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清视频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0版)
开启超清新视界 驱动广电新升级——超高清视频发展及高新业态研究

开启超清新视界 驱动广电新升级——超高清视频发展及高新业态研究摘要 :本文总结并分析了国内外超高清发展现状,探讨了当前超高清发展中遇到的新难点,以及5G/AI/VR等新技术为超高清带来的高新应用场景、发展机遇,以期对超高清发展起到借鉴作用。
关键词 :超高清;4K;5G;视频;高新业态16171. 国内外超高清发展现状1.1 国际超高清发展现状2014年,韩国率先开通了第一个4K 超高清频道,此后多国广播电视运营机构,基于有线、卫星及IPTV 平台都陆续开播了4K 频道,截止到2018年9月,已开通的4K 频道数量达70多个。
在前端设备、播出领域和应用方面,日本超高清发展都占据了全球领先的地位。
截止2018年,日本合计已有16个4K 卫星频道开播。
同年12月,日本NHK 还开播了全球首个8K 超高清电视频道——NHK BS8K。
此外,日本总务省制定的《日本4K 超高清及未来路线图》还将4K 和8K 纳入到了国家经济增长计划之中。
设备方面,目前索尼、佳能、松下等企业的4K/8K 产品占据了大部分国际市场份额。
同时,日本还具备生产高质量4K/8K 感光器件、高端光学镜头和机内光学器件的能力。
4K 电视机方面,日本电子情报技术产业协会(JEITA)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1月至11月,4K 电视出货量为223.1万台,较去年同期增长34.5%。
韩国在超高清领域的优势主要体现在高端面板方面。
其中,面板企业LGD 生产的超高清OLED 电视在技术上和市场上都占据了领先地位。
另外,LGD、三星在大尺寸超高清面板方面更具有技术以及品牌的双重优势。
频道平台建设方面,2017年5月,韩国正式开启了无线电视台运行超高清电视服务,包括KBS、MBC、SBS 在内的韩国三大电视台,计划在2021年前完成超高清节目信号覆盖韩国全境。
相比较日本和韩国,美国超高清视频的发展在内容优势以及国际联盟组织的影响力上更为突出。
2015年,UHD 超高清联盟正式成立。
4K超高清电视节目制作技术实施指南(2020版)

4K超高清电视节目制作技术实施指南(2020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科技司2020年5月前言发展4K超高清电视是广播电视行业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文化与科技融合、深化广播电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对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升广播电视传播力、影响力和舆论引导力,促进文化产业与民族工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有效规范和促进我国4K超高清电视发展,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了《GY/T 307-2017 超高清晰度电视系统节目制作和交换参数值》和《GY/T 315-2018 高动态范围电视节目制作和交换图像参数值》等标准,规定了4K超高清电视节目视频技术参数;为了保障4K超高清电视制播、传输、接收及显示的质量,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于2018年8月发布了《4K超高清电视技术应用实施指南(2018版)》,规定了4K超高清电视应用中多种技术参数如何选择、适配和协同,解决系统性端到端参数配置问题,指导电视台和有线电视、卫星电视、IPTV、互联网电视规范开展4K超高清电视直播和点播业务。
在近期的实际应用中,发现在拍摄制作过程中,还存在流程不规范、技术质量不达标等问题,影响了4K超高清电视优质呈现;在SDR向HDR过渡阶段,4K超高清HDR和高清SDR同时制作的流程不统一,4K超高清电视和高清电视质量参差不齐。
为了指导电视台、内容生产商等开展4K超高清频道制播和内容生产,提高节目质量和制作效率,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科技司2019年设立了“4K超高清电视节目制作技术实施指南”项目,成立了项目组,由广播电视科学研究院牵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广东广播电视台、广播电视规划院、四川传媒学院、宇田索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参加,结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广东广播电视台在4K超高清电视频道的制播实践,进行了4K超高清电视节目拍摄制作相关研究,制定了本实施指南。
指导单位: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科技司起草单位:广播电视科学研究院、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广东广播电视台、广播电视规划院、四川传媒学院、宇田索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编写指导:孙苏川、杜百川、关丽霞起草人:郭晓强、李岩、周芸、罗映辉、王亚明、宁金辉、王珮、林小海、张乾、刘斌、周立、邵凤莲、向东、冉峡、胡潇、李小雨目录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缩略语 (2)5 概述 (3)6 参考电平 (3)6.1概述 (3)6.2制作时信号电平的一致性校准 (3)7 信号格式 (5)7.1采样格式 (5)7.2比特深度 (5)7.3信号域 (5)7.4彩色表示法 (6)8 信号监看 (6)概述 (6)8.18.2采用彩条信号对监视器进行校准 (7)8.3PQ信号的显示 (7)HLG信号的显示 (7)8.49 包含SDR内容的HDR制作 (9)9.1概述 (9)9.28比特内容的使用 (10)SDR图形的映射 (10)9.310 PQ和HLG之间的转换 (10)11 HDR和SDR同时制作 (11)11.1概述 (11)11.2直播流程 (11)概述 (11)11.2.111.2.2SDR优先的制作流程 (11)11.2.3HDR优先的制作流程 (13)录播流程 (14)11.311.3.1概述 (14)11.3.2不调色录播 (14)11.3.3调色录播 (14)11.3.4“准直播”形式的录播 (15)11.4SDR-HDR-SDR往返转换 (16)12 超高清节目制作设备控制要求 (16)13 图像亮度 (16)13.1概述 (16)13.2静态图像的舒适亮度 (16)13.3节目亮度变化的容忍度 (17)附录 A (资料性附录)绝对亮度体系和相对亮度体系 (18)附录 B (资料性附录) SDR和HDR比较 (20)附录 C (资料性附录) HLG可变伽玛的作用 (22)附录 D (资料性附录) HLG-LIVE (24)附录 E (资料性附录) HDR与SDR同时制作直播系统设置参考 (25)附录 F (资料性附录) 4K超高清电视主观评价用测试序列图像、波监截图.. 29 附录G (资料性附录)本实施指南与BT.2408-3的关系 (31)4K超高清电视节目制作技术实施指南1范围本实施指南推荐了4K超高清电视节目拍摄制作方法与流程,本文涉及的4K超高清电视节目技术参数为3840×2160/50P/10bit,BT.2020色域,HLG/PQ HDR。
2020年超高清视频标准系列专题研究报告

2019年5月7日
《上海市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行动计 划(2019-2022)》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上 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上海广播电 视台
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扶持作用,统筹利用产业转型升级、信息化建设、战略性新兴产 业发展、文创、重点科研计划等专项资金,聚焦支持超高清视频产业内容制播、终端普及、 前端芯片研制、融合应用试点示范等优势项目。
终端呈现设备
TV
5050亿元
机顶盒 600亿元
PC、手机、平板
VR/AR 1144亿元
…
服
务
集成服务 311亿元
内容服务 732亿元
分发服务 683亿元
增值服务
安全服务
层
应
用
广播电视 文教娱乐 13000亿元
安防监控 医疗健康 智能交通 工业制造 5040亿元
层
资料来源:赛迪研究院,华西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华西证券研究所
1.3 超高清视频产业市场规模广阔
超高清视频产业链分为三个层面,分别为核心设备层、服务层和应用层。根据赛迪研究预测,2022年,应用端市场规模将超过1.8万亿元; 核心设备层的终端呈现设备市场规模将接近7000亿元、网络传输设备将超过2000亿元、视频生产设备将接近1000亿元;此外,服务层市场 规模接近2000亿元,核心元器件将超过1000亿元,显示面板的市场规模将达1660亿元。
普及程度
符合HDR、宽色域、三维声、高帧率、高色深要求的4K电视终端销 4K电视终端全面普及;
量占电视总销量的比例超过40%
8K电视终端销量占电视总销量的比例超过5%
内容供给
用户数量 应用领域 市场空间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有条件的地方电视台开办4K频道,不少于5个 4K频道供给能力大幅提升,有线电视网络升级改造和监测
超高清视频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19版)全文及编制说明

超高清视频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19年版)2019年12月一、产业发展综述超高清视频具有4K(3840×2160像素)或8K(7680×4320像素)分辨率,它具有更精细的图像细节,更强的信息承载能力,更广泛的应用范围,结合高帧率、高位深、广色域、高动态范围、三维声等技术,为消费升级、行业创新、社会治理提供新工具、新要素、新场景,将有力推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深刻变革。
超高清视频产业具有产业链长、涉及范围广、跨领域综合性强等特性,正在形成全新和复杂的生态系统。
当前,视频技术从高清向超高清的演进,不仅引发了芯片、内容制播、显示、传输等产业链各环节的升级换代,而且驱动了广播电视、安防监控、教育医疗、工业制造等行业以视频为核心的服务转型。
自2018年起我国超高清视频产业已达“万亿”级,据预测,到2022年,我国超高清视频产业总体规模将超过4万亿元。
超高清视频产业链重点环节主要包括核心元器件、内容制播、网络传输、终端呈现以及行业应用。
其中核心元器件为超高清视频专用基础元器件;内容制播包含超高清视频的生产与播出;网络传输指超高清视频的传输渠道;终端呈现涉及电视机、机顶盒等产品;行业应用为超高清视频与各行业融合应用形成的新模式新业态。
图1超高清视频产业链二、建设指南编制总体要求以《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2年)》为指导,从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实际出发,坚持标准先行,建立覆盖采集、制作、传输、呈现、应用等全产业链的超高清视频标准体系,加强标准的统筹规划,鼓励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团体标准协同发展,深化标准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我国超高清视频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基本原则——系统布局,统筹推进。
加强标准体系顶层设计,明确标准化的重点领域和方向,指导标准化工作分领域同步推进实施,加强超高清视频标准制定工作的整体协调。
统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与团体标准协同发展,鼓励社会团体先行发布实施团体标准。
央视总台制定4K超高清、高清电视节目同播技术规范!

央视总台制定4K超⾼清、⾼清电视节⽬同播技术规范!中央⼴播电视总台围绕“5G+4K/8K+AI”战略部署,以⾼质量发展为核⼼,⼤⼒推进4K超⾼清制播体系建设。
中央⼴播电视总台围绕“5G+4K/8K+AI”战略部署,以⾼质量发展为核⼼,⼤⼒推进4K超⾼清制播体系建设。
在全⼒发展4K超⾼清视频产业的同时,也要兼顾⾼清电视节⽬的播出。
尤其是4K超⾼清电视节⽬和⾼清电视节⽬同时制作播出时,既要保证4K超⾼清电视节⽬技术质量,也要保证⾼清电视节⽬技术质量。
014K超⾼清、⾼清电视节⽬同播技术难点4K超⾼清、⾼清电视节⽬同播的技术难点在于4K超⾼清(4K HDR)电视相对于⾼清(HD SDR)电视,分辨率提⾼了4倍,亮度指标增强了10倍,⾊彩丰富度增加了1.5倍。
在⾯向4K超⾼清、⾼清同步播出时,通常由转换器进⾏4K HDR和HD SDR之间的相互转换,转换过程涉及到动态范围HDR和SDR、⾊域BT.2020和BT.709之间的映射关系。
在转换过程中既要保证4K超⾼清、⾼清节⽬的画⾯视觉效果,还要避免由于上、下转换带来的亮度过⾼或过低、彩⾊失真等安全播出隐患。
这⾥⾯的难度,使4K超⾼清和⾼清节⽬同播远⾼于⾼清和标清节⽬同播。
024K超⾼清、⾼清电视节⽬同播成功经验在2019年国庆70周年庆典活动直播中,总台采⽤4K超⾼清、⾼清电视节⽬同播的⽅式,即4K HDR信号和下转换的⾼清SDR信号同时直播。
这次是国际上⾸例在⼤型庆典活动中采⽤4K超⾼清、⾼清同时直播的成功案例。
为确保百余个机位拍摄的4K图像在亮度及⾊彩等⽅⾯呈现良好的⼀致性,技术局进⾏了长达⼏个⽉的HDR、SDR同播的视觉质量控制测试,制订视频前后期制作的操作规程及关键参数设置等,并⾸次在重⼤宣传报道活动中设置了VC视觉质量控制岗位与环节,在长达⼗⼏个⼩时的直播过程中,节⽬画⾯明暗部细节丰富,充分体现了HDR⾼动态范围特点。
同时下转换的⾼清画⾯符合总台⾼清节⽬录制技术质量要求,体现了总台⾼⽔准的节⽬制作⽔平。
我国将制定超高清和4G视频新标准

《 品 营 养 强 化 剂 使 用 卫 生 标 准 》( 4 8 — 食 GB 1 8 0 19 )于 1 9 9 4 , 9 4年 9 1日实施 , 月 同时 每年 以卫生 部 公告 的形 式 扩 大 或 增 补 新 的 营养 素 品种 和使 用 范
围 。随着 我 国乳 品标 准 ( 特别 是 婴幼 儿食 品 标 准 )
广播 电影 电视新 业 务 发展 的需 求 , 动 自主创 新 技 推
术产 业 化 和 应 用 的“ AVS技 术 应 用 联 合 推 进 工 作 组” 同时 宣 布 成 立 , 工 作 组 由 国家 广 电 总 局 和 工 该
在修 订过 程 中 , 分 借 鉴 了 国 际组 织 和 发 达 国 充
文参 考 了我 国 的法 律 法 规 、 国际食 品法 典 标 准 和 其 他 国家 的相关 法规 和 标 准 , 规定 了 营养 强 化 的 主 要 目的 、 用营 养强 化剂 的要 求 和 可强 化 食 品 类别 的 使 选择 原则 。附录 A 列 出 了允许 强 化 的食 品类 别 和 使用 量 , 范 了 其 中营 养 成 分 表 达 单 位 不 一 致 、 规 化 合物 名称 不科 学 等 现 象 。 附 录 B列 出 了允 许 使 用 的 营养强 化剂 的化 合 物来 源 名 单 , 大 多 数 营养 素 对 均提 供 了 一 个 以 上 的化 合 物 供 生 产 者 进 行 选 择 。 附 录 c参考 国际标准 和其 他 国家 的经 验 , 出了允 列 许用 于特 殊 膳 食 用 食 品 的 营养 强 化 剂 及 化 合 物 来 源, 并与 我 国已经 颁 布 的婴 幼儿 食 品等 产 品 标 准进
员会 和 相关 国家食 物 强 化 的管 理 经 验 , 合 我 国居 结 民的营 养状况 , 订并 公 布 了新 版 食 品 安 全 国家 标 修 准《 品营养 强化 剂使用 标 准 》GB 1 8 0 2 1 ) 食 ( 4 8 - 0 2 。
超高清视频标准体系建设指南

超高清视频标准体系建设指南
采用国际标
序号体系分类标准项目名称标准号/计划号状态
准号
101超高清远程会诊系统技术规范2019-1106T-SJ制定中102超高清车载音视频记录仪技术规范2019-0001T-SJ制定中智能交通
103超高清车载显示器技术规范2019-1095T-SJ制定中
基于超高清视频的显示屏幕缺陷检测系统技术规范1042019-1112T-SJ制定中
第1部分:通用要求
基于超高清视频的显示屏幕缺陷检测系统技术规范
105工业制造2019-1113T-SJ制定中
第2部分:液晶(LCD)
基于超高清视频的显示屏幕缺陷检测系统技术规范1062019-1114T-SJ制定中
第3部分: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
17。
超高清视频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0版)

超高清视频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0版)2020年5月一、产业发展综述超高清视频是具有4K(3840×2160像素)或8K (7680×4320像素)分辨率,符合高帧率、高位深、广色域、高动态范围等技术要求的新一代视频。
超高清视频具有更精细的图像细节、更强的信息承载能力和更广泛的应用范围,为消费升级、行业创新、社会治理提供了新工具、新要素、新场景,有力推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深刻变革。
超高清视频的技术演进不仅催生了芯片、内容制播、显示、传输等产业各环节的升级换代,还驱动了广播电视、安防监控、教育医疗、工业制造等行业以视频为核心的服务转型。
超高清视频产业具有产业链长、涉及范围广、跨领域综合性强等特性,正在形成全新复杂的产业生态体系。
预计到2022年,我国超高清视频产业总体规模将超过4万亿元。
超高清视频产业生态体系主要包括核心元器件、内容制播、网络传输、终端呈现、服务以及应用等(图1)。
其中,核心元器件为超高清视频专用基础元器件;内容制播包含超高清视频的生产与播出;网络传输是指超高清视频的传输渠道;终端呈现涉及电视机、机顶盒等产品;服务包括集成平台、内容供给、内容分发等服务业态;应用为超高清视频与各行业融合形成的行业应用模式。
图1超高清视频产业生态体系二、建设指南编制总体要求以《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2年)》为指导,从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实际出发,坚持标准先行,建立覆盖采集、制作、传输、呈现、应用等全产业链的超高清视频标准体系,加强标准的统筹规划,鼓励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团体标准协同发展,深化标准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我国超高清视频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基本原则。
系统布局,统筹推进。
加强标准体系顶层设计,明确标准化重点领域和方向,指导各领域标准化工作同步推进。
加强标准制定工作的整体协调,推进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与团体标准协同发展,鼓励社会团体制定发布团体标准。
急用先行,应用牵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高清视频标准体系建设指南
(2020版)
2020年5月
一、产业发展综述
超高清视频是具有4K(3840×2160像素)或8K(7680×4320像素)分辨率,符合高帧率、高位深、广色域、高动态范围等技术要求的新一代视频。
超高清视频具有更精细的图像细节、更强的信息承载能力和更广泛的应用范围,为消费升级、行业创新、社会治理提供了新工具、新要素、新场景,有力推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深刻变革。
超高清视频的技术演进不仅催生了芯片、内容制播、显示、传输等产业各环节的升级换代,还驱动了广播电视、安防监控、教育医疗、工业制造等行业以视频为核心的服务转型。
超高清视频产业具有产业链长、涉及范围广、跨领域综合性强等特性,正在形成全新复杂的产业生态系统。
预计到2022年,我国超高清视频产业总体规模将超过4万亿元。
超高清视频产业生态体系主要包括核心元器件、内容制播、网络传输、终端呈现、服务以及应用等(图1)。
其中,核心元器件为超高清视频专用基础元器件;内容制播包含超高清视频的生产与播出;网络传输是指超高清视频的传输渠道;终端呈现涉及电视机、机顶盒等产品;服务包括集成平台、内容供给、内容分发等服务业态;应用为超高清视频与各行业融合形成的行业应用模式。
图1 超高清视频产业生态体系
二、建设指南编制总体要求
以《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2年)》为指导,从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实际出发,坚持标准先行,建立覆盖采集、制作、传输、呈现、应用等全产业链的超高清视频标准体系,加强标准的统筹规划,鼓励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团体标准协同发展,深化标准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我国超高清视频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基本原则。
系统布局,统筹推进。
加强标准体系顶层设计,明确标准化重点领域和方向,指导各领域标准化工作同步推进。
加强标准制定工作的整体协调,推进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与团
体标准协同发展,鼓励社会团体制定发布团体标准。
急用先行,应用牵引。
以需求为导向,紧贴产业发展实际,优先支持基础通用、共性技术等急需标准制定。
以应用为牵引,围绕推进超高清视频与重点行业领域融合创新发展,持续开展行业应用等标准制定,不断完善标准体系。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
积极跟踪超高清视频领域技术发展趋势,加强与国际标准化组织、行业协会等交流与合作。
鼓励我国企事业单位深度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共同制定国际标准,为全球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二)工作目标。
到2020年,初步形成超高清视频标准体系,制定急需标准20项以上,重点研制基础通用、内容制播、终端呈现、行业应用等关键技术标准及测试标准。
到2022年,进一步完善超高清视频标准体系,制定标准50项以上,重点推进广播电视、文教娱乐、安防监控、医疗健康、智能交通、工业制造等重点领域行业应用的标准化工作。
三、标准体系建设内容
(一)标准体系框架。
结合技术和产业发展实际,超高清视频标准体系框架主要由基础通用、内容制播、网络与业务平台、终端呈现、安全与监管、行业应用等六个部分组成(图2)。
图2 超高清视频标准体系框架
4
(二)标准体系主要内容。
1.基础通用标准。
包括制式和参数规范、压缩编码、音视频质量评价、质量控制及显示健康等标准,主要规范超高清视频领域的素材交换和质量控制等。
2.内容制播标准。
包括接口和文件格式、内容制作、播出分发、制播设备等标准,主要规范超高清视频内容制作及播出等。
3.网络与业务平台标准。
包括业务平台与传输网络等标准,主要规范超高清视频的业务平台接口与传输等。
4.终端呈现标准。
包括超高清电视机、机顶盒、投影机、虚拟现实显示终端、应用软件等标准,主要规范超高清视频终端呈现等。
5.安全与监管标准。
包括超高清视频网络安全、监测监管相关标准,主要规范安全传输体系架构、应用软件安全、交互服务安全等。
6.行业应用标准。
包括超高清视频在安防监控、文教娱乐、医疗健康、智能交通、工业制造等标准,主要规范超高清视频与重点行业领域的融合应用等。
(1)安防监控应用。
包含超高清安防监控系统和设备标准,主要规范视频采集、编码、传输、显示等方面的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等。
(2)文教娱乐应用。
包含超高清互动显示屏、超高清影院系统、超高清视频会议系统等标准,主要规范产品质量,指导超高清技术在该领域的应用。
(3)医疗健康应用。
包含超高清术野摄像机、超高清医疗监视器等产品标准和超高清医疗系统应用规范,引导超高清视频在医疗健康行业的应用。
(4)智能交通应用。
包含超高清车载行车记录仪、超高清车载显示器等产品标准,主要规范车载环境下摄像头和显示器的光学性能、环境适应性、可靠性等关键指标等。
(5)工业制造应用。
包含工业生产线中使用的智能图像识别、自动光学识别、非接触光学测量、非物理缺陷维修等测量标准,主要规范超高清视频在工业制造领域的应用等。
四、重点工作
(一)加强统筹协调。
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的指导下,充分利用多部门协调、多标委会协作等工作机制,积极发挥相关标准化技术组织的作用,着力构建满足产业发展需求、先进适用的超高清视频标准体系。
(二)实施动态更新。
紧跟超高清视频技术发展趋势,系统分析标准化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漏洞,对现有标准体系
建设指南进行动态更新完善,不断适应产业发展需求。
(三)加快标准研制。
加快推进超高清视频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制定,推动标准试验验证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提供技术支撑和保障。
(四)加强宣贯培训。
充分发挥主管部门、产业联盟和产业公共服务平台的作用,加强标准体系和重点标准的宣传培训工作,推动标准的有效实施。
(五)推进国际合作。
加强与国际电信联盟(ITU)、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等国际标准化组织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为全球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贡献中国方案。
附件:超高清视频标准体系标准项目明细表。