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指标优化戊己胃内漂浮型缓释片制备工艺研究
胃康漂浮缓释片有效成分的提取工艺研究

胃康漂浮缓释片有效成分的提取工艺研究
陈正君;景明;刘雄;刘静;赖小东
【期刊名称】《甘肃中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2(29)2
【摘要】目的优选胃康漂浮缓释片有效成分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
方法以盐酸小
檗碱为评价指标,确定提取乙醇浓度;以盐酸小檗碱和干固量为评价指标,对乙醇用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等影响因素按L9(34)正交实验进行考察,优选胃康漂浮缓释片
有效成分的提取工艺条件。
结果确定胃康漂浮缓释片有效成分的最佳提取工艺为:6倍量65%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1 h。
结论经中试验证,该工艺条件稳定,有大生
产的可行性。
【总页数】4页(P55-58)
【关键词】胃康漂浮缓释片;有效成分;提取工艺
【作者】陈正君;景明;刘雄;刘静;赖小东
【作者单位】甘肃中医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4.2
【相关文献】
1.胃康漂浮缓释片的成型工艺研究 [J], 李琳;陈正君;刘雄;景明;高建德
2.胃漂浮缓释片研究Ⅰ硝苯啶胃漂浮缓释片的制备与性质 [J], 侯惠民;朱金屏
3.胃漂浮缓释片研究III核黄素胃漂浮缓释片 [J], 朱金屏;佘勇;侯惠民
4.PVP、PVA 为辅料的胃漂浮缓释片研究Ⅱ地尔硫胃漂浮缓释片 [J], 侯惠民;朱金屏;熊全美;钱惠康;顾卫国
5.药理效应法评价胃康漂浮缓释片的提取方法 [J], 高建德;陈正君;刘雄;景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一种戊己胃漂浮型缓释微丸及其制备方法[发明专利]
![一种戊己胃漂浮型缓释微丸及其制备方法[发明专利]](https://img.taocdn.com/s3/m/495c102cbb4cf7ec4bfed05d.png)
专利名称:一种戊己胃漂浮型缓释微丸及其制备方法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张丹丹,张晓琳,王欣欣
申请号:CN201510919757.5
申请日:20151211
公开号:CN105434619A
公开日:
20160330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肝胃不和,口苦嘈杂,呕吐吞酸,腹痛泻痢的药物组合物,特别涉及一种以传统中药成方为主制备而成的口服胃漂浮微丸制剂。
该微丸制剂主要由轻质载药丸心和阻滞层包衣两部分组成,其中轻质丸心包括戊己方提取物10~15%,填充剂0%~20%,粘合剂、骨架材料、助漂剂60%~65%,亲水凝胶材料5%~10%,持漂剂5%~10%;阻滞层包衣包括包衣材料90%-95%,抗粘剂5%~10%。
采用高速熔融搅拌法制备微丸,所制备微丸入水即漂、持漂达6小时,微丸中药物实现缓释效果。
制备微丸具有分布面积大,局部刺激性小等特点,而且由于其具有漂浮特性,在胃中存留时间大大延长,使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大大提高。
由于该微丸采用高速熔融搅拌法制备,与现有湿滚制法工艺相比,更简练且经济并不存在起火和爆炸的危险。
申请人:青岛科技大学
地址: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松岭路99号青岛科技大学
国籍:CN
代理机构:青岛中天汇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万桂斌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2024年黄芩苷胃漂浮缓释微球的制备》范文

《黄芩苷胃漂浮缓释微球的制备》篇一一、引言近年来,随着医疗科技的快速发展,药物的制剂形式也日趋多样化和创新。
黄芩苷作为一种重要的天然药物成分,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价值。
然而,其生物利用度较低,为提高其疗效和减少副作用,研发黄芩苷胃漂浮缓释微球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黄芩苷胃漂浮缓释微球的制备工艺,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二、材料与方法1. 材料黄芩苷原料药、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药用辅料等。
2. 仪器电子天平、磁力搅拌器、喷雾干燥机、显微镜等。
3. 制备方法(1)黄芩苷溶液的制备:将黄芩苷原料药溶于适当溶剂中,制备成一定浓度的黄芩苷溶液。
(2)PLGA溶液的制备:将PLGA溶于有机溶剂中,制备成一定浓度的PLGA溶液。
(3)微球的制备:采用喷雾干燥法,将黄芩苷溶液与PLGA 溶液混合后进行喷雾干燥,制备成黄芩苷胃漂浮缓释微球。
三、实验结果1. 微球形态观察通过显微镜观察,制备的黄芩苷胃漂浮缓释微球呈圆形或类圆形,表面光滑,大小均匀。
2. 释放性能测定采用体外释放实验,测定黄芩苷胃漂浮缓释微球的释放性能。
结果显示,微球在模拟胃液中具有较好的漂浮性能,且药物释放缓慢而持久,符合缓释要求。
3. 稳定性考察对制备的黄芩苷胃漂浮缓释微球进行加速稳定性试验,结果显示微球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四、讨论1. 制备工艺优化在制备过程中,可通过调整黄芩苷溶液与PLGA溶液的比例、喷雾干燥的工艺参数等,进一步优化微球的制备工艺,提高微球的性能。
2. 释放机制分析黄芩苷胃漂浮缓释微球的缓慢而持久的药物释放性能,可能与微球的漂浮性能、微球内部结构的特殊性以及药物与PLGA的相互作用等因素有关。
需进一步研究其释放机制,以更好地控制药物释放。
3. 临床应用前景黄芩苷胃漂浮缓释微球具有提高生物利用度、减少副作用等优点,有望在临床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需进一步开展临床研究,评估其在不同疾病领域的应用价值和安全性。
正交试验法优选戊己胃漂浮缓释片处方工艺研究

, 置3 7 ℃恒 温振 荡器 中震 荡 2 4 h , 冷却 至 室温 , 摇匀, 0 . 4 5 2 . 1 色谱 条件 色 谱柱 为 T h e r m o—O D S 2一H y p e  ̄i l ( 2 5 0 m m x 匀 J
时珍国医国药 2 0 1 3年第 2 4卷第 1 0期
HS H I Z H E N M E D I C I N E A N D M A T E R I A M E D I C A R E S E A R C H 2 0 1 3 V O L . 2 4 N O . 1 0
津爱勒易 医药材料有限公司 ) , P E G 6 0 0 0 ( 天津 市致远化 学试剂有 2 . 2 . 1 对 照品溶液 的制 备 精 密称 取盐 酸小 檗碱 对照 品 3 2 . 6 限公 司) , N a H C O ( 广东汕 头市西 陇化工 厂 ) , 十六 醇 ( 上海 三浦 m g , 置于 5 0 m l 棕色容量瓶中 , 加 甲醇至刻度 , 配制成 每毫 升含 0 .
维素( H P MC K 1 0 0 M) 、 聚乙二 醇( P E G 6 O O 0 ) 、 N a HC O 、 十六醇为 L 9 ( 3 )正 交试验 4个因素 , 干粉压 片, 优化 制剂体 外释
药及漂浮性能。结果 选择 以 A : B C : D 作 为 戊 己 胃漂 浮缓 释 片 处 方 的 最 优 制 剂 配 方 组 合 。 结 论 戊 己 胃 漂 浮 缓 释 片 达
到 了设计要 求 , 具有缓释 、 漂浮时间长的优 点。
关键 词 : 戊己胃漂浮缓释片; 胃内漂浮; 正交设计; 盐酸小檗碱; 释放度 D 0 I 标识 : d o i : 1 0 . 3 9 6 9 / . i s s n . 1 0 0 8 - 0 8 0 5 . 2 0 1 3 . 1 0 . 0 4 5
《2024年黄芩苷胃漂浮缓释微球的制备》范文

《黄芩苷胃漂浮缓释微球的制备》篇一一、引言随着医药科技的进步,药物传递系统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
其中,胃漂浮缓释微球因其能够在胃内长时间悬浮并缓慢释放药物,被广泛应用于胃部疾病的治疗。
黄芩苷作为一种具有广泛药理作用的天然产物,其胃漂浮缓释微球的制备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本文旨在详细介绍黄芩苷胃漂浮缓释微球的制备方法及其相关研究。
二、材料与方法1. 材料黄芩苷、生物相容性聚合物(如聚乳酸、聚乳酸-聚己内酯共聚物等)、溶剂、致孔剂等。
2. 方法(1)微球制备技术: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或相分离法制备黄芩苷胃漂浮缓释微球。
(2)微球表面修饰: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对微球表面进行修饰,以提高其胃内漂浮性能和药物释放性能。
(3)微球性能评价:对制备的黄芩苷胃漂浮缓释微球进行形态、粒径、漂浮性能、药物释放性能等评价。
三、制备过程1. 制备黄芩苷溶液:将黄芩苷溶于适当溶剂中,制备成黄芩苷溶液。
2. 制备聚合物溶液:将生物相容性聚合物溶于溶剂中,制备成聚合物溶液。
3. 乳化-溶剂挥发法:将黄芩苷溶液与聚合物溶液混合,通过高速搅拌或超声波振荡形成乳状液。
随后,通过挥发溶剂,使微球固化。
4. 表面修饰: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对微球表面进行修饰,如利用表面活性剂、静电吸附等方法。
5. 性能评价:对制备的黄芩苷胃漂浮缓释微球进行形态观察、粒径测定、漂浮性能测试和药物释放实验等。
四、结果与讨论1. 形态观察:通过显微镜观察,发现黄芩苷胃漂浮缓释微球呈规则球形,表面光滑,无明显的缺陷。
2. 粒径测定:采用激光粒度仪测定微球的粒径,发现微球粒径分布较窄,符合制备要求。
3. 漂浮性能测试:将微球放入模拟胃液中,观察其漂浮性能。
发现微球能够在胃液中长时间悬浮,具有良好的漂浮性能。
4. 药物释放性能:通过体外药物释放实验,发现黄芩苷胃漂浮缓释微球具有缓慢而持续的药物释放性能,能够满足胃部疾病治疗的需求。
在制备过程中,聚合物类型、浓度、黄芩苷浓度、致孔剂种类及用量等因素均会影响微球的性能。
《2024年黄芩苷胃漂浮缓释微球的制备》范文

《黄芩苷胃漂浮缓释微球的制备》篇一一、引言随着现代医药技术的不断进步,药物制剂的研发已成为医药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
其中,胃漂浮缓释微球作为一种新型药物载体,因其能够在胃内长时间悬浮并缓慢释放药物,具有显著的治疗优势。
黄芩苷作为一种具有广泛药理作用的天然活性成分,其胃漂浮缓释微球的制备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黄芩苷胃漂浮缓释微球的制备方法及其相关研究。
二、黄芩苷的简介黄芩苷是一种从黄芩中提取的天然活性成分,具有抗菌、抗炎、抗肿瘤等多种药理作用。
然而,黄芩苷在体内溶解度低、吸收差,限制了其临床应用。
因此,研究黄芩苷的制剂技术,提高其生物利用度,对于发挥其药理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三、胃漂浮缓释微球的制备方法1. 材料准备:黄芩苷、生物相容性材料(如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助悬剂等。
2. 制备过程:(1)将黄芩苷与生物相容性材料混合,制备成微球基础材料;(2)通过乳化-溶剂挥发法或喷雾干燥法将基础材料制成微球;(3)在微球表面涂覆助悬剂,以提高微球在胃内的悬浮性能;(4)对制备好的微球进行质量检测,确保其粒径、载药量、释放性能等指标符合要求。
四、黄芩苷胃漂浮缓释微球的优点1. 胃漂浮性能:黄芩苷胃漂浮缓释微球通过表面涂覆助悬剂,能在胃内长时间悬浮,增加药物与胃黏膜的接触时间,提高药物吸收。
2. 缓释性能:微球内的黄芩苷以缓慢而持续的方式释放,可维持药物在体内的有效浓度,延长药物作用时间。
3. 提高生物利用度:通过胃漂浮缓释技术,可提高黄芩苷的溶解度和吸收率,从而提高其生物利用度。
五、实验结果与讨论1. 实验结果:通过制备黄芩苷胃漂浮缓释微球,我们得到了粒径适中、载药量高、释放性能良好的微球制剂。
体外释放实验表明,微球具有较好的缓释性能,可实现药物的持续释放。
体内药动学实验显示,黄芩苷胃漂浮缓释微球能显著提高黄芩苷的生物利用度。
2. 讨论:黄芩苷胃漂浮缓释微球的制备过程中,材料选择、制备工艺及表面涂覆助悬剂等因素对微球的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胃内滞留漂浮型缓释片的研究现状及在中药制剂中应用展望

胃内滞留漂浮型缓释片的研究现状及在中药制剂中应用展望徐晓宏;张铁军;宋新波;龚苏晓;刘可越
【期刊名称】《中草药》
【年(卷),期】2007(38)5
【摘要】综述了胃滞留漂浮型缓释给药系统的释药原理、漂浮性能的影响因素和制剂质量评价等方面的内容以及胃漂浮片技术在中药新药开发中的应用,借助现代化科学技术,以国外先进剂型为目标,用现代制药技术发展传统中医药。
胃漂浮缓释制剂可以显著延长胃内滞留时间,改善药物吸收,提高生物利用度,已经引起了国内外药学工作者越来越多的关注。
【总页数】4页(P779-782)
【关键词】胃漂浮;缓释制剂;滞留时间
【作者】徐晓宏;张铁军;宋新波;龚苏晓;刘可越
【作者单位】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药物研究院;天津中医药大学药厂;九江学院【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3.6
【相关文献】
1.琥珀酸亚铁胃内滞留漂浮型缓释片的制备及体外释放度研究 [J], 阚淑玲;屠锡德;刘建平
2.复方去甲斑蝥素胃内滞留漂浮型缓释片在犬体内的药动学研究 [J], 李洪斌;王艳萍;赵楠;刘福强;刘莹;崔海珍
3.替硝唑胃内滞留漂浮型缓释片的制备及体外释放研究 [J], 周毅生;卢毅;宋华;翟冬燕;段琼辉
4.胃内滞留漂浮型缓释制剂技术研究进展及其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 [J], 宋华;周毅生
5.VB_1胃内滞留型漂浮缓释片释放度及漂浮性能的研究 [J], 张朔;姜典卓;邹宇清;武凤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戊己胃漂浮缓释片提取方法考察

Ke y wo r d s : Wu j i g a s t r i c l f o a t i n g s u s t a i n e d — r e l e a s e t bl a e t s ; E x t r a c t i n g m e t h o d ; HP L C
s o l v e n t . Co n c l u s i o n: T h e s e l e c t e d e x t r a c t i n g p r o c e s s i s s i mp l e ,s t a b l e a n d r e a s o n a b l y p r a c t i c bl a e .T h i s p r o c e s s
戊 己丸收载 于《 中国药典) 2 0 1 0年版一部 … ,
小檗碱 、 吴 茱萸碱 及 吴 茱萸 次碱 的含 量为指 标 , 对提 取 方 法、 提取溶剂、 提 取 溶 剂 浓度 和提 取 时 间进 行 考
察。结果 : 优化的提取条件为以纯甲醇为提取 溶剂, 超声提取 3 0 m i n 。结论 : 优化提取工艺 简便、 稳 定合
理 可行 , 为戊 己胃漂浮缓 释 片提取 方法及 质 量控制提 供 了较 好 的 实验依 据 。
A b s t r a c t : Ob j e c i f v e : T o s e l e c t t h e p r e f e r a b l e e x t r a c t i o n me t h o d o f Wu j i g a s t r i c l f o a t i n g s u s t a i n e d - r e l e a s e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修 回 日期 :2 0 1 3 — 1 0 — 1 6
★
贵 州省科 学技术厅 中药现代化科技 产业研 究开发 专项( 黔科合 中 [ 2 0 1 0 1 5 0 1 6 ) : 戊 己胃漂浮缓释片的研制 , 负责人 : 刘文 。
★★ 通讯作 者 : 刘文 , 教授 , 主要研 究方向 : 中药新 制剂及新技 术。
收 稿 日期 :2 0 1 2 — 1 2 — 1 1
T h e s i l色 谱 柱 ( 2 5 0 mmx 4 . 6
m m , 5 I x m) , 流动 相为 0 . 0 5 m o l ・ L 磷酸 二氢钾 ( A ) 乙腈 ( B ) , 梯度 洗脱 , 0 ~ 2 0 m i n , 1 1 %B ; 2 2 ~ 4 4 m i n , 2 8 %B ; 4 6 ~ 7 0 m i n , 4 0 %B ,检测 波长 2 2 5 n m,柱温
2 实 验 与 结 果 2 . 1 色谱 条件
L C 一 2 0 A 型液 相 色 谱 仪 ( 日本 岛 津 公 司 ) , S P D 一 2 0 A型紫外 一 可 见 检 测 器 (日本 岛 津 公 司 ) , H T 一 2 0
型柱温箱 , A u y 2 2 0型电子天平 ( 日本 岛津公 司 ) , 科 导S K 8 2 1 0 H P型 台式超声 波清洗器 ( 上海科 导超声 仪器 有 限公 司 ) , Z R S 一 8型智能 溶 出度测定 仪 ( 天津
[ Wo r l d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 Mo d e r n i z a t i o n o fT r a d i t i o n a l C h i n e s e M e d i c i e n a n d Ma t e n a Me d w a ]1 6 3 8
1 材料
大学无线 电厂 ) , T D P 一 5型单 冲压 片机 ( 长沙 市岳 麓
区 中南 制 药 机 械 厂 ) 。
芍药苷 ( 批号 : 1 1 0 7 3 6 — 2 0 0 9 3 ) 、 吴茱萸 碱 ( 批
号 : l 1 0 8 0 2 — 2 0 0 6 0 6 ) 、吴茱 萸 次 碱 ( 批号 : 1 1 0 8 1 —
择辅料 H P MC ( K 1 0 0 M) 、 P E G 6 0 0 0 、 N a HC O 3 、 十 六 醇 等 4个 因素 , 建 立 正 交试 验 进 行 考 察 , 干粉压片 , 优 化 制 剂 体 外 释 药及 漂 浮性 能 。结 果 : 选择 以 3 5 %H P MC 、 5 %P E G 6 0 0 0 、 1 0 %N a H C O 3 、 1 5 %十 六 醇 、 1 O %MC C及 2 5 %的主 药 , 作 为 戊 己 胃漂 浮 缓释 片 处方 的最优 制 剂 配 方。结 论 : 所 制 备 的 戊 己 胃内漂 浮型 缓释 片具 有 缓 释、 漂 浮 时 间 长的 优 点 , 制 备 工 艺 具 有 良好 的 可操 作 性 。
世界科学技术一中医药现代化 ★技术应用研究
多指标优 化 戊 己 胃 内漂浮 型缓释 片 制 备 工 艺研 究 六
王 群 ,刘 文 , 陈 大业 , 杨 颂 , 施 晓伟
( 贵 阳中医学 院 贵 阳 5 5 0 0 0 2 )
摘
要: 目的 : 优 选 戊 己 胃漂 浮缓 释 片 制 剂 的 最优 处 方 配 比 。 方法 : 以 多个 组分 释 放 度 为评 价 指 标 , 选
关键 词 : 戊 己漂 浮缓 释 片 胃 内漂 浮 d o i : 1 0 . 1 1 8 4 2 / w s t . 2 0 1 3 . 0 7 . 0 2 8 正 交试 验 多组 分释 放 度 文献 标 识码 : A 中 图分 类号 : R 2 8 3 . 6
戊 己丸来 源于宋代 《 太平 惠 民和剂局 方》 , 由黄 连、 吴茱萸 、 白芍三 味药 ( 6 : l : 6 ) 组成 , 为疏肝 理脾 、 清热 和 胃的有效名 方 ,主治肝 脾不 和所致 的 胃痛 、 吞酸 、 腹 痛 以及 泄 泻 等 证 【 l , 1 , 《 中 国药 典 》 从 1 9 7 7 年一 2 0 1 0年 版 都 收 载 戊 己 丸 , 剂型均为 丸剂 , 中 医药 理论 认为 “ 丸者缓也 ” , 但 丸剂 的缓释 作用受 药材粉 碎度 、 粘合 剂用 量 等诸 多 因素影 响 , 工 艺 和质 量均 不 易控 制[ 3 1 , 本 项 目将 中 医 药 理 论 与 胃漂 浮 技 术 有 机 结合 , 研 制 真正 意义 上 的缓 释制 剂 , 并对 制 剂体 外 释药及 漂浮型 能进行评 价 , 使 其达 到工艺 和质量 可控 的要求 。
2 0 1 0 0 6 ) 均 购 自中国药品生 物制 品检定 所 , 乙腈 、 甲 醇( 色谱 纯 , 天 津市 科密 欧化学 试剂 有 限公 司 ) , 其 余试剂 均为分析纯 , 水 为娃 哈哈矿 泉水 , 黄连 、 吴 茱 萸和 白芍药 材均购 自贵 阳市济仁堂药店 , 根据 2 0 1 0 年版 《 中 国药 典 》一 部 ,鉴 定 均 为 正 品 ,H P M C ( K 1 0 0 M,天 津 爱 勒 易 医 药 材 料 有 限 公 司 ) , P E G 6 0 0 0 ( 天 津市 致远 化学试 剂有 限公 司 ) , N a H C O , ( 广 东汕头 市西陇化工厂 ) , 十六 醇 ( 上海三 浦化工仪 器 有 限公 司 ) , MC C( 国药 集 团 化 学试 剂 有 限 公 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