2
6
+6
控制器可监控点数容量: 22 点
监控点数裕量:+16点
27
建筑设备自动化课程设计
的控制纳入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
(2)根据工程需求分析,确定各功能子系统的控制方案。 各个控制系统要求实现的功能。
冷源系统、热源系统、新风机组系统、定风量空调系统、 送排风系统、给排水系统、供配电系统、照明系统、电
梯系统等
4
建筑设备自动化课程设计
一、BA系统监控方案的确定
(3)确定系统的网络结构:
由上表可知,地下一层送风机需要配置1块HW-5208模 块,配置智能节点控制箱HW-BA5810Ⅰ型楼宇控制箱1 台,编号为DDC-1-04。
10
建筑设备自动化课程设计
四、BA平面图绘制
确定设备、传感器及执行机构在现场的安装位置。
包括中央站与控制器之间、控制器与控制器之间、 控制器与现场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和布线及敷设方 式。
8 1 8
+1
8 1 8
+7
124 48
+12
6 4 24
+6
21
建筑设备自动化课程设计
子系统监控设计
空调、通风子系统监控设计-F3
AI 3 4 1 4 +1 AO 1 4 1 4 +3 DI 8 8 1 8 +0 DO 4 61 6 +2 点数需求:16 采用XL50控制器1台 控制器可监控点数容量:22点 监控点数裕量:+6点 说明
28
蝶 阀 状 态
CI/PH
\
\
/
CO2
CO
/
压
1 . 冷热源设备监控子系统 1 冷水机组 2 冷冻水泵 3 冷却水泵 4 冷却塔 5 膨胀水箱 6 冷冻水压差旁通 7 冷冻水总供水管 8 冷冻水总回水管 9 冷却水总供水管 10 冷却水总回水管 小计 合计 2 . 新风空调设备监控子系统 1 离心通风机(-F3) 2 立柜式空调器(-F3) 3 轴流通风机(-F2) 4 立柜式空调器(-F2) 5 离心通风机(-F1) 6 立柜式空调器(-F1) 7 新风处理机组(-F1) 8 停车场环境(-F1) 9 风机盘管总控(-F1) 小计 合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