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一览表(一)
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符合性评价管理规定

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符合性评价管理规定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符合性评价管理制度文件编号:SSMS-文件版本:A受控状态:编制:审核:批准:2010-7-10发布 2010-7-10实施泰兴市隆盛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发布1 目的建立本公司生产、经营活动所遵守适用安全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的评价工作,并对不符合的行为进行纠正,保持对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的符合性,以确保本公司安全标准化管理运作能满足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
2 范围本公司安全标准化运行过程中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的符合性评价工作。
3 参考文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家主席令第70号);2)《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AQ3013-2008);3)《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T9006-2010);4)《隐患治理管理制度》。
4 定义1)安全标准化:为安全生产活动活动最佳秩序,保证安全管理及生产条件达到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标准等要求制定的规则。
2)关键装置在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易腐蚀、高温、高压、真空、深冷、临氢、烃氧化等条件下进行工艺操作的生产装置。
3)重点部位生产、储存、使用易燃易爆、剧毒等危险化学品场所,以及可能形成爆炸、火灾场所的罐区、装卸台(站)、仓库等;对关键装置安全生产起关键作用的公用工程系统等。
5 职责安全环保部门负责组织对公司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的适用性和符合情况进行评价,并确定公司法律法规的符合性。
公司运行控制不能满足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时的沟通处理;对符合性评价结果中不符合事项矫正与预防措施进行跟踪确认。
各相关部门由部门主管指定合格的评价人员,协助对各自部门适用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进行评价,并确定本部门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符合性。
公司分管安全负责人:核准法律法规及其它要符合性评价报告;符合性评价结果中涉及重大不符合的主导处理。
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制度(3篇)

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管理制度1为了识别、获取、更新适用于本单位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它规定,为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运行提供依据,特制定本制度。
2职责分工2.1本单位技术负责人负责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和其它规定的识别、获取、更新并建立台帐,对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认其适用性。
2.2专职安全员负责向各岗位相关人员宣传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和其它规定。
2.3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负责组织相关岗位人员对识别的法律、法规、标准和其它规定进行符合性评价。
2.4各相关岗位人员获取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和其它规定,应及时传递给技术负责人或专职安全员。
3程序3.1获取途径3.1.1由技术负责人通过网络、新闻媒体、行业协会、政府主管部门及其他形式查询获取国家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规定。
3.1.2上级部门的通知、公告等。
3.1.3各岗位人员从专业或地方报刊、杂志等获取的法律、法规、标准和其它规定,应及时报送技术负责人进行识别和确认并备案。
3.2识别与登记3.2.1根据单位生产活动和服务过程中所有危险、有害因素,结合法律、法规的最新内容及版本,识别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规定。
3.2.2根据本行业特点,识别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规定。
3.2.3技术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对获取和识别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规定组织评审确认,报单位领导审核批准,并编制《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文件目录》。
3.3更新3.3.1当现行的适用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规定更新时,应及时重新识别。
3.3.2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每年组织进行一次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规定的获取、识别、更新工作。
3.3.3当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发生变更时,应及时进行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规定的重新识别。
3.4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规定的发放、实施、检查与符合性评价3.4.1专职安全员及时将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规定中的重要内容进行摘编,并下发到相关部门。
环境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一览表

环境污染事故 的处罚 违规进口固体 废物的处罚 单位犯罪的处 罚
B-02
1997-3-14
1997-10-1
重要
第349条 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依照 各条的规定处罚。 第6条 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并有权检举和控告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 人。 第13条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第24条 产生环境污染的单位,必须把环保工作纳入计划,建立环境保护责任制度。
第31条 造成或者可能造成污染事故的,必须立即采取措施处理。 第33条 储存、运输、使用有毒化学品必须遵守国家有关规定,防止污染环境。 第34条 不得将产生严重污染的生产设备转移。
第 2 页,共 23 页
更新日期: 序号 名称 文号 发布日 期 实施日 期
编号: 重要度 内容摘要
第4条 向大气排放污染物的单位,必须遵守国家有关规定,并采取防治污染的措施。 第5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大气环境义务,并有权检举和控告 第11条 新建、改建、扩建向大气排放污染物的项目,必须遵守国家有关规定。 第12条 向大气排放污染物的单位必须向环保部门申报。 第条 向大气超标排放污染物的单位,必须进行治理,并缴纳超标准排污费。
对应公司 活动
A.中国加入的国际环境与资源保护公约
A-1
联合国人类 环境宣言
1972-6-1
1972-6-1
重要
所有环保活动
A-2
第170号 国际公约
1990-6-25
1990-6-25
重要
8.1对于有害化学品,应向雇产提供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详细表明其特性、供货人、分类 化学品作业场 所的使用 、危害、安全注意事项和应急处置方法。 废弃处置对不再需要的危险化学品和可能残留危险化学品的空容器应依照国家法律和规则, 进行废弃处置,以清除或尽可能减轻对安全、健康九环境和影响。
环境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清单(仅供参考)

1993.10.28颁布实施
30
四川省环境污染物排放标准(试行)
四川人民政府
部分
1982.12.25
31
四川省城市环境噪声管理暂行办法
四川省人民政府令
川府发(1987)1号
部分
32
四川省征收排污费管理工作暂行规定
四川省环境保护局
部分
1991.10.14
33
四川省污染源治理专项基金有偿使用实施办法
2008.6.1实施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人大常委
第32号主席令
全文
2000.4.29颁布
2000.9.1实施
8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人大常委
第77号主席令
全文
1996.10.29颁布
1997.3.1实施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人大常委
第31号主席令
全文
2004.12.29颁布
GB18599-2001
2001.1.2发布
2002.7.1实施
61
2005.4.1实施
二、法规规章
10
环境保护法规解释管理办法
环保部
第1号令
1998.12.8颁布实施
11
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
环保部
第5号令
12
环境保护行政处罚办法
环保部
第7号令
2013.11.5修订实施
13
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
建设部
第157号令
全文
2007.4.28颁布
2007.7.1实施
14
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
序号
法律和其它要求名称
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制度(标准化制度)

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制度目录1、安全生产方针与目标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生产方针管理制度安全生产目标指标文件安全生产目标与指标实施计划安全生产目标指标考核评价制度2、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员工法律法规意识的调查规定法律法规识别、提升、跟踪的规定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融入、评审、更新制度员工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意识调查问卷员工法律法规意识提升计划3、安全生产组织保障安全生产责任制管理制度安全管理机构设置及人员任命管理制度文件与资料识别控制制度重大隐患整改制度危险物品和物料管理制度特种作业管理与审批制度特殊工种管理制度收集、反馈员工关注安全、健康管理制度员工拒绝权利管理规定安全生产档案管理制度安全生产奖惩制度外部联系制度内部沟通制度合理化建议制度标准化系统评审制度供应商管理制度承包商管理制度工余安全管理制度工余安全管理计划4、风险管理风险评价计划关键任务识别与观察制度强制性授权工作流程识别制度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管理制度5、安全教育与培训安全教育培训需求识别制度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员工安全意识识别与提升制度职工岗位安全职责6、生产工艺系统安全管理变化管理制度采矿工艺管理制度防灭火管理制度防排水安全管理制度供配电系统管理制度设计管理制度7、设备设施安全管理设备的使用和维护保养制度设备的维修制度设备事故管理制度设备异常情况报告制度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设备设施维护管理制度8、作业现场安全管理安全警示标志管理制度爆破作业和爆破器材安全管理制度边坡安全管理制度铲装作业安全管理制度穿孔(凿岩)安全管理制度交接班制度劳动保护用品管理制度排土作业安全管理制度运输作业安全管理制度照明管理制度作业环境管理制度9、职业卫生管理人机工效管理制度职业危害监测制度职业危害控制制度职业卫生管理制度10、安全投入、安全地带科技与工伤保险安全生产经营投入及使用管理制度鼓励开展安全生产科研制度职工工伤保险保障制度11、检查安全检查制度纠正和预防措施的保障制度12、应急管理应急演练制度应急预案评审制度应急管理及响应制度13、事故、事件报告、调查与分析事故、事件报告制度事故、事件调查制度14、绩效测量与评价安全标准化内部评价制度安全标准化外部评价计划安全绩效监测和测量制度安全绩效监测计划元素一:安全生产方针与目标安全生产方针管理制度一、根据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要求,结合企业风险特点和核心业务,制定企业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以人为本、安全发展》。
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一览表

编号:FM-OP-03-01 A/0
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要求一合性
备 注
1.
1
全公司
安 全 常 识
爆炸 1. 散放易燃、易爆物品的工作场所严禁烟火。 2. 爆炸危险场所必须有良好的通风设施,以防有爆炸危险的气体积聚。 3. 金属冶炼和浇注场所应经常保持干燥,防止泄露的高温金属液遇水爆炸… 4. 爆炸危险场所的设备应保持完好,并应定期校验、维护、保养和检修。 5. 爆炸危险场所的管理人员和操作工人,必须经过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6. 提供金属废料的单位在装运前应该负责检查,并剔除金属废料中易燃、易爆的危险物品。 7. 有爆炸危险的企业必须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工人按其规程上岗操作。对防爆电气设备、避雷、静电导除设施必须进行严格管理。 触电急救 1. 迅速切断电源。若电源开关距离较远,可用干木棒等绝缘物体拉断电线,千万不能用金属材料或用手去拉电线,以防连锁触电。 2. 触电者若神志清醒或未失去知觉,在严密观察的情况下可采取静躺休息的方法。 3. 触电者若无知觉,无呼吸,但心脏有跳动时,应立即采用人工呼吸的方法急救。 4. 触电者若有呼吸,但心脏停止跳动时,应采用胸外心脏挤压的方法急救。 5. 触电者若呼吸、心脏都停止,要用人工呼吸和心脏挤压法同时进行,在送往医院的途中也不能停止抢救。 个体防护 1. 进入生产现场应按规定穿戴好个体劳保用品。 2. 在有危害健康的气体、蒸汽或粉尘的场所操作的工人,应该佩戴口罩、防护眼镜或防毒面具。 3. 在有噪声、强光、辐射热和飞溅火花、碎片、创屑场所操作的工人,应佩戴护耳器、防护眼镜;“面具和帽盔等。 4. 高处作业必须系安全带。 5. 水上作业必须使用救生农或救生器具。 2002/6/29公 6. 进行电气操作的工人应穿戴好绝缘鞋、绝缘手套等。 7. 在有传染病危险的生产部门中,应该由工厂供给干人洗手用的消毒液、所有工具、工作服和防护用必须由工厂负责定期消毒。 布 , 机械伤害 2002/11/1施 1. 机加工严禁戴手套操作。工作服前襟和袖口不得敞开。 2. 留长发者须戴护发帽。 行 3. 机床设备的安全装置必须完好。工件及刀具要夹紧夹牢,防止工件及刀具脱落或 飞出。装卸笨重工件时,应使用起重设备,并穿防砸 劳保鞋。机床转动时, 禁止用手触摸机床的旋转部件或进行测量工作。不得用手清除切屑,应使用钩子、刷子或专用工具。 6. 禁止手或身体其它部位讲入设备运行区域。 车辆伤害 1. 严禁无证驾驶、违章驾驶和酒后开车。 2. 严禁车辆带病或超载运行。 3. 车辆不得客货混装。 4. 卡车载人必须先办理载客证。 5. 要加强综合治理。车辆管理部门及企业要加强管理,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广大职工和行人要遵守交通规则。 呼吸中断急救法—人工呼吸 人工呼吸是对呼吸停止的患者施救复苏的方法: 使病人仰卧,松解腰带和衣扣,清除病人口中的异物。救护人员一手将病人下颌托起,使其尽量后仰,将其口唇撑开,另一只手捏住病人的两只鼻孔,深吸一口气, 然后对住病人的口用力吹气,再迅速离开,吹气力量要适中,次数成人以每分钟 16—18 次、儿童 18—24 次为宜。 如病人口无法撑开,可采用口对鼻人工呼吸法,但要捏住口,吹气量要大,时间要长。 紧急止血法 出血时,流出的血液量看起来要比实际多,不要慌张,先要确定出血的部位,然后使其镇静,因为惊慌会加快心跳, 出血就会更多。如果是小的割伤,用干净的布 或洗过的手直接压迫受伤部位,一般就可以止住流血。如果血量较大,就要采取针对性的有效止血办法。 直接压迫法: 1. 伤口脏污时,要用自来水将伤口冲净。 2. 在伤口处包上干净的布 (没有时用洗过的手),紧紧压住。不许把卫生纸和脱脂棉直接包在伤口上, 以防与伤口粘连。
环境适用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一览表(2017年)

13
2016-07-02全国 人大常委会
网络
袁剑波
14
第十条按照国家工程建筑消防技术标准进行消防设计;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 2008.10.28全国 第十四条企业单位应当履行其消防安全职责; 2017.01.18 防法 人大常委会 主席令第六号 第十八条:禁止在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使用明火;作业人员应当遵守消防安全规定, 并采取相应的消防安全措施; 本法所称节约能源(以下简称节能),是指加强用能管理,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以 及环境和社会可以承受的措施,从能源生产到消费的各个环节,降低消耗、减少损失和污染 物排放、制止浪费,有效、合理地利用能源。
5
2017.01.18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 保护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禁止破坏自然资源; 法(2004年修正) 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它公害。 有权检举和控告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
网络
袁剑波
6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制度;建立环境保护责任制制度; 执行“ 同时设计,同时施工, 同时设产"制度; 执行排放污染物申报登记; 缴纳超标排污费,并负责治理限期 治理严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 重污染项目;禁止引进不符合环保要求的技术和设备;接受环保部门污染事故调查处理; 全国人大常委会 2017.01.18 境保护法(第九号 不能转移严重污染的生产设备; 2014-04-25 令) 违反本法规定,给予警告或处以罚款、责令停业、关闭未完成治理任务的企业单位; 对直接受到污染危害的单位可赔偿损失; 对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导致严重后果的直接 责任人员追究刑事责任;优先执行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排污单位如实反应情况,提供资 料,接受现场检查;造成土地、森林、草原、水、矿业、渔业等资源破坏的,承担法律责任 生产行业淘汰计划 中国消耗臭氧层物 多边基金执委会已分别批准了中国的CFCs生产和哈龙生产的行业淘 汰计划,并确定了计划生 1999-11-19 2017.01.18 质逐步淘汰国家方 产量,中国将严格按照行业计划控制ODS生产量。 表10、11数据表明中国1999、2005、2007 国家环境保护总 案(1999年发布) 年的ODS生产量低于《议定书》的控制目标,说明中国可以实现《议定书》的生产控制目标 局 。表12给出 了中国各类ODS生产的年度淘汰计划。 所有大、中、小型新建、扩建、 改建和技术改造项目(以下简称建设项目),要提高技术起 点,采用能耗物耗小、污染物产生量少的清洁生产工艺,严禁采用国家明令禁止的设备和工 艺。建设对环境有影响的项目必须依法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 国务院关于环境保 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的“三同时”制度。在建设项目总投资中,必须确保有关 护若干问题的决定 环境保护设施建设的投资。建设项目建成投入生产或使用后,必须确保稳定达到国家或地方 2017.01.18 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 国发(1996)31号 排污单位必须保证环境保护设施的正常运行,未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随意停止或 闲置环境保护设施造成污染物排放超标的,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恢复正常运行, 并依法予以处罚。
环境法律、法规要求一览表

变更手续的,视为拒报。
1992年8月14日
第二章第七条国家根据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程度,按照下规定对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实行分 类管理:
1998年11月18日
23
(一)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二)建设项目对环境可 能造成轻度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三)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很小,不需要进行环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 境评价的,应当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 随意倾倒、抛撒或者堆放。
10
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2004年修订)
第十七条 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固体废物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采取防扬散、防流失 、防渗漏或者其他防止污染环境的措施;不得擅自倾倒、堆放、丢弃、遗撒固体废物。
全国人大常委会
第四十一条 清扫、收集、运输、处置城市生活垃圾,应当遵守国家有关环境保护和环境卫生 管理的规定,防止污染环境。
大气污染防治设施经验收合格,建设项目方能投入生产或使用;
1997年7月1日
符合 符合 符合
符合 符合 符合
环境监督实施 管理程序
能源资源管理 程序
消防安全管理 程序
能源资源控制 管理程序
能源资源控制 管理程序 废弃物管理程 序
第 2 页,共 16 页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日期:2008.10.10 NO. 法规名称
适用法律法规要求及其他要求一览表
第十一条 电力用户应当根据本办法的有关条款,积极采取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环境允许的 2001.1.8 国 家 经 济
节约用电措施,制定节约用电规划和降耗目标,做好节约用电工作。
贸易委员会
16
包装资源回收利用暂 第三十一条 回收渠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87.2
有效版本
序号
文件名称
发布日期
实施日期
状态
备注
43
中国禁止严格限制的有毒化学的名录
待查
待查
有效版本
44
黑政令:黑龙江省居民居住环境保护办法
1999.12
2000.2
有效版本
45
黑政令2:黑龙江省环境监测管理办法
2001.6
2001.10
有效版本
46
黑龙江省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
1996.2
待查
有效版本
12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1986.3
1986.3
有效版本
13
全国环境监测管理条例
待查
待查
有效版本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标准管理办法
待查
待查
有效版本
序号
文件名称
发布日期
实施日期
状态
备注
15
环境标志产品认证管理办法(试行)
待查
待查
有效版本
16
报告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的暂行办法
待查
待查
有效版本
待查
有效版本
33
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待查
待查
有效版本
34
HJ/T8.3-94环境保护档案管理规范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
待查
待查
有效版本
35
HJ/T8.4-94环境保护档案管理规范污染源
待查
待查
有效版本
36
HJ/T8.5-94环境保护档案管理规范环境保护仪器设备
待查
待查
有效版本
37
HJ/Y12-1996环境保护仪器分类与命名
待查
待查
有效版本
38
HJ/T14-1996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原则与技术方法
待查
待查
有效版本
39
建筑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程序
1990.6
1990.6
有效版本
40
建筑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待查
待查
有效版本
4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1996.1
1996.10
有效版本
42
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
有效版本
56
哈尔滨人民政府令(70号)关于哈尔滨市原煤散烧污染防治办法
2001.8
2001.8
有效版本
1999.1
有效版本
52
哈尔滨市城市居民居住环境保护条例
2000.12
2001.6
有效版本
53
哈尔滨市水污染防治管理办法
2000.11
2001.1
有效版本
54
哈尔滨市城市环境综合管理办法
2000.4
2000.5
有效版本
55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令(80号)哈尔滨危险废物污染防治办法
2002.1
2002.3
待查
待查
有效版本
序号
文件名称
发布日期
实施日期
状 态
备注
29
GB 3096-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待查
待查
有效版本
30
GB 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待查
待查
有效版本
31
GB 6763-86建筑材料用工业废渣放射性物质限制标准
待查
待查
有效版本
32
GB 12523-90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标准
待查
1996.10
1997.3
有效版本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
待查
待查
有效版本
7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
待查
待查
有效版本
8
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
待查
待查
有效版本
9
征收排污费暂行办法
待查
待查
有效版本
10
环境保护行政处罚方法
待查
待查
有效版本
11
排放污染物申报登记管理规定
待查
17
水污染物排放许可证管理暂行办法
待查
待查
有效版本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待查
待查
有效版本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
1998.12
1999.1
有效版本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1988.1
1988.7
有效版本
2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待查
待查
有效版本
2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
待查
1996.2
有效版本
4.9
有效版本
48
黑龙江环境监理办法
1995.10
1995.10
有效版本
49
黑龙江环境保护条例
1995.4
1995.4
有效版本
50
工业污染防治条例
1997.1
1997.1
有效版本
51
哈尔滨市防治机动车排气污染监督管理办法
1999.1
待查
有效版本
23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1989.12
1990.4
有效版本
24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
待查
待查
有效版本
25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条例
待查
待查
有效版本
26
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
1987.2
1987.2
有效版本
27
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
待查
待查
有效版本
28
GB 10070-88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
序号
文件名称
发布日期
实施日期
状态
备注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1989.12
189.12
有效版本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1987.9
1988.6
有效版本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1984.5
1984.11
有效版本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1995.10
有效版本
5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